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数学7年级下册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复习题5 复习题 教案3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数学7年级下册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复习题5 复习题  教案301
    人教版数学7年级下册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复习题5 复习题  教案302
    人教版数学7年级下册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复习题5 复习题  教案3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简单的几何图形3.10 相交线与平行线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简单的几何图形3.10 相交线与平行线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研究,教法设想,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复习 教学设计

    碧华学校  陈丹敏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节课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平行线判定与性质的复习课。章要求学生感受推理的作用,但对于推理的要求还处在初步阶段,本节内容结合平行线知识的进行探究与学习、在直观认识和操作活动的基础上,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理由,逐步发展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力,因此,教学时应注意对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平行线常用的三个判定方法,能正确找出条件证明直线的平行。理解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能用平行线的性质去解决一些问题。

    2、能力目标:

    经过复习概念、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学习过程,让学生感受回忆、观察、讨论、归纳、小结等学习方法。

    3、情感与价值目标: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数学思想合作意识互助意识

       (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之间的区别,灵活运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难点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的灵活运用。

    、学研究

    学生通过前一段时间新课的学习对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能用简单的符号语言说理表达,但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因为判定和性质互为逆命题,有很多学生在记忆和使用时将其混淆二是对一些较复杂图形无从下手,不知该怎么办,不会识别基本图形三是知道了简单的说理过程,但还不能有条理、规范地表达出来。

    、教法设想

    通过本节课进一步巩固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说理”的严密性,为初二年级证明一做好铺垫;二是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让学生感受到“一题多解”,感悟分析法、综合法解决问题的作用,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证明是非常有意思的,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热身

      1. 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的是(  )

         A.∠1=3   B.∠2=3  

         C.∠4=5   D.∠2+4=180°

     

     

     

         1题图        2题图        3题图

     

    1. 如图,已12373°,则4的度数为     .
    2. 如图,点DE分别在ABBC上,DEACAFBC170°,则2    .

     

    知识回顾

    1平行线的判定:

                     ,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

              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    

              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    

    2平行线的性质:

         ①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判定的应用

    1   如图:填空,并注明理由。

    1=2  (已知)

                                         

    3=4  (已知)

                                         

    5+AFE=180° (已知)

                                         

    ABFC,     EDFC (已知)

                                         

     

     

     

    教师吩咐学生完成三道练习并校对答案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表格,并分析判定与性质的区别

     

     

     

     

     

     

     

    教师让学生填空,然后四道小题分别指定四个小组齐答

     

     

     

     

    学生自觉完成并与老师校对答案,初步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

     

     

     

     

     

     

    学生根据记忆动笔完成,在教师的讲解下区分好判定与性质

     

     

     

     

     

     

    学生完成填空后,与同小组的同学进行齐答

     

     

     

    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回忆起平行线的相关知识,为后续的复习做好铺垫

     

     

     

     

     

     

    巩固知识,区分判定与性质,为本节课的证明做好铺垫

     

     

     

     

     

     

     

    通过填空巩固学生对平行线判定的掌握,采用小组形式也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练习1   已知∠1= 2, D+3=180°,求证:EF//BC.

     

     

     

     

     

     

     

    平行线性质的应用

    2  如图,ABDECF,∠B70°,∠D130°,求∠BCD的度数.

    解:∵ABCF,∠B70°

        ∴∠BCF=∠B70°

        DECF,∠D130°

        ∴∠DCF+∠D180°

        ∴∠DCF180°-D=180°-130°=50°

        ∴∠BCD=∠BCF-∠DCF70°-50°=20°

     

     

    练习2  如图,ADBCEF平分∠DEG,∠EFG55°,求∠1,∠2的度数.

     

     

     

     

     

     

     

     

    平行线判定与性质的综合应用

    3   如图,已知∠1=2CE//BF,试说明AB//CD.

    证明: CE//BF

           C=2     

           1=2

           1=C

           ABCD

    教师让学生动手写过程,指导并评讲

     

     

     

     

     

     

    教师剖析题目给出的条件,通过平行线的性质将条件进行转换,教给学生思路并展示过程

     

     

     

    教师点出折叠的本质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并书写过程,教师巡视并指导

     

     

     

     

     

     

    教师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将线的位置关系转换成角之间的关系,结合已知条件得出新的关系,再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去证明

     

    一位学生在黑板书写,其他同学写在学案上 

     

     

     

     

     

     

    学生从教师的讲解中学会了如何运用已知条件与平行线的性质去解决问题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求角度,其中一位学生在黑板书写

     

     

     

     

     

    学生在教师的分析中感知了这种解题方法,并学会了综合应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让学生学会用平行线的判定去证明问题,同时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

     

     

     

     

    通过具体的题目让学生学会剖析并转换条件,从而达到证明的目的

     

     

     

     

     

    通过新颖的题目,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探究欲望,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路

     

     

     

     

    让学生在熟知并区分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后,通过综合应用进一步加深对该知识的理解

    练习3   已知EFABCDAB,∠1=2,求证:∠AGD=ACB.

     

     

     

     

     

     

    “拐点”问题

    4  如图,ABCD,探索∠APC与∠A,∠C之间的关系.

    解:如图,过点PPEAB.

        ABCD

    PECD   

    ∴∠A+∠1180°

          2+∠C180°

        ∴∠A+∠1+∠2+∠C360°

    ∴∠A+APC+C360°

     

    练习4  如图,ABCD,探索∠APC与∠A,∠C之间的关系.

     

     

     

     

     

     

    练习5   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图中方式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1的度数是(     )

     A30°       B20°      C15°       D14°

     

    练习6   已知ABCD

    ①如图1,若有1个拐点,则∠B+P+D=____;

    ②如图2,若有2个拐点,则∠B+P+Q+D=____;

    ③如图3,若有3个拐点,则∠B+P+Q+R+D=____;

    ④如图3,若有n个拐点,则∠B+P++D=          .

      

                                                               

    教师让学生仿照例题进行书写,教师巡视并指导

     

     

     

     

    教师强调拐点问题的重要性,并说明辅助线的做法,展示题目解答过程

     

     

     

    教师指导学生作出辅助线,后续过程让学生自己书写

     

     

     

    给出具体情境,让学生思考并分小组讨论

     

     

     

     

     

     

    教师让学生自己填空并找出规律

    学生模仿例题进行证明,一位学生在黑板书写

     

     

     

     

    学生能注意到教师强调的内容,对拐点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作出辅助线并书写过程一位学生在黑板书写

     

     

    学生通过讨论将实际问题转化成了拐点问题并得以解决

     

     

     

     

     

    学生通过前三个空总结出此类问题的规律

    通过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此类题目解答模式的记忆

     

     

     

    让学生学会用辅助线将拐点问题转化为多组平行线问题

     

     

     

     

     

    让学生在例题之外,接触第二种拐点问题,进行比较并找出本质联系

     

     

    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与总结规律的能力

    课堂小结

    1、判定          性质

         1=4 

         3=4 

     2+4=180°

    2、特殊判定

     

     

    3拐点问题

     

    补充练习

    1如图,若直线ab分别与直线cd相交,且1+3=90°23=90°4=115°,那么3=  

     

     

            1题图       2题图      3题图

    2. 如图,ABCD,且∠A=60°-α,∠APC=45°+α,∠C=30°-α,则α=(    )

       A10°     B15°    C20°      D30°

    3如图,已知ABCD1=100°2=120°,则α=  度.

    4.如图,已知B=25°BCD=45°CDE=30°E=10°求证:ABEF

     

     

     

     

    5.如图,ABEDα=A+Eβ=B+C+D.证明:β=2α.

     

     

     

     

    课外作业

    1课本第36习题5613

    2、练习册课堂感悟 24-26

    3完成本学案未完成的练习

     

     

     

     

    教师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回忆并自我总结

     

     

     

     

     

     

     

     

     

     

     

    教师让学生自觉完成练习并校对答案

     

     

     

     

     

     

     

     

     

     

     

     

     

     

     

     

     

    教师适当布置作业,加强学生对于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学生印象深刻,快速集体回答

     

     

     

     

     

     

     

     

     

     

     

     

    学生思考并完成五道练习,听教师评讲

     

     

     

     

     

     

     

     

     

     

     

     

     

     

     

     

     

    学生基本能按时按量完成作业,个别学生作业质量不佳

     

     

     

    让学生全面理解消化本节内

     

     

     

     

     

     

     

     

     

     

     

     

    通过综合练习考察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通过作业的布置加强学生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应用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习题演算

    例题讲解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复习)

     

    1、判定         性质

          1=4   

          3=4

    2+4=180°

    2、特殊判定

     

     

    3、拐点问题

     

    相关教案

    初中数学3.10 相交线与平行线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3.10 相交线与平行线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重点和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册3.10 相交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册3.10 相交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环节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简单的几何图形3.10 相交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简单的几何图形3.10 相交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