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语文课件:7(人教版必修3)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语文课件:7(人教版必修3)01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语文课件:7(人教版必修3)02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语文课件:7(人教版必修3)03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语文课件:7(人教版必修3)04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语文课件:7(人教版必修3)05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语文课件:7(人教版必修3)06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语文课件:7(人教版必修3)07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语文课件:7(人教版必修3)08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锦瑟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锦瑟背景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参考答案,文脉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白居易曾对一个人说过,今生今世,愿我死之后,转世投胎做你的儿子,看来我是比不上你了。此人的诗是诗苑奇葩,文是文囿异卉。他的诗情真意切,绵邈曲折;散文却峭直刚劲,独出机杼,锐不可当,驳尽世俗定见,直抒胸臆;工本章奏则典丽工整,才情富赡,不受文体所限而善于表情达意,对后世影响很大,被奉为四六文的金科玉律。他就是李商隐——晚唐诗坛一颗耀眼的明珠。
    四、名句默写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3.空闻虎旅传宵柝,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当时七夕笑牵牛。
    【自主校对】一、sè xián cānɡ wǎnɡ lǚ tuò chóu wéi juān 二、1.①缘由,来由 ②正,直 ③右端 ④指一种2.①托付 ②托付 ③假托,假借3.①还有 ②再 ③更加 ④改变 ⑤更换 ⑥夜里的计时单位
    4.①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 ②计策,办法 ③筹划,筹措 ④谋划5.①副词,难道,哪能 ②副词,大约 ③可以 ④值得
    三、1.青春年华,此指一生 2.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 3.迷惘,茫然四、1.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2.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3.无复鸡人报晓筹 4.此日六军同驻马
    一、作者档案李商隐,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生活在日趋衰败的晚唐,对黑暗政治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力图革新,但因受牛李党争的影响,被人排挤,终身潦倒。
    李商隐在诗歌创作上继承了唐代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和严谨、深沉、雄浑的语言特点,同时又融合了齐梁诗歌绮丽浓艳的色彩,形成自己新的风格和流派。但也有语言晦涩、用典生僻的缺陷。现存有《李义山诗集》。晚唐诗坛上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温庭筠齐名“温李”。在诗体上专学杜甫的七律(杜牧以七绝见长)。
    二、背景回放(1)《锦瑟》这首诗作于诗人罢盐铁推官回郑州闲居之后,不久便病故了。因为一生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讨生活,落魄潦倒,故晚年回顾一生的坎坷遭遇,辛酸悲痛,不可胜言,所以这首诗的感情特别哀伤悲愤。(2)《马嵬(其二)》唐天宝年间安史之乱,唐玄宗仓皇出逃,行至马嵬坡,六军不进,逼玄宗赐死杨贵妃及其亲属,史称“马嵬之变”。
    一、整体悟读1.《锦瑟》用典比较多,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些典故的运用对表现人物感情有何作用。
    2.仔细阅读《马嵬(其二)》一诗,谈谈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①“诗眼”是尾联“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②它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诗歌前面三联对李、杨二人以前事迹的描述以本联作结,对比强烈,讽刺辛辣而深刻。“如何”二字开启了读者的心灵,引导读者深思李、杨悲剧的根源,使人联想到李隆基晚年的荒淫好色、怠于政事、任用奸臣、远离忠贤,以至于酿成自己的爱情悲剧。
    二、局部涵泳1.如何理解《锦瑟》首联的表现手法和含义?参考答案: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用的是民歌的起兴手法。意思是:锦瑟呀,你要那么多的弦干什么?你每根弦上发出的音乐都勾起了我对以往美好时光的回忆。
    诗人用瑟起兴不是无因的,瑟这种乐器本可以演奏各种情调的乐曲,但诗人们往往喜欢把它跟哀怨的情调联系在一起,如:“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杜甫《曲江对雨》)“瑶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鲁迅《悼丁君》)这首诗虽未指出锦瑟所奏的曲名,但诗人由此而思及“华年”,它的情调也就可想而知了。诗人没有指出弹奏者是谁,如果不是佳人而恰恰是诗人自己呢,那就更能引人遐想了,这就造成了一种迷惘的意境。
    2.唐人咏“马嵬之变”的诗很多,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虽然各有特色,但从思想内容上看,大多数诗都是把罪责归给杨贵妃,而为唐玄宗辩护的。李商隐这首诗,却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是别开生面的,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请简要分析一下。
    参考答案: 从思想内容上看,这首诗并不像别的诗篇那样,把所有的罪责都归到杨贵妃一个人头上,认为她是红颜祸水,认为她的存在,是导致唐朝的“安史之乱”的主要原因,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而对唐玄宗也仅仅认为他是受杨贵妃的迷惑,才导致唐朝的衰败。
    而李商隐的诗则不是这种观点,他认为“马嵬之变”之所以会发生,也有唐玄宗的原因,颈联中“当时七夕笑牵牛”,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马嵬之变”五年前的七月七日)玄宗以为可以和杨贵妃天天在一起,对天上牵牛织女一年一度的会见还加以嘲笑。
    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所暗含的意思,即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朝政,对玄宗也加以指责。另外,“六军同驻马”这一句能看出唐玄宗的自私虚伪,既然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他们就应该永不分离,可现在呢?在紧要关头,还是要把杨贵妃赐死,来换取自己的苟且偷生。此诗把批判的锋芒指向唐玄宗。
    三、开放探究关于《锦瑟》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你以为会是哪一种说法,或有其他的主题?
    思路提示一:悼亡说,以朱彝尊为代表:“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喜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弦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二十五而殁也。‘蝴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葬之也,犹言埋香瘗玉也。此情岂待今日追忆乎?只是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至此而预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也。”(摘自《李义山诗集》评语)
    思路提示二:自伤说,以何焯为代表:“此篇乃自伤之词,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庄生’句言付之梦寐,‘望帝’句言待之来世。‘沧海’‘蓝田’言埋而不得自见;‘月明’‘日暖’。则清时而独为不遇之人,尤可悲也。”(摘自《李义山诗集》评语)
    思路提示三:以瑟自比说,以汪师韩为代表:“锦瑟乃是以古瑟自况……世所用者,二十五弦之瑟,而此乃五十弦之古制,不为时尚,成此才学,有此文章,即已亦不解其故,故曰‘无端’,犹言无谓也。自顾头颅老大,一弦一柱,盖已半百之午矣。
    ‘晓梦’喻少年时事。义山早负才名,登第入仕,都如一梦。‘春心’者,壮心也。壮志消歇,如望帝之化杜鹃,已成隔世。珠玉皆宝货,珠在沧海,则有遗珠之叹,惟见月照而泪。‘生烟’者,玉之精气,玉虽不为人采,而日中之精气,自在蓝田。”(摘自《诗学纂闻》)
    思路提示四:此诗可能作于作者晚年,是他回首往事,对一生遭际坎坷而发的感慨,即自伤身世说。联系全诗的感情基调,似乎应有生离死别之恨、理想破灭之痛,虽然诗题“锦瑟”,但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借琴瑟倾诉隐衷,表达心曲,其中往复低回的况味是极复杂的。其意境高远,感情真挚,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感悟不可支离,须从大处读之。
    二、意旨探微1.《锦瑟》关于《锦瑟》的主题,众说纷纭。我们认为,此诗系自伤身世。联系全诗的感情基调,应有生离死别之恨、理想破灭之痛,虽然诗题“锦瑟”,但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借琴瑟倾诉隐衷,表达心曲。
    2.《马嵬(其二)》本诗写玄宗在马嵬驿为“六军”所逼,“赐”杨贵妃死。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朝政暗含指责。
    《锦瑟》1.迷离的意境首联用民歌的起兴手法,诗人没有指出弹奏者是谁,如果不是佳人,而恰恰是诗人自己呢?引人遐想,意境迷惘。
    颔联用庄周梦为蝴蝶事,是眼下的困顿状态,是一场梦,还是眼下是真,昔日美好的理想和情思是梦?诗人好像陷入一种迷惘的境界之中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泪是美人之泪还是作者之泪?“珠有泪”“玉生烟”,各有什么象征意义?虽然怅惘、悲伤之情是显而易见的,但至于象征意义,只能各抒己见。
    2.清丽的语言玉谿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鲁迅语)从这首诗也可见一斑。例如开头写诗人听瑟的演奏,用的只是“无端”“一弦一柱”等,词语清空如话,却使人可以想象出那音调的凄婉悲怨来。中间两联所描绘的图景也同样具有清新明丽的特点,每一幅都有浓浓的抒情气氛和丰富的意蕴,可以使人品味无穷。
    3.奇妙的典故①“庄生晓梦迷蝴蝶”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借此典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②“望帝春心托杜鹃”,用了杜宇的典故,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无限伤感,亦表达殷切的思念。
    ③“沧海月明珠有泪”,用了南海鲛人的典故,诗人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又有对其凄寒孤寂的感伤。
    ④“蓝田日暖玉生烟”,诗人借蓝田玉山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用典是李商隐刻意追求的一种表达手段,更兼他锤炼得好,融贯得好,所以不露斧凿之痕,达到了浑然天成的程度,所以不碍于他诗句的流利,情感的婉转。
    《马嵬(其二)》1.渲染典型、特殊环境这首诗抓住最有特征性的事物,只用“虎旅传宵柝”五个字,就烘托出逃难途中的典型环境,而主人公的狼狈神态和慌乱心情也依稀可见。
    2.运用对比、反衬手法对比、反衬手法的运用更是本诗最主要的特色。诗人用“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的“虎旅传宵柝”,使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跃然纸上。“六军同驻马”与“七夕笑牵牛”,“四纪为天子”与“卢家有莫愁”运用对比手法,将批判的锋芒直指唐玄宗,其迷恋女色、荒废朝政与虚伪、自私的面貌表现的淋漓尽致。
    解析: A项,“弦”应读xián,“卜”应读bǔ;C项,“庇”应读bì;D项,“勾”应读ɡòu。答案: B
    2.下列诗句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B.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枉然。C.空闻虎旅传霄柝,无复鸡人报晓筹。D.如何四季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解析: B项,“枉”应为“惘”;C项,“霄”应为“宵”;D项,“季”应为“纪”。答案: A
    解析: D项“四纪”为四十八年,古代以木皇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答案: D
    4.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  )A.庄生晓梦迷蝴蝶 B.蓝田日暖玉生烟C.空闻虎旅传宵柝 D.不及卢家有莫愁解析: C项是写当时真实的唐玄宗、杨贵妃的逃难生活,是诗歌吟咏的内容,不是用典。 答案: C
    5.有关下列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他生未卜此生休:在另一世界无法卜知这一世界的欢乐。B.庄生晓梦迷蝴蝶:此句用庄子梦为蝴蝶不辨物我的典故,写琴声之如梦似幻,令人迷惘,琴声的这种境界也是作者如梦似幻的身世的象征。
    C.沧海月明珠有泪:此句用了海底鲛人眼泪变明珠的传说,托寓自己的才能不被世用的悲哀。D.无复鸡人报晓筹:是说唐玄宗在被迫西逃入川的路上,再也听不到往日宫中鸡人报晓的声音了。
    解析: A项意思为:不管来生怎样,今生的夫妇缘分已经断绝了。答案: A
    一、文段精析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6~11题。锦 瑟□ 李商隐    
    6.选出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A.根据首联两句,可以判明作此诗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B.颔联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表达了对人生如梦的怅惘。C.“望帝”一句以望帝的传说,寄托对理想的追求和失望的悲哀。D.尾联收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互呼应。
    解析: A.因为李商隐的生平历史记载不多,无法知人论诗,故对其诗的理解往往众说纷纭。对这首诗的理解,课本上就列出了4种,实际上有20多种。答案: A
    7.《锦瑟》的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锦瑟》叙述与用典结合,抒发了迷惘沉痛、不堪回首之意。
    8.诗中可以理解为写悲欢离合的是哪几句?这些句子由哪一句诗中的哪一词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中间两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些句子由尾联中“此情可待成追忆”一句中的“此”词概括。
    9.中间两联除了对偶,具体说说还用了什么写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用典:庄生梦蝶,望帝啼鹃。其内容和作用课本注释中已有详细说明。通感兼夸张:珠有泪,玉生烟。极写对往昔的留恋与怀念。
    10.尾联中“此情可待成追忆”中的“可”什么意思?什么用法?“只是当时已惘然”中的“只是”怎么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可”,怎么,表否定的疑问副词;“只是”也是副词,就是,可惜是。
    11.李商隐的朦胧诗《锦瑟》,清代文学家朱彝尊认为是“悼亡诗”,清初校勘家何焯认为“乃自伤之词也”,清代学者汪师韩认为“是以古瑟自况”,你认同哪种说法,或另有什么新解,试简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朱彝尊的理由是:“意亡者喜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何焯的理由是:“‘庄生’句言付之梦寐,‘望帝’句言待之来世。‘沧海’‘蓝田’言埋而不得自见;‘月明’‘日暖’,则清时而独为不遇之人,尤可悲也。”(只要自圆其说即可)
    二、类文迁移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2~13题。风 雨□ 李商隐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注】 宝剑篇:初唐将领郭元振,向武则天呈《宝剑篇》:“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飘沦古狱边。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武则天大为赞赏。新丰酒:典出唐代马周游长安,宿新丰(今陕西省临潼县东)酒店,店主人对他很冷淡。马周要酒悠然独酌。后唐太宗召对,授监察御史。
    12.发挥想象,描摹诗中诗人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诗中的诗人是一个怀才不遇,长期沉沦飘泊,凄凉孤孑,愤郁不平而又欲极力挣脱苦闷的志士形象。
    13.本诗采用了对比手法,试作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黄叶”与“青楼”对比,“新知”和“旧好”对比,环境的冷与内心的热对比等。
    14.请在下面的横线处以“读李商隐”为内容再仿写三个句子构成排比句。(6分)翻阅中国灿烂的文化长卷,先哲们深刻的思想、真挚的情感令我们有所感,有所悟,读李商隐,我懂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一种缠绵的思念;读李商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李商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李商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懂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一种无私的奉献 我懂得“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一种心灵的契合 我懂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是一种忠诚的告诫
    15.李商隐的诗,一向以难于理解而著称,梁启超曾经说过:“李商隐的诗,我也读不懂,但每次读到《锦瑟》《重过圣女祠》等诗,就会自然产生一种美感,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难以释手。”《锦瑟》历来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爱情诗,也有人说是李商隐年老回忆旧时叹咏身世的诗(从“一弦一柱思华年”理解)。
    请结合李商隐的身世,谈谈你对这首诗主旨的理解和认识,并与同学们相互交流。(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锦瑟》是诗人在身心疲惫的晚年,对自己坎坷的人生之路所作的一个无奈的回忆。全诗借锦瑟起兴,作者想到了自己迷惘的青春少年,想到了自己苦难的人生旅程,想到了自己的血泪诗篇,想到了自己如蓝田玉一样自生自灭、即将湮没在荒郊野岭的人生结局,李商隐若有所思地安慰自己:想开点吧,别再难过了,其实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还是让后人来追忆我的人生吧。
    ◇ 咏史诗简介诗歌根据题材划分,一般分为以下几类: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伤春伤别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即事抒怀诗、边塞征战诗、谈禅说理诗、闲适隐逸诗、悼亡游仙诗、赠友送别诗等。
    因为咏史诗多含有“怀古”的成分,所以一般都概括为咏史怀古诗。它是指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或寄托哀思或托古讽今等目的的一类诗歌。这类诗歌多写古人往事,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含蓄,所以,我们阅读和鉴赏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弄清史实。对诗歌(词、曲在内)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要有所了解并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透过这些史实揣测诗人的用意和诗歌主旨。二要领悟感情。诗人咏史怀古,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理性的冷静的剖析,一种是感慨个人的身世遭际,往往只抓历史的影子。要分析作者的真正意图来把握领悟其感情。
    三要分析写法。任何文章都讲究章法,分析他在谋篇布局上的技巧,比如景情关系、人事与自己的关系等的安排,抒情方法的运用,都有利于理解和把握诗歌。四要联系作者自身的背景或创作背景。
    ◇李商隐名句(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无题》)(4)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无题》)(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6)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7)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袞》)(8)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代赠二首》其一)(9)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二绝》其一)(10)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晚晴》)
    因才致累的诗人李商隐[文本回顾]晚唐时期,以牛僧孺为领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领袖的“李党”在数十年中互相攻讦,争斗不休,成为当时政治的一大矛盾。李商隐先因文章才学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推荐为官,后李党的王茂元爱其才将女儿嫁给他,他因此而遭到牛党的排斥。
    令人感慨的是:李商隐对“牛党”的排斥虽怨而不怒,对“李党”王茂元的女儿王氏情深意笃,恩爱有加。更令人深思的是:李商隐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当幕僚,郁郁不得志,潦倒终身,却终成晚唐诗坛一大家,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传唱的诗篇。[应用角度] “辩证地看问题”“逆境出人才”“生存环境”
    诗歌用典[方法点拨]《锦瑟》一诗中四处用典,或写年轻时沉迷的美好情境;或写恨怀、伤感之情;或写复杂的怅惘之情。
    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说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即是用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用典既要师其意,尚须能于故中求新,更须能令如己出,而不露痕迹,所谓“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方为佳作。
    诗歌用典有如下功用:(1)使立论有根据——引前人之言或事,以验证作者之理论。即《文心雕龙》所谓“援古以证今”也。如李商隐之《有感》诗:中路因循我所长,古来才命两相妨。劝君莫强安蛇足,一盏芳醪不得尝。
    其中“蛇足”一词,即引自《战国策》“画蛇添足”的典故。李诗即以此作为引证,使之为立论根据。(以喻勿另生枝节也)(2)方便于比况和寄意——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婉转道出作者之心声,即所谓“据事以类义”也。如苏东坡之《仇池石》一诗,即借蔺相如“完璧归赵”之典故,委婉地表达出作者之心意,而不致令受者有太大之难堪。
    (3)减少语辞之繁累——诗句之组成,应力求经济,尤其近体诗有其一定之字数限制,用典可减少语辞之繁累。如李商隐之《览古》诗:莫恃金汤忽太平,草间霜露古今情。空糊赦壤真何益,欲举黄旗竟未成。长乐瓦飞随水逝,景阳钟堕失天明。回头一吊箕山客,始信逃尧不为名。
    诗中“长乐瓦飞”一典出自《汉书》,“景阳钟”之典出自《南史》,“箕山客”一词乃指尧之许由也,出自《庄子》。如此利用有限之文字,即将所欲表达之意念,呈现在读者眼前,故可减少语辞之繁累。(4)充实内容、美化词句——用典可使文辞妍丽,声调和谐,对仗工整,结构严谨,从而增加外形之美与丰富之内涵。
    [学以致用]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回答问题。踏莎行①□ 秦 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②,鱼传尺素③。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④流下潇湘去?
    【注】 ①此词一题“郴州旅舍”,是宋哲宗绍圣四年秦观在郴州贬所时所作。②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中有“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③鱼传尺素:《古诗》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④为谁:为什么。
    善于用典是这首词的特点之一。“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这两个典故在词中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看李商隐李商隐诗现存约六百多首,其中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的诗,情思婉转,辞藻典雅,摹写曲折入微。当然也有一些诗篇绮语飞荡,轻薄浮艳,透露出作者沉湎于情爱而不能自拔的心境。他的诗意往往是避真就幻,刻意求曲,打破了时空顺序,混淆了实虚境界,透过一种象征手法把感情宣泄出来。
    由于省略了表面和内在的过渡和关联,诗句间跳跃很大。再加上他多愁善感和政治上的沉浮,使人读起来感到晦涩难懂,如雾里看花,后人评价极为分歧。如王渔洋诸人,曾发过“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感叹。
    正如我们看凡·高的画,有些色彩和构图并不能理解,凡·高用他精神病人的眼光来审视这个世界,以至他的画含着诡异的力量和神秘的风情,李商隐用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激情描摹爱的婉曲,祭奠流逝的感动、心中的伤痕和逝去的爱人,自有他的道理,何况他的爱恨情仇并不准备给后人观看。我联想到已故学者陆侃如和冯沅君伉俪,一辈子相濡以沫,他们那句“兔儿永在你笼中”的爱情隐语,不也成了谜,谁能解读得清楚?
    李商隐一生,命运乖戾,怀才不遇,在时代的倾轧下,无法大声呐喊,于寂寞和困苦中,只能尝试去和自己对话,把自己不遇的悲哀写于幽怨之中,把自己的千千心结,尽藏在那呕心沥血的诗里。对爱的执著,虽造就了低回再三的震悚,但终究仍在自我的困境中徘徊。凝练的文字,奏出凄美的音调;含蓄的语言,表达了深切的情感,不过却显现出一种残缺的美丽。但诗人那种热切的入世情怀,没落的时代感伤,注入瑰丽诗境的凄凉,都是字字血泪,当是无法磨灭的。
    《旧唐书》说李商隐“恃才诡激,俱无持操”,《新唐书》说李商隐“诡薄无行”,这都源于李商隐一生四次虽短暂坎坷,但却销魂蚀骨的感情经历。苏雪林女士认为李商隐的爱情“是千古以来文人中罕有的奇遇,情史中的第一悲剧”。但是也有不少学者总以为李商隐种种均系子虚乌有,野史笔记所记当不得真。
    其实任何人文科学都离不开这个“情”字,问天下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李商隐那些情动天地、爱撼山岳的吟咏不仅源于心灵中感动的升华,更是和鸣着宇宙万物本有的共同律动。这才有永恒,这才有真理。抽去了“情”,那些干巴巴的汉字还有什么韵味?
    爱情,成了李商隐诗中最重要的主题,而一生四次的爱情却如此艰难,更增添了李商隐一生的悲苦。爱情的本质,究竟如烈火猛烈,一燃即尽,还是应似江水不断,天长地久?婚姻究竟是对爱情的承诺,还是该留下无尽的遗憾?爱情最完美的时候,是抓在手中诚惶诚恐,还是存在于失去时的无限思念?
    爱情难道这样不可靠?爱得轰烈,到头来又如水般清,爱得冷静,却总是擦肩而过。李商隐一生所求,终成水中月,镜中花,只留下哀怨千古的歌吟,在一片岑寂中,冷中凝香,幽幽飘来……让我们跟着李商隐的爱情心路,去领悟他曾翻江倒海的心底波澜。
    [赏析] 本文虽题为“我看李商隐”,但作者并没有架空分析,而是紧密结合李商隐其人及其生活的时代,以事实为依据,分析了他的思想、感情、诗风,把一个真实的李商隐推到了读者面前,仿佛触手可及。这一切都源于作者对李商隐的钟情及驾驭语言文字的本领。
    相关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课前预习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脉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3 *哈姆莱特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3 *哈姆莱特说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脉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三14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三14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课文课件ppt,共60页。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