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讲义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讲义(教师版).docx
    • 学生
      【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讲义(学生版).docx
    【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讲义01
    【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讲义02
    【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讲义03
    【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讲义01
    【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讲义02
    【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讲义03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优秀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优秀课时练习,文件包含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 举例说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
    2. 设计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3. 认同环境污染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的不良影响,确立环保意识
    1. 认同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
    2. 建立环保意识


    知识精讲

    知识点01 认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培养环保意识
    知识点梳理:
    1、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是固体小颗粒,如地面粉尘、燃煤排放的粉尘、沙尘暴等。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够对吸入气体进行温暖、湿润和清洁,但是这种清洁能力是有限的。
    2、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的是通过安装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的污染物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污染物的工作,

    【即学即练1】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保护植被。( )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
    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的是通过安装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的污染物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污染物的工作,故题干观点错误。



    【即学即练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雾霾中含有大量颗粒物,一旦进入呼吸系统,轻则造成鼻炎等,重则造成肺部硬化,甚至导致肺癌,雾霾天气还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1)雾霾对人类健康最直接的危害是增加______系统疾病的发病率。
    (2)呼吸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但呼吸道对 气体的处理能力是______,空气中的颗粒可以透过______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3)痰液的形成部位是______。
    (4)遇到雾霾天气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1)呼吸
    (2)     有限的     肺泡
    (3)气管和支气管##支气管和气管
    (4)出门时戴上口罩(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分析】

    (1)
    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来源汽车尾气,煤炭燃烧,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等,严重影响空气质量,进而危害人体健康,悬浮颗粒物会随着呼吸进入呼吸系统,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
    (2)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鼻腔内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腔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这些都是为了减少吸入的气体对呼吸道和肺的不良刺激。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吸气时,外界空气进入肺泡,即空气中的颗粒可以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3)痰是由气管和支气管表面的黏膜分泌的黏液及其所粘着的灰尘、细菌等组成的。它通过黏膜上的纤毛不断地向喉部摆动而送到咽部,经咳嗽咳出体外。痰中含有大量病菌,所以不要随地吐痰。
    (4)在雾霾天气中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或戴口罩出行或在家中紧闭门窗等。


    【微点拨】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是固体小颗粒,如地面粉尘、燃煤排放的粉尘、沙尘暴等。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够对吸入气体进行温暖、湿润和清洁,但是这种清洁能力是有限的。



    能力拓展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危害,设计了“酸雨对蛙卵孵化率的影响”的实验。他们取同一卵块上大小及发育程度相近的蛙卵600枚,平均分成六等份,进行了如下实验。分析以下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注:表中的pH数值越小,表明水体酸性越强)
    组别
    水槽内液体
    温度(℃)
    酸碱度(用pH表示)
    其他孵化条件
    孵化率(%)
    第1组
    1000毫升
    22
    5.0
    每两天换一次相应液体,定时通入氧气排出无关干扰
    2
    第2组
    1000毫升
    22
    5.2
    4
    第3组
    1000毫升
    22
    5.6
    5
    第4组
    1000毫升
    22
    6.0
    78
    第5组
    1000毫升
    22
    6.8
    99
    第6组
    1000毫升
    10
    6.8
    30

    (1)该探究实验中1—5组可以形成对照,变量是______。实验中每组用100枚蛙卵,而不是用1枚,原因是______。
    (2)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水温为22℃时,蛙卵孵化率最高的水体的pH为______。分析实验1—4组,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该探究实验中第5组合第6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对照组是______,这两组实验除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且适宜,其目的是______。
    (4)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______等酸性物质造成的,为了减少酸雨的危害,我们应当做怎么做?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     水体的酸碱度     避免实验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2)     6.8     在一定范围内,pH越小对蛙卵孵化的抑制作用越强
    (3)     第5组     控制单一变量
    (4)     二氧化硫     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出行;减少煤炭、石油的燃烧;多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解析】
    【分析】
    环境的污染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类的生活和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应引起人类的重视。
    (1)
    表中的1—5组是以水体的酸碱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除了变量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保持相同。每个实验组都用了100只而不是1只蛙卵,可以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少误差,得出的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2)
    据表中数据可见:酸雨对蛙卵的孵化有抑制作用,。水温为22℃时蛙卵孵化的最适pH为6.8。分析实验1—4组,可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pH越小对蛙卵孵化的抑制作用越强。 
    (3)
    对照实验的关键是变量的唯一性,也就是说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相同,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避免其他变量对蛙卵的孵化的影响。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第5组和第6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其中第5组起对照作用,这两组实验除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且适宜,其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4)
    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减少酸雨主要是要减少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对付酸雨,工厂应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用烟气脱硫装置、提高煤炭燃烧的利用率,并对污染物并回收和利用。综上分析可知,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等酸性物质造成的,为了减少酸雨的危害,我们应当做的是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出行;减少煤炭、石油的燃烧;多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分层提分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威胁,雾霾容易引起的疾病是(       )
    A.气管炎 B.贫血 C.坏血病 D.夜盲症
    【答案】A
    【解析】
    【分析】
    大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这些污染物既可以引起包括肺癌在内的呼吸系统疾病,还可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引起其他系统的疾病。
    【详解】
    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大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直接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如气管炎、哮喘、肺癌等。贫血、糖尿病和红绿色盲不是空气污染造成的。
    故选A。
    2.近日,从中央文明办传来好消息,济源将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我们每个人一直都在行动,我们提倡的是(       )
    ①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②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③家住蟒河,污水直接排④小草在呼吸,脚下要留情       ⑤公园鲜花美,采来嗅花香       ⑥徒步王屋山,树干刻字迹⑦绿化造林,净化空气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⑥⑦ D.①②④⑦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详解】
    ①垃圾分类,变废为宝,正确;②节能减排,绿色出行,正确;③污水不能直接排入河流,错误;④小草在呼吸,脚下要留情,正确;⑤公园鲜花不能随便采,错误;⑥不能在旅游景点随便刻画,错误;⑦绿化造林,净化空气,正确。
    故选D。
    3.为防止大气污染,下列属于根本措施的是(  )
    A.控制污染气体排放 B.出门戴口罩
    C.减少污水排放 D.尽量不进行户外活动
    【答案】A
    【解析】
    【分析】
    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人类的活动,因此,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改善空气质量。
    【详解】
    A.空气质量等级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它能反应空气污染的程度,空气中的污染物能严重危害人和其他生物的健康,如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A正确。

    BD.在人们采取的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戴口罩和尽量不进行户外活动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可以有效的防止传染病的传播,BD错误。
    C.减少污水排放,可以减少对水的污染,C错误。
    故选A。
    4.下列对生物实验或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叶片局部遮盖黑纸形成对照
    B.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时,必须要先进行实地调查
    C.观察酵母菌时,制成临时装片,滴加碘液后进行观察
    D.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应配制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课本相关实验操作的步骤和目的,根据题目具体分析解答。
    【详解】
    A.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这样做就确定绿叶中的淀粉只有在光下制造的,黑暗中不能光合作用,所以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叶片局部遮盖黑纸形成对照,A正确。
    B.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时,可以进行实地调查,也可以到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咨询,也可以通过图书馆、报社杂志社、电视台或互联网站收集资料,B错误。
    C.观察酵母菌时,制成临时装片,滴加碘液对酵母菌进行染色,以便观察酵母菌,C正确。
    D.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须配制几种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以便形成对照,来表明不同浓度的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不同,D正确。
    故选B。
    5.地球是动植物生活的唯一家园,以下行为属于保护地球的是       (       )
    A.使用一次性筷子 B.大量砍伐森林,促进经济发展
    C.提高作物产量,大量使用杀虫剂 D.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植树造林对于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减轻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树木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作用,而且能抵挡风沙、美化环境。
    2.树木的叶子能截留降水,涵养水源;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增加大气的湿度,可以调节气候。这些都是森林对生态环境的意义,因而退耕还林是改善环境的最佳做法。
    【详解】
    A.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需要砍伐很多树木,会降低环境的自净能力,不利于环境保护,A错误。
    B.森林具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等功能,如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大量砍伐森林,会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环境,B错误。
    C.大量使用杀虫剂等农药会造成土壤、水体、生态系统的污染,C错误。
    D.结合分析可知,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属于保护地球环境的有效措施,D正确。
    故选D。
    6.下列行为中属于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是(  )
    A.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B.“快节奏”之使用一次性餐具
    C.焚烧白色垃圾 D.大力开发煤炭资源,解决能源紧张问题
    【答案】A
    【解析】
    【分析】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详解】
    A.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省资源,利于爱护地球、保护环境,A符合题意。
    B.“快节奏”之使用一次性餐具,会造成木材和纸张的浪费,大量利用植物,不利于爱护地球、保护环境,B不符合题意。
    C.焚烧白色垃圾会造成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空气,不利于爱护地球、保护环境,C不符合题意。
    D.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因此不能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不利于爱护地球、保护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国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其中,“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大力植树造林 B.开发清洁能源
    C.逐步放弃燃煤发电 D.露天焚烧玉米秸秆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详解】
    A.大力植树造林,能增加更多的绿色植物,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产生更多的氧气有利于实现“碳中和”,A不符合题意。
    B.开发清洁能源,可以减少煤和石油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有利于实现“碳中和”,B不符合题意。
    C.放弃燃煤发电能减少释放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碳中和”,C不符合题意。
    D.露天焚烧玉米秸秆,燃烧过程中释放大量二氧化碳,不利于“碳中和”,D符合题意。
    故选D。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1.生态城市建设使人与自然更趋和谐,以下措施不合理的是(  )
    A.要做到生态良性循环
    B.要做到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C.要进一步做好城市绿化工作
    D.可先加快工业化进程以促进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再保护环境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态城市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详解】
    建设生态城市,要求做到: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率高;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环境质量高;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选项中,A、B、C都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而“先加快工业化进程以促进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再保护环境”不符合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因为在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破坏后,人类想再恢复到自然和谐的状态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故选D。
    2.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其内的汞、铅、铜等有害物质会渗出造成水质污染。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其防治,选择打过洞的7号废旧电池、满江红、同种生长状况一致的金鱼作为实验材料,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见下表。
    项目组别
    A
    B
    C
    D
    加无污染河水的量(mL)
    1000
    1000
    1000
    1000
    加7号废旧电池的量(节)
    不加
    1
    2
    2
    加满江红的量(g)
    不加
    不加
    不加
    15
    放金鱼的量(条)
    10
    10
    10
    10
    金鱼存活的平均时间(天)
    15
    5
    3
    8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和B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_____,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2)为探究满江红能否净化被废旧电池污染的水质,则应选择______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3)该实验中每组放10条金鱼而不是只放1条金鱼的目的是______。
    (4)满江红生活在水中,能净化水质,这体现了生物能______环境。
    【答案】(1)     有无7号废电池     废电池对金鱼的生活有影响
    (2)C、D
    (3)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4)影响和改变
    【解析】
    【分析】
    当电池没电的时候,就会成为了废电池,乱扔废电池具有一定的危害,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的物质就会逐渐的渗入到水和土壤当中,造成一定的污染,重金属在大自然当中是不能够降解的。
    (1)
    A和B两组其他条件都相同,唯一不同的是B组加入了1节7号废旧电池,因此实验变量是有无7号废电池,通过实验结果的比较发现A组金鱼的存活时间大于B组金鱼的存活时间,得出实验结论是废电池对金鱼的生活有影响。
    (2)
    C和D两组控制其他条件都相同,唯一不同的是C组不加满江红,D组加入满江红,变量是满江红,可以探究满江红能否净化被废旧电池污染的水质的问题。
    (3)
    若是实验中每组只放入1条金鱼,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导致结果不准确,因此要放入10条金鱼,减小误差,避免偶然性。
    (4)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和影响环境,满江红生活在水中,能净化水质,这体现了生物能改变和影响环境。
    3.为探究水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小明选取了20条大小、形态、活动能力等基本相同的同种小金鱼平均分成两组进行了实验,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如下表,请根据实验分析回答:
    分组
    A组
    B组
    实验对象
    10条小金鱼
    10条小金鱼
    水质
    2000毫升清洁水
    2000毫升被污染的河水
    饲养条件
    定时定量饲喂金鱼料
    实验结果
    生长较快,活动能力强
    生长缓慢,活动能力差

    (1)小明设计的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2)在这个实验中,实验变量是______。
    (3)A、B两组中的金鱼数量都是10条,而不是1条,目的是:______。
    (4)通过分析上表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5)实验结束后,应该如何处理小金鱼:______。
    【答案】(1)水质对水生生物(小金鱼)的生活有影响吗(合理即可)
    (2)水质(被污染的河水)(合理即可)
    (3)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合理即可)
    (4)水质对水生生物(小金鱼)的生活有影响(合理即可)
    (5)将它们放回适宜其生长的自然环境中(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1)
    提出问题是生物探究实验的前提和基础,小明设计的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水质对水生生物(小金鱼)的生活有影响吗?
    (2)
    水质对水生生物(小金鱼)的生活有影响吗?实验的变量是水质(被污染的河水),其它的实验条件保持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
    (3)
    探究实验时生物的样本数量要适当,数量过少易出现偶然性,得出的实验结果缺少说服力,因此,A、B两组中的金鱼数量都是10条,而不是1条,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可靠性。
    (4)
    A组小金鱼生活在清洁水中,生长较快,活动能力强,而B组小金鱼生活在污染的河水中,生长缓慢,活动能力差,通过分析上表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水质对水生生物(小金鱼)的生活有影响。
    (5)
    实验结束后,处理小金鱼的方法是将它们放回适宜其生长的自然环境中,保护动物人人有责。











    4.2022年3月24日,最新一期的学术期刊《国际环境》上发表的文章显示,来自荷兰的科学研究团队首次在人体血液中检测到了微塑料。因为血液在人的全身流通,并且将我们的器官连接起来,也可能就意味着,人体的器官已经受到微塑料的侵害,或者遍布了全身,这再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小鼠数量(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g/只)

    20
    每日饲喂?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20
    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20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基本消失
    -0.12
    (1)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______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2)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关于其饲喂方式,表格中的“?”处应填写______。
    (3)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______功能,导致他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但乙、丙两组体重变化不同,表现为乙组体重增长,而丙组体重______。
    (4)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现数量多、排列______的状态,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
    (5)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_。
    a.使用塑料制品替代品
    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
    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d.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
    【答案】(1)微塑料
    (2)不含微塑料
    (3)     消化和吸收     下降
    (4)整齐
    (5)c
    【解析】
    【分析】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海洋中的微塑料颗粒看起来很像食物,鱼类、两栖类和海鸟很容易误食,从而堵塞消化道并引发其它健康问题。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发现除了海洋,淡水、土壤、大气中都有微塑料的存在。
    (1)
    本实验的变量是微塑料,研究目的是探究微塑料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2)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微塑料M。所以,实验中甲组(没有微塑料M)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每日饲喂不含微塑料M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3)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由实验结果(小肠绒毛状态、体重增长值)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它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乙组和丙组对比,表现为乙组体重增长,而丙组体重下降,该两组小鼠体重变化不同的原因是:两组小鼠饲喂的饲料中所含微塑料M的浓度不同,微塑料浓度越高,对消化吸收功能影响越大。
    (4)
    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现和甲组的状况相似,即数量多,排列整齐的状态,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
    (5)
    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可行的措施有: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不乱扔塑料垃圾;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品;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等。c符合题意。
    故选c。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小鼠数量(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g/只)

    20
    ?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20
    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A的
    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20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基本消失
    -0.12

    (1)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2)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________功能,导致他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
    (4)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现_____的状态,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
    (5)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品 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
    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D.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
    【答案】(1)微塑料A

    (2)每日饲喂不含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3)消化和吸收
    (4)数量多、排列整齐
    (5)C
    【解析】
    【分析】
    (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2)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面积大。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有毒的微塑料A能够使小肠绒毛损伤,小肠绒毛损伤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营养吸收障碍、大便异常等症状。
    (1)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这个不同条件就是单一变量。本探究实验操作中,甲、乙、丙三组的饲喂方式不同,乙、丙组作为实验组,饲料中含有一定量的微塑料A,甲组作为对照组,饲料中不含微塑料A。因此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微塑料A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2)
    一般来说,在探究实验中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微塑料A,因此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每日给每只小鼠饲喂不含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连续饲喂27天。乙、丙组作为实验组,饲料中含有一定量的微塑料A,其它条件相同。
    (3)
    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组每日给每只小鼠饲喂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连续饲喂27天后,发现小鼠的小肠绒毛数量少,排列散乱,体重增长值为1.84g/只;丙组每日给每只小鼠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连续饲喂27天后,发现小鼠小肠绒毛基本消失,体重呈负增长。由此可见乙组体重稍微增长,而丙组体重增长值为负值,体重降低。说明微塑料A的含量越大,对小肠绒毛的损伤越严重,从而对小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损伤越严重。
    (4)
    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现数量多,排列整齐的状态,并且小鼠体重显著增长,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
    (5)
    A.塑料制品给人们带来很多便利,同时也给人们带来很多困扰,甚至被人们称为“白色垃圾”。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塑料,可是塑料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又很大,所以我们必须合理地,有节制地使用塑料制品,以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人们找到了很多的塑料制品的替代品,如布袋、竹篮等,塑料制品替代品的推广可以有效地减少“白色污染”,A不符合题意。
    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能够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符合环保理念,B不符合题意。
    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会增加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C符合题意。
    D.能降解塑料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这种微生物能够把微塑料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吸收利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够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某生物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pH值小于7显酸性,值越小,酸性越强)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
    培养皿
    种子所处环境
    萌发数
    A组
    取100粒小麦种子,定时喷洒清水,置于25 ℃橱柜中
    90粒
    B组
    取100粒小麦种子,定时喷洒pH值为5.5的模拟酸雨,置于25 ℃橱柜中
    75粒
    C组
    取100粒小麦种子,定时喷洒pH值为4的模拟酸雨,置于25 ℃橱柜中
    0粒

    (1)若选择B与C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则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A、B、C三组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说出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组有10粒小麦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酸雨酸性的强弱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2)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有影响,且酸性越强影响越大(当酸雨的pH值为4时,种子不萌发)
    (3)     环境影响生物     减少燃烧煤、石油等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
    (4)胚结构不完整或胚已死亡
    【解析】
    【分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解答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1)
    B与C两组唯一不同的变量是酸雨酸性强弱,可探究酸雨酸性强弱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
    比较表中三组种子的萌发率,说明酸雨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影响,且酸雨酸性越强,影响越大,当酸雨的pH=4时,种子不萌发。
    (3)
    酸雨属于环境,环境影响生物,酸雨是二氧化硫气体排放过多引起的,所以,减少煤炭、石油的污染物额排放,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4)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A中有10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胚不完整或胚已死亡。
    3.阅读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之本,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黑龙江省各地市要求“全时全域禁止焚烧秸秆”。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以看出绿色植物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显著,所以森林生态系统有“______”“______”之称。
    (2)“禁止焚烧秸秆”的主要原因是会引起大气污染,燃烧后产生的______气体会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
    (3)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初中生在保护环境方面可以做到哪些?_________________(一点即可)。
    【答案】(1)     绿色水库     地球之肺(顺序可颠倒)
    (2)二氧化碳
    (3)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垃圾做到分类处理(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1)
    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2)
    秸秆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所以在田间焚烧秸秆会加剧温室效应。
    (3)
    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作为中学生更应该以身作则,严格遵守。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垃圾做到分类处理等。
    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餐厨垃圾是城市垃圾的一个重要来源,既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又导致大量生物能源的浪费。于是科学家们研究出一些新型技术来处理餐厨垃圾——“波卡西堆肥法”。
    波卡西堆肥法是将EM活菌制剂混合到厨余垃圾中,一同放进密封的、底部可排水的堆肥桶内,通过厌氧发酵来分解厨余的方法。其中的EM菌是由各种不同的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组成的。光合菌和乳酸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在堆肥过程中,EM菌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产生,正确使用,能够避免堆肥发出难闻的气味。“波卡西堆肥法”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带水龙头的桶里铺上一层报纸。
    步骤二:收集厨余垃圾,将厨余垃圾切成小块。
    步骤三:准备EM发酵粉,在厨余垃圾上每十厘米撒一层发酵粉,覆盖度最好在75%以上,压实。
    步骤四:容器需留有发酵空间。在停止加厨余垃圾的第七天开始每隔1-2天排水一次。这个水就是波卡西发酵液。
    步骤五:10-15天后桶内会长出白色或偏红色的菌丝。15-23天后,菌丝老化,将底肥倒出做基底肥,埋入土中。两周后,堆肥就做成了。
    波卡西堆肥法可以帮助家庭消耗厨余垃圾,为生活垃圾减量这一目标做出贡献。它将餐厨垃圾变废为宝,发酵产生的有机肥料,能很好的促进农作物生长。但如混有其他垃圾,就无法进行有效堆肥。
    (1)EM菌中的光合菌属于__________(填“真核”或“原核”)生物。
    (2)波卡西堆肥法所需的发酵环境应为__________(填“有氧”或“无氧”)环境。
    (3)步骤三相当于培养细菌和真菌步骤中的_______。厨余垃圾主要为EM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______这一物质条件。
    (4)堆肥产生的有机肥料主要能为植株的生长提供_______这一营养物质。
    (5)结合材料,请你为波卡西堆肥有效实施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原核
    (2)无氧
    (3)     接种     有机物
    (4)无机盐
    (5)做好垃圾分类/不把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混合
    【解析】
    【分析】
    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1)
    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真菌、动植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因此光合菌属于原核生物。
    (2)
    “波卡西堆肥法是将EM活菌制剂混合到厨余垃圾中,一同放进密封的、底部可排水的堆肥桶内,通过厌氧发酵来分解厨佘的方法”,因此发酵环境应为无氧环境。
    (3)
    接种就是把已有的菌种,用某种方式取少量的菌种,接到培养基上的过程。步骤三中撒发酵粉的过程就相当于接种。由题干信息可知,EM菌属于腐生菌,需要消耗厨余垃圾中的有机物进行发酵,因此厨余垃圾主要为EM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机物。
    (4)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肥料给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因此堆肥产生的有机肥料主要能为植株的生长提供无机盐。
    (5)
    为了方便进行波卡西堆肥法,应将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区分开,因此要分类回收处理垃圾,不把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混合。
    5.资料分析:近年来,我国的内陆湖泊、池塘等区域经常爆发“水华”现象。发生“水华”的水体往往会散发出腥臭,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时也影响水中其他生物的生存。下表为科研人员治理某池塘水华过程中,测得的水体中各种生物的密度,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
    治理前的池塘
    治理过程中的池塘
    1天
    15天
    39天
    42天
    60天
    66天
    藻类(cm3/m 2)
    8
    8
    7.3
    3.27
    3.2
    3.9
    4.24
    无齿贝(个/m2)
    0
    1.5
    1.5
    1.75
    1.79
    1.79
    1.792
    水草(株/m2)
    3
    3
    4.8
    15.3
    22.3
    14
    12.8
    草鱼(kg/m2)
    0
    0
    0
    0
    0.73
    0.97
    1.07

    (1)该池塘生态系统发生“水华”现象说明其_____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
    (2)据表可知,科研人员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治理“水华”。治理第1天,科研人员向池塘中投放了_______,随着治理天数增加至第42天,池塘中藻类密度呈现___________趋势,而水草密度逐渐_____________,说明二者之间存在__________关系。第42天后,水草密度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是科研人员向池塘中投放了__________,说明二者之间存在__________关系。
    (3)与治理前相比,治理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___________(不变/变简单/变复杂)。
    【答案】(1)自动调节
    (2)     无齿贝     减少     增加     竞争     草鱼     捕食
    (3)变复杂
    【解析】
    【分析】
    (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共生关系等。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1)
    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藻类植物等水生植物大量繁殖造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所以“水华"现象的发生,说明这个池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
    据表可知,科研人员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治理“水华”。治理第1天,科研人员向池塘中投放了无齿贝类,随着治理天数增加至第42天,池塘中藻类密度呈现逐渐下降,而水草密度逐渐上升,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第42天后,水草密度下降,主要原因是科研人员向池塘中投放草鱼,草鱼捕食水草使其数量降低。
    (3)
    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治理后该池塘内多了无齿贝类、草鱼等动物,食物网变复杂,与治理前相比,治理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复杂。

    相关试卷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激素调节精品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激素调节精品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64《激素调节》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64《激素调节》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2《血流的管道血管》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2《血流的管道血管》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精品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精品课时练习,文件包含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1《流动的组织血液》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1《流动的组织血液》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7.2《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讲义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