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2.3走进实验室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 同步练习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1.2.3走进实验室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 同步练习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01
    1.2.3走进实验室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 同步练习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02
    1.2.3走进实验室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 同步练习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03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第一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第二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第二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当堂检测题,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答案】D,【答案】B,【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将刚刚萌发、带有小芽的大麦充分研磨后,过滤得到组织样液。在组织样液中加入下列试剂后振荡均匀,有关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加入苏丹Ⅲ染液,溶液呈红色,证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脂肪
    B. 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溶液呈砖红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麦芽糖
    C. 加入碘液,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淀粉
    D. 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蛋白质
    在可溶性还原糖、油脂、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 )
    A. 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
    B. 花生种子富含油脂且子叶肥厚,是用于油脂鉴定的好材料
    C. 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 马铃薯块茎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是进行可溶性还原糖鉴定的理想材料
    如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B. ①、②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
    C. 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
    D. 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油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当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会变暗
    B. 在切片上滴加50%的乙醇溶液是为了加快染色
    C. 观察装片时需先用低倍物镜找到已染色的材料
    D. 所用检测试剂为苏丹Ⅲ染液
    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 ℃左右(此时产生淀粉酶的速度最快)。取适量小麦种子在20 ℃和30 ℃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作如下处理: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加热至50 ℃左右,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用于该实验的斐林试剂不能直接用于检测蛋白质
    B. 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 若想检测淀粉酶的活性,该实验也可以选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
    D. 由于斐林试剂不稳定,在使用斐林试剂时要先向提取液中加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再加入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
    下列关于肽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分子中含有8个肽键
    B. 蛋白质是由2条或2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
    C. 蛋白质变性是由于肽键的断裂造成的
    D. 变性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下列有关蛋白质的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一条多肽链分解成n条短肽链时,增加的羧基数为(n-1)
    B. 蛋白质加热后会变性,就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C. 肽键的连接方式不同是影响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D. 雄性激素是蛋白质类激素,其功能体现了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作用
    下列实验思路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证明蛋白酶具有水解蛋白质作用的实验中,在装有蛋清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馏水,一段时间后滴加双缩脲试剂观察是否变成紫色
    B. 用一个洋葱可以完成三个实验:①用鳞片叶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②培养根尖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③用长出的管状叶提取并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C. 证明酶具有专一性的实验中,向装有等量、等浓度淀粉溶液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淀粉酶、蔗糖酶,然后滴加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观察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
    D. 用藓类的小叶制成临时装片,先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再滴0.3 g/mL的蔗糖溶液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细胞中的叶绿体有助于质壁分离现象的观察
    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 1、3号试管内都呈蓝色,5号试管无色
    B. 3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C. 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D. 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
    某校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义务为糖尿病患者检测尿液,看其是否康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所用试剂为质量浓度为0.1 g/mL 的NaOH 溶液和0.01 g/mL 的CuSO4溶液
    ②向尿液中先加入NaOH 溶液,摇荡均匀后,再加入CuSO4溶液
    ③向尿液中加入试剂后,50~65 ℃条件下隔水加热,观察是否有紫色反应
    ④为了使结果更可信,应取等量的含有蔗糖的蒸馏水溶液作为对照组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
    亳州“古井贡酒”生产发酵中需用到表芽浆,对萌发、带有小芽的大麦充分研磨后,过滤得到组织样液.在组织样液中加入下列试剂后振荡均匀,有关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加入苏丹Ⅲ染液,溶液呈橘黄色,证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脂肪
    B. 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溶液呈砖红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麦芽糖
    C. 加入碘液,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淀粉
    D. 如果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蛋白质,那么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会呈紫色
    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还原糖、脂肪的鉴定通常分别使用双缩脲试剂,苏丹Ⅳ试剂
    B. 鉴定还原糖、蛋白质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C. 用于配制双缩脲试剂和配制斐林试剂的NaOH溶液可以共用
    D. 脂肪、蛋白质鉴定时分别可见橘黄色颗粒、蓝色反应
    下图表示细胞中几种化学元素与相应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其中①③④代表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⑤具有催化作用,则①可与双缩脉试剂反应显紫色
    B. 若②具有保温和保护作用,则②比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多
    C. 若⑥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则③中不含单糖
    D. 若⑦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④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海藻糖是由两个吡喃环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非还原二糖。《自然》杂志曾指出“对许多生命体而言,海藻糖的有与无,意味着生命或者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海藻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可产生砖红色沉淀
    B. 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麦芽糖和乳糖
    C. 组成海藻糖的化学元素与磷脂的化学元素相同
    D. 脱水缩合反应还可发生在核苷酸形成核酸的过程中
    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吡罗红能使HIV的遗传物质呈现红色
    B. 入侵到成熟红细胞内的HIV会利用其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C. 由于成熟红细胞内没有线粒体,HIV缺少能量而无法增殖
    D. CD4是成熟红细胞合成的一种抗体,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下表中,关于食品检验的设计及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下列关于“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常用红番茄、马铃薯等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B. 蛋白质鉴定实验中,加入的NaOH溶液可为颜色反应提供碱性环境
    C. 脂肪鉴定实验中,加入50%的酒精是为了溶解组织中的油脂
    D. 脂肪鉴定实验中,花生子叶细胞间不可能观察到橘黄色小颗粒
    下列关于“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光合作用一定发生在叶绿体中 ②有氧呼吸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③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④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一定是蛋白质
    ⑤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⑥用斐林试剂检验某植物组织样液,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说明该样液中一定含有葡萄糖
    A. 有四个正确B. 有三个正确C. 有一个正确D. 全部不正确
    在 1、3、5 号试管中分别加入 2 mL 蒸馏水,2、4、6 号试管中分别加入 2 mL 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 1~4 号试管中滴加适量斐林试剂,5、6 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 1、3、5 号试管内都呈蓝色
    B. 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C. 4 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D. 1、4 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 号试管内呈紫色
    实验测得小麦、大豆、花生三种生物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含量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向小麦种子的研磨滤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混合后即出现砖红色
    B. 选用花生种子检验细胞中有脂肪存在时可能需要使用显微镜
    C. 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大豆组织样液中存在蛋白质,加热发生紫色反应
    D. 还原糖鉴定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备用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5.0分)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等都会使蛋白质变性。现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已知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的水解。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配制好的斐林试剂、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
    (1)请将下列打乱的实验步骤进行合理排序,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向A试管加10滴无水乙醇,向B试管加_______________
    b.向两支试管中加入1 mL斐林试剂摇匀,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 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c.向A、B两试管再加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
    d.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入1 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e.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 min进行反应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照组是___________。
    海藻糖是由两个葡萄糖(G)结合而成的非还原性二糖,其结构稳定、耐高温,能帮助酵母菌克服极端环境。在无压力状态下,葡萄糖的代谢产物 G6P 和 UDPG 可抑制海藻糖合成酶基因(TPS 复合体)的表达,胞内海藻糖水解酶(Nth1)水解已经存在的海藻糖,分解膜外海藻糖的水解酶(Ath1)处于小液泡中 (如图所示)。在有压力状态下,TPS 复合体激活,Nth1 失活,转运蛋白(Agt1)将细胞内海藻糖运至膜外,结合在磷脂上形成隔离保护,酵母菌进入休眠状态以度过恶劣的环境。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与大肠杆菌细胞相比,酵母菌细胞最主要的结构特征是_____。在无压力状态下,细胞内海藻糖含量低的原因是______。
    (2)在有压力状态下,TPS 复合体激活,胞内产生大量海藻糖,此时磨碎酵母菌制成溶液,加入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出现”或“不出现”)砖红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
    (3)发面时所用的干酵母因海藻糖的保护而表现为代谢_____,对其活化的过程中,酵母菌的变化有______、________,由于海藻糖被分解为葡萄糖,葡萄糖的代谢产物 G6P 和 UDPG抑制 TPS 复合体基因的活性,在这种调节机制下,酵母菌迅速活化,从而适应环境。
    如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A、B表示细胞膜的两侧.请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膜的结构模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1表示_________________,动物细胞吸水时1的厚度会变小,这说明1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______(填字母)侧是细胞膜外侧,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
    (4)人体器官移植时,植入的器官常常被排斥,引起这种反应与图中[ ]______(填数字和名称)具有识别功能有关。
    (5)一般在提取细胞膜时,选择的实验材料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动物细胞膜还存在_______(脂质的一种),它能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它的元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
    (7)图中3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结构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____试剂与其反应呈紫色。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等会使蛋白质变性。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会生成还原糖。现请你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取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等量混合,配制成斐林试剂;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
    (1)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1 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向A试管加 ,向B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向A、B两试管再加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 min;
    ③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 mL 并摇匀,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 min,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乙醇的有无,起对照作用的是 试管。
    为探究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研究小组利用下列供选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材料用具:玉米籽粒;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缓冲液,淀粉,淀粉酶等; 研钵,水浴锅,天平,试管,滴管,量筒,容量瓶,显微镜,玻片,酒精灯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蛋白质 (肽类)含量变化,在不同发芽阶段玉米提取液中分别加入试剂 ,比较颜色变化。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 (填序号)。
    ①试管②滴管③量筒④酒精灯⑤显微镜
    (2)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变化 ,将不同发芽阶段的玉米籽粒纵切,滴加 ​​​​​​​, 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胚乳呈蓝色块状,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物变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3)为了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作用的结果 ,设计了如下实验:在 1~4 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如图所示),40 ℃温水浴(恒温处理)30 min 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 60 ℃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设置试管 1 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管 2 中应加入的 X 是______________的提取液。
    ③预测试管 3 中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解答】
    A.苏丹Ⅲ染液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而不是红色,A错误。
    B.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溶液呈砖红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还原糖,但不一定麦芽糖,B错误。
    C.淀粉遇碘液变蓝,因此加入碘液,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淀粉,C正确。
    D.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呈紫色反应不是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蛋白质,D错误。
    故选C。

    2.【答案】D
    【解析】
    【解答】
    A、鸡蛋清含蛋白质多,且无色,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A正确;
    B、花生种子富含油脂且子叶肥厚,是用于油脂鉴定的好材料,B正确;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C正确;
    D、马铃薯块茎中含有较多的糖,即淀粉,属于非还原糖,不能作为可溶性还原糖鉴定的理想材料,D错误。
    故选:D。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
    本题考查检测还原糖实验、检测蛋白质实验、检测脂肪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3.【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的分类,还原糖与非还原糖的种类,对于相关知识点的区分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是由2分子单糖形成的,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
    ​​​​​​​【解答】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单糖不可继续水解,A错误;
    B.①为单糖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②中蔗糖不是还原性糖,B错误;
    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肌糖原可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纤维素只能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不可作为贮能物质,C错误;
    D.④是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D正确。
    故选D。
    4.【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检测脂肪的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则、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解答】
    A.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A正确;
    B.检测生物组织中油脂时,在切片上滴加50%的乙醇溶液是为了洗去多余的苏丹Ⅲ染液,B错误;
    C.观察装片时需先用低倍物镜找到已染色的材料,C正确;
    D.所用检测试剂为苏丹Ⅲ染液,D正确。
    ​​​​​​​故选B。
    5.【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酶的作用和还原性糖的鉴定,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答】
    A.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中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不同,用于该实验的斐林试剂不能直接用于检测蛋白质,A正确;
    B.根据题干可知,小麦种子萌发时能产生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成还原糖,同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故试管乙比试管甲含有的还原糖多,出现砖红色的程度高于甲,丙中的淀粉没有分解,因此不能出现砖红色沉淀,但由于斐林试剂的颜色为蓝色,故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B正确;
    C.若想检测淀粉酶的活性,该实验也可以选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C正确;
    D.使用斐林试剂时,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与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等量混合后使用,D错误。
    故选D。
    6.【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等知识,考生识记蛋白质的合成和相关计算,明确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环状八肽由8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数与氨基酸数相等,都是8个,A正确;
    B.蛋白质具有多样性,可能由1条多肽链构成,也可能由2条或2条以上多肽链构成,B错误;
    C.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肽键没有断裂,C错误;
    D.变性蛋白质含有肽键,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错误。
    ​​​​​​​故选A。
    7.【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蛋白质的结构特点及原因,功能特点和实例,以及变性问题等知识。着重考查学生识记、理解能力及相关计算能力。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理解蛋白质分子多样性和蛋白质变性的原因,以及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并能够根据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解答】
    A、一条多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n条多肽链至少含有n个氨基和n个羧基,因此一条多肽链分解成n条短肽链时增加的氨基和羧基分别为(n-1),A正确;
    B、蛋白质加热后会变性,其空间结构被破坏,但没有破坏肽键,变性的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还能发生紫色反应,B错误;
    C、不同蛋白质中的肽键结构以及连接方式都是相同的,不是影响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C错误;
    D、雄性激素的化学本质为固醇,不是蛋白质,D错误;
    故选A。

    8.【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叶绿体、蛋白质鉴定的等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解答】
    A.加入蛋白酶的试管中蛋白质水解产生多肽,多肽中含有肽键,再有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利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能够产生紫色,加入蒸馏水的试管不能分解蛋白质,也会变成紫色,因此该实验思路不能证明蛋白酶能够水解蛋白质,A符合题意;
    B.用一个洋葱可以完成三个实验:①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色素含量较多,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②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③洋葱的绿色管状叶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B不符合题意;
    C.证明酶具有专一性的实验中,加入淀粉酶的试管中,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成还原糖,然后滴加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加入等量、等浓度的蔗糖酶的试管中,不能水解淀粉,滴加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C不符合题意;
    D.先使用清水制作藓类小叶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叶绿体形态和分布,然后再滴0.3 g/mL的蔗糖溶液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由于细胞中存在叶绿体,有助于观察质壁分离现象,D不符合题意。
    9.【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鉴定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解答】
    A.由题意可知,1、3、5试管中分别加入了2mL蒸馏水,斐林试剂是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混合物,混合后生成了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因此1、3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后呈蓝色,5试管加入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中有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因此5号试管加入双缩脲试剂呈蓝色,A错误;
    B.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含还原糖,还原糖与斐林试剂的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甲组实验没有水浴加热,2号试管无砖红色出现,乙组实验有水浴加热过程,4号试管出现砖红色,B错误;
    C.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中含有蛋白质,6号试管加入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应呈现紫色,C错误;
    D.由BC选项分析可知,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D正确。
    ​故选D。
    10.【答案】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实验,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解答】
    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可用斐林试剂检测,所用试剂是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0.05 g/mL的CuSO4溶液,①错误;两种试剂应先等量混合之后再加入尿液中,②错误;向尿液中加入试剂后,50~65 ℃水浴加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出现,③错误;为了使结果更可信,应取等量的含有葡萄糖的水溶液为对照组,因为蔗糖不是还原性糖,④错误。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淀粉遇碘液变蓝。
    【解答】
    A.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因此加入苏丹Ⅲ染液,溶液呈橘黄色,证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脂肪,A正确;
    B.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溶液呈砖红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还原糖,但不能说明就含有麦芽糖,B错误;
    C.淀粉遇碘液变蓝色,发芽的大麦的组织样液加入碘液,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淀粉,C正确;
    D.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如果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蛋白质,那么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会呈紫色,D正确。
    故选B。
    1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分子,考查对有机物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识记。有机物检测实验可以从实验材料、检测试剂、检测结果三个角度掌握。
    【解答】
    A.还原糖、脂肪的鉴定通常分别使用斐林试剂、苏丹Ⅲ或苏丹Ⅳ试剂,A错误;
    B.鉴定蛋白质不需要进行水浴加热,B错误;
    C.用于配制双缩脲试剂和配制斐林试剂的NaOH溶液浓度相同,可以共用,C正确;
    D.脂肪可被苏丹Ⅲ染为橘黄色,蛋白质鉴定时可见紫色反应, D错误。
    ​故选C。
    1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解答】
    A.若⑤具有催化作用,则⑤是蛋白质,⑤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A错误;
    B.若②具有保温和保护作用,则②是脂肪,则②比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多​,B正确;
    C.若⑥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则③是核苷酸,含有五碳糖,C错误;
    D.若⑦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④是葡萄糖,动植物细胞都有葡萄糖,D错误。
    故选B。
    14.【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答】
    A.根据题意海藻糖为非还原糖,故不能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A错误;
    B.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B错误;
    C.根据题意海藻糖为糖类,故组成海藻糖的化学元素为C、H、O,磷脂的化学元素为C、H、O、N、P,C错误;
    D.脱水缩合反应还可发生在核苷酸形成核酸的过程中,D正确。
    ​​​​​​​故选D。
    15.【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HIV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分析能力。
    【解答】
    A.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可被吡罗红染成红色,A正确;
    BC.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需依赖宿主活细胞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成熟哺乳动物红细胞无核糖体,所以入侵到成熟红细胞内的HIV无法合成蛋白质,导致其无法增殖,BC错误;
    D.CD4是一种受体蛋白,且浆细胞才能合成抗体,D错误。
    故选A。
    16.【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鉴定相关的知识点,熟知有机物鉴定的原理、试剂和结果是解题的关键,题目较简单。
    【解答】
    A.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A错误;
    B.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反应,B错误;
    C.碘液与淀粉呈蓝色,所以结论是某奶片中含有淀粉,不能证明没有蛋白质,C错误;
    D.常见的还原性糖有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D正确。
    ​​​​​​​故选D。
    17.【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解答】
    A.红番茄的颜色会干扰颜色反应,马铃薯富含淀粉,淀粉没有还原性,所以不能用红番茄、马铃薯等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A错误;
    B.蛋白质鉴定实验中,加入的NaOH溶液可为颜色反应提供碱性环境,B正确;
    C.脂肪鉴定实验中,加入50%的酒精是为了洗去浮色,C错误;
    D.脂肪鉴定实验中,花生子叶细胞间可能观察到橘黄色小颗粒,D错误。
    故选B。
    18.【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
    ①蓝藻没有叶绿体,但是含有叶绿素,因此能够进行光合作用,①错误;
    ②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有的原核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蓝藻等,②错误;
    ③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③错误;
    ④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一定含有肽键,但是不一定是蛋白质,④错误;
    ⑤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即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⑤正确;
    ⑥用斐林试剂检验某植物组织样液,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说明该样液中一定含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等,⑥错误。
    只有⑤正确,综上分析ABD错误,C正确。
    19.【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鉴定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解答】
    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蒸馏水,加入斐林试剂试剂或双缩脲试剂表现出的颜色是斐林试剂试剂或双缩脲试剂的颜色,为蓝色,A正确D错误。4号试管有还原糖,水浴加热下与斐林试剂试剂反应呈红色,B错误。6号试管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呈紫色,C错误。
    20.【答案】B
    【解析】解:A、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且小麦种子富含的淀粉不是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A错误;
    B、选用花生子叶切片检验细胞中有脂肪存在时需要使用显微镜,B正确;
    C、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大豆组织样液中存在蛋白质时不需要加热,C错误;
    D、斐林试剂应该现配现用,D错误。
    故选:B。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淀粉遇碘液变蓝。
    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21.【答案】(1)d、a、c、e、b;10滴蒸馏水
    (2)A试管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
    (3)无水乙醇的有无;B试管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探究乙醇是否使蛋白质变性实验,意在提升考生的实验能力。对实验目的、原理和实验变量的分析是解题的突破口,对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对照原则与单一变量原则的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 1)分析题干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由实验目的和实验材料推出实验原理是: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成可溶性还原糖,可溶性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若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唾液淀粉酶活性丧失,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若乙醇不能使蛋白质变性,唾液淀粉酶具有活性,出现砖红色沉淀;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乙醇的有无,因变量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其他变量属于无关变量,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与单一变量的原则。
    故实验步骤是:
    d.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入1 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a.向A试管加10滴无水乙醇,向B试管加10滴蒸馏水
    c.向A、B两试管再加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
    e.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 min进行反应
    b.向两支试管中加入1 mL斐林试剂摇匀,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 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本实验是探究实验,乙醇可能使蛋白质变性,也可能乙醇不能使蛋白质变性,因此预期实验结果可能的情况是:A试管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3)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乙醇的有无,因变量是A、B试管中的颜色变化,A试管是实验组,B试管是对照组。
    故答案为:
    ​​​​​​​(1)d、a、c、e、b;10滴蒸馏水
    (2)A试管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
    (3)无水乙醇的有无;B试管

    22.【答案】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受抑制,海藻糖的合成受影响;Nthl水解胞内已存在的海藻糖 出现 酵母菌细胞内除了含有海藻糖,还有葡萄糖等还原糖 缓慢 Nthl活化分解胞内海藻糖 Athl转运到膜外分解膜外海藻糖
    【解析】解:(1)与大肠杆菌细胞相比,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其主要的结构特征是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据题图分析可知,在无压力状态下,酵母菌细胞中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受抑制,海藻糖的合成受影响;同时Nthl水解胞内已存在的海藻糖,因此细胞内海藻糖含量较低。
    (2)据图分析可知,在有压力状态下,TPS复合体激活,胞内产生大量海藻糖,虽然海藻糖是由两个葡萄糖(G)结合而成的非还原性二糖,但酵母菌细胞内还有葡萄糖等还原糖,此时磨碎酵母菌制成溶液,加入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3)发面时所用的干酵母因海藻糖的保护而表现为代谢缓慢,对其活化的过程中,酵母菌内的变化是Nthl活化分解胞内海藻糖、Athl转运到膜外分解膜外海藻糖。
    故答案为:
    (1)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受抑制,海藻糖的合成受影响;Nthl水解胞内已存在的海藻糖
    (2)出现 酵母菌细胞内除了含有海藻糖,还有葡萄糖等还原糖
    (3)缓慢 Nthl活化分解胞内海藻糖 Athl转运到膜外分解膜外海藻糖
    题图分析:在无压力状态下,葡萄糖的代谢产物G6P和UDPG可抑制海藻糖合成酶基因(TPS复合体)的表达,此时,胞内海藻糖水解酶(Nthl)水解已经存在的海藻糖,分解膜外海藻糖的水解酶(Ath1)处于小液泡中。在有压力状态下,TPS复合体被激活,Nth1失活,转运蛋白(Agt1)将细胞内海藻糖运至膜外,结合在磷脂上形成隔离保护,酵母菌进入休眠状态以度过恶劣的环境。
    本题主要考查酵母菌细胞内海藻糖在不同条件下的代谢及还原糖的鉴定等知识,目的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够利用所学知识灵活的解决问题。
    23.【答案】(1)流动镶嵌模型
    (2)磷脂双分子层;流动性
    (3)A;糖蛋白分布在A侧
    (4)2;糖蛋白
    (5)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6)胆固醇;C、H、O
    (7)氨基酸;;双缩脲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以及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等知识,考生要能够识记细胞膜的结构,明确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膜的外表面;能够运用结构决定功能的观点解决相关问题;识记生物膜的功能特性等知识。
    分析图解:图中1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2是糖类和蛋白质构成的糖蛋白,与细胞的识别功能有关;3是蛋白质.由于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膜的外表面,因此A表示细胞膜外,B表示细胞膜内侧。
    【解答】
    (1)分析图解可知,所示膜的结构模型为流动镶嵌模型。
    (2)分析图解可知,图中1表示磷脂双分子层,它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动物细胞吸水时1磷脂双分子层的厚度会变小,这说明1磷脂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
    (3)由于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膜的外侧,因此A表示细胞膜外侧,B表示细胞膜内侧。
    (4)人体器官移植时,植入的器官常常被排斥,引起这种反应与图中2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有关。
    (5)一般在提取细胞膜时,选择的实验材料多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含膜的结构只有细胞膜。
    (6)动物细胞膜还存在胆固醇(脂质的一种),它能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它的元素组成为C、H、O。
    (7)图中3为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结构通式为
    ,蛋白质可以用双缩脲试剂与其反应呈紫色。
    24.【答案】(1)①5滴蒸馏水;③斐林试剂
    (2)①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不出现
    ②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也出现
    (3)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探究乙醇是否使蛋白质变性实验,意在提升考生的实验能力。对实验目的、原理和实验变量的分析是解题的突破口,对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对照原则与单一变量原则的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1)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1 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向A试管加5滴蒸馏水,向B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向A、B两试管再加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 min;
    ③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 mL斐林试剂并摇匀,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 min,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不出现,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②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也出现,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3)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乙醇的有无;因变量是A、B试管中的颜色变化;A试管是对照组,B试管是实验组。 ​

    25.【答案】(1)双缩脲;①②③
    (2)碘液;玉米发芽过程中胚乳中的淀粉逐渐减少
    (3)①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性糖
    ②发芽玉米
    ③蓝色 →砖红色
    【解析】
    【分析】
    本题探究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分析能力和对物质的鉴定能力。
    【解答】
    (1)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蛋白质(肽类)含量变化,在不同发芽阶段玉米提取液中,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比较颜色变化。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①试管、②滴管、③量筒。
    (2)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变化,将不同发芽阶段的玉米籽粒纵切,滴加碘液,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胚乳呈蓝色块状,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物变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玉米发芽过程中胚乳中的淀粉逐渐减少。
    (3)为了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玉米发芽过程中产生的淀粉酶作用的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该实验继续以下分析:
    ①设置试管1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性糖 。
    ②试管2中应加入的X是发芽玉米的提取液。
    ③预测试管3中的颜色变化是加入的蓝色斐林试剂,在加热的条件下与还原性糖生成砖红色沉淀。
    故答案为:
    ​​​​​​​(1)双缩脲;①②③
    (2)碘液;玉米发芽过程中胚乳中的淀粉逐渐减少
    (3)①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性糖
    ②发芽玉米
    ③蓝色→砖红色 选项
    探究主题
    检测试剂
    预期结果
    结论
    A
    某色拉油是否含有脂肪
    苏丹Ⅲ染液
    红色
    含有脂肪
    B
    某口服液中是否含有氨基酸
    双缩脲试剂
    紫色
    含有氨基酸
    C
    某奶片是否添加淀粉
    碘液
    蓝色
    含有淀粉,不含有蛋白质
    D
    某无糖饮料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
    含有还原糖,但不一定是葡萄糖
    相关试卷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课后复习题,共4页。

    苏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节 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精练: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节 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精练,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1g/mL的NaOH溶液和0,【答案】B,【答案】A,【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一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第二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练习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第二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练习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答案】D,【答案】C,【答案】A,【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1.2.3走进实验室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 同步练习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