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游褒禅山记》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游褒禅山记》教案01
    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游褒禅山记》教案02
    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游褒禅山记》教案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1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1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媒体设计,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游褒禅山记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的用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三篇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

    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即教学设想中提到的那四篇。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和《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教师:根据初读印象说说《游褒禅山记》跟上述四篇有什么不同。(从记游中生发议论。)

    教师指出: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像《游褒禅山记》这样由记游中生发出大段议论的不算很多,这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二、讲解文章的主旨。

    1.CSC课件中朗读展示。

    2.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无物以相(xiàng)之何可胜(shēng)道也哉长乐王回深父(fǔ

    3.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5.“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三、作者简介。

    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四、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五、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补充,然后归纳。

    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六、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后来讹音为。)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后省。)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2.学生练习背诵。

    教师巡视全班,先背下来的学生可以举手,接受教师个别检查。

    教师还可以将作者行文顺序写在黑板上: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3.学生齐背这一段。

    先看行文顺序背诵,然后拭去板书再背诵。

    4.指点与答疑。

    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

    为什么说华(huá)山音谬?(古文无字,小篆中作,像花之形;是后起字,有此字后,”“分开。)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七、留作业。

    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

    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先全班学生齐背,然后抽查个别学生1—3名,从中发现问题要做具体指导。

    2.“其的用法。

    先检查练习的第二题的完成情况。这里不书题文,只写答案。

    (1)代词。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

    (2)代词。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

    (3)代词。它(代仆碑)。

    (4):代词。它(代)。

    :代词。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

    (5):代词。它(代后洞)。

    :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

    (6)代词。自己(代作者本人)。

    (7)代词。他们(代古人)。

    (8)语气助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

    补充:(1)既其出——助词,无义。

    (2)视其左右——代词,自己(代作者)。

    (3)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4)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整理:教师可事先在黑板上画好图表,然后一边检查,一边将题号列入空白栏内。

    二、诵读第2段。

    1.教师示范背诵并穿插讲解。

    ①“其下平旷……所谓前洞也——“前洞陪衬后洞,一笔带过,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一笔带过行程。有穴窈然——写所见,入之甚寒——写所感。问其深——写所问。这是详写后洞。

    ③“余与四人……而其见愈奇——“愈深”“愈难”“愈奇六字,大有深意,为下文议论张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记,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④“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结束。

    ⑤“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洞中所见。

    ⑥“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追记自身,伏字。

    ⑦“既其出……游之乐也——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2.教师领诵(要求学生一边跟教师读,一边考虑如何划分本段层次)。

    3.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4.学生练习背诵这一段。

    〔提示〕要分层练习背诵。

    背第一层,先板书行文顺序:前洞——后洞。再提问:后洞的特点是什么?(”“”“。)洞的深处是怎样的情形?愈深”“愈难”“愈奇。)出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背第二层,先板书行文结构(共三大句,依次用表示。)如下: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6.指点与答疑。

    两个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个的肯定意味要多一点。

    末句太长,有的选本断为两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表明的是随以止不得极夫游之乐随以止的结果。极夫游之乐与上文其见愈奇相照应。

    三、诵读第3段。

    1.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①“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②“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③“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2.教师领读。

    也要提示学生考虑如何划分层次。

    3.学生分层练习背诵。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可以采取三种方式:(1)全班学生齐背;(2)抽查个别学生背诵;(3)分别默写若干句。后两种方式可以同步进行。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后应作一顿。

    四、留作业。

    1.连贯背诵第13段,准备背诵第4段。

    2.绘作者游踪示意图。(据第一、二段绘制)。

    3.整理”“二字的用法。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作者游踪示意图

    小结:写游记须有明确的方位感。

    2.连贯背诵前三段。教师先作示范背诵(速度稍慢,便于学生默诵),请三位同学依次背诵123段,最后全班同学齐背这三段。

    3.整理”“的用法。

    表一的用法

    二、诵读第4段。

    1.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实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2.讲述三豕涉河的故事。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古书,非司马迁作)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吕氏春秋?察传》)

    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众口传闻的事、古书上记载的事都要仔细加以分析,辨明正误,不可盲从——这就是本文作者说的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3.学生练习背诵。

    4.检查背诵。先背第4段,然后齐背第14段。

    三、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等。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四、用做练习和讨论问题的方式总结全课。

    1.做练习第一题进一步了解本文前后照应,用事实为议论张本的写法。

    2.讨论问题: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必表态。

    如学生之间争辩不已,教师可以用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来启发学生,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参考答案如下:

    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本文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3.整理实词。

    先完成练习第三题,但不采取选择方式,因为第134三组中与其他几个词义不同的词不止一个,而采用具体辨析的方式。例句只标出ABC等;题文以外的例句,由教师口述,学生可以在课后补写。

    观:观察。例:A景象。例:BE宫廷中高大的楼台(读guàn)。例:D对事物产生看法。例:C

    名:名义。例:D命名。例:ABC著名。例:有仙则名。说明、说出。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文:文字。例:ABC文章。例:D纹理。例:文理有疏密(《活板》)。掩饰(读wèn)。例:E

    求:寻找。例:B请求。例:D探究。例:A索取、要。例:C

    舍:房屋。例:屋舍俨然。筑室定居。例:始舍于其址,(读shě),放弃。例:便舍船,从口入。

    言:言语、言论。例:以空言求璧。说。例:今言华实者。

    险:高山。例:险以远。吾与汝毕力平险。险要。例:江山险固。

    孰:谁。例:其孰能讥之乎。,仔细。例: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常:经常。例:千里马常有。平常。例:非常之观,以上是多义词。

    加:更。例:则其至又加少矣。

    相(xiàng):帮助。例:无物以相之。

    父(fǔ):通,古代男子名下加的美称。例:长乐王回深父。

    以上的字在文言文中有特殊用法。

     

    相关教案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10 游褒禅山记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10 游褒禅山记教案,共5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10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10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精读文本主体2,略读文本1,拓展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10 游褒禅山记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10 游褒禅山记教案,共6页。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新课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游褒禅山记》教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