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202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202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01
    2020-202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02
    2020-202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03
    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本册综合学案设计,共10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共同建构,典型例题,当堂演练,课后提高,思维拓展,课堂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三化学全册导学案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学习目标】
    1.从丰富具体的事例中感知化学是一门有用的科学,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
    2.通过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意识,体会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
    3.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1-4,填空
    1.人类学会和利用 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人类在逐步了解和利用物质变化的过程中制得了对人类生存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如青铜器、纸、火药酒染料等其中
    和 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2.英国科学家 和意大利科学家 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物质是由 和 构成的,分子中 是 化学变化的基础
    3.化学是 的科学。
    4.利用食盐水的水溶液可以制造 并进而生产 等
    【共同建构】
    活动一:化学是什么?
    知识回顾:
    1.小学自然中学过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有许多性质;
    2.日常生活中我们熟悉的现象,如蜡烛可以燃烧,钢铁会生锈;
    3.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引入课题:通过“烧不坏的手帕” “白水变牛奶” 等“魔术”引入,
    想一想:用已学过的知识能否解决上面的问题?
    交流讨论:提到化学,同学们会想到什么?
    1、化学是什么?对我们的生活、生产、社会进步起到什么作用?
    讨论交流: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小结:化学能使人们进一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
    【典型例题】
    下例叙述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问题是 ( )
    A.煤炭是由什么组成的
    B.铁矿石是如炼铁的
    C.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运动的
    D.用粮食酿造白酒
    【当堂演练】
    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 ( )
    ① 组成 ② 结构 ③ 性质 ④ 变化规律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②③④ D ③④
    2.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 )
    A.原子分子论学说 B.火的利用
    C.元素周期表 D.中国的四大发明
    3.下列新技术与其试图解决问题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
    A.海水淡化膜的研制 -----------水资源问题
    B.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污染问题
    C.纳米玻璃的开发使用--------------材料问题
    D.应用计算机领域的导电材料---------能源问题
    4.人类认识化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物质能反映这一过程的排列顺利序是( )
    ① 石器 ② 瓷器 ③ 青铜器 ④ 铁器 ⑤ 塑料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③⑤ C.②①③④⑤ D. ②①④③⑤
    【课后提高】
    1. 化学无处不在是人类进步的关键,请你从衣、食、住、行、农、林或药等方面中任选四个方面简要说出化学的好处。
    例:农:合理使用化肥可以提高粮食的产量。
    ①、
    ②、
    ③、
    ④、
    2.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
    A 加工成家畜饲料 B发酵后作农家肥料
    C 就地焚烧 D 制成沼气作燃料
    3.下列是某同学关于化学的一些看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
    A.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
    B.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C.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
    D. 化学为环境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
    【思维拓展】
    在一些科普读物上经常会有一些与颜色有关的词汇,下列词语中颜色不是本身颜色的是 ( )
    A.蓝色晶体 B.黑色粉末 C.绿色食品 D.银白色固体


    【课堂感悟】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
    2.初步认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内涵;
    3.知道利用物质的性质鉴别物质。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6-10,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4.物质的________ 决定其用途。例如,天然气具有可燃性,因此可作________。
    二氧化碳因为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来________。
    【共同建构】
    情景体验:
    生活中,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煤、木材和柴草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放热,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活动一:完成教材实验1-1 【观察、比较】完成下表。
    实验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1-1(1)
    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

    1-1(2)
    蓝色块状的胆矾

    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1-1(3)
    蓝色的胆矾溶液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

    1-1(4)
    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

    二氧化碳气体等

    【分析】比较试验1-1(1)、1-1( 2)与1-1(3)、1-1(4)、的不同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 是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二者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者的联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还伴随那些现象?
    【典型例题】
    1.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⑴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⑵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⑶纸张燃烧。
    ⑷瓷碗破碎。
    ⑸铁生锈。
    ⑹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蒸气。
    2.为什么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阅读】教材P7-8,完成下列内容
    【归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化学性质,常见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物理性质,常见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完成教材实验1-2
    【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尽可能多地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
    性质,试着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
    以区分它们,并将你的看法与同学交流。
    【当堂演练】
    1.下列哪些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为什么?
    ⑴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⑵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
    ⑶食物在人体中消化,最后能变成水、二氧化碳等。
    ⑷一辆是为原料能酿酒。
    ⑸铜的熔点是1083℃。
    ⑹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在互联网上用Coogle搜索“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时,可搜索到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B.用工业石蜡等涂抹在瓜子表面给瓜子美容
    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3.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为CuSO4·5H2O;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CuSO4;在工业精炼铜,镀铜等都要用到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 ( )
    A.制法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用途
    4、下列关于物质化学变化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  )  
     A.一定会发光、发热         B.一定有气体生成或改变颜色 
     C.一定会有新物质生成        D.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课后提高】
    1.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有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
    A.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B.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
    C.水力发电产生的电能
    D.液化石油燃烧放出的热量


    2.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消夜要,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处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
    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组物质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辨别它们,并写出鉴别方法。
    ⑴铁丝与铜丝 。
    ⑵白糖与食盐 。
    ⑶白醋与白酒 。
    ⑷汽油与水 。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⑴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
    ⑵化学反应就是化学变化。(          )
    ⑶凡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
    ⑷当两种物质相遇后 , 有沉淀生成 , 说明它们发生了化学变化。 (        )
    ⑸灯泡通电发光放热,这是化学变化。      (         )
    【思维拓展】
    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水中得到一种新的金属。他对新的金属作了以下实验: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并于水发生剧烈反应。它在水面急速转动发出嘶嘶声,立即熔化为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阅读后归纳出这种金属的性质
    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感悟】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
    2.学习对化学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的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化学探究学习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11-16,填空
    1._______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______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2._______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______越纯。
    3.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成分。
    【共同建构】
    情景体验:
    在美国华盛顿的教育场所有这样一幅标语:“听了,我知道;看了,我理解;做了,我记得。”这段话生动地阐述了实验在学习中的作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上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点拨】科学探究的方法和一般思路
    ⑴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对实验以及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⑵科学探究的方法:
    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或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
    活动一: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探究】
    探究步骤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

    燃着时

    熄灭后

    【归纳】化学学习的特点:


    活动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提出问题】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猜想与假设】⑴

    【设计实验方案】
    提供以下药品及仪器:澄清石灰水、木条、火柴、水槽、集气瓶、玻璃片、导管

    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
    【评价与反思】
    【典型例题】
    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
     A.水     B.二氧化碳     C.水和二氧化碳     D.灰烬
    2.人呼出的气体中比吸入的空气含量增多的是(      )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蒸气  D.氧气
    3.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石蜡

    【当堂演练】
    1.方便面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这是为什么?
    2.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____处最先碳化(变黑)。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___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燃烧后的生成物有________和________。
    【课后提高】小明同学对“木炭燃烧和木片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进行了探究。探究步骤:
    ①分别在空气中点燃木片和木炭,观察到的现象
    A木片燃烧
    B木炭燃烧
    ②在火焰上方分别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发现红热上方罩的烧杯壁上没有水雾,将烧杯倒转过来,迅速向小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木炭燃烧没有生成 生成了 。而罩在木片火焰上方的烧杯内有水雾产生,倒转过来,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木片燃烧既生成了 ,又生成了二氧化碳,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木炭和木片的成分
    (填“相同或不同” )





    【课堂感悟】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2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知道药品的取用规则,初步学会药品的取用方法;
    2.遵守实验室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认识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知道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试验成功的关键。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17-24,填空
    1.对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 ,不 ,不 。
    2.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 ,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 。
    3.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量筒必须 ,读数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 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数。取用少量液体时还可用滴管。取液体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帽在上,不要 放或 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帽。
    4.用托盘天平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 ,砝码放在 ,砝码要用 夹取。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先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 的纸再称量,易潮解、有腐蚀的药品,必须放在 器皿里称量。
    5.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发法:仪器连接好后,先把导管的一端浸在 里,然后 紧贴容器的外壁。导管口有 冒出,表示装置不漏气。
    师生备注
    6.应用 点燃酒精灯,绝对禁止用 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 ,不可用 ;灯内的酒精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酒精灯的灯焰可分为 、 、 三个部分,应用 加热。
    【共同建构】
    情景体验:
    在生活和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常常要对物质进行加热、对器皿进行洗涤等。
    请举出几种熟知的用于加热的器皿和能源。

    活动一:药品的取用
    【观察】演示实验1-3、1-4
    【归纳】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①粉末状或小颗粒的药品用 取用,操作要点是
    ②块状或大颗粒的药品用 取用,操作要点是
    【观察】演示实验液体药品的倾倒
    【讨论并归纳】教材P19的讨论
    【观察】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
    【归纳】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用________ ,在量液时,量筒必须________ ,视线要与 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讨论】量取液体时,如果视线没有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而是采用仰视或俯视的方法,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


    【观察】用胶头滴管取用少量液体
    【归纳】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 或
    【观察实验1-4】完成下表
    实验
    现象
    澄清的石灰水中滴加酚酞溶液

    碳酸钠粉末中加入盐酸

    活动二:物质的加热
    【阅读】教材P20-21
    【观察实验1-5】

    【归纳】 层火柴梗最先碳化, 层温度最高,应该用 焰加热。
    【实验】取三支试管,各加入3ml水,将其中一支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cm处加热;将另一只试管的底部放在接近灯芯处加热,第三支试管的底部放在外焰部分加热,记录上述三种情况下将水加热至沸腾所需的时间
    得出结论:
    【讨论】
    1.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对着人?为什么?
    2.如果试管外壁有水的话,能否不擦干直接加热?为什么?
    3.将液体加热至沸腾的试管,能否立即用冷水冲洗?为什么?
    4.如何给试管中的液体进行预热?
    【归纳】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观察实验1-6】
    实验
    现象
    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加热上述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活动三:连接仪器装置
    【阅读】教材P22
    【归纳】1.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的方法是
    2.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方法是
    3.在容器口塞入橡皮塞的方法是
    4.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活动四;洗涤玻璃仪器
    【阅读】教材P22-23
    【归纳】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 ____ ,也______________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典型例题】
    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2.实验时,不宜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       )
       A.烧杯     B.烧瓶     C.试管      D.量筒
    3.把碳酸钠粉末装入试管,正确的操作是(     )
    A.用镊子      B.用玻璃棒   C.用药匙或纸槽送入   D.直接倒入
    4.下列实验操作:①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手心)慢慢将液体倒入量筒中;②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③实验室里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糖,哪瓶是食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其中(      )
     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②正确   C.只有③正确   D.全部错误
    【课后提高】
    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2.以下跟酒精灯有关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3.用酒精灯给试管内溶液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是: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液体的中下部。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
    A.①③⑤⑥    B.②④    C.②③⑥   D.③④⑤
    4.现有下列仪器:①量筒;②试管;③胶头滴管;④酒精灯。量取25 ml 液体,应该选用的仪器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在①燃烧匙②烧杯③烧瓶④蒸发皿⑤量筒⑥试管⑦集气瓶⑧试管等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试剂中①氧化铜粉末②石灰石块③锌粒④试剂瓶中的盐酸。可以用药匙取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镊子取用的是__________,可以用滴管取用的是_________。
    【思维拓展】
    某同学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了,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至少写三条)
    ① 。
    ② 。
    ③ 。


    【课堂感悟】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第1课时 空气的组成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和阅读教材知道空气的成分;
    2.掌握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
    3.能够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26—27,完成下题。
    1.法国化学家________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主要是由 ______ 和______ 组成的结论,其中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
    2.空气的各成分按________计算,氮气占 _____,氧气占_____,稀有气体占_____,
    二氧化碳占_____,其他气体和杂质占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纯净物,可用专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混合物,各成分_____保持原来的性质。
    【共同建构】
    活动一: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设计简单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设计原理:利用可燃物在密闭容器里的空气燃烧,只消耗氧气同时生成固体物质,利用容器内外气压差原理将水压入容器内所得水的体积就是氧气的的体积。
    选择药品: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步骤:见教材P27
    现象为: 。
    结论: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反应符号式为 。
    该式子的读法为 。
    讨论:测定结果有误差的原因?
    1) 2) 3)
    4) 5) 。
    【典型例题】
    例题1.某班同学用P27 2-3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 伸入瓶中,塞紧瓶塞,待红磷熄灭后,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的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的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1) 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的空气没有消耗完
    2) 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3) 乙同学可能没有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4) 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过慢,瓶内的空气受热逸出
    A 只有1)3) B 只有2)4) C 只有1)2)4) D 1)2)3)4)
    有同学认为可以用铁丝代替红磷反应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你认为行吗?不行说明原因。
    例2.如图所示 空气成分 火星的大气组成
    N2少量
    稀有气体0.94%
    CO2
    90%以上
    N2 78%
    氧气21%
    CO2
    0.03%
    根据上表数据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火星大气中N2的体积分数小于地球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
    B 火星大气中CO2的体积分数小于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
    C 火星大气中O2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O2体积分数
    D 火星上大气中有稀有气体,空气中没有稀有气体。
    【当堂演练】
    1. 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A.英国的普利斯特里 B.瑞典的舍利 C.法国的拉瓦锡 D.英国的道尔顿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是的是( )
    A 液氧 B 雪碧饮料 C 府南河水 D 生理盐水
    3. O2和CO2是动植物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它们的相同点是( )
    A.都能供动植物呼吸 B. 都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C.都难溶解于水 D.都是空气中的固定成分
    4. 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的容器中可存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东西一会儿表面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有 。久放空气中的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这说明空气中有 。
    【课后提高】
    1.成都市民积极响应“绿色出行”的倡议,弃车步行。少开车可减少排放的有害气体是( )
    A氮气 B 氧气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碳
    2. 有关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1/5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3. 各校开运动会的田径项目比赛都要用到发令枪,枪响后,看到有白烟产生。该白烟的
    主要成分是(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五氧化二磷
    4. 下列物质:A 海水 B 二氧化碳 C 氧化镁 D 食醋 E 加碘食盐
    F 冰水混合物 G 冰红茶 H 自来水 I 蔗糖
    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有 属于混合物的有 。
    【思维拓展】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一个耐热活塞的底部放一小块(足量)白磷(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温度为40 ℃),然后迅速将活塞下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            ;冷却至原来温度时,松开手,活塞最终将回到刻度   处,试回答白磷燃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感悟】
    第2课时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知道空气各成分的主要用途:
    2.了解典型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及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措施,树立爱护环境的观念。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28—30,完成下题。
    1. 氧气的用途主要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 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____________
    3. 稀有气体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空气中的含量________,但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由于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___________。稀有气体通电时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于制成多种电光源。
    4. 空气的保护:
    1)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分为 和 。有害气体有 ,它们来自于
    2)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臭氧,二氧化碳不列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
    3)保护措施有:

    【共同建构】
    活动一:“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结合实验和日常生活经验讨论?
    1. 燃烧着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
    2. 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的高度后,还能继续上升吗?这种现象能不能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典型例题】
    例1.电工师傅使用的“验电笔”中常充一种气体,此气体通电时会发光,它是( )
    A.氧气 B..氮气 C. 空气 D. 氖气
    例2.200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正式加入了WTO,并赢得了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
    的举办权。为向世界展现一个新形象,某学校同学提出于下列环保建议:
    ①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③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
    餐具和塑料袋;④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⑤分类回收垃圾。 其中你认为可以
    采纳的是( )
    A.①③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当堂演练】
    1.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 ( )
    A.一类 B.两类 C.三类 D.四类
    2.造成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是 ( )
    A.氮气、氧气 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D.氮气、二氧化碳
    3.下列情况一般不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
    A.煤燃烧生成的烟 B.汽车排气生成的烟雾 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 D.放鞭炮产生的烟雾
    4.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具有可燃性   B.氧气能供动植物呼吸  
    C.氧气能支持燃烧   D.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
    【课后提高】
    1.下列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不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A.焚烧垃圾产生大量的烟尘  B.建筑施工时飞扬起的沙尘
    C.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  D.汽车行驶排放出的尾气
    2.搜救人员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等困难,全力展开搜救。吸氧是克服高原反应的方法之一,吸氧可以帮助搜救人员的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
    A. 氧气可供呼吸 B. 氧气可以燃烧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D.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
    3.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炼钢 B. 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
    C.氮气用于制造化肥 D. 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 B 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气体是稀有气体
    C 氮气在焊接金属时能够作保护气是因它的性质不活泼
    D 稀有气体的性质非常稳定,和其他物质都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5.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是( )
    A.燃烧煤和石油产生的废气 B.化工厂排放的烟尘
    C.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后产生的气体
    6.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每周公报的部分内容。下列情况对表中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
    影响的是 ( )
    项目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描述
    总悬浮颗粒
    52


    二氧化硫
    7
    二氧化氮
    24
    A.焚烧垃圾 B.用煤和石油产品作燃料 C.太阳能的利用 D.排放的尾气
    【思维拓展】
    下图所示装置可用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先关闭活塞,把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上烧热后,迅速插入试管,接触试管底部的一小块白磷,同时塞紧单孔塞,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待试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3)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a.白磷在试管中燃烧,消耗了 气体,b.白磷在试管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测出的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感悟】
















    课题2 氧气
    第1课时 氧气的性质
    【学习目标】
    1.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够区分化合反应 和氧化反应;
    3.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4.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自主学习】
    1.氧气物理性质:阅读教材P33页,并结合实际,你能得出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溶解性





    2.氧气的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建构】
    活动一: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1、 氧气的检验: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瓶中,现象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氧气瓶中,现象 ,这说明 ,所以可以用 检验氧气。
    2、硫的燃烧
    反应物的名称
    反应物的色态
    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生成物色态
    文字表达式及化学方程式
    硫磺、
    氧气





    3、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
    反应物的名称
    反应物的色态
    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生成物色态
    文字表达式及化学方程式
    木炭、
    氧气





    4、镁条在空气中的燃烧
    反应物的名称
    反应物的色态
    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生成物色态
    文字表达式及化学方程式
    镁条、
    空气




    5、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
    反应物的名称
    反应物的色态
    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生成物色态
    文字表达式及化学方程式
    铁丝、 氧气





    活动二:交流讨论
    (!)碳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否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一瓶收集的气体,如何检验它是不是氧气?想一想:有一瓶氧气如何检验是否收集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燃烧实验时,瓶底应放少量的水,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做铁燃烧这个实验时,为了实验成功,铁丝上系一根火柴棒,为什么?还需要将铁丝绕成螺旋状,为什么? 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纱,为什么?

    小结:
    1.能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物质——碳、硫、磷、镁、蜡烛、酒精、天然气等。
    2.一些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的物质——铁、铜等(能在氧气中燃烧)。
    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 ,许多物质能够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它能 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助燃性, 此外,它具有氧化性,属于氧化剂。
    【典型例题】
    例.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铁丝,在自己收集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 )
    A.收集到的氧气太少或纯度太低 B.铁丝生锈
    C.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细沙 D.铁丝的温度未达到找火点
    【当堂演练】
    1.下列物质中不能在氧气里燃烧的是( )
    A.氮气 B.焦炭 C.硫黄 D.天然气
    2.下列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反应,集气瓶底要预先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是(  )
    A.木炭 B.红磷  C.铁丝 D.硫磺
    3.下列有关氧气说法错误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产生黑色固体
    4. 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密度比空气大  B.能支持燃烧  
    C.不易溶于水      D.无色无味
    5.白磷可以制烟雾弹的原因是 ,反应的表达式

    6.下列变化,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e.硫在氧气中燃烧。
    根据以上变化将符合下列情况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⑴发出白光_________⑵有大量白烟生成_________⑶有水雾产生_______
    ⑷有黑色固体生成_________(5)有气体生成_______
    【课后提高】
    1.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2.下列有关氧气的用途是利用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并放出热量的性质的是( )
    ①气焊 ②动植物呼吸 ③医疗 ④潜水 ⑤宇航
    A.①②③ B.①⑤
    C.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3.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4.(如图1)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图1
    D.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5.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
    A.潜水 B.急救 C.灭火 D.气焊
    6.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可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加热月球土壤,制得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
    A.氧化物 B.氧气 C.水 D.氧元素
    7.A、B、C、D四种物质。A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很旺,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将燃着的火柴伸入D的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且D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推断:A是 B是 C是 D是 。
    【思维拓展】
    (实验分析题)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⑶实验开始时先点燃火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反应__________进行(填“能”或“不能”).
    ⑹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____________;
    ②在空气中______(填“易”或“不易 ”)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却______________。
    【课堂感悟】




















    第2课时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2.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比较概括等的方法。
    【自主学习】
    1.请你写出表示C、S、Fe在O2中燃烧的化学表达式及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阅读教材P35完成下面内容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共同建构】
    活动一:C、S、Fe燃烧三个反应有何共同特征?
    分别从一下几个方面考虑:是否生成新物质的角度;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角度;反应物组成、生成物组成的角度。
    相同点
    归类
    都有新物质生成

    由 种物质生成 种物质

    物质与 发生的反应

    活动二:交流讨论
    (1)判断化合反应的关键是什么?强调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的数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氧化反应的关键是什么?是否强调生成物的数量?蜡烛燃烧是氧化反应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O2参加的反应是否为氧化反应?没有O2参加的反应就不是氧化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什么是氧化性?它是化学性质还是物理性质?具有氧化性最常见的物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什么是缓慢氧化?在生活中有哪些缓慢氧化的例子?请举例。

    小结:
    1、化合反应: 。
    “多变一”,强调“生成物的数量”,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2、氧化反应: (“氧”指氧元素,包括氧气,但不专指氧气),强调“反应物,对生成物的数量无要求”,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典型例题】
    例题。下列对缓慢氧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面包发霉是缓慢氧化
    B.食品采用真空包装可以减慢食品变质
    C. 缓慢氧化一般都发热
    D.蜡烛燃烧也是缓慢氧化
    【当堂演练】
    1.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
    A.观察气体的颜色 B.闻气体的味道 C.插入燃着的木条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能生成白色固体的是( )
    A.氢气 B.酒精 C .铁丝 D.红磷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C.物质跟氧气的反应才叫做氧化反应 D.物质跟氧气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及所属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 )
    A.硫—黄色火焰—氧化反应   B.红磷—蓝色火焰—化合反应  
    C.镁—耀眼白光—氧化反应   D.蜡烛—黄色火焰—化合反应
    5.下列变化过程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食物腐烂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铁钉生锈
    6.对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的方法,现有四个反应的表达式:
    点燃
    点燃
    点燃
    ①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② 碳+ 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③铁+ 氧气 四氧化三铁 ④ 铜 + 氧气 + 水 碱式碳酸铜

    (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来看,它们的共同点是 ,这类反属于 反应,另写一个也符合这个反应特点的化学反应表达式
    (2)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它燃烧的表达式 石蜡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该反应与上述四个反应既有相同点 ,也有不同点
    它们可以归纳为同一类的反应,即 。
    【课后提高】
    1.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跟其他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 )
    A.都是氧化反应  B.都是化合反应 C.都有、发光、、放热、火焰
    2.下列叙述中,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无味气体  B.常温下为气体 C.液氧为淡蓝色 D.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3.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舍勒是最早制的氧气的科学家之一
    C.氧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4.蒸馏水不能用来养鱼,因为蒸馏水中含有较少的( )
    A.氧元素 B.氧原子 C.氧分子 D.氢元素
    5.某一容器中盛有液态空气,当打开容器盖后立即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可观察的现象是( )
    A.木条燃烧更旺 B.木条熄灭
    C.木条燃烧无变化 D.木条先熄灭,后又燃烧
    6.下列各组概念中,在物质分类里后者从属前者的是( )
    A.化合物、氧化物 B.混合物 单质
    C.化合物、纯净物 D.氧化物、含氧化合物
    7.将燃着的木条放入一集气瓶中,燃着的木条熄灭,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 )
    A.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B.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空气
    C.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氧气 D.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氮气
    8.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
    B.把木炭放入氧气中,木炭立即燃烧,发出白光。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而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有水珠。
    【思维拓展】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阅读资料时发现,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曾经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生成一种气体。同学们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难道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又是什么呢?带着这些疑问,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1) 已知试管内湿棉花不参加化学反应,它的作用是
    (2) 若干燥从a 导管出来的气体,应从 (选填“b”或“c”)端管口通入。
    (3) 对化学变化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同学们有以下猜想:猜想一: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猜想二:生成的气体可能是
    (4) 请你对猜想二进行探究:
    操作方法
    现象
    结论





    【课堂感悟】

    课题3 氧气的制取
    第1课时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催化剂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2.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催化剂的概念并正确理解概念(一变两不变)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37—38,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的文字表达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催化剂是能够________其他物质的反应速度,而本身的_______和___________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_______________。
    3.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建构】
    活动一:观察制取氧气的药品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名称、化学式和色态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用化学符号写出反应原理


    其中最绿色环保的反应原理是:
    活动二:阅读教材P37实验2—5,讨论并完成下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仪器有 ,选择其装置的条件为 收集装置仪器有 选择其装置的条件为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为 。实验完毕后,一定要先 后 以免 。
    活动三:实验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1.实验(1):木条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常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燃。
    2.实验(2):在室温下加入了少量的黑色粉末后,木条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
    3.实验(3):当实验(2)反应后,小心过滤,得出过滤物,洗涤、烘干后称量,发现它的质量_______改变。当把过滤物再次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仍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黑色粉末二氧化锰能________其他物质的反应速度,而本身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都不发生改变的物质。所以可以作__________。
    活动四:学生讨论“根据催化剂的定义,要证明一种物质在反应中是不是起了催化作用,应该证明几个方面?催化剂产物的质量有无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1.现有以下仪器,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问题








    1)指出序号仪器名称① ______ ③ _______ ⑤ ______ ⑥ _______⑦ ________
    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所需要的仪器序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 _____________ 反应。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需要的仪器序号有________________,但还需要一种用品________。缺少该物质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符号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 。
    例2.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探究红砖粉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能否起催化作用。
    (1)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B试管口,在称量1g红砖粉加入到A试管中。
    (2)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B试管口,A木条复燃,B木条无变化。
    (3)反应结束后,将A中混合物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滤渣。
    (4)观察滤渣的状态和颜色。(5)称量滤渣为1g。
    (6)将滤渣加入到B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请回答:①分析步骤(2)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省略步骤(4),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是或否),若省略步骤(5),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是或否),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设计步骤(6)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演练】
    1.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铁在氧气中燃烧 B.加热过氧化氢 C.蜡烛燃烧 D.加热高锰酸钾
    2.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氧化汞制氧气
    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①质量变少;②质量不变;③化学性质改变;④化学性质不变;⑤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在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②④和⑤ D.②和③
    4.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碳酸钙  加热  氧化钙 + 二氧化碳 B.木炭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C.甲烷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 水 D.氯酸钾 加热 氯化钾 + 氧气
    【课后提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B 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叫分解
    C 分解反应均需要加热,化合反应增均需要点燃
    D 石蜡燃烧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分解反应。
    2. 将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可得到一种气体,关于这种气体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它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 B 它是具轻微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它可以燃烧 D 它可以溶于水
    3.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 D.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4.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思维拓展】
    被称为“生命之源”的水(H2O)和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双氧水(H2O2),通常情况下均为无色液体。在化学实验开放日,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下面的方法鉴别水和双氧水两瓶无色液体,请填写有关内容:(24分)
    (1)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如何验证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写出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将等体积的两种无色液体分别加入A、B两个试管中。
    MnO2222222
    A
    B
    ②分别向A、B两试管中同时加入等质量(少量)的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B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A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

    B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




    【课堂感悟】





























    第2课时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学习目标】
    1.知道实验室制气体的装置分为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会简单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z收集装置;
    2.熟悉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自主学习】
    1.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药品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信息,填空。

    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条件
    密度比空气的大或小
    溶解性及是否与水反应
    氧气
    高锰酸钾______
    过氧化氢溶液_______
    ____________
    密度____于空气
    ________溶于水
    氧气的制取装置确定
    气体发生装置图

    A

    B
    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_______

    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发生装置_______

    气体收集装置图

    C

    D E

    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建构】
    活动一:学生讨论。
    1.制取气体发生装置主要考虑因素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若药品为固态,且反应需要加热,则选择装置_________,若药品为固体与液体或液体与液体,不需加热,则选择装置__________。
    2.收集装置主要考虑因素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则可使用向下排空气法(如图_______)
    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则可使用向上排空气法(如图_______)
    若气体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则可用排水法(如图_______)
    检验氧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满氧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阅读教材P45,讨论。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时应先_________,然后用_____焰加热,并将灯焰集中在_______部位。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出现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收集完毕后,应先________
    后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 实验室制取气体,应根据 确定发生装置。根据 收集装置。如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所选仪器和装置的编号为 用过氧化氢溶液与2克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所选仪器和装置的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容器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若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若忘记加二氧化锰后果为 。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甲烷(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所选仪器和装置的编号为











    【当堂演练】
    1.氨气(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在实验室中,收集氨气的方法是( )
    A.排水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 D.都行AB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的操作步骤如下,正确的是( )
    (1)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2)将药品装入试管中(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5)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6)将导管移出水面(7)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 A.(2)(7)(4)(1)(3)(5)(6) B.(4)(2)(7)(!)(3)(5)(6)
    C.(4)(2)(7)(!)(3) (6) (5) D.(2)(4)(7) (!)(3) (6) (5)
    3.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产生氧气。回答下列问题:

    ⑴制氧气的发生装置选择B图,此装置有何错误?  ,过氧化氢制备氧气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 ;
    ⑵填写仪器名称① ② ,
    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 (填字母)
    ⑶某同学在观察到水槽内导管口有气泡时,开始用E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断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
    ⑷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 (填序号)
    A.环保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⑸装置B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填序号)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集气瓶 C.加热反应物
    【课后提高】
    1. 根据下表中列出的几种常见的气体和空气的性质,可知其中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项 目
    空气
    甲烷
    二氧化硫
    氨气
    氯化氢
    0℃、101kPa时的密度(g/L)
    1.29
    0.72
    2.86
    0.77
    1.63
    20℃、101kPa时1体积水中溶解气体的体积
    /
    0.033
    40
    680
    500
    A、甲烷 B、二氧化硫 C、氨气 D、氯化氢
    2.某气体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小,在实验室用两种固体药品混合加热制取该气体。若用这种气体与高锰酸钾制氧气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收集这种气体的方法与氧气相同 B.可用排水法收集 C.可用制氧气的装置来制该气体 D.这种气体的性质与氧气相同
    3.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产生氧气。回答下列问题: 
    ⑴制氧气的发生装置选择以下B图,此装置有何错误?
    ,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填写仪器名称① ② ,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下图中的装置 (填字母)
    ⑶某同学在观察到水槽内导管口有气泡时,开始用E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断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⑷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 (填序号)
    A.环保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⑸装置B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填序号)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集气瓶 C.加热反应物

    【思维拓展】
    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                  ;b                 。
    (2)下面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写出实验室中通过甲、乙两种途径制取氧气的反应表达式:
    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实验室使用乙方案来制取氧气,气体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_ ,若要收集到更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为________;,实验完毕,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装置C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请写两种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学生实验课上,实验课上,小林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了一瓶氧气,呈浅红色,在做细铁丝燃烧实验时,未见细铁丝燃烧。而小红异常兴奋,实验成功了,但实验结束后,拿了集气瓶怯生生地走到了老师旁,说:我的集气瓶碎了。分析两位同学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小林: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就是以绿色化学的理念和原则来指导实验工作。从实现原料和反应过程的绿色化考虑,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________ (填“甲”、“乙”或“丙”)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6)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反应混合加热来制取甲烷气体。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选用_____装置制备甲烷,收集气体时可选用_______ 或_______。(填字母编号)

    【课堂感悟】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分子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48-50,完成下列各题:
    1.物质是可分的,都是由微小的______构成,而分子是其中的一种,如:水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
    2.分子是 的最小粒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____________;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___________。
    3.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 ;分子在不停地____________;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 (填“越快”或“越慢”)。
    【共同建构】
    情景体验:
    在花园外就能闻到花香,晾晒的衣服不久就会变干,盛放在敞口容器里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受热会减少得更快。你知道为什么吗?
    活动一: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
    情景:盛放在敞口容器里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
    实验:品红在水中的扩散
    (现象)
    探究成果:物质是由微小的 构成,如 、 等。
    活动二:探究:构成物质粒子的特点
    1.科学事实: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一滴水(以20滴水为1 mL计)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探究成果一:分子具有 特点。
    2.活动与探究:浓氨水与酚酞的实验探究
    向盛有约4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
    酚酞溶液,分装于两个相同烧杯,如图设计进行
    实验,放置几分钟:
    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是什么导致出现这样的颜色改变?这说明了分子的什么特性?
    猜想与假设: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设计实验方案及探究:
    实验步骤(可图示)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与反思:怎样进行某些实验现象的探究,如何提出各种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成果二:分子具有 特点。
    拓展: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所以水受热时蒸发会加快,品红在热水中扩散的速率会加快。
    3.实验探究:50mL水与50mL酒精的混合
    实验现象:混合后液体体积 100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探究成果三:分子具有 特点。
    拓展:温度升高,粒子间隔变大;压强增大,粒子间隔变小。
    活动三:理解分子的定义
    分析要点:物理变化中, ;
    化学变化中, 。
    定义 分子: 。
    【典型例题】
    判断以下现象主要是由分子的哪条性质解释?(填序号)
    A.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分子之间有间隙
    (1)闻到花香 (2)一滴水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
    (3)品红扩散 (4)100克水的体积比100克水蒸气体积小很多
    (5)衣服晒干 (6)糖溶于水 (7)热胀冷缩 (8)氨水挥发
    (9)10毫升水和10毫升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毫升 (10)干冰升华
    【当堂演练】
    1.回答以下问题:
    (1)物质三态的体积为何不一样?为什么气体容易压缩,液体、固体不容易压缩?


    (2)物体为何都有热胀冷缩现象?


    2.用分子的知识解释:酒精挥发和酒精燃烧的本质区别

    【课后提高】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 )
    (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因此水具有氢气和氧气的性质。 ( )
    (3)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不变。 ( )
    (4)过氧化氢(H2O2)的化学性质由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共同保持。 ( )




    B A
    2.如右图所示:在一注射器内,盛一定量的红棕色气体,
    现将活塞由A处推至B处时,看到的现象是
    ,活塞在外力的作用下
    能由A处推至B处说明了 。
    (注:压缩时气体不发生化学反应)
    3.右图是在显微镜下苯分子照片图,从图中你能获得的信息是:( )
    A.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
    B.分子是用肉眼是看得见的
    C.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D.分子是静止的,不运动的
    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王安石)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5.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事实
    解释
    A
    电解水
    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B
    酒香不怕巷子深
    分子不断的运动
    C
    温度计中汞柱受热上升
    汞原子的体积变大
    D
    加热氧化汞得到汞和氧气
    分子发生改变
    6.下列运动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香水瓶打开后,过一会儿屋内闻到香味 B.无数雨滴从空中落下
    C.扫地时,看到空中飞舞的尘埃 D.导体中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7.在一只透明的玻璃杯中装入半杯水,投入一块水果糖,立即在液面处画上记号,想一想,过一会儿有什么现象发生?由此现象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8.为什么乒乓球会变瘪?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他恢复原状?如果破了,还能用同样的方法恢复原状吗?

    【思维拓展】
    某同学在家做了一个实验: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 mL的水,向水中放人一块糖,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过一会儿发现糖块不见了,液面比原来水平线降低了。通过这一现象,请你推测分子有哪些性质?请你重新设计一个实验进行探究
    【课堂感悟】
    第2课时 原子
    【学习目标】
    1.了解分子、原子的区别,并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2.学会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加工信息;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49-51,完成下列各题:
    1.构成物质的微小粒子有____和____等,如:氧气是由_____构成的,铁是由_____构成的。
    2.分子是由________构成的。如:氧分子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
    3.回顾教材中分子分解示意图,在水分解过程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________,而原子________。
    4.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
    【共同建构】
    活动一:探究:化学变化中的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
    讨论:氢气与氯气的反应:在该变化中,___分成更小的粒子—_____,_____又重新组合成新的__________。
    分析:(1)在化学变化中,_____分成更小的粒子—______,_____又重新组合成新的_______。
    (2)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 ________没有发生变化。
    探究结论:原子的定义: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一反三:氧化汞分解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物质的微观构成情况: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典型例题】
    化学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根据是( )
    A.原子的质量很小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的体积很小     D.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的种类、数目不变
    【当堂演练】
    1.下列物质中,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 )
    A.水 B.水银 C.二氧化碳 D.氧气
    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固态物质的分子之间无间隔 B.液态物质的分子不运动
    C.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发生了变化 D.物理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不发生变化
    3.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其中
    可以相互结合构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 、原子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因此,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中的氢气、氧气一经混合,其化学性质均已改变
    C.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
    D.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课后提高】
    1.下列不同物质的微观粒子示意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表示纯净物的是 ,表示化合物的是 ,表示单质的是 ,可以表示氧化物的是 。







    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液氧 D.过氧化氢(H2O2)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4.下图为水分解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A B C D
    其中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
    5.以下物质: (1)矿泉水 (2)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3)双氧水 (4)液氧 (5)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的固体 (6)五氧化二磷 (7)海水 (8)氢气 (9)氯酸钾 (10)水银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








    6.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

    7.20世纪6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O4),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最近,意大利一所大学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和O2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
    【思维拓展】
    举例说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课堂感悟】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
    【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2.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3.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53,完成下列各题:
    ② 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它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微粒构成(注意:氢原子由______、_________构成)
    ③ 质子带________电,电子带_______电,中子__________。
    ④ 质子和中子构成______________,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建构】
    活动一:探究:原子的构成
    20世纪初,卢瑟福为了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曾用a粒子轰击金铂,结果发现:①大多数a粒子能穿透金铂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少部分a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极少数a粒子被反弹回来。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问题探究:原子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
    (1) 为什么大多数a粒子能穿过金铂而不受阻碍呢?原子是不是实心的球体呢?
    (2)有的a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什么呢?
    (3)被弹回来的a粒子是怎么回事?
    猜想与假设: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构成。
    反思:原子很小,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但它还可以再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那么原子核也可以再分吗?
    分析引导: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就是利用了原子核裂变时产生的巨大能量,这说明原子核还能再分。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认为:原子是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带正电,我们把原子核所带的电荷叫核电荷,它的数目与质子数相等。


    【典型例题】
    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原子的类别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所决定的
    C.原子中不存在带电微粒,因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电子上
    【当堂演练】
    1.1999年度诺贝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化学”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的是( )
    A. 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 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 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 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2. 我国在2007年发射了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氦3,其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 1 B. 2 C. 3 D. 4
    3.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选择填空: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
    (3)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 ;(4)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 ;
    (5)带正电的粒子是 ; (6)带负电的粒子是 ;
    (7)不带电的粒子是 ; (8)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粒子是 ;
    (9)质量最小的的是 ; (10)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 。
    4.我国已于2007年发射绕月飞行的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含有 ( )
    A.3个质子,没有中子 B.2个质子,1个中子
    C.1个质子,2个中子 D.3个中子,没有质子
    【课后提高】
    1.中科院的全超导的“人造太阳”——托克马克核聚变试验装置的调试运行成功,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氘和氚是核聚变的原料(氘、氚原子核内都只有1个质子,但含不同数目的中子),聚变发生后,氘、氚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聚变是化学变化 B.氘原子和氚原子属于不同元素
    C.氘原子和氚原子是氢的两种同位素 D.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2.20l0年4月5日,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第117号新元素,填补了第116号和118号元素之间的空缺。推测该元素为117号元素的依据是( )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数 D中子数和质子数
    3.雄伟壮观的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表面安装了近2万块钛(Ti)金属板。已知Ti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i可以表示一个钛原子 B.Ti4+核外有26个电子
    C.TiO2中含有氧分子 D.CaTiO3属于金属氧化物
    4.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O B.Zn C.N2 D.CO
    5.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 )

    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 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6.人们为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1911年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又进行了下面的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a粒子轰击金箔,发现:①大多数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a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数a粒子被弹了回来。
    请你根据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1)现象①: ;
    (2)现象②: ;
    (3)现象③: 。

    【思维拓展】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原子学说中,包括以下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化学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而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从现代的观点来看,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断中,不确切的是


    【课堂感悟】


    第2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知道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会画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知道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3.知道离子的形成过程,会用离子符号正确的表示离子。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54-55,思考下列问题:
    1.核外电子是 排布的。
    2.画出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说明各部分表示的含义:①圆圈表示 、②圆圈内+表示 、③数字表示 、④弧线表示 、⑤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有五个要素)
    3.仔细研究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我们发现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是:第一层最多排 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 个电子,第一层 后排第二层,第二层 后排第三层;最外层最多排 个电子。
    4.原子的相对稳定结构是指:
    【共同建构】
    活动一:离子的形成
    我们进一步的探究发现: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性质的关系
    元素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对照原子结构示意图,思考:O与S、F与Cl两组元素的化学性质如何?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 数关系密切。而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 数决定的。
    思考:由于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没有达到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得电子,从而达到稳定结构。那么,得失电子的结果怎样呢?
    离子的形成
    资料:①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②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讨论:要趋向稳定结构的钠原子和氯原子该如何变化来达到稳定呢?
    达成共识后由两名同学上台表演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小结:
    1.离子的形成:原子 →阳离子 →带正电
    原子 →阴离子 →带
    2.离子:带电的 或 叫离子。带正电的离子叫 ;带负电的离子叫 。
    3.离子符号
    ⑴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表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或1个单位的负电荷时,“1”省略不写。
    如:阳离子: 阴离子:
    ⑵表示意义:表示离子(或一个离子),如:
    Mg2+ ——表示一个镁离子(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2Mg2+ :表示两个镁离子(离子符号前面的化学系数表示离子的个数。)
    【典型例题】
    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在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不发生变化的是 (  )
    (1) 元素种类 (2)化学性质 (3)相对原子质量
    (4)原子的电性 (5)原子核 (6)电子层数 (7)最外层电子数
    A.(1)(3)(5)   B.(2)(4)(6)(8)   C.(2)(5)   D.(1)(5)
    【当堂演练】
    1.在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阳离子的有 ,属于阴离子的有________,属于同种元素的为 。

    2.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对它进行研究:

    (1)第11号元素名称是 ,它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它的离子符号为 。
    (2)从上表中我还可以探究出以下规律:原子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 。
    (3)研究表明:从第二周期从3号~9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我分析第三周期从11号~17号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是 。
    【课后提高】
    1.我市发展将有六大特色,其中之一是“打造主城休闲避暑养生区和主城近郊最大的负氧离子库”。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如O22-),O22-与O2不相同的是( )

    A.质子数 B.电子数
    C.含氧原子个数 D.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2.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右图所示)为则x的数值可能是( )
    A.9 B.10 C.12 D.17
    3.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铜 B.氯化钠 C.氧气 D.金刚石
    4.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B.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
    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质量大 D.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5.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合的是( )
    A.H2O——1个水分子 B.Na(+1) ——1个钠离子
    C.3Fe3+ ——3个铁原子 D.2H ——2个氢元素
    6.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中粒子共能表示 种元素。A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2)图中表示的阳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表示的阴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二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思维拓展】
    分析MgO的形成过程





    【课堂感悟】


    第3课时 相对原子质量
    【学习目标】
    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56,完成下列各题
    1.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
    2.相对原子质量是怎样规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中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建构】
    活动一:问题探究:什么叫相对原子质量?
    提出问题:
    (1) 原子那么小,它有没有质量?看书举例
    (2) 为什么要引入“相对原子质量”这个概念?
    (3)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有什么关系?
    原子虽小,但还是有质量的。但它们的质量数值太小,书写和使用都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质量。国际上以一种C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问:(1)我们用一个碳原子的1/12为标准,将它的相对质量规定为1,那么这个碳原子的相对质量为______
    (2)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a,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b,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的相对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虽然不同,但不同原子的实际质量比与它们的相对质量比,值是一样的。
    反思:一个碳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6个中子,而一个碳原子的相对质量也恰好是12,这是一种巧合,还是有某种联系。
    事实上,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质量大约相等,都约为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也就是说,一个质子的相对质量为1,一个中子的相对质量也为1. 而6个质子,6个中子的相对质量总和为12,而电子质量太小,忽略不计,所以一个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归纳:原子结构中的一些规律(学生记)
    (1)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2) 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3) 原子里质子数不同,原子种类也不同。
    (4) 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5) 并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
    【典型例题】
    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
    B. 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比值;
    C.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D. 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当堂演练】
    1. 据英国《自然》杂质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成了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格钟”。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质子数是38,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 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m kg,另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为 n k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m/12n B. mn/12 C. 12n/m D. m/n
    3. 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是53,相对原子质量是125,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质子数是53 B. 核外电子数是53
    C. 中子数是53 D. 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125
    4.锂电池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的电源。已知一种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则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 B.3 C.4 D.7
    【课后提高】
    1.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 )
    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 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2.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后,会改变的是( )
    A.元素种类   B.相对原子质量   C.中子数   D.化学性质
    3.关于钠离子和钠原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B.它们的电子层数不同
    C.Na比Na+少一个电子   D.Na+的最外层是稳定结构
    4.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思维拓展】
    在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有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阳离子的有____ ,属于同种元素的为_____。

    通过以上各图还可以总结出,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在于:
    (1)                                          ;
    (2)                                          ;
    (3)                                          
    【课堂感悟】
    课题3 元素
    【学习目标】
    1.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知道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59—P60,完成下列各题:
    1.元素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称。
    2.在地壳中含量相对较多的元素由高到低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_______而生物体内(包括人体)排在前三位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 。
    4.元素符号由1—2个字母组成。它们的大小写方式是 _____________ 。
    5.元素符号都能表示两个意义。以元素符号Fe 为例 ⑴(宏观)表示 ________ ⑵(微观)表示 __________。某些符号还能表示第三个意义(金属元素或稀有气体或固态非金属),表示该元素的单质。如Fe 还能表示 ⑶ ______________ 。
    6.元素周期表最初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创立,是化学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在元素周期表中,横排叫做________ ,竖列叫做_________ 。
    原子序数=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元素的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建构】
    活动一:问题探究:什么是元素?不同的元素通过什么来区别?
    1.观察、比较下表中两种碳原子和三种氢原子在结构上有何共同点?
    几种原子的构成
    原子名称
    质子数
    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6
    6
    12

    6
    8
    14

    1
    0
    1

    1
    1
    2

    1
    2
    3
    2.你能试着说说什么叫元素吗?(同桌交流)
    3.阅读课本,进一步理解元素的概念。
    填空: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_____、_____ 、 _____ 、 _____。
    生物细胞中居前四位的元素是:_____ 、_____、_____、_____。
    交流学习:
    1.讨论思考: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会不会发生变化呢?
    2.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经常看到为健康劝人们“补铁”、“补钙”、“补锌”、“加碘”的广告,这里的“铁”、“钙”、“锌”、“碘”指的是什么?
    3.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原子
    元素
    区别


    联系

    活动二:元素符号
    阅读课本61-62页,完成下列问题:
    1、 为什么要使用元素符号?国际上对元素符号是怎样规定的?

    2、 识记课本62页常见的元素名称和符号。写一写记住了几个。

    3、 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什么?

    4、 一个元素符号能表示几个涵义?

    5、元素可分为几类?你能通过元素名称确定氧、铁、硫、氦四种元素分别属于哪一类吗?

    思考交流:
    1、P、 5P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活动三:元素周期表简介
    阅读课本62-63页,完成下列填空:
    1、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每个横行叫做一个__________,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____________。
    2、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做_________, ________
    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典型例题】
    1.下列对元素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相对原子质量相同的一类原子
    C.中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
    D.具有相同电子数的一类原子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
    A. CaO B. Al2O3 C. SiO2 D. Fe3O4
    12 Mg

    24.31
    3.中国志愿者王跃参加了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试验。有探测资料表明,火星上存在丰富的镁资源。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镁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镁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
    C.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
    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当堂演练】
    1.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电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2.人们常说菠菜中富含铁质,这里所说“铁质”指的是( )
    A.铁原子 B.铁离子 C .铁元素 D.铁单质
    3.下列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
    A.电子 B.离子 C.原子 D.分子
    4.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核外电子总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核内质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5.化学中将众多原子划分为不同元素的依据是( )
    A.原子核的大小 B.核内中子数 C.核电核数 D.核外电子数
    6.地壳中各元素所占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
    A. 铁、铝、硅、氧 B. 铝、铁、硅、氧 C. 氧、硅、铝、铁 D. 硅、氧、铁、铝
    7.下列给出的元素符号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
    A.Ag B.Na C.N D.Mg
    8.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局部。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都属于金属元素
    11 Na
    23.00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B.1个铝原子的质量是26.98g
    C.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l4
    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课后提高】
    1.O(质子数为8,相对原子质量18)是一种与普通氧原子有相同的核内质子数的原子,它与普通氧原子的化学性质相同,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常被用作示踪原子。O与普通氧原子相比是( )
    A.相同的分子 B.相同的原子 C.相同的元素 D.相同的单质
    2.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由原子组成的
    C.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构成的 D.水由水分子构成的
    3.下列概念含有宏观意义的是( )
    A.原子 B.分子 C.电子 D.元素
    4.元素在自然界分布并不均匀,如非洲多金矿、澳大利亚多铁矿、中国富产钨等,从整个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多少分析,最丰富的是( )
    A.铝 B.氧 C.铁 D.硅
    5.人体就是一座元素的“仓库”,地壳中存在的化学元素大多数在人体内都存在,其中人体所占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是( )
    A、氧 B、碳 C、氢 D、铁
    6.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请你填写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的名称。
    (1)体温计中的汞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
    (2)支持燃烧的氧气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
    (3)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是由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4)NaC1晶体由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7.按要求写出符号的意义或填写适当的符号:
    (1) 2个碳原子 (2)硫元素 (3)磷原子
    (4)8Mg (5) H ; 。
    8. 用元素符号填写: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质子数最少的元素 ,水中含有的元素 ,氧化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 ,液态金属中含有的元素 。
    9.现有A、B、C、D四种元素,已知A元素能形成密度最小的单质;B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C元素的单质在B元素的单质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元素是目前应用最多的金属元素。
    (1)请写出上述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
    A B C D
    (2)写出由A、B两种元素形成的两种化合物的名称 ; 。
    (3)写出C的单质在B单质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4) D单质在B单质中燃烧的现象是 ;
    该反应与⑶中反应的类型都是



    10. (8分)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H


    2He

    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

    llNa

    12Mg


    13A1

    14Si

    15P

    16S

    17C1

    18Ar

    19K

    20Ca

    ……






    认真分析信息,回答: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符号是 ;
    (2)由8,20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符号 ;由17,19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
    (友情提示:书写化学符号时,通常金属元素写在前面,非金属元素写在后面)
    (3)上表中每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的变化规律是 。
    1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内容,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Ⅳ A
    Ⅴ A
    Ⅵ A
    Ⅶ A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4 Si

    28.09
    15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⑴ 硫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相对原子质量是 。
    ⑵ 第15号元素的符号是 。
    ⑶ 利用上表中的元素,写出一种分子构成与微粒模型“ ”相似的物质的化学符号 。
    【思维拓展】
    若将铝、铁、氯、硅、氢、氧、锌、硫、磷、铜、氮、碳、银、钙等分成A和B两组,且A组中必须包括氧,应该如何分?试把分组结果用它们的元素符号表示出来:
    A组:                             ;B组                            。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学会利用数字、图表、报刊和网络等资源获取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和整理。
    3.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
    4.养成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时代责任感。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68-73,填空
    1.我们要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认为地球水资源丰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资源宝贵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成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是: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因此,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___________,另一方面要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节约用水,要通过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_____________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5.水污染的形成:
    ⑴工业生产中的“三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⑶生活_____________。
    6.水污染的危害:
    ⑴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破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水污染的防治:
    ⑴工业上控制“_____________”进入水体。
    ⑵农业上合理使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提倡节水农业。
    ⑶生活污水_____________处理和排放。
    ⑷增强_____________意识。
    【共同建构】
    活动一:讨论水的重要性,水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哪些用途?
    人类一刻也离不开空气,同样也离不开水。因为水和空气一样,也是人类及自然界各种动物、植物生存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人体一旦缺水,后果是很严重的。缺水1%-2%,感到渴;缺水5%,口干舌燥,皮肤起皱,意识不清,甚至幻视;缺水15%,往往甚于饥饿。没有食物,人可以活较长时间(有人估计为两个月),如果连水也没有,顶多能活一周左右。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起源于水的。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其中,脑髓含水75%,血液含水83%,肌肉含水76%,连坚硬的骨胳里也含水22%哩!没有水,食物中的养料不能被吸收,废物不能排出体外,药物不能到达起作用的部位。
    工业用水洗涤、溶解、加热、冷却,进行纺织、造纸、炼钢、发电、生产化肥及各种化工产品。农业用水灌溉,粮食、水果、蔬菜的丰收就有了保障。日常生活离不开水,洗衣、洗澡、各种饮料食品,生病了吃药、打针等。日常生活用水人均每天2.5-4升,工业合成橡胶 2800米3/吨,农业浇一公顷地 750米3/次。设想,如果缺了水,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世界又会变成什么样?
    活动二:讨论自然界中的水分布状况如何?淡水资源有多少?
    水在自然界的存在,首先是江河、湖泊、海洋,还有地下水,另外在大气中以及动、植物体内也都存在有大量的水。仅江河海就占了地球表面积的。科学调查表明地球上的总水量13.3亿立方公里,但其中海洋97.2%,冰山冰川2.15%,可利用淡水0.65% ,约为0.09亿立方公里.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能够饮用和使用的淡水仅为总水量的1%。
    活动三:讨论我国的水资源是怎样的?我国是缺水的国家吗?
    我国的淡水资源是较为丰富的,但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原因,分布不均,我国东南部地区湖河流较多,而西北部地区就较少。虽然我国陆地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五位。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的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而且我国还是耗水量很大的农业大国,因此我国属于缺水国。
    活动四:讨论水源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污染水源对人类有哪些危害?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水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是最为丰富的物质资源,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却不够充足,地面淡水仅占总水量的1%,所以,淡水在社会发展中面临着短缺的危机。尽管如此,现在全世界水资源污染还十分严重,就我国水资源状况分析,现有1/4的淡水资源被污染,据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年排水量达300—400多亿吨,其中有70%以上的废水未经任何处再而排出,而1t废水就污染14吨清洁水,所以,地表水极易被污染,而地下水被污染后更难消除。由此看来,我们如果不珍惜水,不努力保护水资源,“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这一预言可能会成为现实。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本来就是有限的,随着现代工业、农业发展,淡水在许多城市已面临短缺的危机。同时大量的各种废水、废气、废渣,使自然水系受到严重污染。水的污染与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构成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社会问题。
    水源污染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自然污染,即由于地质的溶解作用,降水对大气的淋洗、对地面的冲刷,挟带各种污染物流入水体而形成;
    二是人为的污染,即工业废水和生活用水对水体的污染。后一种是比较严重的,但也是可以控制的。
    水源的污染源主要有七种:即病原体污染、需氧物质污染、植物性营养物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盐污染和有机物与重金属污染等。
    人类历史上几次大的水污染事件
    1.水俣病事件:1953~1972年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市发生有机汞污染水体,死亡百余人。患者耳聋眼瞎,四肢麻木,精神失常,疼痛惨叫。
    2.痛痛病事件:1955~1979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发生镉污染水体。患者咳嗽等还可导致骨折,骨骼严重变形,在剧痛中惨死。到1977年已死亡200余人。
    3.莱茵河污染事件:1986年瑞士巴塞尔赞得兹化学公司一座仓库爆炸起火,大量有毒化学品流入莱茵河,酿成西欧10年来最大污染事故。殃及法、德、芬、卢等国,一些地区河水、井水、自来水禁用,莱茵河有可能因此“死亡”20多年。还有上海甲肝事件、阿拉斯加石油污染、海湾石油污染等,对人类社会都造成极大危害。
    水体污染来源:
    1、工业污染(“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2、农业污染(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
    3、生活污染(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活动五:讨论应该怎样防治和保护水资源?
    一方面要节约用水:
    请同学们谈一谈你的节约用水的方法(节约水资源就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益)
    一水多用:
    (1)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然后冲厕所。
    (2)家中应预备一个收集废水的大桶,它完全可以保证冲厕所需要的水量。
    (3)淘米水、煮过面条的水,用来洗碗筷,去油又节水。
    (4)养鱼的水浇花,能促进花木生长。
    节约用水:
    1、切勿长开水龙头洗手、洗涤衣服或洗菜。
    2、用喷头淋浴比用浴缸洗澡节省水量达八成之多;所以最好是使用淋浴。洗澡时应避免过长时间冲淋,而应间断放水淋浴 。
    3、使用洗衣机或洗碗时,集齐衣物或碗碟一起洗涤。
    4、滴漏的水龙头每天可耗水70升;为免浪费,应立即修理。  
    5、炊具、食具上的油污,先用纸擦除再洗涤可节水;洗涤蔬菜水果时应控制水龙头流量。
    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典型例题】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人类生存。请结合下表回答:
    水资源紧缺程度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m3/年)
    1700-3000
    1000-1700
    500-1000
    <500




    (1)我国的人均水量约为2300m3·a-1,居世界80几位,水资源紧缺程度为__________。
    (2)为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在防止水污染和节约用水两方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举措、试举二例:
    防止水污染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约用水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演练】
    1.保护环境,防止空气和水体的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①控制工业生产中废气和废水的直接排放;②增大绿地面积;③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④分类回收垃圾;⑤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⑥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⑧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
    A.全部 B.②④⑥⑧ C.①②③④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
    2.在现实生活中所观察到的下列现象主要是由于水被污染而产生的是( )
    A. 城市地表逐渐下沉 B. 河流断流或干枯
    C. 河中的鱼虾稀少或绝迹 D. 沙尘暴肆虐
    3.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对水资源状况进行调查,下述观点中错误的是( )
    A.水的污染加剧了淡水资源危机
    B.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C.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D.可以考虑对海水进行淡化来解决淡水危机

    4.今年,我国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围绕这一主题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将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B.农田灌溉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或滴灌
    C.将对污水的处理再使用改为对地下水的大量开采使用
    D.将不间断注水的洗衣机换成分段注水的洗衣机
    5.我国淡水资源非常缺乏,在生活中要注意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B.设法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C.废水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直接排放
    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6.为提高市民的节水意识,南昌市近期举办了“豫章城里话节水”的征文活动。下面是部分市民征文中有关水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污水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  B.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C.节约用水,做好水的循环利用  D.自来水厂可用硫酸铜给饮用水消毒
    【课后提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水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
    B. 动植物体内及大气中的水,起着维持生理活动及气候的作用
    C. 凡是无色透明的水都是可饮用水
    D. 水不是无穷无尽的,因此要节约用水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水
    B. 工业三废中只有废水可造成水资源的污染
    C. 有些地区流行甲状腺肿大病和龋齿症,原因是饮用水中缺少碘和氟元素
    D. 热电厂和工业冷却水,不会造成水污染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无色透明的水都是纯净物
    B. 冰、水共存物是混合物
    C. 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D. 工农业生产中常利用水来溶解物质
    4.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的责任。下列做法不能节约用水的是( )




    淋浴擦肥皂时
    暂时关上喷头
    A
    洗衣后的水用来拖地
    B
    水龙头坏了,
    立即进行修理
    C
    用水管不间断地
    冲洗汽车
    D




    5.2006年我国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下列用水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①将工业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 ②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 ③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冲厕所 ④用喷淋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 ⑤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代替人工擦洗 (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6.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在2001年11月23日全部通过专家审查。南水北调工程须遵循三个重大原则:其一,先节水后调水。其二,先治污后通水。其三,先环保后用水。
    (1)请你结合生产、生活、生态工程等实际,举出三例环保举措。
    ① ,② ,③ 。
    (2)水既普通又宝贵。请你归纳一下,水有哪些重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至少写出三点)
    ① ,② ,③ 。
    7. 200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请你参与下面的讨论。
    (1)市场上出售的一种活性炭净水器可以除去水中难溶性物质,同时利用活性炭的
    作用除去臭味和一些溶解的杂质;
    (2)三峡工程二期已于2003年6月1日开始蓄水。为防止三峡库区水被污染,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填序号) ;
    ①清理蓄水库库底固体废物;②防治船舶污染;③整治相关河流污染;④治理库区和上游区工业污染。
    【思维拓展】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和生命生存、工农业生产等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或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水分子可通过高倍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B.天然降水洁净清澈,提倡直接作饮用水
    C.水的比热比砂石、干泥土大得多,这是沿海地区气温日夜差比内陆地区小的主要原因
    D.水能灭火,可是把少量水洒到烧旺的煤炉中火焰反而更加猛烈,此时水起催化作用
    E.水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白天植物吸收大量的水主要用来满足光合作用的需要
    F.“水能载舟”是由于水有浮力,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G.用化学方法能使水变成燃油。“水变燃油”为人类提供了获得能源的新途径

    【课堂感悟】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2 水的净化
    【学习目标】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74-77,填空
    1.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等天然水都是_____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为使其净化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
    2.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_____________,将其经过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等,可使其转化为软水。
    3. 为检验一杯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___,若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则是硬水。
    4. 小明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
    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右图所
    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
    2、 加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图中玻璃
    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漏斗下端
    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对此,你有无不同看法。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若要制取纯水,还需采用的净化方法是_______。
    【共同建构】
    活动一:比较纯水与自然界中的水
    【阅读】教材P74
    【讨论】纯水与自然界中的水的区别

    活动二:了解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
    【观看、比较】教材P74图4-14(或多媒体演示),了解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
    【讨论】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及每个环节的作用


    活动三:探究水的净化
    1.【探究目的】天然水如何净化?
    2.【设计实验方案】
    提供以下药品及仪器用品:天然水、明矾、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4.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评价与反思】可以利用什么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了解活性炭净水
    【阅读】教材P75图4-17
    【讨论】活性炭净水的净水原理


    活动五:了解硬水和软水
    1. 【思考】水壶或盛水器具上结水垢的原因?
    【讨论】硬水和软水的定义
    硬水:_____________________
    软水: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探究】硬水和软水的检验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3. 【思考、讨论】硬水的危害
    活动六:了解蒸馏的原理及实验操作
    【阅读】教材P77,图4-20和图4-21
    【实验探究】制取蒸馏水
    【讨论】硬水软化的方法
    生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七:归纳水的净化方法
    【思考、讨论】水的净化方法及各种方法对水的净化程度的比较






    净化水的方法
    原 理
    作 用
















    【典型例题】
    如图3-8所示。
    (1)该图进行的是 操作。
    (2)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滤纸的边缘要 液面(填“高于”或
    “低于”),这主要是因为 。
    (3)该操作用于净水,可除水中 杂质,
    如需要进一步使水净化,则可继续进行 (填“吸附”或“蒸馏”)。
    (4)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用 和 代替滤纸和玻璃棒来完成此操作。
    (5)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有哪些?

    【当堂演练】
    1.硬水中溶解有较多的(   )
    A.钠的化合物  B.镁的化合物  C.铝的化合物  D.钙的化合物
    2.自来水厂的过滤池的作用是(    )
    A.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   B.除去各种杂质 C.除去矿物质  D.杀菌消毒  
    3.蒸馏水是①纯净物;②化合物;③单质;④混合物(   )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4.下列操作与净化水无关的是(   )
    A.过滤   B.吸咐   C.蒸馏   D.电解
    5.常用来除去冰箱异味的物质之一是_______。
    6.两个瓶子里分别盛有蒸馏水、硬水,你采用什么方法来鉴别它?




    【课后提高】
    1.下列方法中能用来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最简便方法是( )
    A.煮沸、过滤 B.吸附 C.加肥皂水搅拌 D.静置、过滤
    2.下列各种方法中能显著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
    A.过滤 B.静置 C.煮沸 D.吸附
    3.在有关水净化的探究活动中,小新将浑浊的湖水样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下一步小新应进行的的操作步骤是( )
    A. 溶解 B. 过滤 C. 蒸发 D. 吸附
    4.自来水厂净水流程为:天然水沉降过滤吸附自来水,其中常用作除去臭味的试剂是( )
    A.漂白粉 B.活性炭 C.氯气 D.明矾
    5.下列净水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沉淀 B.消毒杀菌 C.过滤 D.蒸发
    6.下列净水操作中,效果最好的是( )
    A.静置 B.吸附 C.过滤 D.蒸馏
    7.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的固体物质的方法,下列各组物质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顺序,将它们分离的是 ( )
    A.水和酒精 B.食盐和蔗糖
    C.木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 D.食盐和砂土
    8.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 ,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原理是 。
    9.小冬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3-9所示:
    (1)小卵石、石英砂和膨松棉的作用是 ;
    活性炭的作用是 。
    (2)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我认为可用 来检验。
    (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
    我采取 方法。
    【思维拓展】
    李明同学在家里自制“果汁”,家中已有绞肉机、纱布及其他必须用品。
    请你帮助李明同学。
    (1)李明还需要的用品有 。
    (2)你准备如何操作过滤器?


    (3)如何从水果中提出“果汁”,请写出操作步骤。



    【课堂感悟】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3 水的组成
    第1课时 水的组成
    【学习目标】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79-80,填空
    3. 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水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4. 检验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氢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①_____色_____味气体;②密度比空气_____;③_____溶于水。
    (2)化学性质:可燃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色火焰,放出大量_____。 注意:点燃氢气前必须__________!
    【共同建构】
    活动一:阅读教材P81资料,了解有关水组成的研究
    活动二:实验探究氢气燃烧
    活动三: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1.【提出问题】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2.【猜想与假设】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
    提供以下药品及仪器:水电解装置、直流电源、酒精灯、小木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5.【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评价与反思】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如图3—5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
    A
    B
    图3--5
    (1)该实验使用的“电”应是___________(填“直流电”或“交流电”)
    (2)做该实验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或稀硫酸的
    目的是______ _________
    (3)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用实验来检验A、B两支试管中产生的气体?

    (5)由这个实验可以得出:
    ①水电解实验,这个变化是什么变化?为什么?

    ②写出水电解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③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水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演练】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水蒸发 B. 水结冰 C. 水沸腾 D. 水电解
    2.冬天的自来水管容易崩裂,主要原因是( )
    A.铁管热胀冷缩 B. 铁管热缩冷胀
    C.液态水比冰密度大 D. 冰比液态水密度大
    3.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 )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 水里有氢气和氧气 D. 将氢气和氧气充分混合,就能得到水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所以通电后能产生氢气和氧气。
    B. 水分子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C. 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是,通电后,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D.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
    B. 水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C. 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D. 自来水、矿泉水均是混合物,蒸馏水是纯净物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_______。
    【课后提高】
    1. 用书P80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
    ⑴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率变大;⑵正负两极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⑶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⑷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⑴ ⑵ ⑶ ⑷ B. ⑶ C. ⑴ ⑵ D. ⑴ ⑵ ⑶
    2.小华通过学习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是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数据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成功
    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溶于水
    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3.电解一定量的水,当某一电极上产生5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 )
    A.10mL或2.5mL B. 5mL或10mL C. 10mL或15mL D. 2.5mL或5mL
    4.利用电解水实验的分析原理可知,蜡烛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和水,那么蜡烛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元素和_________元素。从中可得出化学变化前后,_______种类一定不变。
    5. 18克水中含多少克氢元素?多少克水中含有8克氧元素?



    【思维拓展】
    请你设计出两种不同的方法来鉴别食盐水和蒸馏水(写出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步骤
    现象
    结论







    步骤
    现象
    结论




    【课堂感悟】


    第2课时 物质的简单分类
    【学习目标】
    了解物质简单分类的方法,能区分常见物质。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81,填空
    1.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将物质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其中,又可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纯净物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单质是由_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____________,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____________。
    3.氧化物是由_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____________,且其中一种元素必须是____________。氧化物不等同于含氧化合物,氧化物有且仅由____________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一定是____________;含氧化合物可以由____________元素组成,或由____________元素组成,一定含____________元素。氧化物和含氧化合物这两者中,____________包含____________。
    【共同建构】
    活动一:阅读教材P81,讨论物质的简单分类方法,举例区分常见物质。
    混合物:
    物质 单质:
    纯净物
    化合物:氧化物:
    其它:
    物质的分类:(举例说明)







    【典型例题】
    人们可以对物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请将氢气、氧化镁、四氧化三铁、红磷、铝和一氧化碳等六种物质分成二组(填化学式),并写出分类依据。
    第一组: ,分类依据是 ;
    第二组: ,分类依据是 。
    【当堂演练】
    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的液体一定是水。 B.水是一种单质。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2.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铜绿分解产生的气体 B.海水 C.液氢 D.液态空气
    3.单质分子由( )
    A.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构成 B.同一种元素组成
    C.同一种分子构成 D.同一种元素的两个原子构成
    4.空气的组成是( )
    A. 多种单质的混合物 B.多种元素的混合物
    C.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D.多种物质的混合物

    5.下列物质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水银 C. NH4NO3 D.含Fe2O3的铁锈
    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凡是组成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的物质就是水
    B. 凡是组成中只含有氢、氧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水
    C. 凡是组成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水
    D. 只有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
    【课后提高】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河水 B.蒸馏水 C.软水 D.硬水
    2.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一种由氢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表示为H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这种物质为氢气 B. H3是一种氢的化合物
    C. 这种物质属于单质 D. H3和H2混在一起,属于纯净物
    3.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0Km~50Km的高空,形成臭氧层,臭氧层吸收了太阳光中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臭氧属于( )
    A. 非金属单质 B. 金属单质 C. 化合物 D. 混合物
    4.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本质区别是( )
    A. 分子的种类数 B. 原子的种类数 C. 元素的种类数 D. 存在的状态
    5.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空气、煤炭 B. 液态氧、水 C. 生理盐水、高锰酸钾 D. 水、液氢
    6.右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
    A.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B.①单质、③氧化物
    C.①单质、③化合物 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7.现有①水 ②铁 ③ 高锰酸钾 ④ 医用75%的酒精 ⑤ 湖水 ⑥ 过氧化氢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 ,属于单质的有 ,属于纯净物的有 ,属于化合物的有 ,属于氧化物的有 。
    【思维拓展】
    如下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D.乙分子中含有一个A原子,一个B原子

    【课堂感悟】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1课时 化学式
    【学习目标】
    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及其表示的意义。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83,填空
    1.用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2.每种纯净物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表示每种物质组成的化学式只有_________。
    3.H2O表示的意义:
    (1)表示_________这种物质;
    (2)表示水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3)表示1个__________________;
    (4)表示1个水分子由________个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个______________构成。
    【共同建构】
    活动一:阅读教材P83图4-11,讨论归纳化学式的意义
    化学式的意义
    1.宏观:(1)表示一种________;
    (2)表示该物质由哪些________组成 。
    2.微观:(1)表示该物质的一个________;
    (2)表示每一个该分子由几个什么________构成。
    说明下列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1.CO2(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
    2.H2O2(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
    3.HCl(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
    4.P2O5(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
    活动二:讨论教材P83问题,归纳符号的意义
    讨论: H、2H、H2、2H2、H+、2H+各具有什么意义?
    归纳:符号意义
    1.单一符号周围无数字表示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2.单一符号只有前方有数字表示______________;
    3.单一符号右下方有数字或多种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4.单一符号右上方有数字和正负号表示______________。
    练习:1.Ar、2Fe、3CO、4SO42-的意义?



    2.用符号写出氖元素、2个镁原子、3个氧分子、4个铜离子。



    活动三:讨论问题,归纳数字意义
    讨论:5P2O5、3Al3+中各数字意义?
    归纳:数字意义
    1.系数(符号左边):表示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的个数。
    2.角码数(符号右下):表示一个分子中有几个该________或分子中的________个数比。
    3.化合价(符号正上方):表示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________为正(负)几价。
    4.电荷数(符号右上方):表示一个该________带几个单位的正(负)电荷。
    注意:化合价与电荷数在________和________上一致,只是书写顺序正好________。
    练习:
    1.O2、2O、2O2、2N2O5、2H2O2、2Mg2+中“2”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O3、3O、3O3、3N2O3、3Fe3O4、3Fe3+中“3”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H2O中有多少个氢原子?5P2O5中有多少个氧原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0CO2和10NO2中一样多的是?3SO2和2SO3中一样多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系数和角码数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写出下列化学符号的意义或相应的化学符号。
    (1)H________(2)3He_______(3)4 H2O _______ (4)3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_
    (5)+2价的钙元素_________ (6)2个氧原子_________ (7)2个亚铁离子________
    【当堂演练】
    1.水的化学式的意义是( )
    A.只有宏观意义 B.只有微观意义
    C.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 D.既无宏观意义,又无微观意义
    2.一个水分子的构成是( )
    A.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B. 两体积氢和一体积氧
    C.氢原子和氧原子 D. 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3. 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一个原子、还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H2 B. H C. Fe D. H2O
    4. 用符号表示:
    (1)两个氧原子 ___________(2)两个氢分子___________
    (3)两个水分子___________ (4)一个氧分子___________
    5. 写出下列化学符号或符号的名称:
    (1)两个氢分子 ;(2)二氧化碳分子 ;(3) NO
    (3)三个氦原子 ;(5)五氧化二氮分子
    6.下列化学用语均有错误,请将正确的化学用语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氯元素cL (2) 2个氮分子2N (3) 铁离子
    (4)铁元素Te (5) 2个金原子2Pa

    【课后提高】
    1.下面是对“2”的含义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 Fe2+: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B. Ba(OH)2:氢氧化钡中,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个数比是1:2
    C. Mg2+: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
    D. 2 SO42-:2个硫酸根离子,每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2.下列符号中只表微观意义的是( ) ,既可用来表示一种物质,又可用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用来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
    A.S B.O2 C. 3C D.N
    3.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氦元素_____________ ,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_ ,4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__,
    4个铁原子________,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_________,3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___ ,
    3个水分子________ ,2个硫原子______,钙离子_____,+5价的磷元素___________ ,
    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______
    4.下列化学符号①2CO ②2Ag+ ③Mg2+ ④ ⑤H2O中的数字“2”表示(填序号)
    (1)离子个数的是__________;(2)离子所带电荷数值的是______________。
    (3)分子个数的是__________;(4)元素化合价数值的是 ________________;
    (5)表示1个分子中某原子个数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
    下面是某学生学完化学用语后的一次练习的部分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2MnO42-:表示2个高锰酸根离子
    B. 维生素C(C6H8O6):表示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该分子中含20个原子
    C. Ar:可表示1个氩分子由1个氩原子构成
    D. 2O:表示2个氧原子



    【课堂感悟】


    第2课时 化合价
    【学习目标】
    1.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了解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及化合价规则。
    3.能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和根据化学式推求化合价。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84-86,填空
    1.研究表明,元素在组成化合物时其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的。这是元素在相互化合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鉴于此,作了一个规定H(+1)、O(-2)、Cl(-1)、N(-3)这些数值叫________。
    2.化合价用带有“________”号的________来表示,标注在元素符号的________。化合价只有在元素相互化合时才表现出来,它是元素的性质之一。
    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与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有什么区别?
    (1)标注的________ (2)“+、-”号的________ (3)数字为1时是否________
    4.阅读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表,观察一下化合价有何特点。
    (1)元素的化合价有________价和________价之分,金属元素通常只有________价;而非金属元素一般既有________价又有________价。
    (2)许多元素有________价。
    5.比赛记忆化合价
    口诀:一价氯氢钠钾银 二价氧镁钙钡锌
    二三铁 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
    硅是正四铝正三 铜汞二价最常见
    6.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________。化合价只有在不同的元素相互化合时才表现出来,所以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共同建构】
    活动一: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1. 单质的书写
    金属:如Fe 、Hg
    (1)用元素符号表示 固态非金属:如 C、Si、P、S
    稀有气体:如He 、Ne 、Ar
    (2) 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加脚标:如O2 、N2 、H2 、O3 、F2 、Cl2 、Br2 、I2
    2. 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原则:化合价代数和为_________
    方法:后读先写,约简交叉,“1”省略
    (1)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命名:某化某、某化亚某、几某化几某
    氯化钙 _________ 氧化钠 _________ 硫化钾 _________ 氧化铜 _________
    氯化镁 _________ 氯化亚铁 _______ 氯化钾__________ 氧化铁 _________
    五氧化二氮 ______ 氯化氢 _________ 硫化氢 _________ 氧化铝 _________
    (2)氢元素与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命名:某酸
    硫酸 _________ 硝酸 ________ 碳酸__________ 磷酸_________
    亚硫酸_________ 高锰酸 ________ 氯酸_________ 盐酸_________


    (3)金属元素与OH 组成的化合物 命名:氢氧化某、氢氧化亚某
    氢氧化钠 _________ 氢氧化镁 _________ 氢氧化铝 _________ 氢氧化铁 _________
    氢氧化铜 _________ 氢氧化钙 ________ 氢氧化亚铁__________ 氢氧化钾 _________
    (4)金属元素(包括NH4)与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命名:某酸某、某酸亚某、某酸铵、某化铵
    硫酸钠 _________ 硫酸铜 ________ 硫酸铁__________ 硫酸锌 _________
    碳酸钙 _________ 碳酸钾 ________ 碳酸钡__________ 碳酸铵 _________
    硝酸银 _________ 硝酸铜 ________ 硝酸铵__________ 硝酸钠 _________
    锰酸钾 _________ 氯酸钾 ________ 碳酸氢钠__________ 高锰酸钾 _________
    硝酸钡 _________ 硫酸亚铁 ________ 碳酸钠_________ 亚硫酸钠 _________
    磷酸钠 _________ 硫酸钙 ________ 磷酸钙__________ 磷酸氢钙 _________
    氯化铵 _________ 硫化铵 _________
    活动二:根据化学式推算化合价
    讨论分析以下问题:
    1.算出下列物质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KMnO4
    Mn
    2.标出下列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3.下列含氯的物质中:①,②HClO,③NaCl,④,⑤。氯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氧化物的组成为(R为不变价金属元素),则R的化合价为_________;则R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5.某金属M的氯化物(x为奇数),则M的化合价为_____价。M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6.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nRO2,则R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化学式为,若R的化合价为+5,则n=_______。
    【典型例题】
    1. 化学式的书写
    氯气_________ 水银 ________ 氧气__________ 氦气_________
    氧化铜_________ 水 ________ 五氧化二磷_________ 氧化铁_________
    二氧化锰 _________ 二氧化氮 ________ 氧化亚铁__________ 氯化银_________
    氯化镁 _________ 硫化亚铁 ________ 硫化锌__________ 氯化铵_________
    硫酸 _________ 硝酸 ________ 碳酸__________ 盐酸_________
    氢氧化亚铁 _________ 氢氧化钙 ________ 氢氧化钠__________ 氢氧化镁_________
    硝酸铜 _________ 硫酸钡 ________ 碳酸钙__________ 硫酸亚铁_________
    氯化钠 _________ 锰酸钾 ________ 高锰酸钾__________ 氯酸钾________


    2. 写出物质名称
    Cl2 __________ Ar __________ Fe __________ S __________
    K2O __________ Al2O3 _________ NO _________ Fe2O3 __________
    SO3__________ H2O__________ CaO_________ MgO__________
    H2SO4__________ HNO3__________ H2CO3_________ HCl_________
    Mg(OH)2__________ Cu(OH)2 __________ Fe(OH)2 _________ Ba(OH)2__________
    FeCl2 __________ Al2S3 __________ AlCl3_________ FeCl3__________
    ZnSO4__________ FeSO4__________ K2MnO4 _________ (NH4)2 SO4_________
    AgNO3 __________ KClO3__________ Na2CO3_________ KMnO4__________
    【当堂演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性质之一
    B.在化合物里,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
    C.在化合物里,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在氢气和氯化氢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均为+1价。
    2.写出下列元素的化合价
    氢 氧 K 钠 S
    Zn C Mg Al Si
    3.下列化常用语中,正确的是( )
    A.2个氮分子—2N
    B.氢氧化铁的化学式—Fe(OH)2
    C.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加热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2KCl+3O2
    4.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显-3价的是( )。
    A. B. C. D.
    5.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A.氧化铁, B.高锰酸钾,
    C.硫酸铜, D.硝酸钾,
    6.下列离子符号书写错误的是( )。
    A.锌离子, B.氢氧根离子,
    C.铁离子, D.铵根离子,
    【课后提高】
    1.下列化合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的是( )。
    A. B.HRO C.NaR D.
    2.若R的化合价为+2,则下列化学式错误的是( )。
    A.RCl B.RO C. D.

    3.碘酸钾中碘的化合价为( )。
    A.+1 B.+5 C.+7 D.+3
    4.下列化合物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的为( )。
    A. B.CO C. D.
    5.X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Y元素显+3价,则由元素X、Y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 B. C. D.
    6.下列化合物中,R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
    A. B. C. D.
    【思维拓展】
    1.下列各物质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的是 ( )
    A.Hy-2xRz B.HyRzOx C.HxRyOz D.HyRxOz
    2.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nXO2n-1,则元素X的化合价可能是 ( )
    A.+(2n+2) B.+(3n+2) C.+(3n一2) D.+(2n一1)
    3.某元素R无变价,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下列有关R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中,可能正确的是( )
    A.R2NO3 B.RPO4 C.R(OH)2 D.NaRO2


    【课堂感悟】


    第3课时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基础)
    【学习目标】
    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有关简单计算。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87,填空
    1. Fe3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2. MnO2中锰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等于__________
    3. H2O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建构】
    活动一:计算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将化学式中所有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加和,即是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如:Ca(OH)2=__________ KMnO4=__________ CO(NH2)2=__________
    活动二:计算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之比
    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就表示该元素原子的个数,因此这些数字的比值就是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比。
    如:Fe2O3中,铁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CaCO3中,钙、碳、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注意:某些物质的化学式中,同种元素并不写在一起的,这时要注意原子个数。
    如:NH4NO3中,氮、氢、氧原子个数比应该为__________
    Cu2(OH)2CO3中,铜、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活动三: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之比
    在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之比就是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积之间的比值。
    如:氯酸钾(KClO3)中,m(K):m(Cl):m(O)=__________=__________
    硝酸铵(NH4NO3)中,m(N):m(H):m(O)=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计算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元素的质量分数(ω)=×100%=×100%
    如:计算MgSO4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ω(O)=×100%=__________×100%=__________%
    【典型例题】
    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叫做“足球烯”的超导物质,其化学式为 ,关于该物质的说法:①它是一种单质 ;②它是一种化合物; ③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 ④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 ;⑤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⑤       D.②③⑤
    【当堂演练】
    1.计算以下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N2( )H2( )Cl2( )O3( )H2O2( )Fe2O3( )MgO( )CuO( )


    2.将下列物质按分子量由小到大排列:
    ①KClO3;②H3PO4;③Hg;④Ba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以下各物质的元素质量比:
    CO____________________ SO3____________________
    SO2____________________ NaCl____________________
    4. H2O中H、O的质量分数?





    【课后提高】
    1.计算以下物质的分子量:
    HgO( )SO2( )P2O5( )MnO2( )CO( )NO( )O2( )Al2O3( )
    2.将下列物质按分子量由大到小排列:
    ①Mn;②AgNO3;③Fe2(SO4)3;④Na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以下各物质的元素质量比:
    NO2____________________ 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
    (NH4)3PO4____________________ Cu2(OH)2CO3____________________
    4.(NH4)3PO4中N的质量分数?






    【思维拓展】
    燃放爆竹产生一种污染物,其元素的质量比为l:1,该污染物是( )
    A. H2S  B . CO  C.S02  D. N02


    【课堂感悟】


    第4课时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应用)
    【学习目标】
    能计算一定质量的纯净物或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
    【自主学习】
    计算:50吨Fe2O3中含铁多少吨?






    【共同建构】
    活动一:计算一定质量的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
    某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该元素在物质中的质量分数
    1.求60gMgSO4中含有氧的质量
    m(O)=m(MgSO4)×ω(O)=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___g
    2.多少克碳酸氢铵(NH4HCO3)与400g硝酸铵(NH4NO3)含氮元素质量相等
    解:根据所含氮元素质量相等来列等式
    设需要碳酸氢铵的质量为x
    则,质量为x的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m1(N)=x•=17.7%•x
    400g硝酸铵中含有氮元素质量为m1(N)=400×35%
    故:17.7%•x=400g×35%;x=__________g
    活动二:有关混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1.硝酸铵样品中含有杂质10%(杂质中不含氮元素),求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首先,先求出纯净的硝酸铵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ω(N)=×100%=×100%=_________%
    设不纯的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有如下关系:

    纯硝酸铵
    不纯的硝酸铵
    含有硝酸铵
    100%
    90%
    含有氮元素
    35%
    x
    故:,x=__________%
    2.某不纯的尿素[CO(NH2)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4%,求这种尿素中杂质(不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
    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ω(N)=×100%=×100%=________%
    设不纯的尿素中含尿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有如下的关系

    纯尿素
    不纯尿素
    含尿素
    100%
    x
    含氮元素
    46.7%
    42.4%
    故:,x=__________%
    【典型例题】
    已知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求:
    ①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尿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要使某农田增加5.64千克的氮元素,问应向这块地施加尿素多少千克?




    ⑤若改施硝酸铵(NH4NO3),则需硝酸铵多少千克?





    【当堂演练】
    1.某气体单质和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该气体可能是( )
      A.         B.         C.         D.
    2.一氧化碳与气体 组成的混合物中,经分析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气体 的化学式可能是:
      A.        B.          C.         D.
    3.某氮的氧化物中,氮与氧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7:20,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A.        B.        C.        D.
    4.18gH2O所含氧元素与多少gCO2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同( )
    A 18g B 22g C 44g D 88g
    5.已知SO3、SO2、O2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5:4:2,则其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6.求18gH2O中氢元素的质量?



    7.某农田里的作物需N施含35kg的氮肥,如果施用的氮肥是尿素( CO(NH2)2 ),则需要多少kg?

    【课后提高】
    1. ①计算 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②计算 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③40克里含铁多少克?


    ④多少克里含铁14克?


    ⑤含有相同质量铁元素的 与 的质量之比?



    2.在6吨尿素 里含氮元素         吨,它跟         吨硝酸铵所含氮元素质量相等。
    3.要在每亩地上增加1千克氮元素,问10亩地应施加尿素多少千克?如果改用碳酸氢铵,需要多少千克?




    4.将17克某化合物在高温下煅烧,共得到10克氧化铁和8克二氧化硫。求:该化合物中含有哪几种元素?每种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克?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多少?




    【思维拓展】
    某物质的化学式为HnRO2n-1,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该化合物中R 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R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

    【课堂感悟】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自主学习】
    1.托盘天平的使用:使用天平时,首先要检查__________,称量时,称量物放在_____,砝码放_____。砝码要用______夹取。
    2.写出两个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建构】
    活动一: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定量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没有变化呢?
    猜想: 。
    阅读:课本P92-95实验。
    注意: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且有剧毒,实验中要用镊子夹取,切不可用手直接取用。
    实验探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实验现象


    文字表达式


    反应前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


    分析


    结论:
    反思评价:
    1.方案一中,锥形瓶底部的细沙在何作用?为什么在玻璃管一端系一个小气球?如果不系,会有什么后果?
    2.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参加 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
    3.冰融化后,得到水的质量与原来冰的质量相等,这个变化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提出问题:质量守恒定律是否对任何化学变化都适用呢?
    猜想: 。
    实验探究:观察教师演示P92实验5-1和5-2,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
    实验5-1
    实验5-2

    实验现象


    文字表达式


    反应前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


    分析


    得出结论:进行 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在 体系中进行。
    阅读&思考
    1.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是因为 ,所以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在化学反应前后哪些量肯定没有变化,哪些量一定发生变化,哪些量可能发生变化?
    归纳小结: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 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不变
    宏观 元素的 不变
    五个不改变 原子的 不变
    微观 原子的 不变
    原子的 不变
    宏观:物质的 变
    二个一定变
    微观:分子的 变
    一个可能变: 可能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
    本质原因
    2.解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有“五个不改变,两个一定变,一个可能变”:












    注意:①反应物的总质量是指参加反应的;②质量守恒定律的前提是化学反应。③所有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若有形式上不遵守质量守恒的情况,一定是有某些物质被遗漏或逸散到空气中。
    3.应用:
    ⑴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
    例:12.4g磷完全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28.4g,消耗氧气________g
    ⑵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例:硝化甘油(C3H5N3O9)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因为它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生成A气体:4C3H5N3O9+5O2=12A+12CO2+10H2O,则A的化学式为( )
    A.NO B.NO2 C.N2 D.N2O
    所以12A中共有12个氮原子和12个氧原子,A的化学式为NO
    ⑶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组成。
    例:已知铜锈在隔绝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生成水、氧化铜和二氧化碳,由此可知,铜锈中含有_______________元素。
    解析:本题的思维切入点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典型例题】
    有人说他能使水变成油(含有大量的碳、氢元素),一本万利。现在,他要把这项发明专利低价卖给你,你会买吗?请你揭开骗子的可恶面纱。
    【当堂演练】
    1.在A+B→C+D反应中,反应物中A、B质量比为5:2,若反应生成的C和D总质量为28g,则反应消耗反应物A的质量为( )
    A.14g B.8g C.20g D.16g
    2.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   )
     A.碱式碳酸铜受热 B.在空气中加热铜粉  C.在空气中加热硫粉 D.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3.下列各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食盐逐渐溶解在水中 B.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C.空气液化后再蒸发得到气态的氮气和液态氧气 D.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4.某可燃物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则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课后提高】
    1.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B.图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C.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2.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则化学计量数之比:v(CH4):v(O2)等于( )
    A.1:1 B.1:2 C.16:32 D.16:64
    3.加热a g氯酸钾和b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A.c-(a+b) B.a+b-c C.a-c D.a+b+c
    4.在实验室易燃品橱柜里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试剂,小红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分析:取2.16g该物质,使其充分燃烧,测知只生成2.16 g水和5.28二氧化碳。请通过计算填空:
    (1)该物质中含氢元素____ g,含碳元素___________ g,
    (2)若含有氧元素,其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g。(若不含氧元素,此空不填)
    5.某物质R在氧的作用下发生反应:2R +2H2O + 7O2 = 2FeSO4 + 2H2SO4,则R的化学式是( )
    A.FeS B.Fe2S3 C.FeO D.FeS2
    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由X、Y、Z、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量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4
    10
    1
    25
    反应后质量/g
    未测
    21
    10
    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X中未测值为零 D.若Q为氧气,则该反应为氧化反应
    7.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内含氧气)密封加热,下图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

    A B C D
    【思维拓展】
    某地农民将稻草秸秆粉碎后放在密闭的沼生池内发酵制沼气,发酵后的残余物可做农家肥。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据此化学小组的同学围绕“稻草秸秆主要由哪些元素组成”的问题展开了以下探究活动。
    [猜想与假设]根据沼气的成分猜想稻草秸秆中主要含有碳元素、氢元素。
    [设计方案进行探究]
    探究步骤
    预计现象
    相关结论
    用坩埚坩夹持一小段烘干的稻草秸秆,点燃后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稻草秸秆剧烈燃烧,火焰熄灭后能够观察到瓶壁上有水珠
    产物中有______
    向集气瓶中滴入少量____________
    能够观察到______________
    产物中有CO2
    [结论与解释]
    ⑴将稻草秸秆烘干的目的是:①干燥,使其容易燃烧;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根据以上探究,同学们得出结论,秸秆中含有C、H、O三种元素。
    [反思与评价]
    你认为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感悟】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
    【学习目标】
    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3.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93、94,完成以下问题:
    1.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反应条件”
    “______”
    ___________
    生成物
    2.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意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右图化学方程式为例)
    ⑴质: 和 在 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
    ⑵量:每 份质量的碳和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⑶粒子:每 个碳原子和 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个二氧化碳分子。
    【典型例题】
    Y2+2□====4XY中方框里应填写的化学式为( )
    A.X2Y2 B.X2Y C.X3Y4 D.XY2
    【当堂演练】
    1.对于化学方程式“C+O=CO”:表示的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点燃条件下,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B.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C.每12份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能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D.在点燃条件下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化合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2.根据蜡烛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可以推断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的组成里一定含有 ( )
    A.碳一种元素   B.氢一种元素
    C.碳和氢两种元素  D.碳、氢、氧三种元素
    3.将A、B、C各10g的混合物加热后,A全部参加反应,生成4gD,同时增加了8gC,则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是( )
    A.1:5 B.l:4 C.4:l D.5:l
    4.现有mgKClO3跟2g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是n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 )
    A.(m-n)g     B.(m+2-n)g
    C.(m-2-n)g    D.(n-2)g



    【课后提高】
    1. 对于化学方程式C+O2 ══ CO2的正确读法是( )
    A.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B.碳加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
    C.碳和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D.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
    2.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A.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
     B.8g CH4完全燃烧生成8g CO2
    C.一定条件下,SO2和O2生成SO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氧、氧元素
    3.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中的生成物中有单质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图示中共有3种分子
    4.形象的微观示意图有助于我们认识化学物质和理解化学反应。
    (1)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表示         (填化学符号);
    (2)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最近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的新方法,其反应
    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上述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化学式,下同)            ;
    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3 价的物质是        。
    ③在ClO2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思维拓展】
    点燃
    点燃
    点燃
    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
    2CO + O2 == 2CO2 2Mg + O2 == 2MgO 4P+ 5O2 == 2P2O5
    (1)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两点:
    ① ;② ;
    (2)以上化学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与另两个的一点不同:


    【课堂感悟】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学习目标】
    1.通过尝试配平化学方程式,知道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2.通过合作讨论、指错纠错等方法,知道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技巧。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99-100,填空
    1.质量守恒定律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这是因为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_没有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增减。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基础就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使书写的化学方程式遵守____________定律,要在化学方程式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______,使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_______和_______都相同,这个过程叫配平。
    3.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观察法。
    【共同建构】
    活动一: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___ C + ___ CO2 — ___ CO
    (2) ___ Al + ___ O2 — ___ Al 2O3
    (3) ___ CuO + ___ C — ___ Cu + ___ CO2
    (4) ___ C2H4 + ___ O2 — ___ CO2 + ___ H2O
    活动二: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___ H2 + ___ O2 — ___ H2O
    (2) ___ N2 + ___ H2 — ___ NH3
    (3) ___ NH3 + ___ Cl2 — ___ N2 + ___ HCl
    (4) ___ H2S + ___ O2 — ___ S + ___ H2O
    (5) ___C2 H2 + ___ O2 — ___ H2O + ___ CO2
    总结配平技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演练】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___ Fe + ___ H2O — ___ Fe3O4 + ___ H2
    (2) _ NH3 + _ O2 — NO + H2O
    (3) _ KClO3 — KCl + O2
    (4) ____ H2O + C — CO + H2
    (5) ___ Al + ___ Fe3O4 — ___ Fe + ___ Al 2O3
    (6) ___ Fe2O3 + ___ H2SO4 — ___ Fe2 (SO4)3 + ___ H2O
    (7) ___ Al + ___ H2SO4 — ___ Al 2 (SO4)3 + ___ H2
    (8) ___CH3OH + ___ O2 — ___ CO2 + ___ H2O
    【课后提高】
    点燃
    1.由于上游河床含有的某种物质R在水中氧的作用下发生反应,使西班牙的瑞奥汀河成为一条酸河,其反应方程式为:2R+2H2O+7O2===2FeSO4+ 2H2SO4,则R的化学式为 ( )
    A.S B.Fe C.FeS2 D.FeS
    2.法医常用马氏试砷法来证明是否砒霜中毒,其化学原理为:R + 8HCI + 4Zn = 4ZnCl2+ 3H2O + 2As + H2 ↑ (R表示砒霜的化学式),则砒霜的化学式为 ( )
    A.As2O2         B.As2O       C.AsO    D.As2O3
    3.物质X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 = CO2+2H2O,推求X的化学式为( )
    A.CH4 B.C2H5OH C.CH3OH D.CH3COOH
    4.一种作为绿色能源的物质M,其燃烧的方程式为M+3O22CO2+3H2O,则该化合物是(     )
    A.由二氧化碳和水组成                       B.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C.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D.分子式为C2H5OH
    5.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___ Cu + ___ O2 — ___ Cu O
    (2) ___ FeS2 + ___ O2 — ___ Fe2O3 + ___ SO2
    (3) ___C4 H10 + ___ O2 — ___ H2O + ___ CO2
    (4) ___As2O3 + ___Zn + ___HCl —___AsH3 + ___ZnCl2 + ___H2O
    (5) ___ Al(OH)3 + ___ H2SO4 — ___ Al 2 (SO4)3 + ___ H2O
    (6) ___CXHY + ___O2 —___CO2 + ___H2O
    【思维拓展】
    硝酸可发生如下反应:4HNO3 4NO2↑+ ↑+ 2H2O。
    ⑴  中物质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
    ⑵ 请你从不同角度分析,获得对HNO3的下列认识:
    从组成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从性质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从贮存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感悟】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学习目标】
    1.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的原则,并尝试书写;
    2.通过合作讨论、、指错纠错等方法,知道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100,填空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必须遵循两个原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是“写”、“配”、“等”、“标”、“注”、“查”。 “写”是指_______________,“配”是指___________,“标”是指________________,“注”是指_________________。
    【共同建构】
    活动一:交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当是配平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________连接,还要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______。如反应物中无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在生成物中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_______;溶液中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_______。
    活动二:练习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
    (1)磷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通电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     )
    A.S+O2SO2                                            B.Mg+O2MgO2
    C.2KClO32KCl+3O2↑                 D.4P+5O22P2O5
    【当堂演练】
    1.下列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S + O2SO2↑                 B.H2+ O2H2O
    C.2H2O====2H2+ O2↑               D.2HgO2Hg + O2↑
    2. 下图中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基本反应类型:
    (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双氧水分解(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热高锰酸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提高】
    1.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使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表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3H6O3+3O23CO2+3H2O B.C3H6O3+O2CO2+H2O
    C.C3H6O3+3O2CO2↑+3H2O D.2C3H6O3+6O26CO2+6H2O
    2. 下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 ” “”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4∶1∶3 B.3∶1∶2 C.4∶1∶2 D.3∶1∶3
    3.下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模型示意图,图中“   、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能用该示意图表示的反应是      (     )
    A.2H2+O22H2O      B.2H2O  2H2↑+2O2↑
    C.2CO+O22CO2      D.H2+Cl22HCl
    4.距今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掌握了炼铁的技术,他们将炭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利用一氧化碳将铁矿石中的三氧化二铁还原为铁并同时生成了二氧化碳。请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此反应基本类型:          ;
    (2)                                                            。
    5.航天飞机曾用金属铝粉和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作固体燃料,加热铝粉使其被氧气氧化,放出大量的热,促使混合物中高氯酸铵受热分解,同时生成四种气体:两种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一种气体是氯气(Cl2),还有一种气体是水蒸气,因而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试写出其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铝粉被氧气氧化成氧化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氯酸铵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延长白炽灯泡的使用寿命,灯泡里放有极少量的红磷。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在基本反应类型中属于_________反应。
    【思维拓展】
    1.“纳米材料”特指粒径为1—100 nm(1 nm=10-9 m)的颗粒。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几乎涉及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剂,使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跟一氧化氮反应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这两种气体是_________,写出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保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装置,通常使用在常温下过氧化钠(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Na2CO3 )和氧气。


    【课堂感悟】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例题,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
    2.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书写规范,力争完美。
    【自主学习】
    1.回顾化学方程式量方面的意义,,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每_____份质量的碳与_______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____份质量的二氧化碳。6克碳与足量的氧气反应,可生成_______克二氧化碳;生成44克二氧化碳,需要__________克氧气。
    【共同建构】
    活动一:学习教材P102 例1,了解计算的步骤和格式,完成下表
    题目
    加热31.6g高锰酸钾,理论上可制得多少氧气?
    解题步骤
    解答过程
    (1)设未知量
    (2)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列出相关量
    (4)列比例式
    (5)求解
    (6)作答设未知量

    活动二:找出下题的错误,并改正
    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氧气,现在要制取16kg氧气,需要电解多少水?小花的解题过程如下:
    解:设需要电解水的质量为X 改正:
    H2O  H2↑ + O2↑
    18 16
    X 16kg
    18/X=16kg/16
    X=18kg
    答:需电解水18kg。
    请改正小花的解题过程。
    【当堂演练】
    1.某工厂需要100kg氧气做原料。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同时可以得到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2.锌与盐酸(HCl)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锌。实验室里用6.5g锌与足量盐酸反应,可制得氢气和氯化锌的质量各是多少?


    【课后提高】
    1.实验室需要1.6g氧气进行实验。若这些氧气用过氧化氢溶液(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来制取,所用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至少含有过氧化氢多少g?





    2.发射通信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3        +4H2O,请在横线上填写化学式以完成该化学方程式。
    (2)请计算9.6gN2H4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 





    3. 将24.5g氯酸钾和4g二氧化锰混合放入试管中加热,等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a.求生成氯化钾的质量.
    小刚很快列出计算过程,求出了KCl的质量.请你帮他检查是否正确.
    解:设生成的KCl为x
    2KClO3 ═ 2KCl + O2↑
    2×122.5  2×75.5
     24.5    x
    x=15.1g
    答: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为15.1g.
    上述过程是否有误?___________(填“是”或“否”)
    若有,请重新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KCl的质量。






    【思维拓展】
    4、 计算【课后提高】第3题中a的值(选用至少两种方法)



    第2课时 题型训练
    【学习目标】
    熟练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共同建构】
    归纳: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见题型
    1.已知某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反应物的质量或生成物的质量;
    2.已知某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生成物的质量或反应物的质量;
    【典型例题】
    15 密度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 的应用
    实验室用锌和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要制得标准状况下11.2L(标况下,氢气密度为0.089g/L),至少需要锌多少g ?






    16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称量固体,发现比反应前减少0.96g,则原混合物中含有氯酸钾多少?








    17 数据表格的处理
    某同学为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2.5g该样品和0.5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t1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得到
    t2、t3、t4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数据如下: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g)
    2.12
    2.08
    2.04
    2.04
    (1)加热t3时间后氯酸钾是否反应完全?______
    (2)求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
    (3)求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






    【当堂演练】
    1.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在此反应中,镁、氧气、氧化镁三者的质量比是 ( )
      A.3:2:5    B.2:1:2    C.2:3:5   D.24:32:40
    2.将16g硫在给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给定O2的质量
    1.5g
    16g
    20g
    生成SO2质量
    3.0g
    32g
    32g
    分析数据回答:
      (1)在三次实验中,第__________次恰好完全反应;
      (2)在第__________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__________g;
      (3)第__________次实验中硫有剩余,剩余__________g。
    3.如果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现有15.8g高锰酸钾可制得多少L的氧气?(氧气密度为1.429g/L)








    【课后提高】
    1. 氢气是理想的高能燃料,其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若充分燃烧8g氢气,在标准状况下,最少需要氧气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约为1.43g/L)?






    2. 某同学发现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CaO2),是为了解决鱼塘中氧气不足的问题。他回家后查阅资料,查到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原理:2Na2O2+2H2O=4NaOH+O2↑,且CaO2与Na2O2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
    ⑴写出Ca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⑵该同学为测定这种固体中CaO2的质量分数,称取20g样品加入到足量的水中,结果生成3.2g O2(假设样品中其它成分与水不反应)。请你计算该样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








    钙尔奇 caltrate
    主要成分: CaCO3
    规格:每片2.0g
    用法:口服
    用量:一日2次,每次1片
    3.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图所示为某种补钙剂“钙尔奇”说明书的一部分,取1片钙尔奇,放入盛有10g稀盐酸的烧杯中,其中碳酸钙跟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它成分与稀盐酸不反应)反应原理为: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烧杯内剩余物质质量为11.34g,请你计算:
    ⑴每片钙尔奇中碳酸钙的质量
    ⑵使用这种补钙剂,每人每天摄取钙元素的质量












    4.液化石油气是家庭常用燃料,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
    性质
    物质
    熔点/ ℃
    沸点/ ℃
    燃烧反应
    丙烷
    —189.7
    —42.1
    点燃

    C3H8+5O2 3CO2+4H2O
    丁烷
    —138.4
    —0.5
    点燃

    2C4H10+13O2 8CO2+10H2O
    (1)由上表资料分析,丙烷和丁烷的物理性质是:常温常压下呈________态(填“气”、“液”或“固”);化学性质是:具有 ________ 性。
    (2)液化石油气燃烧需要大量的氧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59g丁烷充分燃烧所需要的氧气的质量。











    (3)已知含碳气体的含氢量越高,相同条件下充分燃烧时产生CO2就越少。 比较甲烷、丙烷和丁烷分子中氢的质量分数,看出最洁净的燃料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思维拓展】
    婷婷同学对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开展了有关探究。过程如下:将7.5克的蛋壳放入容器中,往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收集到CO2气体1.1L。(CO2的密度为2g/L)【蛋壳的其它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1)婷婷的计算过程中出现多处错误,请你列出其中的两处错误:
    Ⅰ: ;Ⅱ: 。

    (2)请你根据婷婷的实验数据计算这些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婷婷设计计算参加反应的盐酸质量为多少克?其计算过程如下,观察思考后请完成右边框图中内容
    解:设参加反应的盐酸质量为x
    CaCO3+ HCl===CaCl2+H2O+CO2↑
    36.5 28
    x 1.1L


    x = 3g
    答:参加反应的盐酸质量为3g。

















    【课堂感悟】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1课时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通过对金刚石、石墨、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懂得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物质;
    3.通过实验,认识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106-109,填空
    1.纯净的金刚石是一种_____透明的_____________形状的固体,________是其最重要的物理性质,利用这个性质,可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墨是一种______色的有__________而不透明的__________状固体。石墨质软,能_____,具有润滑性。对应的用途是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3.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炭和活性炭具有________,利用该性质,木炭可以除去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_____,活性炭可做_________的滤毒剂。
    【共同建构】
    活动一:完成教材实验6-1,填空
    1.由于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___________的结构,因此他们都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毒气、色素、以及有异味的物质。
    2.小组讨论:金刚石、石墨、木炭和活性炭的性质和用途,讨论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
    (1)金刚石、石墨、木炭和活性炭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物质的________决定物质的_________。
    【典型例题】
    关于同种元素组成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⑤ 可能是化合物
    ⑥ 可能是单质
    ⑦ 可能是混合物
    ⑧ 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当堂演练】
    1.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
    A.金刚石 B.石墨 C.焦炭 D.活性炭
    2.下列物质均含有碳元素,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
    A.C60 B.CO C.C2H2 D.CH3OH
    3.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正确叙述是( )
    A.都是黑色固体
    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4.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下列物质用途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用天然气做燃料
    C.用金属铜制作电线
    D.用金刚石刻划玻璃
    【课后提高】
    1.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做润滑剂
    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
    D.这四种物质的结构中都是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单质
    B.碳单质都是黑色固体
    C.所有物质中金刚石最硬,石墨最软
    D.石墨是优质绝缘材料
    3.科学家已证实了有一种具有空心球状结构的N60分子,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N60和N2都是氮元素的单质
    B.N60相对分子质量是840
    C.N60中含有30个氮分子
    D.N60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4.如图所示,先在a、c两支相同的大试管中充满红棕色的NO2气体然后分别向a、c试管中加入质量相等的足量的石墨和活性炭,塞进胶塞,经过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
    A.c管中的颜色消失,水往c管流,a管无明显变化
    B.a管中的颜色消失,水往a管流,c管无明显变化
    C.a、c两支试管中的颜色都消失,水往两支试管中流
    D.a、c两支试管都无明显变化
    【思维拓展】
    如何证明金刚石、石墨、C60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


    【课堂感悟】

    第2课时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学习目标】
    1.通过碳原子结构分析和碳的化学性质实验,掌握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的稳定性和高温下化学性质的活泼性,了解稳定和活泼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2.通过碳与氧气、氧化铜等反应的实验探究,掌握碳的可燃性、还原性。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110-111,填空
    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
    2.碳在点燃条件下,具有_________,氧气充足时生成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氧气不充足时生成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较高温度下,碳能夺取某些含氧化合物中的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性。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建构】
    活动一:
    1.写出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较高温度下,碳能夺取某些含氧化合物中的____,是_____剂,具有_____性,发生_______反应。在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氧化铜是______剂,具有_______性,发生_______反应。
    2.写出碳还原氧化铁(工业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碳还原氧化铜实验,观察、记录、完成下表

    碳还原氧化铜
    化学方程式

    装置图
    见教材 图6-9
    装置特点
    ①试管口略向_____倾斜;②反应需________
    操作步骤
    ① 检查________ ②装药品固定试管 ③点燃
    ④先____________ ,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
    ①黑色固体逐渐减少 ②有___________生成
    ③生成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应注意: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酒精灯火焰处加铁丝网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先将导管移出液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已知稳定的高温时本实验成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验装置也会影响加热的效率。图Ⅱ装置将卧式装置改为直立式装置。实验时,将反应混合物烘干、夯实于试管底部,调节酒精灯是外焰完全包围试管的下部。右图为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
    ①为什么要把木炭粉和氧化铜烘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木炭呈块状,实验时要先将木炭研细,再与CuO粉末混合均匀后使用。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时,酒精灯加铁丝网罩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刚开始预热,烧杯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演练】
    1.北宋绘画大家范宽的水墨画《洗衫行旅图》流传至今,风采依旧,其原因是碳在常温下具有( )
    A.稳定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D.可燃性
    2.下列关于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碳和氧气的反应时化合反应
    B.碳和氧气反应时,可生成二氧化碳,也可生成一氧化碳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炽热的碳和二氧化碳作用可生成一氧化碳
    3.H2、CO、C,一样也具有还原性,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C + Cu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 + Cu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条件为加热)
    (3)H2 + Fe2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条件为高温)
    (4)CO + Fe3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条件为高温)
    4.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物质一定是( )
    A.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B.含碳元素的物质
    C.含碳元素的单质 D.无法判断
    【课后提高】
    1.用木材做电线杆时,常把埋在地下部分的表面微微烤焦,这是因为( )
    A.表面生成的碳不吸水
    B.碳易于土壤中的物质反应
    C.烧掉木材表面的水分以免毁坏
    D.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墨导电 B.活性炭吸附有毒气体
    C.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D.木炭还原氧化铜
    3.有关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CuO具有还原性
    B.C发生了还原反应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变
    D.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
    4.下列物质中,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是( )
    A.氧气 B.木炭 C.氮气 D.二氧化硫
    【思维拓展】
    有A、B、C、D四种单质,通常状况下,A、D是无色气体,B是红色金属,C是黑色粉末。现进行下列实验①在D中加热B,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物质。
    ②C与①的生成物混合,高温下得到B和一种无色气体。
    ③向①的生成物中通入气体A并加热,得到B和水。
    (1)试推断这四种单质的名称: A ________ ; B________ ;C_________ ; D 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三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感悟】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1课时 实验室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和查阅资料,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通过实验,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出发,研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113,填空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常用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建构】
    活动一:
    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相关信息,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填空。(相关信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标况下的密度为1.997g/L,空气密度为1.29g/L)

    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条件
    密度比空气的大或小
    溶解性及是否与水反应
    氧气
    高锰酸钾______
    过氧化氢溶液_______
    ____________
    密度____于空气
    ________溶于水
    二氧化碳
    碳酸钙_______
    稀盐酸_______
    ____________
    密度____于空气
    ________溶于水
    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确定
    气体发生装置图

    A

    B


    制取二氧化碳选择左边装置中的_______

    气体收集装置图

    C

    D E


    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取气体发生装置主要考虑因素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若药品为固态,且反应需要加热,则选择装置_________,若药品为固体与液体或液体与液体,不需加热,则选择装置__________。
    收集装置主要考虑因素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则可使用向下排空气法(如图_______)
    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则可使用向上排空气法(如图_______)
    若气体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则可用排水法(如图_______)
    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填写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写装置代号,下同)___________,将药品加入装置前,应进行了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用该装置收集的气体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烷的实验室制法: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态药品,经研磨均匀后装入反应装置中,加热产生甲烷气体。甲烷气体是无色、无味,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的气体。
    则,制取甲烷,发生装置可选________,收集装置可选___________。
    【当堂演练】
    1.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不到的仪器是(   ) 
    A .长颈漏斗   B.广口瓶   C.酒精灯   D.集气瓶 
    2. 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该气体的密度(   ) 
    A. 一定比空气的大   B.一定比空气的小 
    C. 可能比空气的大也可能比空气的小   D. 应与空气的密度接近 
    3.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 O 2 和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 CO2 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都需要加热 
    B.前者反应物是固体,后者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 
    C.都是分解反应 
    D.前者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后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4. 检验集气瓶里是否收集满了二氧化碳,正确的操作是(   )
    A.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下部
    C.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 D.用一小虫放入瓶中观察
    【课后提高】
    1.有一固体物质与一种液体接触时,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1)请你对产生的气体做出一种假设(或猜想),并设计实验证实你的假设(或猜想)。
    假 设(或猜想)
    验证方法及操作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结论








    (2)实验室里如果要制取该气体,你选择的药品是 、 。发生装置应选择下图装置中 ,收集装置应选择 。

    A
    B
    D
    E



    C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在实验操作考核中,要完成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1)上面是实验桌上摆放好的该实验所需的用品,小明同学发现其中缺少了一种实验仪器和一种药品,请你写出所缺仪器的名称 ________ ;所缺药品是 ___________;
    (2)写出制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
    (3)如图是小明实验时的主要步骤.

    a.加入药品 b.收集气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验满 e.清洗仪器、整理桌面
    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标号,下同) ________ ,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____ 
    3.下图装置有多种功能,轻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用来贮气,用排空法收集H2,应从_____端通入;
    用排空法收集CO2,应从_____端通入;
    用排水法收集O2,瓶内应先装满水,O2应从_____端通入;
    若用水将装置中的O2排出进行实验,水应从_______端通入。
    【思维拓展】
    甲图是实验室制备CO2的装置图。该装置的特点是:打开弹簧夹,大理石和盐酸接触,发生反应;关闭弹簧夹后,盐酸被反应产生的CO2气体压回长颈漏斗,与大理石分离,停上反应。用该装置制备CO2可起到节约药品和取用方便的效果。A、B、C、D装置中哪些可以起到与甲图装置相同的效果? (填写编号)。

    【课堂感悟】
    第2课时 实验室制取CO2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二氧化碳制取药品的选择原理,了解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
    2.通过合作探究,能对二氧化碳制取装置进行简单设计和评价。
    【自主学习】

    反应原理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检验、验满

    氧气



    检验:

    验满:






    二氧化碳



    检验:

    验满:


    A B C D E
    【共同建构】
    活动一:

    步骤
    现象
    1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2
    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

    3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4
    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

    结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讨论:能否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仪器的探究与实践
    1.观察教材制取二氧化碳装置图思考:
    (1)能否用普通漏斗代替长颈漏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锥形瓶能否用别的仪器代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组讨论,设计制取装置


    设计方案:
    1. 2. 3….






    展示交流:
    【典型例题】
    为了研究CO2的性质,需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2气体。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已知浓硫酸可以吸收水蒸气,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浓盐酸有挥发性)
    NaOH溶液
    浓H2SO4
    A
    B
    C
    D
    E
    F
    G






    (1)F装置中除导气管外,另两种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2气体,可采用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
    (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在上述实验中CO2气体无法收集满,则可能的原因是 。
    (4)实验室制取CO2, (填“能”或“不能”)将稀HCl换成浓HCl,理由是:

    (5)在实验中我们要遵守实验规则。如使用G装置时应注意的事项________(只写一条)。
    【当堂演练】
    1.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将图中错误之处给予改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反应物最好是 ( )
    A.碳酸钠和稀硫酸 B.石灰石和稀硫酸
    C.大理石和稀盐酸 D.石灰石和浓盐酸
    3. 某学生利用烧杯、干燥管和单孔橡皮塞组成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如图所示).

    (1)该装置A中应盛放_________,B处应放进_________,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2)若使正在发生的反应停止,可以通过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里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某同学认真研究了课本中的实验装置(如下图甲),对其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进行了改进(如下图乙)。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写出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_;
    (3)说明该同学进行实验装置改进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检验b中已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提高】
    1.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






    A B C D
    2.下图是他们设计的一个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对其优缺点的评价,错误的是(   )

    A.所用材料均为家庭废品,有较好的资源利用意识
    B.使用碱石灰(主要成份NaOH和生石灰)有利于得到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C.将石灰石放入铜丝网,不用时可使反应中止,体现便利使用的设计思想
    D.利用拉动铜丝的设计,要注意保证气密性良好,方能使实验成功
    2.鉴别H2、O2、CO2最简便的方法是 ( )
    A.测它们的密度
    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C.比较它们的溶解性
    D.通入石灰水
    3. 下实验仪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红同学位善于动脑筋学生,他将②进行一系列改进创新(如A和B)
    B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A装置显示的化学反应状态为______________(填“进行中”或“已停止”).
    若用,铜网上放药品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将其中铜网换成铁网,产生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铁活动性_____________铜(填“=”或“>”或“<”)
    【思维拓展】
    设计一套制取并验满二氧化碳的装置,仪器及药品:玻璃片、燃着的小木条、大理石、稀盐酸


    【课堂感悟】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 CO2的性质、用途及对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通过学习,会写二氧化碳的相关化学方程式及准确认识其实验现象
    3.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和相关环境问题
    【自主学习】
    1.二氧化碳是一种________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溶于水,固体二氧化碳叫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性质。
    3.二氧化碳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变浑浊。
    4. CO2的用途:(1)用于______(利用其不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2)作气体肥料(利用其可供给绿色植物进行_______作用)
    (3)干冰可作_______,用于人工降雨(利用干冰升华________的性质)
    (4)制碳酸饮料(利用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的性质)
    (5)作化工原料:生产化肥,制纯碱等。
    5.温室效应
    成因:(1)_________燃料的大量消耗 (2)________遭到破坏
    防止措施:减少使用___________,更多地利用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
    【共同建构】
    活动一:
    完成实验6-3、实验6-4,填写下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与空气比较)
    溶解性
    是否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






    活动二:
    完成实验6-5,填写下表

    (Ⅰ)
    (Ⅱ)
    (Ⅲ)
    (Ⅳ)
    现象




    分析




    将第一、四朵小花分别放入干燥的大试管中加热,观察现象

    (Ⅰ)
    (Ⅳ)
    现象


    分析


    交流讨论:
    (1)通过对比分析,可知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第四朵小花由红色重新变回紫色,说明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实验:
    操作:将玻璃片移开少许,向装C02的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盖好玻璃片,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
    分析:C02能与Ca(OH)2反应产生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成果】
    1.C02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02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A为制取C02的装置,根据验证C02性质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B处能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C02能与_____________反应
    (2) C处能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C02能与_____________反应
    (3) D处能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C02 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演练】
    1.二氧化碳和氧气物理性质上的相似点是( )
    A.常温下都是无色有味的气体 B.密度都比空气大
    C.都不易溶于水 D.加压降温后都变成无色液体
    2.区分氢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方法是( )
    A.看能否燃烧 B.看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看能否支持呼吸 D.充入气球能否上升
    3.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可描叙为( )
    a、密度比空气大;b、能支持燃烧;c、不能供给呼吸;d、能与水化合;e、不能支持燃烧(一般);f、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能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
    A.二氧化碳气体 B.碳酸钠 C.干冰 D.冰块
    5.牙膏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牙膏生产过程中常添加一种摩擦剂。这种摩擦剂是一种矿石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小的碳酸钙粉末。具体生产过程如下:

    试回答:(1)写出A ;B ;C ;D 。
    (2)写出a,b,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
    a __( ); b ( )。
    【课后提高】
    1.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的后果主要是( )
    A.破坏臭氧层 B.产生温室效应 C.产生酸雨 D.毒害作物
    2.盛放石灰水的瓶中常形成一种不容于水的白色固体,它是 ,产生这种物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示) 。
    3.二氧化碳是常用的灭火剂,但金属镁着火却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因为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黑色和白色两种固体粉末。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大多数都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你用学过的知识验证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泡中含有二氧化碳。将实验设计及相关内容填入下表中: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5.某校化学探究学习小组为了测定该镇石灰石矿石中开采出来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他们称取25.0克石灰石样品,将其全部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8.8克二氧化碳气体(假设杂质不反应,气体无损失)。求: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思维拓展】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欲测定桂林七星岩洞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过高,游人进去有没有生命危险。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写出你的方案,如果想要营造更好的旅游环境,需要降低洞内二氧化碳的含量,你认为应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课堂感悟】
    第2课时 CO的性质
    【学习目标】
    知道CO的性质和用途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121,填空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氧化碳的可燃性:_____燃烧,放出大量热,火焰呈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一氧化碳的毒性:二氧化碳易与________结合,使之不能很好地与_______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冬天房间里用煤或木炭取暖时,怎样做才能防止发生煤气中毒?_____________
    【共同建构】
    活动一:观看CO燃烧和CO中毒事件的视频
    交流:
    1.利用CO的可燃性,可用作_________,CO点燃前要_________,否则可能会___________
    2.CO中毒后如何处理?轻度的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严重的立即______________
    有毒尾气需处理后再排放,CO尾气处理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观看CO还原CuO的视频,了解其还原性
    现象:氧化铜由_____色变为_____色,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CO________氧,被__________,作________剂,具有________性
    CO的用途:用于____________
    写出CO还原氧化铁(工业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l)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人一氧化碳?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不仅能生成铜,还可能生成中间产物氧化亚铜(化学式为Cu2O).如果要对反应后A处残留固体的组成进行探究,试猜想残留固体的组成有哪几种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演练】
    1.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使人中毒,造成中毒的气体是 (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2.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时的火焰 ( )
    A.淡蓝色 B.蓝色 C.黄色 D.苍白色
    3.下列物质中,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是 ( )
    A.CO2 B.CO C.H2 D.C
    4.宣传伪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化学工作者的义务。下列各项中属于伪科学的是 ( )
    A.用液氢作燃料发射火箭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用催化剂把水变成汽油
    D.CO气体可以来冶炼金属
    【课后提高】
    1.CO和CO2相同的是 ( )
    A.物理性质相同 B.化学性质相同 C.组成元素相同 D.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2.请分析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CO(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O2(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气判断:混合气体水蒸气、CO、CO2、N2、O2依次通过灼热的Cu、灼热的CuO、石灰水、浓硫酸(有吸水性)后,剩余的气体是 ( )
    A.水蒸气 B.N2 C.CO2、N2 D.无法判断
    4.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碳氢化合物:CO、CO2及N的氧化物(如NO),因而是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治理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作用是使CO和NO反应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以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请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只有一字之差。
    (1)有人认为,二者像孪生兄弟,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A.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B.它们由相同的元素组成
    C.它们都有毒
    D.它们都能溶于水
    (2)也有人认为,二者化学性质相差甚远,请给出一条支持他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实,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感悟】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1课时 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学习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2.培养自身的实验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3.认识化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体会化学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128,完成下题。
    1.燃烧是可燃物与____________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是:(1)_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建构】
    活动一: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7—1”,并讨论。
    1.观察到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下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__________________
    3. 热水下的白磷在通入O2或空气后,能燃烧,因为具备了以下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燃烧的条件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阅读教材P129,探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并讨论、归纳灭火的原理。
    实例
    方法
    原理
    熄灭酒精灯


    扑灭森林火灾


    纸箱着火


    总结:灭火的原理:(1)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1.下列灭火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A.秸秆、柴草着火,用水泼灭 B.电器着火,应当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C.汽油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
    例2 .小明在实验室里做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帮他解决一下问题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一小石块和一小木块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将燃着的两支蜡烛中的一支用烧杯罩住

    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将一小木炭和一小纸片在酒精灯上加热

    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当堂演练】
    1.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 )
    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氧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2.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
    A.纸比煤跟空气接触面积大 B.纸比煤着火点高
    C.纸比煤着火点低 D.纸比煤密度小
    3.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使大火与空气中的氧气隔绝
    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的着火点以下使火熄灭
    D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气体使可燃物隔绝氧气
    4.在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酒精在桌子上燃烧起来,最合理、最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
    A.用嘴吹灭 B.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C.用湿抹布盖灭 D.用水冲灭
    【课后提高】
    1.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 ),用扇子扇炉火,炉火更旺,其原因是( )。
    A.空气流动使蜡烛接触的氧气减少
    B.空气流动带走燃烧的热量使烛火的温度低于蜡的着火点
    C.炉中燃烧物量大,放热多,空气流通不致使炉温降低很多,却使供给的空气增加
    D.使蜡烛的着火点降低
    2..当电器设备失火时,在酸碱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和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中,选择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主要原因是 ( )
    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C液态二氧化碳不导电 D.液态二氧化碳的压强大
    3.杰克用铜丝编织成铜网,将铜网放在蜡烛火焰的上半部位置,烛焰被切断,铜网上方火焰熄灭,下方继续燃烧,请你帮他分析原因__________
    4..扑灭油井大火的方法有:①使炸药在大火上爆炸②用液态氮。试回答:
    方法①②灭火的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
    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小花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白磷为白色蜡状固体,有剧毒,不溶于水,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然后她进行了如下实验:
    80℃水
    白磷
    MnO2
    H2O2
    80℃水
    铜片
    铜片
    白磷
    白磷
    红磷
    A
    B
    C
    a





    (1)按A装置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①铜片上的红磷____________②铜片上的白磷________③水下的白磷___________________。
    (2)B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在使用组装好的B装置前,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然后加入药品并将B和C装置连接。滴入双氧水,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其中Mn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C装置中水下的白磷燃烧。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3)从以上实验分析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为:可燃物、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4)你猜想一下,实验室中白磷应该保存在____________ 中。
    【课堂感悟】


    第2课时 灭火器和易燃物及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学习目标】
    1.了解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131,完成下面问题。
    1.灭火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爆炸是在_______的空间内______的燃烧,短时间要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_________,而就会爆炸。
    3. 写出以下几种消防安全标志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建构】
    活动一:探究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5. 阅读教材P130,解释这个装置及灭火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泡沫灭火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有些燃烧很平静,有些燃烧却能引起爆炸,爆炸的条件是什么?
    实验探究“粉尘爆炸实验”讨论:
    (1)为什么金属筒要加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要鼓入大量的空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粉为什么 要干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需要根点燃的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爆炸的条件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 )
    氢气(2)汽油蒸气(3)液化石油气(4)煤气(5)天然气
    A、(1) B、(1)(2)(5)
    C、(1)(2)(3)(5) D、(1)(2)(3)(4)(5)
    例2 下列关于爆炸的叙述正确的( )
    A.爆炸是气体物质剧烈燃烧的结果,所以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B.爆炸是一种现象,当气体体积在一个受限制的空间内急剧膨胀时,就会发生爆炸,这种现象可能因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引起的。
    C.爆炸都会伴有发光、发热的现象
    D.爆炸是缓慢氧化的必然结果



    【当堂演练】
    1、 根据你生活的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的是( )
    A.电线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加油站,面粉厂贴有“禁止烟火”的标志
    C.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D.做菜时不慎油锅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2.下列物质属于易燃物的是 ( )
    ①酒精 ②白磷 ③氢气 ④石灰 ⑤食盐 ⑥液化石油气 ⑦硫 ⑧镁带
    A.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③⑥⑧
    C.只有①②③⑥⑦⑧ D.全部都是
    3、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因为在人员密集的车船上,这些物品一旦着火或爆炸,极易造成巨大危害,以下物品:①蔗糖,②酒精,③烟花鞭炮,④汽油、煤油。不准随身携带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置,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开窗
    C.所在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逃离火灾区
    【课后提高】
    1.现在许多家庭使用石油液化气做燃料,为使人们警觉,通常在其中加入少量有恶臭味的
    硫醇。某居民回家后,闻到屋内充满了“液化气”气味后,他立即去厨房检查,当他旋转灶台上的开关时,自动打火装置进出火花,引起了剧烈的爆炸。如果是你,首先应该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夜晚____________________,能否开灯检查?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95年12月8日,在克拉玛依特大火灾中,288名中小学生葬身火海,灾难震惊全国。为此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 ,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你认为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
    ①沿楼梯迅速下楼 ( ) 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 ) 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
    ④封闭房门( ) ⑤迅速转到阳台,用绳索下坠( ) ⑥跳楼 ( )
    3.去年夏天的一个中午,范雨同学放在操场上的自行车车胎突然爆炸了,请你分析原因?你还能举出这种变化的爆炸例子吗?
    4.火灾会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如果我们住房室内着火,是否要打开所有的门窗?为什么?从火灾中逃生时,常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其主要作用是什么?上网查找一些火灾时的安全逃生知识。
    【思维拓展】
    某生产烟花爆竹的工厂,为了提高工人的防火意识,保证生产和安全,想制定一个安全防火制度,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帮他们提几点建议(答出三点即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感悟】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1课时 燃料和热量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通过学习,了解化石燃料及其不可再生性,增强节能意识。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137-141,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_____再生的能源。
    2.化石燃料都是( )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3.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需要考虑两点: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不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建构】
    活动一:完成教材实验7-3,填表
    现象

    手的感觉

    化学方程式

    交流: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_______的改变,通常表现为_________和_________现象,例:放热现象的化学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吸热现象的化学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天然气(CH4)
    观看视频:天然气的燃烧
    CH4的物理性质:_____色、____味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溶于水。
    CH4的化学性质:具有________性,点燃前需_____,燃烧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煤和石油的形成
    B.天然气燃烧
    C.分离石油制得汽油、煤油、柴油等
    D.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
    2.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大多是犹豫瓦斯爆炸所致。瓦斯中含有甲烷和一氧化碳等气体,当矿井中瓦斯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遇到明火即燃烧爆炸。为避免灾难发生,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
    加强安全管理,杜绝明火源泉 ②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 ③提高通风能力 ④将矿井中的氧气抽出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当堂演练】
    1.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
    A.到溶洞探险打火把照明 B.掏空沼气池前进灯火实验
    C.点燃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 D..到小煤窑里挖煤用火把照明
    2.目前人类所使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化学反应。下列变化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家中用煤取暖 B.使用干电池照明 C.利用水力能发电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3.下列各化学反应过程中,需吸收热量的是( )
    A.天然气燃烧 B.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碳层 C.铝片与盐酸反应 D.蜡烛燃烧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干冰蒸发时需吸收大量的热,这就是化学反应中的吸热现象
    B.硫燃烧需要先加热,所以它燃烧是吸收热量
    C.水蒸气液化放出热量,这是化学反应的放热现象
    D.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放出热量
    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它们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因此人们常把__________称为“工业的粮食”,把____________ 称为“工业的血液”。煤主要含有______元素,石油主要含有____________元素。
    6.为了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许多公交车易压缩天然气(CNG)为动力燃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CNG的主要成分是CH4
    B.CNG完全燃烧的主要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CNG是纯净物
    D.使用CNG燃料可减少空气污染
    【课后提高】
    1.下列气体和空气混合后点燃,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氢气 D.甲烷
    2.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该气体是( )
    A.水蒸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并不是无限的( )
    B.煤或石油只要完全燃烧就不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
    C.人类必须节约现有的能源,并大力开发新能源
    D.对煤和石油要合理开发、综合利用
    4.煤是“工业的粮食”。煤燃烧时不仅产生我们所需的能量,同时还会生成大量的污染物。为减少煤燃烧时对环境的污染,可通过下列途径将煤转化为高热值的清洁燃料:将煤干熘所得焦炭在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得到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
    (1)利用水煤气中的CO和H2在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得液体燃料甲醇(CH3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利用水煤气中的CO和H2在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也可以制得气体燃料甲烷(CH4),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经历了从“煤球”至“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些孔。(1)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煤在燃烧时会产生许多污染物,据资料显示,冬天的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会增多。请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减少煤燃烧是对环境的污染,可将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煤层制得较洁净的水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煤气用管道输送到千家万户,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家用煤气。煤气厂常在水煤气中特意掺入少量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西部大开发的十大工程中,“西气东输”是其中之一,“西气东输”中的“气”指的是 ( )
    A.水煤气    B.裂解气    C.天然气    D.电石气
    (4)2001年2月24日,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北京的空质量提高,已石家庄Ⅱ级标准.这主要得力于搬迁一此超标排放的工厂和大量使用燃燃料,减少了SO2和粉尘的排放,特别是使用了许多的环保型汽车,排放污染值大大降低.试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
    最近,我国南海海底发现巨大的“可燃冰”带,能源总量估计相当于中国石油总量的一半;而我国东海“可燃冰”的蕴藏量也很可观.“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水合甲烷晶体(CH4·nH2O).请结合初中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CH4·nH2O晶体中水是溶剂
    B.CH4·nH2O的组成元素有3种
    C.CH4·nH2O中CH4和H2O的质量比为1∶1
    D.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
    (2)“可燃冰”的发现为我国在新世纪使用高效新能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用“可燃冰”做燃料,你认为有哪些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感悟】








    第2课时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2.了解酸雨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142-146,填空
    1.煤燃烧会排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_____
    2.化石燃料燃烧造成对空气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燃料中一些杂质如硫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如_______________,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____________;未燃烧的______________及碳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
    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燃料,可节约________________,减少______________的污染。
    4.乙醇俗称_________,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资源,它具有可燃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H2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它来源广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制取成本高、运输困难,暂时还不能广泛使用。
    6.新能源除氢能源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共同建构】
    活动一:看视频,了解酸雨的危害
    交流讨论:酸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有哪些?
    (1)损坏植物叶面,破坏____________
    (2)腐蚀建筑、雕像等,其原材料大理石、石灰石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
    (3)腐蚀铁、铝等________制品。
    ……
    活动二:看视频,了解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反应原理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检验、验满
    氢气



    点燃前需____________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E
    【典型例题】
    1.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
    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酸雨的产生 D.农药、化肥的污染
    2.由于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国家有关部门2004年10月作出决定,扩大“乙醇汽油”的试点范围。“乙醇汽油”中的乙醇可用高粱、玉米、薯类作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制得。同时,由于能源价格上涨,部分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受到影响,昔日常用的蜂窝煤因为价格低廉又受到人们的青睐。请回答:
    (1)煤燃烧产生的空气污染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醇是一种绿色能源,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减缓日趋严重的能源危机,请你提出一条具体的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演练】
    1.下列情况:①煤的燃烧 ②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 ③燃放鞭炮 ④用汽油为燃料的汽车尾气的排放 ⑤用氢气为燃料的新型燃氢汽车排放的尾气,会引起空气污染的是( )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氢气是未来的理想能源,根据氢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及氢气性质分析,在氢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需解决的课题有( )
    ①探索廉价的制氢气的方法 ②研究氢气燃烧产物的处理技术③开发安全、高效的储氢技术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和② D.①和③
    3.某同学设计了一些准备在实验室制取有关气体的方案,其中合理可行的是( )
    A.加热氯酸钾与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制氧气
    B.用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
    C.用稀盐酸与生石灰反应制二氧化碳
    D.用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制二氧化碳
    4.随着“西气东输”的全线贯通,作为家庭成员,我愿将下列有关天然气的化学知识告知父母: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然气在第一次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时,必须先将管道内注满氮气。我知道填充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然气本身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但在使用时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加入乙硫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提高】
    1.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大力提倡“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
    A.将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用石灰水吸收      
    B.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关掉不用的程序,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
    C.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D.多步行,骑自行车,尽量选用公共汽交通,少开车
    2.201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多个物种,一颗星球,一个未来”。下列认识不合理的是 ( )
    A.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提倡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出行方式
    D.开发新能源,禁止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
    3.下列措施不符合世博会“节能、环保、低碳”理念的是 ( )
    A.“阳光谷”上采阳光、下蓄雨水,可给世博园区提供照明用电和生活用水
    B.主题馆的东、西两墙种植大面积的生态植物,以吸收二氧化碳
    C.用煤发电,以保证充足的电力供应
    D.在交通、建筑、生活设施等方面广泛应用新能源技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4.下列措施:①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②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③使用无铅汽油;④改用压缩天然气;⑤改用液化石油气;其中能够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5. 我国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炭和石油.含有硫的煤炭燃烧时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主要是SO2,它遇到雨水成为酸雨降落到地面会带来很大危害,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举出三个方面的危害实例: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SO2污染严重时,目前有一种有效的方法,用直升机喷洒碳酸钙粉末,脱硫效果可达85%,其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CO2.实验证明石灰浆[Ca(OH)2]在空气中可吸收SO2生成CaSO4和其他物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
    成都市大多数家庭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为了探究天然气中含有哪些元素(即探究天然气的组成元素)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解释与推断
    在玻璃尖嘴处点燃天然气再用一个干冷烧杯罩住火焰(如下图所示)





    天然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然气有可燃性


    天然气中含有
    _______元素。
    2.迅速翻转烧杯,立即向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烧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然气中含有
    ________ 元素。
    结论:综合上述推断,说明天然气中一定含有 _________ 元素,可能含有___________元素。


    【课堂感悟】



    相关学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检测,学习过程,课堂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学案,共5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精品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本册综合导学案及答案,共9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导学,学习研讨,教学反思,实验2--1,实验探究2,实验2—6,实验2-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