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阶段性测试2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阶段性测试2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01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阶段性测试2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02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阶段性测试2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阶段性测试2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阶段性测试2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共12页。

    阶段性测试(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一个西方人开始阅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作者的言论和著述往往十分简短,甚至互不连贯。打开《论语》,每一小段只包含几个字,各段之间往往也没有联系。打开《老子》,全书只有约五千字,但是老子的全部哲学都在其中了。习惯于用长篇大论进行理性论辩的学生,遇到这种情况,会感到摸不着头脑,不知这些中国哲学家在说什么,由此不免会认为,这是中国哲学家的思想不够连贯。假如果真是这样,中国哲学就不存在了。不相连贯的思想,怎能称得上是哲学呢?

    中国哲学家的言论著述,表面看来似乎不相连贯,乃是由于它们本不是专门的哲学著作。按照中国传统,学习哲学不是一个专门的行业。人人都应当读经书,正如在西方传统看来,人人都应当去教堂。读哲学是为了使人得以成为人,而不是为了成为某种特殊的人。因此,中国没有专业的哲学家;非专业的哲学家不认为自己要写专门的哲学著作。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专门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专门著作的哲学家,为数多得多。要了解这些人的思想,就需要从他们对友人和学生的言论集和书信中去辑录。因此其中不免有不相连贯,甚至互相矛盾的地方,这是不足为怪的。

    在有些哲学家如孟子、荀子的著作里,的确也有长篇大论的文章。但是和西方哲学家的著作相比,它们仍显得篇幅短小,未曾把道理讲透。这是因为中国哲学家惯于用格言、警句、比喻、事例等形式表述思想。格言总是简短的,而比喻和事例则总是自成段落,与前后文字不相衔接的。用格言、比喻和事例来说理,难免有不够透彻的地方,只能靠其中的暗示补足。明述和暗示正好相反,一句话越明晰,其中就越少暗示的成分。正如一种表达,越是采取散文的形式,就越不像是诗。中国哲学家的语言如此不明晰,而其中所含的暗示则几乎是无限的。富于暗示而不是一泻无余,这是中国诗歌、绘画等各种艺术所追求的目标,它也同样成为中国哲学家表述思想时的风格。

    《论语》和《老子》中的简短词句是充满提示的箴言。正由于富于提示,才使它们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我们如果把《老子》书中提到的概念列举出来,重述一遍,可能用上五万字或五十万字,它可能帮读者了解《老子》一书的含意,但它本身将成为另一本书,而永不可能代替《老子》原著。郭象把《庄子》书中的诗句用散文予以重述,他的论述比《庄子》一书清晰得多。人们会问:两者之中,哪个更好呢?后来一位禅宗僧人曾说:“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

    (节选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有删改)

    材料二: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这是一个认识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时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摘自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中国哲学著作往往因为简短或不连贯让习惯用长篇大论进行理性论辩的西方学生困惑。

    B.与西方哲学家的著作相比,孟子、荀子的那些长篇大论的文章也仍未能把道理讲透。

    C.思想是客观外界现象反映到人头脑中的感性认识产生一个飞跃后形成的理性认识。

    D.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认识。

    【解析】 “才能形成认识”错,依据原文“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可知应当是“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中国哲学家的语言不够明晰、富于暗示,这与他们表达思想的习惯和方法有密切关系。

    B.由冯友兰所引用的禅宗僧人的话可推知,他认为《庄子》原书比郭象之注更耐人寻味。

    C.检验思想是否正确必须将其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如果取得成功即为正确,反之则否。

    D.共产主义运动虽遭遇过挫折但只是暂时的,因为共产主义思想代表的是先进阶级的势力。

    【解析】 “如果取得成功即为正确”表述绝对,依据原文“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注意限制语“一般的说来”。

    3.下列语句,不能体现选文中冯友兰所说的中国哲学著作表述风格的一项是(3分)( D )

    A.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

    B.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C.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解析】 A项,“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意思是:早晨出生的菌类不到黑夜就死去,因而不知黑夜与黎明;寒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因而不知春天与秋天。暗示见识短浅;B项,“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意思是:到了每年天气最冷的时候,其他植物多都凋零,只有松柏挺拔、不落。暗示君子有坚韧的力量,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至于改变初心;C项,“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意思是:常流的水不发臭,常转的门轴不遭虫蛀。暗示了经常运动,生命力才能持久,才有旺盛的活力;D项,明确说出君子应当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此项没有暗示性。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4分)

    【答案】  _①论证思路清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由浅入深。②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引证、对比论证、因果论证等。③从西方人阅读中国哲学论著的印象谈起,引出论题,引人深思。④语言表达准确严谨,逻辑严密。(答两点即可)__

    5.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论语》与材料二论述风格的不同之处。(4分)

    【答案】  ①《论语》就某一论题论述篇幅短小,语句简短;材料二则就论题展开论述,篇幅较长且多用长句。②《论语》是语录体,论述不连贯;材料二则论述语句连贯,思维缜密。③《论语》多为格言、警句,又有比喻、事例等,富于暗示;材料二则运用明确的概念,严谨的逻辑,理性论辩的方式,表意清晰。(答两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木傀儡戏(节选)

    沈从文

    二月八,土地菩萨生日,街头街尾,有的是戏!土地堂前头,只要剩下来约两丈宽窄的空地,闹台(指开台锣鼓)就可以打起来了。这类木傀儡戏,与其说是为娱那土地一对老夫妇,不如说是为逗全街的孩子欢心为合适。捐钱时,大多都是论家中贫富为多少的;惟有土地戏,却由募捐首士清查你家小孩子多少。像我们家有五个姊妹的,虽然明知道并不会比对门张家多谷多米,但是钱,总捐得格外多。不捐,那是不行的。小孩子看戏不看戏可不问。但若是你家中孩子比别人两倍多,出捐太少,在自己,良心上说来,也不好意思。

    戏虽在普通一般人家吃过早饭后才开场,很早很早,那个地方就会已为不知谁个打扫得干干净净了。惟有“土地堂前猪屎多”,在平时,猪之类,爱在土地堂前卸脱它的粪便,几乎是成了通例的,唱戏日,大家临时就懂了公德心,知道妨碍了看戏是大家所抱怨的,于是,这一天,就把猪关禁起来了。你若高兴,早早地站在自己门前,总可以见到戏箱子过去,押箱子的我们不要问就可以知道是“管班”。每一口箱子由两个人抬着,箱子上有各样好看的金红漆花,有钉子,有金纸剪就“黄金万两”连连牵牵的吉利字,一把大牛尾锁把一些木头人物关闭着。呵,想象到那些花脸,旦角,尤其是爱做笑样子的小丑,鼻子上一片白粉,豆腐干似的贴着,短短的胡子,……而它们,这时是一起睡在那一只大木箱子里,将要做些什么?真可念!我们又可以看到一批年老的伯娘婆婆,搬了凳子,预先去占座位的。做生意的,如像本街光和的米豆腐担子,包娘的酸萝卜篮子,也颇早的就去把地盘找就了。

    饭吃了,一十六个大字,照例的每日功课,在一种毫不用心随随便便地举动下,用淡淡的墨水描到一张老连纸上后,所候的就是“过午”那三十枚制钱了。关于钱的用处,那是预先就得支配的。所有花费账单大致如下:面(或饺子)一碗,十二文。甘蔗一节,三文。酸萝卜(或蒜苗),五文。四喜的凉糕,四文。老强母亲的高粱甜酒,三文。余三文作临时费。

    凉糕,同高粱甜酒,母亲于出门时,总有三次以上嘱咐不得买吃的,但倘若是并无其他相当代替东西时,这两样,仍然是不忍放弃的。有时可以把甘蔗钱移来买三颗大李子,吃了西瓜则不吃凉糕。倘若是剩钱,那又怎么办?钱一多,那就只好拿来放到那类投机事业上去碰了!向抽签的去抽糖罗汉,有时运气好,也得颇大的糖土地。钱用完时,人倦了,纵然戏正有趣,回家也是时候了。遇到看戏日,是日家中为敬土地的缘故,菜必格外丰富。“土地怎不每月有一个生日呢?”用一种奇怪的眼睛瞅着桌上陈列的白煮母鸡,问妈,妈却无反应。待到白煮鸡只剩下些脚掌肋巴骨时,戏台边又见到嘴边还抹油的我们了。

    在镇(gān),一个石头镶嵌就的圆城圈子里住下来的人,是苗人占三分之一,外来迁入汉人占三分之二,混合居住的。虽然多数苗人还住在城外,但风俗,性质,是几乎可以说已彼此同锡与铅样,融合成一锅后,彼此都同化了。

    苗人们勇敢,尚武,朴质的行为,到近来乃形成了本地少年人一种普遍的德性。关于打架,少年人秉承了这种德性。每一天每一个晚间,除开落雨,每一条街上,都可以见到若干不上十二岁的小孩,徒手或执械,在街中心相殴相扑。这是实地练习,这是一种预备,一种为本街孩子光荣的预备!全街小孩子,恐怕是除非生了病,不在场的怕是无一个罢。他们把队伍分成两组,各由一较大的,较挨得起打的,头上有了成绩在孩子队中出过风头的,一个人在别处打了架回来为本街挣了面子的,领率统辖。统辖的称为官,在前清,这人是道台,是游击,到革命以后,城中有了团长旅长,于是他们的头衔也随之改变了。我曾做过七回都督,六弟则做过民政长。都督的义务是为兄弟伙出钱备打架的南竹片;利益,则行动不怕别人欺侮,到处看戏有人护卫而已。

    晚上,大家无事,正好集合到衙门口坪坝上一类较宽敞地方,练习打筋斗,拿顶倒转手来走路。或者,把由自己刮削得光生生的南竹片子拿在手上,选对手出来,学苗人打堡子时那样拼命。命固不必拼,但,互相攻击,除开头脸,心窝,只在一些死肉上打下,可以炼磨成一个挨得起打的英雄好汉,那是事实罢。不愿用家伙的,所谓“文劲”,仍可以由都督,选出两队相等的小傻子来,把手拉斜抱了别个的身,垂下屁股,互相扭缠,同一条蛇样,到某一个先跌到地上时为止,又再换人。此类比赛,范围有限,所以大家就把手牵成一个大圈儿,让两人在圈中来玩。都督一声吆喝,两个牛劲就使出了。倒下而不愿再起的,算是败了。败者为胜利的作一个揖,表示投降,另一场便又可以起头。也有那类英雄,用腰带绑其一手,以一手同人来斗的,也有两人与一人斗的。总之,此种练习,以起疱为止,流血也不过凶,不然,胜利者也觉没趣,因为没一个同街的啼哭回家,则胜利者的光荣,早已全失去了。

    (有删改)

    注:本篇发表于1926年8月18日《晨报副刊》,收入小说集《入伍后》。标题为“木傀儡戏”,但全文并非纯粹对傀儡戏的描写,而是通过土地菩萨生日唱戏这个引起儿童兴趣的事件,写湘西过节的习俗和尚武的传统。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土地戏捐钱不同于一般的募捐,是根据家中孩子多少来确定的,其主要原因是土地戏是专门为孩子们表演的。

    B.唱戏日为防止自家的猪到土地堂前排便,人们就把猪关禁起来,成了一种自觉行为,也说明人们临时懂了公德心。

    C.“光和的米豆腐担子”“包娘的酸萝卜篮子”等内容,既交代了当地的特色食品,也突出了小说的地域特点。

    D.“道台”“游击”“都督”“民政长”等头衔,既代表着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地位,也反映出时代特点。

    【解析】 “土地戏是专门为孩子们表演的”理解有误,原文为“这类木傀儡戏,与其说是为娱那土地一对老夫妇,不如说是为逗全街的孩子欢心为合适”,可知只是说逗孩子们欢心,并不是专门为孩子们表演的,大人们也看戏。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二月八,土地菩萨生日,街头街尾,有的是戏”一句开篇照应题目,进而详细介绍了当地土地菩萨生日唱戏的习俗。

    B.“彼此同锡与铅样,融合成一锅后,彼此都同化了”,运用类比手法,形象地写出苗人汉人的融合,突出了苗汉一家的主题。

    C.“苗人们勇敢……形成了本地少年人一种普遍的德性”一句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关于湘西少年尚武风俗的具体描写。

    D.“垂下屁股,互相扭缠”“都督一声吆喝,两个牛劲就使出了”等细节描写,生动传神,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文劲”的比试情形。

    【解析】 “突出了苗汉一家的主题”理解有误,原文为“虽然多数苗人还住在城外,但风俗,性质,是几乎可以说已彼此同锡与铅样,融合成一锅后,彼此都同化了”,主要是讲苗人汉人风俗,性质彼此同化,并没有突出苗汉一家的主题,属于过度解读。

    8.小说第四段以童年回忆的视角来写,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_(1)有利于忠实地记录原生态生活,真实有趣地表现了儿童过节的兴奋心情。(2)拓展了叙述空间,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__

    9.有人说,《木傀儡戏》和《边城》一样都具有散文化小说的特点。请从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的角度,谈谈你对本文这一特点的认识。(6分)

    【答案】  _(1)虚化人物(淡化人物形象的塑造),如对母亲的描写,只是写意化的描写而不是工笔式的细致刻画。(2)淡化情节(少有冲突,缺少悬念),如对打架的描写,只是呈现日常生活的自然形态而不以曲折的情节取胜。(3)营造真实的生活环境,在民情风俗、生存状态等真实生活氛围中表达出作者的情感。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春,正月,诏兖、豫、徐三州禀赡饥民。上问司徒鲍昱:“何以消复旱灾?”对曰:“陛下始践天位,虽有失得,未能致异。臣前为汝南太守,典治楚事,系者千余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夫大一起,冤者过半。又,诸徙者骨肉离分,孤魂不祀。宜一切还诸徙家。蠲除禁锢,使死生获所,则和气可致。”帝纳其言。

    校书郎杨终上疏曰:“间者北征匈奴,西开三十六国,百姓频年服役,转输烦费,愁困之民足以感动天地。陛下宜留念省察。”帝下其章,第五伦亦同终议。牟融、鲍昱皆以为:“孝子无改父之道。征伐匈奴,屯戍西域,先帝所建,不宜回异。”终复上疏曰:“秦筑长城功役繁兴胡亥不革卒亡四海故孝元弃珠之郡光武绝西域之国不以介鳞易我衣裳。鲁文公毁泉台,《春秋》讥之曰:‘先祖为之而己毁之,不如勿居而已,’以其无妨害于民也;襄公作三军,昭公舍之,君子大其复古,以为不舍则有害于民也。今伊吾之役,楼兰之屯兵久而未还,非天意也。”帝从之。

    丙寅,诏:“二千石勉劝农桑。罪非殊死,须秋案验。有司明慎选举,进柔良,退贪猾,顺时令,理冤狱。”是时承永平故事,吏政尚严切,尚书决事,率近于重。尚书沛国陈宠以帝新即位,宜改前世苛俗,乃上疏曰:“臣闻先王之政,赏不僭,不滥。与其不得已,宁僭无滥。往者断狱严明,所以威惩奸慝;奸慝既平,必宜济之以宽。陛下即位,由此义,诏群僚,弘崇晏晏,而有司未悉奉承,犹尚深刻。断狱者急于格酷烈之痛,执宪者烦于诋欺放滥之文,或因公行私,逞纵威福。夫为政犹张琴瑟,大弦急者小弦绝。陛下宜隆先王之道,荡涤烦苛之法,轻薄棰楚以济群生,全广至德以奉天心。”帝深纳宠言,每事务于宽厚。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秦筑长城/功役繁兴/胡亥不革/卒亡四海/故孝元弃珠厓之郡/光武绝西域之国/不以介鳞易我衣裳/

    B.秦筑长城/功役繁兴/胡亥不革卒/亡四海故孝元弃珠厓之/郡光武绝西域之国/不以介鳞易我衣裳/

    C.秦筑长城/功役繁兴/胡亥不革/卒亡四海/故孝元弃珠厓之/郡光武绝西域之国/不以介鳞易我衣裳/

    D.秦筑长城/功役繁兴/胡亥不革卒/亡四海/故孝元弃珠厓之郡/光武绝西域之国/不以介鳞易我衣裳/

    【解析】 参考标点:秦筑长城,功役繁兴;胡亥不革,卒亡四海,故孝元弃珠之郡,光武绝西域之国,不以介鳞易我衣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夫大狱一起”与“小大之狱”(《曹刿论战》)两句中“狱”的意思相同。

    B.“刑不滥”与“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两句中“刑”的意思相同。

    C.“率由此义”与“率赂秦耶”(《六国论》)两句中“率”的意思相同。

    D.“数诏群僚”与“数通使相窥观”(《苏武传》)两句中“数”的意思相同。

    【解析】 本文的“刑”为刑罚。而《鸿门宴》“刑”为用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三州发生旱灾,章帝命令官府开仓赈济百姓。而鲍昱认为章帝即位不久,不会招致灾异,应该从囚犯入手,才能召致祥和之气,消除旱象。

    B.校书郎杨终两次上书,陈述了自己对前线连年征战的看法,并列举秦朝因徭役失天下等事例,第五伦与之意见一致,最终汉章帝也接受了他的意见。

    C.尚书沛国人陈宠认为,执政就像琴瑟上弦,如果大弦太紧,小弦就会崩断。汉章帝采纳了他的全部意见,在处理政务时也总是依据宽厚的原则。

    D.“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这也是《资治通鉴》的写作目的。文中就治灾、战争、徭役等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

    【解析】 第五伦与杨终的意见一致是在杨终的第一次上书,第二次上书是否一致,于文无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二千石勉劝农桑。罪非殊死,须秋按验。(4分)

    译文:  二千石官员应大力劝勉百姓从事农耕和桑蚕之业,所犯罪行若非斩首之罪,必须等到秋后审理。(关键点:二千石、勉劝、殊死、按验。) 

    (2)是时承永平故事,吏政尚严切,尚书决事,率近于重。(4分)

    译文: _当时沿袭明帝旧制,官吏政风崇尚严苛,尚书所作裁决,大抵近乎于从重。(关键点:承、故事、严切、率。)__

    14.清朝政治家左宗棠说:“天下之乱,由于吏治不修。”汉章帝在“吏治”方面有哪些举措?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  _(1)谨慎选拔考核官吏;(2)改革前代严苛风气;(3)全面推行德政。__

    【参考译文】

    春季,正月,章帝下诏,命令兖州、豫州、徐州等三州官府开仓赈济饥饿的难民。章帝问司徒鲍昱:“怎样消除旱灾?”鲍昱答道:“陛下刚即位,即使有失当之处,也不会导致灾异出现。我先前曾任汝南太守,负责审理楚王之案,在当地拘禁了一千多人,这些囚犯恐怕不是全都有罪。大案一发,被冤枉者往往超过半数。此外,由于被流放的人和亲属分离,死后的孤魂得不到祭祀。我建议,让流放者全都返回家乡,除去不准做官的禁令,使死者生者各得其所,这样便可召致祥和之气,消除旱象。”章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校书郎杨终上书说:“近年在北方讨伐匈奴,在西方开通三十六国,致使百姓连年服事徭役,转运繁巨而费用浩大,忧愁苦难的人民足以感动天地。陛下应当留意省察!”章帝将杨终的奏书下交群臣讨论。第五伦也同杨终的意见一致,而牟融、鲍昱都认为:“孝顺之子不改父亲的主张。讨伐匈奴、屯驻西域,都是先帝的决策,不应有所变化。”杨终再度上书说:“秦始皇修长城,工程浩大,徭役频征,胡亥不改前代政策,终于失去了天下。因此,孝元皇帝放弃了珠崖郡,光武皇帝拒绝了西域各国的归附,不能让鱼鳖去掉鳞甲,而穿上我们的衣服。鲁文公拆毁了泉台,《春秋》讥讽道:‘先祖造台而子孙自毁台,还不如只留着它不去居住。’这是由于泉台的存在不会妨害人民。鲁襄公曾建立三军,而被鲁昭公裁撤,君子却赞扬他的复古举动,认为不裁撤便会妨害人民。如今在伊吾屯田和在楼兰驻防的士卒久不还乡,这不合上天之意。”章帝接受了他的意见。

    丙寅,章帝下诏:“二千石官员应大力劝勉百姓从事农耕和桑蚕之业,所犯罪行若非斩首之罪,必须等到秋后审理。各部门要审慎地任命官吏,提拔温和良善之士,排除贪婪奸滑的小人,顺应天时节令,清理冤案。”当时沿袭明帝旧制,官吏政风崇尚严苛,尚书所作裁决,大抵近乎于从重。尚书沛国人陈宠认为,章帝新近即位,应当改革前代的这种严苛风气,便上书道:“我听说古代贤君为政,奖赏不过度,刑罚不滥施。在不得已时,宁可过度奖赏,也不滥施刑罚。以往官员判案严厉,因此能够以威力惩治奸恶;而在奸恶清除以后,就必应以宽厚相补。陛下即位以来,多根据这个宗旨行事,屡次诏告群臣,劝勉温和之政。然而有关官员未能完全顺承圣上的旨意,仍然追求苛刻。审案官急于采取严刑拷打的残酷手段,执法者则纠缠于肆意诬陷的文书,或假公济私,作威作福。执政就像琴瑟上弦,如果大弦太紧,小弦就会崩断。陛下应当发扬古代贤君的治国之道,清除那些繁琐苛刻的法令,减轻苦刑以拯救生命,全面推行德政以顺奉天心。”章帝将他的意见全部采纳,在处理政务时总是依据宽厚的原则。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清平乐 瓜洲渡口

    李好古

    瓜洲渡口,恰恰城如斗。乱絮飞钱迎马首,也学玉关榆柳。

    面前直控金山,极知形胜东南。更愿诸公着意,休教忘了中原。

    注:词人从当时南宋腹地来到边防前线时写下《清平乐》两首以表达伤时之感,这是其中一首。乱絮飞钱:指柳絮、榆英。玉关:指玉门关。常用来借代北方边关,古人还喜欢在关塞种植榆树和柳树。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瓜洲渡口”一句,点明地点;“城如斗”指城廓形如斗状,突出边城小。

    B.“乱絮”两句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玉门关的榆柳,体现了词人关心时局。

    C.“面前”二句是说瓜州地势重要,不仅直接控制金山,还是东南的要冲。

    D.全词融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综合运用了比喻、拟物、借代的手法。

    【解析】 词中没有使用拟物的修辞手法。“也学玉关榆柳”是拟人手法。

    16.全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_词人从当时南宋腹地来到边防前线,表达关心时局的忧虑;把瓜洲城与北方边关进行比较联想,隐含着词人对统治者偏安一隅不思收复中原的嘲讽之情;最后两句直接告诫守城的将领,反映了词人对时局的关注,表现了词人深厚的爱国之情。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大学之道》中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 _自天子以至于庶人__,__壹是皆以修身为本__”说明“修身”是其中最根本的一条。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是“ _有善始者实繁__,__能克终者盖寡__”。

    (3)《论语十二章》中“ _朝闻道__,__夕死可矣__”,写真理,是每个仁人志士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哪怕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我站在凤凰山下的荒野中,遥望西北,相去咫尺的长城沉浸在暮霭中,此刻,该还有____的游人吧?我禁不住朝那边呼喊起来,喊声拖着长长的尾音,在暮色中一波接一波地传送。少顷,又一波接一波地回过来。那抚摸过长城、传递着长城顿挫有致的质感的声波令我感受到了回声中挟带着的苍古气息。我站在大运河的源头向着万里长城呼喊,作为中华民族最具文化生命和魅力的两大工程原来靠得这样近,几乎一踮脚、一弯腰就可以牵手共舞。这究竟是天造地设还是鬼使神差?古老的运河与长城默默对视了几多春秋,这是雄迈与坚韧的对视,是阳刚与阴柔的对视,是铁马秋风与杏花春雨的对视,是____的伟烈与世俗生活常态的对视。在它们对视的眼波中,有倾慕,有祝福,有幽怨的诉说和相濡以沫的厮守。但绝对没有嫉妒,因为它们本身太强大了,有足够的自信,而嫉妒在本质上只属于弱者。长城和运河把那么一大片朴素的原始形态展示在你的面前,让你在惊悸中____。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答案】  _流连忘返(恋恋不舍/乐而忘返)__石破天惊(惊心动魄)__叹为观止(赞叹不已)__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答案】  _那声波抚摸过长城,传递着长城顿挫有致的质感,令我感受到了回声中挟带着的苍古气息。__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分)

    【答案】  _构成:“它们”指的是“古老的运河”与“长城”,“对视的眼波中……相濡以沫的厮守”是拟人化的描写。表达效果:形象地揭示了古老的运河与长城彼此相依、密不可分的关系。__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试问谁不想拥有超强的记忆力呢?特别是考试将近,如果考生只要吃下一块“记忆面包”,便可不费吹灰之力记住难背的课文、难懂的公式、难记的单词,____。那么,如何才能拥有记忆力超群的“天才大脑”呢?

    ____,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类似于知觉加工,只能保持极短的时间,大部分信息在这一阶段快速“流逝”。少部分信息得到注意而进入短时记忆,可以保持几分钟,并且指导大脑决策。随后其中一些重要的短时记忆被进一步加工,转化为长时记忆,可保持几天甚至几十年。

    掌握最佳记忆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记忆的效率,人在一天和一生中都存在最佳记忆阶段。记忆的最佳年龄是青少年时期,此时的记忆速度最快;____,记忆速度虽有所下降,提取信息的能力却更强,也会转变为另一个优势。而一天中的最佳记忆时间却因人而异:有的人习惯于规律作息,记忆效率在上午八九点钟最高;有的人习惯于挑灯夜战,到了夜间思维才活跃兴奋。“一日之计在于晨”不见得人人适用,若是你能找到自己的最佳记忆时间,就能事半功倍。

    2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D )

    A.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

    B.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C.郭沫若先生的剧本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D.请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解析】 A、B、C项中的“你”为固定对象,D项与例句指群指代词,不确定对象。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答案】  _那可真是一大妙事__记忆按其保持时间的长短__而随着年龄增长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各种人和事都有自己的观察点,有的需要抵近去看作出正确的判断,有的则只有从远处看了才能判断得最好。

    ——法国作家拉罗什富科

    材料二: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有一次给州官倪寻和李延看病,两人都是头痛发热,可是华佗给倪寻开的是泻药,给李延开的是发散药。两人很不理解,华佗解释说,倪寻的病是内部伤食引起的,李延的病是外部受冷感冒引起的,病因不同,所用的药当然不同。

    以上材料对于我们看待万事万物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题目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等方面组成。在行文前,应先明确材料的多重涵义:拉罗什富科强调判断不同的人和物,都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有的需要实地考察,有的需要冷静客观地作出判断;华佗的典故则说明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病人,需要根据其病因的不同,才能对症下药。所以这两则材料的关键点在于“判断”。准确、全面地判断一个人或一件事或某种情况,需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展开,既要从细节出发,也要从整体把握。

    行文时,不能有所偏颇,这样才能彰显思辨性的思维。另外,这道题的写作任务有两个方面,其一,“以上材料对于我们看待万事万物具有启示意义”,强调写作内容立足于“万事万物”,并阐释其“启示意义”;其二,“体现你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感悟与思考”,明确写作身份,即“新时代青年”。行文应从材料出发,并按照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参考立意】 

    学会正确判断事物;客观理性、实事求是地认识事物;辩证地看待事物,不要被自己的思维束缚住……

    【优秀例文】 

    细节判断,整体把握

    万事万物都会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作出正确判断时,切忌自以为是,无中生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没有实地考察,细节判断,容易被固定思维所束缚;没有冷静客观,整体把握,容易偏于一隅,狭隘片面。所以,作为新时代青年,不仅要懂得小处着眼,细节判断,更要懂得整体把握,宏观调控,才能站在时代之巅,沉静自若,方成大局。

    小处着眼,细节判断,吾辈青年方能识物,不急不躁,谈笑自若。

    老子曾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大事者,必先能识物之准,从小处着眼,细节判断,才能从基本上把握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古有华佗给州官倪寻和李延开药,相同的症状,用不同的药去治疗,所谓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今有袁隆平于一丘旱稻田中,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稻穗,让他的杂交水稻梦得以实现。细处着眼,方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如果,忽略了细处,没有实事求是地去考察,那么,所有的问题都会比想象中都来得艰难。所以,吾辈青年应从细节处判断,不急不躁,才能抓住问题的核心,从容不迫地解决。

    客观冷静,整体把握,吾辈青年方能成事,胸有成竹,目光长远。

    拉罗什富科曾说:“各种人和事都有自己的观察点,有的需要抵近去看作出正确的判断,有的则只有从远处看了才能判断得最好。”判断事物,把握事物,除了应从细处着眼,更要冷静客观,才能从整体上更快地解决问题。君不见,苏轼在感慨着“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最后放眼于茫茫宇宙,在“物与我皆无尽”中释怀;君不见,北京2022年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男子1000米决赛中,武大靖在自己体力不支的情况下冷静地为队员任子威让路,于客观冷静中顾全了大局。身处一隅,容易陷于偏见;唯有着眼大局,从远处看,才能作出更好地判断。所以,吾辈青年躬逢盛世,更要与时代同频共振,迎风破浪,站于时代之巅。

    小处着眼,细节判断,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客观冷静,整体把握,是为了更好地权衡问题。吾辈青年,只有从细节判断,从整体把握,才能不在小节上栽跟头,更不会把眼光局限于小天地,于万事万物中理清关系,从而运筹帷幄,所向披靡。

    点评:文章主题鲜明,逻辑缜密。其一,抓住两则材料的内在联系“细节判断,整体把握”作为文章的中心论点,并贯穿全文,观点突出,思路清晰;其二,把观点进行拆分论证,层次鲜明,环环相扣,论证合理;其三,紧扣材料,进行阐述,并运用举例论证、名言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使文章的内容更充实,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语文阶段性测试2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