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01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02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03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共25页。

    第五单元·说明文阅读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主要学习写说明性文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围绕这一要素,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主要让学生体会说明性文章的不同类型,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感受不同的语言风格。“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梳理总结了说明性文章的作用和它在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让我们通过两个题目加强训练。“习作例文”提供了介绍事物和介绍制作流程两种不同的说明性文章,通过批注和课后题,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恰当地使用说明方法,有条理地表达。本单元最后安排习作“介绍一种事物”,让学生“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是对本单元学习的综合运用,旨在让学生感受到说明性文章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
    分类
    具体内容
    内容简说
    教学要点
    课时安排


    太阳
    文章用平实的语言,详细具体、通俗明了地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了解太阳的特点,掌握有关太阳的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体会文中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写法。
    2课时
    松鼠
    作者以生动传神的描写及准确而简练的说明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貌、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了解松鼠的习性特点,学习课文将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2课时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结合所学课文,了解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交流有关说明文的知识;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介绍身边的某一事物;试着将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改写成说明文。
    2课时
    选择身边的事物,说明其特征;将散文改写成说明文。





    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以生动而准确的语言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
    阅读两篇习作例文,了解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能运用本单元学习的一些说明方法学写说明文;按一定顺序把事物的特点、用途等介绍清楚。
    2课时
    风向袋的制作
    这是一篇关于风向袋的制作过程的说明文,按步骤介绍了风向袋的制作方法,很有条理,容易引起学生亲手制作的兴趣。


    介绍一种事物
    选择一种自己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介绍给别人。
    16 太阳
    教学目标
    1.认识“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摄、氏”等9个字,会写“寸草不生、
    摄氏度”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以及太阳对人类的作用。(重
    点)
    3.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
    明方法的好处。(难点)


    1.认识“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摄、氏”等9个字,会写“寸草不生、摄氏度”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理清文章层次,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太阳的图片,播放有关太阳的儿歌(如《种太阳》等),激发学生对太阳的兴趣。
    导语:同学们,听到这熟悉的儿歌,你们是不是很快就想到了早上送我们上学,晚上接我们回家,与我们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太阳公公呢?是的,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给我们送来了光和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你们对太阳有哪些了解呢?现在,我们就一起去认识认识我们的这位好朋友吧!
    2.出示课题,说说太阳的有关知识。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太阳的有关知识。
    太阳 也称“日”,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组成太阳的物质大多是些普通的气体,其中氢约占71%,氦约占27%,其他元素占2%。我们平常看到的太阳表面,是太阳大气的最底层,温度约5500摄氏度。太阳能是地球上除原子能和火山、地震以外,一切能量的总源泉。
    与星星比较起来,太阳为什么看起来那么大 在广袤浩瀚的繁星世界里,太阳的亮度、大小和物质密度都处于中等水平。只是因为它离地球最近,所以看上去是天空中最大、最亮的天体。其他恒星离我们都非常遥远,即使是最近的恒星到地球的距离也比太阳远27万倍,所以看上去只是一个闪烁的光点。
    2.学生听音频朗读,画出生字新词和有特点的句子,学习朗读的停顿和语气。
    3.教师检测学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
    需注意的字音:“摄”“氏”“殖”等字是翘舌音的字,“粮”“疗”是边音的字,“粮”同时又是后鼻韵母的字。
    需注意的字形:“氏”的起笔是撇,不要写成横;“疗”的被包围部分是“了”,不要写成“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文体,指导朗读。
    过渡:跟着音频朗读本文之后,我们发现这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许多有关太阳的知识。你们知道课文的体裁是什么?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在朗读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1)指名说说本文的文体。
    明确: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章,是说明文的一种。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体裁。它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等,解释事物的原理、成因、特点、演变等。说明文的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朗读说明文时,我们要特别注意文中出现的数字、列举的事例等,因为这些材料中往往包含着许多重要的知识。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快速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数字及不懂的地方。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1)教师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明确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如果没有中心句,则自己概括拟写。
    明确: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一般在文段的开头,有时也在文段的结尾。
    (2)引导学生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划分出两个结构段。
    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用找中心句的方法概括出了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有些段落讲的内容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我们可以据此来给文章划分层次。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别从太阳距离地球远、体积大、温度高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
    第二部分(第4~8自然段):介绍了太阳与动植物生长、能源形成、自然气候变化、预防和治疗疾病等方面的关系。
    (3)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两部分之间是如何衔接起来的。
    明确:本文的思路清晰,主要讲述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关系,这两方面的内容关联紧密。正是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那么高,距离我们又那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暖。作者在第4自然段以“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个过渡句巧妙地将两部分内容衔接了起来。
    (4)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自然段之间和结构段之间应有适当的停顿。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小结:同学们,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中,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和它见面。学习了本文,我们了解了太阳的一些知识,也知道了太阳对地球和地球上的人类原来是这么重要。那么课文是怎样把有关太阳的知识介绍给我们的呢?下节课上我们将继续学习。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2)积累从文中了解到的有关太阳的知识。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题临安邸 己亥杂诗

    1.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在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了解作者介绍太阳时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

    2.教师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上一位同学给我们讲述的后羿射日的故事吗?你们相信这个故事吗?(学生答:不相信。)对,这只是传说。那我们应该怎样去了解太阳呢?对,我们要运用科学这个有效的武器,去探索太阳的秘密,揭开它神秘的面纱。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看看这熟悉而又显得有些陌生的太阳吧!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抓住重点句子,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
    过渡:在上节课中,我们划分了文章的层次,了解到文章第一部分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现在我们重点学习这一部分,看一看太阳有什么特点。大家先把这一部分的内容朗读一遍,然后我们再一起学习学习。
    (1)请学生说说太阳有哪些特点。
    (2)教师介绍太阳的特点,加深学生的认识。
    (课件出示。)
    (3)学生自由朗读第1~3自然段,结合有关语句体会文章是如何把太阳的这些特点说明得具体、生动的,同桌之间讨论。
    (4)教师解读关键语句。
    ①远:引传说、列数字、作比较、假设、反问
    明确:课文开头以“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引出了“太阳究竟离我们有多远”这个问题,再以“其实”一词过渡,指出太阳离我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一亿五千万千米,然后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说明到太阳上去,步行需要走三千五百年,坐飞机需要飞二十几年,最后以一个反问句“箭哪能射得到呢”作结,让我们感受到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
    ②大: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
    明确:先说人们觉得太阳并不大,而实际上它大得很,与地球相比,“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接着解释太阳为什么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那是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③热:打比方、列数字
    明确:先用“大火球”这一比喻把太阳的形状及会发光、发热的特点都反映了出来,接着讲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并用“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来具体说明五千多摄氏度的温度有多高。
    (5)教师总结说明方法的种类及作用。
    总结: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引用、画图表(作图表)等。恰当地运用这些说明方法能更准确、清晰、生动地展示所描述的事物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在理解文章第一部分的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来深入探讨“太阳和人类的关系”这个问题。
    过渡:太阳离我们这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太阳和我们人类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来继续探讨。
    (1)引导学生找出连接两部分内容的过渡句,并分析其作用。
    (课件出示。)
    (2)学生快速朗读课文第二部分,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说明太阳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明确: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边读边想,从第4~7自然段中找出太阳和哪些事物有关系。(学生自主讨论。)
    (4)学生汇报。
    示例:
    生:太阳和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人类的生活(吃、穿、用)有密切的关系。
    生:太阳和煤炭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
    生:太阳和气象(云、雨、雪、风……)有密切的关系。
    生:太阳能预防和治疗疾病。
    (5)学生反复朗读第8自然段,感悟太阳与地球、人类的密切关系。
    明确:文章最后一段话是对全文的概括,作者先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太阳对于万物的重要性,然后以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6)学生回忆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说“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明确:有了太阳,地球上就会有光明和温暖;没有了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
    3.教师在学生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次引导学生感悟太阳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1)启发学生用一组关联词语对太阳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进行表述。
    明确:因为太阳有远、大、发光、发热的特点,所以太阳与人类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课文内容,理解“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课件出示。)
    提示:学生可以先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说说对于这句话的理解,然后结合生活中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等来深刻地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4.教师简单总结前面所讲的内容。
    教师小结:《太阳》一文,作者用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远、大、发光、发热”的特点,又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太阳和地球、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一切自然条件都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离开了太阳,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将无法生存。
    三、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过渡:通过学习课文,我们了解到太阳的一些特点以及太阳和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我们也可以仿照本文的写法,去试着搜集另一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天体——月亮的有关知识,然后用一篇小短文来介绍一下。
    1.教师介绍关于月亮的知识。
    别名:月球、太阴、婵娟
    年龄:46亿年
    形状:近似球形
    质量:7.349×1022千克,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
    直径:3476.28千米,地球的四分之一
    表面温度:白天最高温度160℃,夜间最低温度-180℃
    运动方向:围绕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旋转
    与地球的距离: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
    与地球的关系:是地球已知的质量最大的卫星
    对地球的影响:月球绕着地球公转的同时,其特殊引力吸引着地球上的水同其共同运动,形成潮汐
    2.学生交流自己查阅的有关月亮的资料。
    3.学生进行练笔。
    提示:选取月亮的两三个最重要的特点写一写,可以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争取把月亮的特点说清楚,并简要介绍月亮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示例:大家好,我叫月亮。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你一定会想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故事吧!呵呵,其实,我的真名叫月球,我还有“嫦娥”“婵娟”“玉兔”等几十个美称呢!在人类的肉眼看来,我只有盘子般大小。其实我是一个巨大的不规则的球体。虽然有这么大,可是与地球、太阳相比,我就好似茫茫大海中的一叶扁舟。之所以在人类肉眼中我只有盘子大小,跟我离地球的距离有点关系。现在就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距离地球约384400千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天然卫星。有人可能会很惊讶,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也有这么远吗?是啊!所以人类在地球上看到的我才会只有盘子大小呀!不仅如此,我还有很多地方能使你们感到惊讶呢!就说我的表面温度吧,你知道阿姆斯特朗上太空和我近距离接触时为什么要穿着太空服吗?这是因为我的表面温差很大,最高达到160℃以上,最低至-180℃左右,如果你不穿太空服的话,不是被烧焦就是被冻成冰块儿了!呵呵,听到这些你会感到恐惧吧!不用怕,现在科技十分发达,人们制造的太空服具有隔热和保温等作用,有了它,宇航员们就不会受到我的温度的影响了。
    4.交流展示,集体评议。
    四、摘抄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2.搜集有关太阳的资料,以“太阳”为主题做一张手抄报。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太阳》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的知识性较强,但也不乏生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把“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理念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课前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资料,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地读书,并将读懂的内容大胆地说出来,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学习太阳的三个特点时,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特点自主学习,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交流自己的认识。这样不仅使学生有选择地学习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太阳》这篇课文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对某一事物进行说明的很好的例子。因此,在学生学习完太阳的特点后,我认为还可以设计一个写月亮的小练笔,将在课文学习中学到的说明方法、写作技巧自然地迁移到“写”中去,使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17 松鼠
    教学目标
    1.认识“驯、矫”等8个生字,会写“鼠、秀”等11个字,会写“松鼠、
    乖巧”等词语。
    2.了解松鼠的特点,提炼梳理松鼠的相关信息,并分条记录。
    3.通过对比,能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


    1.认识“驯、矫”等8个生字,会写“鼠、秀”等11个字,会写“松鼠、乖巧”等词语。
    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一些动物(包括松鼠)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动物。
    导语: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动物,它们是我们的朋友。人类应该保护动物,因为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如果让你写一篇介绍某类动物的说明文,你该如何观察?又该从哪些方面去介绍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动物的说明文——《松鼠》。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明确:以说明对象为题,直截了当地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简要介绍作者。
    布封(1707—1788) 18世纪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他历时40年终于写成了36册的巨著《自然史》,其中关于动物活动形态的描绘尤其富于艺术性,达尔文称他是“现代以科学眼光对待这个问题的第一人”。
    2.教师补充介绍松鼠的相关知识。
    松鼠 小型兽类,尾蓬松,密生棕黑色长毛。体毛灰色,故又称“灰松鼠”,也有暗褐色或赤褐色的。腹面白色。生活在山区、树林间,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松鼠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也食昆虫、鸟卵。
    3.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再采取比较阅读的方法初步感受本文与《太阳》一文在语言特点上的差异。
    4.教师检测学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
    5.分组交流,理解词义。学生四人一组交流在朗读中圈画出来的不理解的词语,若小组交流后仍不理解,可以在全班交流讨论。
    6.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生词带入课文中朗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松鼠的特点。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画出文中能表现出松鼠的特点的句子。
    (2)学生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概括出松鼠的特征。
    提示:文章第1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是全文的总起句,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从这句话中我们大致了解了松鼠的主要特征。
    明确: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2.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交流感受。
    问题:①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松鼠的?
    ②松鼠在外形、性格、行为和生活习性上分别有什么特点?
    ③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松鼠怎样的情感?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学生交流后明确:
    第1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描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
    第2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这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
    第3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为特征——乖巧。①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②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③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
    第4自然段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从选址、建造、居住及窝口的特点等方面来表现它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
    第5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特点。
    (2)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观察来想象、体验。
    3.教师引导学生以简洁的词语概括文章介绍的关于松鼠的知识。
    明确:漂亮的外形 驯良的习性 乖巧的行为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小结:同学们,松鼠真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惹人喜爱。那么作者是怎样把它的习性特点介绍给我们的呢?是不是像前一课《太阳》一样来进行说明的?这些将是我们下节课上学习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2)积累文中描写松鼠的优美词句。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了解松鼠的特点,体会松鼠的乖巧、驯良,激发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2.感受说明文不同的语言特点。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文中的重点词语,学生理解词义并造句运用。

    2.教师口头提问,学生抢答,再次感知松鼠的特点。
    (1)松鼠的外形特点:
    (2)松鼠的性格特点:
    (3)松鼠的行为特点:
    (4)松鼠的生活习性: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松鼠的一些特征。今天,我们将跟随作者再次走进课文,走近松鼠,具体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给我们介绍这种可爱的小动物的。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细读文本,了解松鼠。
    (1)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自由提问题,选出有价值的问题全班探讨。
    2.师生合作,答疑解难。
    (1)松鼠是一种什么样的小动物?
    明确:松鼠是一种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
    (2)围绕“松鼠那么讨人喜欢,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呢”展开谈话。随着学生的交流,教师相机从四个方面组织教学。
    ①外形美丽,讨人喜欢。(第1自然段。)
    思考:松鼠哪儿最美?
    描写松鼠的外形的句子: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明确:这段话简直类似于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一般“清秀”极少用来形容动物,即使形容人,多半也只形容少男少女,现在用来形容松鼠的面容,加上“闪闪发光”的眼睛,生动地写出了松鼠惹人喜爱的特征。特别是在写尾巴时,更加细致生动:先写其形状,把它比作“帽缨”,给人以联想和美感,表现出松鼠尾巴的美丽;再写具体功能,能“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表现出了松鼠形体的奇特之处。
    ②吃食时有趣,讨人喜欢。(第1自然段。)
    思考:松鼠平时吃什么?怎么吃?
    (课件出示)
    明确:作者运用打比方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松鼠吃东西时的样子,表现出它的可爱。
    ③性格驯良,讨人喜欢。(第2自然段。)
    思考:松鼠的性格驯良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1)活动地点——“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2)活动时间——“在清朗的夏夜”“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④行为乖巧,讨人喜欢。(第3、4自然段。)
    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鼠的行为乖巧?
    A.从有人接触大树时它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
    相关句子: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明确:这句话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作者还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现松鼠对于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
    B.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
    相关句子: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明确:这两句话描写的是松鼠的动作,运用“跳”“连蹦带跑”“爬”等动词,表现出它的轻快、敏捷。
    C.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
    相关句子: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
    明确:这两句话同样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松鼠储存食物的过程和冬天找东西吃的方法。秋存冬粮,松鼠真是太聪明了!
    D.从搭窝的经过和窝的特点来展示它的聪明、勤快。
    相关句子: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
    明确:这句话写出了松鼠搭窝的过程。“先……再……然后……”说明了松鼠搭窝有着一定的顺序。“搬”“放”“编扎”“挤紧”“踏平”说明松鼠搭窝认真,要求严格。
    相关句子: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明确:这两句话形象地介绍了松鼠窝的形状及其防雨的特点,表现了窝的精巧,也突出了松鼠的聪明。
    (3)引导学生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了解松鼠的其他习性。
    (课件出示。)
    3.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
    (1)启发思考:学习了课文,你认为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明确:本文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语言准确和生动是其突出特点。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并做好批注。
    (3)引导学生将本文和《太阳》进行对比,体会其不同的语言风格。
    (课件出示。)
    明确:写作说明文也可以在语言上下功夫。平实的说明可以介绍清楚事物的特点,但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借助形象、生动的语句,可以使笔下的事物活灵活现,从而增强说明的效果。
    三、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1.引导学生回顾本文运用的写法。
    明确: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了作者之所以能把松鼠介绍得如此形象生动,是因为作者紧紧地抓住了松鼠的特点。
    2.教师讲解运用本文写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具体指导:(1)要抓住动物的外形特点来写。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外形特点,如长颈鹿的长脖子、大象的长鼻子、白兔的红眼睛等。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观察,找出动物与众不同的地方,用恰当的语言将其描写出来。(2)要抓住动物的生活习性来写。每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各不相同,如猴子机灵好动、熊猫憨厚可爱、小猪贪吃贪睡等。习作时,我们应注意抓住这些特点来描写。
    3.小练笔。
    选择下面一种动物的活动进行观察,写一段话。
    ① 蚂蚁搬家 ②喜鹊筑巢 ③小鸡啄米
    (1)学生自主选择,然后观察,再进行练笔。
    教师提示:语言通顺、生动活泼;顺序合理,运用类似课文中表示顺序的词语。
    (2)交流展示,集体评议。
    写作示例:农家小院里,一群小鸡叽叽喳喳地叫着,等待着主人来喂食。奶奶投米完毕,它们就伸长脖子,扑动翅膀,飞快地奔过去,先弓下身子啄上一口米,然后仰起头,小嘴一张一合地就咽了下去。它们吃得很快,一会儿就将米吃个精光。
    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背诵。
    2.搜集有关松鼠的资料或相关的俗语、诗句等,关注这种小动物。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松鼠》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同时,这篇课文也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知识性较强。在备课时,我把重点放在本文极富感染力的语言上,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同时,让学生在赏析完富有生动性、趣味性的语言后,能够学以致用,进行比较阅读,再在实际写作中学会运用这样生动的说明语言。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我设计了不同的形式来引导学生体会。
    一、从个人思考到教师小结——让学生先读描写松鼠外形的部分,然后出示填空,教师对本段进行小结,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
    二、找顺序词,加以运用——让学生画出课文中表示顺序的词,并出示顺序词,鼓励学生运用这些词说一段话。可以同桌间先试说,再在班上说。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让学生学以致用。为了把学生的认识与创造结合起来,我设计了采访、表演这一环节,使学生体会交流、合作的快乐,并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不仅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也提升了语文素养。
    三、读中悟,读中学——着重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朗读、对比读、引读等方式,使学生对松鼠的形象和课文生动的语言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上完这节课,我觉得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教学过程虽然面向全体学生了,但还是有少部分学生没有积极思考、发言,以至于我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类似的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
    习作例文 习作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将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
    2.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3.能和同学分享习作并交流各自的感受。
    学前准备
    教师:准备好教学课件。
    学生:预习“习作例文”;观察生活中的某种事物,了解其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1.以课文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引出本次的写作内容。
    导语: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两篇说明性文章,了解了太阳的有关知识,认识了漂亮、乖巧、驯良的松鼠。作者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以或简洁明了、或准确生动的语言使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清楚明了,让活泼可爱的松鼠如在眼前。你们是不是也迫不及待地想向他人介绍一下自己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呢?接下来,我们将学习两篇优秀的习作例文,进一步了解如何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如何合理地安排说明顺序来介绍制作过程,然后将所学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去。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信心将自己所了解的事物介绍得清楚明白呢?
    2.板书:介绍一种事物。
    二、交流反馈,温故知新
    1.复习交流《太阳》和《松鼠》,回顾说明文的特点。
    2.反馈“初试身手”写的片段练习,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互相评议。
    三、例文引路,学习写法
    学习“习作例文”中的两篇文章,了解它们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1.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某一事物的特点。
    (1)阅读习作例文《鲸》,对照批注思考例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鲸的特点。
    提示:本文是一篇知识性说明文,以生动而准确的语言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又开启了一扇探索海洋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想法,并从交流中受到启发。
    示例:①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②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一百六十吨重。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十吨重的鲸,约十八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③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3)教师对说明方法的作用进行总结。
    小结: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可以使抽象的语言变得生动,使说明的内容具体清晰,通俗易懂,令人信服;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往往是通过比较显示异同,突出特性,增强效果;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句子简明扼要,又准确具体,一目了然,能给读者留下清晰的印象;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可以使说明更生动,增强趣味性。所以在学
    习说明性文章时要善于抓住重点语句,感悟说明方法的妙处。
    2.采用合理的顺序说明某个过程。
    (1)阅读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对照批注思考例文是如何把制作风向袋的过程介绍清楚的。
    提示:本文是一篇关于风向袋的制作过程的说明文,按步骤介绍了风向袋的制作方法,很有条理。
    明确:本文在介绍风向袋的制作方法上有如下特点:(1)按步骤介绍:准备材料和工具→缝制口袋→扎洞、绑绳、打绳结→在竹竿上缠细铁丝,在细铁丝圈上下缠粗铁丝,绑绳,把风向袋系在竹竿上。
    (2)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序数词,条理清晰、步骤分明地写出了制作风向袋的过程。
    (3)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如“袋口直径约10厘米”“袋长40~50厘米”“在离竹竿顶端10厘米处缠2~3圈”等,准确、清楚地交代了制作过程。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这样写的好处,并从交流中受到启发。
    明确: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理的规律的顺序。我们在写说明文时,只有采用正确的顺序,才能准确地表现特征、说清步骤,也才能让读者容易理解。
    四、动笔写作,交流分享
    1.教师出示写作要求,引导学生选择写作对象,梳理写作思路。
    过渡:读完了上面两篇例文,同学们是不是觉得写说明文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我们选准了说明的对象,理清了说明的顺序,选用了恰当的说明方法,写好说明文对我们来说只不过是小菜一碟罢了。下面请同学们仔细看看课本上的习作要求,想一想自己要写什么。
    (课件出示。)
    (1)明确写作要求。
    明确:首先所选的事物必须是自己有所了解的,如果连自己都不了解,怎么能向他人介绍清楚呢?其次所选的事物必须是自己感兴趣的,如果自己不感兴趣,就没有介绍给他人的冲动,更别说介绍得生动有趣了。(板书:明要求。)
    (2)选择写作对象。
    明确:这次习作的对象可以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只要是学生自己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都可以拿来写作。(板书:选对象。)
    (3)确定介绍事物的哪些方面。
    明确:学生选择介绍的事物多种多样,每种事物都有其独特的特点,所以可以介绍的内容也各不相同。
    2.同桌交流所选对象,相互启发。
    3.教师指名介绍自己选择的事物,具体阐述从哪些方面介绍。
    4.教师讲解可介绍的内容,并进行总结。
    (课件出示。)
    小结:介绍动植物,重点介绍它的种类、分布、习性、用途等。介绍电器、文具、玩具等物品,重点应从外形、特点、构造、功能等方面入手,也可以介绍其来历、用法,顺便介绍一下它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便利或者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介绍美食,可以重点介绍它的外形、颜色、滋味、种类、营养价值等。(板书:抓特点。)
    5.进一步介绍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1)理清说明的顺序。
    提示:说明的顺序有很多种,常用的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学生可以根据具体的说明对象选择合理的说明顺序。
    (2)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
    提示: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自己要介绍的物品,然后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并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将之介绍给大家。教师相机进行写法指导,总结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的特点及作用,强化学生的认识。(板书:加方法。)
    6.引导学生列出提纲,完成习作。
    提纲示例:
    物品(玩具)
    开头:介绍名称和来历。
    中间:具体描述玩具的特点,如形状、构造、玩法等。
    结尾:写玩具带来的乐趣。
    美食(蔬菜、水果)
    开头:介绍名称。
    中间:具体描述形状、颜色、味道、种类、营养价值等。
    结尾:抒发感情来赞美。
    7.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视,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个别辅导。
    五、点评习作,修改誊写
    1.教师展示几篇学生完成的初稿,师生集体评议修改。
    评议重点:(1)是不是一篇合格的说明文,是否达到了说明文的写作要求;(2)是否介绍清楚了事物的主要特点;(3)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否恰当;(4)介绍的顺序是否合理;(5)语言是否流畅。
    2.学生根据教师和同学的建议,借鉴其他同学习作中的优点,修改自己的习作。
    3.小组交流自己的习作,互评互改。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5.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并誊写在作文本上。
    六、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对本次习作活动进行总结。
    小结:同学们,学写说明文是不是非常有意思?我们周围的事物各种各样,也各具特色。只要我们认真观察,掌握了它们的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恰当地选用一些说明方法,就能把这些事物准确、生动地介绍给大家。
    2.引导学生交谈写作说明文的收获。
    收获示例:①了解了说明文这一文体的有关常识;②学会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把握其特征;③知道了介绍事物要准确,写作要有一定的顺序,语言既可平实也可生动;④培养了热爱科学的兴趣。

    考虑到学生是初次学写说明文,尽管说明文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文体,但第一次写总会让学生感到有些棘手。所以在本次习作教学过程中,我先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前面的习作例文,增强对说明文有关知识的掌握。习作课上,我和学生都自带了一些物品,一方面可降低写作的难度,另一方面可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帮助学生很好地完成这次习作训练。但是本次习作也存在不足之处,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关注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学习捕捉生活的细节,积累写作素材。在写好作文的同时,要把作文修改初稿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有意选取某些有代表性的习作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让他们爱上语文,爱上作文。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