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九上语文 19 怀疑与学问 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九上语文 19 怀疑与学问  练习01
    部编版九上语文 19 怀疑与学问  练习02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九上语文 19 怀疑与学问 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九上语文 19 怀疑与学问 练习,共5页。

    19 怀疑与学问

    一、积累运用

    1.判断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注音或字形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别是非。(    

    2))如在危急时刻,我们该如何做。(    

    3)对于流言,时间会让它不自破的。(    

    4)一切虚wàng)的想法都与学习无关。(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我校编订并使用的《中学生行为指南》中,对“宿舍管理制度”进行了修改。这一改动加大了宿舍管理力度。

    B.《经典咏流传》契合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发展的时代性要求,成为最直接落实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精神的电视文化节目。

    C.为加大宣传文化进校园的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陶冶了情操,领会了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

    D.据刚刚最新收到的消息,我校运动员再次获得“春运会”团体冠军。

    3.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重温《共产党宣言》,就是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句中加点的词语依次是动词和名词。

    B.“牢记使命”“批判精神”“熟读精思”依次是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

    C.“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D.“一切学问家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

    B.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C.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D.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5.班级举行“建好我的微信朋友圈”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微信朋友圈内容调查表,请你根据调查发现的问题,向同学发出倡议。

    信息内容

    明星八卦

    各类自拍

    幽默笑话

    读书学习

    校园生活

    家庭生活

    游戏战绩

    分享比例

    19%

    17%

    18%

    8%

    7%

    9%

    22%

    倡议书

     

     

     

     

    (2)在朋友圈中分享读书的快乐。请你续写出下面体现人物间的深情厚谊的故事。

    《童年》中的故事,困境中有温情。阿廖沙结识了小伙子茨冈,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心 功 夫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嘀嘀嗒嗒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性,“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俗话说得好:“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④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大概因为他“更变亦多矣”,所以他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阕《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⑥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选自2018年1月1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6.联系上下文,在第③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

     

     

    7.简述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8.当你内心浮躁时,哪本书能让你静下心来?结合自己当前的学习或是生活的经历,谈谈你对第⑤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参考答案

    1.(1)×  (2)×   (3) (4)√   【解析】(1)应是“辨别”;(2)应是“pì”。

    2.B  【解析】A项,缺少主语,可将“在……中”删去。C项,搭配不当,“采取”应改为“开展”。D项,重复赘余,“刚刚”“最新”删去其一。

    3.B  【解析】“批判精神”是偏正短语。

    4.B  【解析】引用的话是完整的一句话,且不作为句子的成分独立存在,句末标点应放在引号内。B项中,句末句号应放在双引号内。

    5.(1)示例:

    同学们:

    朋友圈是我们展示自我的平台,是大家交流的途径。为了更好地记录我们的成长,我发出如下倡议:

    1.少关注游戏娱乐,少关注明星八卦。

    2.多介绍学习经验,相互促进。

    3.多关注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分享幸福时光。让朋友圈见证我们青春的奋斗与成长!倡议人:×××

    2022年×月×日

    【解析】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正文内容包括写倡议书的背景、原因、目的,倡议的具体内容、要求。

    (2)示例:茨冈很爱阿廖沙,每逢礼拜六,他都带着阿廖沙做各种各样的游戏。阿廖沙挨打时,他会帮他挡着

    6.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

    7.首先提出“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的观点,其次引用苏轼乘船作字从容不惊的事例加以证明,最后阐述多经历生活的打磨历练,达到临事不惊的程度。  【解析】按照“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层次分析。

    8.示例一:第⑤段画线句子强调多读书可以让我们心静。每当烦恼、浮躁的时候,我会选择独处一室,诵读《论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段话让我读出了圣人恬淡的心态,又明确了自己的道德底线。此时,我身心舒畅,消除了烦恼,又能够重新乐观积极地面对问题。

    示例二:第⑤段画线句子强调多读书可以让我们心静。初三的生活很艰苦,不但学习任务很重,还要进行体育锻炼,有时候累得我很想放弃。但是当我读了《鲁滨孙漂流记》后,想到主人公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遇到无数的困难,却最终坚持下来。我就会静下心来,重新调整自己的状态,振作精神,投到紧张的生活中。所以,我觉得读书可以让我心静并更放松地学习。

    【解析】首先谈理解,然后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部编版九上语文 19 怀疑与学问 练习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