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版高考语文新大一轮通用版教师用书:专题三(一)考点一赏析故事情节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版高考语文新大一轮通用版教师用书:专题三(一)考点一赏析故事情节01
    2020版高考语文新大一轮通用版教师用书:专题三(一)考点一赏析故事情节02
    2020版高考语文新大一轮通用版教师用书:专题三(一)考点一赏析故事情节03
    还剩3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版高考语文新大一轮通用版教师用书:专题三(一)考点一赏析故事情节

    展开

    考点一 赏析故事情节——探究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

    小说的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有的小说甚至有多条线索多种矛盾相互交错,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线索和情节。分析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发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并能概括各部分的要义,为提炼主题思想做准备。同时,我们还须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

    鉴于小说的情节在表现主题和刻画人物方面的重要性,命题者往往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

    【教材导引】 《祝福》是高中教材小说情节较有代表性的篇目,其情节构成、构思艺术、情节效果皆可与高考考点相对应,是同学们复习小说情节的得力帮手。下面从几个方面略加提示分析,以便激活思维。

     

    情节考向

    情节内容

    赏析要点

    情节结构

    倒叙手法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形成对比,突出主题;寄托对祥林嫂的同情。

    标题艺术

    祝福

    故事发生的背景事件;增强人物命运的悲剧性;揭示悲剧根源,深化反封建主题。

    叙述人称

    是线索人物,祥林嫂悲剧的见证者;对比性人物,衬托祥林嫂的悲剧。

    细节描写

    两次写祥林嫂笑

    突出祥林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贫乏;伏笔,是鲁镇人嘲笑的理由;以乐写哀。

    五处交代钱

    以小见大,突出封建制度下劳动妇女的不幸;表现祥林嫂所受封建礼教毒害之深。

    结尾再写祝福景象

    与祥林嫂的死形成鲜明对比,揭露封建社会杀人的本质;首尾呼应,照应开头。

    突破一 概括情节,分析线索

    概括情节,分析线索,高考考查的题型一般有三种:(1)概括小说的部分情节,如概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中某一部分的情节;(2)概括全文的故事情节,这种试题有时要求考生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有时要求考生就某一角度对小说情节(情感变化)进行概括;(3)找出线索并分析线索的作用。

    一、小说情节结构的常见模式

    (1)基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高考阅读中的小说多采用这种方式。

    (2)双线结构:有明、暗或主、副两条线索。小说明线所叙述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暗线能够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揭示各种矛盾或问题的焦点,使故事情节安排更加巧妙;设置副线则能够扩大作品容量,使人物形象形成比衬,反映主题也更加深刻。

    (3)·亨利式:在结尾处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人意料,而回扣前面的情节,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4)摇摆模式: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

    另外还有横断面式、意识流式、延迟式等类型。

    二、切分、概括小说情节的基本方法

    1.合理切分情节

    情节的切分要以事件的相对完整性为标准,要注意区分情节和环境描写及插叙、补叙内容的不同。一般而言,情节是构成整个故事的所有小事件,环境描写不是事件,不属于情节,但可以依附情节切分;插叙、补叙的内容是独立于事件之外的相关内容的交代,也不属于基本情节,切分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独立切分,也可依附情节切分。

    只有做到合理切分情节,才能准确概括情节。

    2.准确概括情节

    基本方法是依据主人公所做的主要事件进行概括,通常为:主人公(何时何地)做何事,有几件概括几件;或者按题目要求概括。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确定谁是主人公对准确概括情节至关重要,因为主人公才是事件的执行者和情节的主要承担者。双线结构一般有明、暗或主、副两个主人公,因此要各自梳理其情节结构。双线结构的情节梳理与概括还要注意两条情节线的并行、交织以及情节的转换。

    切分、概括小说情节的基本方法:

     

    抓过程

    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按小说的叙述顺序、情节发展中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脉络进行梳理。注意有些作品可能会省略某部分,有时可能将情节颠倒或交错。

    抓线索

    线索对情节具有很强的贯穿作用,抓住了线索,就可以围绕线索概括出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内容。线索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空间。

    抓人物

    在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人物的心理情感会有所变化,把握人物心理描写的相关信息,按照人物情感变化即可梳理出情节脉络。

    抓时空

    小说的故事,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发生的,不同的场所会有不同的情节。抓住场所、情景的变换,也可概括出情节。

    抓细节

    有的题目要求考生能够深入阅读文本的局部内容,把握住内容发展的层次,抓住对情节推进或人物活动、心理具有表现力的关键词句进行提炼、概括。

    一、小说线索的类型

    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小说的核心事件,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小说中的线索往往是小说标题、小说中的关键词(体现人物出场、时空变化、事件演变的词语等)

    双线结构包括明线和暗线两种线索。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叫暗线,暗线所叙述的故事情节是隐藏着的,也就是作者精心设计的间接表现的情节事件。

    二、分析小说线索的作用

    任何一篇小说都会有贯穿情节始终的线索。其基本作用就是用来把各阶段的情节和人物组织在一起,使小说的故事情节更加紧凑、精巧和新奇,同时也有利于作者塑造人物形象和突显主题。暗线则能够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揭示出各种矛盾或冲突焦点,使故事情节安排更加巧妙,这种巧妙就在于它能够通过塑造另一个形象,使小说所反映的矛盾和要表达的主题更加突出。

    【即练即悟】

    一、(2015·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马兰花

    李德霞

    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

    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

    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

    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

    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

    日子水一样流淌。转眼,一个月过去。

    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

    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说是要犒劳你的。

    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

    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

    信里都说了些啥?

    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

    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信中写道: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母亲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了。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还这笔钱。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还好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不然麻烦可就大了。汇去一千元,多出来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心意吧。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儿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

    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

    (有删改)

    1.(原题)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第一问: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

    第二问:(1)设置麻婶母女还款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仍可展现她们的品质,丰富小说的主题;(2)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

    2.(新编)请按照小说的线索梳理并概括本小说各部分的情节。

    答:                                    

                                        

    答案 小说的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小说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开端)(15):明线写马兰花得知借她钱的麻婶生病住院的消息后的不安,暗线写麻婶在向马兰花借六百块钱后的第三天突然发病住院。

    第二层(发展)(612):明线写马兰花夫妇前往医院看望麻婶,却因未提借钱一事而第一次起冲突;暗线写麻婶生命垂危。

    第三层(再发展)(1319):明线写因麻婶病逝其女儿未还钱,夫妇俩数起冲突;暗线写麻婶女儿为母亲料理后事,整理遗物。

    第四层(高潮、结局)(2028):明线写马兰花为麻婶女儿的信激动流泪,暗线写麻婶的女儿写信还钱。

    [思维导引]

    分析线索及作用

    1.首先确认线索。本文线索是核心事件。

    2.依照线索性质指出或概括。

    3.分析线索作用:情节角度:使情节更加集中紧凑。人物形象角度: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形象更加丰满。主题角度:使主题更加丰富。

    梳理、概括情节的方法

    1.按小说情节发展的基本模式梳理,即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2.按线索梳理。先找出线索,然后梳理出线索所串联的不同阶段的事件。

    3.抓住场面梳理。一般一个场面即为一个情节。

    概括情节的基本方法是主人公何时何地做何事,可以一句话概括全文情节;也可以分阶段概括,要避免前后重复。

    由于本文采用了小说情节的基本模式,而且有明暗两条线索,所以,应从明暗两方面概括。

    突破二 分析情节作用

    小说的情节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内容上为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服务,为情节发展服务;二是结构上呼应标题、设置悬念、照应文段、埋下伏笔、为后面情节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等。因某一情节在文中所处位置的不同,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其作用。

    1.小说常用开头方式及作用

    方式

    作用

    悬念法

    在作品开头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回答疑问。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的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的主题。

    写景法

    对景物或者环境进行描写。

    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为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暗示故事的结局。

      2.小说中间段(情节)的作用

    角度

    作用

    与相关情节的关系

    主要是照应和伏笔。照应就是文学作品前后之间的呼应。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伏笔指文学作品中,在前面为后面情节发展所做的提示或暗示。小说中使用伏笔,能使情节曲折,结构严谨,显示出构思的精巧。

    与主题的关系

    揭示小说的主题。如《在烈日和暴雨下》中暴雨狂泻,道路迷茫,半死半活的祥子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的情节,反映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凄苦生活和悲惨命运。

    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展现人物性格。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买刀并在街上寻觅仇家的情节,就显示了林冲急躁的个性。

      3.小说常用结尾方式及作用

    方式

    作用

    出人意料

    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突出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旨。

    令人伤感

    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从表现人物性格上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令人喜悦

    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的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上看,符合人们阅读的心理预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

    留下空白

    耐人寻味,留下了空白让读者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

      4.小说标题的作用

    类型一

    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往往具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情境、渲染气氛的作用。

    类型二

    以物件(物象)为题,往往具有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揭示主题、隐含多重含义、寄托作者情感等作用。

    型三

    以形象特征为题,具有铺展情节、照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等作用。

    有的小说中某一细节非常关键,或是某一细节反复出现,这是小说中经常考查到的题型。其答题角度有以下4个方面:

    (1)营造某种氛围,推动情节发展。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多次写到风雪

    (2)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爱好、追求,烘托人物心情和心理。如《祝福》中反复写她讲述阿毛被狼吃掉的故事,就突出了她思念儿子又希望引人同情的几近崩溃的精神状态。

    (3)暗示、深化主题,影射象征。如《装在套子里的人》反复写别里科夫的套子

    (4)突出时代气氛,展示地方特色;或者引起读者关注。如《边城》中多次写湘西风情以突显地域特色。

    【即练即悟】

    二、(2015·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6题。(文本见突破一《马兰花》)

    3.()小说前四段以马兰花听说麻婶出事开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1)巧设悬念:麻婶还在抢救,性命如何,令人揪心。(2)交代麻婶借钱一事。(3)引出下文马兰花去医院看望麻婶、夫妻俩因还钱引发冲突等一系列情节。

    4.(新编)小说中画线部分提到六百块钱,一段中三次提及,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 (1)代双方矛盾产生的缘由,推动故事情节的自然发展。(2)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形成两个人物性格特点之间的鲜明对比。(3)可以使发展中的情节跌宕起伏,前后呼应。(4)更能一步步地激化矛盾,最终为彰显主题服务。

    5.(新编)小说以马兰花夫妇收到麻婶女儿的来信结尾,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                                    

                                        

                                        

    答案 (1)实现了情节的逆转,收到了出人意料、情理之中的表达效果。(2)进一步丰富了人物形象,既突出了麻婶母女知恩图报的美德,也表现了马兰花夫妇的理解和感激。(3)深化了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主题,让读者回味不尽。

    6.(新编)小说以还钱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答:                                    

    答案 (1)还钱为中心,使叙事更简洁、集中、明了。(2)还钱为中心,很好地把明线与暗线联结起来,使结构浑然一体。(3)还钱为中心,更好地表现人物形象。如马兰花夫妇的冲突、理解和感激,麻婶母女的知恩图报、重情重义,人物性格鲜明。(4)还钱为中心,使主题表达更突出、更深化。

    [思维导引]

    分析情节作用要依照位置,答出特色

    1.审清题意,领会意图。某个情节在文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有所侧重。开头情节往往会涉及到悬念、铺垫、吸引读者等要素,中间情节往往涉及到照应、推动情节发展等要素,而结尾情节往往涉及到深化主题、审美效果、读者效果等要素。

    2.答题的基本指向是:指向情节使情节波澜再起;引出另一情节;制造悬念,埋下伏笔;照应前文;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指向人物凸显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丰富人物形象。指向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暗示社会环境。指向主题点明主旨或深化主题。指向审美和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留下想象空间,令人回味、深思。

    3.答题时要有针对性,并联系文本内容作分析。

    分析布局谋篇

    谋篇布局是指作者为了实现创作意图,怎么安排小说的结构和写法,它涉及以情节结构为中心的方方面面。要答好这种多要素的整体鉴赏题,须找出这个中心与小说的环境、人物、情节、主旨等有着怎样的关联,关联找出来,好处就容易答了。

    突破三 赏析情节构思

    一、赏析小说情节的叙述手法

    1.叙述视角及其优点

     

    有限视角

    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其特点是叙述故事讲究隐藏作者的意图,故意留下一些环节让读者来推理、判断和评价,可以调动读者参与到情节中,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无限视角

    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特点是作者可以随时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交代、加工和处理,便于迅速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

      2.叙述方法及其效果

    类别

    释义

    特点

    顺叙

    按照时间(空间)的先后顺序来写。

    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倒叙

    不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

    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

    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的另外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叙述完插入的事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插叙内容不影响主要事件的表达。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插叙的内容是基本事件之外的,去掉它,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

    补叙

    在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补充的交代,补充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使事件的整个过程更加清晰完整。

    对上文的内容作补充交代,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若无补叙,就会影响故事的完整性。

    平叙

    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常称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因此又叫做分叙。

    条理清楚,便于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3.叙述人称及其作用

    类别

    特点

    第一人称

    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抒发感情。

    第二人称

    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

    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人称交叉

    使用第一人称的,往往穿插第三人称的转述,以进一步扩大表现的时空领域;使用第三人称的,则常常夹杂进人物的独白、对话等,从而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人称交叉叙述的方法,可以扬长补短,使叙述的对象得到全方位、立体化的表现。

    【即练即悟】

    三、(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赵一曼女士

    阿 成

    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钟声里,抗联的兵士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唱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

    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

    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里的。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

    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

    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的权力。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干部,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1936年初,赵一曼女士以假名王氏被送到医院监禁治疗。

    《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

    赵一曼女士是在628日逃走的。夜里,看守董宪勋在他叔叔的协助下,将赵一曼抬出医院的后门。一辆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几个人上了车,车立刻就开走了。出租车开到文庙屠宰场的后面,韩勇义早就等候在那里,扶着赵一曼女士上了雇好的轿子,大家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

    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她觉得有把握去试一试。

    她躺在病床上,和蔼地问董警士:董先生,您一个月的薪俸是多少?

    董警士显得有些忸怩,十多块钱吧……”

    赵一曼女士遗憾地笑了,说:真没有想到,薪俸会这样少。

    董警士更加忸怩了。

    赵一曼女士神情端庄地说:七尺男儿,为着区区十几块钱,甘为日本人役使,不是太愚蠢了吗?

    董警士无法再正视这位成熟女性的眼睛了,只是哆哆嗦嗦给自己点了一颗烟。

    此后,赵一曼女士经常与董警士聊抗联的战斗和生活,聊小兴安岭的风光、飞鸟走兽。她用通俗的、有吸引力的小说体记述日军侵略东北的罪行,写在包药的纸上。董警士对这些纸片很有兴趣,以为这是赵一曼女士记述的一些资料,并不知道是专门写给他看的。看了这些记述,董警士非常向往山区生活,愿意救赵一曼女士出去,和她一道上山。

    赵一曼女士对董警士的争取,共用了20天时间。

    对女护士韩勇义,赵一曼女士采取的则是女人对女人的攻心术。

    半年多的相处,使韩勇义对赵一曼女士十分信赖。她讲述了自己幼年丧母、恋爱不幸、工作受欺负,等等。赵一曼女士向她讲述自己和其他女战士在抗日队伍中的生活,有趣的、欢乐的生活。语调是深情的、甜蜜的。

    韩护士真诚地问:如果中国实现了共产主义,我应当是什么样的地位呢?

    赵一曼女士说:你到了山区,一切都能明白了。

    南岗警察署在赵一曼女士逃走后,马上开车去追。

    追到阿什河以东20多公里的地方,发现了赵一曼、韩勇义、董宪勋及他的叔父,将他们逮捕。

    赵一曼女士淡淡地笑了。

    赵一曼女士是在珠河县被日本宪兵枪杀的。

    那个地方我去过,有一座纪念碑。环境十分幽静,周围种植着一些松树。

    我去的时候,在那里遇到一位年迈的老人。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我说,对,赵一曼。

    赵一曼被枪杀前,写了一份遗书: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有删改)

    7.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答:                                    

                                        

                                        

    【审透题意】 审题时要准确理解题干中的关键词叙述方式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联系文本弄清楚历史现实两方面各写了什么内容及其结合方式。小说既写了主人公的故事(历史),也包含了见闻和感受(现实),答题时要从历史”“现实两个维度,分析这种写法在情节内容、人物形象、主题和审美效果等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如内容与形象方面,在叙述赵一曼英雄事迹的同时插入文献资料予以佐证,可以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一个立体的英雄形象;主题方面,将历史上主人公的英雄事迹和现实中的所见所感融于一体,既表现出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的精神在当下的时代意义,从而深化文章的主旨;审美效果方面,历史与现实的穿插产生时空交织的效果,使读者在不同的时空中全面地认识和感受英雄形象,易于产生共鸣,而且也大大增强了这种纪实体小说的真实性。

    【规范作答】 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

    [思维导引]

    赏析情节构思3步骤

    第一步:审视文本,点出某种或多种情节手法、技巧。

    第二步密切结合文本情节的具体内容分析其具体表现。

    第三步:联系小说的三要素分析手法、技巧的艺术效果,有时要分析读者效果。

    二、赏析小说情节的构思技巧

    构思技巧

    作用、效果分析

    悬念

    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通俗地说,它是指在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悬念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抑扬

    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照应

    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伏笔

    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提示或暗示。伏笔用得好,可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

    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

    衬托

    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衬托可以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铺垫

    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和事物以作衬垫。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

    突转

    在小说结尾部分,作者常常采用突转的方法形成情节的某种巧合,某种意料之外的反转,或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这种突转常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即练即悟】

    四、(2017·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个圣诞节的回忆

    []杜鲁门·卡波特

    请设想一下二十多年前一个十一月的早晨,一个白发剪得短短的妇人站在窗口,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巴迪,去把我们的车推来,我们要烤三十个水果蛋糕呢。

    那时我七岁,她六十光景,我们是很远的表亲。从我记事起,我俩就住在一起。她叫我巴迪,为了纪念她以前最好的朋友。那个巴迪早死了,当时她自己还是个孩子。她现在仍是个孩子。

    我们把童车推进山核桃树丛。童车是我出生时买的,快散了,轮子摇来摆去,像醉鬼的腿。奎尼是我们养的一条小狗,她挺过了一场瘟疫和两次响尾蛇的噬咬,现在一路小跑跟在小车旁。

    三小时后我们回到厨房,把拉回家的满满一车风吹自落的山核桃的壳剥去。欢快的裂壳声像是微弱的雷鸣,核桃肉散发着甜美的香气。奎尼求我们给她点尝尝,我的朋友时不时偷偷给她一点,但我俩是绝对不可以吃的,这些山核桃还不见得够做三十个水果蛋糕呢。明月高照,小车空了,碗满满的。

    第二天,我最喜欢的事开始了:大采购。樱桃,柑橘,香草,葡萄干,威士忌,大量的面粉和黄油……嗬,简直要一匹小马才能把车拉回家。我们没钱,但每年总能用尽各种办法,筹到一笔水果蛋糕基金:卖破烂,卖摘来的一桶桶黑莓、一罐罐自制的果酱、苹果冻,为葬礼和婚礼采集鲜花。

    黑炉子加足了煤和柴火,烧得像一只发光的南瓜。打蛋器旋转着,调羹在一碗碗黄油和糖里搅动,香草让空气变得甜甜的,姜又增加了香味。厨房里浓香扑鼻,弥漫到整幢屋子。四天后,大功告成,三十只蛋糕放在窗台、搁板上晾着。

    蛋糕给谁呢?朋友呗。不一定是邻近的,大半倒是只见过一次,甚至素未谋面的,我们喜欢的朋友。例如罗斯福总统,一年来镇上两次的小个子磨刀人,帕克(班车司机,他每天在尘土飞扬中嗖的一声驶过时和我们互相挥手招呼)。是不是因为我的朋友太害羞了,才把这些陌生人当作真正的朋友?我想是的。我们的纪念册里有用白宫信笺写的答谢信,有磨刀人寄来的一分钱明信片——它们让我们觉得和外面丰富的世界联系在一起。

    厨房空了,蛋糕都送走了,我的朋友要庆祝一下——还剩下一点威士忌。奎尼分到满满一勺,倒在她的咖啡碗里(她喜欢菊苣香的浓咖啡),我们平分剩下的。奎尼躺在地上打滚,爪子在空中乱抓。我身子里热烘烘地冒火星,像快要烧成灰烬的木柴。我的朋友围着炉子跳圆舞曲,两只手提起那身蹩脚的花布连衣裙的裙边,就像是舞会上穿的礼服,唱着指给我回家的路

    下一个任务就是准备礼物。我想给她买整整一磅樱桃巧克力,不过,我给她做了只风筝。她希望给我一辆自行车,不过,我肯定她也是给我做风筝——和去年一样,和前年也一样。我们又凑了五分钱给奎尼买了一大根还有余肉可啃的牛骨头,用彩纸包起来,高高地挂在圣诞树顶上一颗银星边。奎尼知道那是牛肉骨头,馋得坐在树下呆望着,该睡了还不肯走。我的兴奋不亚于她,踢被子,翻枕头,就像是热得不可开交的夏天夜晚。我的朋友手持蜡烛坐到我的床沿:我一点也睡不着,心像兔子一样乱跳。你说罗斯福夫人会在晚餐时端上我们的水果蛋糕吗?我俩在床上挤作一团,她在我的手心里写我爱你你的手比以前大了。我想我大概不愿你长大。你长大了,我们还能继续当朋友吗?我说我们永远是朋友。

    这是我们一起过的最后一个圣诞节。

    我上了军事学校。我也有了新家,但那不算数。我的朋友在哪里,哪里才是我的家,而我再也没回去过。

    她还待在那里,有奎尼做伴,后来只剩她一个人。(她写道:昨天,梅西的马踢伤了奎尼,伤得很重。谢天谢地,她没有太痛苦。我把她包在一张条纹床单里,用童车推到草地……”)以后几年的十一月里,她还是做水果蛋糕,她一个人,没有从前做得多,不用说,总是把最好的那个寄给我。渐渐地,她在信中把我和早已死去的巴迪混淆起来。

    终于,又一个十一月的早晨来临,一个树叶光光、没有小鸟的冬天早晨,她再也爬不起来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

    8.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6)

    答:                                    

                                        

    【审透题意】 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一般需围绕人物、情节(结构)、环境、主题思考作答。从结构来说,我的朋友说的话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完整;从环境来说,树叶光光、没有小鸟是凄凉、清冷的,这和我的朋友热情的话形成强烈反差;从主题来说,作者要表达对我的朋友的思念和爱,赞美她的坚强、乐观、友善,但是却没有直接表达,语言含蓄而令人回味无穷。

    【规范作答】 呼应开头,让小说形成完整的结构;对冬日清晨的环境描写,让我的朋友的辞世带上感伤的色彩;清冷的氛围与我的朋友欢快的话语形成反差,增添小说的张力;叙述语言克制,蕴含着强烈的情感。

    [思维导引]

    赏析小说结尾三要领

    1.弄清结尾的内容特点。

    2.弄清结尾的写作手法。

    3.分析结尾这一特殊情节与标题、全文情节的关联,对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的作用,结尾所产生的审美效果与读者效果。


    聚焦经典课文,化知识为能力

    ——从教材挖考点,无缝对接高考

    一、品悟经典课文:《祝福》(人教版·必修三)

    二、重温经典情节

    1.小说写端午节热闹的龙舟比赛、捉鸭游戏和人们争相观看等情节有什么作用?《边城》(人教版·必修五)

    答:                                    

                                        

    【提示】 表现这里的民风淳朴和鲜明的地域特色;表现了湘西民众的热血性格、团结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主要人物翠翠、老船夫、顺顺等相继出场并表现出了各自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为下文展开故事、塑造人物作铺垫。

    2.课文的开端作者说林冲闲走,其实闲笔不闲,这部分的作用是什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人教版·必修五)

    答:                                    

                                        

    【提示】 插叙林冲在东京时曾救过李小二,表现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从情节上看,为下文李小二夫妇报恩埋下伏笔;以林冲明明遭受冤屈却平静地称自己是罪囚来表现他委曲求全、不思反抗的性格。

    3.本文在写主人公与鲨鱼搏斗的同时,作者插入了大量的内心独白,请联系文章内容说说这样写有何作用。《老人与海》(人教版·必修三)

    答:                                    

                                        

    【提示】 揭示人物性格的坚毅与孤独;具有哲理性,丰富了小说的思想;突出人物形象与主题。

    4.7段中,大鱼会吃你这句话反复出现,有何作用?《边城》(人教版·必修五)

    答:                                    

                                        

    【提示】 前后照应,使故事情节连贯紧凑;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翠翠的感情倾向更加明朗化;展示人物性格,体察人物的内心活动。

    5.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装在套子里的人》(人教版·必修五)

    这一结尾显得很另类,请问:结尾主要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答:                                    

                                        

    【提示】 叙述中插入大量议论,采用对比手法;表现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突出主旨,令人深思,给人启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晕厥羊

    铁 凝

    老马一生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就是喜欢吃蒜。但是,这个通俗而又廉价的嗜好并不总是能够顺利地被满足,原因是他的老伴绝不能闻大蒜的气味。

    昨晚临睡前,她已经向他交代了这几天他一个人在家应该注意的事情:冷水表里的存水不多了,水表好像有点不准。现在,老马穿好衣服来到客厅,又推开老伴房间虚掩着的门观察片刻,在确认房子里真的没有老伴之后,便疾步进了厨房,拉开柜橱的最下边一只抽屉,拿出预先藏好的两头蒜,三下两下地剥起来。

    这时有人按门铃。

    老马不觉浑身一激灵:莫非她丢了什么东西又折回来取?慌乱中他把蒜藏进抽屉赶紧去开门——他从来不敢怠慢老伴的门铃声。门开了,唉,原来是单位的出纳给他送工资来了。老马接了工资信手放在门厅的餐桌上,接着赶紧回到厨房继续剥蒜。眼看着那些象牙色的、光溜溜、鼓绷绷的小蒜瓣在他手下越聚越多,老马心中那鬼祟的激情和暧昧的欲望说什么也按捺不住了,他抓起一瓣丢进嘴里猛嚼,一股热辣辣的蒜香伴着脆生生的响动在老马口腔里爆炸。这就是幸福了,咀嚼中的老马暗自思量。

    这时又有人按门铃。

    正在享受大蒜的老马本来不愿意此刻有人造访,但是,正因为几头大蒜下肚,经常打不起精神的老马,现在是精神昂扬力量充沛,尤其当他看见门口没有老伴。门口是个全新的陌生人,可这个陌生人按了门铃又转身要走,老马就非常想把他拦住,他觉得现在他既有拦住这人的力量又有拦住这人的权利。

    老马说,那你怎么按了门铃就走啊。

    陌生人说,你这是201,我找错门了。

    老马说,你想找谁家?

    陌生人说301,说自己是小区物业公司的水工。

    提起物业公司,老马更不想放这人走了。我正想找物业公司呢,你必须进来先给我查查这表。

    老马的态度是不由分说的,陌生人却显得犹豫,也许还有几分不易觉察的慌张。但这犹豫和慌张显然敌不过老马的不由分说,于是他跟着老马走进了老马的家。

    其实老马也未必想到陌生人这么听话,他一向缺少让别人听他发令的体验。现在他发令了,陌生人居然听令了,老马终于体验了命令别人的愉悦。陌生人摘下身上的工具包,站在水表跟前似是而非地鼓捣了几下。他鼓捣不成什么,急于离开的样子。

    陌生人的态度很让老马恼火。他开始厉声谴责站在门厅里的这个人。

    陌生人低眉顺眼地听着老马谴责,不争辩也不反驳。就为了陌生人的低眉顺眼和他的不争辩不反驳吧,情绪激昂的老马还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意外满足感。原来人都有看别人低眉顺眼的欲望,对别人低眉顺眼一生的老马今天终于也尝到了别人对自己低眉顺眼的甜头。老马头上冒着热汗,满嘴喷着不散的蒜气,借着不请自来的某种珍贵的快感连想带说连说带想,从务实说到务虚又从务虚返回务实,最后,他终于向面前这个沉默而懦弱的水工喊出了他此刻打算实施的计划:既然你做不了经理的主,我也就不再怪你。

    沉默的水工就在这时突然把身子晃了几晃,接着双膝一弯就软软地倒在老马家门厅的地上。

    怎么了,这是怎么了?难道他是被我吓晕了不成?老马有点惭愧,然而,让老马不敢承认的是,这惭愧里却又搀和着某种莫名的满足。原来他老马也有今天,他也能对一个年轻力壮的活人充满威慑力量,他也能让一个活人低眉顺眼,最后他也能把一个活人吓晕过去。

    老马要通电话叫了对方来救人,很快从客厅里出来,发现门厅地上那个晕着的人已经不见了。他的心紧缩了一下,好像刚明白了什么。惊慌中的老马赶紧回屋,进门先看餐桌,餐桌上他那沓不算厚实的工资也不见了,确实不见了。一切都在瞬间。

    老马在餐桌旁坐下,人像瘪了似的,翻来覆去只有一个感慨:这个水工跟我配合得多好啊。

    这晚老马不吃不喝和衣睡去。

    老马再次醒来并不是早晨,可能是深夜一点钟。他再也睡不着,耷拉着一张更显自来旧的脸爬起来看电视,一个澳大利亚的电视片,讲他们那里有一种奇怪的羊,那是一种长不大的小羊,害怕声音,害怕风雨,害怕比它们大的动物,外界稍有响动就会导致它们晕厥,动物学家命名它们为晕厥羊

    他本能地对画面上那些晕厥羊有好感,那是活脱儿一个他自己啊。可是,早晨晕在老马家地上的那个人他又是谁呢?

    一只晕厥羊兴许完全有能力去恐吓另一只晕厥羊。

    (节选自《铁凝自选小说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写老马第一次听见门铃声时非常紧张,把蒜藏进抽屉里,说明老马平时对老婆很畏惧,这样的动作描写很好地刻画了老马的形象。

    B.老马顺手就把单位出纳送来的工资放在餐桌上,这个情节不但为下文水工拿走钱埋下伏笔,同时也说明老马根本就没有把钱放在心上。

    C.老马其实是一个懦弱的人,他谴责水工时获得的让别人听他发指令的体验让他失去了警觉,导致他最终丢失了工资。

    D.小说构思巧妙,颇具匠心。从主人公怕老婆写起,再写他让水工害怕,结尾以晕厥羊点题,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解析 老马根本就没有把钱放在心上错。

    答案 B

    2.请梳理出小说的行文思路。

    答:                                    

                                        

    答案 开端:交代老马喜欢吃蒜,老伴临走前嘱咐水表好像有点儿不准。发展:正在偷剥私藏的大蒜时有人按门铃,虚惊后匆忙把工资放在餐桌上。再发展:自称小区水工的陌生人按门铃,老马让他看水表并训斥他,陌生人吓晕。高潮:老马去客厅打电话想救人,回来发现陌生人已逃离并偷走了自己的工资。结局:老马心里难受,觉得自己就是晕厥羊。

    3.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第一问)明线是老马训斥水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暗线是陌生人(假冒的水工)钱。(第二问)设置陌生人偷钱这一暗线,能表现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突出主人公的形象,丰富小说的内容,揭示文本的意蕴。明暗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能使小说情节集中紧凑,环环相扣,自然发展。

    4.小说开头写了老马非常喜欢吃蒜的情节,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写老马喜欢吃蒜,可是这个廉价的嗜好并不能被顺利满足,说明老马在家里没有地位;老马只能在老婆不在家的时候偷偷吃蒜,刻画出老马胆小怕事、懦弱的性格特点;因为吃蒜才精神昂扬力量充沛,才会不由分说把水工”“到家里加以训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5.小说中画横线部分提到低眉顺眼,反复出现这一典型细节,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 ①“低眉顺眼交代矛盾双方产生的过程,推动故事情节的自然发展;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老马的强势达到顶峰,低眉顺眼的他,在精神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陌生人低眉顺眼,弱势走向低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③“低眉顺眼使发展中的情节生动有趣,这是为情节高潮的到来蓄势,有突出主题的作用。

    (40分钟 27)

    题组一 对点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12)

    配 角

    聂鑫森

    父亲邵伟夫,先是话剧演员,后来又成了电影、电视演员。

    他的名字很气派,伟夫者,伟丈夫之谓也。可惜他一辈子没演过主角,全是很不起眼的配角,虽是剧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也就是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台词,演绎几个小情节而已。他的形象呢,身材矮小,脸窄长如刀,眉粗眼小口阔,演的多是反派人物:黑社会小头目、国民党下级军官、现实生活中的可怜虫……

    他的名字是当教师的爷爷起的,爷爷曾对他寄望很高。没想到他读中学时,有一次演一个小话剧的配角,神采飞扬,被动员去读一所中专艺校的话剧班,从此他就很满足地走上了演艺之路。

    因为母亲是苗族人,可以生两胎,我下面还有一个妹妹。我叫邵小轩,妹妹叫邵小轮。通俗地说,我是小车子,妹妹是小轮子。我们的名字当然是父亲起的,母亲似乎很欣赏,觉得低调一些反而会有大出息。

    亲在街道居委会当个小干部,人很漂亮。我和妹妹似乎承袭了她的基因,长得都不丑。母亲对于嫁给了父亲,一直深怀悔意,原想会有一个大红大紫的丈夫,不料几十年来波澜不惊。我母亲都不让我们去剧院看父亲的戏;电视上一出现有父亲身影的剧目,她便立即换台。她还嘱咐我们,不要在人前提起父亲是演员。

    读初中时,一个男同学悄悄告诉我:你爸爸的戏演得真好,可惜是个小角色。如果让他演主角,肯定火!

    父亲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尤其是进入影视圈后,或是东奔西跑到一个个剧组去找活干,或是找到了活必须随剧组四处游走。每当他一脸倦色回到家里,首先会拿出各种小礼物,送给妈妈、我和妹妹,然后把一叠钞票交给妈妈。

    我把男同学的话告诉他,他听了,微微一笑,说:在一个戏中,只有小人物,没有小角色,这正如社会的分工不同,却都是平等的。主角造气氛,配角助气氛,谁也离不开谁。

    母亲轻轻了一声,然后下厨房去为父亲做饭菜。

    我看见父亲脸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很痛苦地低下了头。

    我读高中妹妹读初中时,父亲在出外三个月后,回到家里。他这次是在一部《五台山传奇录》的电视连续剧里,演一个貌丑却佛力高深的老方丈的侍者,虽是配角,出场却较多,拿了五万元片酬。他给我和妹妹各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给妈妈买了一个钻石戒指。

    我发现父亲的手腕上绑着纱布,便问:爸爸,你受伤了?

    他说:拍最后一场戏时,和一个匪徒交手,从山岩上跌下来,把手跌断了,我咬着牙坚持把戏拍完,导演直夸我敬业哩。

    母亲说:你也五十出头了,别去折腾了,多在家休息吧。

    他摇了摇头,说:不!你工资不高,小轩、小轮正读书,将来还要给她们备一份像样的嫁妆。再说,小病小伤在拍戏中是常发生的,别当一回事。

    我和妹妹不由得泪流满面。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学校就在岳麓山附近。三九严寒的冬天,母亲打电话告诉我,父亲在岳麓山的爱晚亭前拍戏,让我去看看父亲,还嘱咐我最好把自己伪装一下,别让父亲分神出了意外。

    漫天大雪,朔风怒吼。

    我戴上红绒线帽子、大口罩,围上羊毛围巾,穿上新买的中长羽绒袄,早早地来到爱晚亭前。警戒线外,看热闹的人很多,我使劲地挤站在人丛里。父亲是演一个寻衅闹事的恶霸,样子很丑陋,说话还结巴,然后被一个江湖好汉狠狠地揍了一顿,上衣也被撕破了,痛得在地上翻滚。这场戏前后拍了三遍,导演才打了个响指,大声说:行了!

    我看见父亲长长地嘘了一口气,然后去卸了装,换上平常穿的旧军大衣。接着,又去忙着搬道具、清扫场地。等忙完了,他靠坐在几个叠起的道具箱旁边,疲倦地打起盹来,手指间还夹着一支燃了一半的香烟……

    1.(梳理情节)小说中母亲对父亲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请简要分析。(6)

    答:                                    

                                        

    解析 通读小说,可以概括出由刚开始的希望父亲能大红大紫,到之后的因父亲一直做配角而产生悔意,再到年龄大了之后的对父亲默默关怀。

    答案 刚嫁给父亲时满怀期望,认为父亲会大红大紫;嫁给父亲后,深怀悔意,对父亲配角职业颇为不满,公开场合尽量避免提及父亲的演员身份;儿女长大后,对父亲多了关怀体贴,安慰受伤的父亲,提醒孩子不要干扰影响父亲拍戏。(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分析情节作用)小说最后以父亲卸装换衣、清理现场、坐下打盹的画面作为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

    答:                                    

                                        

    解析 小说以父亲拍完戏之后收拾道具、疲倦地打盹为结尾,还特别注意写到了父亲手指间夹着的半截香烟。首先,这样的结尾很明显是在塑造父亲的形象,虽然是配角,虽然很卑微,但父亲仍在努力地生活,辛勤地工作。这是一个平凡但伟大的父亲。其次,从作者选取的细节描写上,可以看出对父亲的敬佩之情,虽然没有直接表露,但的情绪还是能传递出来的。最后,就小说主题而言,从当配角的父亲到千万个普通的父亲,他们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默默付出,为了家庭和子女,他们任劳任怨,小说对他们进行了歌颂。

    答案 人物形象上:这个画面是父亲拍戏结束后辛苦、疲倦状态的直接呈现,通过父亲的动作、神态描写,强化了父亲作为一个普通小人物,辛勤、努力的配角形象特征。情感表达上:结尾处的细节描写中蕴含着对父亲的深厚情感,但情感表达含蓄委婉,隐而不露,意味丰富,引发读者想象。思想内容上:进一步深化主题,像父亲这样的普通小人物(配角),在社会生活中尽管不扮演主要角色,但他们认真生活,认真工作,也值得赞美。(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题组二 综合练

    阅读下文,完成35题。(15)

    梨花箱

    李德霞

    奶奶上山挖野菜,回来时滚了坡,两条腿就不能动了。

    父亲把奶奶背到金先生家,金先生看过后说:人上了岁数不经摔,回家慢慢调养吧。调养得好,兴许能送个屎尿。

    奶奶的腿,被金先生判了死刑。

    父亲又把奶奶背回家。奶奶原来住西屋,父亲的腿还没迈上台阶,背上的奶奶就喊:雷劈的,西屋照不了多少日头,你想让我早点死啊!我住北屋!

    父亲看看母亲,母亲说:就依娘。

    北屋是倒炕,离窗户远,奶奶说:给我弄张床,我睡窗口那边。父亲和母亲吭哧吭哧从下房挪来那张老式木头床,摆在窗口前,铺好被褥,扶奶奶躺下去。奶奶很满足、很惬意的样子。奶奶似乎把支使父亲做这儿做那儿当成了乐趣,刚躺一会儿,奶奶又说:去,把我西屋那边的梨花箱搬过来。

    梨花箱是奶奶的陪嫁品,梨木做的,上面画着一朵朵梨花,煞是好看。梨花箱里没啥值钱的东西,全是奶奶打了补丁、磨出毛边的旧衣裳。破归破,旧归旧,可一件件洗得干净,叠得齐整。父亲搬来梨花箱,放到奶奶够得着的地方,奶奶闭上眼安静地睡了。

    吃饭了,父亲端来玉米糁子糊糊。奶奶爱吃煮烂了的土豆块,父亲就多捞几块沉在碗底。奶奶一看父亲手里的稀饭,脸一板,叫:雷劈的,你要饿死我吗?我不喝稀的,吃稠的……我吃玉米饽饽!

    父亲不敢还嘴,赔着笑端走稀饭。回到西屋,父亲一脸疑惑地对母亲说:咱娘以前不是这个样子,咋就不讲理了?

    母亲边做玉米饽饽边说:昨天咱娘还活蹦乱跳的,一下子不能动了,换你,心里能好受?她不拿捏你拿捏谁?

    母亲做好了玉米饽饽,父亲趁热给奶奶端过去。父亲搁下碗,扶奶奶起来,拉条板凳坐在奶奶床边。父亲想和奶奶好好说会儿话。

    奶奶并不领情,瞪一眼父亲,凶巴巴地嚷:我吃饭,你看着,你让我怎么往下咽?几年的私塾白念啦?

    父亲灰了脸,急急地走开。从此,父亲再给奶奶送玉米饽饽,搁下碗就走,他怕惹奶奶不高兴。

    转眼,几天过去。父亲发现了新问题,回来对母亲说:咱娘一顿两个玉米饽饽,一天吃两顿,咋越吃越没精神头了?

    母亲说:你快去请金先生来,可别憋出别的病来。

    金先生来了,进去得快,出来得也快。金先生看看父亲,又看看母亲,眼神怪怪的。金先生说:老人是不能干活了,可也不能亏了老人的肚子啊。

    父亲一把掀开锅盖,锅里是照见人影的玉米稀饭。父亲涨红了脸说:我娘不喝稀的,吃稠的,我们匀出玉米面给她做饽饽,一天两顿饭,一顿两个饽饽,够壮劳力的伙食了,咋就亏了肚子?

    那就好,那就好。算我没说。金先生讪笑着,走出门去。

    父亲瞅着金先生远去的背影,啐口唾沫说:呸,医术不行,毛病不少。母亲说:要不,你后天跟队长请个假,送咱娘去镇里看看,千万别耽搁了。

    第七天一早,父亲借来毛驴车,拴在大门口。母亲刚好蒸出了玉米饽饽,父亲端着热气腾腾的饽饽走进北屋,进门就说:娘,吃饭了,吃完饭我们带你去镇里瞧瞧。

    没人应。

    父亲往里一看,手一抖,碗地碎在地上,两个玉米饽饽滚到当地……

    奶奶死了……

    村里人都说,奶奶活着刚强,死也刚强,硬是没拖累父亲母亲几天。

    出丧回来,父亲和母亲收拾北屋。挪开奶奶睡过的那张木头床,父亲一眼看见藏在床头下的梨花箱。父亲很懊悔,懊悔没把梨花箱随奶奶葬进坟里。

    梨花箱打开,父亲和母亲惊呆了。里面没一件奶奶的旧衣裳,全是掰开晒干的玉米饽饽!母亲含泪把饽饽拼了又拼,数了又数,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正好二十四个。母亲低声啜泣:咱娘……她是饿死的呀!

    父亲抱着梨花箱,泪雨滂沱,长跪不起……

    (选自《短小说》)

    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

    A.父亲把奶奶背回家,奶奶要求住北屋,因为北屋的阳光好,奶奶怕死,所以想多晒一下太阳。

    B.奶奶躺下来不久,就让父亲去搬梨花箱。梨花箱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但奶奶看得很重。这一细节为后文奶奶藏晒干的玉米饽饽作铺垫。

    C.这篇小说描写了奶奶摔伤腿后把自己饿死的故事,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紧张、曲折,极富戏剧性。

    D.这篇小说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父亲对奶奶的厌恶之情就是通过这些细节表现出来的。

    解析 A项,奶奶怕死,所以想多晒一下太阳表述不准确,根据小说内容,奶奶是想晒玉米饽饽。C项,情节紧张”“极富戏剧性错误,从原文可知,并没有紧张的情节,亦不富戏剧性。D项,父亲对奶奶的厌恶之情错误,应该是父亲对奶奶的爱

    答案 B

    4.(梳理情节)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6)

    答:                                    

                                        

    解析 小说开头可概括为奶奶上山挖野菜摔残了腿;中间部分可概括为奶奶要吃玉米饽饽;结尾点明奶奶把玉米饽饽藏在梨花箱里并饿死在家里。

    答案 (示例一)上山挖野菜摔残了腿;要吃玉米饽饽;把玉米饽饽藏在梨花箱里;饿死在家里。(事情发展脉络)

    (示例二)想挖点野菜吃;摔伤腿后怕给家人添麻烦;想把玉米饽饽留给家人吃;没有遗憾地死去。(感情发展脉络)

    5.(分析情节作用)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父亲抱着梨花箱,泪雨滂沱,长跪不起……”,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内容,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6)

    答:                                    

                                        

    解析 从情节角度分析,可以从小说的结尾使故事情节再生波澜、引人入胜来组织答案;从主题角度分析,可以结合奶奶为了不连累家人而饿死所体现出的慈爱与善良来组织答案。

    答案 (示例)(角度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父亲泪雨滂沱,使读者对勤劳、刚强的奶奶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奶奶还有慈爱、善良的性格特点。

    (角度二)使情节更为曲折。上山挖野菜摔残了腿,要吃好吃的东西,把玉米饽饽藏在梨花箱里,饿死在家里,这样的情节本已曲折生动;父亲在发现真相后泪雨滂沱,长跪不起,使情节再生波澜,引人入胜。

    (角度三)使主题更加丰富。为了不连累家人,把玉米饽饽藏在梨花箱里,饿死在家里,体现了奶奶善良的本性,弘扬了善与爱的主题;父亲泪雨滂沱,长跪不起,表现了对奶奶深沉的爱,反映出现实的残酷性以及小人物在现实面前的无奈。

    (角度四)使环境更具典型性。小说中父亲抱着梨花箱痛哭的场景,集中展示了社会下层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任选两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0版高考语文新大一轮通用版教师用书:专题三(一)考点一赏析故事情节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