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09 言文阅读之特殊句式-2024小升初文言文备考专题指南(全国通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09 言文阅读之特殊句式-2024小升初文言文备考专题指南(全国通用)01
    专题09 言文阅读之特殊句式-2024小升初文言文备考专题指南(全国通用)02
    专题09 言文阅读之特殊句式-2024小升初文言文备考专题指南(全国通用)03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9 言文阅读之特殊句式-2024小升初文言文备考专题指南(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9 言文阅读之特殊句式-2024小升初文言文备考专题指南(全国通用),共26页。

    【思维导图】
    【知识要点】
    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一)、用“…….者,……也”来表示。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二)、用“……者……也”来表示,即主语后面不用“,”号。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三)、用“……者也”表示判断,翻译时“者也”不译。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四)、用“…….也”来表示。这有两种情况:
    (1)主语后有“,”号,翻译时便去掉“,”号,再加“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主语后无“,”号,只在主语后加“是”,“也”字不译。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五)、用动词“为”作判断,把“为”直接翻译成“是”,语序不变。
    天下为公。
    (六)、用副词表示判断,这个副词不代替判断词,所以翻译时副词照样译,只在其后加判断词“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七)、用“是”表示判断。
    斯是陋室。
    (八)、否定判断句,用“非……也”表示,“非”翻译成“不是”,“也”字不翻译。
    韭士之怒也。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
    廉颇为赵将, (廉颇)伐齐,大破之。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便要(之)还家。
    三、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一)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二)用“为”“为……所……”
    (“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被动。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三)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四)用介词“被”表被动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五)无任何标志,根据句意判断
    帝感其诚。可译为:上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五、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
    一、阅读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面句子不是描写狼狡诈本性的是( )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在全文内容上起什么作用?你读完这两节文字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卓茂让马
    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①时矣?”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默然解以与之,而自挽②车而去。将去,顾之曰:“若非公之马,幸③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丞相府归马,叩头谢之。
    (选自《后汉书·卓茂传》,有改动)
    【注释】①几何:多少。②挽:拉。③幸:希望。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尝出门 尝:_______ (2)子亡马几何时矣 亡:_______
    (3)顾之曰 顾:_______ (4)乃诣丞相府归马 诣: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若非公之马,幸至丞相府归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这件小事分别表现了卓茂和“马主”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苏①自永乐间久不治,朝廷患之,屡遣使督责无效。后况②出郡守治此地。公既至,悉察得民隐,喟然曰:“郡久不治,病在赋重、民贫、吏胥③为奸耳。”因焚香自祝,奏减正赋七十二万余石。或说以祸福,不顾,卒得所请。次发④奸吏豪民数人,郡遂大治。初,郡多水患公讲求其利无不曲尽。自后遂无垫⑤没。
    ②性刚明,见事必为,不计成败,然卒皆底⑥于成。朝廷累有褒美宴劳之宠,而以苏人仰之,终不迁其官,公亦为之不倦焉。
    (节选自《寓圃杂记》)
    【注释】①苏:指苏州。②况:况钟,字伯律,南昌人,时任苏州太守,明朝著名廉官。③胥:古代的小官。④发:揭发。⑤垫:陷沉,淹没。⑥底:古同“抵”,达到。
    1.下面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廷患之”中的“患”有“忧虑”“灾祸”“害病”等意,在此处取“忧虑”之意。
    B.“因焚香自祝”中的“因”与“未若柳絮因风起”中的“因”意思相同。
    C.“而以苏人仰之”中的“而”与“学而不思则罔”中的“而”意思相同。
    D.“迁”有“变动,转变”“贬谪”“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等义项,“终不迁其官”中的“迁”应为“升职”之意。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郡多水患/公讲求/其利无不曲尽
    B.郡多水/患公讲求其利/无不曲尽
    C.郡多水/患公讲求/其利无不曲尽
    D.郡多水患/公讲求其利/无不曲尽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公既至,悉察得民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况钟治理苏州期间,做了哪些事情,从而让苏州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并概括况钟形象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林道人诣谢公
    林道人诣谢公①。东阳②时始总角③,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④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⑤不使朝士⑥见!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公;谢公:谢安,东晋名相,世称谢太傅、谢公。②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其父谢据早逝,下文“家难”指此事。③总角:古时儿童头结成小髻,指代小孩。④信:传信的人。⑤恨:遗憾。⑥朝士:朝廷官员。
    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与儿女讲论文义 与林公讲论
    B.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流涕抱儿以归
    C.左将军王凝之妻 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
    D.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吾日三省吾身
    2.用“/”给乙文中的画线句断句,断三处。
    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夫人为什么坚持要流涕抱儿以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孔夫人家传
    夫人孔氏,名祥淑。六岁随兄从袁石斋先生学。课毕①坐而听讲,人咸②异之,先生未之奇也。越明年③,诸兄学诗,夫人亦诗;诸兄学文,夫人亦文。先生曰:“尔④读书不过记名姓耳⑤,不似尔弟兄博取科名也。夫人曰:“不科名即不读书耶⑥?”曰:“亦须晓义理。”夫人曰:“晓义理何分儿女耶?”先生抚几⑦而起曰七岁女子能发此论奇哉!
    庚午,夫人二十四岁,是年三月来嫔⑧于我。暇犹手不释卷,偶感复尔吟咏,我从事鞅掌⑨,愧弗⑩能和。夫人曰;“尘俗纷沓中,惟此可渝灵府⑪耳。”
    (节选自《韵香阁诗草》)
    【注释】①毕:全部,都;②咸:全;都;③越明年:到了第二年;④尔:你;⑤耳:罢了;⑥耶:语气助词,此处表示反问;⑦几:桌子;⑧嫔:嫁。⑨鞅掌:事务纷扰繁忙。⑩弗:表否定,不;⑪渝灵府:浸润心田。
    1.下列对划横线句翻译正确的的一项是( )
    A.(孔祥淑)每堂课都坐着听讲,人们都表现得很奇怪,但先生并不感到奇怪。
    B.(孔祥淑)毕恭毕敬坐着听每堂课,人们都很表现得奇怪,但先生一点也不奇怪。
    C.(孔祥淑)毕恭毕敬坐着听每堂课,人们都对此感到惊异,但先生一点也不奇怪。
    D.(孔祥淑)每堂课都坐着听讲,人们都对此感到惊异,但先生并不感到奇怪。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先生抚几而起曰/七岁女子能发此论/奇哉!
    B.先生抚几/而起曰七岁/女子能发此论奇哉!
    C.先生抚几而起曰/七岁女子能发此/论奇哉!
    D.先生抚几/而起曰/七岁女子能发此论奇哉!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六岁随兄学习,就能做到“课毕坐而听讲”,可见孔祥淑读书很专心。
    B.文章结尾处可见读书是孔祥淑的爱好和精神寄托。
    C.文章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谋篇布局的。
    D.文章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
    4.袁石斋先生对孔祥淑的态度有何变化?他的这种言行变化表现出孔祥淑是一个怎样的孩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客有问陈季方①:“尊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②,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言之而去。
    【注释】①陈季方:即陈谋,陈元方亲弟,陈太丘的第六个儿子。②阿:山脚。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
    (2)言之而去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与《陈太丘与友期》两文中,陈季方和陈元方的回答方式各有特点,请依据你的理解填空。
    面对客人的问题,陈季方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以______为喻,说桂树不知道山有多高,深渊有多深,自己不知道父亲有什么功德,体现了他的______;陈元方据理力争,对友人直接说你这样的做法既不讲信用又没有礼貌,体现了他的性情直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
    B.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
    C.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
    D.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
    2.翻译“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孙少述与王荆公①交最厚,故荆公《别少述》诗云:“西去论心有几人?”。
    荆公为相,数年不复相闻②,人谓二公不合,然少述不以为意也。及荆公罢相过高沙少述适在焉。急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③,皆忘其穷达④。逐留荆公,置酒共饭,畅谈经学,至暮乃散。荆公曰:“退即解舟⑤,无由再见。”惘惘⑥各有惜别之色。人然后知两公之未易测也。”
    (选自《老学庵笔记》,有删改)
    【注释】①孙少述:人名,王荆公的朋友。王荆公:王安石,北宋文学家、政治家。②相闻:相互联系。③惟相劳苦:只是相互安慰。④穷达:政治上的失意与显达。⑤解舟:退居江湖。⑥惘惘:怅然若失的样子。
    1.下列对文中字词的理解或推断,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
    A.“然少述不以为意也”与“意暇甚”(《狼》蒲松龄)中的“意”含义相同。
    B.“急往造之”中的“造”与成语“闭门造车”中的“造”含义不同。
    C.“置”有“放弃”“摆放”“建立”等义项,“置酒共饭”中的“置”应为“摆放”之意。
    D.“惘惘各有惜别之色”中的“色”字本义为“以粉敷脸”,此处引申为“神色”。
    2.下列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荆公罢/相过高沙少/述适在焉
    B.及荆公罢相/过高沙/少述适在焉
    C.及荆公罢/相过高沙/少述适在焉
    D.及荆公罢相/过高沙少/述适在焉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大意。
    人然后知两公之未易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则小故事后,在交友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古之君人①,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②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②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
    《战国策·燕昭王收破燕》
    ①君人:国君。②涓(juān)人:古代官中负责洒扫清洁的人,这里指亲近的内侍。③捐:白白浪费。④期年:一年。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遣之(遣:打发)
    B.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市:买)
    C.反以报君(反:通“返”,返回)
    D.千里之马至者三(三:好几匹。言其多,这里却是确指有三匹马。)
    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钱覆其口 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B.而捐五百金 康肃笑而遣之
    C.古之君人 请求之
    D.涓人言于君曰 尝射于家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涓人用五百金买下马的骨头,是为了让天下人认为国君是能出高价买马的人,千里马很快就会有人送来。
    B.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得到人才,首先是重视人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C.千金买马骨的故事一直作为求贤、招贤的典型事例,传为千古美谈,为后代许多怀才不遇之士所向往、艳羡。
    D.从国君的言行中可以看出,国君表面上求贤若渴,实则是一个目光短浅、见识浅薄之人。
    4.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公念东少宰①家居时,夏月独行郊外,于堤边柳阴中乘凉,一人车载瓦器抵堤下,屡拥不得上招公挽其车公欣然从之。适②县尉张盖至,惊曰:“此高公,何乃尔③?”公笑而去。
    达官遣役④来候公,公方与群儿浴河内,役亦就浴,呼公为洗背,问高侍郎家何在,一儿笑指公曰:“此即是。”役于水中跪谢⑤,公亦于水中答之。
    公赋诗,兀坐⑥斋中。一 无赖子与公族人相角,走诉公,且以头撞公,家人奔赴,劝之去。公徐问曰:“此为谁,所言何事?”盖公酣吟,毫不挂念,其胸次为何等物邪!
    (节选自《筠廊二笔》)
    【注释】①少宰:刑部侍郎。②适:恰好。③何乃尔:为何做这种事。④役(yì):差役,在官府中当差的人。⑤谢:认错,道歉。⑥兀坐:端坐。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人车载瓦器抵堤下(到达)B.公笑而去(距离)
    C.公方与群儿浴河内(正)D.且以头撞公(用)
    2.下面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屡拥不得上/招公/挽其车公欣然从之
    B.屡拥/不得上招公挽其车/公欣然从之
    C.屡拥不得上/招公挽其车/公欣然从之
    D.屡拥不得上/招公挽其车公/欣然从之
    3.翻译句子。
    (1)役于水中跪谢,公亦于水中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为谁,所言何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文中刻画了高念东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范式守信
    范式字巨卿,少游学于太学①,与汝南②张邵(shà)为友。邵字元伯。二人并告③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④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⑤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⑥母,请设馔⑦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⑧,尔何敢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至其日,巨御果到,升堂⑨拜饮,尽欢而别。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①大学:京城最高学府。②汝南: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③告:告假。④过:拜访。⑤克:约定。⑥白:告诉。⑦馔(zhuàn):饭食。⑧结言:用言辞订约。⑨升堂:登上大厅。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与汝南张劭为友/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十二章》)
    B.乃共克期日/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十二章》
    C.若然/公欣然曰(《咏雪》)
    D.至其日/待君久不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2.下列选项中的“而”字,用法及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尽欢而别
    A.为人谋而不忠乎B.人不知而不愠
    C.博学而笃志D.学而时习之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B.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C.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D.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诚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范式守信,从哪里可以看出?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守株待兔①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②,折颈而死。因释其耒③而守株,冀④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选自《韩非子·五蠹》)
    (注释)①株:残留的树桩。②触:撞到。③耒(lěi):犁耙,古代耕田用的农具。④冀:希望。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今欲以先王之政
    (2)皆守株之类也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支公①好鹤,住剡东峁山,有人遗其双鹤,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其翮②。鹤轩翥,不能复飞,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林曰:“既有陵霄③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养令翮成,置使飞去。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支公:晋朝和尚,本姓关氏,名遁,字道林,世称支公。②翮:羽根,引申为鸟翼的代称。③陵霄:即“凌霄”,直上云霄。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有人遗其双鹤 遗:遗失B.鹤轩翥 翥:飞
    C.乃反顾翅 顾:看D.如有懊丧意 意:神态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其翮
    A.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其翮
    B.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其翮
    C.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其翮
    D.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其翮
    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住在剡东峁山的支公非常喜欢鹤,他得到了两只鹤。
    B.鹤想飞却发现不能飞,是因为在少时被剪残了翅膀。
    C.支公看到鹤不能飞起,从而流露出沮丧、自责的神情。
    D.支公最终明白了,鹤是渴望自由的鸟,不愿成为玩物。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养令翮成,置使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
    雪夜访戴
    王子猷①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②。时戴在剡③,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选自《世说新语·任诞》,有删改)
    【注释】①王子猷: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第五子。②戴安道:戴逵,字安道,东晋隐士。③剡:剡县,地名。
    【乙文】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一处)
    吾本乘兴而行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经宿方至 至: (2)人问其故 故:
    (3)俄而雪骤 骤: (4)撒盐空中差可拟 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短文,完成小题。
    【甲】
    承宫樵薪苦学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见而欲笞①之。门下生②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③执苦④,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选自《后汉书·承宫传》)
    【注】①笞:用竹鞭打。②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③樵薪:砍柴。④执苦:干苦活。
    【乙】
    顾欢勤学
    欢字景怡,吴郡盐官人。欢年六七岁,父使驱田中雀,欢作《黄雀赋》而归,雀食过半。父怒,欲挞①之,见赋乃止。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亡者。八岁,诵《孝经》《诗》《论》。及长,笃志好学。母年老,躬耕读书,夜则然②糠自照。同郡顾恺之临县,见而异之,遣诸子与游,及孙宪之,并受经句。
    (选自《南齐书·顾欢传》
    【注】①挞:用鞭棍打。②然:通“燃”,点燃。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授/诸生数百人
    B.宫/过其庐下
    C.于/舍壁后倚听
    D.夜/则然糠自照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乃( )(2)笃( )(3)并( )
    3.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1)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使驱田中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承宫和顾欢两人性格相同点,并谈谈你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3.起点明主题的作用。我们对待狼和像狼一样凶恶的敌人,必须丢掉幻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战胜他们,取得胜利。
    【解析】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D.有误,这句话是作者发表的议论,斗争使屠户对狼的狡诈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不是描写狼的狡诈;
    故选D。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到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之:结构助词,的;几何:多少;止:只是;耳:罢了。
    3.本题考查句段作用和阅读启示。
    第一问:此文先写遇狼、怕狼、御狼、杀狼的故事,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议论,点明文章的主旨“狼再狡猾也会败在人手里”。
    第二问: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可以从如何对待狼和像狼一样凶恶的敌人的角度来回答即可。
    示例:遇到像狼一样狡猾的坏人,不能抱有幻想,不能怯懦退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敢机智,才能取得胜利。
    【点睛】参考译文: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卓茂让马
    1.曾经丢失回头看到2.如果不是你的马,希望到丞相府归还给我。3.仁厚(宽厚、宽容);诚实(结合文中内容回答)
    【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曾经出行在外。尝:曾经;
    (2)句意为:您丢失马多长时间了?亡:丢失;
    (3)句意为:顾之曰。顾:回头看;
    (4)句意为:于是到丞相府送马。诣:到。
    2.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字词:
    若,如果。至,到。归,归还。
    3.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
    根据文中信息,“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可知卓茂知道不是这人丢的马,但还是解下马给了他,表现了卓茂宽容大度的品质;
    根据“马主别得亡者,乃诣丞相府归马”,可知后来那个人在另外的地方找到了自己丢的马,于是到丞相府去把马还给了卓茂,表现了“马主”讲究诚信的品质。
    【点睛】参考译文:
    卓茂字子康,是南阳郡宛人。卓茂曾经出行在外,有人指认他的马是自己丢失的。卓茂问道:“您丢失马多长时间了?”那人回答说:“一个多月了。”卓茂拥有这马已经几年,心里知道那人弄错了,但还是默默解开马给了他,自己拉着车离去,将要离开时回头说:“如果不是先生的马,希望您到丞相府还给我。”后来有一天,马的主人在别处找到了丢失的马,于是到丞相府送马,磕头向卓茂道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B 2.D 3.况钟到了以后,对百姓的隐情观察得完全清楚。4.(1)减少赋税;揭发坏人坏事;治理水患。(2)况钟形象的主要特点:体恤百姓,治理有方,不顾个人得失。
    【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含义辨析。
    B.因焚香自祝:于是烧香自祝。因:于是。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舞。因:由于,因为。“因”意思不同;故选B。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句意:苏州多水灾,况钟重视它带给百姓的利益,没有不竭尽全力。
    “郡多水患”是对苏州情况的介绍;“无不曲尽”是对“公讲求其利”的补充,应在“无不曲尽”前断一处;
    因此断句为:郡多水患/公讲求其利/无不曲尽;故选D。
    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果遇到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份补充完整。
    重点词语:公:况钟,至:到;悉:全部,都;察:观察;民隐:民间隐藏的事情。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结合文章“奏减正赋七十二万余石”可知,况钟治理苏州期间减少了赋税;结合“次发奸吏豪民数人”可知,况钟治理苏州期间揭发坏人坏事;结合“初,郡多水患公讲求其利无不曲尽。自后遂无垫没”可知,况钟治理苏州期间治理水患。
    根据①段“公既至,悉察得民隐,喟然曰:“郡久不治,病在赋重、民贫、吏胥③为奸耳。”因焚香自祝,奏减正赋七十二万余石。或说以祸福,不顾,卒得所请。次发④奸吏豪民数人,郡遂大治。初,郡多水患公讲求其利无不曲尽。自后遂无垫⑤没”可知,况钟来了以后,先了解民情,然后减少赋税、揭发坏人做事、治理水患,最终政治修明,百姓安居乐业,可见他非常体恤百姓,且治理有方,局势得以稳定。
    根据②段“性刚明,见事必为,不计成败,然卒皆底⑥于成。朝廷累有褒美宴劳之宠,而以苏人仰之,终不迁其官,公亦为之不倦焉”,可知,他一心为百姓做事,从不图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
    【点睛】参考译文:
    苏州自永乐年间起长期处于无人治理状态,朝廷担心这种情况,屡次派遣使者去督察都没有效果。后来况钟作为郡守治理这地方。况钟到了以后,对百姓的隐情观察得完全清楚,感慨地说:“苏州郡长久无人治理,问题出在赋税繁重、百姓贫困:地方官府中掌管簿书案牍的小吏狼狈为奸罢了。”于是烧香自祝,并奏请减少主要的赋税七十二万多石。有人用(这么做)会带来的灾祸来劝说他,况钟并不顾忌,最终(为百姓)所请求的都得到批准。其次,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和不守法度、凌压百姓的人数人,苏州郡于是政治修明,局势安定。当初,苏州多水灾,况钟重视它带给百姓的利益,没有不竭尽全力。从此以后这里就不再被淹没了。
    况钟为人处事严明,看到事情一定去做,不计较成败,但最终都能成功。朝廷多次有嘉奖赞美、设宴慰劳的恩宠,但是因为苏州百姓人敬仰他,始终不升迁他的官职,况钟也不会因此感到厌倦。
    林道人诣谢公
    1.A 2.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 3.(1)新病起;(2)一生所寄,唯在此儿。
    【解析】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均为:讲解;
    B.趁、乘/随即;
    C.人名,不译/代词,指这件事;
    D.日子/每天;故选A。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断句:指在说话或朗读时,在语句前后以及中间所作的间歇,其作用在于使句子结构层次分明,也为了充分表达感情,朗读停顿一般是以意思为单位的。句意为:我早年守寡,一生的寄托,都在这个孩子身上。从句子的结构及意思上看,“新妇少遭家难”是完整的一句话,其后应停顿。“一生所寄”句式结构较为固定,应单独成句,其后应停顿。故本句断句为“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
    3.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文本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时,通读全文,并结合重点句段进行归纳总结。文中谢东阳病刚好,身体不堪劳累,而且王夫人一生的寄托都在这个孩子身上,这两点使得王夫人看到谢东阳在清谈中劳累而感到非常担心,两次遣人叫他回来未果,于是自己出面哭着把儿子抱回去了。王夫人如此做的原因即原文中的“新病起”和“一生所寄,唯在此儿”。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点睛】参考译文:
    僧人支道林去见谢公(谢安),东阳(谢朗)那时还是小孩,病刚好,身体经不起劳累。他和林公谈论玄理,以至于互相辩驳,毫不相让。东阳的母亲王夫人在隔壁听他们辩论,两次派人叫东阳回去,但谢安却留住不放。于是王夫人亲自出来,说道:“我年轻时家门就遭不幸,一生的寄托,都在这个孩子身上。”随即哭着把儿子抱回去了。谢公对同座的人说:“家嫂言辞情义都很感人,实在值得称颂,恨不能让朝中官员一见。”
    孔夫人家传
    1.D 2.A 3.D 4.袁石斋先生对孔祥淑的态度由“未之奇”到赞叹“奇哉”;他的这种言行变化表现出孔祥淑是一个聪明明理善思善言、能言善辩的孩童。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的时候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毕,都;坐,坐着;咸,全,都;异,对……感到惊异。正确翻译为:(孔祥淑)每堂课都坐着听讲,人们都对此感到惊异,但先生并不感到奇怪。故选D。
    2.本题考查断句。这句话意思是:先生拍着桌子站起来说:“七岁的女孩子能有此言论,奇才啊!”“曰”是“说”的意思,其后是说话的内容。“奇哉”是感叹句,结合句意断句为:先生抚几而起曰/七岁女子能发此论/奇哉!故选A。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及手法。
    D.有误。文章主要通过语言、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没有心理描写。故选D。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理解。
    根据“夫人曰:‘不科名即不读书耶?’曰:‘亦须晓义理。’夫人曰:‘晓义理何分儿女耶?’”可知,孔祥淑认为:读书是为了明晓义理,不应有男女之别;
    根据“课毕坐而听讲,人咸异之。先生未之奇也”、“先生抚几而起曰;‘七岁女子能发此论,奇哉!’”可知,先生由“未之奇”到发出“奇哉”的赞叹;
    先生由“未之奇”到发出“奇哉”的赞叹,可知孔祥淑是个聪明懂理、能言善辩的人。
    【点睛】参考译文:
    夫人姓孔,名祥淑。六岁跟随哥哥向袁石斋先生学习。上课的时候,她坐在那里听讲,大家都认为她奇异,先生并不认为奇怪。到了第二年,众哥哥们学习作诗,夫人也学习作诗;众哥哥们学习写文章,夫人也学习写文章。先生说:“你读书不过为了写姓名罢了,不像你的哥哥弟弟们要参加科举考试。”夫人说:“不参加科举考试就不读书吗?”先生说:“也应该懂得伦理道德的准则。”夫人说:“既然要晓事明理,还分什么男女啊?”先生拍着桌子站起来说:“七岁的女孩子能有此言论,奇才啊!如果是男儿,将来一定能成大器。”
    庚午年,夫人二十四岁,这一年的三月嫁给了我。空闲的时候仍然手不离卷的看书,有时有感而又吟咏诗句,我的工作又事纷扰烦忙,惭愧不能陪夫人一起。夫人说:“在世俗纷冗繁杂中,只有读书才可以浸润心田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1.(1)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2)离开2.(我)不知道我的父亲有功德还是没有功德。3.泰山(深渊)机智委婉
    【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我的父亲就好像生长在泰山山腰的一株桂树。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2)句意:说完就离开了。去,离开。
    2.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时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重点词语:知,知道;有……与无,有没有。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选文中,结合“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可知,面对客人的问题,陈季方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以泰山和深渊为喻,面对客人的问题,陈季方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把父亲比作桂树,以泰山和深渊为喻,说桂树不知道山有多高,深渊有多深,自然推出自己不知道父亲有什么功德,体现了他的机智委婉;
    《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结合“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可知,面对友人的做法,陈元方据理力争,不卑不亢,直接说你这样的做法既不讲信用又没有礼貌,体现了他的性情直率。
    【点睛】参考译文:
    有人问陈季方说:“您的父亲太丘,有什么功德能担当天下如此好的声名?”季方说:“我的父亲就好像生长在泰山山腰的一株桂树,上面是万丈高的陡壁山峰,下面有无法测量的深渊;树顶被甘露沾湿,树根为泉水滋润,在这样的时候,桂树又哪里会知道泰山有多高,深渊有多深,所以(我)不知道我的父亲有功德还是没有功德。”说完就离开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A 2.毛病不必等待别人指出,多写自然能发现。(多写自己能感觉到)(意思相近即可) 3.勤读书而多为之
    【解析】1.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解答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本句句意为:没有其他办法,只有勤奋读书多动笔,文章自然就写得精妙。
    “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点明观点,“自工”点明“惟勤读书而多为之”的结果;
    应划分为: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
    故选A。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疵病,文章缺点。不必,不需要。待,等待。指摘,指出。见,同“现”,发现。
    3.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
    根据文中“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多作自能见之”可知,孙莘老向欧阳修询问如何才能写好文章的问题,欧阳修告诉他写好文章的唯一办法就是要勤奋、多读书、多写文章,这样反复练习,才能写得越来越好。所以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勤读书而多为之。
    【点睛】参考译文:
    近年来孙莘老结识欧阳修,曾经乘着空隙问他怎样才能写好文章。欧阳修说:“没有其他办法,只有勤奋读书多动笔,文章自然就写得精妙。很多人的弊病在于:文章写得太少,又懒于读书,每当写好一片篇文章,就想要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能达到目标的人。文章的缺点不需要别人指出,只要写多了,自己就能发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1.A 2.B 3.人们才知道王安石和孙少述两人(之间的交情)是难以推测的。4.①真正的友情不会受时间、距离、地位的影响:王安石为官时与孙少述来往不多,罢官回乡后交往如故。②朋友要相互信任:人们议论他们关系不和,孙少述从不放在心上。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
    A.“然少述不以为意也”句意:然而孙少述根本未将这件事放在心上;意:心。“意暇甚”句意:神情很悠闲;意:神情。两句中“意”的含义不相同;故选A。
    2.本题考查断句。
    句子意思:等王安石被罢相,路过高沙,孙少述也正好在这里。
    “及荆公罢相”点明“过高沙”的时机,“少述适在焉”完整表达句意;
    故断为:及荆公罢相/过高沙/少述适在焉;故选B。
    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的理解。重点词有:未易测,指难以推测。
    4.本题考查阅读启示。
    根据第二段“荆公为相,数年不复相闻……及荆公罢相过高沙少述适在焉。急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皆忘其穷达。逐留荆公,置酒共饭,畅谈经学,至暮乃散”可知,王安石做宰相时与孙少述来往不多,罢官回乡后,两人相见如故相互慰问,都忘记了各自的失意或显达;可知真正的友情不会受时间、距离、地位的影响;
    根据第二段“数年不复相闻,人谓二公不合,然少述不以为意也”可知,人们议论他们关系不和,孙少述从不放在心上;可知王安石为官时与孙少述来往不多,罢官回乡后交往如故。
    【点睛】参考译文:
    孙少述,与王安石交情极深厚,所以王安石所作《别少述》诗中说:“你这次西去,能与我谈心的有几人?”
    王安石做宰相,(他们)多年不再互通音信,人们说他们之间已经不和,然而孙少述根本未将这件事放在心上。等王安石被罢相,路过高沙,孙少述也正好在这里。(王安石)急忙去拜访他,孙少述出来相见,两人只是相互慰问,都忘记了各自的失意或显达。(孙少述)于是就留下王安石,摆设酒宴,一起吃饭,畅谈经学,到晚上才分开。王安石说:“我这次从朝中退下即退居江湖,恐怕没有办法与你再见了。”两人怅然若失,都流露出依依难舍的神色。此后,人们才知道王安石和孙少述两人(之间的交情)是难以推测的。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1.A 2.A 3.D 4.(1)(我)所要买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要死马干什么),还白白浪费了五百金!
    (2)因此不到一年,买到三匹千里马。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注意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A.“君遣之”句意为:国君就派他去了。遣,派遣。而非“打发”;
    故选A。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A.以:都是介词,“用”的意思;
    B.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
    C.之:结构助词,的/代词,代指千里马;
    D.于:介词,对/介词,在;
    故选A。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理解。
    D.根据文章第①段“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可是多年也没有买到。宫中有个近侍对他说道:“请您让我去买吧。国君就派他去了)”可知,君人“以千金求千里马”并“遣”涓人去买马,表现了君人求贤若渴、善于纳谏、信任下属的形象,并非“目光短浅、见识浅薄”;理解有误;
    故选D。
    4.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
    (1)重点词:生马,活着的马;安,怎么;事,做(这件事);捐,白白浪费。
    (2)重点词:期年,满一年;至,到。
    【点睛】参考译文
    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可是多年也没有买到。宫中有个近侍对他说道:“请您让我去买吧。”国君就派他去了。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脑袋,回来向国君复命。
    国君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马,哪里用得着用五百金买一匹死马呢?”这个近侍胸有成竹地对君主说:“死的千里马尚且用五百金来买,更何况活马呢?天下人一定都以为大王您能够买马,千里马现在快要到了。”于是不到一年,好几匹千里马就到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B 2.C 3.(1)差役吓得在水中下跪道歉,高念东也在水中应答他。
    (2)这是谁,所说的什么事?4.平易近人(或平等待人)、胸怀宽广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词义辨析。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等。B.高念东笑一笑走了。去,离开。并非距离的意思。故选B项。
    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等断句。
    “屡拥不得上招公挽其车公欣然从之”的句意是几次往上拱都没有推上河堤,招呼高念东拉车,高念东很高兴地答应了他。根据句意,找谓语动词“拥、招、从”,其中“拥”和“招”是“一人”发出的动作,“从”的主语是“公”,因此,应在“公”前断;同时,一个句子在没有连词成份时,不能同时有两个谓语,因此,应在“招”前断。因此,正确节奏为屡拥不得上/招公挽其车/公欣然从之,故选C项。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注意:
    (1)谢:道歉;亦:也;答:应答;
    (2)为:判断动词,是;言:说。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首先要理解文章内容,“ 高公念东少宰家居时”与“屡拥不得上,招公挽其车,公欣然从之”讲述了高念东做刑部侍郎时帮百姓推车的故事;“达官遣役来候公,公方与群儿浴河内,役亦就浴,呼公为洗背”讲述了高念东和小孩一起洗澡,并给差役搓背的故事;“盖公酣吟,毫不挂念,其胸次为何等物邪!”讲述了一个无赖向高公告状、评理,并迁怒于高公,他不仅不追究、问罪,而且内心波平如镜。由此可以看出高念东平易近人、心胸宽广的形象特点。
    【点睛】译文:
    高念东以少宰职位而在家里居住时,夏天独自在郊外行走,于堤边柳阴中乘凉时,见一个推车的人车上载满了陶器来到河堤下,几次往上拱都没有推上河堤,招呼高念东拉车,高念东很高兴地答应了他。恰恰县尉张盖这时候来了,吃惊地说:“这么高身份的人,为何做这种事?”高念东笑一笑走了。
    一个大官派遣差役来看望高念东,高念东正与一群小孩儿在河里洗澡,这个差役也下去洗,喊高念东帮着搓背,并问高侍郎的家在哪里,一个小孩儿笑着指高念东说:“这就是的。”差役吓得在水中下跪请罪,高念东也在水中应答他。
    高公端坐在书房里做诗,一个无赖与高公的(一位)族人争斗,跑来向高公告状,并且用头撞高公,(无赖的)家人跑来劝他离开,高公慢慢地问道:“这是谁?所说的是什么事啊?”这大概是因为高公正在尽兴地吟诗,毫不在意(无赖撞他),他的胸怀是何等的(宽广)啊。
    范式守信
    1.D 2.D 3.D 4.已经分别了两年,与远方朋友的相约之言,你怎么敢相信它是真的呢?5.从好友张劭面对母亲的质疑时说“巨卿信士,必不违约”,可以看出范式在友人眼里一直十分讲信用。从“至其日,巨卿果到”可以看出范式言出必行,讲究信用。
    【解析】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辨析。
    A.是/替;B.日期/每天;C.这样/……的样子;D.到/到;故选D。
    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而”的用法及意义。
    “尽欢而别”的“而”是连词,表承接;
    A.连词,表转折;B.连词,表转折;C.连词,表并列;D.连词,表承接;故选D。
    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
    这个句子的大意是:两年以后,我将到你家拜访你的父母,看望你的子女。“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是三个连续的行为,可分为三层。据此断句为: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故选D。
    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结,相约;尔,你;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诚,真。
    5.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
    根据“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可知,面对母亲的置疑,张劭对友人范式毫不怀疑,在他眼里范式是个十分讲信用的人;根据“至其日,巨御果到”,可知范式按时履行了两年前的探访约定,可见其言而有信,言出必行,是个讲诚信、重情义的人。
    【点睛】参考译文:
    范式,字巨卿,年轻时在太学求学,与汝南张劭是同窗好友。张劭字元伯。两人同时离开太学返乡,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我会回来,到时候将会去你家拜望令尊令堂大人,看看你的孩子。”于是一起约定了日期。两年后,约定的日期将到,元伯将此事详细地告知母亲,请母亲准备酒菜等候范式到来。母亲说:“已经分别了两年,又是千里之外约定的话,你怎么敢如此确信不疑呢?”他回答说:“巨卿是个忠诚守信的人,一定不会违背。”母亲说:“如果是这样,我就替你准备酒席吧。”到了约定的那一天,巨卿果然来了,上堂拜见元伯父母,一起饮酒,极尽欢乐之后才告别。
    守株待兔①
    1.(1)想要(2)全,都 2.兔子跑过来撞到了树,脖子折断而死。 3.做事情不能不劳而获,要有劳动才会有收获
    【解析】1.本题考查对重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今欲以先王之政”的句意是: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策略。欲:想要。
    (2)“皆守株之类也”的句意是: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皆:全,都。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翻译语句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走(跑)、触(撞)、折(折断)、颈(脖子)”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启示。兔子撞死在树墩子上,本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而宋国那个农夫却认为是会经常发生的事,把偶然当成了必然,违反了客观规律,自然也就“兔不可复得”。这个成语故事告诉人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点睛】参考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1.A 2.D 3.C 4.经过调养,等到鹤的羽根重新长出来,(支公)让它们飞走了。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A.句意:有人送了他一对小鹤。遗:赠送;故选A。
    2.本题考查断句。
    句子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小鹤渐渐长出羽翼,时时想起飞。
    “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独立完整的表达句意,“乃铩其翮”是采取的措施;
    正确断句为: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其翮。
    故选D。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懊丧意”的主语是“鹤”;根据“鹤轩翥,不能复飞,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可知,鹤想举翅高飞却没办法再飞,看到自己的翅膀,然后低下头来,看上去像人一样沮丧;而不是“支公看到鹤不能飞起,从而流露出沮丧、自责的神情”;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养,调养;成,指羽毛重新长出来;使,让。
    【点睛】参考译文:
    支公(支道林)特别喜欢养鹤。他在浙江东部的昴山住的时候,有人送了他一对小鹤。过了一些时候,小鹤渐渐长出羽翼,时时想起飞。支公舍不得鹤飞走,就剪断了鹤的羽根。鹤想举翅高飞却没办法再飞,于是回头看自己的翅膀,然后低下头来,看上去就像人一样沮丧。支道林说:“鹤生来是应该翱翔在天空的,哪里会甘心当人的宠物被眷养玩耍!”经过一段时间调养,等到鹤的羽毛重新长出来,让它们飞走了。
    雪夜访戴
    1.吾/本乘兴而行2.到原因急相比3.(1)我本来是乘着兴致而行,兴致尽了就返回,为什么一定要见戴逵呢!(2)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起。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句子节奏划分。
    句意: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主语“吾”,“本乘兴而行”为“吾”的行为动作;
    故断句为:吾/本乘兴而行。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1)句意:经过一夜才到。至:到;
    (2)句意:有人问他为何这样。故:原因;
    (3)句意:不一会儿,雪下大了。骤:急;
    (4)句意: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拟:相比。
    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语有:
    (1)吾:我;兴:兴致;返:回来。
    (2)未若:倒不如。因:趁、乘。
    【点睛】参考译文:
    【甲】王子猷居住在山阴,一次夜里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窗户,命令仆人斟上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银亮,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想到了戴逵,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
    【乙】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讲解诗文。不一会儿,雪下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太傅哥哥的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太傅大哥的女儿谢道韫说:“还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就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短文,完成小题。
    1.C 2.才坚定一起3.(1)猪的主人对承宫没有回来感到奇怪,前去寻找(他)。(2)父亲让(他)驱赶田里的麻雀。4.共同特点:两人都是勤奋好学,吃苦耐劳。启示:①只要勤奋学习任何困难都能克服并有所成就(学习有毅力方能成就大业)。②我们要学习他们这种刻苦勤奋的精神。(写到勤奋刻苦方面内容且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断句。
    C.句意:在学堂墙壁后面倚着听。“于舍壁后”是“倚听”的状语,其后应断开。断句为:于舍壁后/倚听。故选C。
    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才停止。乃,才。
    (2)句意:志向坚定,刻苦好学。笃,坚定。
    (3)句意:让他们一起接受教育。并,一起。
    3.本题考查译句。重点词语:
    (1)怪,感到奇怪。其,他。行,前去。求索,寻找。
    (2)使,让。驱,驱赶。
    4.第一问: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根据甲文中的“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和乙文中的“母年老,躬耕读书,夜则然糠自照”可知,两人都吃苦耐劳。
    根据甲文中的“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和乙文中的“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亡者”可知,两人都勤奋好学。
    第二问:本题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一个人要想成就学业,离开了勤奋好学是不行的。只有刻苦勤奋,才能克服学习路上的困难,学有所成。
    【点睛】参考译文:
    (甲)承宫,琅邪姑幕人。幼时丧父,在他八岁的时候,帮别人放猪。乡里的徐子盛精通《春秋》这本书,传授的学生有上百人。承宫从他房前经过,看见那些学生在朗诵,感到很喜欢,便忘记了他的猪,听徐子盛讲经书。猪的主人对他还未回来感到十分奇怪,便前往去寻找他。看见他在听讲经书,就想用竹鞭打他。学舍内的学生一起阻止,猪的主人才没有打他。承宫于是就留在徐子盛门下学习。承宫在那干苦活,上山砍柴,吃苦受累,很多年后,最终精通了这本经书。
    (乙)顾欢字景怡,吴郡盐官人。顾欢六七岁的时候,父亲让他驱赶田里的麻雀,顾欢作了一篇《黄雀赋》就回去了,麻雀把田里的粮食吃了一大半。父亲很愤怒,要用棍子打他,看见《黄雀赋》就没有打他。乡里有学堂,顾欢家中贫困不能上学,在学堂墙壁后面倚着听,没有遗漏掉的。八岁时,可以背诵《孝经》《诗经》《论语》。等到长大了,专心致志,勤奋好学。母亲年纪大了,顾欢一边亲自种地,一边背书,晚上就把糠点燃,照着看书。同郡顾恺之来到县里,见到他(如此勤学)感到诧异,让自己的几个儿子与他交游,还有孙子顾宪之,让他们一起接受教育。
    相关试卷

    专题05文言文阅读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05文言文阅读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全国通用),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解释文中加点的字,翻译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6文言文阅读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06文言文阅读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全国通用),共16页。

    专题06文言文阅读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06文言文阅读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全国通用),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写出下面字词的意思,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请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精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写出文中带点字的意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专题09 言文阅读之特殊句式-2024小升初文言文备考专题指南(全国通用)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