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教案01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教案02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教案03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教案,共13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 

    第1课时 校园中的测量

    课题

    校园中的测量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在数学好玩安排了校园中的测量、搭配中的学问、时间与数学,三个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

    三年级在小学阶段是过渡年级,是孩子跨入中高年级的起始年级,各门学科有了许多新的要求,校园中的测量这一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策略

    1、重视创设生动的数学学习环境。

    2、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学内容

    北三数上 第1课时 校园中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经历完整的测量过程,学习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与工具,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的测量问题。

    2.在完成测量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分工合作,获得测量活动的实际经验。

    3.在回顾、反思、交流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了解评价方法,逐步培养自我反思的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并能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与工具,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测量问题。

    教学难点

    在测量时如何使用测量方法,在完成测量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分工合作,并获得测量活动的实际经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鞋底教具,米尺,皮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新课导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校园里学习玩耍,我们的校园很漂亮对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淘气他们学校,看是不是像我们的学校一样美丽?(出示情境图)

    2.提出问题:看到这幅图,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自由地回答,

    生1:我想知道小树有多高?

    生2:我想知道运动场一周有多长?

    生3:我想知道旗杆有多高?……

    当学生回答到本课需要研究的问题时进行板书。

    (板书1、跑道一圈的长度是多少?2、小树的高度是多少?。)

    师: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想要探究的问题可真多啊!由于时间有限,我们今天主要来研究一下黑板上这两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一)自主探究,确定方案。

    一、跑道一圈的长度是多少?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的测量工具。(课件展示)

    1、师:淘气的学校跑道一圈大约有多长?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请同学们想一想:想要测量跑道一圈的长度,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测比较方便?要用哪种测量工具呢?

    (1)学生经过讨论进行汇报,教师进行引导。

    提出步测的方法,需要测量一步的距离,长度不算大也不算小,所以工具选用米尺。

    师:解释一步长是指脚尖到脚尖或脚跟到脚跟的距离。

    (板书测量方法:步测  测量工具:米尺。)

    教师谈话总结步测的方法:选取一个起点,按照正常的步幅走一圈同时记录步数,然后测量一步的长度,最后通过计算步数×一步的距离计算出跑道一圈的长度。

    (紧接着提出新的问题: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一步的距离怎么来测量呢?

    (2)出示鞋底教具由学生演示测量方法(课件)

    教师在过程中进行引导最后总结出正确的测量方法。(脚尖到脚尖的距离)

    2、师:如何测量小树的高度?

    这个问题交给同学们来解决呢?请同学们想一想:测量小树的高度,应使用什么方法来测比较方便?应选择什么样的测量工具?

    学生进行讨论后汇报,教师进行引导:

    生1:直接用皮尺量。

    师:(但是小树比我们都要高,怎么去测量呢?)

    生2:爬到树上用皮尺量。

    师:(这是一种方法,但是不太安全。)

    生3:把树砍倒用皮尺测量。

    师:(这个方法也不是很安全,而且还伤害了小树。有没有既不伤害小树,也让我们自己很安全的测量方法?)

       引导学生看示意图,看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测量的?

    引导学生发现目测的方法,教师在引导中帮助学生总结目测的方法:

    生1:一名学生站在树下,另外一个学生站在远处目测小树的高度大概是树下学生身高的几倍,然后测量树下学生的身高,最后用乘法计算出小树的高度。测量学生的身高,身高超过了一米,学生经过讨论,测量工具应该选择皮尺。

    (板书测量方法:目测  测量工具:皮尺。)

     

     

    三、巩固练习

    (二)实际操作,测试方法。

    师:大家想不想去实际的验证一下这两种方法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你们决定选择哪一个任务作为你们这节课的测量对象?小组长分配好你们的分工,按照我们刚刚讲述的方法进行测量并填写以下活动单。(跑道测量最里面的一条线的长度)

     

                 ____________小组活动记录单

     

      活动日期:____________   小组成员:_______            ____ 

     

    测量对象

     

    测量方法

     

    测量过程

     

    测量结果

    四、课堂小结

    1、学校跑道一圈大约有多长?(测量方法:步测  测量工具:米尺)

    2、小树的高度?(测量方法:目测  测量工具:皮尺)

    五、教学板书

    校园中的测量

    1、学校跑道一圈大约有多长?(测量方法:步测  测量工具:米尺)

    2、小树的高度?(测量方法:目测  测量工具:皮尺)

    六、教学反思

    优点:整个课堂比较完整,环环相扣,从学生的生活生活实际出发,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上进行教学。有大量学生的加入,课堂更贴近于学生。

    缺点:题目类型较少,且题目较简单,个别学生没有参与到课堂当中。

    改进措施:多重视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估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在本课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让估测活动贯穿于整个课堂,在测量每一个物体长度时都是先估算,从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 

    第2 课时 搭配中的学问

    课题

    练习一  第7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数学好玩》是本册数四个实践活动专题之一,通过这一专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节课的教学重在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乃至其他学科,以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比较感兴趣,爱动、好问,注意力不够稳定,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等,同时对身边的数学有浓厚的兴趣,乐于探究生活中的数学;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具备了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活跃,能多角度思考问题,富有创新精神。

    教学策略

    1. 结合搭配服装等现实情境,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各种搭配方法。
    2. 在尝试,展示,交流过程中,逐步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思考和解决问题,
    3. 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76-7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和有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意识。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的方法,明确有序搭配的科学性。

    教学难点

    学会有序的搭配,训练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状元成才路慕课堂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数学好玩中的第2课时:搭配中的学问。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在数学课上边玩边学习,大家一定都喜欢看小丑表演节目吧,小丑表演之前可是需要装扮的,你们愿意帮帮小丑达达选择装扮服饰吗?

     

    二、探究体验

     

    经历过程

    我听到了你们肯定的回答,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我们先来看达达遇到的问题吧,他想选一顶帽子和一条裤子,可以怎样搭配呢?同学们先认真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有两顶不同的帽子,和三条不同的裤子。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我们应该怎样选择呢?请你摆一摆,说一说。

    生:可以选择一顶蓝色的帽子和一条粉色的裤子。

    生1:也可以选择条纹帽子和绿色裤子。还可以选择,条纹帽子和粉色裤子,还有好多种选择呢。

    师:是啊,有好多种搭配方法可以选择,那一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呢?请你认真思考一下。

    生:我摆来摆去老是乱,怎么办?

    生1:我是这样摆的,要按顺序。我先选择一顶蓝色的帽子,再选择裤子,先和粉色的裤子搭配,再和方格的裤子搭配,最后和绿色裤子搭配,总共有3种搭配方法。

    我再选择条纹帽子,按顺序,依次和粉色裤子,方格裤子和绿色裤子进行搭配,也有3种搭配方法,总共有3+3种方法 ,也就是3×2=6种搭配方法。

    生:我和你的不一样,这是我摆的。我先选裤子,再选帽子,我先选出一条粉色的裤子,分别和篮色帽子、条纹帽子进行搭配,有2种方法,再选择方格裤子,分别和篮色帽子、条纹帽子进行搭配,有2种方法,最后选择绿色裤子,分别和篮色帽子、条纹帽子进行搭配,也有2种方法,总共有2×3=6(种)方法。和你的结果一样。

    生2:我发现你们的方法有共同的地方,就是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来选择的,先选帽子再选裤子,或者先选裤子再选帽子。

    师: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看来对于搭配这样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有顺序的进行,才会做的补重复,不遗漏。

    刚才同学们都看着实物的图片用不同的方法搭配出了6种结果,接着我们来看笑笑的搭配方法,笑笑这样表示各种搭配方法,你能看懂吗?认真思考一下再和同学交流。

    生:哦,我看懂了,她用  代表帽子, 代表裤子。一顶帽子和三条裤子分别进行搭配,有3种方法,另一顶帽子和3条裤子分别进行搭配,也有3种搭配方法,一共有3×2=6(种)方法。

    师:你真棒不仅能看懂,还能说出来。笑笑师借助符号来表示不同的搭配方法。是不是觉得搭配问题很清晰,一目了然。接着看智慧老人还有什么新方法。

    还可以用字母来表示帽子和裤子。你能试着连一连吗?

    :我明白了,A1,A2代表的是帽子,B1,B2,B3代表的是裤子,和用三角、方框代表的意思一样,我会连了。A1分别和B1,B2,B3进行连线。A2也分别和B1,B2,B3进行连线。也是3×2=6(种)方法。

    同学们真棒不仅能看图解决搭配问题还能把图抽象成符号或字母来解决问题真了不起

    老师再这里要提醒同学们再搭配问题中 要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到所以的搭配方法。

    师:我们已经帮小丑达达解决了服饰搭配的问题,在去表演前,达达想先填饱肚子再去,于是来到了餐厅,今日午餐 主食:米饭  馒头,炒菜:鸡蛋西红柿,土豆片,青椒炒肉,烧茄子。一份盒饭含一种主食和一种炒菜。新的问题来了,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配餐方法?小朋友们一起帮帮达达选择午餐吧。

    生:我用刚学习的字母表示法,用A1和A2分别表示一种主食,B1,B2,B3,B4分别表示一种炒菜,通过连线可以知道一种主食分别和4种炒菜搭配,有4种方法,另一种主食分别和四种炒菜搭配也有4种方法,4×2=8(种),一共有不同8种的搭配方法。

    师:同学们已经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搭配问题了,真棒,给你们点赞。

     

    ,三、达标检测

    师:达达饱餐一顿后要从学校到动物园去表演节目。可是从学校到动物园有好几条路可以走,我们一起来看看去动物园的路线图吧。从学校到少年宫有A、B两条路,从少年宫到动物园又有C、D、E 3条路可以走,那从学校经过少年宫到动物园,一共有 几条路可以走?

    我们可以先从A,B两条路中选择一条A,再从C、D、E中,选择一条路,有A-C  A-D  A-E三种走法,然后选择B,再C、D、E中,选择一条路,有B-C  B-D  B-E

    三种走法,从学校经过少年宫到动物园,一共有 6 条路可以走。

    生:还可以用连线的方法来解题,经过A,有3种方法,经过B也有3种方法,共有共有3×2=6(种),我发现这幅图与搭配服装的图好像一样,这也是搭配的问题。答:从学校经过少年宫到动物园,一共有6 条路可以走。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搭配问题的方法。

    不重复、不遗漏、按照一定的顺序分析问题。

    师:同学请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哦!

    五、教学板书

    搭配中的问题

    六、教学反思

    优点: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发展数学的理念,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学习的渠道。活动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具有层次性。注重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境的创设上体现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学生关注的情境出发,允许不同学生有不同思考问题的方法,不强求统一,只要方法合理,就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缺点:学生经历了问题解决和搭配活动的两个完整的过程,意在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让学生体会到搭配过程是有序的,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容易不安顺序来,还没有按一定顺序的排列意识,在课堂中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理解有序的重要性。

    改进措施:在课堂上注意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解决问题的过程是随着不断反思去优化有序搭配的过程,同时还要给学生介绍搭配这种组合数学特有的观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尝试搭配从无序----有序---借助符号表达----总结搭配策略的全过程中。尽量去引导学生自己多思考,多表达,对于做对的学生给予肯定。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 

    第3课时 时间与数学

    课题

    时间与数学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时间与数学》属于综合实践领域,教材安排在学生认识年月日的有关知识之后,创设了有关寻找全家人休息日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对这一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并掌握解决这类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年、月、日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用到,具有常识性,而且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信息,包含着许多规律,与数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学情分析

    本班的学生在经历两年多的学习后,已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对数学非常感兴趣。同时,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刚刚学过关于时间的知识,会看日历,能从中找到有关信息,因此在本课利用日历来解决有关时间的问题时,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并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教学策略

    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分类活动,给予学生重组的活动时间和思维发展空间,在进行充分的交流,肯定学生的不同分类标准。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8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共同的休息日”这一常见生活情境,探索与时间有关的现实问题,探索并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感受日历中包含丰富的数学信息,初步感受集合思想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和发现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结合“共同的休息日”这一常见的生活情境,探索与时间有关的现实问题,探索并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在观察比较、发现规律的限时的活动中,能够找到每个人休息日的 特点和他们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观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板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一、1.同学们,如果你和爸爸妈妈要一起出门看望亲戚朋友,你们家会选择什么时候去看望谁呢?

    生1:周六去看望奶奶。(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

    生2:周日去表弟家。(看来你很喜欢你的弟弟)

    2.但是奇思,最近他们家碰上了一个难题。

    奇思家想在9月份,利用他和他的爸爸、妈妈共同的休息日(板书:共同的休息日),全家一起回老家看望外婆,可是他的爸爸和妈妈的工作比较特殊,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奇思一家的具体情况。

     

     

    二、教学过程

    二、(生齐读)奇思的父亲是火车司机,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奇思的母亲是飞机乘务员,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奇思是周六、周日休息。

    1.理解情境中的数学信息

    (1)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1:工作3天后休息1天。

    生2:4天里有3天工作1天休息。(4天为一个周期)

    (2)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你又是怎么理解的?

    生1:工作1天后休息1天。

    生2:2天里有1天工作1天休息。(2天为一个周期)

    2.学习运用做标记、集合圈的方法

    (1)老师请出了9月份的日历,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出示日历)

    (2)9月1日大家都开始工作学习了,请你在日历上用标出父亲的休息日(学习单)。(提醒学生标在日期的左边)

     

     

     

     

     

     

     

     

     

    (3)请你将父亲的休息日记录在对应的圆圈中,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板演)

    生:父亲休息日的日期数都是4的倍数(每次都增加4)。(引:它们都和什么数有关?)

    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父亲4天里有3天工作1天休息,是以4天为一个周期。

    (4)请你在这个日历上用标出母亲的休息日(学习单),并将其记录在对应的圆圈中。(提醒学生标在日期的右边)

    (学生汇报,板演)

    师:你又有什么发现?为什么呢?

    生:母亲休息日的日期数都是2的倍数(每次都增加2)。因为母亲2天里有1天工作1天休息,是以2天为一个周期。

    (5)请你找出父母共同的休息日,并将其记录在对应的圆圈中。

    (学生汇报,板演)

    (6)我们把找到的共同的休息日记录在圆圈中,在数学中我们把这种用来记录的圆圈叫做集合圈。(板书:集合圈)

    (7)观察这三个集合圈,你有什么发现?

    生:第一个圆圈里记录的日期数和第三个圆圈里记录的是一样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小组讨论)

    生:因为父亲的休息日一定也是母亲的休息日。

    3.合作探究,找出共同的休息日

    (1)奇思是周六、周日休息,请你再用标出奇思的休息日,找到父子共同的休息日、母子共同的休息日和全家共同的休息日,并记录在对应的集合圈中。(提醒学生标在日期上)

    (学生汇报,板演)

    (2)你如何找到全家共同的休息日的?

    生:找有△○√3个符号都有的日期。

    你还有更快的方法吗?

    生:先看奇思的休息日,然后从第一列、第七列中找有的。

    (3)谁能说一说用集合圈的形式表示共同的休息日有什么好处?

    生:清楚、直观。(板书)

     

     

     

     

    三、拓展应用

     

     

     

     

     

     

     

     

    一、观察日历找规律:

    9月份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观察日历中的加框的4个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12111……

    18117……

       换另一组再试一试。

    二、猜一猜,说一说

     

    四、板书设计

     

    共同的休息日

    集合圈

    清楚、直观

     

     

     

     

    五、教学反思

    优点在讲授《时间与数学》一课中。结合共同的休息日这一常见生活情境,让学生探究与时间有关的现实问题,探素并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在观察比较、发现规律的现实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观察和发现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日历中包含丰富的数学信息,初步感受集合思想,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

    缺点在日历中找规律时,我只让学生能找出规律,言之有理即可,没有更多的时间重视培养学生在找规律时思维及语言表达的有序性、条理性,今后需要多多注意。

    改进措施:在以后的情境教学中,多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讨论、操作、总结、汇报,教师只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及时纠正、补充,对学生进行积极意义下的评价,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数学口算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教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