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pptx
    • 课件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pptx
    • 课件
      章末整合.pptx
    • 练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docx
    • 练习
      第五章 检测试题.docx
    • 练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docx
    • 章末整合.docx
    • 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docx
    • 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docx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2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3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4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5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6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7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8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2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3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4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5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6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7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8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2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3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4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5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6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2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3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2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3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2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3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2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3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2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3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2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03
    还剩4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文件包含章末整合docx、第二节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pptx、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pptx、第二节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docx、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docx、第五章检测试题docx、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docx、第二节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docx、章末整合pptx等9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0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区域认知:从区域角度认识区域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

    2.综合思维:从空间和时间角度综合分析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3.人地协调观:通过对环境问题的分析,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和人地协调观。

    4.地理实践力:通过生活体验或户外活动,认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结合教材第110~111页相关知识,完成以下内容:

    1.概念

    由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2.按性质分类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资源短缺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3.产生的原因

    (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越来越大,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2)排放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越来越多,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思考1] 环境问题主要是自然还是人为原因引起的?其实质是什么?

    答案: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但自然原因也是环境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其实质是发展问题。

    二、主要环境问题

    ?结合教材第112~118页相关知识,完成以下内容:

    1.资源短缺

    (1)成因:人类长期大规模开采与破坏;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浪费了大量的宝贵资源。

    (2)表现:地球上某些自然资源数量锐减、质量下降,人均拥有的资源量大幅度减少。

    (3)后果:难以满足和保障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2.生态破坏

    (1)成因:人类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长期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等。

    (2)表现:地球上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

    (3)后果: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生态失衡,加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生态恶化。

    3.环境污染

    (1)成因: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

    (2)后果: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

    (3)主要类型、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主要类型

    主要污染物

    危害

    大气污染

    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等

    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和酸雨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水污染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以及畜禽粪便等

    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

    土壤污染

    重金属元素和有机物,农用化学药剂中的有害成分,以及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卵等

    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形状等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功能失调、质量下降

    海洋污染

    人类活动引入海洋环境的物质或能量

    损害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海洋活动、降低海洋环境质量

     

     

    [思考2] 可再生资源可以再生或循环利用,那还会出现资源枯竭问题吗?

    答案:会。虽然可再生资源具有再生能力或者可以循环利用,但是可再生资源的补给、再生和繁殖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的再生速度,也会产生资源枯竭问题。

    判断题

    (1)人类在环境中的生产活动必然导致环境问题。( × )

    (2)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就是指环境污染。( × )

    (3)乱砍滥伐使得森林面积减少,导致森林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下降。( √ )

    (4)干旱、半干旱区不合理的农业灌溉容易导致土壤盐碱化。( √ )

    (5)沙尘暴发生时大气浑浊、能见度降低,属于生态破坏。( × )

    探究一 环境问题产生的机制、原因和地域差异

    自从人类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周围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不断地从周围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以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将废弃物排放于地理环境中。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就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发展起来的。下图所示为人类社会与环境相关模式图。

    [思考]

    (1)(综合思维)说明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

    答案: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①②所示);通过消费活动以废弃物的形式把物质和能量排放到环境中去(箭头③④所示);人类作用于环境(箭头⑤⑦所示);环境又把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箭头⑥⑧所示)。

    (2)(人地协调观)人类在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的同时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答案: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3)(地理实践力)人类生产、生活的废弃物向环境排放的过程中会产生哪类环境问题?这类环境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答案:环境污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1.环境问题产生的机制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如下页图所示。

    2.具体原因分析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其原因具体归纳如下:

    (1)人口压力

    (2)资源不合理利用

    (3)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3.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

    (1)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

    地区

    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形成原因

    城市

    地区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居住地的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的过度集中

    乡村

    地区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林草减少、土壤盐碱化等)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

    国家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发展中

    国家

    较发达国家严重,以生态破坏为主

    一般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发达

    国家

    过分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污染

    经济快速发展,过度消耗资源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综合思维)图中字母F、H代表的含义是(  )

    ①F表示资源获取 ②F表示生产消费 ③H表示废弃物排放 ④H表示生活消费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综合思维)E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有(  )

    ①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③生产过程中容易导致工农业污染物排放 ④资源开采时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思路点拨:第(1)题,该图表示环境、资源与人口的关系,图中E表示资源获取,F表示生产消费,G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获取物质和能量,H表示人类将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第(2)题,在E表示的资源获取过程中,人类过度开发资源会导致生态破坏,在资源开采过程中也会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答案:(1)B (2)D

    探究二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雾是由于近地面水汽凝结而形成的无数小水滴;霾是指悬浮在近地面大气中的大量烟尘。近年来,中国受雾霾天气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空气污染严重,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很大影响。下图是某年10月28日8时至29日8时我国霾区预报图。

    [思考]

    (1)(区域认知)分析图中我国中度霾地区秋冬季节雾霾天气多发的原因。

    答案:大量燃煤发电及冬季燃煤供热,排放大量烟尘;汽车数量众多,排放大量尾气;重化工业集中,排放大量废气;建筑工地产生灰尘多;秋季农田燃烧大量秸秆,产生大量烟尘;秋冬季节降水少,晴天多,天气干燥;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有逆温现象发生,大气层结构比较稳定。

    (2)(综合思维)严重的雾霾天气,可能产生哪些危害?

    答案: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上升,危害人体健康;能见度下降,易发生交通事故,影响交通出行;加重大气污染,扩大污染范围;人居环境遭到恶化,阻碍经济发展。

    (3)(人地协调观)为了控制和减少雾霾天气的出现,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答案: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建立跨地区联防联控机制;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发展清洁能源;节能减排,防治大气污染;发展公共交通,控制小汽车数量;禁止焚烧秸秆,做到秸秆回收综合利用。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资源短缺

    资源短缺

    原因

    土地资

    源短缺

    人口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人类不合理利用,造成土地资源退化、荒漠化等;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等原因

    水资源

    短缺

    人口增加和生产生活水平提高,人均用水量增多;水污染;工农业和生活用水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等

    能源资

    源短缺

    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能源需求量增加;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等问题

    (2)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

    原因

    森林生态功能下降

    乱砍滥伐,森林面积减少,导致森林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吸烟滞尘等生态功能下降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滥伐、滥垦、滥牧,自然植被遭到破坏,对表层土壤的保护作用减弱

    土壤盐碱化

    干旱、半干旱区不合理的农业灌溉等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过度捕猎

     (3)环境污染

    污染类型

    主要污染物

    危害

    大气污染

    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等

    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和酸雨等环境问题

    水污染

    工业废水、农药、化肥、生活污水以及畜禽粪便等

    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

    土壤污染

    重金属元素和有机物,农用化学药剂中的有害成分,以及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卵等

    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形状等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功能失调、质量下降

    海洋污染

    人类活动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

    损害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海洋活动、降低海洋环境质量

     (4)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环境

    问题

    形成原因

    影响或危害

    防治措施

    全球

    变暖

    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毁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

    引起海平面上升,危及沿海地区安全与全球生态平衡;改变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努力加强国际合作,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酸雨

    危害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对非生物的危害:酸化土壤和水源、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等

    对生物的危害:如危害动植物生长和人体健康等

    加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回收利用;积极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改善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

    臭氧

    层空

    人类使用氟氯烃化合物等物质消耗大量臭氧;太阳活动等

    使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并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加强国际合作

     

    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

    (1)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

    首先从题目所给的图、表、文字等资料判断出是什么环境问题,属于哪种类型(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它的表现特征、分布等。每类环境问题都有不同的表现、分布等特征。弄清环境问题的类型,与有关环境问题的知识进行联系。

    (2)成因分析

    环境问题的产生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环境问题多数是由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也不要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3)后果与危害

    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例如,温室效应的加强对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等。

    (4)解决的措施和建议

    针对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这是对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某网络公司推出一项绿化公益活动,手机用户通过步行等低碳行为在网上种植虚拟树,然后由公益机构以用户名义在我国西北地区种下真树。目前已累计植树5 000多万棵,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查询到可视化的“真树”。据此回答(1)~(2)题:

    (1)(区域认知)公益机构植树行动针对的当地主要环境问题是(  )

    A.矿产资源衰竭 B.大气污染

    C.土地荒漠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2)(综合思维)最新研究表明,自2005年以来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有逐渐缩小趋势,其原因可能是(  )

    A.全球气候持续变暖 B.植被覆盖率提高

    C.矿物燃料使用减少 D.氟利昂排放减少

    思路点拨:第(1)题,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荒漠化现象突出,公益机构的植树行为(通过森林的防风固沙功能)主要是为了缓解当地土地荒漠化问题,故选C项。第(2)题,考查臭氧层破坏的成因。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人类灭火剂、发泡剂和制冷剂的生产,飞机航行等活动排放过多的氟利昂(即氟氯烃)和哈龙类物质,这些物质把臭氧层中的O3分子分离,使得全球臭氧层变薄,南极上空甚至出现臭氧层空洞。而近年来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缩小趋势显然是因为氟利昂排放的减少,故选D项。

    答案:(1)C (2)D

    一、选择题

    阅读下列景观图,回答1~3题:

    1.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人类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自然资源枯竭问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会导致土地沙漠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1.C 2.A 3.A 第1题,图片中的环境问题依次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其中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是由“人类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的。第2题,自然资源枯竭问题包括森林、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第3题,土地沙漠化是在干旱、半干旱区因植被破坏而出现的一种生态问题。

      很多人认为指狐猴是世界上最丑的动物。不幸的是,它现在也是地球上最濒临灭绝的动物,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要和指狐猴说再见了。据此回答 4~5题:

    4.指狐猴成为“地球上最濒临灭绝的动物”,这体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

    A.森林资源匮乏 B.草场退化

    C.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减少

    5.指狐猴成为“地球上最濒临灭绝的动物”的主要原因有(  )

    ①指狐猴生长的环境被破坏 ②水土流失 ③土地退化 ④人类高强度的捕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4.D 5.D 第4题,指狐猴是一种生物,它濒临灭绝本身就是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第5题,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的直接后果是破坏土地资源,与题目要求不符。

    二、非选择题

    6.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各代表一类环境问题。请将甲、乙、丙、丁填入下列环境问题的对应位置:酸雨    ,森林锐减     ,水土流失     ,水体污染     

    (2)乙类环境问题在我国的      地区最为严重,其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3)甲、乙、丙、丁四类环境问题中,目前在欧洲表现最突出的是     ,其多发的原因是                          

                                                           

    (4)甲、乙、丙、丁四类环境问题中,对生物多样性威胁最大的是     

    解析:第(1)题,甲类环境问题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应是森林锐减;乙类环境问题分布在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处,应是水土流失;丙类环境问题分布在降水较多、经济较发达的东南地区,应是酸雨;丁类环境问题分布主要在江淮下游地区,应是水体污染。第(2)题,水土流失在黄土高原最为严重,主要是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原因,造成植被破坏严重。第(3)题,欧洲工业发达,能源消耗量大,排放酸性气体多,气候湿润,水汽充足,易形成酸雨。第(4)题,森林遭到破坏会使生物多样性锐减。

    答案:(1)丙 甲 乙 丁

    (2)黄土高原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破坏植被等

    (3)丙 欧洲经济发达,能耗大,排放酸性气体多,且降水丰富,多酸雨

    (4)甲

    基础达标训练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 1~2题:

    1.图中箭头a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会引起(  )

    A.滑坡、泥石流   B.酸雨危害

    C.臭氧层空洞   D.土壤污染

    2.图中箭头b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会引起(  )

    A.荒漠化、水土流失 B.土壤盐碱化

    C.公害病           D.水土流失

    解析:1.A 2.C 第1题,图中箭头a表示的是人类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会对环境产生破坏。第2题,箭头b表示的是人类活动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容易产生环境污染,引起公害所发生的地区性疾病。

      读漫画《祸从口出》,回答3~4题:

    3.该漫画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过度垦荒,水土流失 

    B.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C.森林被砍伐,全球变暖 

    D.森林遭破坏,土地荒漠化

    4.下列有利于缓解该问题的措施有(  )

    ①生态移民 ②退田还湖 ③扩大灌溉面积 ④禁樵禁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3.D 4.D 第3题,据漫画可知,远方是沙漠或者荒漠,近处有一个树桩吐出“沙尘暴”,因此反映的是砍伐森林导致的土地荒漠化问题。第4题,生态移民亦称环境移民,指原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区的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的人口迁移。沙尘暴发生地不是围湖造田的严重区,退田还湖不是该地的主要措施;扩大灌溉面积会使土壤盐碱化加重;禁樵禁采有利于缓解土地荒漠化问题。

      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的问题之一。读我国某地区地理要素关联图,回答5~6题:

    5.下列叙述符合图中所示地区景观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

    6.该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多,增长快     B.不合理利用资源

    C.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D.工业化快速发展

    解析:5.B 6.A 第5题,图示内容主要反映的是我国南方地区,只有B项符合。第6题,四个选项均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环境问题突出的原因,但其根本原因是人口多,增长快。

    7.读A、B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有      

                             等;主要由自然原因造成的有        等。 

    (2)图A反映的环境问题中,属于自然资源衰竭问题的类型是

            

    (3)图B揭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据图A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解析:图A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土地荒漠化、全球变暖、火山爆发、海啸、生态破坏等。图B反映了全球变暖带来的冰川融化、沿海低地被淹等问题,其成因结合图A分析可知,与人类排放大量CO2及乱砍滥伐有关。

    答案:(1)大气污染 水污染 噪声污染 土地荒漠化 全球变暖 火山爆发 海啸

    (2)森林资源减少

    (3)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沿海城市及平原被淹没 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乱砍滥伐使森林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减少。

    能力提升训练

      读某区域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8~9题:

    8.图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盐碱化 D.水污染

    9.造成该地区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乱砍滥伐    B.过量引水灌溉

    C.工业污染加剧 D.人口大量迁入

    解析:8.B 9.A 第8题,对比两幅图可知,右图中的沙漠面积增加,森林资源减少,反映出当地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问题,B项正确。第9题,对比两幅图可知,右图中的森林资源减少,说明环境恶化主要原因是乱砍滥伐森林,A项正确;当地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过量引水灌溉会导致土壤盐碱化,B项错误;当地工业生产较落后,C项错误;图中的村庄数量减少,说明人口没有大量迁入,D项错误。故选

    A项。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①②③④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酸雨问题、荒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B.荒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

    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D.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

    11.下列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是(  )

    A.工业排放的废气  B.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放的废气  D.建筑工地的扬尘

    解析:10.B 11.D 第10题,由图可知,①主要分布在北非、西亚和中亚,可判断其为荒漠化;②主要分布在西欧,可能为酸雨;③主要分布在非洲刚果盆地、我国东北和俄罗斯部分地区,可能为原始森林破坏;则④为农田土壤侵蚀。第11题,酸雨与酸性气体的大量排放有关,与扬尘无关。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厘米。下图为我国某海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回答12~

    13题:

    12.下列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

    ①臭氧层破坏 ②森林被大量砍伐 ③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④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

    ①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②滩涂面积减少 ③淹没部分耕地 ④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12.B 13.A 第12题,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森林遭到破坏和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造成的。故选B项。第13题,海平面上升对于海岸带地区的影响主要有减少滩涂面积、破坏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等。耕地与海岸地带并不相邻,不会直接被上升的海平面淹没。故选A项。

      读非洲某区域人地关系示意图,回答14~15 题:

    14.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森林锐减

    C.土地荒漠化 D.矿产资源枯竭

    15.造成该区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  )

    A.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 B.人口增长过快

    C.农作物侵入牧区   D.土地生产力下降

    解析:14.C 15.B 第14题,由图可知,导致该环境问题的直接原因有三个:一是草地变旱地;二是压缩草场面积,牧场超载;三是牧场向环境脆弱地区转移。据此可推知该区域的环境特征是干旱,故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第15题,由图可知,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农作物侵入牧区→草地变成旱地→环境问题,故造成该区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

      读近300年来全球不同类型土地面积的变化示意图,回答16~

    17题:

    16.导致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全球变暖 B.人口增加

    C.植被破坏 D.自然灾害

    17.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趋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  )

    A.生态环境趋于好转

    B.河流含沙量减少

    C.旱涝灾害频率降低

    D.水资源短缺加剧

    解析:16.B 17.D 第16题,图示中森林、草原等土地面积减少,而耕地、牧场面积增大,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人口的增多。第17题,植被的破坏,会使河流含沙量增多,旱涝灾害频率加剧,生态环境趋于恶化。

      下图为我国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局部图。读图,回答18~

    19题:

    18.图示生态环境问题类型与防治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

    A.Ⅰ:水土流失-退耕还林 Ⅱ:湿地破坏-退田还湖

    B.Ⅰ:土地荒漠化-退牧还草 Ⅱ:森林破坏-合理采育

    C.Ⅰ:土地荒漠化-退牧还草 Ⅱ:黑土流失-合理垦殖

    D.Ⅰ:草原退化-合理放牧 Ⅱ:沼泽萎缩-退耕还湿

    19.下列地理事象与Ⅰ类生态环境问题的扩张关联较大的是(  )

    A.华北春旱严重

    B.北京春季沙尘暴频发

    C.华北部分城市地面沉降

    D.近年来北京冬季雾霾频发

    解析:18.B 19.B 第18题,读图可知,Ⅰ类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当地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出现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严重的问题,防治措施是合理放牧、退牧还草;Ⅱ类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在大兴安岭山区,当地过度砍伐树木导致森林破坏严重,防治措施是合理采育。第19题,春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再加上荒漠化土地的扩张,形成了北京的沙尘暴天气。

    2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入冬以来,连续不断的阴霾天气加上仍在入侵的冷空气,让人感觉阴冷而且呼吸艰难。据统计,每个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约1万升的空气,进入肺泡的微尘不经过肝脏解毒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同时还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丧失血液。当大量有毒物质浓度急剧增加时,会产生急性毒害作用,若空气污染物浓度低,在长期作用下也会使人体产生慢性中毒。

    材料二 城市中PM2.5的流程图。

    (1)PM2.5来源广泛,有自然来源,也有人为排放。根据流程图说明城市中PM2.5的主要来源有                

             

    (2)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北非的农牧过渡地带是PM2.5浓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造成该现象的人为原因是           

                                                           

    (3)近年来PM2.5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的主要原因是             

    (4)针对机动车排放尾气的大量增加造成的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解析:(1)读图说明即可。(2)北非的农牧业过渡地带PM2.5浓度高主要反映荒漠化加剧,故其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角度分析。(3)PM2.5受到人们关注的原因主要从其危害角度分析。(4)城市大气污染的治理主要从减少废气的排放角度分析。

    答案:(1)日常发电 工业生产 汽车尾气

    (2)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3)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严重的还会引起中毒

    (4)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缓解交通拥堵;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环保出行,近距离可步行、骑自行车等。

    21.下图是我国主要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森林破坏严重”“河流污染严重”“酸雨”“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破坏”五大环境问题中,图中A地区的主要问题是

         

    (2)简述图中A地区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3)图中B地区环境问题的危害有哪些?

    解析:第(1)、(2)题,图中A地区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原因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入手分析,措施可针对原因阐述。第(3)题,B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环境问题主要是过度砍伐森林造成的水土流失,其造成的危害需从整个长江流域进行考虑。

    答案:(1)土地荒漠化

    (2)自然原因:地处干旱、半干旱区,生态脆弱。人为原因:过度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和垦荒。措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3)过度砍伐森林,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长江生态环境恶化。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后练习+导学案+教学课件+检测试题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