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同步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三首 教案(共3个课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同步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三首 教案(共3个课时)01
    【同步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三首 教案(共3个课时)02
    【同步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三首 教案(共3个课时)03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同步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三首 教案(共3个课时)

    展开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三首 教案(共3个课时),共10页。

    21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榆、畔”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更”会写“孙、泊”等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

    3.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

    4.能说出《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

    2.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收集整理王维、张继纳兰性德的资料。

    教学课时3课时

    第1课时

    《山居秋暝》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山居秋暝》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诗题,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诗词既是人们寄情山水的工具,又是人们表情达意的载体。本课的三首古诗词,诗人们或借景抒情,或寄情于景,今天,让我们一起走第一首古诗《山居秋暝》。注意“暝”是后鼻音。

    2.结合注释说说你从诗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预设“山居”山中居所点明了地点“秋秋天的傍晚点明了时间。

    那么,由诗题可知,这首诗写的诗山中秋天的傍晚景象。

    板块二:初读古诗,感知古诗大意

    1.介绍诗人。这首诗的作者是王维,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画家,有“诗佛”之称,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之一。主要作品:《山居秋暝》《鹿柴》《鸟鸣涧》《送元二使安西》等。

    2.老师范读古诗,注意的读音。

    3.下面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4.读完后请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致意思。

    诗的大意空旷的山中刚下过一场雨天气清凉傍晚时分让人感到阵阵秋意。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落下来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竹林里传来喧笑声原来是--群洗衣的女子归来了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留在这里长久居住。

    5.教师小结诗人用淡淡的几笔就勾画了山雨过后的山居秋景。

    板块三:再读古诗,想象诗境

    1.品读“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1)自己朗读。课件出示诗句

    (2)品“空山”。

    空山”是什么意思?(空旷的山林

    ②以诗解诗王维还有两句诗写山林的空旷。《鹿柴》中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鸟鸣涧》中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3)是什么时候的空山?(是新雨后的空山,是秋天傍晚的空山“新雨后”是刚刚下过雨,给人怎样的感受呢?(给人清新如洗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4)诗的第三联写了“浣女”等人的活动,但开头为什么说是“空山”呢?

    一方面,山中树木茂盛,掩蔽了人们的活动,显得空”;另一方面,“空山”二字点出此处如通过世外桃源一般,这是诗人的一种独特的感受。

    请同学们再读这两句,读出你的感受。

    (5)过渡在雨后的空山在秋天的傍晚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请你读一读,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其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2.品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指名朗读。课件出示诗句

    (2)引导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预设仿佛看到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落下来。仿佛听到清清的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

    (3)教师点拨这一联写景描绘了明月高照清泉流淌的画面。两句一静一动“明月松间照”是对景色的静态描写“清泉石上流”是对景色的动态描写。

    3.品读“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1)指名读。引导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2)品“竹喧”。

    ①“竹喧”是什么意思?(竹林中笑语喧哗

    ②竹林中怎会有喧哗的声音?(原来是浣衣女子归来的欢声笑语

    教师点拨浣女浣衣物的女子归浣女”就是指“浣女归”。

    (3)品味词语“莲动”。

    ①为什么荷叶都在四处晃动

    ②教师点拨“下渔舟”可以理解为“渔舟下”。原来是有渔舟顺流而下荷叶才会左右晃动。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4)引导发现“竹喧”“莲动”“归浣女”“下渔舟”是什么描写?(动态描写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了山中的人们悠闲自在的生活、劳动场面

    明明是先有“浣女”的晚归而后才有竹喧,先有渔舟”的穿行莲中而后才有莲动”,可作者为何先写“竹喧”与莲动”呢(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浣女隐在密密的竹林之中,小小的渔舟也被田田的莲叶所遮蔽起初是看不到的,等到听到竹林里有了喧声,看到莲叶纷纷地动了起来,才发现浣女、渔舟)

    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

    (5)教师点拨这一联描写了人的活动。用洗衣女子的欢歌笑语以及渔舟归来荷叶晃动的场景衬托出了月夜山村的清幽宁静。板书以动衬静

    (6)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诗句所绘画面体会意境。

    4.比较读。

    (1)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和“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教师引导两联诗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预设颔联侧重写景两句一静一动描绘出山间傍晚的美好景色。颈联侧重写人的活动用洗衣女子的欢歌笑语以及渔舟归来荷叶晃动的场景衬托出了月夜山村的清幽宁静。

    5.品读“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春芳”是什么意思?(春天的花草“王孙”指谁本诗中的“王孙”是诗人自己,因为他曾属“王孙”,历经仕宦。他觉得“山中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志趣和追求。

    (2)结合注释说说这句诗的意思。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留在这里长久居住

    板块四:理清结构,学习写法

    这首《山居秋暝》题目点明了时间、地点,首联交代了天气背景;颔联写了月、松、泉、石等景物;颈联写了浣女归、渔舟下,这两联动静结合,尾联抒情,表达了自己想要归隐的想法。

    整首诗清幽宁静,和乐恬淡,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间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第2课时

    《枫桥夜泊》

    课时目标

    1.会写“泊、愁、寺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

    3.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

    教学过程

    播放《涛声依旧》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的第二课时——《枫桥夜泊》。

    师:是多音字,在这里读,表示停泊。泊还有一个读音pō。请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请大家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顺口了为止。

    师: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

    师:读《枫桥夜泊》,有人读出的是忧愁,有人读出的是寂寞,有人读出的是凄凉,也有人读出的是寂静。

    师:请大家静静地默读《枫桥夜泊》,看看注释,看看插图,联系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一想,诗的哪些地方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圈点批注一下。

    师:好!我看大家都有了自己的读诗心得了。我们知道,枫桥夜泊的时候,应该是张继休息的时候、睡觉的时候,对吧?

    师:但是,这个晚上,张继睡着了吗?

    生:(自由应答)没有。

    师:没有?你怎么知道的?诗中的哪个词语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张继没睡,根本就睡不着?哪个词?

    生1:愁眠。

    师:都是愁眠。是吗?来,把“愁眠”这个词语圈出来。(板书“愁眠”)

    生:(动笔圈出“愁眠”)

    师:“愁眠”是什么意思?

    生:“愁眠”就是因为忧愁而睡不着觉。

    师:给“愁眠”找个近义词,比如——

    生1:无眠。

    生2:失眠。

    生3:不眠。

    生4:难眠。

    生5:未眠。

    师: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这个晚上张继看到了什么?咱们一样一样地说,读读第一句诗,看到了什么?

    生:月落。

    师:(板书:月落)因为“愁眠”,张继看着月亮渐渐地升起,又看着月亮渐渐地落下。当月亮完全落下的时候,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中,诗人在江边看到了什么?

    生:枫树。

    师:(板书:江枫)想一下,那是怎样的江枫?

    生:红红的。

    师:那是被霜打过的缘故。秋风吹过,你看那江边的枫树——

    生:在瑟瑟摇动。

    生:落叶飘了下来。

    师:落叶飘零,江枫瑟瑟。多么凄清,多么孤寂的画面啊!那么,诗人在江中又看到了什么呢?

    生:渔火。

    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张继又听到了什么?

    生:乌啼。

    师:(板书:乌啼)几声凄厉的乌啼,打破了夜的沉寂。还听到了什么?

    生:钟声。

    师:(板书:钟声)是的,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板书: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到客船)请把“钟声”圈出来。

    生:(圈出“钟声”)

    师:看到了,听到了,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张继还感到了什么?

    生:霜满天。

    师:(板书:霜满天)大家知道,霜是覆盖在地上的,所以,李白才写过这样的诗句,床前明月光——

    生:(接答)疑是地上霜。

    师:对呀!霜怎么可能满天呢?难道是张继的感觉出了问题?

    生:因为张继愁眠,所以感觉霜满天。

    师:肯定跟张继的心情有关系,是吗?

    生:是。

    师:想一想,夜泊枫桥的这个晚上,张继冷不冷?

    生:冷。

    师:肯定冷!秋霜那么重,还是在江上、在船上,能不冷吗?其实,身体的冷还在其次,更要紧的是张继的心,他的心也是——

    生:冷。

    师:为什么?

    生1:因为他很孤独。

    生2:因为他考试落榜了。

    师:出示背景资料。

    师:身体感觉到的是一个“冷”字,心灵感觉到的更是一个“冷”字,于是,在诗人的感觉中,“霜满地”成了——

    生:(接答)霜满天。

    师:(随着音乐)月亮西沉,乌啼声声,霜气布满了整个天地;江枫凋零,渔火点点,钟声划破了凄清的夜空。在这个孤独而寂寞的晚上,诗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眠,他在心里轻轻地念道——

    师:孩子们,其实“愁眠”是人人会有的一种心情。这种心情,会伴随人的一生,也伴随着人类的全部历史。所以,古今中外,写愁眠的诗歌成千上万、数不胜数。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写愁眠,尤其是写思乡的愁眠,更是比比皆是。大家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师:因为愁眠,大诗人李白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李白的诗句)

    师:因为愁眠,大诗人杜甫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杜甫的诗句)

    师:因为愁眠,诗人张九龄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张九龄的诗句)

    师:也是因为愁眠,王安石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王安石的诗句)

    师:还是因为愁眠,苏轼苏东坡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苏轼的诗句)

    师:大家一定已经发现,所有的愁眠都跟一种景物连在了一起,这个景物就是——

    生1:明月。

    师:正所谓,明月千里照愁眠,愁眠一夜望明月。于是,诗人的思乡之愁、怀人之情,都寄托在了那一轮皎皎的明月上。

    出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读一读,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其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结构梳理,主旨概括

    第3课时

    《长相思》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聒”,读准多音字“更,会写“畔”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能说出《长相思》的意思。

    4.体会诗可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绘的景象,试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第3课时。之前我们学过《山居秋暝》和《枫桥夜泊》,这两首诗都是写景诗《山居秋暝》描写的是山雨过后的山居秋景《枫桥夜泊》描写的是诗人夜半难眠的客船夜景,那么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又写了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一问题走进《长相思》。

    2.指导读好题目。

    教师示范读“长——相——思”。充满感情

    3.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本名成德为避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满族词人。18岁中举22岁赐进士出身选授三等侍卫,后晋为一等扈从于康熙身边。其文学成就以词为最,曾形成“家家争唱饮水词”的局面,郑振铎称其词作“缠绵清婉,为当代冠”。

    板块二借助注释,感知词的大意

    1.请先听老师把这首词读一遍,注意字的读音(出示几个字的拼音)

    2.下面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自由地朗读《长相思》……同学们读完了吧,我们来看看红色字体的几个字的写法。

    左边“木”的末笔捺变点,右边“俞第一笔撇行笔到木”的短横下,“月”的第一笔是竖,不要写成竖撇。

    左部“田”要写得窄小,右部“半”的第四笔横和“田”的收笔横持平。

    多音字,在这里作为表示时间的量词,读第一-声可组词“三更半夜”。

    “耳”加“舌”。引导推测猜猜字义是什么有谁知道?(舌头发出的嘈杂声入耳使人厌烦)

    3.默读《长木相思》。

    教师引导看看书中的插图,读读书中的注释想想这首词大概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词的大意。

    课件出示词的大意将士们翻过一座座山涉过-条条河,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已深,营地里上千顶帐篷里都亮着灯。刮了一更又一更雪下了一更又一更,词人被风雪交加的声音吵醒,不禁思念起故乡来。

    板块三想象景象,体会感情

    1.指导朗读上阕。

    课件出示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1)自由读,边读边想象画面,交流词人的“身”在哪里

    预设身在前往山海关的路上、在山上、在船上、在营帐里。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小河大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一句话,作者身在征途中。板书身在征途

    (2)引导想象“山一程水-程”让你想象到了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水这样的山,这样的水,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3)提问“夜深千帐灯”又让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山——崇山峻岭、悬崖峭壁水——波涛滚滚,巨浪滔天。

    从中我感受到了将士们行军的遥远与艰辛。

    2.指导朗读下阕。

    课件出示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教师范读。引导想象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教师引导风刮了一更又一更雪下了一更又更风雪不止,此时的天气是何等恶劣呀!风雪之声如此聒噪此时的词人又在干什么呢

    (3)品“聒碎乡心梦不成”风雪之声将梦境打断,词人的“心在哪里?(板书心系故园

    (4)品“故园无此声”

    ①提问“故园无此声”是什么意思?(故乡没有这样的寒风朔雪之声

    ②引导想象故园无此声,那在词人的梦境中故园有什么呢

    预设那可能有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畅谈着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茶,唠家常那还可能是……

    (5)教师引导朗读。

    ①引导故园啊,我的故园,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去郊外踏青放飞风筝。可在这里有的只是一指名学生朗读词句

    ②引导故园啊,我朝思暮想的故园,当明月东升的时候,我们一起围坐在庭院里数着一-颗一颗闪闪的星星。可在这里有的只是一一指名学生朗读词句

    (6)教师引导。

    ①引导面对此情此景,纳兰性德情不自禁地在自己的词中写下了这个触动人心的“碎”字。同学们什么碎了?(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将士们的思乡梦碎思乡心碎。

    ②引导所以才会想到“故园无此声”,你们感受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预设孤独思乡、期盼、破碎、煎熬、痛苦、伤感。

    那么词人是怎样把这种思乡之情付诸笔端的呢?

    3.有感情地朗读《长相思》。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同步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三首 教案(共3个课时)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