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第一节 城乡空间结构.pptx
    • 课件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pptx
    • 课件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pptx
    • 课件
      章末整合.pptx
    • 练习
      第二章 检测试题.docx
    • 章末整合.docx
    •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docx
    • 第一节 城乡空间结构.docx
    •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docx
    •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docx
    •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docx
    • 第一节 城乡空间结构.docx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2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3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4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5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6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7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8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2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3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4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5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6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7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8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2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3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4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5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6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7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8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2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3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4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5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6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2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3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2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3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2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3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2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3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2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3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2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3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2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3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2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3
    还剩4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文件包含章末整合docx、第一节城乡空间结构pptx、第三节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pptx、第三节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docx、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pptx、第一节城乡空间结构docx、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docx、第二章检测试题docx、第三节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docx、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docx、第一节城乡空间结构docx、章末整合pptx等1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1.区域认知:对比不同区域的城镇化特征及其突出地域差异。

    2.综合思维:分析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从多角度对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特点。

    3.人地协调观:分析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4.地理实践力:收集相关资料,调查身边城镇发展过程,理解城镇化的概念和表现。

    一、城镇化

    ?结合教材第46~47页相关知识,完成以下内容:

    1.含义:又叫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城镇化标志

    (1)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3)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4)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

    (5)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念等随之发生显著变化。

    3.城镇化动力

    (1)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

    (2)表现: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4.城镇化与三次产业

    (1)第一产业: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农业人口向城镇大量转移。

    (2)第二产业:工业是城镇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3)第三产业:经济繁荣的城镇,服务业相对发达。

    [思考1] 城镇人口增加,城镇化水平一定增加吗?城镇化水平越高,工业化水平就越高吗?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答案:两种说法均不正确。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标志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果只是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不增加,城镇化水平就不一定增加。城镇化水平越高,第三产业越发达,第三产业的产值可能超过工业产值。

    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结合教材第47~51页相关知识,完成以下内容:

    1.城镇化的时间差异

    (1)工业革命之前,世界上的城镇发展极为缓慢

    (2)工业革命以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人口比重迅速攀升。

    (3)目前,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

    (4)到2050年,世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2/ 3

    (5)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涌现出世界级大都市,并带动了城市群的整体提升,形成了规模宏伟的大都市带

    2.城镇化的空间差异

    (1)发达国家的城镇化

    ①伴随着工业化进行,城镇化水平大多在75%以上。

    ②人口高度集中,大中小城市密集分布,加工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信息产业相对发达。

    ③现代交通和互联网显著提高了城镇运行的效率。

    ④注重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城镇历史文化保护得到普遍的重视。

    ⑤出现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

    (2)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①城镇化水平比较,但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上升迅速。

    ②城镇化水平很不平衡。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国家多分布在亚洲和非洲

    ③出现虚假城镇化,城镇化进程明显超过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

    ④出现“滞后城镇化”现象,城镇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

    (3)我国的城镇化

    ①状况: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

    ②意义:城镇化的推进,拓展了高效率的成长空间,拉动了生产与消费,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提升了经济社会发展质量。

    [思考2] 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化速度有什么区别?

    答案:前者主要是由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百分比越高,表明城镇化水平越高。后者表示某一时间段城镇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城镇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镇化速度快,但城镇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

    三、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结合教材第51~54页相关知识,完成以下内容:

    1.积极影响:城镇规模逐步扩大,城镇功能日益增强,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的中心。

    2.产生问题

    (1)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对地理环境造成较大破坏,导致人居环境质量普遍下降。

    (2)给城市就业和配套服务造成很大压力,引发环境污染、交通阻塞、房价居高不下、建设用地紧张等诸多问题。

    3.发展方向: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田园城市、智慧城市的目标,走健康、持续、绿色、高效的城镇化道路。

    判断题

    (1)城镇化过程中,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不会发生变化。( × )

    (2)大都市带进一步发展壮大形成城市群。( × )

    (3)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的主要特征是人口高度集中,大中小城市密集分布。( √ )

    (4)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国家多分布在亚洲和拉丁美洲。( × )

    (5)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 )

    探究一 城镇化及其地域差异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89%,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城镇化率不到50%,2000年这一数字则为36.09%,20年间我国城镇化率保持了高速增长。城镇人口增加主要受城镇区域扩张、城镇人口自然增长和乡村人口迁移三方面因素影响。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扎实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步伐加快,进城落户人口增加。进城落户使更多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享受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真正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思考]

    (1)(综合思维)近年来,促进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综合思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有哪些优势可以对农村人口产生迁移吸引力?

    答案:城市交通便捷、文化设施齐全、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就业机会多、生活便利等方面的优势对农村人口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

    (3)(区域认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城镇化有何特点?

    答案:起步较晚,水平较低,但目前发展速度较快。

    1.城镇化的内涵

    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社会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越高。城市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与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密切关联。可结合下图对其进行理解。

    2.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1)时间差异

    从世界各国的城镇化进程来看,城镇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图所示:

    (2)空间差异

    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差异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差异明显。如图所示:

    比较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

    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

    晚(20世纪中叶以来)

    目前速度

    趋缓(甚至停滞)

    快(加速阶段)

    城镇化水平

    城镇人口比重

    大(75%以上)

    小(40%左右)

    主要特征

    ①人口高度集中,大中小城市密集分布,加工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信息产业相对发达

    ②现代交通和互联网显著提高了城镇运行的效率

    ③注重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城镇历史文化保护得到普遍的重视

    ①城镇化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但当前推进速度快

    ②城镇化水平很不平衡

    ③拉丁美洲国家虚假城镇化最为突出;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则“滞后城镇化”现象较严重

    发展结果

    ①出现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

    ②中心城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大城市外围地带建设了一系列卫星城和工业区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加大城镇就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压力

    ②造成生态破坏,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下降

    ②现阶段我国的城镇化

    特点

    ①城镇人口快速增长

    ②城镇数量不断增加

    ③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

    意义

    ①拓展了高效率的成长空间

    ②拉动了生产与消费,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③提高了区域对外开放程度

    ④提升了经济社会发展质量

    ⑤是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

    中国特色

    的新型城

    镇化道路

    ①以人为核心,全面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②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城镇群为主体形态

    ③借助城镇化推动乡村振兴

    ④优化城镇布局,统筹城乡发展

    ⑤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对自然界的干扰和破坏

    ⑥重视历史文化传承,注重智慧城市的建设

    城镇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及再城镇化

    比较

    项目

    城镇化

    郊区化

    逆城市化

    再城

    镇化

    表现

    人口由乡村转向城镇,农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

    人口、产业由中心城区迁往边缘区及边缘区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中心城区衰落,城镇总人口增加

    人口继续迁往中小城镇和乡村,大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

    人口迁回中心城区

    成因

    生产力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促使人口和产业向城镇集中,城镇数量和规模扩大

    中心城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

    城市人口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中小城镇和乡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环境优美

    开发市

    中心衰

    落区;调

    整产业

    结构,积

    极发展

    高新技

    术产业

    和第三

    产业 

    图解

    联系

    ①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②它们之间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郊区化,随后出现逆城市化,最后为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又出现再城镇化

      下图反映了世界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城镇人口分布状况(含预测)。读图,回答(1)~(2)题:

    (1)(区域认知)关于世界两类地区城镇化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950—1965年两类地区城镇化水平相差不大

    B.目前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依然很快

    C.欠发达地区在2025年时城镇化水平接近发达地区

    D.目前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

    (2)(综合思维)由图可知(  )

    A.1950—2020年,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下降

    B.未来城镇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欠发达地区的城镇

    C.发达地区城镇人口数量呈减少趋势

    D.目前世界城镇人口数量发达地区多于欠发达地区

    思路点拨:第(1)题,据图可知,1950—1965年两类地区城镇化水平相差较大,A错误;目前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高,但速度慢,B错误;欠发达地区在2025年时城镇化水平尚不到60%,而发达地区已接近90%,C错误;目前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仅达到50%左右,仅接近发达地区1950年水平,D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全世界城镇人口居住在欠发达地区的比例越来越大,居住在发达地区的比例越来越小,所以未来城镇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欠发达地区的城镇,B正确;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是上升的,故人口数量呈增加趋势,A、C错误;据图可知,目前世界城镇人口数量欠发达地区多于发达地区,D错误。

    答案:(1)D (2)B

    探究二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区生产总值超3万亿元,站上新台阶;空气质量、水环境进一步改善,天更蓝、水更清;商品住房价格保持稳定、“房住不炒”得到落实……2019年1月14日公布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透视出2018年北京的一系列新变化。曾经,北京聚集了大量非首都功能,城市体量不断扩张,人口稠密、产业集聚、交通拥堵、空气质量堪忧的“大城市病”让这座特大城市不堪重负。

    [思考]

    (1)(人地协调观)北京的“大城市病”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城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发展空间受限、就业困难等。

    (2)(综合思维)北京市的“大城市病”比较突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人口、产业过度集中;城市规划建设不合理,管理不当等。

    (3)(人地协调观)从环境、交通、能源利用等角度,设想如何改善北京市的人居环境?

    答案:环境方面:经济发展以清洁生产为主;合理规划布局有污染的企业。交通方面: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增加立交桥等交通设施。能源利用方面: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

    1.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2)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主要

    表现

    成因

    危害

    整治措施

    大气

    污染

    工矿企业、家庭炉灶、汽车尾气

    危害人类健康,破坏土壤、水质、生物,腐蚀建筑物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

    水体

    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危害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

    固体废

    弃物污

    工业垃圾和居民生活垃圾

    影响人类健康

    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

    噪声

    污染

    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

    破坏生活环境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光污染

    城市建筑玻璃墙幕、城市灯光

    刺激人的视觉、诱发交通事故

    城市光源多用生态的“绿色照明”,制定建筑光标准;家庭装修合理布置灯光

    交通拥

    挤,居住

    条件差

    城市人

    口急剧

    膨胀,汽

    车数量

    不断增

    交通阻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住房缺少,质量低劣;影响城市环境质量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

    就业困难,

    失业人数

    增加  

    城市人

    口急剧

    膨胀,乡

    村人口

    无序迁

    造成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社会治安问题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建立卫星城,

    开发新区

    ①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

    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

    ③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

    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镇交通和居住条件

    ①对城市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

    ②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

    ③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加强对城镇的管理

    ①严格控制和治理工业“三废”

    ②加强绿化和美化等,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③发展生态城市、田园城市、智慧城市

     

    图解“城市病”的表现及解决措施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40年来建成区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综合思维)促进该城市建成区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

    A.城郊农业发展 B.人口自然增长

    C.建筑工业发展 D.社会经济发展

    (2)(人地协调观)建成区面积变化对该市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A.“热岛”效应加剧 B.植被覆盖增加

    C.地价房租上涨 D.雨水下渗增多

    思路点拨:第(1)题,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社会经济的发展,而 A、B、C都不够全面。第(2)题,城市不断发展对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产生较大影响。从自然环境角度,首先排除C,而城市建成区一般都是建筑物,一定程度上会破坏地表植被,同时随着柏油马路等硬化地面的增加,地表径流下渗减少,有些城市还会产生雨涝现象。

    答案:(1)D (2)A

    一、选择题

    1.在城镇化过程中(  )

    A.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B.劳动力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C.城镇数目增多,用地规模缩小

    D.城镇数目减少,用地规模扩大

    解析:A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在城镇化过程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城镇数目不断增多,城镇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下图是甲、乙两城镇人口增长图,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据此回答2~3题:

    2.下列关于这两种类型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所在国家城镇化起步早、发展快

    B.乙所在国家城镇化水平高

    C.甲所在国家城镇人口比重大于乙所在国家

    D.乙所在国家的人口主要向城市中心区移动

    3.下列关于甲城镇所在国家城镇化发展快的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B.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

    C.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

    D.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解析:2.B 3.B 第2题,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水平高,目前发展缓慢,甚至有些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乙城镇所在国家为发达国家。第3题,甲城镇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其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城镇化推进很快,其原因不是经济的高速增长,而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某城市发展研究课题组从“四大维度”出发来设计城市与地区和谐发展指数,即“经济增长指数”、“人文发展指数”、“社会进步指数”和“生态文明指数”。读某城市体检图,回答4~5题:

    4.图中城市“越来越胖”主要体现了该城市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  )

    A.城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人文、社会、生态建设

    B.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C.城市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D.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5.图中所示表明,和谐城市主要看(  )

    A.经济、人文、社会、生态的综合平衡发展

    B.城市人文、社会的发展情况

    C.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

    D.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解析:4.A 5.A 第4题,从图中城市和谐发展指数来看,该城市经济增长指数高,其他指数较低,由此可推断,图中城市在发展中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第5题,从图中城市和谐发展指数可知,城市的和谐发展是经济、人文、社会、生态的综合平衡发展。

    二、非选择题

    6.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条曲线代表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的是     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的是    曲线。 

    (2)图示可知,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    ,水平    ;1950年以后,    国家城镇化速度加快。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   ,水平     

    (3)城镇化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和后期阶段。其中,加速阶段容易出现“    城镇化”现象,后期阶段容易出现   城市化现象。 

    解析:A曲线对应纵轴数值比B曲线大,说明城镇化水平高;A曲线自1850年开始快速上升,说明城镇化起步早;近年来,A曲线变化平缓,说明城镇化速度慢。B曲线特征与之相反。

    答案:(1)A B

    (2)晚 低 发展中 早 高

    (3)虚假(或滞后) 逆

    基础达标训练

    城镇化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业地域转化为非农业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下图为某城镇现阶段的人口迁移图。据此回答1~2题:

    1.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是(  )

    A.农业的集约化 

    B.工业的智能化

    C.服务业的社会化 

    D.社会经济发展

    2.该城镇现阶段所处的城镇化阶段是(  )

    A.虚假城镇化 B.郊区化

    C.滞后城镇化 D.逆城市化

    解析:1.D 2.B 第1题,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得人口由从事农业生产转变为从事非农产业,促进了城镇化发展,D项正确;农业的集约化,农民收入增加,不利于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A项错误;工业的智能化会导致工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减少,不利于推动城镇化,B项错误;服务业的社会化,如农业社会化服务可以帮助农民减少耕地撂荒,提高农民收益,不利于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C项错误。故选D项。第2题,由图可知,人口向城区外围涌入,导致近郊人口和产业活动增多,属于郊区化阶段,B项正确;虚假城镇化和滞后城镇化都是某种现象,不是必然的城镇化阶段,A、C项错误;逆城市化是人口和产业由大城市中心区迁往离城市更远的乡村和小城镇,D项错误。故选B项。

    如图为浙江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据此回答3~4题:

    3.表示城镇人口比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折线反映了(  )

    A.城镇人口比重显著下降

    B.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下降

    C.第三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

    D.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与城镇化呈正相关

    解析:3.A 4.C 第3题,读图可知,图中④所占比重最小,应为农业(第一产业),而②③比值较高,应为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随着经济发展,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则②为第三产业,③为第二产业。再结合数值来看,浙江的城镇化水平应高于我国平均水平,为60%~80%,所以①为城镇人口比重,故选A项。第4题,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城镇人口比重上升,A项错误。第一产业比重略有降低,但是由于总产值升高,第一产业产值不一定降低,B项错误。第三产业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为正相关的关系,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C项正确。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与城镇化呈负相关,D项错误。

    2019年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城市副中心——通州,北京出现“逆”城市化。下图示意不同年份北京市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常住人口变化。据此回答5~6题:

    5.关于图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1990年以来北京出现逆城市化 ②1990—2010年近郊区人口增速最大 ③1990—2019年中心区人口大量迁往郊区 ④1990—2010年北京处于郊区化阶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北京出现“逆”城市化的影响是(  )

    A.北京房价最终得以遏制

    B.加剧北京热岛效应

    C.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D.导致中心区“空心化”

    解析:5.D 6.C 第5题,由图可知,1990—2010年,近郊区人口增长明显,增速最大,出现郊区化现象,②④正确,①错误;1990—2019年中心区人口略有升降,变化幅度较小,不会出现大量人口迁出,③错误。故选D项。第6题,北京出现“逆”城市化,有利于疏解非首都职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C项正确;将部分产业迁出北京会减弱北京的热岛效应,B项错误;2019年北京中心区人口较2010年有所增加,并未出现中心区“空心化”,也不会遏制北京房价,A、D项错误。

    7.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B、C、D、E阶段反映的是    过程,该过程的最主要标志是                                   

    (2)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

    图乙中H属于    国家,I属于    国家。 

    (3)图甲中E→F阶段所反映的现象为    ,简述其形成原因。 

    解析:第(1)题,图甲中A、B、C、D、E阶段反映的是城镇化过程。城镇化的最主要标志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第(2)题,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劳动力在农业中就业的人口比重低,在服务业中就业的人口比重高;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在农业中就业的人口比重高,在服务业中就业的人口比重低。第(3)题,图甲中E→F阶段城镇人口所占比重有所降低,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由于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过于密集、环境恶化,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新商业区在郊区发展,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私家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镇与郊区的时间距离,人口逐渐由城区向外围乡村和小城镇迁移,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答案:(1)城镇化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2)发达 发展中

    (3)逆城市化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或郊区环境质量较好);

    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私家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镇与郊区的时间距离。

    能力提升训练

    下图为某时期我国城乡人口数量统计图。读图,回答8~9题:

    8.这一时期,我国城乡人口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发展    B.交通运输发展

    C.国家政策支持    D.矿产资源开发

    9.这一时期,我国城镇化主要表现为(  )

    A.城镇人口比重上升 B.城镇人口数量下降

    C.城镇数量逐年减少 D.超过经济发展速度

    解析:8.A 9.A 第8题,城镇化直接影响了城乡人口的比重变化,城镇化的动力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故选A项。第9题,据图可知,这一时期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故选A项。

    读我国城镇化进程示意图,回答10~11题:

    注:数据含预测。

    10.图中所示(  )

    A.1972年城镇化水平最低

    B.2010年后城镇人口下降

    C.目前城镇化速度最快

    D.2050年城镇化水平最高

    11.甲、乙时期,城镇化速度都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甲时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B.乙时期城镇化水平已较高

    C.甲时期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乙时期严控特大城市规模

    解析:10.D 11.B 第10题,据图可知,1960年前城镇化水平最低,

    A项错误;城镇化速度的下降不代表城镇人口下降,B项错误;我国城镇化速度最快的时间应在2005年左右,C项错误;2050年城镇化水平最高,故选D项。第11题,甲时期由于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受到影响,导致城镇化速度下降,A、C项错误;乙时期城镇化水平已较高,加之国家政策的影响,使得城镇化速度有所下降,故B项正确,D项错误。

    读广东城市体系演化示意图(圆圈越大,表示城市用地规模越大),回答12~13题:

    12.a、b、c三图,按照时间先后依次排列的顺序是(  )

    A.a—b—c B.b—a—c

    C.c—a—b D.b—c—a

    13.图中显示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有(  )

    ①城镇人口增多 ②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 ③城镇数量增多 ④城镇空间规模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12.B 13.D 第12题,一个区域的城市体系总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发展的。第13题,①②③④均是城镇化的标志,但是图中显示出来的只有城镇数量增多、城镇空间规模扩大。

    读英国伦敦的城市扩展示意图和伦敦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伦敦地区的城镇化特点有(  )

    ①城市占地面积扩大 ②城市人口增长 ③城市绿地增加 ④城市功能区增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5.20世纪中后期,伦敦城市中心区人口减少较多,主要原因是(  )

    A.出生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

    B.城区人口老龄化严重,死亡率升高

    C.中心区居住环境恶化,城市居民向外迁移

    D.经济危机导致市中心区经济的衰退

    解析:14.A 15.C 第14题,由图中信息不能得出“城市绿地增加”和“城市功能区增多”的结论。第15题,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中心区环境质量下降,导致城市人口外迁,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某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如下模拟实验:把分别装有水泥硬化下垫面的水槽和草地下垫面的水槽倾斜成相同角度,将1升水同时从水槽顶部均匀倾倒,并同时按下秒表,在水槽底部用烧杯承接流下来的水,并记录收集水量和最终无水流下来的时间。结果,草地下垫面的水槽底部的水量更多,无水流下来的时间更快。据此回答第16题:

    16.实验结果说明,城市建设或城市道路改造中增加绿地面积,可以(  )

    A.拓展城市空间   B.减少城市内涝

    C.净化空气质量   D.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解析:B 实验记录了装有水泥硬化下垫面和草地下垫面的水槽倾斜成相同角度的出水状况,说明城市建设或城市道路改造中增加绿地面积,可以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从而减少城市内涝,B项正确。增加绿地面积不能拓展城市空间,A项错误。增加绿地面积虽然对净化空气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个模拟实验结果并不能说明增加绿地面积可以净化空气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C、D项错误。故选B项。

    17.随着城镇化发展(  )

    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②城镇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③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④城镇成为区域的中心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B 随着城镇化发展,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城镇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缩小城乡差别;城镇成为区域的中心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下图为我国某地城镇化发展阶段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城市扩展方向)。读图,回答18~19题:

    18.阶段Ⅰ对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表现为(  )

    A.完善河网系统,减少旱涝灾害

    B.开展垃圾分类,改善环境质量

    C.绿化美化环境,增加生物种类

    D.地形起伏减小,增强效应热岛

    19.引起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市区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

    B.郊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C.市区经济衰退,出现“空心化”

    D.乡村和小城镇发展超过市区

    解析:18.D 19.A 第18题,图中箭头表示城市扩展方向,阶段Ⅰ城市范围向郊区扩展,对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表现为城市规模扩大,地形起伏减小,热岛效应增强,D项正确。城区扩大,可能破坏原来的河网系统,旱涝灾害增加,A项错误。城镇化问题加重,环境质量恶化,B项错误。城区建设会导致生物种类减少,C项错误。第19题,引起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城市规模扩大,市区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所以建设卫星城镇,减轻城镇化问题,A项正确。

    2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且在老城区与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这被称为城市的“空心”

    现象。

    材料二 下面为部分国家城镇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          

            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为      现象。简要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2)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镇化水平可以体现           水平,二者的关系是                                 

    (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分别有哪些特点?

    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中提到的城市“空心”现象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及促使这种现象出现的条件,可以判断这是逆城市化现象,主要出现于发达国家,导致其出现的原因可由材料一得出。第(2)、第(3)题,材料二中的图甲充分反映出城镇化和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同一国家不同年份比较,人均GDP上升,则城镇化水平提高;不同国家相同年份比较则显示人均GDP高的国家城镇化水平高。图乙则反映出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其城镇化水平都随时间推移逐步提高,但同一时间,不同国家的城镇化水平不同,同一时间段内变化幅度也不同。

    答案:(1)英国 美国 日本 逆城市化 主要原因:交通和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时间距离;市中心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城区人口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新商业区在郊区的发展,为居住在郊区的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服务。

    (2)社会经济发展 相互促进

    (3)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城镇人口比重在70%以上。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成为当代世界城镇化的主流,城镇人口急剧膨胀,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21.阅读下列有关江苏省城镇化发展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级行政区之一。下面两图分别是改革开放前后江苏省城镇化进程示意图。

    (1)改革开放以前,江苏省城镇化发展的总趋势是        ;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特点是          

    (2)说明江苏省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3)江苏省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第(1)题,根据图甲可知,改革开放以前,江苏省城镇化水平较低,1965—1978年出现下降趋势,整体发展缓慢。根据图乙可知,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高。第(2)题,城镇化的过程是城镇用地规模扩大和人口由乡村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对城镇的生态环境、土地、交通、住房等产生很大的影响。第(3)题,要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主要从规划、节能、节水、绿化、防治污染等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1)发展缓慢(或略有下降、停滞等) 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高

    (2)环境污染加剧,如空气质量下降、水质下降、噪声污染严重等;土地(耕地)资源锐减;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等。

    (3)加强城市的科学合理规划;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良性循环;建立卫星城市,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等。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城镇和乡村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