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2 细胞(第1课时)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2 细胞(第1课时)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01
    2.2 细胞(第1课时)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02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细胞第1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细胞第1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内容,项目时长,项目简述,核心概念,教学目标,项目实施过程,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项目时长】1课时
    【项目简述】
    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我们知道生物有六大基本特征,分别是: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为什么千差万别的生物会表现出相似的生命活动特征呢?这个问题困扰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让我们跟随科学家的脚步,一步一步揭开生物神秘的面纱。整节课围绕着了解细胞的发现的历史,掌握细胞学说的提出过程,探究细胞的结构特点等任务展开。并在其中穿插课堂活动,自制一个动物细胞模型和植物细胞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核心概念】
    细胞学说;细胞的结构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细胞发现史的认识,形成技术推动科学发展的意识。
    科学思维:通过细胞模型的建构,认识细胞的各个结构的功能。提升学生对于建模思想的把握。
    探究实践:运用简单的卡纸零件,拼凑动植物细胞的模型,提高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态度责任:学习一代代科学家坚持不懈的探究精神,形成坚持探究的优良品质。
    【项目实施过程】
    任务一:了解细胞发现的历史
    环节一:生物的六大共同特征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生物和非生物,仔细回想一下,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在哪里?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非常好,同学们都能够回想起来,生物有六大共同特征,分别是: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为什么千差万别的生物会表现出相似的生命活动特征呢?
    其实,不止是同学们感到困惑,这个问题同样也困扰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科学家们的脚步,一步步揭开生物神秘面纱的一角。
    【设计意图】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复习回顾,增强学生对课本前后连贯性的认识。用旧知引出新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环节二;了解胡克命名细胞
    其实呢,人类很早就开始对植物和动物进行研究了。秦汉时期的《尔雅》记载了590多种动物和植物,并将其纳入一定的分类系统。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37,找一找,十七世纪前,人们对于动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生: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和植物的形态、内部结构或生活方式等方面。很好请坐,当时的人们,由于受到观察工具的限制,只能研究动植物的宏观层面。直到1965年的一天,一切都不一样了
    这一天,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在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薄片时,发现软木塞薄片是由一些特别的东西构成的。这是当时胡克所绘制的显微图,有没有同学能来描述一下,这些特别的东西像什么?生:蜂窝状的小室。胡克将这种小室命名为细胞,细胞在英文里叫做cell,也就是有间隙的小房间,是不是很形象的形容?后来,他又观察了叶片的表皮和树枝的横切面,发现活的植物体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在之后的两百年间,科学家用显微镜广泛地观察和研究了各种生物,致力于探讨“细胞里有什么”,1831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
    【设计意图】了解细胞发现的历史。观察胡克绘制的显微图,直观理解细胞命名的来历。
    任务二、掌握细胞学说及其提出过程
    环节一:细胞学说的提出
    随着观察的深入,科学家不再满足于“细胞里有什么?”,而是转向对于“细胞是什么”的探讨。请同学们阅读书本p37,说一说,在19世纪,三位德国科学家对于这个问题,做出了哪些贡献?他们提出了什么结论?生: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归纳提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的。这就是细胞学说。20年后,德国科学家魏尔啸进一步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这三位科学家的研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细胞学说。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正是由于一代代的科学家,坚持不懈地对细胞进行研究,才有了我们今天发达的医疗科技水平,我们也要学习科学家的这种精神。
    环节二:认识细胞的类型
    说了那么多关于细胞发现的历史,细胞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细胞很小,直径一般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考考大家,第一单元学得如何。微米的单位是不是非常小呀,实验室里我们通常用什么仪器来观察肉眼不可见的物体呢?生:显微镜。借助早期的显微镜,科学家观察到了细胞的轮廓。随着科技的进步,显微镜越来越高端,例如ppt上展示的这些,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甚至已经超过了300倍,人们对于细胞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了。
    这是显微镜下看到的一些不同形状的细胞。
    【设计意图】阅读课本了解细胞学说的提出过程,培养学生阅读归纳的能力。描述细胞的形状,培养学生观察描述的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任务三:探究细胞的结构特点
    环节一:读图,寻找共性与特性
    虽然细胞的种类很多,形态也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具有基本相似的结构。
    请同学们阅读书本p39的内容,寻找以下两个问题的答案。
    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除此之外,你会发现植物细胞还有_______、_______和____。
    环节二:动手实践
    现在,大家对动植物细胞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根据刚刚的读图,依据量表进行实践。拿出桌面上的卡纸零件,从中找出你所需要的零件,尝试着拼一个简单的动物细胞模型和植物模型。我过会请同学上来展示。开始。
    【设计意图】自己动手拼装,加深对细胞结构的深刻印象。
    环节三:观察结构,了解功能
    我们说存在即合理,细胞的各个结构都有各自不同的特征。我们一个个来看。
    细胞膜是一层薄而透明的膜,厚度大约只有十万分之一毫米,他起到保护细胞和控制物质交换的作用。什么是物质交换?有没有同学有想法?举个例子。人的呼吸和细胞类似。
    细胞质是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半透明胶状结构,是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细胞核核外有核膜包围,内含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你能举个类似的例子解释一下什么叫控制中心吗?
    动物细胞正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的,正是由于他们不同的结构决定了不同的功能。
    我们再来看细胞壁,细胞壁位于细胞膜外,与其紧贴在一起,主要由纤维素组成。根据它的结构,你能不能猜一猜,细胞壁有什么作用?保护、支持细胞,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叶绿体含有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和叶绿素的区别是什么?叶绿体是一个椭球体,里面包含的一种色素,叫做叶绿素,大家在写的时候千万不要搞混了。正是由于叶绿素,植物的叶片才显示出绿色。那么,所有的植物都具有叶绿体吗?不是的。比如说,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洋葱,植物的根系,他们是绿色的吗?液泡成熟植物中常有较大的液泡,内有液体,含有细胞液。它的功能又是什么呢?想象一下,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储存在胃里,植物吸收进去的水分储存在哪里呢?液泡里。
    我们刚刚说了:结构决定功能。我们在回过头来看,为什么这些细胞的外表结构各不相同?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功能。
    环节四:运用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细胞的发现,知道了细胞的结构。老师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困惑,你们能帮帮我吗?
    切西瓜的时候,西瓜为什么总是有那么多的汁水,好黏手啊,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
    为什么有些西瓜非常甜,有些西瓜很寡淡呢?
    为什么叶子通常是绿色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将科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板书设计:
    2.2细胞

    评价要素
    评价标准
    组内评价(符合打勾)
    是否做到
    是否理解原因
    实验步骤
    能够找出动物细胞所需要的结构零件。
    找出结构零件后能说出对应的名字及其功能。
    将结构零件拼贴成正确的动物细胞模型。
    相关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气温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气温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细胞优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细胞优质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七年级上册第2章 生物的主要类群2 植物的主要类群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七年级上册第2章 生物的主要类群2 植物的主要类群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器材准备,教与学互动设计,课堂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