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4.2《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教案+学案+分层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4.2《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pptx
    • 教案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4.2《怜悯是人的天性》(教学设计).docx
    • 原卷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4.2《怜悯是人的天性》(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
    • 解析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4.2《怜悯是人的天性》(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
    • 学案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4.2《怜悯是人的天性》(同步学案).docx
    4.2《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教案+学案+分层练习01
    4.2《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教案+学案+分层练习02
    4.2《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教案+学案+分层练习03
    4.2《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教案+学案+分层练习04
    4.2《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教案+学案+分层练习05
    4.2《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教案+学案+分层练习06
    4.2《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教案+学案+分层练习07
    4.2《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教案+学案+分层练习08
    4.2《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教案+学案+分层练习01
    4.2《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教案+学案+分层练习02
    4.2《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教案+学案+分层练习03
    4.2《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教案+学案+分层练习01
    4.2《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教案+学案+分层练习02
    4.2《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教案+学案+分层练习03
    4.2《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教案+学案+分层练习01
    4.2《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教案+学案+分层练习02
    4.2《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教案+学案+分层练习03
    4.2《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教案+学案+分层练习01
    4.2《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教案+学案+分层练习02
    4.2《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教案+学案+分层练习03
    还剩3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6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4.2 *怜悯是人的天性精品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4.2 *怜悯是人的天性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42《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pptx、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42《怜悯是人的天性》教学设计docx、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42《怜悯是人的天性》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42《怜悯是人的天性》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42《怜悯是人的天性》同步学案docx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之初,性本善”,关于人性的底色的探讨,历来为哲学家、思想家们所热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怜悯是人的天性》,领略卢梭的思想智慧。
    1.了解卢梭及其作品,了解本文写作的相关背景。2.梳理文章论证的脉络,分析论证特点。3.分析文章的驳论方法,掌握举例论证、类比论证的论证方法。4.理解“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观点,辨析其先进性和局限性,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卢梭(171-1778),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
    英国诗人拜伦:“他能把疯狂的性格描绘得美丽端庄,把不规的行为涂上灿烂的色彩,他的言语就像眩眼的日光,使人的眼睛流下同情的泪水”。 德国文学家歌德: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本书是1753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在性质上,这是一部阐发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仅次于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本书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在这本书里,卢梭已经发现人类历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进步与落后)和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但卢梭的这些可贵的民主思想和辩证思想始终是与他的唯心主义观点和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结合在一起的。本书的写作,就是他隐避森林深处沉思默想之所得。
    ①“怜悯”指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②“天性”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外界难以改变的心理感知特性及行为趋向。
    倘有了同病相怜的侣伴,天大的痛苦也会解去一半。 —(英)莎士比亚《李尔王》共同的悲鸣是把两颗心结合得更紧的强力黏合剂。 —(英)骚塞《圣女贞德》那种在饱经艰难之后才获得的幸福是不太招人嫉妒的。因为人们看到这种幸福是如此地来之不易,以至甚至产生了同情——而同情心总是医治嫉妒的一味良药。 —(英)弗·培根《论嫉妒》
    了解“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
    1.明确字音。捐弃(juān)  妨碍(ài) 汲汲(jí) 摒弃(bìng)
    2.解释词语。 恰恰相反:指所指的事物截然不同,正好相反。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嗜血成性:意思是爱好吸血成了习性,指贪婪地进行敲诈勒索,榨取民脂民膏。无动于衷:指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境地。指站在别人的处境替别人着想。明目张胆:现指无所顾忌,胆大妄为。若无其事:形容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或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的样子。一往无前:一直往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动荡不安: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避而远之:指对某事或某人不喜,厌恶或恐惧,所以避开,远远的离开。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任务活动 整体把握,理清结构任务说明: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文章都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要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思考1:文章的核心论点是什么?明确 怜悯是人的天性
    思考2:快速浏览课文,划分层次结构。
    任务活动一 品读内涵,把握主题任务说明:语言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外在载体,不仅在形式上会有修辞、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变化,而且在内涵上往往也是多重的,既有比较浅白的字面意思,还有寄寓其中的深刻内涵。主题则是指文艺作品中或者社会活动等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泛指主要内容。把握主题要结合主要内容、时代背景以及人物、情节等内容,加以总结。
    思考1:卢梭所说的“怜悯”指的是什么?明确 卢梭认为在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爱心和怜心。自爱心是为了生存而具有的原的、内在的、先于其他一切的自然产生的欲念。怜悯心可以人的自爱心扩大到爱他人,爱人类,产生仁慈、宽大等人道精神。而怜悯心可以指代是我们设身处地地为受苦的人着想的一种感情。
    思考2:请分条概括《怜悯是人的天性》所表达的观点。明确 ①自然状态中的人似乎彼此间没有任何道义上的联系,既无邪恶之心,也无为善的美德。②欲望是社会造成的,也才使法律成为必需的东西。③怜悯心是人类在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以前就具有的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
    思考3:从文章第二段来看,霍布斯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是怎样得出结论的?明确 霍布斯认为,人天生是恶人。在他眼中,人生来就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不知道什么是美德,从来不对他的同类效劳,人总是以为自己是整个宇宙的主人。
    思考4:如何理解“这是纯粹的天性的运动,是先于思维的心灵的运动”这句话的含意?明确 这里是就怜悯心而言的,作者认为,怜悯心是一种天然的力量,要早于思维的心灵运动而产生,这种力量是原始的,即使是最败坏的风俗也难以摧毁。怜悯心是一种感性认识,而不是理性思维。
    思考5:作者写《蜜蜂的寓言》中的故事,有什么作用?明确 故事中的被囚禁的人作为陌生人,虽然与当事人不存在任何特殊性关系,而且孩子的安危与他的自身利益也没有切实关系,但他却由于目睹孩子的痛苦而自然而然地产生巨大的悲伤之感,并因不能一伸援手而难过。这里伸出援手并不是想要得到感激或赞美,只是出于对受害者难以抑制的强烈的怜悯之心。这有力地证明,怜悯心是人类最普遍的天然的美德。卢梭认为“怜悯”是人的天性,具有强大的力量,为下文阐述其作用张本。
    思考6:从文章倒数第二段来看,自爱心是怎样产生的?它与怜悯心有何不同?明确 作者认为,自爱心是在理智的情况下产生的,它主要是关心自我,使自己远离一切使其感到为难和痛苦的事物。自爱心引导人肯定自我价值,追求自由,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怜悯心,使人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人,关爱世界。
    思考7:文章最后一段指出了怜悯之心的哪些作用?明确 ①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依存。②不仅可以代替法律、良风美俗和道德,而且还可以让每一个人都能获得需要的东西。③在训导人们方面,强调“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的原则。
    思考8:卢梭认为,怜悯是人的天性;在中国,最著名的莫过于孟子的“性善论”。请结合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怜悯是人的天性”的理解。明确 卢梭认为,“怜悯心”是人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这同孟子所讲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如出一辙。现代情商理论中有一重要概念叫“同理心”,“同理心”就是换位思考、共情,是站在对方立场思考,从而能够体会并为对方着想的心理,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将心比心。孟子有时也把人的“恻隐之心”称作“不忍人之心”,从字面上看就更加表明其等同于现代所讲的“同理心”。“恻隐之心,仁也”,孟子又把“恻隐之心”表现为主动地对外物秉持的“仁”的观念,成为人的外在善行的心理动力,进而以“性善论”作为根据,主张在政治上实行“仁政”,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保民而王”。可见,这种“同理心”,或者说“怜悯心”,是普遍存在于人的自然天性中的,但其存在的程度,每个人却不尽相同。只有通过个人不断的努力和社会的弘扬,甚至有赖于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使它发挥出最大效能。
    本文在批评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观点的基础上,用事实指出,善是人的本性,怜悯心作为一种善,是人类最普遍和最有用的一种美德。怜悯心对于人类生活、对于调节人与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任务活动二 分析特色,学以致用任务说明:写作特色是指文章在某些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显著的写作技巧、写作特点和效果。写作特色因人而异,写作特色运用得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力,使得文章引人入胜。写作特色内涵丰富,例如结构、修辞、语言、叙事特点、表达方式等等。准确分析并概括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有助于提升阅读者的感悟力,也为表达提供了方法借鉴。
    思考1:简述第一段的行文思路。明确 首先说在自然状态中的人既无邪恶之心,也无为善的美德,提出“邪恶”与“美德”的概念。接着从生理意义上解释“邪恶”和“美德”:把对保护自己的生存有害的品质称为邪恶,把对保护自已的生存有益的品质称为美德。指出最不反抗天性的冲动的人是最有美德的人。然后通过层层设问,将“文明人”与“美德”和“邪恶”联系起来,提醒人们思考:处于自然状态中和处于被动状态中,哪一种更幸福。
    思考2:卢梭是如何评价霍布斯的观点的?运用了什么方法对他的看法进行了批驳?明确 卢梭认为,霍布斯对人性的解释着眼点是错误的,他把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了一谈,他还忽略了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这种事实。卢梭在批评霍布斯观点时主要运用了逻辑推理中的归谬法。
    思考3:试分析第二段的破立结合。明确 前半部分是对霍布斯理论的批评,“我们尤其不可像霍布斯那样……唯一的主人”,首先树立批驳的靶子;进而指出其错误认识的实质,“然而他在书中所说的话却恰恰相反,因为他把为了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了”;随后进行逐级批驳,“霍布斯没有看出……”“霍布斯还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这是“破”。然后,在这些批评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怜悯心是人类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这是“立”。
    思考4:作者在谈论怜悯心会派生出许许多多的社会美德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明确 文中以“在旁边观看的动物”为例,运用类比的方法,指出愈是对受难的同类的痛苦感同身受,它的同情心、怜悯心愈是强烈。
    思考5:探究本文的写作特色,简要结合文本分析。明确 ①破立结合。作者在批驳霍布斯的观点的同时,及时阐述自己的结论边破边立。比如,作者在指出“霍布斯没有看出时,作结说,“因此,我们认为野蛮人之所以不是恶人,其原因恰恰在于……”②举例论证。依托大量翔实的事例,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③演绎推理。比如:“既然霍布斯认为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他就会咬别人的腿。”就是由霍布斯的观点推理出野蛮人所干的许多过分的事,从而驳斥了霍布斯观点的错误。
    任务活动三 锤炼语言,曲径探幽任务说明:一千多年来的中国诗坛尽管新旧更替,但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却是不同时代的诗人都企盼达到的艺术高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主要内涵即是“炼字与炼意”。“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诗赋以一字见工拙”,品鉴诗词的语言,是鉴赏诗歌之美,品鉴诗人之情的重要方法。
    鉴赏语句,品味语言①我们尤其不可像霍布斯那样,因为人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便认为人天生是恶人;因为人不知道什么是美德,便认为人是邪恶的……明确 先亮出观点:不可像霍布斯那样;接着运用两个相同的句式“因为人……便认为……”,列举霍布斯的错误认识,用简约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内容,句式整齐,语言简洁、有力。
    ②他看到的这件事情虽与他个人无关,但他心中的感受是何等悲伤啊;目睹这种情景,而自己却不能对晕过去的母亲和垂死的孩子一伸援手,他难道不难过吗?明确 援引事例,发挥想象,由一个事例而想到了人性最柔软最本真的“怜悯心”。“何等”即“多么”,表示程度之深;“难道不难过吗?”反问句式,表示难过之极。
    任务活动四 比较阅读,拓展延伸任务说明:同样一个题材,不同作者会选择不同的形式加以表现,不用的语言加以呈现;同一体裁,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情感寄寓和志趣表达。文学的“和而不同”的美学观念,从未过时。将相关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可以拓宽品读者的情感体验,加深对主题的认识,鉴赏不同的艺术手法。
    对比阅读第一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思考:《怜悯是人的天性》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两文的理论思想有相通之处,请加以概括。明确 孟子和卢梭都主张人性本善,它源于本性,也就是天生具有的温柔、善良、同情心,先天存在的自然情感,即自爱心和怜悯心。
    材料一: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礼的内容在现代标准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日:‘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恻隐之心并没有使孔子同意于取消相当残忍的行为。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如果我们在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仪式”了。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礼”字本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指一种仪式。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曾子易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的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无意所构成的秩序了。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尽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材料二:礼治蕴含礼制、礼仪、礼义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和具体举措,在涵养人方面功不可没,构成一种层层递进的“立人”的实践过程。安土重迁的乡民,由于见识和受教育机会有限,开启教化的过程基本通过礼制进行。以礼制俗,倚重礼制来约束和规范,免得人的行为举止失范与失序。如此讲,并非意味着农家人粗鄙。在生活境况比较差特别是缺乏仓廩实知礼节的那种从容时,遵礼守制能够抑制人性中负面气质的释放,保障人的道德伦理不至于虚空。其所蕴含的逻辑,与传统王朝治理从“重德化”到“明礼制”的治乱史观的转变相契合。与强制性的礼制、律令相比,礼仪在人生的修养方式上相对柔和。通过锲而不舍地学礼习礼,借仪式与节度融入人的感情,从而亲亲尊尊,内化人格而复性于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在严谨的仪式操练中习得,举止合体,熏陶气质。此时的礼,不仅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外在规范,也是变化气质、端正人心的修身养性之功。如蔡元培所言:“礼仪能造就习惯,而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
    就礼义而言,其为制礼的意旨,礼之所以为礼的精义,也可作上述“化”的理解。换句话讲,创设礼制与礼仪最终是“化人”,使人能深明礼义即“明事理”。有了明事理的境界,乡民们哪怕物质条件再艰苦,处事也会将心比心、有怜悯心,呈现出人的精神气度。明事理不只关联着零零杂杂的村民日常,同时还有着“人生的意义”的关照。如农民谈论的“抱着金元宝,若没命一切皆空”的理儿,何尝不是一种哲学性命题。在广袤的乡间,这种深明礼义,恰恰说明了千百年来的乡村缘何能够低成本自治。(摘编自张海荣、张建梅《向里用力:转型期乡村文化治理的根本途径》)思考:请结合两则材料,简析“礼治”的基本内容。明确 ①礼治的依据是“礼”,‘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一种行为规范。②礼治的前提条件是社会变化慢,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或:礼治的维持力量是传统)③礼治蕴含礼制、礼仪、礼义,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和具体举措。④礼治有其残酷性。
    完成同步资源的《分层作业》
    相关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4.2 *怜悯是人的天性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4.2 *怜悯是人的天性优质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怜悯是人的天性,破驳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运用头脑思考,社会美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4.2 *怜悯是人的天性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4.2 *怜悯是人的天性备课ppt课件,文件包含42《怜悯是人的天性》教学课件2023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pptx、42《怜悯是人的天性》同步学案2023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42《怜悯是人的天性》分层作业解析版2023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42《怜悯是人的天性》教学设计2023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42《怜悯是人的天性》分层作业原卷版2023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4.2 *怜悯是人的天性评优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4.2 *怜悯是人的天性评优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42《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16张pptx、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42《怜悯是人的天性》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4.2《怜悯是人的天性》课件+教案+学案+分层练习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