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华东师大初中数学七上《2.11有理数的乘方》word教案 (5)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华东师大初中数学七上《2.11有理数的乘方》word教案 (5)01
    华东师大初中数学七上《2.11有理数的乘方》word教案 (5)02
    华东师大初中数学七上《2.11有理数的乘方》word教案 (5)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11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11 有理数的乘方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有理数的乘方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乘方》是华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第二章第十一节的内容。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乘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为后续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开方以及整式的幂的运算做了铺垫,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有理数乘方的运算;乘方的符号法则。

    教学难点确定为:乘方的符号法则及其探究过程。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而这四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将四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在熟悉的问题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过程和乘方的符号法则探究过程,从中感受类比,从特殊到一般,转化以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概括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感受探索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体会数学的合理性和严谨性。

    三、教学方法:

    根据初一学生好动、好问、好奇的心理特征,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课堂上采用启发诱导、实践探究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方式由学会变为会学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而使课堂生动、形象又直观,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

    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了有序、有效的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六个教学环节来进行

    <一>、温故知新,类比发现   

    <二>、归纳概括,形成概念

    <三>、反馈训练,巩固提升

    <四>、探索规律,总结法则   

    <五>、小结反思,归纳升华

    <六>布置作业,分层提高

     

    下面我来进行详细说明

    <一>温故知新,类比发现

    考虑到在学生在小学学习正方形的面积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中已经涉及到,学生对乘方这种表示形式并不陌生,所以我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

     

    1、边长为5的正方形的面积如何求?结果如何表示?  5×5 记作:                     

    棱长为5的正方形的面积如何求?结果如何表示?5×5×5   记作

    2、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面积如何求?结果如何表示?记作:                     

    棱长为a的正方形的面积如何求?结果如何表示?  记作:

    问题1中边长和棱长是具体的数字,问题2中将数字用字母替换,接下来

    通过类比             记作

                                           记作

     

                                         记作

                                    记作

     我们可以得到     记作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让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体验新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感受由特殊到一般以及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归纳概括,形成概念

    通过刚才的类比过程归纳概括得到乘方的定义

    乘方定义:求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并且明确什么幂、底数、指数、表示形式及读法,在这里我用右手握拳竖起大拇指,拳头就像一个底座,对应中a的位置,所以a叫做底数,而大拇指对应中n的位置,所以n叫做指数。

     

    乘方的结果叫作幂.在an中,a叫底数,n叫指数。

                                                  指数                                                                              

    符号:               

     

     

    指数为1时,通常省略不写。

    an读作a的n次方。

    当an看作是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

     

    我的设计意图是:明确揭示幂、底数、指数、表示形式及读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并且通过形象的比喻使枯燥的概念形象化,不仅容易记忆,而且能够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美。

     

    <三>、反馈训练,巩固提升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我设计以下了几个练习:

    练习1

    (1)、34读作     ,3是   ,4是   ,意义是      ,用乘法形式表示      

    (2)、(-2)3读作     ,底数是     ,指数是     ,意义是     ,用乘法形式表示为    

    (3)、读作     ,底数是     ,指数是     ,意义是     ,用乘法形式表示为    

     

    练习1是一组填空,我的设计意图使:让学生熟悉乘方读法,区分底数和指数,了解乘方的意义,会将乘方和乘法形式相互转换。使学生认识到可以从读法,底数,指数,意义,乘法形式等多个方面来认识乘方,学会多角度的认识问题

    接下来我又设计了三组辨析

     

    练习2

    仔细观察下列各组数,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各组数的异同.

    (1)34与43  

    (2)(-2)3与-23

     

     

    设计意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组数,利用练习1中所得到的结论,在小组内对这几组数进行辨析讨论,第1组辨析是让学生体会到底数和指数不能互换,第2组和第3组辨析是让学生明确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底数需加括号,通过辨析、讨论使学生更深入的认识乘方,达到内化理解概念的目的,活动中教师要通过适当引导和总结,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练习3是一组判断

    练习3

    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1)23=2×3        

    (2)2+2+2=23       

    (3)(-2)3=8       

    (4)(-5)×(-5)×(-5)写成乘方的式子是-53      

                        

     

    我的设计意图:将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容易出错,容易混淆的地方以判断题的形式出现,既是对概念的巩固,又起到了一定的预防提醒作用。

     

    以上是概念部分的处理,接下来使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也是难点部分如何进行乘方运算?

     

    这部分我设计了三个例题,先让学生观察这三个题,提出问题:这几个题都是什么运算?你会计算吗?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能根据乘方的意义进行计算,认识到乘方运算的实质是特殊的乘法运算,所以可以将乘方转化为乘法来计算,在运算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体会转化这种数学思想方法。例(1)讲解,并在黑板上书写过程,起到示范、规范作用,例(2)和例(3)请两位同学上来演板,通过学生的演板,能让他们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若做对了,能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若做错了,则能够暴露出所出现的问题,从而及时纠正,避免再出错。

    例1、计算

    (1)(-4)3     (2)(-2)4   

    接下来我进一步提出问题,例1中的三个小题底数都为负,但结果却是有正有负,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设疑,让学生产生疑问,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四>、探索规律,总结法则

    此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除了继续练习乘方运算的技能,进一步理解乘方的本质外,更重要的是探究乘方的符号法则,这部分我完全放手给学生,设计了9个填空题,经过例1的解题过程,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方的计算方法,积累了一定的计算经验,所以我采用口答的方式,学生也能够圆满完成。

    1、结合自己的计算经验填空

    (1)110=                (3)(-6)2=    

            (5)(-1)5=       (6)0.23=    

    (7)(-3)4=       (8)(-99)1=       (9)53=    

    仔细观察以上各式,你能总结出什么有关符号的规律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看能够总结出什么有关符号的规律。

    各位评委看到我设计的这9个填空可能会有以下疑问:1、为什么没有选择教材中-2的例子?2、为什么没有将这些数按底数正负、指数奇偶分好类?下面我来进行说明:

    1、我所设计这些问题中的底数有正数,有负,有整数,有分数,有小数,指数有奇数,有偶在选题上比教材中的-2更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

    2、我没有将这几个题按类出示,而是专门将其打乱,虽然看起来比较乱,规律不明显,但这正是我的用意之所在,我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归纳从而能够在复杂的背景下发现规律,使学生的这些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得到规律。

    此时,并不将此规律作为乘方的符号法则,而是又计了下面验证的环节。

     

    规律验证

    利用你得到的规律判断下列各式的正负,并进行验证.

    (1)104      (2)(-1)5           

     

          (5)(-0.2)33     (6)-(-3)12

     

    这个环节我让学生先根据刚才讨论得出的规律判断各题的正负,然后回顾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则,类比乘法符号法则的探究过程,进一步验证刚才的所得规律的正确性,从而得到乘方的符号法则。

     

    乘方的符号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偶次幂为正数,奇次幂为负数.

     

    让学生认识到在进行乘方运算的时候,可以先定号,再定值,从而简化乘方运算

     

    我的设计意图是:以上两个环节环环相扣,教学活动体现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发现规律,第二个层次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规律,第三个层次再通过验证得到规律的正确性,三个层次层层递进,通过发现归纳验证这一数学逻辑推理过程得到了乘方的符号法则,体现了数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五>、小结反思,归纳升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运用到了哪些数学方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还有什么困惑?大家帮你来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归纳,使学生对本节所学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并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学会反思,敢于大胆质疑

     

    <六>布置作业,分层提高

    课本第58页习题2.11 必做题:1、2、3

                        选做题:4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差异,加强作业的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分层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提高,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板书设计

    2.1.1 有理数的乘方

    1、乘方的有关概念

    2、乘方的符号法则

    例题

    练习

     

    设计意图:板书部分展示了整个知识的脉络,重难点突出,讲练结合,整个课堂内容通过板书一目了然。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说课内容,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相关教案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11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11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法分析,学法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11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11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创设情境,数学实验,议一议,探索新知,研讨范例, 试一试 1,小结,作业P58 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第3章 有理数的运算3.3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第3章 有理数的运算3.3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共2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