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9古诗三首 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9古诗三首 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01
    9古诗三首 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02
    9古诗三首 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03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9古诗三首 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9古诗三首 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共13页。

     

     

    教学

    要求

      1.认识“暮、瑟”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降”,会写“暮、吟”等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题西林壁》。(重点)

    3.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难点)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1.认识“暮、瑟”2个字,会写“暮、吟”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

    课件。

     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同学们,我们以前曾学过一首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大家还记得吗?(师生齐背《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白居易)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板书:暮江吟)

    在学习这首古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出示课件2)

     

     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暮、瑟”的字音。

    2.指导书写“暮、吟”2个字。(出示课件3)

    3.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交流古诗题目的意思。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古诗内容,扫除生字障碍。

     再读诗文,探究诗意

    1.白居易离开京城,在去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愉快,写下了这首诗,谁来说说古诗题目的意思?(指名让学生说)

    2.诗人到底吟了一首怎样的诗?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听范读)(出示课件4)

    3.自由朗读这首诗,结合注释、插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不懂的用“△”标出来。(学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

    4.交流学习。

    (1)学习“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学生提问不懂的字词。(师生共同解答“残阳”“铺”“瑟瑟”等字词的意思)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诗描绘的景象。(学生交流)

    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指名让学生说)(出示课件5)

    (板书:红日西沉 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教师指导朗读这两句诗。

    (2)学习“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这两句诗描写了哪些景物?(露水 月亮)

    诗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露水和月亮?(比喻)诗人把露水比作什么,又把月亮比作什么?(露水—珍珠 月亮—弓)诗人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江边夜晚迷人的景色。

    这两句诗中,哪个词语是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的?(可怜)可怜是什么意思?(可爱)

    指名让学生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教师指导。(出示课件6)

    (板书:新月东升 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入诗中,帮助学生逐层深入地学习古诗。

    5.指导朗读。

    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读出感情,还应读出节奏,请同学们根据画好的停顿,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出示课件7)

     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1.教师指导学生配乐朗读。(出示课件8)

    教师:九月初三的夜晚,江边红霞满天,弯月东升,露水晶莹,诗人陶醉于这美景,写下了这首诗,下面就让我们随着音乐来仔细地品味吧。(学生配乐朗读)

    2.引导学生谈感受。

    教师:如果此时你来到这深秋傍晚的江边,看到这安静、优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让学生谈感受)

     拓展延伸,积累语言

    1.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画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2.借助你画的画,试着背诵古诗《暮江吟》。

     

     

                     暮江吟喜爱

     

      1.导入新课的方式要有趣味、有新意,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兴趣,以学过的古诗入手,进而介绍诗人,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也可以从题目入手,设置疑问。

    2.古诗言简意丰,意在言外,小学生较难理解,因此,教师可以从读切入教学。教学时,先让学生充分朗读,理解大意,想象画面,体会情感;教师再相机指导,优美范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节奏、重音、韵味,直至能够熟练背诵。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但理解了古诗,还初步体会到了古诗的典雅韵味

    1.认识“缘、骚”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降”,会写“题、侧”等10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题西林壁》。

    3.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课件。

     谈话激趣

    同学们,古诗语言精练,意境深远,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古诗《题西林壁》和《雪梅》。

    我们继续用学过的学习古诗方法,来学习这两首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谁来说一说?(学生回答)

    老师小结: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学习古诗的方法,为学生学习古诗铺路搭桥。

     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题西林壁》和《雪梅》,注意读准字音。(出示课件10)

    yuán xiánɡ sāo xùn shū

               

    “骚”是平舌音,“输”是翘舌音。“降”是多音字,在诗中表示“服输”,xiáng

    2.书写指导。(出示课件11)

             

    “缘”字第四笔是撇折,第五笔是横撇,可借用“互”字帮助识记;“降”第七笔是撇折,不要写成横;“输”字右半部分中间的短横不要漏写。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学生字,通读古诗,扫清障碍,为下面学习古诗作准备。

     学习古诗《题西林壁》

    1.解题目,知作者。

    (1)教师: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理解古诗题目。(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教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出示课件12)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

    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弟辙,合称“三

    苏”。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

    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

    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2.抓字眼,明诗意。

    (1)(出示课件13)

    指名让学生读古诗,其他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说说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横看成岭侧成峰:从正面看,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山峰巍峨耸立。(板书:所见 横—岭 侧—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各不相同。(板书: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板书:所感 不识庐山)

    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在庐山中。(板书:身在此山)

    (3)理解诗意。(出示课件14)

                   诗意:从正面看,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山峰巍

    峨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会呈现出

    各种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貌,是因

    为我正身处庐山之中

    3.多诵读,悟诗情。

    (1)诗人为什么要描写庐山呢?(诗人喜爱庐山)诗人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表达了他对庐山奇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2)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诗人的眼中会有这么多种变化吗?

    学生:诗人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教师:,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出示课件15) 

    (3)你们能不能把诗人的赞美之情朗读出来?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与诗人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诗情。

    (4)四人小组表演。

    (5)教师:刚才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老师想知道诗人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谁能来说说?(因为作者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就要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

    4.教师总结:《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道出了一个朴素而又重要的道理: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板书:跳出局部,整体观察)

    5.背诵古诗,指导默写。

    (1)引导学生抓住表示角度的关键词,体会先景后理的特点背诵古诗。(师生接龙背诵)

    (2)指导默写:注意“壁、缘”的写法,句末标点不要遗漏。

     学习古诗《雪梅》

    1.看图片,赏雪梅。

    教师: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出示课件16)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这种花在什么季节开放呢?

    学生:梅花。梅花在冬季开放。

    教师:说得对,这是梅花。梅花在冬季开放,十分美丽,特别是雪中的梅花更惹人喜爱。自古以来,人们把雪和梅作为报春的使者。可是,雪和梅却争执起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雪梅》这首诗去一探究竟吧!(板书:雪梅)

    2.读古诗,诵雪梅。(出示课件17)

    (1)借助拼音,把这首诗读准确。

    (2)认读注拼音的字。同桌互读,读得不正确的地方互相指正。

    (3)指名让学生读,其他学生认真听,师生共同评议。

    (4)指名让学生去掉拼音读。

    (5)当小老师领读。

    (6)听老师范读,注意节奏。自己朗读,读出节奏。

    (7)男女生合作读。

    (8)齐读,背诵。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朗读,为下面学习古诗作准备。

    3.品诗句,悟道理。

    (1)会背古诗了,那同学们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吗?

    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大意。

    同桌交流,说说古诗大意。

    小组讨论,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一起解决。

    教师小结古诗大意。(出示课件18)

     

                   诗意:梅和雪都认为自己占尽春色,谁也不肯服

    输。这可愁坏了文人墨客,难以评议二者的高下。其

    ,梅在晶莹洁白上应是比雪差三分的,而雪却又输给

    梅所带的一段清香

     

    (板书:梅雪—争春 骚人—阁笔 梅逊雪—三分白 雪输梅—一段香)

    (2)悟道理。

    从后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知道雪和梅各自的特点:雪白、梅香。这首诗借梅、雪的争春,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正如《千字文》中所提到的:“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 (板书:各有所长)

    (3)带着理解再读这首诗。

    4.谈雪梅、拓诗词。

    (1)简介诗人。

    这首诗的作者是卢钺,宋朝人。他非常喜爱梅花。

    (2)谈梅、雪的关系。

    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把雪和梅放在一起写。因为雪中有了梅花,就透露出春的信息;梅花因在雪中开放,更显示出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

    5.教师总结。

    同学们,梅花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别的花都是春天开放,它却不一样,越是寒冷,越是风欺雪压,它就开得越精神,越秀气。所以,梅花象征着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它不仅是“岁寒三友”之一,还是“花中四君子”之首。希望你们也能像梅花一样不畏严寒,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强不屈。

     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和“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四句诗的意思的。

     

          题西林壁跳出局部 整体观察

               雪梅 各有所长

      1.教师可以从趣味、情感等方面入手,精心设计导入方式,引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如学习《题西林壁》时,可以让学生回顾数学课上“观察物体”的情景,并拿出一个长方体扁盒,请学生分别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画出看到的图形,进而导入新课。这种跨越科目界限的、做实验式的导入方式,必然会吸引学生,受到学生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

    2.“降”是多音字,在《雪梅》一诗中读xiáng,教师应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提示,避免部分学生读错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9古诗三首 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