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单元教案】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 精编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单元教案】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 精编教案01
    【单元教案】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 精编教案02
    【单元教案】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 精编教案03
    还剩4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单元教案】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 精编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单元教案】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 精编教案,共4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探求新知,巩固知新,达标反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看图列算式,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十一单元 整理与评价
    教材分析
    《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学习”。本套教材把“学习评价”作为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呈现在教科书上,贯穿于教学教学活动中。同时,每册的最后,把传统教科书中的总复习改为“整理与评价”。根据每册教科书应达到的内容标准和目标要求,通过具体素材,从知识与技能、问题与思考等方面进行整理与评价,帮助师生了解本学期目标的实现程度。同时,引导学生回顾、交流本学期的学习收获和体验,对情感态度、学习方式等进行自我评价,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
    本单元具体编排特点如下:
    1. 在探究活动中发展对数以及运算的认识。
    2. 在观察比较重感受数学规律。
    3. 在拼摆操作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4. 在分类与整理中感受其价值。
    本单元数学活动有2部分内容:一是知识与技能;二是问题与思考。其中“知识与技能”部分共设计14道题,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对技能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考查;“问题与思考”部分共设计9道题,对本学期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两个方面目标的实现水平进行评价。“自我评价”分为两部分,一是交流本学期的学习感受,二是对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和自信心等进行自我评价。
    教学目标
    1. 通过整理与评价,使学生全面回顾并总结所学内容,以巩固本学期所获得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通过整理与评价,使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中有趣的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学习的兴趣。
    3. 初步了解总复习的方法,初步感受整理与评价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1.全面回顾并总结所学内容,巩固本学期所获得的知识。
    2.初步了解总复习的方法,初步感受整理与评价的作用。
    教学建议
    1.对数学知识的复习整理,要突出结构性和关联性。
    本学期是学生第一次进行期末复习,帮助学生学习一些整理与复习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可以将学生置身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之中,如一起画“知识树”、一起“串珍珠”等,先让学生回顾本学期学了什么,将一个一个知识点写在一颗颗“珍珠”上或一个个“大苹果”上,然后让学生主动思考将这些苹果挂在大树的什么位置、如何将这些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再通过交流与讨论,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并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 对所学内容的训练,要体现趣味性和针对性。
    在期末总复习阶段,由于都是学生熟悉的内容,因而容易丧失学习的新鲜感。教师应设计丰富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另外,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简单归结为马虎、不认真,而是要通过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的分析,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4课时完成教学
    课题
    课时
    20以内数的认识
    1课时
    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
    1课时
    认识图形(一)与分类
    1课时
    找规律
    1课时
    总计
    4课时


    第一课时 2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100~101页(第1~8题) 2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以及比较大小等。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本课时主要帮助学生梳理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上习题,让学生独立动脑思考,动嘴交流,从而再次巩固加深掌握2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序数的含义、数位组成等知识,加深对数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梳理,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让学生有条理、多角度地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情境创设及数学文化的渗透,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喜欢数学。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2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难点:感受2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20以内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或花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吗?(生答各自生日日期)你们喜欢过生日吗?(生:喜欢)今天,亮亮在同学们的陪伴下过生日啦,大家想不想去给亮亮送去生日祝福?(板书:20以内数的认识)
    (课件出示亮亮过生日的情景图)
    (学生纷纷送上自己的生日祝福)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提供情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求新知。
    (一)数数、读数与写数。
    师:亮亮谢谢同学们的生日祝福,同学们能帮把这些事物均用数来表示吗?
    生1:有一张桌子,一个生日蛋糕,一把蛋糕刀......均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这些事物的数量。
    生2:二个小杯子,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小杯子的数量。
    生3:有三个气球,可以用数字“3”来表示气球的数量。
    生4:图中有四名男生,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男生的数量。
    生5:亮亮生日蛋糕上插着七支蜡烛,蜡烛的数量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
    师:事物的数量有几个,我们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你们能继续数一数下面事物的数量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00页第2题)如果事物的数量比10大,我们怎么做到又快又准确地数出这些事物的个数呢?
    生1:我是一个一个地数,七星瓢虫有17只。
    生2:我是两个两个地数,有19个樱桃。
    生3:我是先把10只七星瓢虫圈起来,再继续数还有7只七星瓢虫,所以共有17只七星瓢虫。
    师:在数20以内数的时候,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数,可以两个两个地数,可以五个五个地数,可以十个十个地数,......只要能做到数的过程中不重复数、不漏数,最后数的数量是正确的,你就是最棒的!
    (课件出示无序排列的20以内的数)
    师:数朋友来到我们面前,你想对你喜欢的数朋友说些什么呢?
    (给学生充分交流讨论的时间,指着数字,对于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
    生1:我想对0说,你是这里最小的数,你可以表示开始也可以表示没有。
    生2:我想对9说,你是最大的一位数,你的前面是数字8,后面是数字10.
    生3:我想对10说,你是最小的两位数。你的十位上是数字1,表示1个十;个位上是0,表示0个一。
    生4:我想对12说,你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生5:我还想对12说,你的个位是2,十位是1.
    生6:我想对15说:你的前面一个数是14,后面一个数是16。
    设计意图:通过与数对话,让学生复习数的顺序、组成与数的大小。
    师:看来大家对数朋友都很了解。这些数朋友想排队来我们的教室,大家看排的好不好。(课件出示,4排无序排列的数字)这些数朋友都急着想进来,所以没排好,大家能按要求找到某一位数朋友吗?第一排从左边数第4个数朋友是谁?你知道从右边数这个数字排第几吗?你能说出最喜欢的数朋友的位置吗?(学生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全班展示)
    师:数字朋友看大家都知道了它们的位置,所以还想站整齐队伍,你们能帮它们排排队吗?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和别人不同。(鼓励不同排法,并展示不同排法)
    生1:(从小到大数)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生2:(从大到小数)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0.
    师:今天数字朋友非常开心,想和大家玩游戏。大家想玩吗?
    (课件出示:捉迷藏
    10个一是( );20里面有( )个十;20里面有( )个一;
    12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17.)
    (给学生充分小组交流时间,指着题目,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最后全班交流、汇报)
    师:观察下面一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按照它给的顺序填数吗?
    (课件出示:1、3、5、( )、( )、( )、( )、( )、( ))
    生1:这是一组从小到大排列的数字。
    生2:这组数字依次加2.
    生3:1、3、5、7、9、11、13、15、17.
    师:今天数字朋友过的很开心,想给大家了解一些它们的故事,大家想听吗?
    (介绍多和少概念的产生,石子计数,结绳记事,数字的产生等)
    设计意图:一方面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让学生亲自比较,广泛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
    三、巩固知新。
    1.练一练。第4题。
    看图写数。给出了实物图、小棒图以及计数器三种表示数的方式。交流时关注学生是否能正确写出对应的数。
    2. 练一练,第8题。
    (1)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从示意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根据给出的不同数量的茄子,比较并填空。
    (3)同学之间交流填写结果,并指名读出自己的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实际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讨论,全班交流,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四、达标反馈。
    1、数数。
    (1)从1数到20. (2)从17数到8.
    2、看图写数。

    3、 数的组成。

    (2)个位上是7,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1个十和3个一组成( )。
    (3)2个十是( )。1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答案:1.(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7、16、15、14、13、12、11、10、9、8.
    2. 15 17 12 20
    3. (1)6 3 4 9 5 答案不唯一 1 5
    (2)17 13 (3)20 1 8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谁能说说通过复习你学到了什么?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我们可以用点数的方法一个一个地数数,可以两个两个地数,可以五个五个地数数,还可以......
    2.从0依次数到20,后面的数字永远比前面的数字大。a比b大几,我们还可以说成b比a小几。
    3.十几,十位上是数字“1”,表示1个十;个位上是几,就表示几个一。它前面的一个数字是十几-1,后面的一个数字是十几+1.
    六、布置作业。
    1、填一填。
    (1)按顺序填数。

    (2)14前面的数是( ),17后面的数是( )。
    (3) 和11相邻的数是( )和( );7和9中间的数是( )。
    2、 数的大小。
    (1)比大小。
    20○10 6+2○9-2 8+4○12
    9○11 10-5○1+4 17-3○12+2
    (2) 把8、2、0、4、10、19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 )>( )>( )>( )>( )>( )。

    (1) 一共有( )个五角星。(2)把左边第4个☆涂上红色。
    (3)把右边4个☆圈起来。
    答案:
    1.(1)10 12 13 15 16 17 18 19 (2)13 18(3)10 12 8
    2.(1)> > = < = = (2)19>10>8>4>2>0

    板书设计
    20以内数的认识
    从小到大: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从大到小: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0.
    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学习20以内的数,教学中,我通过《整理与评价》中习题把这部分内容综合在一起回顾复习,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再次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活动激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复习过程。本节课分层次练习,一般的学生要保证基本要求做一些形式上的练习,而比较优秀的学生可以增加一些富有思考性的练习,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针对性地给予辅导,从而使所有的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都有所提高。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一)师: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从开学到现在,我们认识了哪些数朋友?(生可以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说一说)刚才同学们是一个一个地数数,数数时我们还可以几个几个地数。谁能两个两个地数。(学生两个两个地数数)谁还有别的数数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熟悉这些数朋友。(板书:20以内数的认识)
    (二)师:看来,这个游戏一点儿都难不到你们,下面我们继续玩一个游戏:猜猜我是谁?你们准备好了吗?
    (课件出示:猜猜我是谁。
    (1) 我是10前面的一个数,我是谁? (2)我比9多1,我是谁?
    (3) 我是12和14中间的一个数,我是谁?
    (4) 我是19后面的一个数,我是谁?
    (5) 我比18少1,我是谁?
    (6) 我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我是谁?
    (7) 我是由2个十组成的,我是谁?
    (给学生充分的小组交流时间,指着题目,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最后全班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复习:20以内数的顺序以及组成,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认真思考,归纳整理所学知识。
    二、教学资源。
    用20以内数的认识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1.我们可以用点数生活中事物的方法一个一个地数数,可以两个两个地数,可以五个五个地数数,还可以......
    2.比较生活中事物的大小。
    (1)从0依次数到20,后面的数字永远比前面的数字大。
    (2)a比b大几,我们还可以说成b比a小几。
    三、资料链接。
    (一) 数学小常识
    语言的模糊性产生于人类社会初期。最初,由于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集体狩猎一天,如能分到一份食物,已非常幸运,对于分两份食物,他们连想也想不到。那时,人们对于数的概念只能是“有”和“无”两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一天有可能分到两份食物。“两份”相对于“一份”,就产生了“多”和“少”的概念。对于三份或三份以上,他们只能用“很多”来描述。这大概就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二进位数学的原因。其中“无”是“0”,“有”是“1”,“多”是“2”记作“10”。可见我国“二进位制”很可能早于“十进位制”。
    (二)喝汽水
    笑笑、淘气和聪聪口渴了,他们每人想买1瓶汽水喝,可是他们带的钱只够买2瓶汽水。这时,淘气看见前面有个姐姐用3个空汽水瓶换到了1瓶汽水喝,灵机一动,走上前去向姐姐借了一个刚喝完的空汽水瓶,过了一会儿,三个小朋友都喝到了1瓶汽水,把借姐姐的空汽水瓶也还了,又高高兴兴地继续赶路了。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是怎样喝到汽水的吗?

    第二课时 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102页、104页和105页第3题 会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解决问题。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解决问题,本课时主要帮助学生梳理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上习题,让学生独立动脑思考,动嘴交流,从而再次巩固加深掌握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学生对本学期所学习的20以内的加减法的相关算式以及解决问题进行整理、对所学计算方法进行回顾,掌握一定的复习和整理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算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整理及多种形式的练习,找到知识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合作与交流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所学20以内加减法以及解决问题进行整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难点:通过观察、发现,借助已有知识经验,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出结果。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
    学具准备:数字卡片、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我们已经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板书: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提供情节,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探求新知。
    (一)基本训练。
    (先出示算式卡片,最后把所有出示的算式卡片以课件形式出示在大屏幕上)
    师:准备抢答算式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12-9= 6+8= 7+11= 15-8= 17-3= 9+8=
    13-5= 9+5= 5+3= 6+5-2= 15-7-2= 4+5+3=)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6+8=?
    (给学生充分思考并交流的时间,指着算式,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
    生1:我是从6开始依次数8个数,所以6+8=14。
    生2:我是把8分成4和4,先让6+4=10,再算10+4=14,所以6+8=14.
    生3:我是把6分成4和2,先算8+2=10,再算10+4=14,所以6+8=14.
    ......
    师:又是怎样计算13-5=?
    (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比一比,看谁说得方法多,方法好)
    生1:我是想加算减,8加5等于13,所以13-5=8。
    生2:我是用差2得8的方法:减数与被减数的个位数差2得8。
    生3:我是把13分成10和3,先算10-5=5,再算5+3=8,所以13-5=8。
    ......
    师:看来,同学们加减法算理掌握的真扎实,你们真了不起!仔细观察第二行最后三个算式(教师表说,边加粗这几个算式中数字的字体:6+5-2= 15-7-2= 4+5+3=),你发现了什么?计算这三个算式时,又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1:这几个算式都是综合算式:其中6+5-2是加减混合,15-7-2是连减算式,4+5+3是连加算式。
    生2:计算这几个算式,都是按照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先算左数第一个算式的得数,再加(或减)后面的一个数,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个综合算式的得数。
    设计意图:抢答计算训练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巩固学生计算的算理,也培养了学生注意倾听的习惯。
    (二) 练习指导。
    (1) 根据已知加法算式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师:(拿出算式卡片9+8=?)你能再次算出这个加法算式的得数,并根据这个加法算式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吗?
    (给学生独立思考并书写算式的时间,指着算式,没有思路的及时进行引导)
    生:9+8=17,根据这个加法算式,我们可以让它的和分别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列出的两道减法算式:17-8=9,17-9=8。
    师:你真棒!不但按要求列出算式,并且给我们详细讲解如何列出的两道减法算式。同学们,你们听明白了吗?(生:我们听明白了)(指着大屏幕出示的所有算式)请从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加法算式,并根据这个加法算式,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给学生充分思考并交流的时间,最后全班订正)
    (2) 根据给出的三个数,写出四个算式。
    师:(出示数字卡片:4、7、11)这三个数字有什么关系呢?你能根据给出的三张数字卡片写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生1:较小的两个数之和等于最大的数字。
    生2:4+7=11、7+4=11。
    生3:11-7=4和11-4=7。
    设计意图:作为复习课,不能只是单纯地做习题,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让学生自己懂得加减法的联系。
    (三) 用数学。
    (1) 看图列式计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第10题(1)左图和(2)中左图)
    师:这两幅图有什么共同特点?又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算式?
    生1:这两幅图都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
    生2:(1)左图:原来有4只蜻蜓,又飞来5只,求现在共有多少只蜻蜓?用加法列式:4+5=9或5+4=9。
    生3:(2)左图:把左边6支笔和右边一盒(12支)合起来,列式6+12=18或12+6=18.
    师:在日常生活中,4+5=9这个算式还可以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说说加法算式的其他内涵)
    (同样方法讲解(1)右图和(2)右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分析的过程中,总结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路,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
    (2) 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第2题)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少一个鸟窝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谈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树洞可以算一个窝),进行爱护鸟类的教育(可以再搭一个窝))
    师:你能根据数学信息以及你提的数学问题,列算式解决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我为什么这样列式)
    (最后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他想法吗?)
    设计意图:1.没有文字的提示也要懂得从题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从而解决问题。
    2.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把知识运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三、巩固知新。
    1.教材第102页第9题。
    考查20以内加、减法混合计算的掌握情况,教师可设计一组题,进行口算计时练习。有意识地了解每个人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2. 教材第104页第1题。
    (1)课件出示情景图,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尝试列式解答。
    (3)最后同学之间交流各自的解答情况,请个别同学读出自己的答案。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或图片出示冬天下雪后的情景图。让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了解学生能否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达标反馈。
    1、小松鼠回家。

    2、 花落谁家。



    答案:

    2. > < < = < = < > > < = >
    3. 17 8 9 9 9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谁能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一般我们选择“凑十”法进行计算。
    2.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我们一般选择“破十减”或者“相加算减”等方法进行计算。
    3.对于解决问题的题,我们先认真观察题目中的数字和图画信息,以及数学问题,再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列式解答。
    六、布置作业。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2、 请给他们排排队。

    3、 连一连。(对号入座)

    4、看图列式计算。


    答案:

    2. ②<⑤<①<④<③

    4.(1)15-4=11 (2)17-9=8 (3)9+6-3=12 (4)8+3+4=15
    板书设计
    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
    1.6+8=
    (1)从6开始依次数8个数,所以6+8=14.
    (2)把8分成4和4,先让6+4=10,再算10+4=14,所以6+8=14.
    (3)把6分成4和2,先算8+2=10,再算10+4=14,所以6+8=14.
    2.13-5=
    (1)想加算减,8加5等于13,所以13-5=8.
    (2)用差2得8的方法:减数与被减数的个位数差2得8.
    (3)把13分成10和3,先算10-5=5,再算5+3=8,所以13-5=8.
    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教学中,我通过《整理与评价》中习题把这部分内容综合在一起回顾复习,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再次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活动激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复习过程。本节课分层次练习,一般的学生要保证基本要求做一些形式上的练习,而比较优秀的学生可以增加一些富有思考性的练习,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针对性地给予辅导,从而使所有的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都有所提高。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一)师:同学们,今天是什么节日?(生:圣诞节),圣诞老人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数学礼物,谁来摸一摸,你会抽到什么呢?
    (学生从礼物盒里抽取算式卡片,口算,并选取其中较难的两三题说一说是怎么算的?算一道就让学生拿一道算式放在实物投影上。)(板书: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
    (二) 游戏:破密码。
    (课件出示保险箱)
    师:保险箱的密码是由算式组成的,下面我们小组之间比赛,看哪个小组能最快打开保险箱的门?
    (给学生充足时间口算并尝试打开保险箱)
    设计意图:爱玩、爱动是孩子的天性,特别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因此创设了从派送圣诞节礼物这个情境导入,这样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积极的学习情趣。孩子们都想从盒子里抽一张卡片礼物来算一算,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口算变得有趣、好玩、乐于去接受。在孩子们主动的学习中,对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方法进行了练习和巩固,也让他们感受到口算练习也是很有意思的。
    二、教学资源。
    用2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1. 先仔细观察情景图,找出其中的文字和图画信息。
    2. 根据数学问题,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进行列式解答。
    3. 最后记得检验列式以及计算的正确性。
     三、资料链接。
    (一) 买毛衣
    李大妈去超市买毛衣,售货员是她邻居,告诉她一件毛衣62元。李大妈买了一件回家了。第二天她又来到超市,售货员向她介绍:新来了一种78元的毛衣质量很好,建议她买。李大妈决定买三件。售货员算过账后说:“你应该给我234元,但是昨天你买了一件62元的毛衣,如果想换,你就先给我52元钱,明天再将那件62元的毛衣和120元钱给我就行了。”李大妈回到家对4件毛衣经过比较,决定买两件62元的和一件78元的。第三天,售货员又收了李大妈88元钱。在整个过程中李大妈真是被搞糊涂了,售货员的账算得对吗? 这样想:李大妈几次共交钱:62+52+88=202(元) 三件毛衣的价钱:62+62+78=202(元) 因此,李大妈既没占便宜,也没吃亏。 这是一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无论怎样变化,只要记住你三次分别给了多少钱就不会出乱子了。
    (二)驴子与蝉
    驴子听见蝉唱歌,被美妙动听的歌声所打动,自己也想能发出同样悦耳动听的声音,便羡慕地问他们吃些什么,才能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来。蝉答道:“吃露水。”驴子便也只吃露水,没多久就饿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企望非分之物。

    第三课时 认识图形(一)与分类
    教学内容
    教材103页 简单立体几何的认识以及简单的物体分类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学习认识图形(一)以及分类,本课时主要帮助学生梳理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上习题,让学生独立动脑思考,动嘴交流,从而再次巩固加深掌握认识图形(一)以及分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看一看、认一认的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四种立体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和区别这四种立体图形;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简单事物,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整理物体的过程中,体会整理与分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善于表达和倾听他人意见的学习品质。
    2. 通过学生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1.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的实物与图形。
    2.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分类方法,让学生思考得出一些分类规律。
    难点:1.通过体会四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2.体验分类标准多样化,会按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各种立体图形的实物和模型。
    学具准备:各种立体图形的实物、学生学具(积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学生:想)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板书:认识图形(一)与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二、 探求新知。
    (一) 认识图形(一)。
    1. (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最后小组汇报)
    师: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生1:长方体分成一组;正方体分成一组;圆柱体分成一组;球体分成一组。
    生2:长方体都是长长方方的,所以把它们放在一组;正方体都是四四方方的,所以把它们放在一组;圆柱体都是直的,像柱子,所以把它们放在一组;球体都是圆圆的,所以把它们放在一组。
    师:观察你们手中的这些立体实物,你们能详细说一说这四种立体图形各自的特征吗?
    生1: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生2: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生3:圆柱体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生4: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还能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给予肯定,但是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按物体的特征把物体分一分,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进一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的特点,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
    (出示一组建筑物的图片:故宫、赵州桥、东方明珠电视塔、凯旋门、世贸大厦)
    师:这些壮观美丽的建筑都是设计师和建筑工人的杰作,搭建得漂亮吗?想不想自己也造一幢?我们来做一次小小建筑师,造一幢你喜欢的房子,好吗?
    (先让学生想一想,用不同形状的实物(积木)能搭出什么来?再按照自己的想法搭一搭;最后全班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1.在生活中寻找相关的物体。通过对积木的研究,带着这些“体”的表象回归生活,加深对四种立体图形更深的了解。
    2.通过搭一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 分类。
    师:在新课导入,我们观察智慧爷爷口袋的礼物之前,智慧爷爷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师:没错,其实智慧爷爷想让我们用分类的方法去整理已经学过的四种立体图形。(课件出示小明的房间)小明搬家了,小猴子要带我们一起去参观。瞧!这就是小明的房间,你们看了以后觉得怎么样?
    生:小明的房间太乱了。
    设计意图:复习分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既然房间里乱七八糟的,那你们能不能帮忙做点什么?
    (请同学们观察后,先想一想,然后和同学说一说自己准备怎样帮助小明整理房间)
    (在同学们观察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必要时进行简单的提示,最后学生汇报;教师并随着学生的汇报,课件出示小猴子帮小明整理后的房间)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第一幅图,自己整理归纳得出结果;并与第二幅图进行比较,发现自己的想法和小猴的想法差不多,觉得自己是最棒的,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复习并再次感知分类的含义,以及了解分类的方法。
    (课件出示三个玩具娃娃(两红一白)和三辆玩具车(两白一红))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同桌讨论怎样把这些玩具分一分)
    (最后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分类结果,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
    设计意图:通过对玩具进行分类,学生对分类的感性认识有所增加。学生对按颜色和按种类分这两种简单的分类得到充分地巩固,对分类的感知复习更加深刻。
    师:下面我们用已经学过的分类方法把熟悉的铅笔分一分,可以吗?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学具:彩色铅笔盒写字用的铅笔)
    (引导同桌两个人合作,把两个人的笔放在一起,然后分一分;在分的过程中,老师巡视必要时作适当的提醒;请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分法,并讲讲为什么会这样分)
    设计意图:通过分铅笔的过程,学生不仅巩固了前面的按颜色分和按种类分两种分法,还发现了铅笔的其他分类方法,如:按长短分、按是否削过头、按有无橡皮头分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不仅巩固了新学的知识,还探索到了新的方法,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三、巩固知新。
    1.教材第103页第13题。
    (1)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从示意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独立数一数每种图形有几个。
    (3)同学之间交流数数结果,并指名读出自己的答案。
    2. 教材第103页第14题。
    引导学生观察示意图,并按自己确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最后全班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实际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讨论,全班交流,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四、达标反馈。
    1、圈一圈(把每组中不是同一类的圈出来)。

    2、 数一数。

    3、把能滚动的物体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答案:

    2. 3;3;2;4.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认识图形(一)与分类。谁能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长长方方的是长方体;四四方方的是正方体;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能滚动是圆柱体;圆圆的,能滚动是球体。
    2.对身边的事物,可以选择适当的标准进行分类(把样子相像的东西放在一起)。
    六、布置作业。
    1、数一数。

    2、 涂一涂(把车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3、连一连。

    答案: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一)与分类
    长方体:长长方方;正方体:四四方方的;
    圆柱体: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能滚动;圆圆的,
    球体:圆圆的,能滚动。
    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学习认识图形(一)与分类,在复习本节课时,把复习旧知识融入游戏活动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富有儿童情趣的“猜一猜”,从箱子中依次拿出四种立体图形实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并对这些实物进行分类;在活动中让孩子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发展思维;最后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在学习了新知识之后,学生很兴奋,在最后的教学环节中,还安排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图形,让他们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不仅很有用而且数学还很美。
    教学资料包
    一、 教学精彩片段。
    (一)师:通过学习数学,我们发现生活中有许多数学(举起数学教材书),你知道它是什么形状吗?(学生:长方体)数学是很有用的知识,学会它,你们可以知道很多事情,还能增长本领,会解决很多数学问题。我们的数学书上有许多有趣的游戏和活动,那可是一个神奇的数学天地呀!同学们,你们愿意学好数学吗?只要你们爱动脑筋,多和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交流、讨论,就会发现数学是多么的生动有趣!当你们感到自己的本领一天一天地增长时,该是多么愉快呀!(板书:认识图形(一)与分类)
    (二)请一些同学上台,让台下的同学对台上的同学进行分类。
    (台下的同学对台上的同学进行仔细观察,然后结合刚才所学知识对台上的同学进行分类,可以同桌讨论)
    (请同学上台实际操作,分一分,这一过程中有些环节老师进行适当的提示与指导---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有些知识的认识是模糊的,思维也不太开阔)
    设计意图:经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帮助得出分类这一过程,既巩固了学生把已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能力,并在实践中探索新的方法,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二、教学资源。
    用认识图形(一)与分类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1.长长方方事物形状是长方体;四四方方事物形状是正方体;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能滚动事物形状是圆柱体;圆圆的,能滚动事物形状是球体。
    2.对身边的事物,可以选择适当的标准进行分类(把样子相像的东西放在一起)。
     三、资料链接。
    (一) 王叔叔的故事
    王叔叔是个统计学家,在家从不照顾自己的孩子。一个星期日下午,王叔叔的妻子要外出办事,让王叔叔照看一下他们5岁的孩子闹闹,虽然知道闹闹好动,但王叔叔还是答应了。
    晚上,王叔叔的妻子回家时看见桌子上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擦眼泪8次,喝水12次,吃东西5个,摔东西10次,扔玩具15次,警告孩子不要扔玩具15次,我还想过这样的星期日0次。
    王叔叔的妻子看了,对王叔叔说:“你现在知道带孩子有多么辛苦了吧!”
    (二)说谎的放羊娃
     有个放羊娃赶着他的羊群到村外很远的地方去放牧。他老是喜欢说谎,开玩笑,时常大声向村里人呼救,谎称有狼来袭击他的羊群。开始两三回,村里人都惊慌得立刻跑来,被他嘲笑后,没趣地走了回去。后来,有一天,狼真的来了,窜入羊群,大肆咬杀。牧羊娃对着村里拼命呼喊救命,村里人却认为他又在像往常一样说谎,开玩笑,没有人再理他。结果,他的羊群全被狼吃掉了。   
    这故事说明,那些常常说谎话的人,即使再说真话也无人相信。

    第四课时 找规律
    教学内容
    教材105~106页 观察、计算、发现、总结规律和简单应用规律的过程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学习探索乐园并基本掌握规律的认识,本课时主要帮助学生梳理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上习题,让学生独立动脑思考,动嘴交流,从而再次巩固加深掌握找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变化以及数字的计算规律。
    过程与方法:能发现熟悉情境中事物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在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以及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寻找图形和数字中的规律。
    难点: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
    学具准备:一张A4白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师: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要和我们一起继续复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出示课件(动态显示:机器人画面录音:同学们,你们好,我是机器人聪聪,很高兴和大家做朋友。为了表示我的诚意,我给大家唱首歌)
    师:聪聪希望在他唱歌的时候,同学们能够跟着音乐的节奏拍拍手。
    课件动态显示:机器人唱《冬瓜和南瓜的歌曲》,学生按节奏拍手。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提供情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求新知。
    (一)引导探索,寻找规律。
    师:同学们表现得可真棒,聪聪呀高兴极了,他想邀请我们一起到他家里去玩玩,高兴吗?
    (出示课件:汽车鸣声,画面转入公路,公路两旁正在挂灯笼--参考教材第105页第4题)
    师:仔细观察已经挂好的灯笼,你发现了什么?右边钩子上应该悬挂下面的哪个灯笼?
    (给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时间,对于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最后汇报结果)
    生1:灯笼是按黄色灯笼、红色灯笼依次重复悬挂的。
    生2:灯笼是按长长方方灯笼、圆形灯笼依次重复悬挂的。
    ......
    生...:按照灯笼悬挂规律,右边钩子上应该悬挂黄色长长方方的灯笼。
    师:你们真了不起,从灯笼的颜色、形状等不同方面寻找出灯笼的悬挂规律。我们继续上路吧。(课件出示:聪聪的家)聪聪为了欢迎我们还准备了一个漂亮的礼物。想不想知道聪聪为我们准备的什么礼物?(生:想)(课件出示教材105页第5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1:聪聪为我们准备了一串非常漂亮的珠子,但是有一部分珠子装在盒子里面。
    生2:珠子是按照一个白色珠子、三个红色珠子串起来的。
    师:能运用你们发现的规律,猜一猜:盒子里最少有几颗珠子吗?
    (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指着示意图对于没有思路或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最后汇报结果)
    生:盒子左边有1颗白色珠子,右边有1颗红色珠子。按照串珠子的规律,盒子里面依次串有2颗红色珠子。
    设计意图:猜珠子的实践活动,既能帮助学生体会规律排列的美妙,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聪聪拿来一张彩纸,想不想纸上写有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106页第6题)先找出规律,再按照规律,把‘?’写出相应的数字。
    (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指着示意图对于没有思路或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最后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能否发现图中数的关系,并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二) 自主发展,运用规律。
    师:过几天,聪聪想到我们学校来参观,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你打算怎样欢迎他呢?
    (学生讨论,提出方案。根据学生提出的方案,选择在学校门口插彩旗的方案)
    师:请小组先讨论一下,你们组准备怎样插彩旗?
    生1:可以按彩旗的颜色有规律地插彩旗。
    生2:可以按彩旗的形状有规律地插彩旗。
    ......
    (给学生小组内充分谈论交流时间,然后开始动手在A4纸上画彩旗,等形式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互相参观他们的作品,并选几个插得好的组来介绍他们是怎样插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比较,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三、巩固知新。
    1.教材第106页。第7题。
    (1)出示示意图,让学生观察,说说从示意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指导学生先可以直观从图中得出结论,(1)题比较简单,同一花色,从1开始排列,(2)题找规律的难点不是数,是花色。
    (3)同学之间交流规律结果,并指名读出自己的答案。
    2. 教材第106页,第8题。
    (1)引导学生观察小正方体图形,同时并观察图形数量相结合。
    (2)再尝试运用图形以及图形数量规律,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实际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讨论,全班交流,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四、达标反馈。
    1、涂一涂。

    2、 找规律,填数。
    (1)0、5、10、( )、( )。
    (2)3、6、9、12、( )、( )。
    3、按规律填数。

    答案:

    2. (1)15、20(2)15、18.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复习了20找规律。谁能说说通过复习你学到了什么?
    不要求学生描述得特别准确,只要意思对就可以。最后,师生进行概括:
    1.仔细观察图形或数字,找出图形、数字的排列规律或数字之间的规律。
    2.运用已经找出规律,解决问题。
    六、布置作业。
    1、下一个是谁,请你圈出来?

    2、 你能很快找出哪一行的规律和其他三行不一样吗?

    3、盒子里最少串几颗珠子,请你画来。

    答案:



    板书设计
    找规律
    (一)引导探索,寻找规律。 (二)自主发展,运用规律。
    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学习找规律,教学中,我通过《整理与评价》中习题把这部分内容综合在一起回顾复习,首先我将童趣引入课堂,不但使孩子们真正体会“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而且使孩子们在学习时感到爽心悦目,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把复习内容设计为一定故事情节的动画课件,整堂课始终以一线贯穿展开教学。通过机器人唱歌---邀请孩子们去机器人家玩---路上以及家中的所见所闻等活动达到巩固本部分知识的目的,学生始终是在玩中感受数学,在玩中体会规律,在玩中学习新知。最后设计一项互动活动,即为学校插彩旗的活动,我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的全过程,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讨彩旗的插法,从形状的定格到颜色的搭配(有规律地出现)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地发挥,思维能力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拓展。总之,本节复习课通过有趣的参观活动,使学生乐学、爱学。通过大量的生活中所见的事例,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并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索,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资料包
    一、教学精彩片段。
    (一)师:同学们,咱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老师发一串口令,你们用动作来完成:指指眼睛、摸摸鼻子、揪揪耳朵,再按顺序指眼---摸鼻子---揪耳朵练习。(教师边说口令,学生边做动作)同学们,你们猜猜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动作吗?(生:指眼)哇,你们真聪明,猜得很准。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猜到的?(生:是按照指眼---抹鼻子---揪耳朵依次循环做动作,所以做完揪耳朵,后面应该做指眼的动作)同学们,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好多像这样按照一定方式来排列的事物,我们把这种排列方式叫做规律。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二)学生自己当设计师。
    师:聪明的设计师都运用规律来布置我们周围的环境,在剩下的几分钟里,老师请同学们当设计师,来设计一组有规律的事物,可以画一画、摆一摆。还可以创造有规律地动作、声音。最后我们会在黑板上展示你们的作品。
    (给学生充分时间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想法,最后设计一组有规律地事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到生活,寻找和欣赏日常生活中的类似规律。使学生从规律之美感受数学之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很自然地实现了教学中的情感目标。
    二、教学资源。
    用规律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1.仔细观察图形或数字,找出图形、数字的排列规律或数字之间的规律。
    2.运用已经找出规律,解决问题。
    三、说课设计。
    《找规律》说课
    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找规律》,主要是发现生活中熟悉事物的隐含规律,这其中有颜色、形状、大小的变化规律,也有数字、算式及图形的排列规律。本课是本教材第1次出现找规律这一单元。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 教材分析。
    在教材分析方面认为,“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是在学生认识了20以内数及20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也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学习找规律的知识。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编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找规律”在新教材中也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本单元是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让学生注重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尝试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步感知找规律的方法,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索活动,形成初步的探索意识,增强对数学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本节课确定的教学目标也可以说是三维目标,主要围绕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变化以及数字的计算规律。
    过程与方法:能发现熟悉情境中事物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在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以及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寻找图形和数字中的规律。
    教学难点: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在学情分析方面,由于学已经学习找规律这一部分内容。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力容易焕散,这就需要串联一个情景,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数学趣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教学中应予以高度重视的学情问题。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课堂中,只要老师稍加规范和引导,就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另外,学生认识了20以内数及20以内数加减法,这就为课堂上认识数字规律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按照从易到难的层次逐步提高。从简单的颜色规律到形状规律,再过渡到数字规律,之后,联系生活、发现规律,最后能够摆出规律、运用规律。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三、教法学法:
    在教法学法中,我用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教学效果。“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要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配合现代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生动活泼、快乐的学习氛围。基于以上理念,我采用了情境游戏导入法,并构建了以下的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
    (二)引导探索,动手实践,联系生活,进一步认识规律。主要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认知“规律”;第二环节发展“规律”;第三环节创造“规律”。
    (三)课堂小结 。
    通过以上这三个环节,从看一看、说一说,、涂一涂、摆一摆、做一做、演一演、找一找等活动中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中,这样学生会看得专心,听得仔细,想得认真,做得投入,说得流畅,合作得愉快,真正地体现出了积极的情感投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从而也落实到了“三维”目标。下面我将具体介绍本节课教学过程的设计意图。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上课一开始,先做了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看哪位同学能按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我分别做了两组动作,我的第一组动作是嗒嗒 拍拍肩、嗒嗒 拍拍肩;哪位同学能接着做?学生做后问他做得对吗?并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做?接着又做了一组动作,上上 下下 左左 右右、上上 下下 左左 右右(拍手)。又问谁来接着做?并让大家一起做一次。
    设计意图: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感知事物是有规律的,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起学生对学习规律知识的兴趣。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像这两个游戏一样,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也可以说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板书:“规律”)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就让我们一起来找规律(补充板书课题:找),通过做的两组游戏,体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以此来揭示课题《找规律》。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创设情境:你们喜欢“六一”儿童节吗?这是一个学校布置的会场,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第4题。)
    2.观察提问:
    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能发现有规律的排列吗?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并想个办法让我们一眼就看出这个规律。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说一说,比比谁的发现多?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
    3. 汇报结果,认识规律:
    师:谁来说说这组灯笼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生:是一黄一红、一黄一红、一黄一红的排列的。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电脑上依次在每组之间加条虚线,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都是每两个为一组的。)
    师:对,这组灯笼的排列就是这样一黄一红、一黄一红、一黄一红重复出现的。那猜一猜它上一个灯笼可能是什么颜色?它下一个可能是什么颜色?
    师:猜一猜:同学们可真能干,一下子就找到了灯笼排列的规律,接下来的“智力闯关”中也藏着规律,你有信心发现吗?
    (1) 第一关:出示教材第105页第5题。
    (2) 第二关:出示教材第106页第6题。
    学生在课本上涂画,集体订正时说说这样填的理由。
    (3)第三关:有些规律喜欢躲起来,你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出示课件:教材第106页第7题)
    师:体会规律:闯关成功了!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找到了事物排列的规律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来,用掌声连续表扬自己三次。(生按照要求鼓掌)刚才的掌声大家发现规律了吗?(生回答。)嗯,(边指相应图片边讲解)图形颜色的不同、形状的不同或是数量的变化以及数字之间排列都可以呈现出一定的排列规律,谁能想出一组规律来演一演?
    (三)联系生活,发展规律。
    1、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是无处不在呀,有规律的事物常给人一种美的感觉,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规律的美吧。
    课件出示图片:广场、衣服、墙壁、彩灯、花边等。
    2、欣赏了规律的美,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
    正是因为事物的排列有了这些规律,我们的生活才会这么丰富多彩。想一想,家中、校园内或其他地方,你能发现藏在我们身边的规律吗?
    学生寻找并回答。(天花板、地板、自己的衣服、男女座次、红绿灯的闪烁、教室的桌椅、太阳每天的东升西落、月圆月缺、四季的交替、歌曲的节奏、霓虹灯、斑马线„„)
    (四)实践操作,创造规律。
    1.创造规律,评比交流:
    师:我发现每个同学都是有心人!找到了这么多的规律!那你们能不能自己创造新的规律呢?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学具,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去创造吧!看谁创造出来的规律又特别又漂亮,而且有用,谁就是爱动脑会创造的 “小小设计师”。
    要求:(1)先独立研究,摆出有规律的图案;
    (2)展示作品,成果分享。
    2.评价作品,深化认识:
    师:刚才大家只用了几个简单的图形就摆出了这么多不同的的规律,可见数学真奇妙!认真观察这些作品,他们贴得都有规律吗?谁有问题想问大家?
    生可能问:看到这些规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谁能看出黑板上摆的第一条规律?第三条继续摆,下一个是什么图形?最后一条该怎么分组,规律就看得特别清楚了?这些规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师生共同总结出: 今天我们研究的规律都是有关图形的规律;摆放的图形的颜色、方向、形状、个数的变化以及数字之间都可出现一些有趣的规律。聪明的设计师都习惯运用规律来布置我们周围的环境,我们也可以应用规律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生活中有了规律就有了美,希望同学们课后继续去发现美,创造美,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四、资料链接。
    (一) 加加减减得一百
    一百,这个数常被人们挂在嘴边。公园里百花齐放,球场上投篮百发百中,商店里服务员百问不厌、百拿不烦,学校里百年树人、考试拿一百分。
    下面有一个式子,左边是123456789,九个不为零的数字全出场,从小到大按自然增长顺序排列;右边就是常被挂在嘴边的100。 123456789=100
    怎样在左边插进一些加号和减号,使左边的运算结果等于右边? 可以写出很多不同的式子,都满足问题的条件。
    下面是其中的几个: 12+3-4+5+67+8+9=100, 12+3+4+5-6-7+89=100, 1+23-4+56+7+8+9=100, 123-4-5-6-7+8-9=100, 123+45-67+8-9=100, 123+4-5+67-89=100。
    (二)哲理小故事:龟兔赛跑
    乌龟与兔为他们俩谁跑得快而争论不休。于是,他们定好了比赛的时间和地点。比赛一开始,兔觉得自己是天生的飞毛腿,跑得快,对比赛掉以轻心,躺在路旁睡着了。乌龟深知自己走得慢,毫不气馁,不停地朝前奔跑。结果,乌龟超过了睡熟了的兔子,夺得了胜利的奖品。   
    这故事说明,奋发图强的弱者也能战胜骄傲自满的强者。
    第十一单元单元测试卷
    一、 填一填。(22分)


    一共有( )个图形。从左边起,第7个是( );第11个是( );是第( )个;圆形比正方形多( )个。
    3.看珠子填数,看数画珠子。

    4.比15大、比18小的数是( )和( )。
    5.16里面有( )个十,( )个一。
    6.13前面的数是( ),18后面的数是( )。
    7. 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
    二、 选一选。(6分)
    1. 在数量最多的下面画“√”。

    2.在最短的下面画“△”。

    三、 认一认。(12分)

    正方体有( )个 长方体有( )个
    圆柱有( )个 球有( )个
    四、 算一算。(16分)
    1、 口算。(10分)
    3+4= 10-4= 5+7= 18-9= 13-7= 12-6= 7+8=
    13-5= 14-6= 6+9= 12+3= 10+5= 0+7= 18-0=
    9+6-10= 8+3+5= 8+8-6=
    10-4-3= 2+7+8= 9-6+12=
    2、 在○里填上“>”“<”或“=”。(6分)
    15○6+10 9○13 16-6○15
    10○3+7 11+2○16 17-5○12+5
    五、 看图列式计算。(16分)



    六、用数学。(18分)




    七、 猜一猜。(10分)

    2、猜一猜:盒子里最少有几颗珠子?

    参考答案
    一.1. 11 13 14 16 17 18 2. 12 △ ▲ 6 1

    4. 16 17 5. 1 6 6. 12 19 7. 15

    三.正方体有2个 长方体有2个 圆柱有5个 球有3个
    四.1. 7 6 12 9 6 6 15 8 8 15 15 15 7 18
    5 16 10 3 17 15
    2.< < < = < <
    五.1. 6+2=8 2. 14-5=9 3. 8+3+2=13 4. 12-4-3=5
    5. 10+2=12 2+10=12 12-2=10 12-10=2.
    六.1. 5+7=12(只) 2. 12-3=8(只)
    3.有8只小鸟,飞走7只,又飞来12只。 8-7+12=13(只)

    期末测试卷(A)
    一、 填一填。(24分)
    1. 按顺序写数。

    2. 12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7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
    3. 在12、8、19、5、20、15、3、13中,一共有( )个数,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最接近16的数是( )。
    4. 是( )体,是( )体。

    6. 在○里填上“>”“<”或“=”。
    8+4○11 18-9○10 7+7○6+6
    9-3○4 10+5○9+6 10-0○5+6
    二、 画一画。(13分)
    1. 看数继续涂。(4分)

    2. 把□右边紧邻的1个○涂黑,再把□左边紧邻的2个○圈起来。(4分)

    3.找到规律继续画出后面的5颗珠子吗?试一试。(5分)

    三、 选一选。(6分)
    1.哪根绳子最长?在相应的□里画“√”。

    2. 下面的哪一个与其他不是同一类?在相应的□里画“√”。

    3. 按规律填数:在0、4、8、□、16中,在正确数字下面的□里画“√”。

    四、 口算。(8分)
    9-6= 19-3= 17-8= 8+6=
    12+6= 8+5= 9+5= 9+9=
    18-5= 10+7= 7+8= 10-7=
    6+10-0= 11-10+8= 14-8-2= 9+1+2=
    五、 认识物体。(16分)

    1. 圆柱有( )个,正方体有( )个,长方体有( )个,球有( )个。
    2. 从左往右数,是第( )个,从右往左数,是第( )个。
    3. 在的( )边,在的( )边。
    六、 想一想,下面的图形可以怎么分类?请你至少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分类。(10分)

    七、 解决问题。(23分)
    1. 飞机场先飞过9架飞机,又飞过去了3架飞机,飞机场上原来有多少架飞机?(5分)



    2. 学校图书室里原来有15本《科学家的故事》,明明借走了7本,还剩多少本?(5分)




    3. 三种兔子一共有多少只?(6分)





    4. 幼儿园中班有16个小朋友,送给每人一朵花,够吗?你是怎样算的?(7分)




    期末测试卷(B)
    一、填一填。(17分)
    1、猜猜我是几?


    2、7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读作( );把这个数再添上( )就是20了。
    3、照样子,填一填。




    至少再加上( )个就能拼成一个正方体。
    二、 选一选。(把正确的答案圈起来)(6分)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
    百位 十位 个位 不能确定
    2、下面哪一项表示的数最大?
    2个十 2个一 1个十和9个一 1个十0个一
    3、 剩下的可以用哪个算式表示?
    3+5 5-3 8-3 8+3
    4、一个一个地数,和19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 )。
    17和18 18和20 19和20 16和18
    5、搭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用( )。
    4个 8个 2个 16个


    小明和小丽中间有几人?
    5 6 7 8
    三、画一画。(8分)
    1、在少的后面画“√”。(2分)


    (1)把左边的3只小动物涂上相同的颜色。
    (2)把从右边数第3只小动物圈起来并涂上黄色。
    (3)一共有( )只小动物。
    四、做一做。(7分)
    1、请把每个框中较大的数圈起来。

    2、谁容易滚动,把它们圈起来。

    五、算一算。(29分)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7分)
    15-3= 10-6= 4+7= 5+9= 3+8+5=
    7+5= 4+9= 5-5= 14-4= 18-6+5=
    8+2= 5+6= 13+2+3= 7+6+3=
    2、填数。(4分)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4分)
    ( )+7=15 17-( )=10 ( )-10=2 5+( )=11
    4、在里填上“+”或“-”。(6分)
    11>85 87<9 164=20
    144=10 1410<8 12>65
    5、从6、7、8、15四个数中选出三个数,列出两道加法算式,两道减法算式。(8分)


    六、我会做。(6分)


    七、看图列算式。(6分)


    八、解决问题。(21分,其中第1~4题各4分,第5题5分)

    足球的左边有( )名同学,右边有( )名同学,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在踢球?




    5、请你看图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期末测试卷(A)
    评估标准
    该试题覆盖知识面广,几乎涉及了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的所有内容:难易适中,态度合理。该试题既有大量基础知识题型,又有适量的智力提高题,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出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收获情况。
    这份试题共分七个大题。第一题“填一填”、第三题“选一选”:对各类基础知识进行检测,考查学生写数、比较、排序、长短等多方面知识。第二题“画一画”、第六题“想一想”:对找规律方面进行检测,考查学生的归类分析能力。第四题“口算”:对学生20以内数的加减法进行检测,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第五题“认识物体”:对物体形状的识别检测,考查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辨别能力。第七题“解决问题”:对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检测。
    每道题都有针对性,细致、全面、科学的设置了这些题型,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讲评稿
    一.1. 8 10 12 8 9 11
    2. 1 2 17 3. 8 20 3 15 4.长方体 正方体
    5. 2 2 1 6.> < > > = <




    四. 3 16 9 14 18 13 14 18 13 17 15 3 16 9 4 12
    五.1.圆柱有2个 正方体有2个 长方体有3个 球有2个
    2.5 5 3.左 右

    七.1.先飞过飞机数量+又飞过飞机数量=原来飞机场飞机数量 9+3=12(架)
    2.原来《科学家的故事》本数-借走的本数=还剩本数 15-7=8(本)
    3.求三种兔子一共的只数,把三种兔子数量加在一起:2+5+10=17(只)
    4.先求出已经做的花的朵数,再和幼儿园中班小朋友人数作比较。
    7+8=15(朵) 15<16 不够。


    期末测试卷(B)
    评估标准
    试题共八个大题。本套试题较A卷,更好地体现了冀教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本套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1. 内容丰富,结构宽阔。
    本试卷是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同时根据整套教材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总体结构进行设计的。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教学过程,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从卷面看分这样几部分:20以内的数的认识及计算、填空、图形的拼组、找规律、解决问题等。
    2.注重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在数学中有重要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比如给图形找规律接着画下去,从实物图中解决问题,在踢足球、送贴画、拿伞等中来解决问题。这些活动具有挑战性又有趣味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感受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同时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数学活动必须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的过程。本卷精心选材,考查了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如:照样子,填一填;数小几何体。老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组织实施课堂教学,重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了探究的过程。
    4.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
    每一道题的题目都是对学生的温馨提示:仔细读题把空填完整、耐心计算、认真思考、按要求做题、分析思考解决生活问题等。
    本套试题整体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数学试题设计富有趣味性,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体现了浓浓的人文关怀,取材比较贴近生活,评估了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况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源于孩子身边的事和物,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与乐趣。

    讲评稿

    一.1. 11 20 比9大比13小的数有10、11、12(只要是其中任意一个均正确)
    2. 17 十七 3.
    3.由图可知,本题考查的是数的分解。 5 11
    4. 2 2

    6. 5 5 2





    五.1. 12 4 11 14 16 12 13 0 10 17 10 11 18 16
    2. 5 14 答案不唯一(只要写出8的任一分解式均正确)1 7 10
    3. 8 7 12 6
    4.- - + - - +(-)
    5.选择7、8、15三个数。7+8=15 8+7=15 15-7=8 15-8=7
    六.1.长方体有3个 正方体有2个 圆柱有3个 球有4个
    2.通过一一对应数一数或计算得出: 3 3
    七.1.求一共有几朵花。选择加法列式解答:8+5=13(朵)或5+8=13(朵)
    2.粉笔总支数-右边粉笔支数=左边粉笔盒中粉笔支数。16-5=11(支)
    八.1.足球的左边有7名同学,右边有5名同学,求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在踢球。选择加法列式解答。7+5=12(名)或5+7=12(名)
    2.送出贴画张数+还剩贴画张数=原来的贴画张数。
    6+12=18(张)或12+6=18(张)
    3.有10把伞,8人,每人一把伞,求还剩几把伞,选择减法列式解答。
    10-8=2(把)
    4.小合唱队总人数-走了的人数=还剩的人数。 7+9-10=6(人)
    5.答案不唯一。
    由图可知树的左上方有8只小鸟,树的右上方有6只小鸟,提出的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鸟?8+6=14(只)或6+8=14(只)





    相关教案

    小学数学冀教版一年级上册九 20以内的减法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一年级上册九 20以内的减法精品教案设计,共7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十几减几,探求新知,巩固知新,6个一,减去1个十,还剩6个一,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达标反馈,看图列式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八 20以内的加法精品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冀教版一年级上册八 20以内的加法精品教案及反思,共5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探求新知,巩固知新,达标反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教案】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精编教案: 这是一份【单元教案】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精编教案,共3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探求新知,巩固知新,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说教学程序,看图列式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单元教案】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1单元:整理与评价 精编教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