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单元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单元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01
    【单元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02
    【单元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03
    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单元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单元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33页。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三 )年级( 上 )册第( 七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内容简介及设计理念 立足言语形式,以言语形式为主是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根本区别,本单元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习作要求是“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充分体现了对言语形式的关注。语文学习要注重语言积累,包括对语言内容和形式的理解及运用两个层面。此单元的学习,是本册教材一、二单元学习的延伸。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自主阅读、自主交流、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具有学习价值的词句,钻研文本,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并积累、运用语言。 本单元课文主要围绕“大自然的礼物”这个专题进行编排,包括《大自然的声音》《父亲、树林和鸟》《带刺的朋友》三篇课文。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感知课文生动的语言。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旨在引导学生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主动积累生动的语句。“习作”旨在引导学生把视角转向更广阔的生活空间,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同之前的记叙文,本次习作更侧重写现象和想法,以指导生活实践。 必要的语文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教师要从具体的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点拨和训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三年级是学会自主学习的关键期,教师要在课上具体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读文、查字典、分类等方法,认识22个生字、2个多音字;会写38个生字、49个词语。多音字“呢”和“扎”。( 基础目标) 2.能用钢笔书写“父、英、及”等8个字,注意执笔姿势,做到横平竖直,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基础目标) 3.能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基础目标) 4.有感情朗读课文,借助图表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能围绕一句话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能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辨析对文中人物的判断。(核心目标) 5.通过比较阅读,借助顶真修辞手法,进一步感悟课文生动的语言,体会这些语言表达的真情实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背诵指定的课文《大自然的声音》第2~3自然段和古诗《采莲曲》。(核心目标) 6.能感受“得”的用法并仿写句子。能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留心观察生活,能清楚地写下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及自己对此的看法。(核心目标) 三、总体构想 21.大自然的声音 一、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2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大自然的声音》第二、三自然段。 3.借助图表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4.能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5.能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情境 (出示图片)同学们,这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有花、草、蝴蝶、小鸟等动植物,这是看到的。大自然里还能听到什么呢?你们可要听仔细啦!(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大自然里除了刚才听到的声音外,还有哪些声音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语言文字中去感受来自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说明】借助多媒体,带领学生走进课堂。 (二)识记生字词,了解文章大意 1.请同学们轻轻翻开书,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检查反馈。 (1)要去参加大自然的音乐会,听那美妙的声音,得带上这群小伙伴。认识他们吗?自由读一读。 演奏 温柔 雄伟 充满 威力 汇聚 呢喃细语 汹涌澎湃 波澜壮阔 敲敲打打 淙淙 潺潺 哗哗 唧哩哩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2)先看第一行,谁愿意读?(指名读)还有谁能像他这样读一遍?(全班一起读一遍) (3)再看第二行,谁来读?(指名读。提醒:“呢喃”鼻音要读准)全班一起读“呢喃细语”。 你们看,“呢喃”这两个字都是什么旁?表示与什么有关?怎样说话才是呢喃细语呢?我们去听听。(课件出示:两只小鸟挨在一起,轻轻的、柔柔的说话,这就是“呢喃细语”)全体女生读。 再来看 “汹涌澎湃” 这四个字,都是什么旁?说明了什么?(三点水,水多)我们去看看。(课件出示:海浪猛烈地拍打着礁石,声势如此浩大,真是“汹涌澎湃”)全体男生读。全班一起把这些词连贯地读一遍。 (4)再看第三行,这些词谁会读?请这一组的同学读。这些词虽然形式不同,但它们都是表示声音的词,我们把它们叫作——象声词。这些象声词读起来可有节奏了,声音听起来美妙极了(教师范读),请全体女生带着男生读。 (5)同桌一起朗读、交流。 【设计说明】识字、读通课文是深入理解文本,进行重点探究的基础,教学这个环节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通过朗读展示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桌齐读,同伴共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互助和共学,独立学习能力也会随之培养起来。 (三)整体感知 1.现在字音读准了,让我们把这些小伙伴带入文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随机板书:风 水 动物) 2.大家真会读书。文中写了大自然里的风、水、动物都能发出各种美妙的声音。其实课文的第1自然段就概况了全文的所有内容,齐读第1自然段。(板书:美妙) 【设计说明】在诵读的过程中,梳理课文内容,厘清课文脉络。课文围绕第1自然段展开,第2、3、4自然段分别从风、水和动物3个方面描写了大自然声音的丰富美妙。 (四)学习第2自然段 1.那么,风的声音美妙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2自然段,数数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2.现在请大家自由读一读第2句话,你读懂了什么?他在哪里演奏手风琴? 总结:你们看,作者把风比喻成了一位音乐家,他在森林里演奏着手风琴!那么风用他的手风琴演奏了哪些美妙的乐曲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下文。 3.出示:“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①哦,他这样翻动着手风琴,就能演奏出不同的歌曲啦!你感受到什么?他用手风琴还演奏了怎样的乐曲呢? ②总结:原来风是这样演奏手风琴的,就像人一样。 4.出示:“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①请同学们好好地读一读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②好,同学们,老师来举个例子帮助大家好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柳树叶会发出“沙沙”的声音,梧桐树叶发出“唰唰”的声音。 ③你们还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树叶长得嫩绿嫩绿的。”女生就是春天那柔柔的声音,女生齐读这句。“秋天来了,那一片枫树叶都变红了呢。”第一组读一下这句。“冬天来了……”男同学就像松树那样挺拔,树叶发出深沉的声音,男生齐读。 ④这里用了四个“不一样”(在课件里将“不一样”点红),风这位音乐家可真了不起,用不同的乐谱奏出不同的乐曲。真是—— 学生读:“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5.除此以外,风这位大自然的音乐家还用他的手风琴演奏出怎样美妙的乐曲呢? 出示:“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①同学们,你们都听过微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吗?谁来模仿一下? ②学生模仿“沙沙沙”的声音。(评:你的声音多柔和呀,多舒服啊!)还有谁来试试?再轻一点儿?全班来试试! ③你们听,这声音轻轻柔柔的,就像两个小朋友在小声说话一样,谁能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微风部分?指名读,评读。 ④同学们,微风给我们的感觉是如此温柔(板书:温柔),那狂风又是怎样的呢?谁来学一学狂风吹起的声音? ⑤学生模仿“呜呜呜”的声音。(评:你瞧,狂风吹起来了。你这棵小树怎么就没激动起来呢?)小树激动起来是什么样子?大家做一做。 ⑥狂风吹过来了,风声越来越大,森林里的小树们都高兴起来了,兴奋起来了,激动起来了,这是一首多么有力量的乐曲啊!谁能带着这种感受读读狂风部分?狂风吹得更猛了,你们这一组读。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了,全班一起读。 ⑦多么有力量的声音啊,这真是一首雄壮而激荡人心的乐曲。(板书:雄壮) ⑧大自然里的风,有时是轻轻柔柔的,有时是雄伟而充满力量的,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一句完整地读一读,女生读微风部分,男生读狂风部分。准备好了吗? 6.小结。 ①风真是一位可与贝多芬媲美的音乐家呀!既会演奏舒缓的小夜曲,又能合奏出雄浑的交响曲,让我们发现大自然的风声原来如此美妙。 ②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自然段,微风的声音、狂风的声音还有翻动树叶的声音,实际都是围绕这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来写的,我们把这样的第一句话叫作总起句(课件出示:总起句),后面的几句话都围绕着这句话,在具体描写风这位大自然的音乐家演奏了哪些美妙的乐曲,我们称作分述句(课件出示:分述句)。这种先总起后分述的写法称为总分的构段方式。请同学们也像老师这样在书上画出总起句,写上总起句和分述句,并在第2自然段的下面写上“总分的构段方式”。 ③下面让我们合作读读这个自然段,老师读第一句总起句,你们读后面的分述句,让我们在读中进一步感受风演奏出的美妙声音。(师生配乐读) 同学们,在作者的描写下,我们感受到风所发出的美妙声音真是太令人陶醉了! 【设计说明】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积累好词佳句,为围绕一种声音写几句话做好准备。 (五)感知第3自然段的构段方式 1.除了风,水的声音又如何美妙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3自然段,找出这一段的总起句,画上横线。 2.你们真棒,这么快就掌握了这节课学的新知识,全班一起把总起句读一遍。这段话同样是——总分的构段方式。 3.作者又是怎样围绕这个总起句具体描写水的美妙声音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去欣赏吧! 【设计说明】总分的构段方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温故知新:听写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 (二)入境想象,美读感悟 过渡:我们跟着大自然出发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看看你找到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 学生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在书上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做上记号。 你们听到了哪些美妙的声音? 学生说出“水、动物”的声音,教师相机板书。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学习第3自然段,关于水的声音(直观感知,美读悟趣) 过渡:还有谁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在书上找一找,自己读一读。 1.指名回答,为什么这样说呢?出示相关句子: 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①“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声音多好听啊!连水也能演奏,真是趣事,像这些描写事物声音的词,有个名字叫“象声词”。想象一下,小雨滴落在不同的地方还会发出什么声音?你能不能也说几个?(哗哗啦啦 噼噼啪啪……) ②同学们说的这些词所描绘的声音真像。如果把它们补充到课文中来,小雨滴这敲敲打打的音乐会,也是生动有趣、热闹非凡啊!谁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指名读,指导读好“滴滴答答……叮叮咚咚……”的不同音效。 2.指名说:小雨滴不仅会演奏,还会唱歌。出示相关句子: 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啦,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①指名读。是什么让小小的雨滴拥有那么大的力量,可以唱出“大合唱”?一滴小雨滴能做到吗? ②学生说自己体会到的水之乐曲的美妙。想象小雨滴“汇聚”起来,从小溪→河流→大海的美妙经历。(体会不同水声的特) ③出示: 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 小溪________, ;河流 , ;大海 , 。从 ,唱到 。 指名填空。 ④师生合作朗读。1组读“小溪”,2组读“河流”,3、4组读“大海”,老师读最后一句话。(通过阅读,从 “淙淙、潺潺、汹涌澎湃”等词语感受水声变化的美妙) 3.小雨滴又会演奏,又会唱歌,可真了不起!让咱们随着小雨滴的伴奏一起唱歌吧!(全班配乐读第3自然段) 4.拓展阅读叶圣陶的《瀑布》。 瀑布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交流:诗歌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瀑布的?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声音、样子,由远及近)  瀑布的声音像(叠叠的浪),又像(阵阵的风)。这样的声音说明了瀑布(气势雄伟)。 “一座珍珠的屏”“如烟,如雾,如尘”,瀑布在高高的青山的衬托下,会显得怎样呢?(更白了,更加壮丽) 看到这么雄伟、这么壮观的瀑布,你们最想说什么?这节课,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观赏了雄伟壮丽的瀑布,让我们带上对瀑布的喜爱与赞美,齐读诗歌吧! 5.你们喜欢第3自然段吗?喜欢就试着背一背吧! 【设计说明】本环节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尽量调动更多学生的参与其中,激发其主动思考,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讲出自己对课文的初步感知。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启发、鼓励学生发表意见或提出问题,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不做过高要求,不去深究细节。这样既能使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发言,又能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有的放矢进行教学。 (四)学习第5自然段,关于动物的声音(角色体验,美读悟乐) 1.教师导语:听了风之曲,水之歌,动物们也不甘示弱,来到音乐会上一展歌喉。 2.谁想当这些小动物,来演一演。(学生模仿相应动物的叫声)大自然中,还会有哪些动物的叫声。看谁敢挑战难关,说说如课文中象声词,并学着叫一叫。 3.情境互动。 师:小鸟(小虫、蝈蝈),你在唱什么呀? 出示句子: 你知道他们唱的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 (教师范读句子)真是太快乐了,你们自己也读读吧。 4.指名读,同桌轮读,小组赛读。 5.看来,大自然的每个角落都有歌声,快乐无处不在。全班一起齐读第4自然段。 (五)回归全文,积累语言 大自然的声音太美妙了,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样吧,让我们全身心地走进大自然,静心聆听这天籁之声。全班有感情地配乐朗读课文。 【设计说明】进行语言积累,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六)想象拓展,课外延伸 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当你走进大自然,用心灵去感受那些美妙的声音时,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把你的发现写下来吧。 【设计说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拓展阅读篇目 下雪的声音 金波 你听过雷声、雨声,你听过风声、涛声。 你听过下雪的声音吗? 下雪的声音是微弱的,微弱得几近无声。但是,你如果屏气凝神,还是会听到的。 那是怎样的一种声音啊! 像春风拂面而过的声音吗?不,春风来了,倏忽又去了;下雪的声音却是黏着你的耳畔,和你亲近着。 像小鸟展翅飞逝的声音吗?不,鸟儿永远是急匆匆的;雪花旋转着舞姿翩翩而至,袅袅婷婷,你必然会听到那伴舞的音乐了。 当你面对满天的玉片银屑纷纷扬扬飘落的时候,当你面对披着明净雪色的山野的时候,你似乎就会听到了下雪的声音。 下雪的声音,好像有至亲好友窸窸窣窣地走来,伏在你的耳边窃窃私语,告诉你一个欣喜的消息。 下雪的声音,好像慈爱母亲的呵护,她用柔暖的胸怀拥着你。 啊,下雪的声音,与其用耳朵倾听,不如用心去感受。 雪,滋润着大地鲜丽的色彩,隐蔽着满野的花花草草,一旦它融化了,一个绚丽的春天就来了。 下雪的声音,春天的序曲。 22.父亲、树林和鸟 一、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1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辨析对文中人物的判断。 3.能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出新课,指导学生自主质疑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2课,请同学们举起小手和老师一起把课题写写吧!我们再一起把课题读一读吧! 2.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什么吗? 【设计说明】结合课题质疑,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古人说:“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把课文读一读。 指名读课文,随机指导学生理解“茫然、凝神静气、兀立、舒畅”等词语的意思。(可以通过查字典、换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预设:父亲带着“我”从树林边走过,告诉了“我”许多关于鸟的事情。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检查自读情况 大家看,课文里有好多生字娃娃,你们认识它们吗?能和它们做好朋友吗?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注意正音。齐读,开火车读。 看来大家已经和汉字娃娃交上朋友了,不知道把它们放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教师相机进行字音指导,然后齐读课文。 【设计说明】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将学生带进课文中,扫清文字障碍。 (四)指导写字 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2.教师指导学生识记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小结:大家真能干,虽然咱们汉字中有不少同音字、形近字,但只要你根据部首想字义,自然能把这些调皮的汉字娃娃分清楚。 【设计说明】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在此环节强调两点:一是让学生自主观察,二是教师要示范书写。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听写课文生词。 (二)品读欣赏 1.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画自己认为最能够说明父亲喜欢林子和鸟的语句。批注:为什么。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点拨,相机指导朗读。 预设1:“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父亲的话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父亲怎么知道林子里有鸟,他望见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这说明父亲对鸟爱护备至。 预设2:“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这”指的是什么时间?“快活”这个词可以换成哪个词?为什么父亲能够说出这样的话? 预设3:“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你是怎样理解“一瞬间”的?生活中什么事情发生在“一瞬间”?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为什么清晨的鸟儿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预设4:“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小结:是啊!多么了不起的父亲啊,他通过看动静,闻气味,知道林中有鸟,还知道清晨鸟儿爱唱歌,清晨鸟儿容易被猎人打中,他真是一个了解鸟的人。 【设计说明】本环节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的机会,搭建一个获得学习成就感的平台。交流互鉴就是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交流甚至质疑,引导学生对文本的阅读走向深入。本环节注重学生的交流,尽量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认真倾听,教师的组织和注意力集中在调动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方面。 (三)讨论升华 1.同学们,假如你有这样一位如此了解鸟的父亲,你会是什么感觉呢?(学生回答)是的,课文中的小朋友也为有这样一位父亲而高兴、自豪。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话吧! 2.“猎人”是什么人?(打猎的人,课文中指打鸟的人)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猎人的特点:熟悉树林环境和猎物的习性,善于观察。父亲具有当一个优秀猎人的条件。父亲不是打鸟的人,父亲不是猎人,那父亲是什么人呢?“我”为什么高兴呢?“我”高兴说明了什么? 3.出示: ①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②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③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等方法,感悟这几句话。 第①句,在如此难以辨认的环境下,父亲依然能够发现鸟的踪迹。第②句,写父亲与树林融为一体。第③句,父亲能从草木气息中辨出鸟的气味,而“我”闻到的只是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将“我”和父亲进行鲜明对比,衬托出父亲对鸟的了解与喜爱。  总结:父亲是个爱鸟的人,所以“我”很高兴,并为父亲感到自豪,说明“我”也是一个爱鸟的人。 4.结合课后练习题对父亲进行判断。说说自己的理由。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 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 父亲很善于观察。 父亲热爱自然。 父亲曾经是个猎人。 【设计说明】此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目标意识,引导其注重积累字词,理解词句。 (四)拓展延伸 1.课题为“父亲、树林和鸟”,我们还可以怎样定课题? 2.你还知道哪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子? 3.父亲与“我”的谈话不仅是在对“我”说,更是在与树林和鸟谈话,是人对大自然的真情告白,是父亲对大自然深深的爱。 【设计说明】将学习从课内引向课外。 (五)布置作业 1.能用钢笔书写“父、英、及”等8个字,注意执笔姿势,做到横平竖直,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2.摘抄佳词佳句。 3.用给出的词语造句:一瞬间、舒畅。 拓展阅读篇目 丹顶鹤的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 徐秀娟为了保护丹顶鹤,献出了生命。 1986年,徐秀娟受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的邀请,前往一个不迁徙的丹顶鹤野外种群。徐秀娟带去了3只丹顶鹤的蛋,并用她的体温孵育出3只小丹顶鹤。 1987年6月,徐秀娟从扎龙自然保护区带了2只丹顶鹤赶往盐城。后来,这2只丹顶鹤没有按时归巢,徐秀娟便外出寻找,后遇难。 据了解,徐秀娟的家族就是一个保护丹顶鹤的家族。丹顶鹤品性高冷、敏感,必须熟悉的人才可以接近。徐秀娟从小就跟着父母照顾丹顶鹤,所以了解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和相关知识。徐秀娟弃自己的生命安危而不顾,全心全意地守护丹顶鹤,并为此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令人钦佩、感动。 听歌曲《丹顶鹤的故事》。 23.《带刺的朋友》 一、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26个词语。 2.能围绕一句话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3.初步体会”那个东西“”那个家伙“”小东西“等不同称呼中蕴含的情感。能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现在是秋天,是瓜果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出示《秋枣》图)瞧,图中都有什么呀?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用上动词“挂满”、数量词“一颗颗”,来体现红枣儿的大和多。 2.枣儿长得可真好!想不想摘些来尝一尝?这不,咱们这位带刺的朋友已经迫不及待,抢先行动了。 出示刺猬图片,出示课题,齐读。 【设计说明】借助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大家课前都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预习得怎么样。 出示:①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边读边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点评。 3.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 出示两幅课文插图,明确第1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开头——秋天,枣树上挂满了红枣;第2~10自然段详细讲述了刺猬偷枣的过程;第11~12自然段写了刺猬溜走后作者对刺猬的赞叹与好奇。 【设计说明】在诵读过程中,梳理课文内容,厘清课文脉络。 (三)学习生字 1.借助形声字的形旁理解字义。 “馋”字的食字旁提示“馋”与吃东西有关,是指嘴馋。 “恍”“悟”都有竖心旁,提示字义与心理活动有关。 2.利用熟字识记。 “缓”可用熟字“暖”换偏旁;“测”可用熟字“则”加偏旁;“监”可用熟字“蓝”减偏旁。 3.通过组词,理解字义。 “惊讶”“领悟”“逐步”“聪明”。 4.认识多音字“扎”。 表示“刺”的动作:zhā 扎针、扎手、扎在它的背上 表示”捆“的动作:zā 扎风筝(《纸船和风筝》) 表示”挣扎“的动作:zhá 挣扎 【设计说明】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在此环节强调两点,一是要让学生自主观察,二是教师要示范书写。 (四)布置作业 读课文、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基于学情,整体把握,品味描写“枣”的语言的优美 同学们,大自然是美妙的,也是无私的,它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有位作家叫宗介华,他发现大自然赐给他一个带刺的朋友,让他非常开心。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板书——(板书:带刺的朋友)注意“刺”这个字的字形。 现在我请大家自由读一遍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小刺猬的什么事?(小刺猬偷枣的事) 这枣是什么样的,竟引来小刺猬偷? (教师出示图片,配乐朗读第1自然段。) 这枣是什么样的?(红色的,很多,很香)你能读出来吗? 【设计说明】通过关注关键语句,品味“枣”的诱人。 (二)梳理脉络,读中揣摩,品悟“偷枣”语言的生动 1.过渡:看到这样的枣,你会有什么想法?(很馋,很想吃到) 是啊,这样的枣不但你馋,小刺猬也馋呀!所以小刺猬就来——偷枣了。看来作者描写枣很有必要,正是这又红又香的枣,引来了小刺猬。 2.请同学们默读第2~10自然段,边读边想,小刺猬是怎样偷枣的? 预设:小刺猬先爬上树,然后用力摇晃树,把枣摇下来,再把枣扎在背上“偷”回家。 引导:通过阅读及同学们的汇报,我感觉小刺猬偷枣就是一个动画片,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的眼前出现了几个画面? (1)小刺猬爬上树。(2)小刺猬用力摇树,把枣摇下来。(3)小刺猬打滚把枣都扎在背上“偷”回家。 教师随机概括:爬树、摇枣、收枣。 3.小刺猬偷枣的这三个画面,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写了出来,请同学们读读描写小刺猬爬树、 摇枣、收枣的语句,边读边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刺猬?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4.走进“爬树”画面。 (1)指名读描写小刺猬爬树的句子: 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2)从中你看到一只怎样的小刺猬?(动作缓慢的小刺猬)如果你是小刺猬,我想问问你,你为什么爬这么慢呀?怎么还诡秘地爬向老树杈?(我是来偷枣的,怕被别人发现,所以要小心点)这是个怎样的小刺猬?(聪明、机灵、有心眼)能通过你的朗读,读出小刺猬的聪明、机灵吗?(指名读) (3)创设情境:一个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小刺猬来偷枣了——(播放动画片中动物爬树的响声)指名读这两句话。 (4)如果你是作者,看到这么一,只小刺猬,你会赶跑它吗?(不)为什么?此刻作者就想看看这个东西要干什么。 5.走进“摇枣”画面。 师:这个小刺猬刚才还小心翼翼、缓慢诡秘,可是到了树上却了变样—— 指名读:后来,那个东西停住了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师:小刺猬,你怎么敢这么用力摇呀?你刚才不是还怕被发现吗?一个一个地摘,没有声音多好啊! 预设:(1)我想让枣快点下来;(2)我想让枣多下来些;(3)这时,我没发现有人,所以使劲摇争取时间,为的是速战速决. 这是多么有心眼的小刺猬呀! 如果说缓慢诡秘地爬,说明小刺猬小心翼翼且聪明机灵,那么用力摇晃说明这是一个—— 预设:(1)聪明机灵的小刺猬;(2)很有办法的小刺猬;(3)高明的小刺猬…… 它高明在—— 预设:(1)能抓紧时间弄更多的枣;(2)方法巧妙;(3)速战速决。 谁能把 “用力摇晃”的句子再读一读,读出小刺猬的高明。 如果你是作者,看到这个画面,你会赶走小刺猬吗?(不)为什么? 师:不能赶走,看—— 课件出示文字: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噗的一声”说明什么?(掉下来的速度快)是小刺猬不小心吗?(不是)你怎么知道?(联系下文说)小刺猬为什么这样做?(它在抓紧时间,这会正没人,要快)小家伙多有心眼,高明。 还有更高明的呢? 6.走进“收枣”画面 (1)出示: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2)读读这句话,哪些地方体现了小刺猬的高明? 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它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归拢到一起,然后打了一个滚儿。 对比体会: “匆匆地”(抓近时间),“归拢到一起”“就地打滚”(方法巧秒)。 (3)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小刺猬的高明?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路线好:隐蔽)急火火地跑了。(争取时间) (4)谁来读读“收枣”一段,读出小刺猬的聪明机灵和高明。 (配上有点紧张的音乐,指名读。) 这一拢、一滚、一扎、一驮可以看出小刺猬太高明了。 所以作者说——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设计说明】本节课的设计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问题设计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基于个体感受和兴趣进行自读自悟。二是基于学生自主阅读,使学生在独立思考,交流、讨论、分享中,丰富了认识和体验。三是给予学生充分的发言时间和空间,创造表达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理解等学习成果,这也就呈现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四是基于学生个体体验,引导学生进行关键词的把握,内容或方法的总结和提炼。 (三)品读称呼,体会揣摩,感悟作者情感的变化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在三个场面中,作者称呼小刺猬的语言是不一样的。 出示: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当小刺猬在树上爬时:作者称呼其——那个东西,从中可以看出作者不喜欢它 当小刺猬从树上掉下来时:作者称呼其——那个家伙,作者感到有些惊讶,不知这家伙在搞什么鬼。 当小刺猬巧妙地收枣逃跑时:作者称呼其——聪明的小东西,表明作者由衷的钦佩。 【设计说明】关注作者的心理活动,初步体会不同称呼中蕴含的情感。 (四)复述偷枣,内化语言 课文读完了,谁能用“小刺猬本事高明”为开头,说说小刺猬是怎样偷枣的?最好用上书中描写小刺猬的一些动词。 自己试着说一说。 在小组中说一说。 到黑板前说一说。 要求:完整、有顺序、生动。 【设计说明】练习复述课文。 (五)布置作业 写作小实践:用文字把小刺猬介绍一下。 推荐阅读宗介华的散文《带刺的朋友》中关于小刺猬的其他故事,和伙伴交流刺猬给你留下的新印象,感悟生动的语言。 拓展阅读篇目 击退黑狗 第二天晚上,月亮在云缝里缓缓地游着,时隐时现,像是在捉迷藏。 我吃完饭,刚到草棚前,几个圆乎乎的东西,正从草棚里滚出来。啊,刺猬一家子出来散步了!我一撩竹帘,蹦出门外。刺猬们惊慌了,掉过头来就要往回跑。我想起手里拿着吃的,赶忙扔过去。兴许它们猜到我就是供应它们食品的人吧,大刺猬不动了,孩子们不跑了,都埋头吃起东西来。 这时我才发现,小刺猬很乖巧,总是跟在爸爸妈妈的身后,怵怵胆胆地吃吃停停。大刺猬倒像不认生,噘着小嘴,瞪着小眼,亲昵地看看孩子,像是说:“孩子,大胆些,他是不会伤害我们的。” 爸爸走出屋来乘凉,见我身边围着几只刺猬,先是一愣,随后坐在我的身边,脸上泛起满意的笑。 突然,身边传来“汪汪”的叫声,原来是我家的大黑狗来了。 我刚站起身,大黑狗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头,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大黑狗很快调过头去,“昂昂”地哀叫着溜走了。 爸爸笑着说:“俗话说:狗啃刺猬——没处下嘴。你瞧,大老黑的嘴被刺猬扎破了吧。”可不是,等我追上大黑狗一看,大黑狗嘴上正滴着血哩。 口语交际 身边的“小事” 一、学习目标 1.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不文明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动,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身边有许多小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交流交流。 【设计说明】创设情境,为深度交流做好准备。 (二)开拓思路 1.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学生自由描述内容,说看法。 具体要求: 先针对某种行为表明自己的看法,再用一两句话说说理由。 先说说感受,再表明自己的看法,还可以联系其他事例来说。 2.教师总结:有“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也有”不文明的行为“,分别涉及公共环境、公共秩序、旅游文明等。 【设计说明】利用情境图让学生试着说自己看法,学习表达看法的要领。 (三)自主交流 1.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汇报自己收集的小事,进行小组交流,然后汇总小组意见。 交流要求:注意倾听每个同学的发言,记住同学说的主要内容,可以用笔记录几个关键词,以免忘记。听不明白时可以向同学追问。汇总时,每个同学的看法都不要遗漏。 2.全班交流。 评价要求:看法是否明确、理由是否清楚。 【设计说明】把握交际的本质,切实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及交际能力。 (四)延伸实践 师: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交流了身边的”小事“,平时在生活中也应该多关注社会现象,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出示课外实践作业,选做其中一项: ①回家后,向家人描述你身边的某件”小事“,并说清楚你的看法。 ②汇总印象深刻的几位同学的发言,说给家人听。 习作 我有一个想法 一、学习目标 1.能清楚地写下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及自己对此的想法。 2.能主动用书面的方式与别人交流想法。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如果我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办法,就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关心生活中的现象,积极思考,大胆表达想法,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事例引导 请同学们读一读教材中的小事例。 (课件出示事例一) 1.自由读,小组交流。 事例一提出了什么想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2.汇报。 小结:事例一先提出了”爱玩手机的人特别多“的现象,再通过两个事例,强调了现象的普遍性和危害性,把现象写得很清楚。这样一来,后面提出自己的想法”不应该总是玩手机,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关心身边的人“就更有说服力了。 (课件出示事例二) 1.自由读,小组交流。 事例二提出了什么想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2.汇报。 小结:事例二不但提出了开辟植物角的想法,还给出了植物角运作的建议,并且点出了开辟植物角的好处,把想法写得很清楚。而且,第一句是用问句的形式提出想法,体现了商量的语气,显得委婉。 3.你觉得这两个事例写得怎么样?评价一下。 【设计说明】借助例文,指导学生如何写清楚现象和想法。 (三)畅谈想法 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想法? 1.小组内交流。 交流分享星级评价 2.小组选出说得好的代表发言。 3.全班进行评价交流。 你觉得他说得怎么样?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参考例文的思路,试说习作。 (四)下水文引路 我有一个想法 我有一个关于房子建设的想法。X|k |B| 1 . c|O |m 我觉得自己住的小区里,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就是没有一个像邮箱一样收取快递的箱子,这样的箱子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很实用的设计。 因为白天的时候,我们上学,父母上班,家里都没有人在,快递员只好把快递送到物业保管。有时候回家晚了,物业就关门了,我们只有等到第二天才能去拿。 有时候,妈妈给快递师傅说,将快递放在我们家门口就好,可是师傅为难地说,按照规定这样子做是不被允许的,还是要放在物业。 所以我想,要是家门口有一个带锁的能够放快递的箱子,师傅就可以直接把快递放进去,然后我们回到家就可以拿,这是一件多么方便的事情啊。 我希望再建设房子的时候,能够在每家每户的门口,都设计一个快递箱。 下水文评议: ①开篇开门见山,提出问题。 ②指出以前房子建设的问题。 ③根据妈妈和快递师傅的谈话,以及房子建设方面的问题,产生了奇特的想法。 ④根据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梳理写作思路。 (五)写出想法 从自己的发现或同学列举的现象中选择一个写一写。 先小组内逐一交流,然后各组推荐一个内容全班分享。 温馨提示: 1.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2.注意用词要准确,语言要有条理。 3.写后读一读,自己尝试修改一下。 【设计说明】朗读分享、同学互评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思维懒惰。听别人的文章,互评都是学生喜欢做的事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互评中,教师予以简要的点拨、引导,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评价标准来自学生,学生更容易接受和使用。 (六)布置作业 修改习作,认真誊抄后,在班级板报中展览。 板书: 审阅题目 选定内容 表达方式:叙述。 表现手法:首尾呼应,开篇点题。 结构顺序:提出问题—写清想法—改进办法或建议。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一、学习目标 1.能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 2.能感受“得”的用法并仿写句子。 3.能初步了解”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并尝试续说这样的句子。(顶真)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全班交流,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积累方法。 摘抄方法小结:分类摘抄、摘抄写感受、标明出处。 2.你觉得谁的方法比较好? 3.你打算今后怎么做?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 (二)词句段运用 1.出示第一组句子。 读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1)小组交流。 (2)全班汇报。 “得”字前面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后面的词形容动作的程度。 (3)仿照写一写。 2.出示第二组句子。 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1)小组交流发现。 (2)全班汇报。 前半句句尾的词用在后半句的开头,就是用接龙的形式写句子。 (3)自己尝试说一说。 (4)小组合作说句子。 【设计说明】梳理、交流感悟,提高学生梳理能力、表达能力。 (三)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采莲曲》,教师诵读,学生欣赏图片。 2.说一说,古诗中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1)小组交流。 (2)汇报。 (3)学生诵读古诗。 (4)尝试背诵。 【设计说明】朗读、背诵、积累古诗。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单元学习单 整合作业 课时内容课时安排教学要点作业设计《大自然的声音》21.认识7个生字、 1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大自然的声音》第2~3自然段。 3.借助图表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4.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5.能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至少一段)或句子(至少三句),熟读成诵,准备朗读展示。 2.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当你走进大自然,用心去感受那些美妙的声音,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把你有趣的发现写下来吧。 《父亲、树林和鸟》21.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16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能结合课文内容辨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 3.能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1.能用钢笔书写“父、英、及”等8个字,注意执笔姿势,做到横平竖直,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2.摘抄佳词佳句。 3.用给出的词语造句:一瞬间、舒畅。 《带刺的朋友》21.认识10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12个生字、17个词语。 2.能围绕一句话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3.初步体会”那个东西“”那个家伙“”小东西“等不同称呼中蕴含的情感。能体会课文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写作小实践:用文字把小刺猬介绍一下。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11.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不文明或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2.出示课外实践作业,选做其中一项: ①回家后,向家人描述你身边的某件”小事“,并说清楚你的看法。 ②汇总印象深刻的几位同学的发言,说给家人听。习作 我有一个想法11.能清楚地写下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及自己对此的想法。 2.能主动用书面的方式与别人交流想法。完成习作。 语文园地》 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11.能梳理、总结摘抄的基本方法,形成主动积累语言、主动摘抄的意识。 2.能感受“得”的用法并仿写句子。 3.能初步了解”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的语言现象,并尝试续说这样的句子。(顶真)阅读宗介华散文《带刺的朋友》。 组员姓名准备的充分程度交流的部分令人喜欢的程度认真倾听别人的交流并积极回应课文题目写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读书的时候,遇到生动的语言,我是这样体会的……提出不懂的问题。《大自然的声音》《父亲、树林和鸟》   《带刺的朋友》   第一项从每篇课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熟读成诵。第二项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当你走进大自然,用心去感受那些美妙的声音,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把你有趣的发现写下来吧。第三项写作小实践:用文字把小刺猬介绍一下。 阅读宗介华的散文《带刺的朋友》中关于小刺猬的其他故事,和伙伴交流刺猬给你留下的新印象,感悟生动的语言。第四项课外实践作业,选做其中一项: ①回家后,向家人描述你身边的某件”小事“,并说清楚你的看法。 ②汇总印象深刻的几位同学的发言,说给家人听。第五项完成习作:清楚地写下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及自己对此的看法。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单元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