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考点33 古诗文阅读—分析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限时检测)-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考点33 古诗文阅读—分析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限时检测)(原卷版).docx
    • 解析
      考点33 古诗文阅读—分析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限时检测)(解析版).docx
    考点33 古诗文阅读—分析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限时检测)-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01
    考点33 古诗文阅读—分析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限时检测)-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02
    考点33 古诗文阅读—分析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限时检测)-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03
    考点33 古诗文阅读—分析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限时检测)-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01
    考点33 古诗文阅读—分析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限时检测)-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02
    考点33 古诗文阅读—分析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限时检测)-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考点33 古诗文阅读—分析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限时检测)-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展开
    这是一份考点33 古诗文阅读—分析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限时检测)-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文件包含考点33古诗文阅读分析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限时检测解析版docx、考点33古诗文阅读分析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限时检测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33 古诗文阅读—分析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测)
    【限时检测1】
    时间:15分钟 实际答题时间:
    分数:28分 实际得分:
    一、【2021·山东省高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9分)
    送骆奉礼从军
    李峤
    玉塞边烽举,金坛庙略①申。
    羽书资锐笔,戎幕引英宾。
    剑动三军气,衣飘万里尘。
    琴尊留别赏,风景惜离晨。
    笛梅含晚吹,营柳带余春。
    希君勒石返,歌舞入城闉②。
    [注]①金坛庙略:“金坛”指拜将的坛,“庙略”指朝廷的谋略。②城闉:城内重门。亦泛指城郭。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从边关燃起的烽火切入,既点出了朋友要去之地,又与标题相呼应。
    B.第二句交代“从军”的背景,“金坛”这一意象营造出浓烈的战争氛围。
    C.五、六句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军队出征的盛况,气势恢宏,体现了高昂的士气。
    D.九、十句通过实写,描绘了军营里笛声悠扬,晚风拂面,柳条曼舞的景象。
    2.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6分)(★)
    【答案】
    1.D
    2.①对朋友的赞美。诗中用“锐笔”写朋友有精锐的文笔,用“英宾”突出其才华,从而赞美了朋友才华卓著。②对离别的伤感。早晨风景美丽,琴与酒樽已备好,离别在即,只能依依惜别。③对朋友的祝愿。最后两句用窦宪勒石燕然的典故和凯旋将士受欢迎的载歌载舞画面,表达了对朋友建功立业的期望以及对安边战争的必胜信念。(意思对即可)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D项,“九、十句通过实写”分析有误,应是虚写。“笛梅含晚吹,营柳带余春”,“笛梅”,既指梅下吹,又指曲子《梅花弄》;“营柳”,既指柳下别,又代友人从军处。故选D。
    2.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羽书资锐笔,戎幕引英宾”,“羽书”,即羽檄,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锐笔”,解释为精锐的文笔。“戎幕引英宾”,结合题目“送骆奉礼从军”分析,用“英宾”突出朋友的才华。表达对朋友的赞美。
    “琴尊留别赏,风景惜离晨”,“琴尊”见“琴樽 ”,送别之处,琴和酒樽已经备好,风景美好的早晨,分别在即,表达离别的伤感。
    “希君勒石返,歌舞入城闉”,“勒石”,刻字于石,亦指立碑。“勒石燕然”,是东汉将军窦宪率领汉军及南匈奴、东胡乌桓、西戎氐羌大破北匈奴之后,封燕然山,勒石记功。“勒石燕然”作为重要的典故,成为了后世功臣名将向往的功业巅峰。用动词“希”表示期望。用“歌舞入城闉”,描述凯旋将士受欢迎的载歌载舞画面,表达对安边战争的必胜信念,抒发对朋友美好的祝愿。
    二、【2021·陕西省高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9分)
    水龙吟
    程垓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怨极,等闲孤负①,一年芳意。柳困桃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原只是、人憔悴。
    回首池南②旧事,恨星星③、不堪重记。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
    注释:①孤负:徒然错过。同“事负”。 ②池南:池阳之南,指蜀地,即作者故园。③星星:比喻间杂的白发。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词以“夜来风雨匆匆”起句,接下便言“故园定是花无几”,实则以“伤春”起兴。
    B.上片结尾处的“好春”、“好花”并非眼前实景,而是诗人静心思考时的一个虚设。
    C.结尾处的“云”、“月”与下片第二句的“星星”相照应,来表达诗人对往事的回忆。
    D.这首词笔触委婉哀怨,曲折反复地抒写了诗人的感伤忧愁,读后有妻婉绵丽之感。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加以分析。(6分)(★)
    【答案】
    1.C
    2.①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开篇由眼前的“夜来风雨”引发家乡落花无数,下片的池南旧事,也表现对家乡的思念。②惜春伤时之感。“等闲孤负,一年芳意”、“对人容易”“原只是,人憔悴”“伤时清泪”,由惜春到伤老,暗喻忧时叹世。③光阴易逝及时行乐的心理。结尾三句,趁着繁花盛开,尚未凋谢之时,让我尽量的珍惜这美好的时光,拼命地去饮酒享乐吧。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C项,“结尾处的‘云’、‘月’与下片第二句的‘星星’相照应”错误。“星星”指两鬓斑白;“留云借月”,留下彩云和月光相伴陪,结尾的“云”“月”为实写。“恨星星、不堪重记”,头发已星星变白,而人又在异乡客地,故而更加不堪回首往事。故选C。
    2.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一夜里风骤雨急,故园里的鲜花一定所剩无几。“回首池南旧事”,提故园往事,池南欢乐的旧事,更是不堪回首重忆。抒发游子对家乡的思念。
    “等闲孤负,一年芳意”,我愁苦怨恨已极,就这样轻易地辜负了大好的春日;“对人容易”,春光就这样随便地飞逝;“原只是,人憔悴”,只是人的心情已经憔悴;“伤时清泪”,感时伤世而常常流下清泪。抒发惜春伤时之感。
    “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趁着这繁花烂漫时,我算豁了出去,留下彩云和月光相伴陪,尽情地喝个酩酊大醉。表达了一种且当及时行乐的心理。
    三、【2021·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高三其他】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各题。(10分)
    鱼游春水·芳洲生苹芷
    张元干
    芳洲生苹芷,宿雨收晴浮暖翠。烟光如洗,几片花飞点泪。清镜空余白发添,新恨谁传红绫寄。溪涨岸痕,浪吞沙尾。
    老去情怀易醉。十二栏干慵遍倚。双凫注人惯风流,功名万里。梦想浓妆碧云边,目断归帆夕阳里。何时送客,更临春水。
    注:双凫,原代指地方官员,此处指作者友人。
    1.请简要赏析这首词前四句的表达效果。(4分)
    2.全词下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
    【答案】
    1.借景抒情,描写了春江雨过天晴的景象,富有画面感点明送别时节,生机盎然之景反而勾起作者无限惜别之情,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2.①对自己人生易老、功业难成的感叹;②对友人胸怀报国壮志的赞美(对友人建功立业的期望)③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④对来日重逢的渴望之情。
    【解析】
    1.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具体考查赏析这首词前四句的表达效果。解答此类试题,答题模式:采用了……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词的开头四句,描写送别时的春江景色以及由此引发出的凄苦感情。“芳洲”二句是说,一场夜雨过后,碧空如洗,长满苹芷的小洲上,淡淡的晨雾在翠绿的芳草上面轻轻浮动飘动,给人一种朦胧之感。在这里,作者不仅描绘出送别时展现在眼前的春光晨色,又点出了送别的时间,还化用白居易“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诗意,暗示这生机盎然,给人带来活力,带来暖意的芳草,却挑起了作者无限惜别之意。“暖翠”二字尤其精妙,它从感觉方面把夜雨过后春江两岸的景色诗情画意地描写出来了。而“烟光如洗”二句,承上启下,进一步描写出江边晨景。其中前一句写“烟”,着一“洗”字,现出天空无限净洁的境界,写足了“宿雨收晴”之意;后一句写花,写一场春雨过后,鲜花盛开,时而轻盈的花瓣随风翩翩起舞,在作者看来,轻盈的花瓣犹如那点点泪珠,洒落地上。“点泪”二字用拟人手法,寓主观之情于客观,融惜别之情于春景,不仅烘托出送别的凄清气氛,也为下面的抒情做好了铺垫。
    2.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必须在读懂诗歌的前提下,结合具体诗歌内容进行分析,尤其注意关键意象及其带有作者情感的字词。
    “老去情怀”二句,暗示了送别的地点——江楼,以回应开头,同时又形象地刻画出词人内心无限的悲苦。一个“易醉”,一个“慵遍倚”,里面包含着作者多少难以言说又无处言说的辛酸!“双凫人惯风流”二句,词人以高度的热情赞美了友人胸怀“功名万里”的报国壮志,同时也把抗金复国的希望寄托在友人身上。这位友人或许被召入朝,词人为其送,故化用王桥的典故,称颂他一贯风流倜傥,素有报国立功之志。在这里,慰藉之情与送别之意是融为一体的。最后四句写送别。“梦想浓妆碧云边,目断孤帆夕阳里。”词人在此展开了丰富而奇妙的联想。他告诉友人,此别之后,此日送别的场面将会在他的梦中重现,他设想那时,自己将在碧云深处与浓妆丽人相伴,过清闲的隐居生活,而友人却被应召入朝,自己依依难舍,因而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伫立江边,凝望着友人的“孤帆”渐渐地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之中,久久不忍离去。这两句词,巧妙地化用了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而又有所创新,作者再次缘情布景,托物抒怀,通过对梦境的描写,进一步写自己惜别之情,寄实于虚,虚实相映,更加真切地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尾句“何时送客,更临春水”,由当日送别想到来日送别,又由来日送别看见来日相逢,这种深一层的写法,更加含蓄委婉地写出词人无比悲痛的惜别之情。
    【限时检测2】
    时间:15分钟 实际答题时间:
    分数:28分 实际得分:
    一、【2021·海南省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9分)
    岁暮福昌怀古•李贺宅
    张耒①
    少年词笔动时人,末俗文章久失真。
    独爱诗篇超物象,只应山水与精神。
    清溪水拱荒凉宅,幽谷花开寂寞春。
    天上玉楼终恍惚②,人间遗事已埃尘。
    [注]①宋代诗人,曾官居福昌镇。福昌为唐代诗人李贺的故乡,故诗人写下此诗以悼念李贺。②李商隐的《李长吉小传》中写到,长吉(李贺)快要死的时候,忽然大白天里看见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人骑着红色的有角的龙,说:“天帝刚刚建成一座白玉楼,立即召你为楼写记。天上的差事很快乐,不苦啊!”长吉独自哭泣,一会儿,长吉气绝。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写出了李贺少年才华横溢,并用一个“动”字表明他在当时文坛的影响。
    B.颔联“超物象”“山水”等点明了李贺诗文的写作特点:景象新奇,寄情山水。
    C.颈联写李贺生前与死后--样,远离尘世,孤单寂寞,有清流一样的气节,超凡脱俗。
    D.本诗融合多种表达方式,以悲凉的笔调凝练地概括了李贺的生平遭际与诗才成就。
    2.作为一首悼念李贺的诗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6分)(★)
    【答案】
    1.C
    2.对李贺诗文才华的肯定与赞扬。前两联肯定了李贺在当时文坛中力振时俗的文风。②对李贺死后才华无人欣赏、不为人知的感慨。诗人寓情于景,用李贺旧宅的无人问津与荒芜表现李贺死后的寂寞与不为人知。③对李贺逝去的惋惜。尾联借“玉楼”之事的“恍惚”,表面写李贺诗才受到上天褒扬,实则表达了对李贺逝去的惋惜。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颈联写李贺生前与死后--样,远离尘世,孤单寂寞,有清流一样的气节,超凡脱俗”错误,从诗中来看,颈联写来李贺旧宅凭吊的人很少,幽谷之花没有人欣赏,这是来衬托李贺虽才华横溢,但早已被世人遗忘。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作为一首悼念李贺的诗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这里有两处提示,一为“悼念”,二为“复杂”,既是“悼念”,那么诗中自然要有凭吊惋惜之意,既为“复杂”,那么情感自然不是单一的,接着就要抓住诗歌的标题、注释、诗中的景、事以及直接流露情感的词语来体会情感。
    如诗歌首联“少年词笔动时人,末俗文章久失真”展现李贺年少才华以及他在当时文坛的影响,颔联“独爱诗篇超物象,只应山水与精神”则以“超物象”“山水”等点明了李贺诗文“景象新奇,寄情山水”的,字里行间满是对李贺才华的赞扬和肯定;如颈联“清溪水拱荒凉宅,幽谷花开寂寞春”则是写李贺旧宅的情形,荒凉之宅只有清溪的水流环绕,可见来李贺旧宅凭吊的人很少,幽谷之花虽然盛开,却没有人欣赏,这里是以幽谷之花来展现李贺的才华,而以无人赏花来衬托李贺虽才华横溢,但早已被世人遗忘,这里流露出对李贺死后才华无人欣赏的感慨;如注释“福昌为唐代诗人李贺的故乡,故诗人写下此诗以悼念李贺”和尾联“天上玉楼终恍惚,人间遗事已埃尘”则是回归凭吊诗的主题,即表达对李贺逝去的惋惜。考生可以围绕这些内容分析概括诗人的情感。
    二、【2021·全国高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10分)
    晚泊七里滩
    许浑
    天晚日沈沈①,归舟系柳阴。江村平见寺,山郭远闻砧。
    树密猿声响,波澄雁影深。荣华暂时事,谁识子陵②心。
    [注]①沈沈:通“沉沉”。②子陵:严子陵,与刘秀是同学好友。刘秀后来登基做了皇帝,次征召子陵做官,严子陵婉言拒拒,后隐居于七里滩(今浙江桐庐县)。
    1.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景?请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体现了许浑什么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6分)(★)
    【答案】
    1.衬托手法,其中树密猿声响,以声衬静,写出了环境的清幽;波澄雁影深,正衬,以在江水深处能见到大雁的影子衬托江水的清澈。
    2.其一,表达怀慕隐逸思古之悠情。二三两联是诗人滩头所见之景,突出环境疏阔旷远,清明幽静,暗示隐逸生活的悠闲自在,恬淡宁静。尾联诗人把严子陵引为知己,以反诘的语气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其二,表现了诗人的羁旅之愁,诗人借落日,归舟,猿鸣,雁影等意象写出做客他乡,怀念故土之思。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由题干确定范围“颈联”,可知考查的表达技巧。“树密猿声响,波澄雁影深”, 树密猿声响,以声衬静,写出了环境的清幽;波澄雁影深,正衬,以在江水深处能见到大雁的影子衬托江水的清澈。
    2.这是一道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题目,是诗歌的必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此题注意抓住诗中的“归”“荣华”“识”带有的情感色彩来分析。
    三、【2021·河南省高三三模】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9分)
    病起荆江亭即事①
    黄庭坚
    其一
    翰墨场中老伏波②,菩提坊里病维摩③。
    近人积水无鸥鹭,时有归牛浮鼻过。
    其八
    闭门觅句陈无己④,对客挥毫秦少游⑤。
    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
    [注]①黄庭坚大病新愈,在江陵等待朝廷任命时,写下了一组诗,此是其中两首。②伏波:汉朝名将马援,封伏波将军,六十二岁,还骑马据鞍顾盼,以示可用。③维摩诘:简称维摩。病中与文殊菩萨辩经,光灿四座。④陈无己:陈师道,时为秘书省正字(地位不高的官职)。⑤秦少游:秦观,时已病死于广东藤州。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首诗前两句对仗十分工整,“病维摩”中的“病”扣合了诗歌标题中的“病起”。
    B.第一首诗写诗人病愈后登亭眺望,观察荆江亭周围景致,表现诗人归隐后的闲适之情。
    C.第二首诗前两句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两位友人:一个“闭门觅句”,一个“对客挥毫”。
    D.第二首诗的后两句写友人的处境,而诗人自己也是疾病初愈,难免生出萧索之意。
    2.这两首诗歌虽从不同人物起笔,但所表达的情感有相同之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B
    2.第一首引用马援和维摩的典故,说自己是文坛老将,也像病中维摩,然而只能在萧条冷落之地困守,空有一身才华,感慨自己命运多舛,希望能够一展才华。第二首诗写两位友人,都是才华卓著,然而一个职位低微,一个客死荒远之地,诗人在悼念友人的同时也对比自己,感慨自己命运多舛,希望能够一展才华。
    【解析】
    1.本题综合考查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归隐后的闲适之情”错,诗中所写并非全都充满田园闲淡之趣。诗歌前两句写作者虽有才华而人生失意,后两句中,“鸥鹭”本有归隐自在的象征义,而“无鸥鹭”,表示作者意欲归隐而不得。第一首诗写所住地的萧条冷落,进而感慨自己一生多舛,累受挫折。故选B。
    2.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诗歌思想情感的分析是诗歌阅读里最常见的一道主观题,需要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风格、作者的人生经历等等。另外,要特别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有的是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要分析诗歌中的意象:直接抒情就要分析诗句内涵。有时还要分析表现手法。本题要求比较两首诗,分析两首诗中的相同情感,可以先分别分析两首诗的思想情感,再找出相同点。答题时要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第一首写羁留地的萧条冷落,近而感慨一生多桀,累受挫折。前半用典,说自己是个文坛老将,也像个庙里的病和尚。后半首即景抒情,“鸥鹭”本有归隐自在的象征义,而“无鸥鹭”,表示作者意欲归隐而不得。写所住地的萧条冷落,进而感慨自己一生多舛,累受挫折。
    第二首是悼念秦观,怀念陈师道的诗。一、三句写陈师道,二、四句写秦观。诗人抓住两位朋友创作时的不同表现的细节,描写出他们不同的风度,一个闭门觅句,其艰辛可知;一个对客挥毫,其潇洒可见。一静一动,一隐一豪,各有特色,而其才华超群自是想象中事。但可悲的是他们有才却不受器重,一个沉沦下僚,一个客死荒远。
    两首诗都擅于用典故,借此感慨自己命运多舛,希望能够一展才华、抱负的愿望。
    【限时检测3】
    时间:15分钟 实际答题时间:
    分数:27分 实际得分:
    一、【2021·四川省高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9分)
    风 雨①
    陆游
    七十年来乐太平,白头父子事春耕。
    因思世事悲身世,更听风声杂雨声。
    四海故人强半死,一襟清泪对谁倾。
    新春要觅烧丹②处,不住青城住赤城。
    (注)①本诗大约作于诗人晚年七十多岁隐居于山阴三山别业时。 ②烧丹:犹炼丹,指道教徒用朱砂炼药。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太平”“春耕”直接描绘出国家安定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场景,画面感强。
    B.颔联诗人将世事与自身遭遇结合,一“思”一“悲”,因思而悲,情感进一步升华。
    C.“风声杂雨声”,风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又象征朝廷所遭受的风雨,与标题呼应。
    D.颈联中“对谁倾”以反问紧承上句,寓答于问,发人深思,增强了语势和感染力。
    2.这首诗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A
    2.①年华消逝,报国无门的无奈。“七十”“白头”可见诗人无奈年华逝去,抱负无处施展,只能在“事春耕”中消磨时光。②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诗人对太平安定的渴望,对国家尚处风雨的忧虑,包含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③故人离世的悲痛。知己故人“强半死”,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世的悲伤痛惜之情。④苦无知音,心怀难遣的孤独。诗人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向谁倾诉,内心凄苦,倍感孤独。
    【解析】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A项,“乐太平”是诗人七十年来最大的愿望,而非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要关注诗歌中的“情语”,这些关键词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二要关注诗歌中的“景语”,景物的特征和意境特点与情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三要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分析诗歌情感要结合全诗,逐联分析,才不会遗漏要点。
    “七十年来乐太平,白头父子事春耕”七十年来一直渴望天下太平,到如今满头白发,在田野耕地,可见,诗人年华逝去,抱负无处施展。
    “因思世事悲身世,更听风声杂雨声”写诗人悲叹自身遭遇,听风雨之声,而感叹国家局势,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四海故人强半死,一襟清泪对谁倾”写故交凋零,诗人泪洒衣襟,内心感伤,却无人倾诉,表达故人离世的悲痛,苦无知音。
    二、【2021·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高三其他】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9分)
    满江红(和卢国华)
    辛弃疾
    汉节东南①,看驷马、光华周道。须信是、七闽还有,福星来到。庭草自生心意足,榕阴不动秋光好。问不知、何处著君侯,蓬莱岛。
    还自笑,人今老;空有恨,萦怀抱。记江湖十载,厌持旌纛②。濩落我材无所用,易除殆类③无根潦④。但欲搜、好语谢新词,羞琼报。
    [注]①汉节东南:指卢国华时任福建提刑使。②旌纛:军中之旗。③易除殆类:指南宋朝廷中那些不以金人为意,专事享乐的人。④根潦:指浮萍。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节东南”几句写卢国华任福建提刑使时,乘坐四匹马拉的车子光彩满路,仕途上春风得意。
    B.“须信是”几句写相信友人为官之处的七闽大地会有福星来到,也是期望友人在任能有所作为。
    C.“庭草”两句描述卢国华做官闲暇时光的惬意生活,闲看秋草自生、秋阳照在榕树上而心满意足。
    D.“但欲搜”几句紧扣标题中的“和卢国华”,写“我”现在只想寻找一些好的词语来答谢您的新词。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6分)(★)
    【答案】
    1.C
    2.①感叹人生易老,抒发自己遭朝廷废弃,壮志未酬之悲愤。②对卢国华寄予兴邦立国的赞许、期待之情。③对无所作为的投降派的蔑视憎恨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C项,“描述卢国华做官闲暇时光的惬意生活”理解错误,应是词人自言自家境况,暗示门庭冷落,宾客很少。故选C。
    2.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诗歌思想情感的分析足诗歌阅读中最常见的一道主观题,需要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风格、词人的人生经历等等。另外,要特别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有的是间接抒情,如借景抒情,要分析诗歌中的意象;直接抒情要分析诗句的内涵。从词题来看,这是一首和词,和的对象是卢国华,再根据注释“时任福建提刑使”这一身份介绍以及词上阕开篇对卢国华出行隆重场面的介绍来看,卢国华的仕途应该是显赫的,对此,词人流露出的是歆羡之情;从把卢国华比作闽地的福星来看,词人希望卢国华能够给闽的百姓带来福泽,这里流露出的是期待之情;从下阕“还自笑,人今老;空有恨,萦怀抱”这四句可以看出,词人由卢国华想到自己的仕途不顺,“空有恨”流露出怀才不遇的悲愤;“记江湖十载,厌持旌纛”,一个“厌”字流露出对仕途的厌倦。考生可以围绕这几个方面分析概括。
    三、【2021·全国高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9分)
    咏田家
    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二句写农民忍痛割爱:二月还不曾养蚕,就预卖新蚕丝;五月始插秧,就预卖新谷子。
    B.首联“二、五”相应,抓住时间的反差;“丝、谷”对举,意象精当;两次言“新”,令人欣喜。
    C.三、四句以“眼前疮”喻农民眼下衣食无着的处境,以“心头肉”喻丝、谷等心上之物。
    D.最后两句中作者以“绮罗筵”与“逃亡屋”作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分)(★)
    【答案】
    1.B
    2.①形象地揭示了农民的深重苦难,表达诗人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同情。②表达了希望君王能够明察与体恤百姓苦难的良好愿望。③在希望之中饱含着失望和愤懑的情绪,委婉地指出了君王昏聩不明,世道不公。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B项,“令人欣喜”错,首联写出了农民在青黄不接之时被迫借贷的悲惨境地,二月还未着手养蚕,五月稻子尚处青苗期,然而,贫苦的农民迫于生计,为济燃眉之急,竟不得不以未来的新丝、新谷作抵押,借上“驴打滚”的高利贷,“二”、“五”月极言时间之早,这么早就背上阎王债,足以说明农民已到了山穷水尽、骨枯髓干的地步,“卖”、“粜”状其只出不入,深刻反映了农民的辛酸血泪和无比痛苦,可知应为令人悲酸,并非令人欣喜。故选B。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
    诗的前四句主要描写残酷的高利贷剥削给广大农民所带来的剜心割肉般的痛楚,“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写出了农民在青黄不接之时被迫借贷的悲惨境地,“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出高利贷吮血噬骨的残酷剥削本质,可分析出“表达诗人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同情”;“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运用比喻,表达诗人对解决正在激化中的社会矛盾的希望和设想,深寄对“君主”的希冀之意,可分析出“表达了希望君王能够明察与体恤百姓苦难的良好愿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本是对“君王”的希冀之语,但其中却包含了双重对比的意味,从“君王”的角度来说,恩泽不均,只顾富室,不恤贫苦,这一对比,就把“君王”的阶级立场给鲜明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从社会现实的角度来看,一边是权贵豪门华丽的衣着,丰盛的筵宴,一边却是无衣无食,贫困破产,逃亡在外,这一对比,就把地主富室用高利贷剥削农民的严重恶果给突现出来了,如此形象的对比,也把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给烘托得淋漓尽致,可分析出“在希望之中饱含着失望和愤懑的情绪,委婉地指出了君王昏聩不明,世道不公”。
    【限时检测4】
    时间:15分钟 实际答题时间:
    分数:32分 实际得分:
    一、【2021·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三其他】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9分)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李侍郎赴常州
    贾至
    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
    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1.对两首诗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贾诗首句写眼前景色,点明时令气候,次句预计李侍郎的别后行程,两句暗示朋友旅途艰辛。
    B.贾诗后两句用“今日”和“明朝”相对照,可见今日相聚之促,得之不易,明朝相忆之深,失之难堪。
    C.王诗首句点出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为下一句造势。
    D.两首诗都选用典型意象营造意境,并且都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情达意,使情感细腻传神。
    2.两首诗抒发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D
    2.同:都表现了和友人的深厚情谊(或“依依惜别之情”)。异:前者写同在一条江边,风雨共进,明月哪里知道我们身处两地?仍然照耀着我们,重在对友人的劝慰,显得乐观开朗。后者写分别后路途遥远,前途未卜,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和思念,突出与友人山川阻隔的离愁。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综合能力。应对此类试题,读懂诗歌是关键,同时要掌握常见的考查角度(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揣摩,手法的分析,结构的把握),将选项回归诗歌进行分析比较,特别要注意的是,诗歌每一联的内容和情感都要结合全诗,不可孤立理解。
    D项,“直抒胸臆的手法”错。王昌龄的诗委婉含蓄的表达情意而不是直抒胸臆。“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表达出了诗人的思念之情,读者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离伤”强压心底,不让自己的“离伤”感染对方。更可能是对方已经表现出“离伤”之情,才使得工于用意、善于言情的诗人用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故选D。
    2.本题考查了比较鉴赏诗歌基调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境遇,分析作者的心情;其次根据诗歌的类型,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感情;还要结合全诗内容,分析诗歌主旨,进行恰当的鉴赏。二者都是送别诗,都表现对友人的依依惜别的深情。但是表现的重点不一样。
    《送柴侍御》:诗人通过乐观开朗的诗词来减轻离愁,而实际上自己却是十分伤感,这种“道是无晴却有晴”的抒情手法。更能表达出诗人浓浓的离愁。“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表达出了诗人的思念之情。读者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离伤”强压心底,不让自己的“离伤”感染对方。更可能是对方已经表现出“离伤”之情,才使得工于用意、善于言情的诗人用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虽然要分别了,但是依然要饮酒尽兴,显得乐观开朗。
    《送李侍郎赴常州》:首联“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雪停了,云散了。天气晴朗,但北风仍会使人感到寒冷,点明时令气候,属于天时;“楚水吴山道路难”,楚水巫山路漫漫,路途必然艰辛,本句是预计李侍郎的别后行程,他是沿江东下,表明朋友旅途艰辛,也表明自己对朋友的关切。后两句“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正面抒发惜别之意,今天我要送你走,在我们走之前,我们必须享受喝酒的乐趣。在走之前,我们饮酒必须尽兴,不然的话,明日想念起你的时候,我们已经隔着漫漫长路、千山万水了。以“今日”、“明朝”对照今日相聚之促,得之不易,明朝相忆之深,失之难堪,愈觉非尽兴大醉不足以散愁,路途遥远,前途未卜,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和思念,突出与友人山川阻隔的离愁。
    二、【2021·江苏省高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10分)
    水调歌头
    向子謹①
    庚寅闰八月秋,芗林老、江彦章时在诸公幕府。从游者洪、徐、苏、李,是夕登临,赋咏乐甚。俯仰三十九年,所存者,余与彦章耳。绍兴戊辰再闰,感时抚事,为之太息。
    闰余有何好,一年两中秋。补天修月@人去,千古想风流。少日南昌幕下,更得洪徐苏李,快意作清游。送日眺西岭,得月上东楼。
    四十载,两人在,总白头。谁知沧海成陆?萍迹落南州。忍问神京何在,幸有芗林秋露③,芳气袭衣裘。断送余生事,惟酒可忘忧。
    [注]①向子誣:南宋词人。此时作者南迁清江(浙江乐清)。②修月:语出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即“修月手”,指能写文章的人。③秋露:酒。
    1.请简要赏析上阕中“补天修月人去,千古想风流”的表达效果。(4分)
    2.下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①运用典故和比喻表达对匡时救世、才华出众人才的赞美与思慕,蕴含词人对挽救国运的深沉期望;②引起下文对往昔清游生活的叙写。
    2.①浮沉“四十载”,唯余“白头”人,表达了对知音不在、故友逝去的悲切;②“沧海成陆”“神京何在”表达了对国破家亡、世事变迁的哀伤以及对故都的思念;③“萍迹南州”表达对身世浮沉、流离他乡的伤感;④“幸有”“惟”表达了对人生已老、难以报效国家,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翻译诗句,然后结合诗句的艺术手法分析思想内容,一定要根据要求作答。首先头脑要迅速清晰常见表达技巧四大类(表达方式、修辞、表现手法、思路结构)及对应的各小类。然后结合诗句和已有知识判断出手法。有的是比较固定的,如题干与注释关联出现“语出”则为用典,其效果,考虑正向表意和逆向表意,分析表达的思想感情。赏析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上下观照。本题题干“请简要赏析上阕中‘补天修月人去,千古想风流’的表达效果”,“补天修月人去,千古想风流”中,“修月”,语出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即“修月手”,指能写文章的人,意思是:有“补天修月”般匡时济世之才的友人多已故去,词人只能抚今追昔。本句运用典故和比喻,“补天修月”既是用典又是比喻,以“补天修月”喻经国济世的人才,表达对匡时救世、才华出众人才的赞美与思慕,蕴含词人对挽救国运的深沉期望;诗人怅然回忆年少时在南昌幕下,与洪徐苏李,快意清游的情景,彼时“送日眺西岭,得月上东楼”。同友人一起目送落日西沉,共待秋月登楼,可惜那般畅意同游的时光却随故友的离去,家国的沦陷而一去不复返。故本句引起下文对往昔清游生活的叙写。
    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情感的能力。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答题时注意先答出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情感。本题要求简要分析“下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四十载,两人在,总白头”分析可知,今昔中秋已相距四十年,当时雅集的故友已仅剩词人同江彦章了,而且二人已是朱颜改,白发生。此中岁月流逝,人生易老之叹让人心伤。表达了对知音不在、故友逝去的悲切;“谁知沧海成陆,萍迹落南州”,沧海成陆,世事无常,家国沦陷,词人流落南州,北归不得;“忍问神京何在,幸有芗林秋露”词人心念神京,怎奈山河破碎。表达了对国破家亡、世事变迁的哀伤以及对故都的思念和身世浮沉、流离他乡的伤感;“断送余生事,惟酒可忘忧”,芗林秋露依旧,山河之变与芗林秋露之不变将词人心中的亡国之恨表达得淋漓尽致,而词人心中的忧愁只能引壶觞以自解,充分表现了词人空有一腔爱国情怀的无奈。
    三、【2021·天津一中高三其他】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13分)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①
    岑参
    火山②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慣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①这首诗作于公元751年旧历六月。当时,高仙芝正在安西率师西征,李副使因公从姑臧出发赶赴碛西(即安西都护府)军作战,岑参作此诗送别。②“火山””赤亭”地名,位于内地通安西大都护的交通孔道。
    1.下列对这酋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化一般送别诗的惆怅与伤感为豪放、悲壮,体现了盛唐时代积极进取的精神。
    B.三、四两句明写李副使不平凡的经历,暗示出李副使长期驰骋沙场,早已把乡愁置于脑后了。
    C.诗的五、六两句是招呼、劝说的口气,挽留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作者不提依依不舍之情,而是直接提出此次西行“击胡”的使命。
    D.这首诗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其口语化的诗歌语言,产生了亲切洒脱的效果,被称为送别诗的“另类佳作”。
    2.请简要概括首联在本诗中的作用。(4分)
    3.作为送别诗,本诗除了惜别之情,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6分)(★)
    【答案】
    1.A
    2.设想李副使出塞途中酷热难耐、人迹罕至,环境恶劣;烘托李副使不畏艰苦、奔赴边关的豪迈气概;照应标题,暗含珍重送别之意。
    3.“知君惯度祁连城”,概括了李副使的经历,表达对李副使的赞美之情;“功名只应马上取”,勉励李副使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真是英雄一丈夫”,表达了作者的英雄豪气,作者也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解析】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A项,“悲壮”不合诗歌的整体意境。依据“岂能愁见轮台月”“真是英雄一丈夫”等可知,应该是洒脱豪迈。故选A。
    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中句子作用的能力。回答某句在诗中的作用的问题,往往需要从全诗的主题出发,指出该句所用手法及其在“表达情感”和“表达意思”两方面的作用;同时还需考虑诗句在诗歌结构方面的作用。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句意是:六月的火焰山更是灼热,赤亭道口怕要行人断绝。诗的开头两句即点明时令,以李副使出塞途中必经的火山、赤亭这段最艰苦的旅程开篇。“火山五月人行少”,诗人早有吟咏,况六月酷暑。作者不从饯行话别落笔,而以火山、赤亭起句,造成一个特殊的背景,既照应了标题“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又烘托出李副使不畏艰苦、毅然应命前行的豪迈气概,而一路珍重的送别之意也暗含其中了。
    3.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要关注诗歌中的“情语”,这些关键词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二要关注诗歌中的“景语”,景物的特征和意境特点与情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三要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分析诗歌情感要结合全诗,逐联分析,才不会遗漏要点。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句意是:知道您经常度越祁连城,哪里会害怕见到轮台月。这里“惯度”二字写出李副使习惯于往返出使祁连城,表达对李副使的赞美之情。“岂能”故作反问,暗示出李副使长期驰骋沙场,早已把乡愁置于脑后了。“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句意是:功名富贵只向马上求取,您真是一位英雄大丈夫。“只向”,语气恭敬而坚决。这既可看作岑参勉励李氏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又是自己的理想和壮志。“知君惯度”,概括了的经历;“功名只应马上取”,勉励李副使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真是英雄一丈夫”,也表达了作者的英雄豪气,作者也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限时检测5】
    时间:15分钟 实际答题时间:
    分数:28分 实际得分:
    一、【2021·山东省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南朝梁诗,完成下面小题。(9分)
    饯谢文学①离夜诗
    沈约
    汉池水如带,巫山云似盖。
    瀄汩②背吴潮③,潺湲横楚濑。
    一望沮漳水,宁思江海会。
    以我径寸心,从君千里外。
    (注]①谢文学,谢朓,当时皇室内部矛盾斗争已日趋激化,随王萧子隆代鱼复侯萧子响为使持节;翌年春随王“亲府州事”,谢朓随行奔赴荆州。②瀄汩,水流激荡貌。③吴潮,暗指伍胥潮。传说伍子胥被杀后投入浙江,化为潮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运用比喻和想象,描绘出汉江绿水如裙带、巫山云形如车盖的秀美景象。
    B.“瀄汩背吴潮,潺湲横楚濑”,意为远离水流激荡的吴潮,渡过水流缓慢的楚水。
    C.“一望沮漳水,宁思江海会”,虚实结合,“一望”实写绘景,“宁思”虚写抒情。
    D.尾句表达出作者寄心于江水、随着友人到千里之外的情意,极言别后相思情深。
    2.本诗是怎样层层铺垫,表达词人离别关心之情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C
    2.(1)首联以流水行云来比喻人生之漂泊无定,为下文写离别作铺垫。(2)颔联运用典故,避却吴潮急流,横渡缓慢的楚水,担心友人卷进政治风浪。(3)颈联言情愿想着江海汇合,暗示不敢奢望,以水之交汇喻人情翻覆,关心溢于言表。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一望’实写绘景”错误,从诗歌标题“饯谢文学离夜诗”可知,这是作者在谢眺离开南京的夜晚,写首诗送别他,此时属于饯行之时,而“一望沮漳水”意思是“到了西边,你一望见沮水和漳水的时候”,这其实是作者站在谢眺的角度展开联想想象,应该属于虚写。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梳理诗歌内容,鉴赏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本诗是怎样层层铺垫,表达词人离别关心之情的”,考生要抓住“层层铺垫”“离别关心”等提示性信息,然后梳理诗歌的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铺垫抒情的。
    首先看首联,“汉池水如带,巫山云似盖”意思是“汉江的水像带子一样,巫山的云像盖子一样”,这里用比喻的手法写绿水白云,而水和云都具有“流动”“漂浮”的特性,结合诗歌标题“饯谢文学离夜诗”可知,这是饯行诗,所以首联中的“水”“云”的流动漂浮应该是比喻人生的漂泊,这也就为下面抒写离别做了铺垫。
    接着看颔联,“瀄汩背吴潮,潺湲横楚濑”意思是“你这一路上会遇到水流激荡的吴潮,要努力避开,也会遇到湍急的楚濑,要小心横渡”,结合注释可知,此处使用伍子胥的典故,表面上是提醒谢朓一路上要小心避开急流险滩,实则是用伍子胥被害的典故来提醒他要警惕险恶的政治风浪。
    再看颈联,“一望沮漳水,宁思江海会”意思是“到了西边,你一望见沮水和漳水的时候,难道不会想起东边江水与海水交会的情景吗”,这两句是作者站在谢朓的角度来展开联想,用反问的形式表达“你看那沮水和漳水都汇入长江到东边来和大海汇合了,你到了那里之后,可别忘了要回来和我见面”的不舍之情,“江海会”本是水之交汇,此处来喻人之相见。
    经过层层铺垫,尾联“以我径寸心,从君千里外”则是直接抒发出了作者酸楚难舍的离别之情。
    二、【2021·全国高三零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9分)
    咏怀(注)
    唐·白居易
    尽日松下坐,有时池畔行。
    行立与坐卧,中怀澹无营。
    不觉流年过,亦任白发生。
    不为世所薄,安得遂闲情。
    (注)此诗作于江州司马任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诗的第一句写诗人整日坐在松下,与下句的“行”相对,突出诗人无事可做。
    B.诗的第四句以“澹无营”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内心淡薄、无欲无求、安贫乐道。
    C.诗人以“流年过”“白发生”写出不知不觉中光阴如水般流逝,自己已华发暮年。
    D.全诗语言朴素自然,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在任内轻松自在、安逸闲情的欣喜。
    2.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诗分析。(6分)(★)
    【答案】
    1.D
    2.诗人因为被权贵们鄙薄,才到这里任这个闲官;要不,怎能有松下闲坐,池畔漫行这样的闲情逸致。看似清闲,实乃苦闷,一个“薄”字道出了诗人内心的无限哀痛,意在言外,耐人咏叹。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D项,“欣喜”错,由全诗及最后一联分析可知,我因为被权贵们鄙薄,才到这里任这个闲官;要不,怎能听任我有松下闲坐,池畔漫行这样的闲情逸致。一个“薄”字道出了诗人内心的无限哀痛,诗人并不是欣喜与无事的清闲。故选D。
    2.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不为世所薄,安得遂闲情”,我因为被权贵们鄙薄,才到这里任这个闲官;要不,怎能听任我有松下闲坐,池畔漫行这样的闲情逸致。诗的最后一联直抒胸臆,“不为世所薄”写出了诗人为世人所鄙薄,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这里可以理解为被权贵逼迫;“安得遂闲情”,怎么遂心得到闲情呢?诗人虽然有闲情,却是“薄”所得来,这里暗含诗人的苦闷、哀叹,乃至愤激。
    三、【2021·江苏省高三其他】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10分)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徐铉
    征西府里曰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
    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
    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①。
    (注)①苍华:管理头发之神。
    1.请赏析颔联的表达效果。(4分)
    2.全诗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作者选取了“篱菊”“塞鸿”“连霞”等典型意象,移步换景,富有层次(或者俯看仰视——黄菊覆水是是俯看,空中飞鸿是仰视;由近及远或者远近结合——篱菊覆水是静景,飞鸿飞远是动景,动静结合——篱菊覆水是静景,飞鸿飞远是动景:借景抒情,借助篱笆里已经凋零的菊花、塞外远逝的飞鸿等初冬的萧瑟之景,为下文表达作者的寂寥之情作铺垫。
    2.“独试新炉自煮茶”——独自煮茶,品茶过小雪节气的孤独、寂寥;“斑驳轻霜鬓上加”——双鬓也有了像霜一样的白发,年华老去的感慨;“莫将诗句祝苍华”——即使向苍华祈祷,时光还是会流走的无可奈何 (如有学生写出“不把年老放在心上。客观看待时光流逝的超脱和豁达”,亦可)。
    【解析】
    1.本题综合考查赏析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综合赏析诗句注意从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析,内容上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式上从遣词造句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分析。
    颔联“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是写景句,写的是篱边的菊花开尽,菊瓣飘落于水上;飞鸿越飞越远,消失在视野里,融入天边的云霞。描写了初冬的萧瑟之景,表达作者的寂寥之情。从写景的角度来赏析,考生可以从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意境,表达了什么情感赏析;可以从写景的角度,如远近、俯仰、视听、动静等角度赏析;还可以从写景的手法,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角度赏析。
    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主旨和作者情感态度能力。命题从全局入手,直接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分析和概括。此类试题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在历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中都有重要体现。考查形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就诗词中某一句或几句话设题,要求结合诗歌的意象特征、诗歌的表现手法去分析情感;一种是从整体入手,要求考生分析概括诗歌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
    “独试新炉自煮茶”是一句生活场景的描写,“独”和“自”透露出作者的孤独和寂寥;“篱菊尽来”“塞鸿飞去”是景物描写,借景抒情,描写了初冬的萧瑟之景,表达作者的寂寥之情;“寂寥”“闲”二字直接抒发作者的孤寂之情;“斑驳轻霜鬓上加”是肖像描写,鬓上轻霜和下句的“流年无奈”有一种年华老去的感慨;“莫将诗句祝苍华”扣住“莫将”二字理解作者的感情。

    相关试卷

    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十三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考点完全题语文考点通关练文档 考点十三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Word版含答案,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完成~题,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汉代古诗,完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复习任务五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复习任务五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八板块 古代诗歌阅读 第六讲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精讲精练-2022届新高考一轮语文复习(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第八板块 古代诗歌阅读 第六讲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精讲精练-2022届新高考一轮语文复习(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第六讲古代诗歌阅读精讲精练之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解析版doc、第六讲古代诗歌阅读精讲精练之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