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地理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2节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案湘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地理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2节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案湘教版01
    高中地理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2节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案湘教版02
    高中地理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2节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案湘教版03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人地关系
    (1)含义: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地理环境: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也包括在人类作用下已经改变的地理环境。
    2.不同时期的人地关系思想
    [特别提醒] 农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主要为生态破坏,工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主要为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
    [微思考] 工业革命后,人地关系紧张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机器和矿物燃料的大规模使用,使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程度。工业社会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福利的同时,也使环境问题日趋尖锐,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愈演愈烈。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转变传统发展观念
    (1)传统发展观念
    ①往往只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②简单地把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尺,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
    ③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转变传统发展观念
    由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单一目标模式,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持续承载相协调的多目标模式转变。
    (3)可持续发展
    ①概念: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②内涵: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和社会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综合体。
    ③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2.转变传统发展模式
    (1)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
    (2)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的利用由高耗粗放型向高效集约型、更多地依靠可再生资源的方向转变,并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经济体系。
    (3)环境污染的治理
    ①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②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③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4)生态保护
    ①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②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扩大轮作休耕试点,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海洋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3.公众参与,从我做起
    eq \a\al(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eq \b\lc\{(\a\vs4\al\c1(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严格保护耕地,推进主体功能区制度建设,建设好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
    [微思考] 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提示:人口压力大:人口基数大,人口结构不合理。资源短缺:资源需求量大,人均资源不足,资源利用率低。深刻的环境危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严重。
    [特别提醒] 生活质量的提高不是财富和产品越多越好。生活质量的提高应该在环境承载范围之内,不能以破坏环境为前提,人类活动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社会应该提倡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等方式,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北大荒大部分地区土地肥沃,部分为低温沼泽地,20世纪50~70年代曾进行了大规模的垦殖,创建国有农场,建成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商品粮基地,北大荒已变为北大仓。但由于过度开垦,使湿地面积减少了80%,大量稀有动物失去栖息地。“北大仓”面临的尴尬就是其所能骄傲与自豪的黑土地已越来越少。据资料表明,目前黑土区耕地表层有机质含量已经下降到2.5%~6.5%之间,与开垦初期的11.8%相比下降了一半以上。由于过度开荒,导致水土流失、江河泛滥、风蚀沙化、气候异常、旱涝频繁、粮食减产加剧。近年来,“北大仓”开始退耕还林,恢复植被,停止湿地开荒,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还荒”工程。
    问题1 (综合思维)北大荒开发成北大仓后产生了哪些环境问题?
    提示:水土流失、黑土退化;江河泛滥,旱涝多发;风蚀沙化加剧;粮食减产。
    问题2 (人地协调观)从“建仓”到“还荒”,人地关系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从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掠夺性地利用和开发资源到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从改造和征服自然的人定胜天思想到谋求人地和谐的人地协调观。
    不同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特点和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因素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 )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
    (2)甲、乙、丙、丁四种图例中,代表土地因素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 )
    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
    C.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D.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
    (1)A (2)B (3)B [第(1)题,人类社会的四个发展阶段中,原始文明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第(2)题,原始文明时代,主要生产方式是采集和渔猎,劳动力是主导因素,因此甲图例代表劳动力;农业文明时代,土地成为主导因素,因此乙图例代表土地;工业文明时代,土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下降,在前期阶段,丰厚的资本是工业发展的基础,而中后期阶段,科技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加强并成为关键性因素,因此丙图例代表资本,丁图例代表科技。第(3)题,环境文明时代倡导人与环境和谐相处,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循环经济”已经融入了中国主流经济概念当中,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中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已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问题1 (综合思维)什么是循环经济?
    提示: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问题2 (人地协调观)循环经济有哪些模式?
    提示:工业方面实行清洁生产;农业方面发展生态农业。
    1.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指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化、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2)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在产品生产过程或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模式。
    (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生态农业
    ①内涵:
    生态农业是指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②特点:
    2.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差异
    2.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 )
    A.产品流、废弃物流、再生资源流
    B.废弃物流、产品流、再生资源流
    C.产品流、再生资源流、废弃物流
    D.再生资源流、废弃物流、产品流
    (2)图示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可以( )
    A.使资源与能源在该区域内循环使用
    B.构建城市和乡村之间共生的循环经济体系
    C.改变农业耕作制度,有效利用土地资源
    D.实现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
    (1)A (2)B [第(1)题,指向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中心的箭头应表示废弃物流,对应图中②。由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中心指出的箭头表示再生资源流,对应图中③。企业和农户之间的箭头①代表产品流。A对,B、C、D错。第(2)题,图示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可以构建城市和乡村之间共生的循环经济体系,B对。能源是不可以循环使用的,A错。区域气候状况不变,农业耕作制度不会改变,C错。图示区域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区域可持续发展,D错。]
    人地协调观:古老农耕文明:稻鱼共生系统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流域的中下游,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该县传承千年的“稻鱼共生”系统2005年6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首批“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农民在山脚下用泥土堆起田埂,引溪水灌溉稻田,鱼啄食杂草与小虫,在稻田里自然生长。
    图1 “稻鱼共生系统”景观图
    图2 青田县稻田养鱼示意图
    浙江东南部青田县地处瓯江中下游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独特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据此完成(1)~(2)题。
    (1)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
    A.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B.修建温室改善热量
    C.兴修排灌水利设施 D.拓展市场推进产业化
    (2)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模式( )
    A.能灵活地适应市场B.农产品的类型多样
    C.提高了生产效率D.稻鱼共生,保护环境
    (1)C (2)D [第(1)题,水稻生产要求排灌便利,图中稻田最低水位的高度考虑到鱼群通过能力,而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内降水分配不均,水旱灾害频发,所以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兴修排灌水利设施。第(2)题,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模式实现了稻鱼共生,有利于保护环境。]
    本题组通过分析浙江青田县的“稻田共生”系统,主要考查了该种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的特点,体现了人地协调观。该农业生产模式实现了稻鱼共生,既取得了经济效益,也实现了生态效益。
    题组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下图是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甲、乙两圆圈表示的是人类社会和环境,箭头表示两者之间的影响力。据此完成1~2 题。
    1.下列各选项中,对图中含义解读正确的是( )
    A.甲表示环境,乙表示人类社会
    B.在阶段①,人类与环境没有关系
    C.在阶段③,人地矛盾最尖锐
    D.箭头b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
    2.下列认识或行为与图中所示的思想演变过程对应组合正确的是( )
    A.①——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①——涸泽而渔,焚林而猎
    C.②——伐木为薪,围湖造田
    D.③——科技发达,人地矛盾达到顶峰
    1.A 2.C [第1题,阶段①,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很有限,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此时人们受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支配,只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的作用;阶段②,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认为自然是人类可任意开发和利用的对象,一味夸大人类社会的作用,这是人类中心论思想;阶段③,人类体会了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带来的恶果,认识到人类可以认识和改造自然,但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因为自然对人类也有制约作用,这是人地和谐论思想。第2题,“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是可持续发展思想,阶段①显然是不具备的;“涸泽而渔,焚林而猎”“伐木为薪,围湖造田”都是人类中心论思想,且此时人地矛盾达到顶峰;阶段③的人地关系思想主要是人地和谐论,人地矛盾缓解,环境得到改善。 ]
    题组2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环境红利是通过征收环境税,给生态带来正面效益的同时又能够促使环保产业的发展,以带动就业和经济增长。我国的环境红利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数十万亿环境“债务”,即环境治理费用。据此完成3~4题。
    3.漫画《愧对子孙》反映的现象违背了可持续发展中的( )
    A.发展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
    4.下列抑制环境“债务”产生的措施,可行的是( )
    A.转变发展模式,实现清洁生产
    B.转变能源消费结构,用石油取代煤炭
    C.加强地质勘探,加大对能源的开发力度
    D.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耗能工业
    3.B 4.A [第3题,读图可知,漫画中反映的现象是上一代人过分掠夺资源,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的观念。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环境“债务”即环境问题。转变发展模式,实现清洁生产,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减轻环境问题。]
    (生活中的地理)下图为甜菜制糖废水的末端处理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该过程(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种效益的和谐统一
    C.提高了糖的产量和质量
    D.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提高
    6.应用新流程后该厂附近最适合布局( )
    A.罐头厂B.啤酒厂
    C.造纸厂D.养牛场
    5.B 6.D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废弃物可以再利用,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第6题,图中的产品之一动物饲料没有被利用,因而可在该厂附近建设养牛场。]
    教材P119探究
    1.栖息地逐渐远离交通线分布;分布越来越分散,呈现不连续块状。
    2.有必要;机械围栏和铁丝网的存在破坏了熊猫的栖息地环境,也阻隔了原交通线两侧熊猫栖息地的联系,不利于熊猫的生存和繁衍。箭竹是熊猫的食物,营造箭竹林,有利于给熊猫提供充足的食物,弥合块状栖息地之间的阻隔。
    教材P121~122活动
    1.(1)大坝挡住了原本溯河洄游的通道,破坏了河中其他鱼类和贝类的生存环境;减少河口泥沙,改变河口生态环境,使大量生物失去了栖息地;该地区纳入国家电网系统后,大坝供电功能减弱。
    (2)从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观念转变为人地协调的观念,积极谋求人地和谐。
    2.(1)采集—狩猎社会,由于生产力极为低下,产业活动以采猎为主,人们主要依靠采集天然野果和打猎为生,生活资源主要依赖天然食物,资源极为匮乏,且极不稳定,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极低。由于人类处于自然的从属地位,环境问题极少。农业社会,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产业活动以农业为主,主要利用土地、淡水、气候等自然资源,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上升,环境问题亦有所呈现,但依然不是很明显。工业社会,由于工业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的大量开发和工业技术的大幅进步,产业活动以工业为主,经济迅猛发展,人口增长迅速,人地矛盾日益加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信息社会,由于高技术、清洁技术、信息技术的进步,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大力开发,产业活动以信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环境问题逐步缓解。
    (2)人口的增长应该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该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经济的发展应该基于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相适应,要注意合理控制人口增长。
    教材P124活动
    1.C方案更加有利于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理由:方案C的侵蚀量最少,涵养水源的能力最强,所以对地理环境的破坏最小;虽然3~8年内总收入最低,但和其他方案差距并不大,以长远方面考虑其总收入远远超过其他方案。
    2.(1)乙山村,因为乙山村的方案积极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农业生产活动;中草药和葡萄的种植既发展了经济,产生了经济效益,还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村里依然是青山绿水,因此也实现了村里脱贫的社会效益。
    (2)自由发言(建议要点: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角度阐述)。
    教材P126活动
    1.(1)粗格栅:打捞较大的渣滓;细格栅:打捞较小的渣滓;沉砂池:以重力分离为基础,将污水中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沉淀并排除;混流池:稀释和混流,以便于生化处理;生化池:利用微生物降解及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二沉池:排除剩余污泥和回流污泥;人工池:可以存储处理后的水,资源化利用,通过溢流方式排入江河。
    (2)加强宣传,提高民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保护水资源;农业方面:生产中发展滴灌、渗灌等节水技术;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水污染;工业方面:实现废水处理,达标排放;生活方面:日常家庭用水的循环利用;公共厕所用水的再生循环等(具体措施可以从生产、生活两个方面列举)。
    2.略。
    教材P127~128活动
    1.建筑、建材业、化工产业、电力产业、“三废”综合利用后的再利用资源。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作用结合教材知识归纳即可。
    2.略。
    教材P130活动
    1.(1)(略)。
    (2)分析草场资源的承载力,控制放牧总量;进行个体放牧量的合理分配;种植和培育人工草场,提高草场承载力;鼓励因地制宜地发展奶制品和羊肉制品的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收入。
    2.(1)由于人口基数大,各类资源需求量大,工农业产品需求量大,经济规模大,经济发展对于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压力,虽然取得了辉煌成绩,但是也付出了巨大资源和环境代价。传统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必然无法推动我国的持续发展,所以转换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必然的选择。
    (2)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破坏问题;资源短缺问题。
    (3)基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的基本国情,目前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城镇建设用地不断扩张,耕地面积不断被蚕食,环境问题突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守住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优化规划、节约土地,推动城市集约化发展,经济和环境可持续与均衡发展;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强制性保护,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生态系统,改善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国土生态安全格局。
    3.略。
    4.略。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任务设定
    运用资料,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1.理解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过程及原因。(综合思维)
    2.运用资料,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综合思维)
    3.正确认识人类依赖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到善待自然的人地关系的转变以及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人地协调观)
    1.人地关系思想是如何演变的?
    2.转变传统发展观念有何意义?怎样转变?
    3.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模式和传统发展模式?
    4.在可持续发展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怎样的责任和义务?
    时期
    人类活动与环境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采集—狩
    猎社会
    依靠采集和狩猎为生,对环境的影响有限
    人类与环境保持着原始的平衡关系
    农业社会
    对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与广度都明显增大,环境遭到破坏
    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但对人地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工业社会
    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高度,环境问题愈发严峻
    人地矛盾迅速激化,“和谐论”(又称为人地协调论)应运而生
    信息社会
    (又称为后
    工业社会)
    人类社会的组织制度、经营管理、价值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等产生了一系列变革
    关于人地关系的研究,向生态化、低碳化、绿色化、循环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传统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模式
    目的
    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
    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
    特点
    社会生产多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
    强调环境承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结果
    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时期
    生产力水平
    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采集
    —狩
    猎社

    极为低下,以采集和狩猎为生,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有限
    生物资源遭到一定的破坏,但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并不严重
    被动适应环境,对人地关系认识肤浅,崇拜、依赖自然
    农业
    社会
    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人类对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和广度都明显增大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
    人们认识到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形成了地理环境决定论
    工业
    社会
    极大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高度
    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环境问题日趋尖锐
    先后出现了人类中心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等观点
    后工业社会
    空前发展,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严重,有些环境问题危及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出现了人地协调论、可持续发展论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农业资源得到再生
    生态农业利用生态学理论调整了农业结构,保护了农业资源,使资源再生,永续利用
    综合效益突出
    生态农业科学地增加了物质和技术投入,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利用率,提高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现良性循环
    生态农业可以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五业合理发展,并可调节气候,减少灾害
    项目
    传统经济
    循环经济
    资源利
    用方式
    粗放利用
    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化利用
    资源利用
    一次利用,利用率低
    多次利用,利用率高
    废弃物处理
    废弃物大量排放
    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物质流动
    物质单向流动
    物质循环流动
    结果
    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
    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
    课 堂 小 结
    课 堂 速 记
    1.在采集—狩猎社会,人类与环境保持着原始的平衡关系。农业社会,对人地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工业社会,“和谐论”应运而生,主张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信息社会,又称为后工业社会,关于人地关系的研究,又向生态化、低碳化、循环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2.从根本上转变传统发展观念,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即由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单一目标模式,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持续承载相协调的多目标模式转变。
    3.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是强调环境承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
    4.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使我们的子孙后代获得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
    相关学案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案,共8页。

    地理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导学案: 这是一份地理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导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学案设计,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高中地理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2节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案湘教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