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讲义 第12课 诗经二首(学生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讲义 第12课  诗经二首(学生版+解析)01
    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讲义 第12课  诗经二首(学生版+解析)02
    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讲义 第12课  诗经二首(学生版+解析)03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讲义 第12课 诗经二首(学生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讲义 第12课 诗经二首(学生版+解析),共18页。

    第12课 诗经二首 目标导航 知识精讲 知识点01 文题解读 《关雎》:《关雎》是《诗经》的 篇,篇名取自该诗的第一句“ ”,“雎鸠”,一种水鸟,一般认为就是鱼鹰。“关”即“关关”, , 。 《蒹葭》:篇名同样取自该诗第一句“ ”,“蒹葭”就是芦苇,一种水草。 【微点拨】风、雅、颂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共160篇。它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体现出民族特色。 “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共105篇。它分为《大雅》和《小雅》两部分,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 “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共40篇。 【文体知识】 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它们与风、雅、颂合称《诗经》“六义”。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则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兴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知识点02 作者作品 作者简介 《诗经》诗我国最早的一部 。也是我国诗歌 的源头。收集了 到 时期诗歌 篇,到汉代被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一。其内容分为“ ”“ ”“ ”三类,表现手法有“ ”“ ”“ ”三种。 【知识拓展】相关背景 本文选自《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关雎》选自《诗经•周南》,《蒹葭》选自《诗经•秦风》。关于《诗经》作品的来源,主要看法有二:一是当初周朝设有专门采集民间歌谣的官员,他们收集这些民歌以供朝廷考察民情风俗、检校政治得失之用,《风》多源于此;二是周朝有“献诗”制度,《雅》诗多是公卿大夫献诗的汇集。总之,《诗经》是我国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开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先河。 知识点03 字词句积累 1.字音: 雎(jū) 鸠(jiū) 窈窕(yǎo tiǎo) 逑(qiú) 荇(xìng) 寤寐(wù mèi) 芼(mào) 蒹葭(jiān jiā)   溯洄(sù huí) 晞(xī) 湄(méi) 跻(jī) 涘(sì) 沚(zhǐ) 坻(chí) 【即学即练1】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篇,先秦时称为《诗》或《 》,到 时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 知识点04 重点梳理 1.《关雎》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之情,诗一首爱情诗,为什么开头要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 2.《关雎》和《蒹葭》在内容情感和表现形式上有什么异同? 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蒹葭》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即学即练2】 按原文内容填空。 (1)《关雎》中统领全篇的诗句是“  , ”。 (2)《关雎》中写男主人公日日夜夜都念念不忘、执着追求淑女的句子是“  , ”。 (3)《关雎》中“  ”“ ”是幻想和淑女结婚时鼓乐齐鸣的热闹场面,表达了青年男子对美好婚姻的希求和良好愿望。 (4)《蒹葭》中,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图,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的诗句是“ , ”。 (5)《蒹葭》中写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 ”“ ”“  ”。 知识点06 主旨点睛 《关雎》写的是 以及求之不得的 和幻想求而得之的 ,反映了 。 《蒹葭》是一首情景相生的爱情诗。通过对实景和想象、幻想之景的描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 之情。 【即学即练3】 下列对《关雎》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赞美一个文静、美丽、热爱劳动的姑娘,歌颂一个贞洁、有德行的姑娘。 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青年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也是他想象结婚时的热闹情景。 D.全诗情感率真、淳朴,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能力拓展 古代诗歌之比较阅读 一、考点解说 古代诗歌之比较阅读是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难度比较大的题型,要求考生在理解所给诗歌的基础上进行比较解答。这种题型的材料一般是不同诗人写的相同或相近题材的诗,或者同一诗人写的不同时期的诗。因为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环境不同,所以同一题材的诗或不同时期的诗,会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语言风格、表达技巧等。如《关雎》《蒹葭》两首诗的风格和表现手法相近又不相同。纵观近几年各地中考出现的此类试题,其考查方向主要有两种——“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例如要求分析不同的诗歌运用的相同表现手法或表达的不同情感。 二、主要设问方式 ①两首诗在表达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又各具特色,请比较分析。 ②两首诗都运用了xx手法,请作具体分析。 三、技法攻略 1.异中求同。 此种题目通常要求比较不同的诗作,找出其在内容和表达技巧上的相同点。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一些关于诗歌主题和表达技巧的术语。如:①边塞诗中征人思乡的主题相同;②表达技巧上,情景交融的抒情手法相同;③思乡诗中乐声传情的表现手法相同。④思亲诗中明月寄情的手法相同。 2.同中求异。 此类题目的考查点主要集中在对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诗歌风格等的对比分析上。 分析思想感情,不能脱离诗句孤立分析。内容突显情感,景物蕴含情感,答题时要在对内容的比较中发现思想感情的不同。比较常见的有关诗歌思想感情的术语有豁达乐观、恬淡闲适、忧愁伤感、寂寞孤独、忧国忧民等。 对表现手法的分析可以从多角度入手,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都不能脱离诗句。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铺垫、象征、烘托、欲扬先抑、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 语言特点的对比主要体现在诗歌的“炼字”上。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将题目所给的字分别还原于诗歌中,结合作品内容展开联想,再现诗歌描绘的景象,分别点明所给字的运用之妙,然后在分别将所给字和作品主题建立联系,点出其在突出主题方面所起的作用。 (4)诗歌风格的对比要做到“知人论世”。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放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王维的诗中有画、杜牧的清健俊爽、高适的悲壮苍凉、李贺的雄浑奇特、李商隐的朦胧隐晦、陆游的悲壮忧愤等。 分层提分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下列加点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雎鸠(jū) 窈窕(yǎo) 好逑(hào)  水中沚(zhǐ) B. 荇菜(xìng)寤寐(wù)  参差(cī)  水之涘(sì) C. 琴瑟(sè) 芼之(mào) 溯洄(sù)  水中坻(dǐ) D. 乐之(lè) 未晞(xī)  且跻(jì)  水之湄(méi)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关雎鸠(拟声词,指鸟叫声) B. 寤寐求之(睡觉) C. 寤寐思服(穿衣服) D. 宛在水中坻(底部) 3.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起兴手法的一项是(  ) 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C.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D.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4.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C.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D.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 《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 C. 《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 D. 《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6.下面对《诗经▪关雎》和《诗经▪蒹葭》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句运用了“兴”的手法,表现出了小伙子对心上人的念念不忘、执着追求的感情。 B.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此句是实写,描写了男子与追求的淑女结婚时的热闹情景,表达了他的美好愿望。 C.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几句采用的是兴的笔法,描写了秋天水边的景色,营造出充满朦胧之美的艺术境界。 D.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宛”字是“仿佛、好像”的意思,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7. 下列《蒹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恋人时的热烈感情。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 D.诗歌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主人公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过行动含蓄地表现内心的情感。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1.阅读《蒹葭》,回答问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诗经》中,常常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大都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精彩美丽的自然。请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 2.阅读《关雎》,回答问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诗中被后人常引用的名句是: , 。 , 。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3)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阅读《迢迢牵牛星》,完成下列问题。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词,即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叠词的使用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 B.一个“弄”字,形象地写出了机梭在织布机上的飞动情景,同时也写出了织女织布动作娴熟。 C.“河汉”既“清”且“浅”,而且也相距不远,表现出了织女内心的高兴与激动。 D.“盈盈”不是形容水,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 (2)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学习目标中考导航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把握两首诗歌的内容。 2.了解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品味诗歌重章叠句、回环往复的特点。 3.体会诗中蕴含的美好情感,感受《诗经》独特的艺术魅力。1.“窈窕”“寤寐”“参差”“辗转”“溯回”等是中考易考词语。 2.中考常以默写的形式考查这两首诗中的重点语句。 3. 古诗词比较阅读是近几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增加的新题型,难度比较大,对此应重视。  第12课 诗经二首 目标导航 知识精讲 知识点01 文题解读 《关雎》:《关雎》是《诗经》的首篇,篇名取自该诗的第一句“关关雎鸠”,“雎鸠”,一种水鸟,一般认为就是鱼鹰。“关”即“关关”,拟声词,雎鸠鸟的鸣叫声。 《蒹葭》:篇名同样取自该诗第一句“蒹葭苍苍”,“蒹葭”就是芦苇,一种水草。 【微点拨】风、雅、颂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共160篇。它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体现出民族特色。 “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共105篇。它分为《大雅》和《小雅》两部分,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 “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共40篇。 【文体知识】 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它们与风、雅、颂合称《诗经》“六义”。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则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兴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知识点02 作者作品 作者简介 《诗经》诗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收集了西周到春秋时期诗歌305篇,到汉代被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一。其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知识拓展】相关背景 本文选自《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关雎》选自《诗经•周南》,《蒹葭》选自《诗经•秦风》。关于《诗经》作品的来源,主要看法有二:一是当初周朝设有专门采集民间歌谣的官员,他们收集这些民歌以供朝廷考察民情风俗、检校政治得失之用,《风》多源于此;二是周朝有“献诗”制度,《雅》诗多是公卿大夫献诗的汇集。总之,《诗经》是我国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开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先河。 知识点03 字词句积累 1.字音: 雎(jū) 鸠(jiū) 窈窕(yǎo tiǎo) 逑(qiú) 荇(xìng) 寤寐(wù mèi) 芼(mào) 蒹葭(jiān jiā)   溯洄(sù huí) 晞(xī) 湄(méi) 跻(jī) 涘(sì) 沚(zhǐ) 坻(chí) 【即学即练1】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先秦时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 知识点04 重点梳理 1.《关雎》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之情,诗一首爱情诗,为什么开头要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 《关雎》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是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面:成双成对的雎鸠鸟在沙洲上嬉闹戏逐,发出悦耳的和鸣。这本是诗人眼前之景,但水鸟和鸣也可用来比喻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有关联,这使得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契相合,浑然一体,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关雎》和《蒹葭》在内容情感和表现形式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关雎》和《蒹葭》都属于《诗经》中的“国风”,都是当时的民歌;都运用了“兴”的手法,借景抒情,托物寄意;都大量使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反复咏唱;在语言形式上大多四言一句,二二拍,一般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而是富于变化;都使用了双声叠韵词,富于声韵美。 不同点:《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表现了对爱情和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素、健康明朗、热烈浓郁;《蒹葭》一诗则含蓄委婉地抒发了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全诗充满难言的惆怅和伤感。《关雎》叙事线索明晰,画面形象可见;《蒹葭》意境含蓄,场景朦胧,情感韵味更加浓郁。 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蒹葭》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如“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的变化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时空序列,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即学即练2】 按原文内容填空。 (1)《关雎》中统领全篇的诗句是“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2)《关雎》中写男主人公日日夜夜都念念不忘、执着追求淑女的句子是“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 (3)《关雎》中“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是幻想和淑女结婚时鼓乐齐鸣的热闹场面,表达了青年男子对美好婚姻的希求和良好愿望。 (4)《蒹葭》中,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图,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5)《蒹葭》中写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 知识点06 主旨点睛 《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爱慕的女子的思念、追求以及求之不得的焦虑和幻想求而得之的喜悦,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执着追求。 《蒹葭》是一首情景相生的爱情诗。通过对实景和想象、幻想之景的描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苦恼、惆怅及对其强烈的思念之情。 【即学即练3】 下列对《关雎》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赞美一个文静、美丽、热爱劳动的姑娘,歌颂一个贞洁、有德行的姑娘。 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青年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也是他想象结婚时的热闹情景。 D.全诗情感率真、淳朴,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解析】A.有误,该诗不是托物言志诗,而是爱情诗。故选A。 能力拓展 古代诗歌之比较阅读 一、考点解说 古代诗歌之比较阅读是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难度比较大的题型,要求考生在理解所给诗歌的基础上进行比较解答。这种题型的材料一般是不同诗人写的相同或相近题材的诗,或者同一诗人写的不同时期的诗。因为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环境不同,所以同一题材的诗或不同时期的诗,会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语言风格、表达技巧等。如《关雎》《蒹葭》两首诗的风格和表现手法相近又不相同。纵观近几年各地中考出现的此类试题,其考查方向主要有两种——“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例如要求分析不同的诗歌运用的相同表现手法或表达的不同情感。 二、主要设问方式 ①两首诗在表达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又各具特色,请比较分析。 ②两首诗都运用了xx手法,请作具体分析。 三、技法攻略 1.异中求同。 此种题目通常要求比较不同的诗作,找出其在内容和表达技巧上的相同点。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一些关于诗歌主题和表达技巧的术语。如:①边塞诗中征人思乡的主题相同;②表达技巧上,情景交融的抒情手法相同;③思乡诗中乐声传情的表现手法相同。④思亲诗中明月寄情的手法相同。 2.同中求异。 此类题目的考查点主要集中在对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诗歌风格等的对比分析上。 分析思想感情,不能脱离诗句孤立分析。内容突显情感,景物蕴含情感,答题时要在对内容的比较中发现思想感情的不同。比较常见的有关诗歌思想感情的术语有豁达乐观、恬淡闲适、忧愁伤感、寂寞孤独、忧国忧民等。 对表现手法的分析可以从多角度入手,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都不能脱离诗句。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铺垫、象征、烘托、欲扬先抑、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 语言特点的对比主要体现在诗歌的“炼字”上。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将题目所给的字分别还原于诗歌中,结合作品内容展开联想,再现诗歌描绘的景象,分别点明所给字的运用之妙,然后在分别将所给字和作品主题建立联系,点出其在突出主题方面所起的作用。 (4)诗歌风格的对比要做到“知人论世”。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放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王维的诗中有画、杜牧的清健俊爽、高适的悲壮苍凉、李贺的雄浑奇特、李商隐的朦胧隐晦、陆游的悲壮忧愤等。 分层提分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下列加点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雎鸠(jū) 窈窕(yǎo) 好逑(hào)  水中沚(zhǐ) B. 荇菜(xìng)寤寐(wù)  参差(cī)  水之涘(sì) C. 琴瑟(sè) 芼之(mào) 溯洄(sù)  水中坻(dǐ) D. 乐之(lè) 未晞(xī)  且跻(jì)  水之湄(méi) 【答案】B 【解析】A.“好”应读“hǎo”。C.“坻”应读“chí”。D.“跻”应读“jī”。故选B。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关雎鸠(拟声词,指鸟叫声) B. 寤寐求之(睡觉) C. 寤寐思服(穿衣服) D. 宛在水中坻(底部) 【答案】A 【解析】B项“寤寐”指日日夜夜;C项“思服”指思念;D项“坻”指水中高地。故选A。 3.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起兴手法的一项是(  ) 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C.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D.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答案】C 【解析】起兴是《诗经》主要的写作手法之一。起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A.以河洲上关关鸣叫的雎鸠引出主人公对淑女的殷切盼望。B.以水中左右漂荡的荇菜引出君子欲求淑女的渴慕之心。D.以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起兴,引出对伊人的追寻,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歌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故选C。 4.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C.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D.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答案】D 【解析】D项正确的划分应为:“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故选D。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 《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 C. 《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 D. 《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答案】D 【解析】ABC选项停顿正确。D.《诗经》中大都是四言诗。故选D。 6.下面对《诗经▪关雎》和《诗经▪蒹葭》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句运用了“兴”的手法,表现出了小伙子对心上人的念念不忘、执着追求的感情。 B.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此句是实写,描写了男子与追求的淑女结婚时的热闹情景,表达了他的美好愿望。 C.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几句采用的是兴的笔法,描写了秋天水边的景色,营造出充满朦胧之美的艺术境界。 D.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宛”字是“仿佛、好像”的意思,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答案】B 【解析】“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此句是虚写,描写男子对“窈窕淑女”怀有深长的相思而彻夜难眠,浮想联翩,盘算着凭借琴瑟之声向她表白自己的爱情。故选B。 7. 下列《蒹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恋人时的热烈感情。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 D.诗歌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主人公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过行动含蓄地表现内心的情感。 【答案】B 【解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使用的比兴手法,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暗衬出主人公身当此时此景的心情。故选B。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1.阅读《蒹葭》,回答问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托物起兴(比兴手法),开头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3)《诗经》中,常常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大都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精彩美丽的自然。请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  《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 2.阅读《关雎》,回答问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诗中被后人常引用的名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运用“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双成对的雎鸠鸟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鸠鸟和鸣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 (3)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关雎》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的过程,这个过程显得美好、喜悦而又不低俗,所谓“乐而不淫”;写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而又想象求而得之的热闹情景,所谓“哀而不伤”。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阅读《迢迢牵牛星》,完成下列问题。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词,即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叠词的使用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 B.一个“弄”字,形象地写出了机梭在织布机上的飞动情景,同时也写出了织女织布动作娴熟。 C.“河汉”既“清”且“浅”,而且也相距不远,表现出了织女内心的高兴与激动。 D.“盈盈”不是形容水,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 【答案】C 【解析】C.有误,虽然“河汉清且浅”,也相距不远,但却是可望而不可即,咫尺胜天涯,表现出的是织女内心的忧愁与哀怨。故选C。 (2)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主人公既是织女,也是思妇(诗人)。抒发了虽近在咫尺而衷情难诉的愁苦。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遭受各种束缚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现实。 学习目标中考导航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把握两首诗歌的内容。 2.了解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品味诗歌重章叠句、回环往复的特点。 3.体会诗中蕴含的美好情感,感受《诗经》独特的艺术魅力。1.“窈窕”“寤寐”“参差”“辗转”“溯回”等是中考易考词语。 2.中考常以默写的形式考查这两首诗中的重点语句。 3. 古诗词比较阅读是近几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增加的新题型,难度比较大,对此应重视。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品讲义 第12课 诗经二首(学生版+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