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第二课时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第二课时教案01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第二课时教案02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第二课时教案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描述耳的结构及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重点)
    2、描述听觉的形成过程。(重点、难点)
    3、了解人类的感觉。
    4、通过自主学习“耳的结构”,让学生说出耳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通过课件演示“听觉的形成”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6、通过耳的卫生保健知识,对学生进行良好卫生习惯的教育。
    7、通过对聋哑人的介绍,呼吁关心爱护残疾人,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模型组装、问题启发、直观课件等,让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自主解答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总结归纳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通过观看精彩的“千手观音”视频,感受聋哑人对生活的追求和艰辛,最后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要学习去关爱和帮助有听觉障碍的人群。
    加深了学生对关注健康、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情感的感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耳的模型。
    学生准备:课前复习眼的结构及视觉的形成,收集导致失聪原因及保护耳的资料。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四节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第二课时)
    一、耳的结构
    1、外耳 (耳廓、外耳道)
    2、中耳 (鼓膜、鼓室、听小骨)
    3、内耳 (半规管、前庭、耳蜗)
    二、听觉的形成
    声波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神经 听觉中枢 形成听觉
    三、其他感觉:触觉、嗅觉、味觉
    【教学反思】
    1、根据新的课改理念,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本节课采用学生自学、教师引导,小组合作、学生竞赛、学生展示,体验活动、当堂反馈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突出其主体地位。
    2、播放“千手观音”的视频,感慨这些舞者虽然生活在无声的世界却给别人带来了多么美妙的舞姿,创造了世界上的奇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3、关于耳的结构,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插图进行自学,然后通过填图进一步熟悉耳的结构,最后让学生分组完成组装耳模型的游戏,比一比哪一组装的最快、最准确!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耳的立体结构的认识,为听觉的形成打基础,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在游戏中巩固了知识。
    4、在讲述耳廓的功能时,让同学们用手掌托在耳廓后边听有什么感觉?进而说明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然后让学生用手指堵住外耳道半分钟,让各组学生之间进行语言交流,使学生从中感悟到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是多么痛苦,并介绍“千手观音”的领舞者邰丽华的耳聋经历,从而引导学生要关注耳的健康,关爱生活中的聋哑人。
    5、教学中增加了致使耳聋的原因和如何保护自己的耳朵,增加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4分钟
    1、依据眼球的结构示意图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2、视觉是如何形成的?
    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将复习旧知常态化,从而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3分钟
    播放舞蹈“千手观音”的视频在无声的世界里他们用舞蹈传递韵律,创造了人间的奇迹,那么在有声的世界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听觉的有关问题。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感慨这些舞者虽然生活在无声的世界却给别人带来了多么美妙的舞姿,创造了世界上的奇迹。
    通过观看千手观音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产生疑问,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了铺垫。
    展示目标
    2分钟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读标识标
    明确学习任务
    师生互动引导探究
    25分钟
    知识点一:耳的结构
    过渡:耳是人的听觉器官,有了它,我们才能领略美妙动听的有声世界,那么耳为什么能听到声音呢,这与它的结构有关,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4页耳的结构示意图,说出图中的结构名称。
    请观察思考:
    耳的结构可以分为几部分?
    各部分又由哪些结构组成?
    动手实践:
    请你们快速组装耳模型,比一比哪一组装的最快、最准确!
    知识点二:耳的各结构的功能
    活动:请同学们用手掌托在耳廓后边听声音有什么感觉?
    设疑:这说明耳廓有什么作用?
    活动:请同学们用手指堵住外耳道半分钟有什么感觉?
    设疑:这说明外耳道有什么作用?
    总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外耳的作用是收集和引导声波。
    练习:比比看谁连得快

    拓展创新:
    为什么人们认为晕车、晕船与内耳结构有关?
    2、有一个小笑话:一位男士第一次乘飞机,飞机要降落时,空姐给每人发了一块口香糖,这位男士问“做什么用的?”,空姐说“保护耳朵”。下飞机时,这位男士追着空姐说:“你发的口香糖塞耳朵容易可弄不出来呀!”你觉得这位男士可笑在哪里?他应该怎样做呢?
    3、为什么要在遇到大的声音时堵住外耳道或张开嘴巴?
    知识点三:听觉的形成
    设疑:请大家根据耳的结构图分析:外界的声波是怎样到达内耳的?
    教师讲解:
    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
    设疑:听觉是怎样形成的呢?
    阅读课本P94上面一段总结听觉形成的过程。
    课件动画展示:
    总结: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请你当医生:
    有一病人突然双耳失聪,前来就诊,作为医生的你准备从哪几方面来给他进行检查和诊断?
    分享资料:长久以来,人们对耳聋的发病情况认识和重视不够。其实,耳聋的发病率很高,耳聋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1985年全球听力残疾人数为4200万,1995年为1.2亿,到2001年增加到了2.5亿。在16年中增加了6陪!在我国,据估计有听力障碍的残疾人约2700万,占残疾人总数的首位,其中聋哑人200多万,七岁以下聋儿有80多万。由于疾病、环境污染、噪音污染、意外事故、遗传等原因,每年新增聋儿3万余名。据人口调查统计,每年出生的新生儿中,重度听力障碍者约1‰~3‰。据估计,不同程度听力障碍者在人群中的比例,45~64岁为14%,65~75为30%,75岁以上者高于50%,总之,如何降低聋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和及时发现、早期治疗,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设疑:如果你身边有聋哑人,你怎样与他交往?
    知识点四:其他感觉
    设疑:我们学习了视觉和听觉,人体还有其他的感觉吗?这些感觉对人体有什么意义呢?
    学以致用:周末,正在家里做饭的小红听到急促的电话铃声,急忙跑过去接。还没接完电话,她便闻到一股焦糊味,又赶快跑进厨房。“啊,好痛!”她的手被锅盖烫了。这时,他发现锅里的饭已经烧焦了,尝了一口便喊道“好苦啊!”(1)、在这个生活场景中,小红有过哪些感觉?(2)、这些不同的感觉都是在哪里形成的?
    根据课本,填出名称
    展示自学成果
    观察思考回答:1、耳的结构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2、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
    分组完成组装游戏
    学生活动:用手掌托在耳廓后边听声音。
    回答:声音变得更大了,
    说明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学生活动:用手指堵住外耳道半分钟。
    回答:听不清声音。说明外耳道有传送声波的作用。
    学生活动: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连线,完成后展示结果。
    讨论分析回答:1、晕车晕船与内耳的半规管有关。2、他应咀嚼口香糖,保证咽鼓管张开,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3、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
    据图分析回答: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
    学生看书总结: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学生分组会诊
    讨论交流分析:可能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中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耳聋。
    展示收集的保护耳的知识。
    1、减少和消除噪声。
    2、不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
    3、遇到巨大的声音,迅速张开口,或者堵耳、闭嘴。保持鼓膜大气压力平衡。
    4、鼻咽部有炎症,及时治疗,避免中耳炎。
    5、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其感染。
    每年的3月3 日是世界“爱耳日”。
    从生活上帮助他们,捐资捐物;从精神上帮助他们,帮他们学习,让他们能够从书籍中得到趣味和鼓励;调查医疗事故,举行爱护听觉知识宣传,进行耳的卫生保健宣传;学习手语,与聋哑人进行交流等等。
    阅读教材95页,回答:痛觉、味觉、嗅觉,这些感觉使我们能够全面、准确、迅速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及时作出判断和反应。
    讨论交流回答:(1)听觉、嗅觉、味觉、视觉、痛觉等。(2)这些感觉在大脑皮层的不同的感觉中枢形成的。
    注重学生的自学,初步了解耳的结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己建立起来的知识能深刻、生动的印在脑海里。
    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获取课本的信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
    活动中学生的合作、交流、竞争,都有效地将知识内化,实现了知识的构建,合作能力、竞争意识的培养。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来巩固耳的各部分的功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听觉的形成过程突破难点。
    通过这项活动加深学生对耳的结构的认识和对听觉形成过程的理解。
    通过学生收集保护耳的知识教育学生要保护耳,进行情感教育。
    学习关爱和帮助有听觉障碍的人群。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的情感。
    对其他的感觉让学生自学,然后分析生活场景中的不同感觉,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归纳总结
    夯实基础
    (4分钟)
    盘点学习本节内容的收获,更好的夯实基础知识:
    回顾梳理,背诵记忆
    和老师一起梳理本节的知识要素,提纲挈领,学生能很清晰的掌握知识脉络。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背诵,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
    课堂检测
    当堂达标
    (7分)
    A类:完成助学的当堂达标P88- 89的内容,生生互相批改,搜集错误,分析原因,进行更正。
    B类:
    能够感受头部位置变动
    情况的是( )
    A 听小骨 B 半规管
    C 前庭 D 耳蜗
    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
    胞的是( )
    A 听小骨 B 半规管
    C 前庭 D 耳蜗
    3、听觉形成的过程,下列正确的是( )
    A 声音→外耳道→鼓膜→耳
    蜗→听小骨→听神经
    B 声音→外耳道→耳蜗→鼓
    膜→听小骨→听神经
    C 声音→外耳道→鼓膜→听
    小骨→耳蜗→听神经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
    B 鼻咽发炎时,容易引起中
    耳炎
    C 遇到巨大响声,要迅速张
    开口
    D 噪声对听觉不会造成伤害
    C类:
    请根据耳的基本结构图
    回答:
    具有收集引导声波功能的是 [ ] 和[ ] .
    (2)有些人晕车,与耳的[ ] 有关。
    (3)听觉感受器位于[ ] 中,听觉的形成在 。
    (4)感冒以后,病菌可以沿[ ] 进入中耳,引起人的中耳炎。
    (5)同学打闹请勿用手掌煽耳光,以防压缩空气冲击[ ] 导致破裂。
    (6)人除了能用眼感受光的刺激,用耳感受声音的刺激,还能用 感受气味的刺激,用 感受味道的刺激,用 感受冷、热、触、痛、压的刺激。
    搜集学生集中出错的题目,进行分析纠正,学生对错题进行二次答题。做到当堂达标百分之百。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
    课堂检测要及时互
    纠。

    助学的当堂达标是要求学生学完本节知识的及时解题技能的训练。学生限时独立完成,能检测学生的达成目标的程度,有利于老师掌握学生。
    相关教案

    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灵活多样的课堂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节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节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眼球的结构,视觉的形成,近视远视的形成及预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第二课时教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