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1.2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同步检测(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1.2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同步检测(含解析)01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1.2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同步检测(含解析)02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1.2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同步检测(含解析)03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测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2.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混合变化的微观示意图,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有关该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变化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C.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D.每个甲、乙、丙的分子都是由2个原子构成的
    3.“绿色化学”要求生产尽可能不产生废物,即实现“废物零排放”.下列反应类型最容易实现“绿色化学”要求的是( )
    A.复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
    4.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①无色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②燃烧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装置质量增加10.8 g;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NaOH溶液的洗气瓶,装置质量增加13.2 g。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该气体可能含有CH4和H2B.该气体一定含有H2和CO
    C.该气体可能含有CO和CH4D.该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
    5.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石蜡中含有氢元素
    B.探究燃烧的条件
    C.燃烧木炭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证明
    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B.测定溶液酸碱度
    C.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D.滴加液体药品
    7.如图,实验室中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此CO2气体中常含有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若要除去这两种气体杂质,可将生成的气体通过甲、乙两个洗气瓶(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吸收氯化氢气体),通过导管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②①③④D.④③②①
    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反应后x的值为13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9.下列化学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
    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B.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氧化汞汞+氧气 D.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
    10.有关化学方程式2H2+O2EQ \O(======,\S\UP7(点燃))2H2O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B.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结合成2个水分子
    C.每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通过点燃生成2份质量的水
    D.每4份质量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二、填空题
    11.2015年5月,某市居民发现自来水有股奇怪的味道,经专家多轮综合检测,基本认定引起引起异味的主要物质是邻叔丁基苯酚。将30g邻叔丁基苯酚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和25.2gH2O(无其他产物)。已知邻叔丁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求:
    (1)CO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
    (2)30g邻叔丁基苯酚中含碳元素质量是____g。
    (3)邻叔丁基苯酚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2.据《家庭医生报》报道,不少市售面粉添加叫做“吊白块”的漂白剂,它在加热时分解为甲醛和二氧化硫,这两种物质对人体均有害。长期接触甲醛的人群,口、鼻、喉部及肺部肿瘤的发生率会显著增加。请回答:吊白块加热时发生的类型是 反应。
    13.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的示意图,该款变色眼镜的玻璃中加入了溴化银(AgBr)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溴(Br2)和银,玻璃颜色变深,请判断此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氧化铜在该反应中起________作用。
    14.雷电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2015年3月23日江西抚州市,雷声隆隆之后,数道闪 电划破夜空,场面十分壮观.
    雷电时,少量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NO).
    ①在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
    ②之后,NO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全部生成硝酸铵.硝酸铵属于___(选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合成60千克一氧化氮,最终可以生成硝酸铵______千克.
    15.物质间反应的规律是继续学习科学的必备知识,在下列物质中按要求选出能相互反应的组合(填物质编号如“①⑥”,如有多种组合,组合间用分号“;”隔开)
    ①CO2②KNO3溶液 ③Ag
    ④CuSO4溶液 ⑤稀H2SO4⑥NaOH溶液 ⑦Fe
    (1)常温下能发生置换反应的组合有 ;
    (2)常温下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组合有 。
    16.判断下列物质组合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有 (填序号)
    ①.K2CO3+CaCl2②H2SO4+KCl ③CuO+HCl
    ④Fe+CuSO4⑤CO2+NaOH
    ⑥K2SO4+BaCl2⑦Mg(OH)2+CuSO4⑧BaCO3+NaOH
    17.如图中,下层相邻物质间两两化合,转化为上层对应的物质,请在图示中的横线上填写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上层物质是___________,下层物质是__________。
    18.取少量碳酸氢钠(NaHCO3)粉末,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充分加热后发现:大试管中管口有水珠出现,管底有白色固体残留;小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完全反应后,取残留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往该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小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碳酸氢钠受热有__________________生成(填化学式)。
    (2)通过上述实验,下列归纳出的碳酸氢钠性质或推理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三、简答题
    19.实验室电解水时,为了增强其导电性通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这两种物质不会分解),现在用电解水装置电解200克1%的稀硫酸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问:
    (1)一段时间后硫酸溶液酸性会增强,要测定这种变化,下列试剂(试纸)中宜取用 。
    (2)电解过程中产生了多少克氢气?(注意计算格式规范)
    20.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15克,加热使它完全反应,结果发现试管内固体物质质量比原来减少了4.8克,试回答:
    (1)生成多少克氧气? ___________
    (2)充分反应后,试管内含有哪些固体物质,其质量分别为多少克?____________
    21.(6分)实验室中我们经常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小明用20g石灰石恰好与94.4g盐酸溶液完全反应共制取二氧化碳4.4g。已知石灰石中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也不能与酸反应,则求:
    (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2.(7分)小苏打(主要成分为NaHCO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品牌小苏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称量样品置于烧杯中,向其中慢慢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1)小苏打的热不稳定性属于_______(填写“化学”或“物理”) 性质,常用来_______。
    (2)试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①样品中的NaHCO3质量分数;②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
    四、探究题
    2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H2O2)制取氧气时常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 + O2↑。有同学提出能否用硫酸铜代替二氧化锰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下面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回答问题:
    (1)建立假设:硫酸铜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2)实验探究:取甲、乙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体积的5%过氧化氢溶液。在甲试管中加入5克的硫酸铜粉末。发现甲试管中迅速产生气泡;在乙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观察不到气泡产生。
    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讨论:
    小明认为,要证明硫酸铜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两个实验:
    ①实验1的目的是:验证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小明进行如下实验:取适量上述实验中甲试管反应后的溶液。分别装入丙、丁试管中,向丙试管内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有SO42-存在;向丁试管内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出现蓝色絮状沉淀现象,则说明有Cu2+存在。
    ②实验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A.NaHCO3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B.NaHCO3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
    C.加热时NaHCO3比Na2CO3易分解
    D.无法比较NaHCO3与Na2CO3受热分解的难易程度
    A.红色石蕊试纸
    B.紫色石蕊溶液
    C.无色酚酞试剂
    D.pH试纸
    物质
    样品
    消耗稀盐酸质量
    反应后溶液质量
    质量(g)
    9
    75.4
    80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实验条件可知,B项可证明可燃物燃烧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D项可证明可燃物燃烧必须与氧气(空气)接触,A项和C项无法证明燃烧的条件。
    2.B
    【分析】
    根据微观模拟示意图分析反应的特点、物质的类别及构成等即可。
    【详解】
    A、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A正确;
    B、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是两种单质,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故B错误;
    C、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故C正确;
    D、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每个甲、乙、丙的分子都是由2个原子构成的,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模型能直观地表示了变化的微观过程;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3.B
    【详解】
    A.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可知原料中所有原子没有转化为目标产物;不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故错误;
    B.根据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化合反应,可知原料中所有原子转化为目标产物,实现零排放,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故正确;
    C.根据分解反应,是指一种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分解成二种或二种以上较简单的单质或化合物的反应。可知原料中所有原子没有转化为目标产物;不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故错误;
    D.根据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可知原料中所有原子没有转化为目标产物;不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故错误;
    故选B。
    4.BD
    【详解】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将燃烧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装置质量增加10.8g,则生成了10.8g水,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NaOH溶液的洗气瓶,装置质量增加13.2g,则生成了13.2g的二氧化碳。10.8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0.8 g水×=1.2g,13.2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3.2g×=3.6g,所以气体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6g:1.2g=3:1,CH4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3:1。
    A. CH4和H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H2和CO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可能为3:1,此选项符合题意;C. CO和CH4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3:1,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H2、CO、CH4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可能为3:1,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D。
    5.C
    【分析】
    A、根据实验的现象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判断;
    B、根据实验的操作以及现象分析可以判断;
    C、根据木炭燃烧会生成气体判断;
    D、根据实验现象的原理分析。
    【详解】
    A、把干而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实验中烧杯内壁能收集到水雾,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能验证蜡烛中含有氢元素,故A正确;
    B、使用实验的装置,可以看到烧杯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能用来探究燃烧的条件,能达到实验的目的,故B正确;
    C、使用碳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用来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错误;
    D、蜡烛的熄灭说明了气体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而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气体从下到上慢慢充满烧杯,说明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故D正确;
    故选C。
    6.D
    【解析】
    7.B
    【详解】
    除去水蒸气用浓硫酸,除去二氧化碳气体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当气体中含有多种气体杂质,且其中一种是水蒸气时,最后除去水蒸气,洗气装置的导气管要长进短出,故选B。
    8.A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18+1+2+32=x+26+2+12,因此x=13g;M、P质量都减少,是反应物;N增加,是生成物;M反应掉了18g-13g=5g,P的反应质量为32g-12g=20g,生成的N的质量为26g-1g=25g。数据可以如下处理:
    A.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而不是分解反应,故A说法错误;
    B.反应后x的值为:18-5=13,故B描述正确;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25g:20g=5:4,故C说法正确;
    D.物质Q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D说法正确。
    9.B
    【解析】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也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C.氧化汞汞+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10.C
    【解析】A.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正确;
    B.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结合成2个水分子,正确;
    C.该化学方程式表示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通过点燃生成36份质量的水,故说法错误;
    D.每4份质量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正确。
    11.(1)3:8;(2)24;(3)C10H14O
    【解析】
    (1)二氧化碳(CO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3:8。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将30g邻叔丁基苯酚完全燃烧后碳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88g CO2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30g邻叔丁基苯酚中碳元素的质量。故:碳元素的质量为:88g×=24g;
    (3)30g邻叔丁基苯酚中氧元素的质量为:30g-24g-2.8g=3.2g;
    设邻叔丁基苯酚的化学式为CxHyOz,
    m(C):m(H):m(O)=12x:y:16z=24:2.8:3.2
    解得:x:y:z=10:14:1
    又因为邻叔丁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12×10+1×14+16×1=150,所以邻叔丁基苯酚的化学式为C10H14O。
    12.分解反应
    【解析】
    【分析】
    根据信息判断化学反应类型。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市售面粉添加叫做“吊白块”的漂白剂,它在加热时分解为甲醛和二氧化硫,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符合分解反应“一变多”特征,因此吊白块加热时发生的类型是分解反应。
    13.分解反应 催化
    【解析】
    【详解】
    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溴(Br2)和银, 由一种物质变成两种物质,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 生成物中没有与氧化铜有关的任何元素,则说明氧化铜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所以氧化铜作为催化剂,促使反应的进行,起的是催化作用。
    14.+2 氮肥 80

    【分析】
    组成化合物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详解】
    ①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则,故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②硝酸铵(NH4NO3)中含有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氮元素),故属于氮肥。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NO中氮元素的质量与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设可生成硝酸铵的质量为x


    则最终可以生成硝酸铵80kg。
    15.(1)④⑦;⑤⑦(2)④⑥;⑤⑥.
    【详解】
    (1)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均属于置换反应.
    (2)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均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1)④⑦;⑤⑦;(2)④⑥;⑤⑥.
    16.①③⑥
    【解析】
    【分析】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若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物要求必须是可溶的(当有酸参与反应时,另一种物质可不溶于水,但一定要溶于酸才行,也就是能与酸发生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与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与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与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与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与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与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难溶于水,不能与发生复分解反应。
    难溶于水,不能与发生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①③⑥。
    17.H2CO3 C或CO
    【分析】
    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详解】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的化学式是H2CO3;
    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分别是C、CO;
    故填:H2CO3;C或CO。
    【点睛】
    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时,要注意元素符号要正确,同时要注意原子个数比。掌握物质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CO2 BC
    【详解】
    (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小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碳酸氢钠受热生成了二氧化碳;
    (2)大试管中管口有水珠出现,说明碳酸氢钠受热生成了水,小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碳酸氢钠受热生成了二氧化碳,取残留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往该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生成了碳酸盐,因为碳酸氢钠中含有钠元素,所以生成了碳酸钠,即碳酸氢钠加热生成了碳酸钠、水、二氧化碳,用观察法配平即可;所以B正确;由于碳酸氢钠加热生成了碳酸钠,所以加热时NaHCO3比Na2CO3易分解,所以C正确;该实验无法判断NaHCO3能与NaOH溶液是否能发生反应.
    故答案为(1)CO2;(2)BC.
    19.(1)D
    (2)11.1克
    【分析】
    (1)检测pH变化需要用到pH试纸,而不是酸碱指示剂,因为酸碱指示剂是定性说明溶液的酸碱性,而pH试纸是定量说明溶液的酸碱程度;
    (2)根据过程中硫酸的质量不变求算分解的水的质量,进而根据化学方程式求算氢气的质量。
    【详解】
    (1)检测酸性的增强只能借助pH值的变化,常用的是pH试纸或者是pH计,而酸碱指示剂只能定性说明溶液的酸碱性,而无法说明pH的变化情况。故选D。
    (2)电解200克1%的稀硫酸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由于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设电解的水的质量为x.
    200g×1%=(200g-x)×2%
    x=100g.
    设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y.
    y≈11.1g
    故答案为(1)D;(2)11.1g.
    20.4.8g 剩余物质:KCl、MnO2 ,m(KCl)=7.45g,m(MnO2)=2.75g
    【分析】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受热分解可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因为已说明是完全反应,所以反应后总质量的减少量即为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再根据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利用氧气的质量求出氯化钾的质量,进而求出二氧化锰的质量。
    【详解】
    (1)由题意知,固体减少量即为氧气的质量,故生成氧气的质量为4.8g;故填:4.8g
    (2)设反应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为x。


    所以反应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5g-4.8g-7.45g=2.75g答:反应后生成氧气4.8g,反应后的固体物质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化钾的质量为7.45g,二氧化锰的质量为2.75g。故填:剩余物质:KCl、MnO2 ,m(KCl)=7.45g,m(MnO2)=2.75g
    【点睛】
    此题是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需注意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后的固体中肯定有二氧化锰.另外用差量法计算反应后生成气体是一种常用方法。
    21.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50%,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11.1%。
    【解析】
    解:设20克石灰石中含有碳酸钙X克,生成的氯化钙为Y克。
    CaCO3+2HCl==CaCl2+H2O+CO2↑ 1分
    100 111 44
    X Y 4.4克
    (1)110/ X=44/4.4克 1分
    解得 X=10克 1分
    CaCO3%=10克/20克=50% 1分
    (2)111/ Y =44/4.4克 解得 Y =11.1克 1分
    CaCl2%=11.1克/(10克+94.4克-4.4克)=11.1% 1分
    答: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50%,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11.1%。
    22.(1)化学 治疗胃酸(合理给分)
    (2)93.3% 8.1%
    【解析】
    (1)化学 治疗胃酸(合理给分)
    (2)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CO2的质量=9+75.4–80=4.4
    设NaHCO3质量为x,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y。则:
    NaHCO3+HCl=NaCl+H2O+CO2↑
    84 58.5 44
    x y 4.4 g
    84 : 44=" x" : 4.4 g
    x="84×4.4÷44=8.4" g
    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8.4÷9×100%=93.3%
    58.5 : 44="y" : 4.4
    y="58.5×4.4÷44=5.85" g
    样品中NaCl的质量="9" g–8.4 g="0.6" g
    NaCl的总质量="0.6" g+5.85 g="6.45" g
    NaCl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6.45" g÷80×100%=8.1%
    23.(2)硫酸铜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或加快反应速度) (3)① Ba(OH)2溶液[或B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 ②验证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详解】
    (2)通过甲、乙试管对照实验,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加入5克的硫酸铜粉末的试管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变快,说明硫酸铜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或加快反应速度);
    (3)①钡离子可以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可以用含有钡离子的Ba(OH)2溶液或B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来验证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即可知硫酸铜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②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所以还需要增加一个实验,用来探究硫酸铜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13
    26
    2
    12
    质量变化
    -5
    +25
    0
    -20
    相关试卷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课后作业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各种变化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有关分解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优秀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优秀测试题,共7页。

    初中科学2 力精品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2 力精品课后作业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1.2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同步检测(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