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9.1陈情表9.2项脊轩志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9.1陈情表9.2项脊轩志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01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9.1陈情表9.2项脊轩志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02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9.1陈情表9.2项脊轩志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03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9.1陈情表9.2项脊轩志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04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9.1陈情表9.2项脊轩志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05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9.1陈情表9.2项脊轩志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06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9.1陈情表9.2项脊轩志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07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9.1陈情表9.2项脊轩志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08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9.2 *项脊轩志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9.2 *项脊轩志背景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单篇文本研读课,复合文本比较鉴赏课,目录索引,陈情表,项脊轩志,综合探究,主题阅读,学以致用创新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宋·青城山隐士安子顺
    作品背景无奈的托辞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李密成了亡国之臣。仕途已失,李密便在家中供养祖母刘氏。司马氏集团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的方针。晋朝建立后,晋武帝请李密出来做官,先拜为郎中,后拜为洗马。李密是亡蜀降臣,如若不应诏,会被误认为“矜名节”,从而招来杀身之祸。无奈之下,李密写了这篇《陈情表》。
    相关常识表“表”是一种实用性文体。从汉代开始,由臣下写给君主的文章被区分为章、奏、表、议四种。刘勰《文心雕龙·章表》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请(一作“情”),议以执异。”“表”虽然也是一种公文文体,但其内容不是劝谏君主,也不是表达对国家大事的意见,而是臣子向君主陈述请求,抒发己志。因此,奏议类的公文是以议论为主的,章表类的公文则是以抒情为主的。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些著名的以“表”这种文体写作的文章,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道,如曹植的《求自试表》、诸葛亮的《出师表》等。
    mǐnqióngzhuóbū
    zuòrùwòhuán
    jīqīqiǎngqiángjīnqín
    xiǎnxiānxiǎnxǐgònggōng
    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凶丧之事
    名词作状语,在外,在内
    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身份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上闻、报告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
    形容词用作名词,元老,旧臣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结束
    形容词用作名词,诚意、衷情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终
    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4.古今异义(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古义:                 。 今义:                 。 (2)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古义:                 。 今义:                 。  (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古义:                 。 今义:                 。  
    (机构、组织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4)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古义:                 。 今义:                 。(5)臣之辛苦古义:                 。 今义:                 。
    身心劳苦;客套话,用于求人做事
    5.特殊句式(1)而刘夙婴疾病(        )(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3)急于星火(        )(4)今臣亡国贱俘(        )(5)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
    6.成语积累“亲情”一族成语(1)寸草春晖:比喻父母的恩情子女难以报答。(2)骨肉相连:像骨头和肉一样互相连着。比喻关系密切,不可分离。(3)血浓于水:形容亲情难以分割。(4)骨肉至亲:像骨与肉连接在一起那样亲近。比喻血缘关系最近的亲人。(5)手足之情:指兄弟间的亲密感情。手足,比喻兄弟。
    文本研读研读任务一 曲折回环皆有致——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手法1.《陈情表》是如何以“孝”贯串全文的?
    提示 《陈情表》中,李密并没有把孝情一泻到底,而是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使孝情在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前提下出现。作者先写自己与祖母刘氏的特殊关系和特殊命运,抒发对祖母的孝情,“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如果把这种孝情继续写下去会有许多话要说,如对祖母的感激、对祖母的怜惜,等等。但作者就此止笔,转而写自己蒙受国恩而不能上报的矛盾心情,写自己的狼狈处境。
    然后表白自己感恩戴德,很想走马上任,“奉诏奔驰”。但是因为“刘病日笃”,这就从另一方面反衬了他孝情的深厚,因为孝情深厚,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所以才有“实为狼狈”的处境。前面抒发的孝情被节制以后,又在另一个前提下出现了。接着作者转写自己“不矜名节”,并非“有所希冀”,之所以不应诏做官,是因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消除晋武帝的怀疑这个前提之下,再抒发对祖母刘氏的孝情,就显得更真实,更深切,更动人。最后明确提出“愿乞终养”,表示要先尽孝后尽忠,以期感动晋武帝达到陈情目的。
    2.在《陈情表》一文中,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打动皇帝的?
    提示 作者是从这几个角度入手的:①诉说苦难的身世,六月丧父,四岁离娘,孤苦伶仃,身心俱伤,令人同情。②体现祖孙两代相依为命的人间至情。孤独无靠的祖母含辛茹苦地养大孙子,孙子成人之后,力辞多次征召,苦求允许终养祖母,祖孙二人生死相依,其情可悯。③如实告白自己在无法割舍的祖孙亲情与朝廷非陨首不能报答的恩遇之间的进退两难的狼狈处境,并说明自己辞官奉养正是遵循皇上倡导的孝道。④力避气节嫌疑,表达对朝廷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铭刻在心和感恩戴德的心情,尤其是表示一旦终养祖母,愿意为皇上尽节效忠以报答知遇之恩的感情。⑤表明自己的辛酸悲苦人神共知,暗示皇帝的处置有很大的社会反响,关乎皇上以孝治天下的国策在人们心中的位置。
    研读任务二 质朴雕琢自有味——赏析文章的语言3.阅读《陈情表》,说说作者李密写作此文是如何做到委婉含蓄、恭敬得体的。
    提示 ①李密在写《陈情表》时,所面对的是晋武帝这个特殊人物,所写的又是李密最为敏感的问题。文中李密用了不少委婉之词,比如不说“父死”而说“慈父见背”,不说“母亲改嫁”而说“舅夺母志”。②作为前朝旧臣,李密面对司马氏集团,在陈情时,以典雅谦恭的语言、恳切真挚的语气,多方面表明自己的心迹,如“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猥以微贱”“犬马怖惧”“谨拜表以闻”等,特别是到结尾处,简直是含泪哀求的语气,并以“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为誓,忠敬之情溢于言表,出现在晋武帝面前的俨然是一个忠臣形象。
    4.按照示例,评点语句。
    运用对比,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活画出举目无亲、孤独寂寥的形象,读之让人动容。
    运用对偶句式,语气铿锵有力,语言简洁、凝练,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地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具有浓烈的抒情色彩,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
    似犬似马,怖惧之情溢于言表,形象地表达忠恳之情。
    5.《陈情表》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提示 ①本文借着排比、对偶句式整齐而和谐的节奏,反复强调语意,情感也得以加强。往往通过内容上的相互对立和相辅相成,来表达情绪上的起伏变化。如“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就是通过内容上的对立,写出了作者进退两难的狼狈处境。如“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通过母、孙二人的两情依依、相辅相成,突出了作者的拳拳之心。②参差错落的句式,不仅使音节、语气有缓有急,疏密有致,而且有助于更好地表达情感。如“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有力地突出了作者先尽孝后尽忠的思想,入情入理,令人感动。如“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通过缓急相宜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主答应先尽孝后尽忠的不胜感激之情。
    研读任务三 一枝一叶总关情——品读文章的感情6.李密写《陈情表》的目的是“陈情”,但文中的“情”比较复杂。试结合文本分析,作者共写了几种感情。
    提示 本文交错出现了以下几种感情:处境狼狈的忧惧之情,对晋武帝恩遇的忠敬之情,对祖母的孝顺之情。若奉诏,则是不顾相依为命的祖母;若顺私情,陈述苦衷又不被允许。况且李密作为蜀汉旧臣,如果不服从新朝天子的命令,便容易被怀疑为坚守名节,蔑视当朝,恐怕要被视为心怀不满、图谋复辟的贼子贰臣了。因此在爽快明言之后,李密便语带忠敬地表达出以“我”“亡国贱俘,至微至陋”的身份,承皇帝“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待遇,“岂敢盘桓,有所希冀”的忧惧之情,理在情中。作者把前两种情感掩入对祖母刘的孝情之中,营造一个感人至深的情境。“九十有六”的祖母“夙婴疾病,常在床蓐”,病榻之前唯有他一人常“侍汤药,未曾废离”。在下文中,作者又一次对这种感情作了照应:“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此情之下,要让李密撇开祖母远去,实在是天理良心所不容的。作者就是这样将感情真真切切地表露出来,在他人听来既合乎情,又达于理。
    7.(拓展延伸)自古忠孝难两全,面对抉择,李密选择了先尽孝,赡养祖母刘氏。读完文章后,请你就“忠”和“孝”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提示 示例(1):忠孝难两全,尽孝更为先。我觉得应先尽孝,后尽忠。理由是“尽忠之日长,尽孝之日短”。人的生命是父母给的,百善孝为先,做人首先要尽孝道,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示例(2):自古以来,为人臣子,精忠报国;作为儿女,恪守孝道。二者都是人们所倡导的传统美德,然而自古忠孝难两全。涉足朝堂,一身政务,必然会顾及不到家人,此时应当舍小家,顾大家。我还是觉得应从大局出发,以国家利益为重,但同时也要心系家人。
    填空:①                ②                 
    予读震川文之为女妇者,一往深情,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盖古今来事无巨细,唯此可歌可涕之精神,长留天壤。——明末清初·黄宗羲《张节母叶孺人墓志铭》
    作品背景眷恋家园——《项脊轩志》归家家族曾经一时兴旺,但是归有光的祖父和父亲都没有功名,做了一辈子平民百姓。母亲二十五岁时就丢下三子两女与世长辞,父亲是个穷县学生,家境急遽败落。这种困境也一定程度上迫使年幼的归有光过早地懂得了人间忧难,开始奋发攻读。他追忆祖宗的荣耀,直面现实的惨淡。他不甘心家道中落,急切希望通过自己一人博取功名从而光宗耀祖,重振门庭。归有光久试不第,在家乡备受嘲讽与冷遇,使得他更加珍视家人间的感情,但家族分崩离析。在这种隐痛之下,归有光创作了这篇散文。
    《项脊轩志》分正文和后记两大部分,分两次写成。正文写于作者十八岁时,他通过对所居项脊轩的变化和几件小事的描述,表达了对家人的怀念之情。在经历了结婚、妻死、不遇等人生变故后,作者在而立之年后,又为这篇散文增添了后记。后记补叙了正文写成后十余年间的事。时间相隔这样久,但通篇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一气贯注的,读来毫无阻滞格涩之感。
    相关常识志志,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志”作为一种文体,性质与“记”有相似之处,但两者有明显的区别。“记”通常用以记事或物,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等。“志”大都记录人物事迹,如墓志、人物志等。本文虽名为记物,内容则以记人物事迹为主,故以“志”为名。
    shèn lùyǎnwùbìhé
    qìshǔncuànyùjiōng yǒu
    3.词类活用(1)雨泽下注(        )(2)又北向(        )(3)前辟四窗(         )(4)垣墙周庭(         )(5)庭中通南北为一(        )(6)客逾庖而宴(        )(7)乳二世(         )(8)执此以朝(        )(9)时至轩中(        )(10)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
    名词作动词,喂奶、哺育
    4.古今异义(1)室仅方丈古义:                  。 今义:                  。 (2)人至不去古义:                  。 今义:                  。  (3)三五之夜古义:                  。 今义:                  。
    (4)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古义:                  。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往往而是古义:                  。 今义:                  。
    用在上半句,表示某种动作或情况发生在前,下半句往往有“后、然后、接着”等跟它呼应
    5.特殊句式(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2)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3)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4)鸡栖于厅(        )(5)妪,先大母婢也(        )(6)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7)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8)其制稍异于前(        )
    文本研读研读任务一 一枝一叶总关情——品读文章的感情1.清人王锡爵《归公墓志铭》评论归有光的文章“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指出归有光善于描写生活细节、平凡场景,往往能生动传神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请按人物梳理文中细节描写的具体表现、人物对作者的情感态度以及作者流露出的情感。
    母爱难忘(“余泣”)
    遗教难忘(“长号不自禁”) 
    恩爱难忘(“室坏不修” “亭亭如盖”)
    2.《项脊轩志》第1段借项脊轩修缮前后的不同情况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 文中开头寥寥数笔,点出了项脊轩修缮前的特点,“狭小、破旧、阴暗”,渲染出了项脊轩衰败、阴冷的凄清气氛,暗示了家族的没落,也为后文修缮后的样子做反衬。修缮后,“明亮、幽静、雅致”。作者陶醉于“借书满架,偃仰啸歌”的读书生活,陶醉于“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的寂寂庭阶,陶醉于“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的清幽月景。作者渲染如此清幽的境界,体现了作者安详、宁静的心境,抒写了作者对百年老屋的特殊感情,也暗含了作者要重振家业的理想。
    3.《项脊轩志》第2段写了三件事,这三件事都是写“悲”,在情感表达上是否一致?请简要分析。
    对大家庭零落衰败、分崩离析的伤感
    在客观的记述中寄寓深长的感叹
    情动于衷,却只是有泪无声,含蓄而有节制
    对祖母的思念愈深,愧疚之情愈烈
    研读任务二 不事雕琢自有味——赏析文章的语言4.《项脊轩志》中用了不少叠字,请找出来并说说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提示 短短一篇课文,六用叠字来摹声、绘景、状物,以增加形象性和音乐美。如用“寂寂”来烘托环境之清静,用“往往”来渲染门墙之杂乱,用“呱呱”来描摹小儿的哭声,用“默默”来状写作者攻读之刻苦。又如写月下之树随风摇曳,用“珊珊”;写枇杷树高高耸立,用“亭亭”。用叠字,摹声更为真切,状物更为细致,写景更为生动,而且诵读起来,音节和谐,更富美感。
    还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往往不是纯客观地状物绘景,他写物貌,兼写心情,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如“往往”一词,既强调门墙到处都是,话语中又流露出作者对分家后出现的杂乱现象的厌恶和不满。如“珊珊”一词,既写出树影晃动时轻盈舒缓的样子,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对项脊轩无比深挚的感情。再如“亭亭”一词,既使人想到树木高高耸立,又使人想到人之亭亭玉立,这一笔中间,寄寓了作者对亡人的感慨和惆怅之情,读来富有余味。
    5.《项脊轩志》的语言“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请结合文本加以赏析。
    提示 ①质朴。作者不采用色彩强烈的辞藻来恣意地渲染,而只是运用明净、流畅、质朴的语言,娓娓叙谈,真真实实地回忆,但质朴天然之中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力。看“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这是一幅有形有声的月色桂影图,二十个字,却传达出无尽的内涵,令人心旷神怡。再如刻画老妪“某所,而母立于兹”,“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寥寥数语,老妪怀念“先妣”、忠心服侍小主人的神情无不毕现于读者眼前。写婚后关于妻子的旧事,妻子从娘家归来后转述的诸小妹语“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平平淡淡的语言,却极生动地表现了夫妻间的亲密关系和深挚感情。
    ②凝练。如作者在描述项脊轩时用“尘泥渗漉,雨泽下注”写其破旧,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写其狭小,用“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写其阴暗,寥寥数字,一个旧、破、小、暗的项脊轩就呈现在读者眼前。③蕴藉。项脊轩在归有光心目中的意义非同平常,因为这里留下过所挚爱和怀念的先大母、先母、娇妻的足迹,有自己过去的生活、爱情和现在宁静而悲哀的回忆,文章处处有情又处处不直接抒情,将感情融注在叙事和描写之中。
    研读任务三 曲折回环皆有致——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手法6.文章前后两部分虽写于不同时期,时间跨度大,但形散神聚,前后格调一致,情感贯通,这是由于作者善于用线索将生活琐事串联起来。试分析本文有哪两条线索。
    提示 本文的线索:一条是项脊轩的兴废变迁,一条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作者把经过选择的看似零散的材料集中到项脊轩里来,用这一小屋的历史把物境、人事和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等等,有序地贯串起来,用自己的思想感情把它们统摄起来,使这些本来互不关联的东西产生内部联系,使“形”“神”得到和谐统一。
    7.文章以记叙庭中那株枇杷树作结,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提示 文章结尾,贵有余味。这篇文章的结尾,可以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看到枇杷树,就似乎看到了妻子的容貌,就似乎听到了妻子的欢声笑语。由“亭亭如盖”的枇杷树,自然就会联想到当年亭亭玉立之人,可现在物虽在而人已逝去,占据作者心头的只是一片怅惘之情。结尾托物寓情,同时又点到“庭”,与题目“项脊轩志”相照应。言简意丰情深,耐人寻味。
    8.(拓展延伸)《项脊轩志》原文第3段后还有如下一段文字,教材在选材时将这些内容进行了删减省略。结合教材文本及下面选段,请你试着分析教材如此安排的理由。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提示 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相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之情。而文中穿插一段“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自嘲意味很浓的文字,就显得有些突兀,和前后文格格不入。
    填空:①      ②    
    任务探究一 分析不同情感的表达感人心者,情为首也。古人在动笔伊始,蕴浓情于腹内,诉真情于笔端。因此,大凡仁君在读了《陈情表》和《项脊轩志》之后,没有不被这两篇传情佳作所感动的。这两篇文章都写得情真事实,凄切动人,事为情之始,情为事之华。
    1.《陈情表》和《项脊轩志》都以情动人,贵在情真,在情感表达方面有何不同之处?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有明确对象和实际目的
    借景言情,叙事传情,移情于物,借物抒情,细节显情
    任务探究二 赏析“表”和“志”的文体特点“表”以陈情,“志”以记事,《陈情表》是李密陈述屡次不应征召的哀哀衷情,《项脊轩志》则撷取生活中的点滴涟漪,散发着平常生活的馨香。2.请比较“表”和“志”这两种文体的特点,在下面表格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孝乃德之属中华民族的“孝”不仅仅体现为在家庭中孝敬父母,同时,它也是重要的社会道德规范。“孝”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举足轻重,孔子提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经》更是把“孝”置于道德规范的最高地位,开篇就提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材料一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注]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孝经·谏诤章》)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
    材料二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公明仪问于曾子曰:“夫子可以为孝乎?”曾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礼记·祭义》)
    材料三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子路问于孔子曰:“有人于此,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然而无孝之名,何也?”孔子曰:“意者身不敬与?辞不逊与?色不顺与?”(《荀子·子道》)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孟子·离娄上》)注争:同“诤”。
    阅读思考1.曾子认为“大孝尊亲”,《孝经》也认为“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谈谈你对此类观点的评价。
    示例 我认为真正的尽孝是对父母怀有感恩之心,勇于承担起家庭责任。要做到让老人衣食无忧,能够安享晚年,并且要发自内心,真正地敬重、关爱父母。父母并不求自己名声显扬,他们只希望我们身体健康、好好做人,我们平平安安就是他们最大的安慰。作为子女,为人处世,上无愧于父母、祖先;下作为子女的好榜样。这就是圆满的孝道、美满的人生。(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2.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从敬养上分析,主要包含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等方面的内容。结合材料三对孔子和孟子的孝道进行简要评析。
    参考答案 孔子的孝道要点:这种孝道强调满足父母的精神需要,在当今社会更有现实意义。孟子的孝道要点:孝道的根本是修身。修身是孝行的起码要求,守护自身而不使自己陷入不仁不义不忠不孝,就能侍奉好父母。强调了个人修身与孝道的关系。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曾子说:“像慈爱、恭敬、安亲、扬名这些孝道,已经听过了老师的教诲。我想再冒昧地问一下,做儿子的一味遵从父亲的命令,就可称得上是孝顺了吗?”孔子说:“这算是什么话呢!这算是什么话呢!从前,天子身边有七个直言相谏的大臣,纵使天子无道,也不会失去他的天下;诸侯身边有五个直言劝谏的大臣,即便诸侯无道,也不会失去他的诸侯国地盘;大夫身边有三位直言劝谏的家臣,即使大夫无道,也不会失去自己的家园;普通的读书人有直言劝谏的朋友,自己的美好名声就不会丧失;父亲有敢于直言劝谏的儿子,他就不会陷于不义之中。因此在遇到不义之事时,(如系父亲所为,)做儿子的不可以不去劝谏;(如系君王所为,)做臣子的不可以不去劝谏。所以对于不义之事,一定要劝谏。如果只是遵从父亲的命令,又怎么称得上是孝顺呢?”(《孝经·谏诤章》)
    一个人要建功立业,遵循天道,扬名于后世,使父母荣耀显赫,这是孝的终了(是完满的、理想的孝行)。(《孝经·开宗明义章》)材料二 曾子说:“孝有三等。第一等的孝是能让父母受到他人的敬重,第二等的孝是不玷辱父母的名声,第三等的孝是能够赡养父母。”曾子的学生公明仪向曾子问道:“老师您可以称得上孝吧?”曾子答道:“这是什么话呀!这是什么话呀!君子所说的孝,是在父母未张嘴说话之前就预先体察他们的心意,就按照他们的意志去做,并让父母知晓事物的道理。我只不过是能赡养父母罢了!怎能说是做到了‘孝’呢?”(《礼记·祭义》)
    材料三 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论语·为政》)子路问孔子说:“这里有个人,早起晚睡,耕耘种植庄稼,手脚都磨出了老茧,以此来赡养自己的父母,却没有孝顺的名声,为什么呢?”孔子说:“想来大概是他举止不恭敬吧?或许是他说话不谦虚吧?或许是他脸色不温和吧?”(《荀子·子道》)孟子说:“侍奉谁最为重要?侍奉父母最为重要。守护什么东西最为重要?守护自身的节操最为重要。不丧失自身的节操又能侍奉自己父母的人,我听说过。丧失自身的节操又能侍奉好自己父母的人,我未曾听说过。”(《孟子·离娄上》)
    委婉陈辞在《陈情表》一文中,李密抓住了“孝”字大作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他不仅同意了李密暂缓出仕的请求,而且赐奴婢两人,使郡县供养其祖母。本文委婉陈辞的手法值得我们借鉴。委婉,是运用迂回曲折的语言含蓄地表达本意的方法。说话者故意说一些与本意相关或相似的话,以烘托本来要直说的意思。
    委婉是语言交际中的一种极其重要的“缓冲”,它会让原本可能困难的交往变得顺利起来,让听者在比较舒适的氛围中领悟到本意。委婉通常有三种类型:讳饰式、借用式和曲语式。1.讳饰式,是指用委婉的词语表达不便直说的或使人感到难堪的话的语言方法。2.借用式,是指借用某一事物或其他事物的特征来代替对事物实质问题直接回答的语言方法。3.曲语式,是指用曲折含蓄的语言和融洽的语气表达自己看法的语言方法。实际上,语言的含义往往是极其模糊的。利用不确定的或不精确的语言进行交际、公关,常常可以收到精确语言难以收到的效果。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9.2 *项脊轩志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201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9.2 *项脊轩志课堂教学ppt课件</a>,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陈情表,动词施行,动词夸耀,副词最极,动词到达,动词表被动,动词拜见谒见,副词亲自,名词亲戚亲属,介词因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9(陈情表 *项脊轩志)9.1 陈情表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三单元9(陈情表 *项脊轩志)9.1 陈情表课文内容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化传承与理解,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忧患凶丧之事,强行改变,成人自立,清明的教化,经考察后予以推举,谦词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9.2 *项脊轩志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9.2 *项脊轩志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单元总览,课前·基础认知,课堂·重难突破,随堂训练,课外·一起成长,作者名片,背景链接,文学常识,夯实字词,一词多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9.1陈情表9.2项脊轩志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