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6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热化学方程式 课件PPT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6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热化学方程式 课件PPT01
    专题6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热化学方程式 课件PPT02
    专题6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热化学方程式 课件PPT03
    专题6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热化学方程式 课件PPT04
    专题6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热化学方程式 课件PPT05
    专题6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热化学方程式 课件PPT06
    专题6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热化学方程式 课件PPT07
    专题6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热化学方程式 课件PPT08
    还剩4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专题8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优秀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专题8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优秀课件ppt,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随堂演练知识落实,课时对点练,热化学方程式,内容索引,刺激性,黏结在一起,归纳总结,放出或吸收,成为物理变化,①③④⑤⑥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知道化学反应可以实现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认识吸热和放热反应。2.知道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不同,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 程式。
    一、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1.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1)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转化形式化学反应中不仅有物质的转变,同时还伴随着 的变化。化学反应中比较常见的是化学能与热能、电能、光能等的互相转化。
    (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①实验探究
    Mg+2HCl===MgCl2+H2↑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②结论:化学反应除了有新物质生成以外,还总会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能的变化,有的 热量,有的 热量。
    2.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1)概念①放热反应: 热的化学反应。②吸热反应: 热的化学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的温度降低,该变化为吸热反应(  )(2)氢气燃烧,浓硫酸溶于水,都放出热量,这些变化都为放热反应(  )(3)化学反应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  )(4)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热能(  )(5)吸热反应需要加热才能进行,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可以进行(  )(6)火药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包括热、光、声、机械能等多种能量形式(  )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做了一个有关物质溶解和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小试管A、B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无色液体,U形管内均为滴有红墨水的水。(1)若试管A中的无色液体是稀硫酸,向A试管中加入铁粉,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提示 看到试管A中产生大量无色气泡,且U形管a、b两端液面的变化是a端液面下降,b端液面上升。
    (2)产生图1中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铁粉与稀硫酸反应放热,致使瓶内气体膨胀,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从而将U形管中的红色墨水压往U形管的右侧。(3)若试管B中的无色液体是水,向试管B中加入一种固体,且U形管的a、b两端液面的变化与图1相同,则所加固体可能是什么(从冰、氧化钙、氢氧化钠、硝酸铵、干冰五种物质中选择)?提示 由于U形管的a、b两端液面的变化与图1相同,则加入水的物质应该是溶于水或与水反应放热的物质,所以应该是氧化钙或氢氧化钠。
    (4)若试管B中的液体是NaOH溶液,若加入酸性溶液会使U形管的a、b两端液面的变化与图1相同吗?提示 由于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可以产生与图1中相同的现象。
    有关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理解的三个“不一定”(1)放热反应不一定容易发生,如合成氨反应需要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才能发生;吸热反应不一定难发生,如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在常温下就能发生。(2)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硫与铁的反应;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如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的反应。(3)放热过程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NaOH固体的溶解和浓硫酸的稀释是放热过程,但不是放热反应;吸热过程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升华、蒸发等过程是吸热过程,但不是吸热反应。
    1.概念能表示化学反应中 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2.书写——“三字诀”
    例如,已知1 ml C与1 ml O2完全反应生成1 ml CO2放出393.6 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C(s)+O2(g)===CO2(g) ΔH=-393.6 kJ·ml-1
    (1)CaCO3(g)===CaO+CO2(g) ΔH=177.7 kJ(  )(2)C(s)+H2O(g)===CO(g)+H2(g) ΔH=-131.3 kJ·ml-1(  )(3)C(s)+ O2(g)===CO(g) ΔH=-110.5 kJ·ml-1(  )(4)CO(g)+ O2(g)===CO2(g) ΔH=-283 kJ·ml-1(  )
    写出298 K时,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 ml HgO(s)分解为液态汞和氧气,吸热90.7 kJ。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gO(s)===2Hg(l)+O2(g) ΔH=181.4 kJ·ml-1[或HgO(s)===Hg(l)+
    (2)16 g固体硫完全燃烧时放出148.4 kJ的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ΔH=-296.8 kJ·ml-1]
    (3)2.00 g C2H2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99.6 kJ的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1)遵循一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一般不写反应条件)。(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3)在右端注明ΔH的符号(正号常省略)、大小及单位。(4)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化学计量数改变,ΔH的数值要相应改变。
    1.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H2SO4与Ba(OH)2溶液的反应 ②Mg与CH3COOH溶液的反应 ③燃烧反应 ④中和反应 ⑤复分解反应A.仅①②③ B.仅①②④C.仅①②③④ D.仅③④⑤
    解析 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中和反应、所有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
    2.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铝与CuCl2溶液反应B.NaOH和HCl反应C.NaOH与NH4Cl的反应D.甲烷燃烧
    解析 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B.2H2(g)+O2(g)===2H2O(l) ΔH=-484 kJ·ml-1
    3.已知在1×105 Pa、298 K条件下,2 m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D.2H2(g)+O2(g)===2H2O(g) ΔH=484 kJ·ml-1
    解析 2 m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热量,则1 m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应放出 ×484 kJ=242 kJ热量,放出热量ΔH为“-”,各物质的状态分别是H2(g)、O2(g)、H2O(g)。B项中H2O的状态应为气态;C、D两项中ΔH的符号应为“-”;A项是逆向进行的反应,ΔH为正值,数值为2 ml H2燃烧放热数值的一半,书写正确,故应选A项。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均是放热反应,分解反应均是吸热反应B.燃料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C.干冰的升华是吸热反应D.需要点燃或加热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解析 C+CO2 2CO是化合反应,但需要吸热,2H2O2===2H2O+O2↑是分解反应,但放出热量。物质的燃烧均是放热反应。判断吸热、放热反应与外部条件无关,如可燃物的燃烧需要点燃,但是放热反应。
    5.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则表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适量的N2和O2完全反应,每生成23 g NO2需要吸收16.95 kJ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ΔH=-725.76 kJ·ml-1
    N2(g)+2O2(g)===2NO2(g) ΔH=67.8 kJ·ml-1
    6.除了用手触摸和温度计测量外还可以借助其他方法感知温度的变化,如在探究化学反应过程中有热量变化时,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三套装置:
    (1)该小组选择装置Ⅰ探究Na2O2和H2O反应为放热反应,将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的试管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形管右侧液面下降,左侧液面上升
    2Na2O2+2H2O===4NaOH+O2↑
    (2)该小组选择装置Ⅱ探究硝酸铵溶于水的能量变化,当向盛有硝酸铵固体的试管中滴入少量水,发现导管中上升一段水柱,则该变化_____(填“是”或“不是”)吸热反应,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硝酸铵溶于水没有新物质生
    (3)该小组在探究镁和盐酸反应热量变化时,选择了装置Ⅲ,发现反应过程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该装置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镁和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无论是吸
    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烧杯中导管口都有气泡冒出
    题组一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1.(2020·吉林松原一中高一期中)下列对于化学反应过程的理解,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物质和能量的变化B.凡是能量变化一定发生在化学变化中C.化学反应中同时存在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D.能量的释放和吸收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
    解析 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伴随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A正确;化学变化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有能量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B错误;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符合能量守恒定律,C正确;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物质和能量的变化,且能量的释放和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二者密不可分,D正确。
    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形成化学键的过程是放热过程B.可逆反应进行的过程中没有能量变化C.在常温下可以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D.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
    题组二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3.(2019·陕西省商洛市高一期末)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气态水液化为液态水B.高温分解石灰石C.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解析 气态水液化为液态水是一个放热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高温分解石灰石是一个吸热反应,故B正确;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为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C错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错误。
    4.(2019·河北张家口第一中学月考)下列变化一定是吸热反应的是A.凡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B.所有的分解反应C.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的反应D.Ba(OH)2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解析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燃烧,一般需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反应,但是燃烧是放热反应,A项错误;不是所有的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如过氧化氢的分解是放热反应,B项错误;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项错误。
    5.(2020·广东江门一中高一检测)为了探究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向盛有A试剂的试管中滴加B试剂时,看到U形管中,甲处液面上升,乙处液面下降,则A试剂和B试剂为A.金属钠和水 B.碳酸氢钠和盐酸C.生石灰和水 D.氢氧化钠和硝酸
    解析 金属钠和水反应,生石灰和水反应,氢氧化钠和硝酸中和反应,都为放热反应,现象应为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与题意不符,故A、C、D错误;NaHCO3和盐酸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降低,试剂瓶中气体压强降低,U形管中甲处液面上升,乙处液面下降,故B正确。
    6.根据日常生活和回忆已学化学反应,对下列变化按吸热或放热的标准分类:①钠投入水中 ②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③食物腐烂 ④炸药爆炸 ⑤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⑥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 ⑦碳与水蒸气制取水煤气(CO和H2) ⑧硫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 ⑨氦气球受热爆炸(1)属于放热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2)属于吸热反应的有_______。
    7.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 mL稀盐酸(均足量),将两个各装有0.3 g NaHCO3或Na2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口(如下图)。将气球内的NaHCO3或Na2CO3同时倒入试管中。(1)①Ⅰ试管和Ⅱ试管中分别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两支试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支试管中都产生大量气泡,但加入NaHCO3的 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度要快得多
    甲得出结论的方法是否正确?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③甲同学用手触摸试管,发现盛NaHCO3粉末的试管变冷,而盛Na2CO3粉末的试管变热。由此他得出:不管其状态如何,NaHCO3和盐酸反应为吸热反应,而Na2CO3和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
    解析 与同浓度盐酸反应时,NaHCO3比Na2CO3剧烈,产生气泡的速度快,甲得出结论的方法不正确,因为两粉末与盐酸的反应包括两个过程:一是粉末的溶解过程,二是在溶液中与盐酸的反应过程。
    (2)为研究两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继续进行了下列实验(每次实验各做3次平行实验,取平均值):
    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三条结论:a.NaHCO3的溶解是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过程。b.Na2CO3的饱和溶液和盐酸的反应是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c.NaHCO3的饱和溶液和盐酸的反应是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解析 由表中数据①②可知,NaHCO3固体的溶解是吸热的,Na2CO3固体的溶解是放热的。分析③④两组数据可知NaHCO3饱和溶液与盐酸反应是吸热的,Na2CO3饱和溶液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
    题组三 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与书写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只要在化学方程式的右端写上热量的符号和数 值即可B.凡是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进行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C.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O2(g)===2H2O(g) ΔH= -483.6 kJ
    解析 A项中要标明物质的状态;B项中C在O2中燃烧是放热反应;D项中ΔH的单位是kJ·ml-1。
    A.1 ml氢气和1 ml碘蒸气完全反应需要吸收9 kJ热量B.1个氢分子和1个碘分子完全反应需要放出9 kJ的热量C.1 ml H2(g)与1 ml I2(g)完全反应生成2 ml的HI气体放出18 kJ的热量D.1 ml H2(g)与1 ml I2(g)完全反应吸收18 kJ的热量
    解析 热化学方程式的具体形式是表示一定物质的量、一定聚集状态的反应物完全反应生成一定聚集状态的生成物时的放热或吸热情况。只要依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对于本题就不难作出判断。
    1.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酸碱中和反应B.CH4在O2中燃烧C.NH4Cl晶体与Ba(OH)2·8H2O晶体混合搅拌D.CaO溶于水生成Ca(OH)2
    解析 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应该低于反应物总能量,故A错误;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应该低于反应物总能量,故B错误;NH4Cl晶体与Ba(OH)2·8H2O晶体反应为吸热反应,故C正确;CaO溶于水生成Ca(OH)2为放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应该低于反应物总能量,故D错误。
    2.“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时携带和食用,其内层中有用铝箔包裹的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有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相互作用,放出的热量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理的组合是A.浓硫酸和水 B.生石灰和水C.熟石灰和水 D.氯化钠和水
    解析 选项中只有浓硫酸与水、生石灰和水相互作用是明显放热的,但浓硫酸为腐蚀品,不适用于食物加热,且浓硫酸与水混合所得的稀硫酸能与铝箔反应,故不适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可以发生C.反应条件是加热的反应是吸热反应D.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反应条件
    解析 判断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
    4.(2019·株洲高一检测)下列实验现象中,不能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
    5.在25 ℃、101 kPa下,1 g乙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9.71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1 366.66 kJ·ml-1B.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1 366.66 kJ·ml-1D.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29.71 kJ·ml-1
    解析 乙醇燃烧是放热反应,ΔH的符号应为“-”,A不正确;1 g C2H5OH燃烧放出29.71 kJ热量,则1 ml(46 g)C2H5OH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 366.66 kJ。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1 m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 kJ× =2 165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B2H6(g)+3O2(g)===B2O3(s)+3H2O(l) ΔH=-2 165 kJ·ml-1。
    6.化学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1)0.3 m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2H6(g)+3O2(g)
    ===B2O3(s)+3H2O(l) ΔH=-2 165 kJ·ml-1
    (2)家用液化气中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当1 g丁烷(C4H10)完全燃烧并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0 kJ。试写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套实验装置:
    (1)上述3个装置中,不能验证“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装置是______(填装置序号)。
    解析 装置Ⅰ可通过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的变化判断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装置Ⅱ可通过烧杯中是否产生气泡判断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装置Ⅲ只是一个铜与浓硝酸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用水吸收的装置,不能验证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2)某同学选用装置Ⅰ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试管中加入适量Ba(OH)2溶液与稀硫酸,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反应属于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端液面降低,右端液面升高
    解析 Ba(OH)2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解析 NaOH固体、硝酸铵等溶于水时有热量的变化,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反应,故不是放热或吸热反应。
    (3)为探究固体M溶于水的热效应,选择装置Ⅱ进行实验(反应在甲试管中进行)。①若M为钠,则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气管口处产生气泡,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烧杯中的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②若观察到烧杯中产生气泡,则说明M溶于水________________(填“一定是放热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或“可能是放热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些物质(如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但不是放热反应
    相关课件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获奖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梳理,刺激性气味,能力提升,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反应热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反应热教课内容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铝热反应,乙酸乙酯的制备反应,物质变化,能量变化,你知道吗,资料卡,阅读教材P9,应用探究,-ax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课堂教学ppt课件,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题导学,举题说法,-12147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专题6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热化学方程式 课件PPT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