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8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重点练)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部编版必修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8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重点练)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部编版必修上册)01
    8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重点练)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部编版必修上册)02
    8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重点练)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部编版必修上册)03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8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重点练)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部编版必修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8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重点练)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部编版必修上册),共17页。

    【重点知识·能力提升】

    一、阅读与拓展

    1阅读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回答问题。

    (1)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而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B.诗人完全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2)“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在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

     

     

     

    (3)诗人为何花大量的笔墨来描绘梦境?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写出了浓浓的江南味道,虽然未明写店外,而店外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杨柳含烟的芳菲世界,已依稀可见。

    B.“尽觞”是喝干杯中酒之意,第三、四句写出了相送者殷勤劝酒,不忍分别;告别者要走又不想走,无限留恋,故“欲行不行”。

    C.“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运用了反问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别离愁绪比起来,也是望尘莫及,可见李白愁之深,愁之长。

    D.全诗热情洋溢,流畅明快,自然天成,情韵悠长,抒发了李白与金陵友人的深厚友谊,表现了李白的豪放性格。

    (2)有人说,首句一个“香”字用得极佳。请你说说佳在何处。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题目。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①玉垒:山名。②西山寇盗:指吐蕃。③梁甫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提挈全篇,以哀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一样,同是正衬手法。“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B颔联从诗人登楼所见描述山河的壮观,上句在空间上开拓视野,下句就时间驰骋遐思,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C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诗人登楼所想。上句说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下句照应第二句的“万方多难”,警告吐蕃莫来骚扰。

    D尾联运用刘禅宠信宦官终至亡国的典故,借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

    4尾联说“可怜后主还祠庙”有什么用意?“日暮聊为梁南吟”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

     

     

     

    5本诗与《登高》抒写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夜闻歌者

    白居易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注)①诗人当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当时的景色,用秋江月夜的环境来烘托故事的悲凉气氛。

    B三至十二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描写了歌女悲哀的神情。她的歌唱和哭立令人伤感难受,她年轻美丽,又是那样悲哀,靠着帆樯站立,眼泪直往下掉。

    C最后四句,诗人想去探寻歌女悲哀的原因,可是这位年轻的歌女却守口如瓶,一言不发,让人猜疑,给人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

    D这首诗用朴素简练的笔墨勾勒出一位楚楚动人的歌女形象。诗人是冷静、纯客观地记叙,语言中没有融进多少个人的感情。

    7这首诗与《琵琶行并序》相比,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异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古风(其二十四)

    李白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

    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注)①亭午:正午。②中贵:“中贵人”的省称,指有权势的太监。③干虹蜺:冲犯天上的彩虹和云霞。干,冲犯。④洗耳翁:传说,尧想让天下给许由,许由认为这些话污了他的耳朵,就去水边洗耳。⑤跖(zhí):古代传说中造反的领袖,被诬为盗贼。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亭午时分却黯然不见阡陌,可见尘土之大,写出了大车之多与行驶之迅疾。

    B诗的第四句中以“连云”状宦官宅第高而且广,直接霄汉,突出其高大连绵。

    C斗鸡者路逢宦官,不禁赞叹其冠盖之光彩照人,侧面表现了宦官出行场面的豪华。

    D“鼻息干虹蜺”运用夸张手法,活现斗鸡者势焰薄天、不可一世的骄横神态。

    9本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小至

    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残,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注)①这首诗是杜甫在大历元年居夔州时所写,此时杜甫的生活比较安定。小至:冬至日的前一天。

    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是说冬至到来,白昼变长,阳气渐舒,这就意味着春天也即将到来。

    B第三句写刺绣女工因白昼变长而可以多绣几根彩线,显示出节气的变化。

    C颈联描写了春日景致,岸边柳条嫩绿,山中腊梅迎寒开放,充满生机。

    D全诗围绕“小至”来写,叙事、写景、抒情三者兼备,富有生活情趣。

    11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中的“紫袖”“红弦”分别代指弹筝人与等,暗示了弹筝女子形象的美好,“明月”照应了题目中的“夜”。

    B次句写弹筝。连用两个“自”字,写出了女子全神贯注于筝乐的神态,也表现了她的孤单处境。

    C三、四两句采用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写法,写筝声传达出的情感和感人效果,含蓄蕴藉,给人以遐想。

    D这首诗在写景上与《琵琶行(并序)》相似,都写到了月亮,采用了“以哀景写哀情”的正衬手法,借景物传达情思。

    13有学者认为《夜筝》是《琵琶行(并序)》的一个精妙的缩本。试分析两首诗对音乐描绘的最大不同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清溪行

    李 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14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

     

     

     

    15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情境?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赠李白

    杜甫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注)①天宝四年,李白被唐玄宗逐出宫廷后的第二年,与杜甫游齐赵。这年秋天,杜甫与李白在鲁郡(今山东兖州)相别,杜甫写下了这首赠诗。②丹砂:朱砂,道教认为炼砂成药,服之可以延年益寿。③葛洪:东晋著名道士,自号抱朴子,曾入罗浮山炼丹。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以随风飘荡的蓬草,来表现李杜二人相偕漫游,无所归宿的处境。

    B首句表达了惺惺相惜之意,诗人在为李白鸣不平的同时,也透露出自伤的情绪。

    C“愧”字照应了“未就”,这是指李白愧对葛洪,暗示了李白在炼丹学道方面的失败。

    D此诗饱含了诗人对李白的同情,赞赏和规劝等复杂情感。

    17这首诗中塑造的李白形象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塑造的李白形象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两诗作简要分析。

     

     

     

    二、语言综合运用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白居易一生不仅留下约3000篇诗作,                  。他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著名论点。情是诗的内容,                  ,义是诗的社会效果。他分析了诗歌创作中的感情活动,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又说“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情者系于政”,认为情感活动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要密切联系当时社会的“政”。

    1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语序,做到句式协调一致,整齐对称。

    唐代诗人是一群生于情,长于情的时代宠儿,是一群天真烂燙的赤子,无论是报效祖国的慷慨歌吟,还是娓娓诉说的个人际遇;无论是怜悯民生的郁郁哀歌,还是深长呼唤的惋惜国运,都是如此的感情投入,声出肺腑,这在一般世故者眼中,简直不可思议。

     

     

    20仿照下面的示例,以“李白”为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仿。

    示例:李清照是一支卿菊,淡雅脱俗,绽放在寂寞深秋;

    李清照是一曲离歌,悲伤悠扬,惆怅了词的溪流;

    李清照是一滴残泪,幽怨凄凉,憔悴了日月星州。

     

     

     

     

     

     

     

     

     

    【参考答案】

    1【答案】(1)D(2)这两句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梦”字点题,既交代了“梦”之所由,也申述了“梦”之所向。(3)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之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

    【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选项解析不当,错在“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这个地方,这是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情感基调的错误解读。从文中最后一句话是的把握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可以看出诗人充满着正能量,有着自己独特的人格风范,读来令人肃然起敬,一点都不消极颓废。(2)本题考查学生诗歌中关键语句在结构上的作用。语句在结构上的作用往往有承上启下、铺垫、卒章显志等等。做的时候重点是结合该语句所在的上下文语境,判断其位置,然后从结构方面去思考和分析。题干要求回答:“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在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这两句话出自原文的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既承接了前面“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越人描绘的天姥山的情形,表现了诗人的向往,又开启了下文写自己的“梦游”并呼应了标题。(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要句子的把握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文章着墨最多的地方往往是最传神、最精彩的所在,其作用要么凸显主题,要么通过细节的刻画,使之生动形象,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题干要求回答:诗人为何花大量的笔墨来描绘梦境?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第一问主要是从标题、浪漫主义手法的表现方式等角度作答。文章题目是《梦游天姥吟留别》当然要花大量笔墨写梦境了,而梦境、神话等瑰丽的想象正是浪漫主义文学常用的创作方法。李白把梦境写得这么绚烂美好,令人神往,其目的是为了反衬现实的苦痛、现实的不堪。所以第二问关于这样写对主题的作用,那就是反衬和揭示。梦境是美好的,是诗人的政治理想,反衬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厌恶。

    2【答案】(1)C(2)“香”字所包含的不仅是柳花的香,还包括店外飘来的其他花香、店内横溢的酒香、吴姬身上的幽香。这一切汇成一阵阵醉人的醇香,怎能不使李白留恋呢!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C项,“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中没有运用夸张,而是兼用拟人、比喻、对比、反问等手法,抒发离别之愁。(2) 本题考查学生“炼字”的诗歌艺术表现手法,品鉴作者高超语言艺术魅力的能力。做“炼字”题的常规答题步骤:首先解释一下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其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简译,品味其意境、旨趣;最后,点出该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等。“香”是人的嗅觉所能感受到的美好的气息。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中一个“香”字,开启全篇,而且是“满店香”,说明“香”不只是柳花的香味,烂漫春天其他花草的香,更有浓郁的酒香、美人的体香,这不由得令诗人“欲行不行各尽觞”,这从侧面表现了酒好、景美,读来令人颊齿垂津。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A项,错误在于“以哀景写哀情”和“正衬”的说法,本诗是以乐景写哀情,用的是反衬手法。

    4【答案】诗人借眼前古迹,感叹刘禅任用小人而亡国,暗示了唐代宗宠信宦官(或治国无能),造成万方多难、寇盗进犯的局面。在这样的现实中,诗人空怀抱负,只能若躬耕陇亩的诸葛亮一样“好为《梁甫吟》”。诗人借助典故,感叹时事,借古伤今(借古讽今),抒发了自己垂暮多病,壮志难酬的感慨。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题干中答题关键词“尾联说‘可怜后主还祠庙’有什么用意”“‘日暮聊为梁南吟’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答题时抓住这些点,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尾联咏怀古迹,讽喻当朝君主,寄托诗人的个人抱负。后主,指刘禅,宠信宦官,终至亡国;先主庙在锦官城外,西有武侯祠,东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用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诗人伫立楼头,徘徊沉吟,很快日已西落,在苍茫的暮色中,城南先主庙,后主祠依稀可见。想到后主刘禅,诗人不禁喟然而叹:可怜那亡国昏君,竟也配和诸葛武侯一样,端居祠庙,歆享后人香火!这是以刘禅比喻唐代宗李豫。李豫重用宦官程元振,鱼朝恩,造成国事维艰,吐蕃袭扰的局面,同刘禅信任黄皓而亡国极其相似。所不同的是,诗人生活的时代只有刘禅那样的昏君,却没有诸葛亮那样的贤相。而诗人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万里他乡,高楼落日,忧虑满怀,却只能靠吟诗来聊以自遣。

    5【答案】同:都抒发了流落他乡的伤感之情以及担忧国家命运艰难的忧国之情。异:《登楼》感叹当今皇帝如刘禅般昏庸无能,任用奸佞误国。《登高》感伤自己空怀济世之心,却无报国之路。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答题关键词“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理解诗歌内容,然后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和能够表达情感的词句加以分析,答案应该包括异和同两个方面。《登高》全篇诗人通过对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自己漂泊异乡,忧国忧民的情怀。本诗中诗人借助典故,感叹时事,借古伤今(借古讽今),抒发了自己垂暮多病,壮志难酬的感慨。

    6【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情感解读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D项,“语言中没有融进多少个人的感情”,错,诗人表现出了同情的心意。

    7【答案】相同点:都用秋月来渲染气氛,显示了两诗基调的凄凉压抑。不同点:《琵琶行并序》运用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绘声绘色地描写难以言状的音乐;《夜闻歌者》只概括地写出歌者声调的“愁绝”“凄切”。另外,《琵琶行并序》对琵琶女的外貌描写只作简单概括,而《夜闻歌者》对歌女的外貌描写却很细腻。

    【解析】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具体而言属于表现手法的理解分析。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包括:(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 借代、对偶等。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等。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两首诗进行比较前当然是需要充分的了解相关内容,所以翻译是前提。然后宏观把握两首诗的“异同”,即相同点和不同点。宏观上建议从以下角度思考,比如描写环境时借助了何种意象,比如“用秋月来渲染气氛”,虽然明着问的是表现手法,但不能遗漏所表现的情感,比如“凄凉压抑”。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比如《琵琶行并序》运用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绘声绘色地描写难以言状的音乐;《夜闻歌者》只概括地写出歌者声调的“愁绝”“凄切”。另外,描写人物的手法有哪些,比如《琵琶行并序》对琵琶女的外貌描写只作简单概括,而《夜闻歌者》对歌女的外貌描写却很细腻。

    8【答案】C

    【解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项,五、六两句的描写对象是斗鸡者,不是写宦官的。写作者路遇斗鸡者,不禁赞叹其冠盖之光彩照人,侧面表现了斗鸡者出行场面的豪华。

    9【答案】①以许由自比,表明自己不慕荣利、不苟流俗的情怀,丰富了诗歌的内涵。②以议论作结,将宦官、斗鸡者这些骄横跋扈之人比作盗跖,加深了批判意味。③暗讽当时统治者不辨善恶,无德无能之徒飞黄腾达的社会现实,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从诗歌的标题、作者、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关键词、注释等入手。本诗前八句描写的两种人:一是多黄金的中贵人(宦官),一是不可一世的斗鸡者。显然这两种人是诗人批判的对象。“世无洗耳翁”中运用了许由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像许由一样不慕名利、不苟流俗的情怀。“谁知尧与跖”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将宦官和斗鸡者这些骄横跋扈的人比作盗跖进行批判。前八句写到宦官和斗鸡者的荣华富贵,飞黄腾达,暗讽当时统治者不辨善恶,无德无能之徒飞黄腾达的社会现实,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C项,“描写了春日景致,岸边柳条嫩绿,山中腊梅迎寒开放”赏析有误,“小至”说明诗句描述的是冬日景象,颈联中的“待”“将”“欲”都说明是即将进入春天,但春天还没有到来。颈联描写的是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

    11【答案】①冬至这一节气的到来和眼前景物让诗人联想到了故乡,诗人内心涌起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②想到故乡和异乡的景物没有什么不同,诗人举酒尽兴,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襟和享受生活的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分清楚诗句中哪些写景,哪些写事,哪些写情;其次要结合整首词弄明白作者的感情是什么,进而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与作者的思想感情。本题虽问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但仍要结合全诗来理解。律诗的结尾一般直接表明诗人的思想情感,但也是在前面写景叙事的基础上进行。全诗紧紧围绕“小至”这一时令,叙事、写景、抒情,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情趣。首联是说冬至后白昼渐长,阳气渐舒;冬至既到,春天也就不远了。颔联承接首联第一句,写刺绣女工因白昼变长而可多绣几根五彩丝线,用来测时令变化的律管已飞出了浮灰,预示着新的节气到来。颈联写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的梅花冲破严寒将要绽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尾联写眼前景物唤起了诗人对故乡的回忆,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这里的景物与故乡的没有什么不同,因此,让小儿斟上酒来,一饮而尽,体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和乐观豁达的胸襟。

    12【答案】D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D项,“‘以哀景写哀情’的正衬手法”错,本诗中的“月”交代了时间,照应了题目,并不是以哀景写哀情。

    13【答案】第一问:《琵琶行(并序)》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既运用比喻手法从正面对琵琶乐曲本身进行铺陈描写,也用环境和听者的感受从侧面对琵琶乐曲进行烘托。而《夜筝》则从侧面落笔,以“无声的片刻”来衬托乐曲的优美和人物的心情,引发读者对“自弹自感”内容的丰富联想。

    第二问: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两首诗篇幅不一,《夜筝》仅四句,无法做到《琵琶行(并序)》那样的铺陈。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诗歌技巧的把握能力。描绘音乐的手法,常见的有正面描写手法和侧面烘托手法,还包括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对偶、夸张、通感等。考生作答时,需要仔细阅读文本,找出其中描写声音的诗句,把握诗歌运用的方法技巧。作答本题,考生首先明确回答第一问,两首诗对音乐描绘的最大不同是描写音乐的手法不同,《琵琶行》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而《夜筝》则从侧面落笔,以“无声的片刻”来衬托乐曲的优美和人物的心情,引发读者对“自弹自感”内容的丰富联想。然后,考生结合两首诗进行简要分析。《琵琶行》是我国古代描写音乐的最著名的诗之一,其中正面描写琵琶声的片段精彩绝伦,用了一系列绝妙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呈现出了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让读者仿佛亲耳听到了音乐声,具有极高的文学水平。白居易将激越的大弦声比作急雨,将柔和的小弦声比作情人之间的窃窃私语。大弦和小弦交错弹奏,让人感到仿佛是大大小小的珍珠落到了玉盘中。珍珠和玉盘的比喻极美,清越的声音又与琵琶声十分贴切。乐曲流畅顺滑的时候琵琶声就像鸟语声般婉转,到了阻遏不畅的地方,又像是在结冰的水面下流动十分艰难。泉水凝结得越来越多,乐声就越来越阻塞,知道音乐声骤停,这时没有声音却有十分滋味,似乎比有声音时还要动人。突然琵琶声迸发,就像银屏突然破裂,水流了出来,也像铁骑奔赴战场。除了运用比喻手法从正面对琵琶乐曲本身进行铺陈描写,《琵琶行》也用环境和听者的感受从侧面对琵琶乐曲进行烘托,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等。《夜筝》这首诗对筝乐除一个笼统的“弹”字几乎没有正面描写,诗歌集中笔力,写出一个无声的顷刻,这无声是“弦凝”,是乐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无声是“指咽”,是如泣如诉的情绪上升到顶点所起的突变;这无声是“声停”,而不是一味的沉寂。正因为与声情攸关,它才不同于真的无声,因而听者从这里获得的感受是“别有深情一万重”。诗人就是这样,不仅引导读者发现了奇妙的无声之美(“此时无声胜有声”),更通过这一无声的顷刻让读者去领悟想象那筝曲的全部的美妙。最后,考生回答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两首诗篇幅不一,《夜筝》仅四句,无法做到《琵琶行(并序)》那样的铺陈。

    14【答案】颔联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更清。颈联运用比喻手法,以明镜比喻清溪,岸上景物倒映清溪之中,写出了水的清澈。

    【解析】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分析艺术效果。颔联的字面意思是,新安江哪能比得上清溪这样清澈见底呢?这样,就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的更清。颈联又运用比喻的手法来正面描写清溪。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梭,都倒映在清溪之中,足见清溪之清澈。

    15【答案】诗的尾联描绘了凄凉清寂的情境,流露出诗人内心的一种寂寞抑郁的情绪。

    【解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尾联诗人创造了一个情调凄凉的清寂境界,向晚时猩猩的一声声啼叫,在诗人听来,仿佛是在为自己远游他乡而悲切,从而流露出诗人内心一种落寞悒郁的情绪。

    16【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A项,“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错误,首句用的应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17【答案】①漫游漂泊者。杜诗中以“尚飘蓬”一语概括李白漫游漂泊的形象,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因向往天姥山而梦中漫游,梦醒后的别离漂泊形象是一致的。②寻道求仙者。由杜诗中“未就丹砂愧葛洪”,可见李白热心求道,喜欢炼丹的形象,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梦游仙境,遍访仙山的形象相同。③愤世嫉俗者。杜诗中描写了李白因怀才不遇而“痛饮狂歌”“飞扬跋扈”的佯狂,激愤状态,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愤世嫉俗的形象十分相似。

    【解析】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比较阅读一般涉及形式、内容以及主题,解读时应该结合诗人、背景、诗作,抓住关键点进行答题。“秋来相顾尚飘蓬”写李白像飞蓬一样到处飘荡;“未就丹砂愧葛洪”写李白要像道家葛洪那样潜心于炼丹求仙;“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写李白藐视权贵,拂袖而去,尽日痛饮狂歌,意气豪迈。《梦游天姥吟留别》写李白因向往天姥山美景而梦游仙境,遍访仙山,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点明主旨,表现其铮铮傲骨,狂荡不羁。

    18.【答案】①还提出了一整套诗歌理论②言和声是诗的表现形式③而是缘起于社会生活中的“事”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向的要求,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①处,根据前文“不仅留下约3000篇诗作”和后文的内容可知,此处应填“还提出了一整套诗歌理论”之类的语句。②处,前文提出了“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论点,横线前说了“情”,横线后说了“义”,可见横线处应说明“言和声”,再根据“内容”“效果”等词和对诗的基本认识,可知应填“言和声是诗的表现形式”之类的语句。③处,横线前说“情感活动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横线后的句子对应的是“情者系于政”,故横线处的句子应对应“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故可填“而是缘起于社会生活中的‘事’”之类的语句。

    19.【答案】无论是报效祖国的慷慨歌吟,还是惋惜国运的深长呼唤;无论是怜悯民生的郁郁哀歌,还是个人际遇的娓娓诉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语序,做到句式协调一致,整齐对称”,然后分析划线句,确定句子的特点,再进行调整即可。“无论是报效祖国的慷慨歌吟,还是娓娓诉说的个人际遇;无论是怜悯民生的郁郁哀歌,还是深长呼唤的惋惜国运”,这几句中,“慷慨歌吟”对“深长呼唤”,“郁郁哀歌”对“娓娓诉说”,且内容上来看,应该是由盛唐到晚唐,由民生到个人。考生按照这样调整就可以了。

    20.【答案】李白是一缕清梦,轻盈洒脱,漂游在自由王国李白是一坛美酒,香醇浓郁,陶醉了诗的星空李白是一江春水,磅礴奔腾,呼啸成壮丽神州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仿写时,要注意与示例在内容和形式上保持一致。内容上,要以李白为话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他的个性和诗歌特点;句式上,要采用“李白是……,……,……”的格式。考生注意仿写的每句话由三部分组成,第一个分句关键在于选准喻体,所选之物要符合人物特点,如比作“清梦”“美酒”“春水”皆符合诗仙李白的气质,第二个分句用两个形容词词语(四字短语)介绍喻体特点,第三个分句介绍效果或影响,注意所选动词要与前面喻体搭配对应,如“清梦漂游”“美酒陶醉”“春水呼啸”。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