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01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02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03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写作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写作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说真话,诉真情,能把一件事叙述清楚,且重点突出。
    2.叙事时能通过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彰显人物特点,表达情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彰显人物特点,表达情感。
    教学过程

    互动点评,名师点睛
    同学们,写完后先自己读一遍,按评价表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评价;然后小组内互读互改;最后交给老师进行评改。
    初次评价表
    名师点睛
    亮点集锦
    一、素材真实,挣脱了“背作文”的藩篱
    不知从啥时起,“背作文”“编故事”“张冠李戴”的写作诟病已成“气候”。丢了“我”的文章处处皆是。但这次习作,绝大部分同学都能以“真实”示人,不管“那一次”是怎样“不好”的境遇甚至是“不光彩”的行为心理,他们都能用文字“暴露”真实的事件,用真诚诠释真实的自己。张德祥说:“作文,就是用文字把心切开给世人看。”无疑,这次习作不仅是同学们“发现真实生活”的起跑线,更是“审视自我心灵”的加油站。
    如张英东同学写父亲陪读时的窘迫,刘美琪、李傲轩、赵佳琪等同学写被提问不会时的尴尬,张通同学写第一次离家时的孤独,韩梦园同学写晚上独自在家时的恐慌,刘庆贺同学写跟母亲去浇地时的自豪,宫济宁同学写给梨树点粉时的快乐,徐世涛同学写小狗丢了时的伤心,李东升同学写和朋友闹矛盾时的难过,李佳连同学写战胜马虎时的开心,宋采学同学写和母亲吵架后的后悔……
    这些素材都来源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所以写起来就没有了“抓耳挠腮”的困窘,也规避了字数不够的“短板”。真实的写作,是首要的,更是必要的。它是情感的底座,更是叙事的生命。
    二、注重细节,避免了“白开水”式的叙述
    注重细节描写,一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其间最重要的是把过程“还原”和“放慢”,只有把重点部分拉大、拉长,才能让重点突出,也才能让读者看得津津有味。说到底,“细节”就相当于一个特写镜头,“摄像机”要把脸上的沟沟壑壑、手背上的几条青筋、衣服上的小点缀等摄入眼底,在此基础上细致摹写,才能“生产”出“动人”的东西。这次习作,以下同学笔下都有“慢镜头”式的细节描写,还原了当时的“画面”,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如吕文蕾同学描写自己被提问时的忐忑:“铃声响毕,语文老师开始提问了。有人说,背过了就不会紧张,于我,这根本就是谎言。一开始,我还算镇定。随着提问进程的拉长,我的小心脏就不受控制,怦怦乱跳。哎呀,有种不好的预感。果然,‘幸运之神 ’光顾了我。我成功地从周围的难兄难弟中脱颖而出——被叫了起来。在座位上起身的一刹那,我的脑子一片空白……结果可想而知,不长的几句话从我嘴里说出,丢了胳膊又缺腿。我已经被老师定了论——明天继续……我的天!紧张,真是我的大敌啊!”
    如刘思业同学描写成绩出来前的紧张:“看着数学课代表拿着一沓试卷走进教室,分发给各个小组长时,我四处游荡的心一下纠紧了。随着他用胳膊划出的弧线,试卷一张一张地飘飞到各自的书桌上,我的心晃几晃几地跳着,似乎要从胸膛里蹦出来。‘啊!满分!太棒了!’我班的学霸叫了出来。‘哎!又糊了!’有人无奈地摇着头。看着组长一步步走近,三步,两步……啊,到了!我双手接过卷子,摆在桌上,心里默念着‘阿弥陀佛’……”
    再如刘秀娟同学在《那一次,我真难受》中描写失眠的煎熬:“我默默地抬头,看了看表盘,还有不到二十分钟,就到明天了。我又默默地看了看躺在掌心的手机。钟表还在滴答滴答地沿着轨迹运行,时间在我的愣神中悄然流逝……随着父亲的第数次咆哮,我关了手机,紧紧地缩进被窝里,默默地闭上眼睛。良久……眼睛虽然闭着,眼珠却依旧在里面打着转。好烦!由心底升腾起来的烦躁冲击着我的脑神经。我左翻翻,右翻翻;正过来反过去地折腾。被窝里的那点热气,终究被我捯饬光了。凉凉的。不得已,我又极小心地控制了动作幅度,以防止冷风再次灌进被窝。钟表还在滴答着……”
    除了这些,对同学们哄笑时的神态描写,对我和妈妈吵架时的语言描写,对放假回家吃了闭门羹时的心理描写,对在地里劳作的母亲的多重描写……可以说,这些细致的描写,能让读者产生带入感,更好地凸显了人物心理,同时为后文抒写内心的感悟蓄好势、铺好路。
    三、穿插景物,增添了行文的“诗情画意”
    把景物描写适当地穿插于叙事中,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如果把叙事清楚、重点突出比作挺拔的干和枝,那景物描写就是那绿叶间零星的花。和谐,才能产生整体美。当我们把人、事、景、情相互交融,行文才能成为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如《散步》中作者对新绿、嫩芽、冬水、鱼塘、桑树等景物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南方初春田野的美好,渲染出我们一家一起散步时的愉悦心情,更让读者心生温暖,为家人间的那份和谐点赞,为中年的我们尊老爱幼的品行高歌。
    这次习作中,以下几位同学景物描写运用较好:
    吕书晴同学在《那一次,我真开心》中写道:“夜幕开始降临,月亮冉冉升起,夜空中跳出了几颗小星星。它们眨巴眨巴眼睛,似乎在观看人间阖家团圆的盛景呢。爸爸兴奋起来,点燃了两挂鞭。那噼里啪啦的响声,简直震耳欲聋。爸爸似乎还不尽兴,又开始放礼花。只见导火线那儿一亮,礼花立刻发出‘哧啦’的声音,‘蹭’地一下飞到天上,在远远的夜空里,绽放成一朵五彩斑斓的大花。那美景如同清泉般扑向人间,又犹如一颗颗珍珠撒向大地。看着满天的礼花,我憧憬着美好的明年。遐想间,一只‘窜天猴’呼啸着升入夜空,它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瞬间在上空炸开了。今晚,夜空成了‘花’的海洋,成了‘声’的盛宴。我像个孩子似的,蹦跳着,欢呼着,享受着这美好的年夜……”
    周欣怡同学在《那一次,我真委屈》中有这样的描写:“放学后,我随着人流走出校门。踮起脚尖,四处张望着,却始终不见爸爸的身影。索性用同学爸爸的手机打个电话吧。电话接通了,但呼呼的风声和周围的嘈杂声让彼此听不清里面的声音。我拼命地喊着,终于听清了一句话,让我在门口等着,他还在路上。‘亲爸啊!可这是寒冬腊月啊!’我在心里呐喊着。这时,冷风似乎更冷了,发了疯地往我衣服里钻,太阳公公似乎也被怒吼声吓坏了,散发着微弱的光芒。我缩了缩脖子,跺了跺脚,不断晃动着身子,力求为瘦小的身子增加点热量。眼见着同学们断断续续地离开,庞大的人海最后只剩下稀稀拉拉的几个人,爸爸还没到……”
    除此之外,宫济宁同学对梨花美景的描写,让人如在画中,人映花,花映人,“点粉”时的快乐跃然纸上;代爱根同学对麦苗喝水时的描写,衬托了自己虽累却充满自豪的感受;李佳连、宋采学等同学开篇充满灰暗色调的景物描写,一下子把读者带进了她们的内心世界……
    问题举例
    一、面面俱到,冲淡中心
    素材真实了,内容接地气了,内心有话说了,是好事。但有些同学就开始了“漫无边际”的“回忆”,对中心有用的没用的都“摞”上去了,可谓是“洋洋洒洒”“泼墨如水”,结果却导致文章没有中心或者是偏离中心。如有同学写《那一次,我真后悔》,想叙写因借修正带的事对同学产生误会,待同学解释清楚后那种深深的自责。他开篇从冗长的“成长”话题导入,再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及同学家的家庭情况,然后写我怎样不理他,又写到他向我道歉,我向他认错,接着还写到我俩和好后的快乐时光,最后抒写此事获得的感悟。絮絮叨叨八百多字,可谓“丰富”,却使得内容散漫,中心不明。这样的文章就犯了“面面俱到”的毛病,眉毛胡子一起抓,最后啥都抓不到。开篇利落,中间细磨,结尾深刻,才是为文之道。
    二、景“意”不明,情景难融
    主要表现在景物描写的运用上,景只是景,事仅是事,情单是情。这样的“独”景,就有点像“狗皮膏药”了,不管什么位置,硬贴在某个地方,很突兀,很生硬。如开篇写春天的美景,与后文的人和事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这就失去了写景的意义。再如写景太突然,太虚假,“回家的时候,一切都那么昏暗。花死了,草枯了,树蔫了……”世间哪有这样的现状?所以,缺乏和“事件”的融,和“情感”的融,“景”就丧失了生命力。
    为写景而写景的做法,违背了运用景物描写的初衷。当然,初次运用这种技巧,出现这样强行的“复制粘贴”也在所难免。只要在不断的阅读中多体会,在实际的写作中多运用,一定能逃开景情“两张皮”的窠臼。从有意识的想用,到能灵活恰当地运用,还需一个过程,我们一起努力!
    三、悟在表层,立意不深
    记事类的文章,最终的落脚点在于“悟”出的“道理”。无论是让自己尴尬的、难过的,亦或是紧张的、后悔的,还是快乐的、自豪的事,都要有个较透彻的“心灵收获”。这才是文章的“本心”所在,也是作者的“目标”所在。
    而现实情况是这般:有的是“蜻蜓点水”式的“飘”,有的是“强拉硬拽”式的“贴”,有的是“貌合神离”式的“聚”,有的是“圣诞树”式的“空”,有的是“白开水”式的“淡”,有的是“不痛不痒”的“吟” ……如有的同学在结尾写道:“有一种痛,不是表面上的,而是心灵深处的,你不懂。”“以后,我再也不敢不听话了,否则,我又要去门口站着,喝西北风去。”“这次错误,让我差点失去了一个朋友,它让我有了一个新的感悟。”……综上所述,这种种“悟”还缺乏透彻的“感”,还停留在浅浅的表层。要想追根溯源,还需一颗深刻的心,一份细腻的情。
    同学们,研读上面老师对本次写作的讲评,对照自己的文章,一定有所启发。请将你的启示写在下面的空栏中吧。
    修改升格,步步登高
    任务一
    阅读下面习作,指出其写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
    那一次,我真长大了
    代爱根
    “长大”这个词意味着什么呢?也许你要说长大就是拥有了自己的私人空间,就是第一次能独自走夜路……当然,你可以这么认为,但这只是长大的一小部分。我以为,长大就是能帮妈妈做些从未做过的事情。
    那是清明前夕,因为一冬天没有下雪,麦苗都干渴得厉害。各家各户都急着排号,争取早日浇地。只是当时父亲在外打工,除去妈妈和妹妹,家里只有我是个“男人”了。那时的我,刚好和铁锨一般高。我决定负起一个男子汉的责任——帮妈妈去浇地。
    于是,我穿上齐膝高的靴子,扛起铁锨,拖拉拖拉地跟着妈妈来到田里。妈妈拉来了水布袋,我用力搬起一卷,“蹭蹭蹭”来到了地头。用水布袋的一头对准了井口,用带子系紧。又返回原地,搬袋子。反反复复几次,水布袋都顺顺溜溜地躺到了地里。妈妈还是不放心,又挨个检查了一遍,絮絮叨叨地说:“接头处一定要系紧,系不好的话就会浪费大量的水,还得重系。”到了一处,妈妈蹲下来,把松动处紧了两紧,这才放心去开井。
    “咕隆咕隆”,来水了!我急忙跑过去,看那井口处并未松开,得意地笑了。眨眼间,妈妈已经来到我眼前。“别愣着了,快干活!”我缓过神来,拿起铁锨就往地里跑。“哎!看着点,别踩了麦苗,要顺着中间的畦垄走。”“哦,明白了。”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这儿跑水了,铲了些土,堵上。那儿的地太高,水过不去,就撅起一锨土,疏通一下。来来回回几次,我就走不动了,一屁股坐到了地里。这时,我看到妈妈弓着腰,半曲着膝,一铲土,两铲土地撅着……我慢慢起身,给妈妈送去一瓶水。她没有喝,推给了我,“我不渴,你先喝吧。”我放下水,拿起铁锨又疏通去了。
    傍晚时,我们浇完了地。遥望那片麦地,绿油油的,仿佛在感谢我们娘儿俩给它们喂水呢!夕阳映照下,妈妈的头发已有几根花白,我走过去,母亲弯下腰,我轻轻地拔下了那几根白发。
    从那以后,我开始了不断地尝试,做一些从没做过的事,也有了一些从未有过的新体验!
    任务二
    欣赏下面升格文,探究它分别是从哪些角度进行升格的。
    任务三精品赏读
    阅读第一篇精品作文,结合右栏批注,体会其妙处。
    思维发散,一文多变
    任务一 变式精品文
    写作文除了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增加生活情趣外,还要在考场上展示自我,赢取高分。请你展开联想与想象,以前面的升格文、精品作文为“母文”,变式成下面的考场文吧!

    作文题:
    在我们的成长的过程中,既有阳光雨露的呵护,也有风霜雨雪的相伴,它们都是人生的一大财富。幸福和谐的生活,让我们品评甜蜜,懂得了珍惜;苦难艰辛的处境,使我们志怀高远,实现了超越。尊重关爱,让我们学会宽容;挫折磨难,使我们变得成熟。在经历和体验中,我们逐渐摆脱了蒙昧、自私、幼稚……我们长大了。
    请你以“在____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横线上可以填上“逆境”、“苦难”、“呵护”、“奋斗”、“磨练”、“关爱”等词语,也可以填上其他的词语。)
    要求:
    1.感情真实,文体不限。
    2.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或姓名。
    任务二 变式自己文
    学以致用,心动更需行动!请用自己的升格文来变式上面的三篇考场文。此步最为关键——思维发散,一文多变——从我们自己做起哟!
    评价标准
    自评
    互评
    师评
    书写工整,卷面干净
    ☆☆☆☆☆
    ☆☆☆☆☆
    ☆☆☆☆☆
    语句顺畅,无错别字、病句
    ☆☆☆☆☆
    ☆☆☆☆☆
    ☆☆☆☆☆
    事件“真”, 要素“清”
    ☆☆☆☆☆
    ☆☆☆☆☆
    ☆☆☆☆☆
    经过“慢”, 描写“细”
    ☆☆☆☆☆
    ☆☆☆☆☆
    ☆☆☆☆☆
    感情“实”, 景物“融”
    ☆☆☆☆☆
    ☆☆☆☆☆
    ☆☆☆☆☆
    我的启示:

    火眼金睛识问题:
    1.该重点突出的地方,描写不够细致。
    2.景物描写一笔带过,情感不够细腻。
    3.结尾的点题句和开头及主要内容不甚相符。
    4.有些地方没有过渡,段与段之间缺乏连贯。
    妙手回春开处方:
    1.应把怎样扎袋口等地进行细致的描写,突出我的“努力”。
    2.适当的对麦苗进行描写,能更好地烘托心情。
    3.结尾点题句扣准中心来写。
    4.删去一些与中心无关的句子。
    那一次,我真长大了
    朋友,你认为“长大”意味着什么呢?也许你要说长大就是第一次能独自走夜路,就是拥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就是面对困难不再哭鼻子……当然,你可以这么理解,但我以为,长大就是能帮妈妈分担责任①。
    那是清明前夕的一个假日。
    因为一冬天没有下雪,麦苗都干渴得厉害。各家各户都急着排号,争取早日浇地。只是当时父亲在外打工,除去妈妈和妹妹,家里只有我是个“男人”了。那时的我,刚好和铁锨一般高。我决定负起一个男子汉的责任——帮妈妈去浇地。
    于是,我穿上齐膝高的靴子,扛起铁锨,拖拉拖拉地跟着妈妈来到田里。地里的麦苗虽已返青,但因为干旱都软塌塌地趴在地上,没有一点生机②。妈妈用三轮车拉来了水布袋,我自告奋勇地说:“我去接井口!”于是,我扛起一卷水布袋,“蹭蹭蹭”来到了地头。我蹲下身子,用水布袋的一头对准了井口,先套好,再用绳子一圈一圈地缠好,最后系紧。看着被扎得紧紧的井口,我舒了口气③。接着,又返回原地,搬袋子。反反复复几次,水布袋都顺顺溜溜地躺到了地里。妈妈终究还是不放心,又挨个检查了一遍,絮絮叨叨地说着:“接头处一定要系紧,系不好的话就会浪费大量的水,还得重系。”到了一处,妈妈蹲下来,把松动处紧了两紧,这才放心去开井。
    “咕隆咕隆”,来水了!我急忙跑过去,看那井口处并未松开,得意地笑了。眨眼间,妈妈已经来到我眼前。“别愣着了,快干活! ”我缓过神来,拿起铁锨就往地里跑。“哎!看着点,别踩了麦苗,要顺着中间的畦垄走。”我吐了一下舌头,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走在田垄上④。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这儿跑水了,铲了些土,堵上。那儿的地太高,水过不去,就撅起一锨土,疏通一下。来来回回几次,我就走不动了,一屁股坐到了地里。这时,我看到妈妈弓着腰,半曲着膝,一铲土、两铲土,用力地撅着……我似乎找到了力量,忍着疲惫,又继续我的“工作” ⑤……
    傍晚时,我们浇完了地。在夕阳的映照下,麦苗显得更绿了。它们左摇摇,右晃晃,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仿佛在感谢我们娘儿俩给它们喂水呢⑥!
    事情过去很久了,一想起来我还是挺骄傲的。虽然腰也疼,腿也累,手臂也酸,但我觉得很值。因为我学会了分担,更获得了劳动的快乐⑦。

    ①由话题自然入题,
    点明中心。





    ②此处加上一句对麦苗的描写,和下文形成照应。
    ③此处用了一系列动词,把我接水布袋的过程描写得细致生动。


    ④“吐舌头”这一细微动作,让我们看到了小作者的调皮可爱,“小心翼翼”又看出我怕踩到麦苗谨慎的样子。
    ⑤修改此处,语言更简洁,过渡更自然。
    ⑥对麦苗的再次描写,烘托了小作者劳作后愉悦的心情。
    ⑦首尾呼应。
    总评:
    通过修改,思路清晰,结构完整,重点突出。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的运用,彰显了人物特点,使人物情感水到渠成。
    那一次,我真后悔
    王鑫宇
    那是个黑色星期五,似乎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①。
    清晨,我揉揉惺忪的睡眼,拖着慵懒的身子向教室走去。由于晚上没睡好,走在路上,我还是呵欠连天。
    到了教室,望着课桌上一摞摞需要背诵的书本,我的心烦又增加了一层。
    要不是教室里有监控,我也可以偷偷地小憩一下。但一想到被老师批的画面,我还是打开了课本。书平平地摊在眼前,字一个个地进入眼帘,我张开嘴开始了“嘟嘟囔囔”的晨读……窗外,鸟儿欢快地叫着。向外望去,绿意葱茏,花儿绽放,要是约上几个死党出去赏赏大好的春光,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整日被圈在这“牢笼里”,想想就憋屈②。
    一早上的时光就在我的遐想中倏然而逝③。
    上课铃声起,当语文老师稳稳地站在了讲台上时,我的大脑才开始飞速运转,上节课老师说啥来着?哦——对了,提问!这时,教室里静极了,瞥一眼周围,同学们都把头埋得低低的。我心里七上八下地打着鼓,却依然安慰自己,哪会这么巧呢?就今天没好好背书,应该不会这么倒霉吧④?
    “啪”,板擦响了。
    微微望向老师,她似乎正一遍遍扫视着每一个同学。昔日俊俏的脸庞看起来有点严肃,眼睛里似乎还有点“杀气”,来者不善啊,我一声惊叹,心陡然紧张起来⑤。看着同学们一个个站起,又一个个骄傲地坐下,我心里一遍遍地默念道:“不会有我,不会有我……”我的手心已经潮湿了,紧紧地攥成了一个拳头⑥。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空中一声炸响,“王鑫宇,你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腿上的肌肉有些发抖,我慢慢地站起身,凳子和地面发出的摩擦声是那样的刺耳。我结结巴巴地开始了回答,有点像卡壳的录音带,断断续续,不成调子。问题没回答完,我已经满头大汗了⑦。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坐下的,只是老师那失望的目光,让我久久不忘。
    那一次,犹如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我的脸上。我好后悔!真的!
    原来,偶尔的放纵也会带来不堪的现实。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偷懒过⑧。
    ①用“黑色”开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一个厌倦学习、贪恋春光的孩子跃然纸上。

    ③过渡自然。


    ④心理描写,把一个心存侥幸的孩子刻画得淋漓尽致。
    ⑤老师的表情,烘托紧张气氛,让心虚的“我”惶恐起来。
    ⑥⑦两处描写,传神地写出了我紧张、困窘、着急的状态。


    ⑧由事及理,感悟深刻。
    总评:
    大量的细节描写,是本文的一大亮点。尤其对心理的摹写,还原了当时真实的情境。
    过程“慢”,情感“实”,道理“深”。
    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一)在劳动中成长①
    ①立意变,题目随之改变。
    一次劳动,让我成长了许多②……
    那是清明前夕,因为一冬天没有下雪,麦苗都干渴得厉害。各家各户都急着排号,争取早日浇地。只是父亲在外打工,除去妈妈和妹妹,家里只有我是个“男人”了。我决定负起一个男子汉的责任——帮妈妈去浇地。
    于是,我穿上齐膝高的靴子,扛起铁锨,拖拉拖拉地跟着母亲来到田里。地里的麦苗虽已返青,但因为干旱都软塌塌地趴在地上,没有一点生机。母亲用三轮车拉来了水布袋,我自告奋勇地说:“我去接井口!” “你行吗?”妈妈疑惑着。“放心吧!我看到过你们怎么弄得。”说着,我扛起一卷水布袋,“蹭蹭蹭”来到了地头。我蹲下身子,打算用水布袋的一头接上井口。套上水布袋并不难,但用绳子缠好可费劲了。我一手摁着水布袋,一手缠绳子。但两只手老是配合不好,一会儿布袋松了,一会儿绳子松了。弄了几次,还是不行。当时真想叫妈妈来弄,只是自己夸下了海口,又觉得不好意思。于是,鼓足勇气,继续“战斗”③。当直起酸酸的背,看着被缠得紧紧的井口时,我终于舒了一口气。接着,又返回原地,搬袋子。反反复复几次,水布袋都顺顺溜溜地躺到了地里。妈妈终究还是不放心,又挨个检查了一遍,絮絮叨叨地说着:“接头处一定要系紧,系不好的话就会浪费大量的水,还得重系。”到了一处,妈妈蹲下来,把松动处紧了两紧,这才放心去开井④。
    “咕隆咕隆”,来水了!我急忙跑过去,看那井口处安然无恙,得意地笑了。眨眼间,母亲已经来到我眼前。“别愣着了,快干活!”我缓过神来,拿起铁锨就往地里跑。“哎!看着点,别踩了麦苗,要顺着中间的畦垄走。”我吐了一下舌头,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走在田垄上。
    我学着母亲的样子,这儿跑水了,铲了些土,堵上。那儿的地太高,水过不去,就撅起一锨土,疏通一下。来来回回几次,我的腿就像灌满了铅挪不动了,头上的汗滴滴答答地流着,手心被铁锨磨得有些疼,我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干活,真累啊⑤!
    傍晚时,我们终于浇完了地。在夕阳的余晖中,麦苗显得更绿了。它们左摇摇,右晃晃,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仿佛在感谢我们娘儿俩给它们喂水呢!
    通过这次劳动,我才有了“汗滴禾下土”的切身体验,更有了“浑身酸疼”的感受,而这都是在书本上学不到的。
    在劳动中成长,是一种别样的滋味。⑥
    ②变开头,开篇点题。







    ③添加具体细节,体现
    过程的“艰难”,为后文的心灵体验作铺垫。




    ④删去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句子。






    ⑤添加劳动后的描写和感受。




    ⑥变结尾,扣题。

    相关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方法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写作 学会记事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写作 学会记事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导入,作业,寄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写作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写作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写作实践,记事要具体,记事要有真情实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