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同步练习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同步练习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01
    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同步练习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02
    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同步练习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03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优秀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优秀课后练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学生实验,0分),【答案】C,【答案】A,【答案】D,5cm;,【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同步练习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3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2cm处时,则

    A. 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
    D.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1. 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A. 缩小的虚像
    B. 放大的虚像
    C. 缩小的实像
    D. 放大的实像

    1.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焦距是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处时


    A. 光屏在“”区域内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B. 光屏在“”区域内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C. 在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倒立的像
    D. 在光屏上得到的是缩小、正立的像

    1. 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屏,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当物体距透镜8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 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C. 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 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1. 如图所示小问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获得的有关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甲,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
    B. 图乙,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此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制成的光学仪器是投影仪
    C. 图丙,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成像时的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像,成实像时
    D. 图丙,当时,物体移动速度大于像移动的速度

    1. 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当蜡烛距透镜15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蜡烛距透镜45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B. 蜡烛距透镜20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C. 蜡烛距透镜18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D. 蜡烛距透镜6cm时,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1. 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刚好成清晰的像。若凸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观察到
       

    A. 正立放大的虚像 B. 倒立等大的实像
    C. 倒立放大的实像 D. 倒立缩小的实像

    1.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B. 时,光屏上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C. 像距v、物距u和焦距f满足关系:
    D. 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1. 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蜡烛、光屏的位置可在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若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A. 在光屏上不再呈现像 B. 在光屏上呈现缩小的像
    C. 隔着透镜可以看到蜡烛的像 D. 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像

    1. 如图所示是“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操作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从图甲中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
    B. 如图乙所示,向左适当移动光屏可以得到缩小的实像
    C. 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30cm处,光屏上可得到等大的实像
    D. 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45cm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缩小的实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1. 小强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清晰的像,当他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时,光屏上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有他指尖的像;这时光屏上所成的像会______选填“变亮”“变暗”或“亮度不变”
    2. 某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

      该同学看到光屏上所成的像是一个烛焰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此像的成像原理与______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相同;
      蜡烛发出的光在光屏上发生了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
    3.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e五个位置,如图所示。其中蜡烛放在______处所得的实像最小,放在______处所得的实像与烛焰大小相同,放在______处所得到的实像比烛焰大,放在______处能看到放大虚像。若在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的烛焰像偏左偏上,为了使烛焰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应向______、向______调烛焰位置。选填“上”、“下”、“左”、“右”


    1. 小明同学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光心20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等大的像。则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将蜡烛移到距透镜光心25厘米处时,应调节光屏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甲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图乙是他某次实验情景,此时他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实验过程中,蜡烛在燃烧中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2. 图中,是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光屏上得到最清晰像时的位置。请你在图中画出其所对应的物体AB的大致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1. 如图所示是小明和同学共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情景。

      若光屏上清晰的像的位置如图所示,若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蜡烛向______方向移动选填:“上”或“下”
      蜡烛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到达光屏,在光屏上发生了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若小明实验规范,测量准确,根据实验记录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实验序号

    物距

    相距

    像的性质

    1

    12

    24

    倒立、放大、实像

    2

    16

    16

    倒立、等大、实像

    3

    20

    倒立、缩小、实像

    1.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当烛焰、凸透镜与光屏如图甲放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像,该像是倒立______的,若将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若不移动光屏,在凸透镜前适当的位置放置合适的______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也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如图乙,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人眼观察到其放大的像,若将一不透明的光屏置于图中虚线处,则人眼观察到烛焰的像______
      A.没有变化会被遮挡能成在光屏上亮度变暗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1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2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______调节。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 小明利用凸透镜、刻度尺等进行以下探究:
      如图所示,烛焰与凸透镜的距离是______ cm,若仅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等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 cm
      将蜡烛移至48cm处,要在光屏上得以清晰的像,光屏需要______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此时光屏上得到的是______ 的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距离凸透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物体等大的像,此时物距等于像距等于二倍焦距,所以凸透镜焦距:
    若现将物体移至透镜前12cm处时,物距:,满足条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光屏上不会出现像,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
    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是记熟成像规律,并搞清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2.【答案】D
     

    【解析】解:装有水的烧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由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D
    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特点,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寻找规律,要求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做到深刻理解,并能灵活应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3.【答案】A
     

    【解析】解:凸透镜焦距是15cm,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物距为,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在1倍和2倍焦距之间,即在光具座的之间可以找到清晰的像。
    综上所述,只有选项A的说法正确。
    故选:A
    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的特点进行分析。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考查了成像特点及其应用,这是中考的热点。正确计算焦距、二倍焦距的位置、区域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A、当物体距透镜8cm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正确;
    B、当物体距透镜16cm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故B正确;
    C、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故C正确;
    D、物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增大,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远离透镜,故D错误。
    故选:D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对于一倍焦距,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二倍焦距这几点,所成的像应该熟练掌握。从图上应该准确的判断出凸透镜的焦距一倍焦距
    本题考查是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只要熟练掌握一倍焦距,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二倍焦距这几个点所成的像,就能准确判断。
     

    5.【答案】D
     

    【解析】解:A、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故A错误;
    B、由图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为照相机,故B错误;
    C、凸透镜成像时,当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时,成倒立的实像,故C错误;
    D、当时,物距的变化大于像距的变化,物体移动速度大于像移动的速度,故D正确。
    故选:D
    焦距等于焦点到凸透镜的光心的距离;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为照相机;
    凸透镜成实像时,
    时,物距的变化大于像距的变化,物体移动速度大于像移动的速度。
    本题考查学生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掌握,一定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做到灵活运用,此类题在考试中经常出现,因此要求学生审题时一定要仔细、认真。
     

    6.【答案】B
     

    【解析】解: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可知,即
    A、焦距,蜡烛距凸透镜45cm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一定成缩小的像,故A正确;
    B、焦距,蜡烛距凸透镜20cm时,物距可能大于二倍焦距,也可能在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所以可能成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成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焦距,蜡烛距凸透镜18cm时,物距可能大于二倍焦距,也可能在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所以可能成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成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
    D、焦距,蜡烛距凸透镜6cm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一定成放大的虚像,故D正确。
    故选:B
    要想判断凸透镜成像的性质,需要比较物距跟焦距的大小关系,题中已知物距大小,能否根据题意准确判断焦距的大小是本题的解题关键所在,根据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可知,即,然后根据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跟焦距之间的大小关系,可判断凸透镜成像的性质。
    明确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入手点;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由图可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有,即,解得
    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处,此时的,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D
    凸透镜成实像时,当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由此求出焦距范围;
    凸透镜成像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规律的内容,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求出焦距的大小。
     

    8.【答案】D
     

    【解析】解:如图,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
    A、凸透镜的焦距是,当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正确;
    B、凸透镜的焦距是,当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B正确;
    C、在图象中取几个点,带入数据验证可知,像距v、物距u和焦距f满足关系:,故C正确:
    D、物距从15cm增大到30cm时,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光屏上成实像,物远像近像变小,故D错误。
    故选:D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一般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难度不大。
     

    9.【答案】B
     

    【解析】解:根据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凸透镜位置不变,对调蜡烛和光屏,光屏上能成像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故选:B
    根据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凸透镜位置不变,对调蜡烛和光屏,光屏上还能得到一个像,原来像比物体大,现在像比物体小。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难度不大。
     

    10.【答案】D
     

    【解析】解:A、由甲图可知该透镜焦距为,故A正确;
    B、由图可知,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向左适当移动光屏可以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
    C、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30cm处,此时的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所以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故C正确;
    D、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45cm处,物距小于焦距,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D错误。
    故选:D
    凸透镜的焦距是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的点到光心的距离;
    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虚像;
    物距小于焦距,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不仅要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而且要善于总结规律。
     

    11.【答案】不会  变暗
     

    【解析】解:当他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时,手指没有在一倍焦距以外,光屏上不会有手指的像。
    用手指遮挡凸透镜,手指遮挡了入射光线,导致折射光线变少,会聚成的像变暗。
    故答案为:不会;变暗。
    物体在光屏上成像,物体要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外。
    发光体射出的光线,有无数条射向凸透镜,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像,用手指遮挡凸透镜,手指遮挡了光线,折射光线变少,会聚成的像变暗。
    手指触摸凸透镜,光屏上不会出现手指的像,光屏上的像大小不变,只是像变暗。
     

    12.【答案】放大  投影仪 
     

    【解析】解:由图知,当蜡烛、凸透镜位于图中刻度对应的位置时,像距大于物距,此时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能够在不同方向看到光屏上烛焰的像,可知蜡烛发出的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
    故答案为:放大;投影仪;漫。
    根据物距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进行分析,投影仪或幻灯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为能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像,应使像在光屏上发生漫反射。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知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大于物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3.【答案】a  b  c  e   
     

    【解析】解:根据一倍焦距分实像和虚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实像,小于一倍焦距时成虚像,所以abc三点成实像,e点成虚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实像越小,物距越小,实像越大,所以a点成实像最小,c点成实像最大。
    烛焰在二倍焦距b处成等大的像。
    光屏上的像偏左偏上,因此,像要向右向下移动,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根据过光心不改变方向,所以烛焰要向左向上移动。
    故答案为:abce;左;上。
    凸透镜成像时,一倍焦距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线,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成实像,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虚像;二倍焦距是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线,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缩小的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放大的像,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等大的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
    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根据这个条件判断烛焰的移动情况。
    凸透镜成像时,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在凸透镜成像习题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
    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此知识点在判断像的位置,蜡烛、凸透镜、光屏的移动时,是很重要的依据。
     

    14.【答案】10  靠近  倒立  缩小
     

    【解析】解:
    光屏上出现等大的像,可以判断这个像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所以
    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
    凸透镜的焦距10cm,物距
    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所以,
    故应调节光屏靠近透镜。
    故答案为:10;靠近;倒立;缩小。
    凸透镜成实像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列出等式求出凸透镜的焦距。
    根据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判断光屏的移动方向。
    本题通过求出凸透镜的焦距,然后根据调节后的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成像情况。
     

    15.【答案】  照相机  完整 
     

    【解析】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
    由图可知此时物距为30cm,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
    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
    蜡烛不断燃烧,烛焰不断降低,由于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则像的位置向上移动。
    故答案为:  照相机;完整;上。
    图示的是利用平行光聚焦法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若将凸透镜的部分挡住,其它部分仍能够折射光线而成像;
    根据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判断像的移动方向。
    此题考查的是凸透镜焦距的确定及成像规律和实际应用,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和基本规律的应用,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前提。
     

    16.【答案】
     

    【解析】

    【分析】
    利用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进行作图确定物体A的位置: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过凸透镜会聚在焦点上;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物体射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成像,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如果物体在像点处射出光线,做出过光心和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之后的折射情况,做出物体的位置。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过凸透镜会聚在焦点上;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解答】
    已知像,根据凸透镜的特殊光线作出物体AB;连接并延长,过点作主光轴的平行线交凸透镜一点,连接该点和凸透镜的焦点F并延长,交于一点,该点是物点A的位置,过A点垂直于主光轴画出物体如图所示:
      

    17.【答案】  漫反射  8
     

    【解析】解:由图可知,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下方,因为经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所以说明烛焰高度太高,需要将蜡烛向下调节,才能让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
    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屏表面凹凸不平,光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由表可知,当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
    故答案为:下;漫反射;
    经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屏上的像,是由于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而进入我们的眼里;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常用来求凸透镜的焦距;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探究过程及眼睛的成像原理,是基本技能和规律的考查与应用。掌握实验过程和凸透镜成像规律是解答的关键。
     

    18.【答案】放大  靠近  近视眼镜  A
     

    【解析】解:
    由图甲可知:物距小于像距,此时的,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将蜡烛远离透镜,像距变近,像变小,所以光屏应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若不移动光屏,在凸透镜前适当的位置放置近视眼镜,使像向光屏方向移动,也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若将一不透明的光屏置于图中虚线处,则人眼观察到烛焰的像没有变化;
    故答案为:放大;靠近;近视眼镜;
    根据成像规律分析即可;物距大于2f,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
    蜡烛置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实像既可以用眼看到,又可以用光屏承接;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要求。一定要注意实验前的调整工作。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19.【答案】测凸透镜的焦距 
     

    【解析】解: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平行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这一操作的目的是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实验过程中,像不能呈现在光屏的中心,是因为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在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b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上调节。
    故答案为:测凸透镜的焦距; 上。
    首先确定凸透镜的焦点,然后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当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时,像不能成在光屏的中心。
    阳光测焦距法,实验中经常出现,要从图示上读出凸透镜焦距的大小;
    调节蜡烛火焰、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20.【答案】    靠近  缩小
     

    【解析】解:由图可以看出,烛焰与凸透镜的距离是,由题意可知,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像,则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像。所以,则
    将蜡烛移至48cm处,此时物距变大,为14cm,则像距变小,光屏要靠近透镜,乘次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靠近;缩小。
    要解决此题,知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
     

    相关试卷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一、透镜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一、透镜课后作业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我们生活中常常都提到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课时训练

    2020-2021学年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二、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6.2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同步练习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