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一单元 2.乡下人家 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一单元 2.乡下人家 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01
    第一单元 2.乡下人家 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02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2 乡下人家获奖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2 乡下人家获奖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语文要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乡下人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课文内容,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一处景致。

    3.能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语文要素】

    4.积累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能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紧扣关键语句感知景物。

    3.再读课文,借助关键语句明晰画面。(重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一些具有乡村特色的图画,配上舒缓的轻音乐)让学生想一想在哪里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致,唤起生活的记忆,推开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门。

    二、检查预习,紧扣关键语句感知景物

    1.借助预习单的反馈,读准“芍药、朴素、附上、绘成、纺织、攀上、率领、倘若、捣衣、和谐”等词语,识记“率、朴、素”等生字。

    2.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关键语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里,都有哪些景物和人物的活动?同桌交流。

    明确:课文中写到的瓜、花、竹都是植物,鸡、鸭是家禽,吃饭、睡觉是生活场景。原来作者在选择素材时,既考虑到了具有乡下特色的景物和活动,又有一定的分类。

    4.结合景物和活动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抓住方位词和时间词,理解顺序,就可以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借助关键语句明晰画面

    过渡:这么多独特、迷人的景物和活动,构成了乡下人家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课文都写到了哪些画面呢?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欣赏文字带来的一幅幅乡村美景图。

    1.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根据文字再现画面,读完后,说一说自己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我仿佛看到了门前的瓜架上爬满了细长的藤蔓,绿色的叶子在随风飘动。一个个青的、红的瓜,像小铃铛一样跟着摇摆,有趣极了!

    追问指导:抓住“屋前”“瓜架”等关键词给这幅画面取名——屋前瓜架图。

    2.迁移运用。请你学着把后面文字读成画面,再给每一幅画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

    明确:门前鲜花图、屋后竹笋图、鸡鸭觅食图、门前晚餐图、月夜虫鸣图。

    1. 师小结:这样课文就变成了一幅幅可以感知的具体画面了。

    四、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生字,让学生说说写字要点。重点指导“蹲、率”。

    “蹲”字左窄右宽,左边足字旁短小,“酋”中的短横容易遗漏,引导学生先书写,再自主书写;“率”字中“幺”两边的四点左右对应,向中间聚拢。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课文内容,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一处景致。

    2.能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难点)

    3.积累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借助关键语句明晰了一幅幅画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品悟语言,借助关键语句体会课文思想感情。

    二、品悟语言,借助关键语句体会思想感情

    1.示范学习“屋前瓜架图”,抓住蕴含作者情感的语句体会思想感情。

    课件出示: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说说这句话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点拨:“装饰”在课文中的意思,是指“起修饰美化作用的物品”,“风趣”是“风味情趣”。这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起到了什么美化作用,又有何风味情趣?

       (1)请三位学生到讲台上,想象自己的家在乡下,一号学生家的屋前有一架丝瓜,二号学生家的屋前有一对石狮子,三号学生家的屋前有一根旗杆。

       (2)教师按季节转换提示,请三位学生想象一年四季各家屋前的景色是怎样的。

        ①师提示:春天来了,你们三家的门前各是怎样的景色?

    预设:一号学生家门前的丝瓜藤开始往架子上爬了,嫩嫩的丝瓜叶在风中摇摆着,像许多只小手在欢迎来做客的朋友;二号学生家门前的石狮子兀自蹲着;三号学生家门前的大旗杆兀自立着。

        ②师再提示:夏天来了,你们三家的门前又是怎样的景色?秋天呢?冬天呢?

    点拨:在具象铺排中,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瓜架因四季变化而变化,自然又别有风趣,而石狮子和大旗杆一成不变,了无生趣。这样就对“屋前瓜架图”的“独特、迷人”有了感悟,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能初步体会了。

    2.走进其他图景,多角度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文里描绘的每一幅画面,都可以从那些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着手,通过展开想象、联结生活等方法,感受乡下人家景致的“独特、迷人”。

    预设:

    “门前鲜花图”抓住花名间的逗号和“依着时令”等词语,感受农家门前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的美景,体会作者的欢喜之情。

    “屋后竹笋图”抓住表示颜色的词和“常常、许多、成群、探出头”等词语,感受竹、笋旺盛的生命力,体会作者的欢欣喜悦之情。

    “鸡鸭觅食图”抓住“肯定、率领、大踏步、游戏、从不吃惊”等词语,感受鸡鸭生活的自由自在和彼此信任,体会作者对乡下自由、淳朴生活的向往之情。

    “门前晚餐图”“月夜虫鸣图”则可抓住“常常、天高地阔、赛过催眠曲、甜甜蜜蜜”等词语,感受乡下人家的自然、和谐,体会作者对乡下生活的无限向往之情。

    3.指名读课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试着读出自己的那份喜爱之情。

    4.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

    让学生自由选择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交流阅读感受。并将自己觉得生动形象的句子抄写下来。

    5.回扣全文,小结体会。

    抓住全文的关键语句,结合前面的画面,请学生说说自己从“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一句中体会到的课文的思想感情。

    三、迁移运用,写出能表达思想感情的一段话

    1.请学生再次浏览课文,紧扣关键语句“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引导思考:你发现作者都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时候和季节?

    明确:作者是抓住乡下人家的“春、夏、秋”和“白天、傍晚、夜间”这些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来写的。

    2.那在你眼里,乡村景致又是怎样的?请学生联系自己平时的观察和印象,学习课文某一幅图的写法,用一段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乡村景致,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板书]

    2乡下人家

    独特迷人:屋前瓜架图门前鲜花图

               屋后竹笋图 鸡鸭觅食图

               门前晚餐图 月夜虫鸣图

    [教学反思]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前提是能走进文字描绘的图中景,真切感受到作者字里行间的情感。为此,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先引导学生抓住重要语句,通过多形式朗读展开想象、抓关键词句展开想象、对比事物展开想象等,从不同的图景中感受乡村景致的独特、迷人,从而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再学习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方式,迁移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乡下人家的思想感情。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3 荷花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3 荷花优秀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语文要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2 燕子一等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2 燕子一等奖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语文要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2 找春天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2 找春天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初读课文,自主识字,研读课文,感悟快乐,指导书写,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一单元 2.乡下人家 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