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版:疑难规律方法:第三章 不等式(复习讲义)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版:疑难规律方法:第三章  不等式(复习讲义)01
    20-21版:疑难规律方法:第三章  不等式(复习讲义)02
    20-21版:疑难规律方法:第三章  不等式(复习讲义)03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5第三章 不等式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5第三章 不等式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及答案,共25页。

    

    1 实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知多少

    实数比较大小是一种常见题型,解题思路较多,灵活多变,下面结合例子介绍几种比较大小的方法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1.利用作差法比较实数大小
    方法链接:作差比较法比较两个实数大小,步骤可按如下四步进行,作差——变形——判断差的符号——得出结论.比较法的关键在于变形,变形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为因式分解法和配方法.
    例1 已知a 解 a2b+b2c+c2a-(ab2+bc2+ca2)
    =(a2b-ab2)+(b2c-bc2)+(c2a-ca2)
    =ab(a-b)+bc(b-c)+ca(c-a)
    =ab(a-b)+bc[(b-a)+(a-c)]+ca(c-a)
    =ab(a-b)+bc(b-a)+bc(a-c)+ca(c-a)
    =b(a-b)(a-c)+c(a-c)(b-a)
    =(a-b)(a-c)(b-c).
    ∵a ∴(a-b)(a-c)(b-c)<0.
    ∴a2b+b2c+c2a 2.利用作商法比较实数大小
    方法链接:作商比较法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依据如下:
    (1)若a,b都是正数,则a>b⇔>1;
    a (2)若a,b都是负数,则a>b⇔<1.
    a1;a=b⇔=1.
    作商比较法的基本步骤:
    ①作商;②变形;③与1比较大小;④下结论.
    例2 设a>0,b>0,且a≠b,试比较aabb,abba,三者的大小.
    解 =·==.
    当a>b>0时,>1,a-b>0,>0,
    ∴>0=1,
    ∴aabb> .
    当0 ∴>0=1,
    ∴aabb> .
    ∴不论a>b>0还是0.
    同理: >abba.
    综上所述,aabb> >abba.
    3.构造中间值比较实数大小
    方法链接:由传递性知a>b,b>c⇒a>c,所以当两个数直接比较不容易时,我们可以找一个适当的中间值为媒介来间接地比较.
    例3 设a=log3π,b=log2,c=log3,则(  )
    A.a>b>c B.a>c>b
    C.b>a>c D.b>c>a
    解析 a=log3π>log33=1,∴a>1,
    b=log2=log23 c=log3=log32<,∴a>b,a>c.
    又b=log2=log23>,
    ∴b>c,∴a>b>c.
    答案 A
    4.特殊值法比较实数大小
    方法链接:一些比较实数大小的客观性题目,先通过恰当地选取符合题目要求的一组特例,从而确定出问题的答案.这种取特殊值法往往能避重就轻,避繁从简,快速获得问题的解.一些解答题,也可以先通过特例为解答论证提供方向.
    例4 若0 A.a1b1+a2b2 B.a1a2+b1b2
    C.a1b2+a2b1 D.
    解析 特殊值法.
    令a1=,a2=,b1=,b2=,则a1b1+a2b2==,a1a2+b1b2==,a1b2+a2b1==,
    ∵>>,∴最大的数应是a1b1+a2b2.
    (注:本题还可以利用作差法比较大小,此答从略)
    答案 A
    5.利用函数单调性比较实数大小
    方法链接:有些代数式的大小比较很难直接利用不等式性质完成,可以考虑构建函数,借助函数的单调性加以判断.
    例5 当0 A.(1-a) >(1-a)b B.(1+a)a>(1+b)b
    C.(1-a)b>(1-a) D.(1-a)a>(1-b)b
    解析 对于A,∵0b,∴(1-a) <(1-a)b,A错误;
    对于B,∵函数y=(1+a)x为R上的增函数,
    ∴(1+a)a<(1+a)b,
    又函数y=xb在(0,+∞)上单调递增,
    ∴(1+a)b<(1+b)b,从而(1+a)a<(1+b)b,B错误;
    对于C,∵函数y=(1-a)x为R上的减函数,且b>,∴(1-a)b<(1-a),C错误;
    对于D,∵函数y=(1-a)x为R上的减函数,且a ∴(1-a)a>(1-a)b,又函数y=xb为(0,+∞)上的增函数,且1-a>1-b>0,从而(1-a)b>(1-b)b,
    所以(1-a)a>(1-b)b,D正确,故选D.
    答案 D
    6.借助函数的图象比较实数大小
    方法链接:借助函数的图象比较实数大小,要从题目的条件与结论出发,着重分析其几何含义,善于构造函数图象,从图象上找出问题的结论.
    例6 设a、b、c均为正数,且2a=loga,b=logb,c=log2c,则(  )
    A.a C.c 解析 由函数y=2x,y=x,y=log2x,y=logx的图象(如图所示)知0
    答案 A

    2 解含参不等式的利器——分类讨论


    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要把握分类讨论的层次,一般按下面次序进行讨论:首先根据二次项系数与0的关系;其次根据根是否存在,即根据Δ的符号进行讨论;最后在根存在时,根据根的大小关系进行讨论.分类时要保证“不重不漏”,按同一标准进行划分后,不等式的解集的表达式是确定的.
    1.对判别式“Δ”进行讨论
    当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二次项系数为常数,但不知道与之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是否有解时,需要对判别式“Δ”进行讨论.
    例1 解关于x的不等式x2+ax+1>0(a∈R).
    解 对于方程x2+ax+1=0,Δ=a2-4,
    (1)当Δ>0,即a>2或a<-2时,方程x2+ax+1=0有两个不等实根x1=,x2=,
    且x1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2)当Δ=0,即a=±2时,
    ①若a=2,则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1};
    ②若a=-2,则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1};
    (3)当Δ<0,即-2 综上所述,当a>2或a<-2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x|x<或x>},
    当a=2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1};
    当a=-2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1};
    当-2<a<2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R.
    2.对方程的解的大小进行讨论
    当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二次项系数为常数,且与之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一定有两解,但不知道两个解的大小时,需要对解的大小进行讨论.
    例2 解关于x的不等式x2-x+1>0(a∈R,且a≠0).
    解 原不等式可变形为(x-a)>0,易求得方程(x-a)=0的两个解分别为x1=a和x2=,所以
    (1)当a>,即a∈(-1,0)∪(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2)当a=,即a=±1时,
    ①若a=1,则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1};
    ②若a=-1,则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1};
    (3)当a<,即a∈(-∞,-1)∪(0,1)时,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综上所述,当a∈(-1,0)∪(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或x>a};
    当a=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1};
    当a=-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1};
    当a∈(-∞,-1)∪(0,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x|x<a或x>}.
    3.对二次项系数进行讨论
    当含参数的不等式的二次项系数含有参数时,首先要对二次项系数进行讨论;其次,有时要对判别式进行讨论,有时还要对方程的解的大小进行讨论.
    例3 解关于x的不等式ax2-2≥2x-ax(a∈R).
    解 原不等式可变形为ax2+(a-2)x-2≥0,
    (1)当a=0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1};
    (2)当a≠0时,原不等式可变形为(ax-2)(x+1)≥0,方程(ax-2)(x+1)=0的解为x1=,x2=-1.
    ①当a>0时,>-1,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②当a<0时,
    a.当-2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b.当a=-2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1};
    c.当a<-2时,>-1,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综上:当a=0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1};
    当a>0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2 当a=-2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1};
    当a<-2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4.对含参的分式不等式转化后再讨论
    对含有参数的分式不等式,利用不等式的同解原理等价转化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形式后,再按照上面的方法分类讨论,逐类求解.
    例4 解不等式: 解 原不等式⇔>0
    ⇔(x+2)(kx+3k+2)>0,
    当k=0时,原不等式解集为{x|x>-2};
    当k>0时,(kx+3k+2)(x+2)>0,
    变形为(x+2)>0,
    因为=3+>3>2,所以-<-2.
    所以x<-或x>-2.
    故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k<0时,原不等式⇔(x+2)<0,
    由于(-2)-=.
    所以当-2 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k=-2时,-=-2,
    原不等式⇔(x+2)2<0,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k<-2时,>0,-2>-.
    不等式的解集为.
    综上所述,当k=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x>-2};
    当k>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2 当k=-2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k<-2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回顾与提升 含有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问题看似简单,但因为含有参数,便大大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分类讨论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主要方法,确定分类讨论的标准时,要着重处理好以下三点:
    ①讨论的“时刻”,即在什么时候才开始进行讨论.要求
    转化必到位,过早或过晚讨论都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②讨论的“点”,即以哪个量为标准进行讨论.若把握不好这一类,问题就不能顺利解决.
    ③考虑要周到,即讨论对象的各种情况都要加以分析,给出结论.

    3 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求解策略

    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是高中阶段最简单、最常见的恒成立问题,是研究恒成立问题的典型素材,也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热点之一.下面结合例子,介绍几种常用的求解策略.
    1.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判别式求解
    代数式ax2+bx+c>0的等价条件是

    例1 已知不等式>2对任意x∈R恒成立,求k的取值范围.
    解 ∵x2+x+2=2+>0.
    ∴原不等式等价于kx2+kx+6>2x2+2x+4,
    即(k-2)x2+(k-2)x+2>0.
    当k=2时,2>0,结论显然成立;
    当k≠2时,k满足不等式组

    解得2 综上所述,k的取值范围是2≤k<10.
    2.转化为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求解
    一般地,f(x)≥a,x∈D恒成立⇔f(x)min≥a,x∈D恒成立;f(x)≤a,x∈D恒成立⇔f(x)max≤a,x∈D恒成立.
    例2 已知不等式sin2x-2asin x+a2-2a+2>0对一切x∈R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 设f(x)=sin2x-2asin x+a2-2a+2,
    则f(x)=(sin x-a)2+2-2a.
    当a<-1时,f(x)在sin x=-1时取到最小值,且f(x)min=a2+3,a2+3>0显然成立;∴a<-1.
    当-1≤a≤1时,f(x)在sin x=a时取到最小值,且f(x)min=2-2a,由2-2a>0,解得a<1,
    ∵-1≤a≤1,∴-1≤a<1.
    当a>1时,f(x)在sin x=1时取到最小值,且f(x)min=a2-4a+3,由a2-4a+3>0,解得a<1或a>3,
    ∵a>1,∴a>3.
    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a<1或a>3.
    3.利用直线型函数图象的保号性求解
    函数f(x)=kx+b,x∈[α,β]的图象是一条线段,此线段恒在x轴上方的等价条件是此线段恒在x轴下方的等价条件是此线段与x轴有交点的等价条件是f(α)·f(β)≤0.
    例3 已知当x∈[0,1]时,不等式2m-1 解 设f(x)=(m2-1)x+(1-2m),
    则原不等式恒成立⇔f(x)>0,
    x∈[0,1]恒成立⇔
    ⇔⇔m<0.
    4.分离参数后,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
    如果直接求参数的范围比较困难,而且参数容易从式子中分离出来,可以考虑分离参数后,再利用等价条件f(x)≥a⇔a≤f(x)min或f(x)≤a⇔a≥f(x)max求解.
    例4 已知函数f(x)=x2+ax+3,当x∈[-1,1]时,不等式f(x)>a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解 不等式f(x)>a⇔x2+ax+3>a
    ⇔x2+3>a(1-x),x∈[-1,1].
    ∵-1≤x≤1,
    ∴0≤1-x≤2.
    当x=1时,1-x=0,x2+3>a(1-x)对一切a∈R恒成立;当x≠1时,0<1-x≤2,则a<.
    ∵=
    =(1-x)+-2≥2-2=2.
    当且仅当1-x=,即x=-1时,取到等号.
    ∴min=2.从而a<2.
    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2,+∞).

    4 求最优解为整点的方法


    处理实际问题中的最优解时,有时需满足x,y∈N,这种最优解称为整点最优解,下面举例探讨整点最优解的方法.
    1.平移法
    在可行域内找整点最优解,一般采用平移法,即打网格,描整点,平移直线,找出最优解.先按“平移法”求出非整点最优解及最值,再调整最值,最后筛选出整点最优解.
    例1 某中学准备组织学生去“鸟巢”参观.参观期间,校车每天至少要运送480名学生.该中学后勤有7辆小巴、4辆大巴,其中小巴能载16人、大巴能载32人.已知每辆客车每天往返次数小巴为5次、大巴为3次,每次运输成本小巴为48元,大巴为60元.请问每天应派出小巴、大巴各多少辆,才能使总费用最少?
    分析 可以填表理解题意.这样便于列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

    辆数
    载人数
    往返次数
    每次成本
    大巴




    小巴




    解 设每天派出小巴x辆、大巴y辆,总运费为z元,
    则目标函数z=240x+180y.
    作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即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的整点.

    作出直线l:240x+180y=0,即4x+3y=0,把直线l向右上方平移,使其经过可行域上的整点,且使其在y轴上的截距最小.观察图形,可知当直线l经过点B(2,4)时,满足上述要求.
    此时,z=240x+180y取得最小值,即x=2,y=4时,
    zmin=240×2+180×4=1 200(元).
    答 派2辆小巴、4辆大巴总费用最少.
    点评 用平移法解线性规划题时,求整数最优解是个难点,对作图精度要求较高,平行直线系f(x,y)=t的斜率要画准,可行域内的整点要找准,最好使用“网格法”先作出可行域中的各整点.
    2.检验法
    由于作图难免有误差,所以仅靠图象不一定能准确而迅速地找到最优解,此时可将若干个可能解逐一检验.
    例2 现有一根长4 000 mm的条形高新材料,需要将其截成长分别为518 mm与698 mm的甲、乙两种零件毛坯,求高新材料的最大利用率.
    解 设甲种毛坯截x根,乙种毛坯截y根,高新材料的利用率为P,则线性约束条件为518x+698y≤4 000,其中x、y∈N,目标函数为P=×100%,可行域是图中阴影部分的整点,目标函数表示与直线518x+698y=4 000平行的直线系.所以使P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是阴影内最靠近直线518x+698y=4 000的整点坐标.如图可得点(0,5),(1,4),(2,4),(3,3),(4,2),(5,2),(6,1),(7,0)都可能是最优解,逐一代入目标函数,可知当x=5,y=2时,Pmax=99.65%.

    答 当甲种毛坯截5根,乙种毛坯截2根,高新材料的利用率最大,且最大为99.65%.
    点评 解线性规划问题作图时应尽可能精确,但考虑到作图时必然会有误差,假如图上的最优解并不十分明显时,不妨将几个有可能是最优解的坐标都求出来,然后逐一进行检验,确定整点最优解.
    基本不等式的推广
    “a2+b2≥±2ab”是一个简单而公认的不等式,但是利用它,通过变形,引申可以方便地证明一些已有定理,如:
    定理1 若a1,a2,…,an∈R,
    则有≥()2,
    当且仅当a1=a2=…=an时,
    式中等号成立.
    由基本不等式a2+b2≥2ab,
    有2a2+2b2≥2ab+a2+b2,
    ≥=()2, ①
    我们猜想会不会有下式成立.
    ≥()2 ②
    ∵(a+b+c)2+(a-b)2+(a-c)2+(b-c)2
    =3(a2+b2+c2),
    ∴3(a2+b2+c2)≥(a+b+c)2,
    ∴≥()2. ③
    仿③式证明定理1
    证明 ∵(a1+a2+a3+…+an)2+(a1-a2)2+(a1-a3)2+…+(a1-an)2+(a2-a3)2+(a2-a4)2+…+(a2-an)2+(a3-a4)2+…+(an-1-an)2=n(a+a+a+…+a)
    ∴n(a+a+…+a)≥(a1+a2+a3+…+an)2
    定理1成立.
    定理1的另一种形式是:
    ||≤ .
    定理2 若a1,a2,a3,…,an∈(0,+∞),
    则有a1+a2+a3+…+an≥n,
    当且仅当a1=a2=a3=…=an时等式成立.
    设a,b∈(0,+∞),从最简不等式a2+b2≥2ab降次,则有a+b≥2.
    设a,b,c∈(0,+∞),不等式a3+b3+c3≥3abc成立吗?
    ∵a,b,c∈(0,+∞),
    ∴(a3+b3)+(c3+abc)≥2+2
    ≥4=4abc,
    ∴a3+b3+c3≥3abc,
    上述不等式降次则有a,b,c∈(0,+∞),a+b+c≥3.
    实际上,基本不等式还有很多角度不同的推广,也有不少巧妙的应用,有兴趣的同学不妨搜一搜,或者自己做些尝试.

    5 例析以线性规划为载体的交汇问题

    1.线性规划与函数交汇
                       

    例1 设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为M,使函数y=ax (a>0,a≠1)的图象过区域M的a的取值范围是(  )
    A.(1,3] B.[2,]
    C.[2,9] D.[,9]
    解析 作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可行域如图所示,

    由题意得A(1,9),C(3,8).
    当y=ax过A(1,9)时,a取最大值,此时a=9;
    当y=ax过C(3,8)时,a取最小值,此时a=2,
    ∴2≤a≤9.
    答案 C
    点评 准确作出可行域,熟知指数函数y=ax的图象特征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线性规划与概率交汇
    例2 两人约定下午4点到5点在某一公园见面,他们事先约定先到者等候另一个人20分钟,过时就离去.请问这两个人能见面的概率有多大?
    解 用x、y分别表示两人到公园的时间,若两人能见面,则有|x-y|≤20,又0≤x≤60,0≤y≤60,

    即有
    作出点(x,y)的可行域如图所示中阴影部分,由图知,两人能见面的概率为阴影部分的面积比上大正方形的面积,故所求概率为P==.
    点评 这是一道几何概型的题目,关键在于确定两人能见面的时间区域,利用线性规划的思想简洁、直观、明了.
    3.线性规划与一元二次方程交汇
    例3 已知方程x2+(2+a)x+1+a+b=0的两根为x1、x2,且0 解析 令f(x)=x2+(2+a)x+1+a+b,并且0 得即
    作出可行域,如图所示.
    而令k=,则表示可行域内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

    设M(x0,y0),
    则由
    得M(-3,2),kOM=-,
    结合图可知-2 答案 
    点评 本题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范围为背景,并通过与二次函数的联系转化为关于a、b的线性约束条件来求解.其中理解表示可行域内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是解题的关键.
    4.线性规划与圆交汇

    例4 若{(x,y)|}⊆{(x,y)|x2+y2≤m2 (m>0)},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 设A={(x,y)|},
    B={(x,y)|x2+y2≤m2 (m>0)},
    则集合A表示的区域为图中阴影部分,集合B表示以坐标原点为圆心,m为半径的圆及其内部,由A⊆B得,m≥|PO|,


    解得即P(3,4),∴|PO|=5,即m≥5.
    故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5,+∞).
    点评 集合{(x,y)|x2+y2≤m2 (m>0)}的几何含义是以(0,0)为圆心,m为半径的圆及其内部区域.
    5.线性规划与平面向量交汇

    例5 已知O为坐标原点,定点A(3,4),动点P(x,y)满足约束条件则向量在上的投影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解析 画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为
    ||cos∠AOP
    =||·
    ==,
    令z=3x+4y,易知直线3x+4y=z过点G(1,0)时,zmin=3;
    直线3x+4y=z过点N(1,2)时,zmax=11.
    ∴min=,max=.
    故选D.
    答案 D
    点评 向量在上的投影:||·cos〈,〉=||·==,清楚这一点对解答本题至关重要.

    6 应用基本不等式“四”勿忘

    在使用基本不等式时,由于各种原因,同学们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下面我们分类例析,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注意.
    1.勿忘“正”
    “正”是指使用基本不等式的前提条件是各项均为正实数.
    例1 已知x∈R,且x≠0,求函数y=x+的值域.
    [错解] 由x+≥2,当且仅当x=1时,等号成立,得函数的值域为[2,+∞).
    [剖析] 想当然的把x看成了正数,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首先应先弄清所给的数是否为正,如果为负,必须先变为正数,然后才能利用基本不等式.
    [正解] ①当x>0时,y=x+≥2,
    当且仅当x=1时,等号成立;
    ②当x<0时,y=x+=-[(-x)+]≤-2,
    当且仅当x=-1时,等号成立.
    所以函数的值域为(-∞,-2]∪[2,+∞).
    2.勿忘“定”
    “定”是指用基本不等式时,和或积为定值.
    例2 求函数f(x)=2x(5-3x),x∈(0,)的最大值.
    [错解] 因为x∈(0,),
    所以x>0,5-3x>0.
    所以f(x)=2x(5-3x)≤()2=,
    当且仅当2x=5-3x,即x=1时,等号成立,
    此时,f(x)的最大值为4.
    [剖析] 上述解法虽然注意到了各项为正,却又忽视了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条件中和为定值的要求.
    [正解] f(x)=2x(5-3x)=×3x(5-3x)
    ≤()2=,当且仅当3x=5-3x,
    即x=时,等号成立.故f(x)的最大值为.
    3.勿忘“等”
    “等”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应注意等号是否可以取到,即等号成立的条件.
    例3 已知x∈R,求y=的最小值.
    [错解] y==+≥2,
    所以ymin=2.
    [剖析] 等号成立的条件为=,但此时x不存在.
    [正解] 令=t,则t≥,
    而y=t+在[,+∞)内递增,
    所以y=t+在t=时,取最小值,
    又=t=,解得x=0,
    所以当x=0时,y=取最小值,且ymin=.
    4.勿忘“同”
    “同”是指多次使用基本不等式时,等号成立的条件应相同.
    例4 已知x,y为正实数,且2x+8y-xy=0,求x+y的最小值.
    [错解] x,y为正实数,则xy=2x+8y≥8,
    即xy-8≥0,即≥8.
    所以x+y≥2≥16,即x+y的最小值为16.
    [剖析] 在2x+8y≥8中当且仅当x=4y时,等号成立;而在x+y≥2中当且仅当x=y时,等号成立.显然,两次等号成立的条件不同,故求得x+y的最小值为16是不成立的.
    [正解] 因为x,y∈(0,+∞),且2x+8y=xy,
    所以+=1,x+y=(x+y)=+2+8+≥2 +10=18,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又+=1,解得x=12,y=6.故x+y的最小值为18.

    7 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7种常见技巧

    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值或最小值时,为满足“一正、二定、三相等”的条件,需要做一些适当的变形,用到一些变换的技巧,下面举例说明.
    1.凑和为定值
    例1 若a、b、c>0,且2a+b+c=,则a(a+b+c)+bc的最大值为(  )
    A. B. C. D.2
    分析 注意a(a+b+c)+bc=(a+b)(a+c),而2a+b+c=(a+b)+(a+c),从而沟通了问题与已知的联系,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解析 ∵a(a+b+c)+bc=a2+ab+ac+bc
    =(a2+ac)+(ab+bc)=a(a+c)+b(a+c)
    =(a+b)(a+c)≤2
    =2=2=.
    当且仅当a+b=a+c=,即b=c时,取“=”,
    ∴a(a+b+c)+bc的最大值为.故选C.
    答案 C
    2.凑积为定值
    例2 设a>b>c>0,则2a2++-10ac+25c2的最小值是(  )
    A.2 B.4 C.2 D.5
    分析 注意到2a2++-10ac+25c2
    =a2-ab++ab++a2-10ac+25c2
    =++(a-5c)2,然后分别利用基本不等式和平方数的性质求最值.由于代数式比较复杂,要注意等号取到的条件.
    解析 ∵a>b>c>0,∴原式=a2++-10ac+25c2+a2=a2-ab++ab++(a-5c)2≥2+2+0=4,当且仅当a(a-b)=1,ab=1,a-5c=0时取等号.即当a=,b=,c=时,所求代数式的最小值为4.
    答案 B
    3.化负为正
    例3 已知x<,求函数y=4x-2+的最大值.
    分析 因为4x-5<0,所以要先“调整”符号,又(4x-2)·不是常数,所以对4x-2要添项“配凑”.
    解 ∵x<,∴5-4x>0,
    ∴y=4x-2+=-+3≤-2+3=1,
    当且仅当5-4x=,即x=1时,上式等号成立,
    故当x=1时,ymax=1.
    4.和积互“化”
    例4 若正实数x,y满足2x+y+6=xy,则2x+y的最小值是________.
    分析 可以利用基本不等式的变形形式ab≤2进行和或积的代换,这种代换目的是消除等式两端的差异,属不等量代换,带有放缩的性质.
    解析 方法一 ∵x>0,y>0,
    ∴xy=·(2x)·y≤·2,
    ∴2x+y+6=(2x+y)+6≤(2x+y)2,
    ∴(2x+y)2-8(2x+y)-48≥0,
    令2x+y=t,t>0,则t2-8t-48≥0,
    ∴(t-12)(t+4)≥0,
    ∴t≥12,即2x+y≥12.
    方法二 由x>0,y>0,2x+y+6=xy,得
    xy≥2+6(当且仅当2x=y时,取“=”),
    即()2-2-6≥0,
    ∴(-3)·(+)≥0.
    又∵>0,∴≥3,即xy≥18.
    ∴xy的最小值为18,
    ∵2x+y=xy-6,
    ∴2x+y的最小值为12.
    答案 12
    5.消元法
    例5 若正实数a,b满足ab=a+b+3,则ab的最小值为________.
    分析 从ab=a+b+3中解出b,即用a的代数式表示b,则ab可以用a来表示,再求关于a的代数式的最值即可.
    解析 ∵ab=a+b+3,∴(a-1)·b=a+3.
    ∵a>0,b>0,∴a-1>0,即a>1,∴b=,
    ∴ab=a·==
    =(a-1)++5.
    ∵a>1,∴a-1+≥2=4,
    当且仅当a-1=,即a=3时,取等号,
    此时b=3,∴ab≥9.
    ∴ab的最小值为9.
    答案 9
    6.平方法
    例6 若x>0,y>0,且2x2+=8,求x的最大值.
    分析 仔细观察题目已知式中x与y都是二次的,而所求式中x是一次的,而且还带根号,初看让人感觉无处着手,但是如果把x平方,则豁然开朗,思路就在眼前了.
    解 (x)2=x2(6+2y2)
    =3·2x2
    ≤3·2=3·2.
    当2x2=1+,即x=,y=时,等号成立.
    故x的最大值为.
    7.换元法
    例7 某商品进货价每件50元,据市场调查,当销售价格(每件x元)为50 解 设销售价格为每件x元(50 令x-50=t,则x=50+t,
    ∴y==
    =≤=2 500.
    当且仅当t=10,即x=60时,ymax=2 500.
    所以销售价格每件应定为60元.

    8 不等式易错备忘录

    1.多次非同解变形,导致所求范围扩大而致错
    例1 已知二次函数f(x)=ax2+bx (a≠0)满足1≤f(-1)≤2,2≤f(1)≤4,则f(-2)的范围是(  )
    A.[3,12] B.(3,12)
    C.(5,10) D.[5,10]
    [错解] 由于f(-2)=4a-2b,要求f(-2)的范围,可先求a与b的范围.由f(-1)=a-b,f(1)=a+b,

    两式相加得≤a≤3,又-2≤b-a≤-1,    ③
    ②式与③式相加得0≤b≤.
    ∴6≤4a≤12,-3≤-2b≤0.∴3≤4a-2b≤12.
    即3≤f(-2)≤12.故选A.
    [点拨] 这种解法看似正确,实则使f(-2)的范围扩大了,事实上,这里f(-2)最小值不可能取到3,最大值也不可能是12.由上述解题过程可知,当a=且b=时才能使4a-2b=3,而此时a-b=0,不满足①式.同理可验证4a-2b也不能等于12.出现上述错误的原因是“同向不等式两边分别相加所得不等式与原不等式同向”这一性质是单向的,用它来作变形,是非同解变形.以上解法为了求a,b的范围,多次应用了这一性质,使所求范围扩大了.
    [正解] 方法一 ∵

    ∴f(-2)=4a-2b=2[f(1)+f(-1)]-[f(1)-f(-1)]
    =3f(-1)+f(1).
    ∵1≤f(-1)≤2,2≤f(1)≤4.
    ∴5≤f(-2)≤10,故选D.
    方法二 数形结合法
    在坐标平面aOb上,
    作出直线a+b=2,a+b=4,a-b=1,a-b=2,


    表示平面上的阴影部分(包括边界),如图所示.
    令m=4a-2b,则b=2a-.
    显然m为直线系4a-2b=m在b轴上截距2倍的相反数.
    当直线b=2a-过点A时,m取最小值5;过点C(3,1)时,m取最大值10.
    ∴f(-2)∈[5,10],选D.
    温馨点评 利用不等式的变换求取值范围时,要使变换符合等价性.像此类题一般是运用待定系数法或线性规划中最优解方法求解.切勿像误区中解法那样先求a、b的范围,再求f(-2)的范围,这样求出的范围会扩大.
    2.混淆“定义域为R”与“值域为R”的区别而致错
    例2 若函数y=lg(ax2-2x+a)的值域为R,求a的取值范围.
    [错解1] ∵函数y=lg(ax2-2x+a)的值域为R.
    ∴ax2-2x+a>0对x∈R恒成立.
    ∴即∴a>1.
    [错解2] ∵函数y=lg(ax2-2x+a)的值域为R.
    ∴代数式ax2-2x+a能取遍一切正值.
    ∴Δ=4-4a2≥0,
    ∴-1≤a≤1.
    [点拨] 上述解法1把值域为R误解为定义域为R;解法2虽然理解题意,解题方向正确,但是忽略了a<0时,代数式ax2-2x+a不可能取到所有正数,从而也是错误的.
    [正解] 当a=0时,y=lg(-2x)值域为R,a=0适合.
    当a≠0时,ax2-2x+a=a2+为使
    y=lg(ax2-2x+a)的值域为R,
    代数式ax2-2x+a应可取到所有正数.
    所以a应满足解得0 综上所述,0≤a≤1.
    温馨点评 函数的定义域为R与函数的值域为R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处理方法截然不同,在学习中要注意区分这类“貌似而实质迥异”的问题.
    3.忽略截距与目标函数值的关系而致错
    例3 设E为平面上以A(4,1),B(-1,-6),C(-3,2)为顶点的三角形区域(包括边界),求z=4x-3y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错解] 把目标函数z=4x-3y化为y=x-z.

    根据条件画出图形如图所示,
    当动直线y=x-z通过点C时,z取最大值;
    当动直线y=x-z通过点B时,z取最小值.
    ∴zmin=4×(-1)-3×(-6)=14;
    zmax=4×(-3)-3×2=-18.
    [点拨] 直线y=x-z的截距是-z,当截距-z最大即过点C时,目标函数值z最小;而当截距-z最小即过点B时,目标函数值z最大.此处容易出错.
    [正解] 把目标函数z=4x-3y化为y=x-z.
    当动直线y=x-z通过点B时,z取最大值;
    当动直线y=x-z通过点C时,z取最小值.
    ∴zmin=4×(-3)-3×2=-18;
    zmax=4×(-1)-3×(-6)=14.
    温馨点评 由目标函数z=ax+by (b≠0),得y=-x+.直线y=-x+在y轴上的截距为.当b>0时,目标函数值与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同步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当b<0时,情形正好相反.
    4.最优整数解判断不准而致错
    例4 设变量x,y满足条件求S=5x+4y的最大值.
    [错解] 依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

    如先不考虑x、y为整数的条件,则当直线5x+4y=S过点A时,
    S=5x+4y取最大值,Smax=18 .
    因为x、y为整数,所以当直线5x+4y=t平行移动时,从点A起通过的可行域中的整点是C(1,2),
    此时Smax=13.
    [点拨] 上述错误是把(1,2)作为可行域内唯一整点,其实还有整点(0,2),(2,1) (2,2),当过整点(2,2)时,S=18才是最大值.
    [正解] 依据已知条件作出图形如上图所示,在可行域内靠近5x+4y=18的整点有(0,2),(1,2),(2,1),(2,2),分别验证可得(2,2)为最优解,此时Smax=2×5+2×4=18.
    温馨点评 求最优整数解时,要结合可行域,对所有可能的整数解逐一检验,不要漏掉解.
    5.忽略等号成立的条件而致错
    例5 已知m2+n2=a,x2+y2=b (a、b为大于0的常数且a≠b),求mx+ny的最大值.
    [错解] ∵mx≤,ny≤,
    ∴mx+ny≤+==.
    当且仅当m=x,n=y时取“=”.
    [点拨] 如果m=x,n=y,则会有m2+n2=x2+y2=a=b,这与条件“a≠b”矛盾,如果m=x,n=y中有一个不成立,则“=”取不到,则不满足使用基本不等式的条件.
    [正解] 利用三角代换可避免上述问题.
    ∵m2+n2=a,∴设 (α∈[0,2π)),
    ∵x2+y2=b,∴设(β∈[0,2π)),
    ∴mx+ny=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cos(α-β)≤,
    ∴(mx+ny)max=,
    当且仅当cos(α-β)=1,α=β时取“=”.
    温馨点评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代数式最值时,要考查等号成立的条件是否具备,否则应改换方法求最值.
    6.两次利用基本不等式而致错
    例6 已知x>0,y>0,且x+2y=1,求+的最小值.
    [错解] 因为x>0,y>0,且x+2y=1,
    +=(x+2y)
    ≥2×2=4.
    所以+的最小值为4.
    [点拨] 上述解答是错误的,错因是连续两次使用基本不等式,忽视了等号成立的一致性.
    [正解] 因为x>0,y>0,且x+2y=1,
    所以+=+=1+2++
    ≥3+2=3+2.
    当且仅当=且x+2y=1,
    即x=-1,y=1-时,取得等号.
    所以+的最小值为3+2.
    温馨点评 在多次使用基本不等式时,一定要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是否相同.
    相关学案

    高中人教版新课标A3.4 基本不等式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新课标A3.4 基本不等式学案设计,共8页。

    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5第三章 不等式3.4 基本不等式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5第三章 不等式3.4 基本不等式导学案,共10页。

    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5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5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学案,共9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1版:疑难规律方法:第三章 不等式(复习讲义)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