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单元整合与提升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单元整合与提升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01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单元整合与提升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02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单元整合与提升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03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单元整合与提升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04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单元整合与提升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05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单元整合与提升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06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单元整合与提升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07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单元整合与提升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08
    还剩4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单元整合与提升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单元整合与提升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共53页。

    第四单元单元整合与提升教考衔接·素养提升单元写作·指导训练目录索引 教考衔接·素养提升掌握阅读方法,体会科学精神自然科学论著专业性很强,涉及一些专业知识,行文中常常使用科学术语和概念,在阅读方法上应该采取合适的阅读策略,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其思维和表达方式上的特点。阅读自然科学论著其实是有“窍门”的,比如抓住其中的基本概念,把握概念间的联系,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等。梳理本单元课文的主要概念、基本观点,看看作者是运用了哪些现象与事实来支持其观点的。结合下面的表格,即可清晰地呈现文本的内容和思路。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实际上就是作者写作的动机和要表达的认识。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就是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将语言、语段或全文进行具体的理解和总结、筛选和提炼、加工和转化,从而分辨作者对所说事物的歌颂或批评的态度。技法攻略我们在做此类题目的时候,要把握住以下几点。1.统观全文,筛选出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的语句。这方面主要是抓“文眼”,抓关键句和中心句。这些语句,论述类文章常在开头,或在段落的起始句、终结句。抓住这些句子,就能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2.分析文章的中心内容,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作者写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文章内容,因而阅读时,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是理解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关键。有时还需要对文中各段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把握好作者的观点态度。3.通过对文中不同观点、不同态度的比较,辨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有以下两种方法。(1)正反对比:要通过上下文来对比两者或几者的观点,分析作者的观点。(2)相似辨析:有些观点不是明显的对立,而是相容、相交、发展、递进,这些要仔细辨析,方可确定。模拟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材料一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目前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 000倍的速度消失,全球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 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日益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城市中60%~70%的地表被道路、人工建筑、停车场等硬化,水不容易渗入,植物的种子难以生根。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在的危险;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汽车、摩托车等在飞驰。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断聚集,城市中心的温度有时甚至高出周边10 ℃之多,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取材于干靓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 近年来生物学家发现,城市中部分野生物种对相比地球漫长历史还十分年轻的人工环境有着不可思议的适应力。科学家正努力揭示各物种在城市中的进化情况。“坦白说,部分物种对这种极端约束适应能力之强着实令人惊叹。”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功能生态学与进化生态学研究中心主任皮埃尔-奥利维耶·切普图评论道。“这其中不仅存在微观进化,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宏观进化。”荷兰国家生物多样性中心进化论研究员曼诺·希尔图森说,“我们在城市观察到的进化,其速度接近理论上的最大值,这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联合国预计21世纪城市化进程将步入快车道:2030年,全球城市面积将达140万平方千米;到2050年,城市居民将新增25亿。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最早出现于5 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如今,城市化将成为地球生物最重大的进化动力之一。的确,城市中生物进化的各类实证开始涌现,水泥路旁、大楼脚下、阳台边缘、地铁站楼梯等,无处不在。繁衍在城市地铁通道的地下家蚊不再冬蛰,相较于鸟类的血液,它们现在明显偏好哺乳动物;它们与其他蚊子种群之间,已经产生了明显的生殖隔离。除了野生物种和家养物种,有的地方如今又出现了新型城市物种,这使人们重新审视城市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问题。科学家将城市与遭受高度集约化农业严重破坏的乡村环境进行对比后,发现城市中的物种往往比乡村更多。相较于乡村,城市为物种提供了多样化的生境。动植物可以依附于各种各样的角落、边沿、墙缝,生活在荒地、墓地和潮湿的水沟里,或者栖居于精心维护、富有情调的花园中。它们可以全年获取水资源及食物,而在野外,水资源和食物的获得具有季节性。热岛效应也成为城市生境的一大优势,城市冬季不再严寒。在密集型农业时代,城市将成为全新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且这一潜能还将不断得到激发。(取材于吴苏妹编译的相关文章)材料三 研究发现,每个物种每一次成功适应城市生活的同时,会有多个物种在当地消失;而一个物种若过于迅速地适应了城市生活,也意味着有众多个体要做出牺牲。城市化引发的生物快速进化往往要付出代价。多伦多、波士顿等城市里的白车轴草,为提高抗寒性而舍弃了释放氰化物的能力。释放氰化物可抵御来自食草动物的威胁,但抗寒性会降低。而在市中心,城市高温使得积雪极易消融,没有了积雪的覆盖,植物就难以抵御夜间冰冻。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包括徒步旅行在内的人类活动,正在促使世界各地的哺乳动物在夜间变得更加活跃,呈现出夜行性增强的趋势。夜行性增强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包括习性的改变、繁殖能力的降低等。关于纽约市各公园白足鼠的研究发现,相比乡村白足鼠,城市白足鼠体内涉及脂肪酸消化的基因出现过度表达。此种进化选择极有可能与在城市中能够轻易吃到人类丢弃的油纸、吃剩的比萨饼和芝士汉堡有关。自1940年以来,意大利城市地区家蝠的颅骨体积在不断增大,这或许是受路灯影响。路灯会吸引并聚集大量的大型昆虫,随着世代更替,咬合力强的蝙蝠越发具有优势。城市中的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生物进化是一个难以操控、可预见性低的课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助理教授马克·约翰逊强调说:“我们观察到,一些物种在全世界大部分城市中都呈现出趋同进化。在部分城市,物种未能顺利适应,个中缘由目前还不得而知。”(取材于赵熙熙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一项是(  )A.生物种类以非正常速度消失。 B.大量动植物濒临灭绝。C.物种分布发生大范围变化。 D.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生活。D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由文中第1段“……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目前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 000倍的速度消失,全球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 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表述看出,“生物多样性危机”包含选项A、B、C三个方面;材料第2段说“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指出了城市开发中一部分动植物生存的无奈,D项“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生活”并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危机”。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利于缓解生物多样性危机。B.第1段通过列举数据来凸显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严重程度。C.生态学者关注的焦点是生物多样性危机给人类带来哪些损失。D.这则材料反映了对生物多样性危机的担忧并提出了应对策略。B解析 A项,材料一第1段指出“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存在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并不“利于缓解生物多样性危机”;C项,材料一最后说“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因而其关注的焦点并不是“生物多样性危机给人类带来哪些损失”;D项,材料一并没有给出“应对策略”。3.材料二说,与遭受高度集约化农业严重破坏的乡村环境相比,城市中的物种往往更多。下列对其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提供了更加多样的栖居地。B.城市中的生物得到了精心保护。C.城市中有持续性的水源和食物。D.城市的冬季温度—般比乡村高。B解析 B项,无中生有。本题的答题区间为材料二第4段,其中并没有体现“生物得到了精心保护”。4.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分析了城市环境特点,认为应该减缓城市化的步伐。B.材料二的引文表达了科学家对城市中生物进化速度的忧虑。C.两则材料中关于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的产物的看法是一致的。D.两则材料中关于热岛效应是否有利于生物生存的看法相似。C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A项错在“认为应该减缓城市化的步伐”,原文仅阐明了城市化是引发生物多样性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B项错在“引文表达了科学家对城市中生物进化速度的忧虑”,应为“引文表达了科学家对城市中部分物种适应能力的惊叹”。D项,材料一认为热岛效应对生物生存是“一大干扰因素”,材料二认为是“一大优势”。5.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白车轴草为抵御积雪的覆盖而舍弃了释放氰化物的能力,这与城市高温有关。B.哺乳动物因夜行性增强而改变了习性,繁殖能力降低,这与人类的活动有关。C.城市白足鼠可能因为吃了比萨饼等食物,涉及消化的某种基因出现过度表达。D.路灯吸引并聚集了大量的大型昆虫,家蝠或因捕食它们而颅骨体积不断增大。A 解析 A项,表述错误。材料三第2段开头说的是“为提高抗寒性而舍弃了释放氰化物的能力”,并不是为了“抵御积雪的覆盖”。6.就城市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上面三则材料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说说这些观点对你认识这一关系有何启发。解析 回答第一问,可根据每则材料所阐述的主要内容以及在行文中带有结论性质的语句进行归纳概括。回答第二问,要注意立足材料的观点来谈启发,切不可脱离材料。参考答案 观点:①材料一认为城市化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是使生物多样性面临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②材料二认为在密集型农业时代,城市将成为全新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③材料三认为城市化引发的生物快速进化往往要付出代价,生物进化是一个难以操控、可预见性低的课题。启发:①三则材料关于“城市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的观点各有不同,启发我们要多方面(辩证)看待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②在城市化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秉持人类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处的理念,保护地球家园。单元写作·指导训练文章修改【学习目标】 1.尝试找出病文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2.掌握文章修改的一些基本技法。在作文评判中有一个高分的标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进一步解读就是在作文基础得分上要能做到: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材料丰富新鲜;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构思精巧,意境深远,文句有意蕴。作文修改(升格)训练,主要是深化文章的立意,优化文章的结构,活化文章的语言,美化文章的文面等,它是全面提升作文等级的训练方法之一。一般来说,优秀作文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特征:扣题行文高分作文必定是扣题行文的。扣题能力其实就是审题能力,审题能力强弱直接体现学生作文水平高低,因此,扣题行文常是高分作文一个既“普通”又重要的特点,语言表达达到一定水平,加之扣题行文,往往能得到一个比较高的分数。扣题有明扣和暗扣,有表层扣和深层扣。所谓“明扣”,就是作文中体现立意要求的文字在文中“多次显现”,多次“反射”,强化阅卷者“该考生是扣题”的印象。“明扣”大多用于议论文和夹叙夹议文体。所谓“暗扣”,就是作文中不要大量出现“材料中表达立意的文字”,而是在作文“立意”上表现出来,它往往在记叙文和文学味浓的文章中应用,往往在结尾处显现。“表层扣”是指有“表现立意”的文字,是浅层次的,而“深层扣”则是精神的、深层次的、浑然一体的。高分作文要“深层扣题”。第二特征:思想行文恩格斯说: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思维着的精神。其实,人活着就要思索,作文也一样,你的文字就是你思想的载体,有思想了,你的文章就有分量了。有些同学的思想不成熟,写不出有分量的话,引用的材料往往是鸡毛蒜皮的琐事,或者罗列事例,无深入分析发掘,文章缺乏深度。作文要写得好,就一定要加强思想修养。有人说,人是一棵能思想的芦苇。当我们观察、读书的时候,要经常丰富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境界,让自己不为“浮云遮望眼”。多沉淀我们的思想,防止思想低幼化。第三特征:真新行文“真”是指真情实感,“新”是构思和材料与时俱进。“真和新”的文章蕴含着一种境界。人的漂亮在于气质,文的高雅在于境界,正如王国维所说,文有境界自成高格。文章的境界是通过内容来表现的,而我们能选择的素材往往决定了文章的境界,因此我们要选择有底蕴的材料。文章既然靠材料铺就,你选择的材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你的文章得分的高低。选择有底蕴的材料当是高分作文成功的关键。如化用名著,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用名著之“衬料”,还有名人、心灵、历史、现实材料做各种角度的铺垫。第四特征:逻辑行文一篇作文不管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条理是文章的骨架。这就要求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如:议论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永恒的逻辑构思,只有层层深入的行文构思,才可以有“深刻性”的表现。散文的“形散神聚”也是一种逻辑表现。近几年的考试作文题目,多为任务驱动型。这样的作文题目,越来越趋向于着重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中的逻辑和辩证分析能力。作文题目就材料的范围、写作任务而言是就事论事,就材料含意、行文中说理论证而言是就事论理。“论事”“论理”其实就是思辨。就高考议论文写作而言,“思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行文结构,讲的是逻辑思维;二是分析论证,讲的是辩证思维。行文结构要讲逻辑,其实就是行文要有条理,结构要严谨。议论文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论、本论、结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五特征:雅语行文《再别康桥》《滕王阁序》《赤壁赋》等作品的语言给人一种美和雅的享受。书面语言的表达就需要“雅”。一般说来,高分作文的语言都有一种生命的律动,都是从心底流出来的,其语言一般有以下特点。(1)简洁。只有简洁,才能够在有限的文字里表达更多的东西。比如用例证法时,用点例法来表述,就是一种使语言比较简洁的好方法。(2)有气势。文以气为主,“气”是写作的根基,要写出好作品,就必须养气。要表达这一文气,就要靠词语和辞格。恰如其分地运用修辞手法则是种较好的选择。如:“等待,是站在太平洋荒凉的孤岛上,眺望着海的另一方美丽辽阔的绿色大陆;等待,是前进于寸草不生的荒漠中,渴望着有淙淙流过的甜美泉水;等待,是捂着被荆棘划破而流血的伤口,在流火的天地中拼命奔跑,抬起头,能看见空旷而辽阔的天。”这里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把“等待”写得非常形象。(3)流畅。语言流畅,源于审美标准——光滑。流线型,光亮柔和能让人产生愉悦。语言要从心底流出,而不能如挤牙膏那样挤出,挤出的语言就有涩感,一有涩感,审美情趣就减了大半。当然语言表达的“行云”般要求,不是华丽言语的堆砌,而是指那些深刻、凝重、有底蕴的表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不少于800字。待升格作文 我们处在新时代上海某考生今天,我们处在新时代,泱泱中华,千百年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流传至今,如今处于一个崭新的时代,每个人都面临新机遇、新挑战。中国的音乐响彻天际。说起中国的音乐,首先想起的便是中国的古典乐器,我认为其中最富有中国味的便是古琴了。古琴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喜欢的乐器,它所奏出的歌时而悲怆,时而悠扬,时而轻快明亮,那几根细细的弦,道不尽世间的悲欢离合。而外国的音乐,能够明显地听出异域风情。像印度的音乐,节奏感极强;日本的音乐,有的比较热血,有时你会听出一点儿动漫的风格;西班牙的音乐,热情奔放,热辣张扬。再想到的便是现如今比较火的“古风圈”了,其中的歌曲大多使用中国古典诗词改编而成,朗朗上口而又悦耳动听。这些歌大多是流行唱法再加上一些戏剧的唱腔,富有鲜明特色。如今的青年人比较迷恋一种打扮成古人的装束,他们互相称对方为“同袍”,举行各种活动也会按照古人的礼节来进行,我觉得这样确实有礼仪之邦的样子。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却也隐藏着种种不礼貌的行为,比如在路边随手乱丢的垃圾,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我们可以想一想,是不是我们也做过这样的“蠢事”呢? 想必大家都玩过养成游戏,而这些习惯也需要一点一点地养成。既然外国人能够养成这种习惯,我们为什么不能呢?当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对于外国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我们在融合中进步,融合中创新。我们处在新时代,我们站在新起点上。病因分析考生选取了“音乐”“习惯”等关键词进行写作,所选素材基本符合题目的要求,但文章在结构章法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其一,段落和段落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随机性太强,导致文章没有清晰的思路,线索不明晰。其二,结尾简单化,缺乏画龙点睛之笔,缺乏对开头的照应,缺乏对论点的提炼。另外,本文还存在观点不明确、论证重点不突出、语句不通顺、语意不明等方面的问题。升格示范 斟酌品味提取,比较升华借鉴 泱泱中华,赫赫文明,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随着中国与国外市场的接轨,“中国味”与“外国味”正尝试着各种碰撞与融合,新的“中国味”随即而来。在越发多元化的时代中,我们该如何为我们的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保持“中国味”,需要在欣赏中比较彼此的不同。说起具有“中国味”的音乐,首先想到的便是中国的古典音乐。我认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古琴曲,时而悲怆低沉,时而轻快明朗,绵长,悠扬,意蕴丰厚。外国的音乐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我们能够明显地听出其中的异域风情。像印度的音乐,节奏感极强;日本的音乐,自带各种不同的动漫风;西班牙的音乐,热情、奔放且张扬。保持“中国味”,需要在继承与发展之间取得平衡。现如今“古风圈”比较火,其中许多歌词是由中国古典诗词改编而成的,朗朗上口而又独具韵味。这些歌曲大多融合了流行唱法和戏剧唱腔,富有鲜明特色,可谓古典文化与现代文化碰撞后迸发的绚烂火花。保持“中国味”,需要斟酌品味,从根本上做起。如今的年轻人掀起了一股汉服潮流,衣袂当风,裙带轻飘,清新淡雅。他们互称对方为“同袍”,人与人交往遵循古时的礼节,举行各种活动也会继承古人的优良传统,我觉得这样确实有礼仪之邦的样子。但唯有表里一致者,方可称得上展现出真正的“中国味”。要想真正拥有“中国味”,还得从本质上做起,养成好习惯。在越发多元化的时代中,我们如何为“中国味”注入新的活力?首先得认识“中国味”。认识“中国味”,要懂得将之与其他国家的“味”进行比较,发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要懂得反复品味自身的历史和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懂得发掘现代文化的魅力,寻找古今文化的契合点。斟酌品味提取,比较升华借鉴,认识“中国味”如是,认识其他事物亦然。但愿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文化能够迸发出新的活力,“中国味”能够发扬光大,耀眼世界!升格点评作文升格后,标题醒目,紧扣“中国味”拟写,同时隐含了“如何去认识事物”的答案,紧扣材料。首段结合“中国味”展开分析,原来的败笔立刻变成了亮点,扣题意识大大增强。主体部分涉及多种元素,从音乐、礼仪、良好习惯等角度认识“中国味”,内容充实。主体段落增加了分论点,让文章更富有逻辑性,行文思路变得清晰明了,论证说理也更有层次和力度。作文写出当前应如何实现“中国味”的突破,并引出要如何去认识“中国味”,继而关照到“如何去认识事物”,主旨更加深刻。作文结尾扣题,首尾呼应。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人有思想,源于精神的追求;人有欲望,来自本能的驱动。思想从前面引导人直行,欲望从后面推动人行走。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会思索,他将一无所获。——摘自网络思考是行为的种子。——[美]爱默生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英]威廉·赫兹里特读了上面三则名言,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文章完成后,回顾反思,再进行修改。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写作指导 本题属于材料作文,所给材料是三则名言,考生应分析这三则名言,确定每一则名言的中心或侧重点,可以立足于某一则立意,也可以综合这三则,找出三则名言中的共性或辩证分析三则名言的对立性。第一则名言的中心词是“思想”“欲望”“行动”,思想指引人的行动,欲望推动人的行动。第二则名言的中心词是“思考”“行为”,这句话阐述了二者的关系。第三则名言的中心词是“思想”“行动”,只想不做,那是空想,思想指引行动才能有所收获。这三则名言是相辅相成的,都强调“思想”和“行动”的关系。1.少空谈,多做事,能实干,能行动,是一个人良好品质、修养的体现。华罗庚说过,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我们要诫之以空,诫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其实,何止是科学之道,做人之道更是如此。脚踏实地做事、谨慎认真为人,这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实干精神、求实态度。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面对着盛大的声誉,依旧保持着自己踏踏实实的实干作风,行走于田垄之间,埋头于稻浪之中。他的实干精神,让人心生敬佩。国学大师季羡林,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亲身考察,从不空谈,他的严谨作风,鞭策世人,让人钦佩不已。只有实干,只有付诸行动,理想的风帆才会鼓足力量,人生的帆船才能驶向成功的彼岸。纵使一个人说得再好听,谈得再动人,如果不通过行动证明一切,通过实干实现目标,也终将碌碌无为,一无所获。2.迟子建曾说过“我要苦苦求索到几时,养精蓄锐到几时,才能获得一个瞬间的辉煌”。在对新事物的不断求索中,我们的思想和心灵都在不断成长。盲目接受课本的理论知识,在成长的道路上可能依旧是原地踏步,只有在前人的经验中多思考、多求索,才能有所成长,有所收获。3.加来道雄说,童年时他即对爱因斯坦未完成的论文发生了兴趣,其后便搜寻阅读关于这位伟人及其理论的每一本书,高中阶段便对反物质有了一定的研究,再后来便建立起自己的理论实验。探求真知离不开刨根究底的探索精神。正是基于这一点,加来道雄成为世界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4.“滴水是有沾润作用,但滴水必加入河海,才能成为波涛。”70年来的奋斗实践启示我们,个人的理想奋斗,唯有融入爱国主义的万顷洪流,方能形成排山倒海、无往不前之势。三代塞罕坝人用汗水和生命凝结成塞北“绿色明珠”,龙周才加十多年如一日守卫在可可西里生态保护的一线,廖俊波把为党和人民工作当作最大快乐……平凡造就伟大,平凡演绎卓越。心怀祖国,无须挑剔选择,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单元整合与提升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