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化学】贵州省麻江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化学】贵州省麻江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01
    【化学】贵州省麻江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02
    【化学】贵州省麻江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03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贵州省麻江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贵州省麻江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1.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Zn+2HCl===ZnCl2+H2↑
    B. Ca(ClO)2+2HCl===CaCl2+2HClO
    C. Pb3O4+8HCl(浓)===3PbCl2+Cl2↑+4H2O
    D. 3Cl2+6KOH(浓)5KCl+KClO3+3H2O
    【答案】B
    【详解】A. 反应Zn+2HCl=ZnCl2+H2↑中锌失去电子,氢元素得到电子,是氧化还原反应,存在电子转移,A不符合;
    B. 反应Ca(ClO)2+2HCl=CaCl2+2HClO中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存在电子转移,B符合;
    C. 反应Pb3O4+8HCl(浓)=3PbCl2+Cl2↑+4H2O中氯元素失去电子,铅元素得到电子,是氧化还原反应,存在电子转移,C不符合;
    D. 反应3Cl2+6KOH(浓)5KCl+KClO3+3H2O中氯元素化合价部分升高部分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存在电子转移,D不符合。
    答案选B。
    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稀硫酸滴在银片上:2Ag+2H+===2Ag++H2↑
    B. 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Fe2O3+6H+===2Fe3++3H2O
    C. 碳酸钙溶于醋酸溶液中:CaCO3+2H+===Ca2++CO2↑+H2O
    D. 澄清石灰水与稀硝酸反应:Ca(OH)2+2H+===Ca2++2H2O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银与稀硫酸不发生反应,无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故A错误;B.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反应生成铁离子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故B正确;C.碳酸钙为难溶物,需要保留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 =Ca2++H2O+CO2↑+2CH3COO-,故C错误;D.饱和石灰水跟稀硝酸反应,氢氧化钙应该写成离子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故D错误;故选B。
    3.下列有关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都是电解质 B. 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
    C. 难溶于水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 D. 溶于水能导电的物质是电解质
    【答案】B
    【详解】A.有些化合物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此种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如蔗糖、酒精等,A错误;
    B.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单质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正确;
    C.如CaCO3是电解质,但是难溶于水,由于溶于水的完全电离变为自由移动的离子,仍为强电解质,所以判断物质是否是电解质、非电解质,不能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判断,C错误;
    D.氯水可导电,但是Cl2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4.对四种无色溶液进行离子检验,实验结果如下,其中明显错误的是( )
    A. K+、Na+、Cl-、NO3- B. K+、NO3-、OH-、HCO3-
    C. Na+、OH-、Cl-、NO3- D. MnO4-、K+、S2-、Na+
    【答案】D
    【详解】A.选项中的离子都是无色的,不存在明显错误,A不符合题意;
    B.选项离子中OH-、HCO3-会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但由于都是无色离子,不存在明显错误,B不符合题意;
    C.选项离子都是无色,不存在明显错误,C不符合题意;
    D.MnO4-是紫色离子,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存在明显错误,D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D。
    5.实验室用四氯化碳从碘水中萃取碘,关于该实验操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碘水和四氯化碳加入分液漏斗中,塞紧上口部的塞子,一手压住分液漏斗上口部,一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
    B. 静置,待分液漏斗中液体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准备放出液体)
    C.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体沿承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
    D. 最后继续打开活塞,另用容器承接并保存上层液体
    【答案】D
    【解析】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须从上口倒出。
    6.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
    A. 2KMnO4K2MnO4+MnO2+O2↑ B. 2Na+Cl22NaCl
    C. Fe+CuSO4===Cu+FeSO4 D. Fe2O3+3CO2Fe+3CO2
    【答案】D
    【详解】A.反应中锰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也是分解反应,故A错误;
    B.反应中钠和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也是化合反应,故B错误;
    C.反应中铁和铜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也是置换反应,故C错误;
    D.反应中铁和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7.在制蒸馏水的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蒸馏烧瓶中盛约1/3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沸石
    B. 冷水从冷凝管下口入,上口出
    C. 冷水从冷凝管上口入,下口出
    D. 收集蒸馏水时,应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为避免加热时出现暴沸现象,在蒸馏烧瓶中盛约1/3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沸石,正确;B、冷凝管水流遵循逆流原理,即冷水从冷凝管下口进入,上口流出,这样冷凝效果好,正确;C、冷凝管水流遵循逆流原理,即冷水从冷凝管下口进入,上口流出,这样冷凝效果好,错误;D、收集蒸馏水时,应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正确。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离子
    B. 0.012 kg12C中含有约6.02×1023个碳分子
    C. 1 mol水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
    D. 1 mol Ne中含有6.02×1024个电子
    【答案】D
    【详解】A.物质的构成微粒有原子、分子、离子等,因此不能说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离子,A错误;
    B.0.012 kg12C中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不含碳分子,B错误;
    C.H2O是由分子构成,1 mol水分子中含有2 mol氢原子和1 mol氧原子,使用摩尔时要指明什么微粒,题目未指明微粒种类,B错误;
    D. Ne是10号元素,1个Ne原子中含有10个电子,由于Ne是单原子分子,所以1 mol Ne原子中含有6.02×1024个电子,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9. 下列关于实验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B. 大量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并迅速离开现场
    C. 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应立即用大量水扑灭
    D. 金属钠着火时,可立即用沾水的毛巾覆盖
    【答案】B
    【解析】A、浓硫酸溅到手上,应用干抹布擦去,冲洗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也有很强的腐蚀性,故A错误;
    B、氯气有毒,能够与碱性溶液反应生成无毒的物质,所以大量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子,并迅速离开现场,故B正确;
    C、少量酒精洒在桌上并燃烧起来,应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由于酒精密度小于水,则不能够用大量水扑灭,故B错误;
    D、钠着火生成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都反应,则不能用二氧化碳、水灭火,加入沙土可掩盖钠,隔绝空气,可起到灭火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B.
    10.根据反应式:①Fe+Cu2+===Fe2++Cu ②2Fe3++Cu===2Fe2++Cu2+可判断离子的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Fe2+、Fe3+、Cu2+ B. Fe2+、Cu2+、Fe3+
    C. Cu2+、Fe2+、Fe3+ D. Fe3+、Cu2+、Fe2+
    【答案】D
    【解析】由反应①Fe+Cu2+═Fe2++Cu 可知,氧化性Cu2+>Fe2+,由反应②2Fe3++Cu═2Fe2+ +Cu2+可知,氧化性Fe3+>Cu2+,则氧化性Fe3+>Cu2+>Fe2+,故选D。
    11.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NH3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O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不可能具有相同的( )
    A. 原子数 B. 分子数 C. 质量 D. 电子数
    【答案】A
    【详解】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分子数相等,
    A. NH3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H2和O2为双原子分子,物质的量相等时含有原子数一定不相等,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
    B.根据N=nNA可以知道,气体物质的量相等时含有分子数一定相等,故B不符合题意;
    C. NH3的摩尔质量为17g/mol;H2的摩尔质量为2g/mol,O2的摩尔质量为32g/mol,当H2和O2的平均摩尔质量为17g/mol时,两个容器中盛有气体的质量相等,故C不符合题意;
    D. NH3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H2分子中含有2个电子,O2分子中含有16个电子,当H2和O2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电子数为10时,两个容器中含有电子数相等,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B. 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OH-+H+===H2O
    C. 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 Cl-+HClO
    D. 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BaSO4↓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铁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故A错误;氢氧化钠与盐酸为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故B正确;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是弱酸,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写成分子式的形式,故C正确;氯化钡和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故D正确。
    13.有NO、CO2、N2O4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0.5 mol氧原子,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1∶1∶2 B. 1∶1∶1 C. 4∶2∶1 D. 1∶2∶4
    【答案】C
    【详解】NO、CO2、N2O4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0.5 mol 氧原子,即氧原子数相同,设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z,则x×1:y×2: z×4;计算得出x:y:z=4∶2∶1,C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C。
    14.一定条件下,氨气与一氧化氮发生反应4NH3+6NO=5N2+6H2O。该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 )
    A. NH3中的N B. NO中的O C. NO中的N D. NH3中的H
    【答案】C
    【详解】在反应中NH3的N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反应后N2中的0价,化合价升高;NO中N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N2中的0价,化合价降低,所以该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NO中的N,选项C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
    15. 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右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 B. 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
    C. 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 D. 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NH3的摩尔质量小于HCl和HNO3,所以NH3应甲处产生,HCl和HNO3气体应在乙处产生。
    16.常温下单质硫主要以S8形式存在。加热时,S8会转化为S6、S4、S2等。当温度达到750 ℃时,硫蒸气主要以S2形式存在(占9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S8转化为S6、S4、S2属于物理变化
    B. 不论哪种硫分子,完全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硫
    C. S2、S4、S6、S8都是硫元素形成的单质,为同种物质
    D. 把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到750℃即得S2
    【答案】B
    【详解】A.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S8、S6、S4、S2是不同的物质微粒,S8转化为S6、S4、S2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
    B.不论哪种硫分子,由于组成元素都是只有硫元素,所以燃烧产物都是二氧化硫,B正确;
    C.S2、S4、S6、S8是硫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由于每一个分子中含有的S原子个数不同,所以它们为同素异形体,不是同种物质,C错误;
    D.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时,硫单质会和氧气之间发生反应,不会得到纯净的硫单质,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17.关于地壳中含量占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有关其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性质不活泼 B. 可溶于水且显酸性
    C. 熔沸点较低,物理性质与CO2相似 D. 是酸性氧化物,不溶于任何酸
    【答案】A
    【详解】地壳中含量居第一位的元素是氧元素,居第二位的元素是硅元素,它们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为SiO2。SiO2是原子晶体,直接由原子构成,熔沸点高,不溶于水,而CO2熔沸点较低,溶于水,所以SiO2的物理性质与CO2有很大差异;SiO2化学性质不活泼,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其有特性,可与氢氟酸反应,进而溶于氢氟酸,综上分析,可知A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A。
    18.向下列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硫酸,沉淀溶解的是( )
    A. Na2SiO3 B. BaCl2 C. FeCl3 D. NaAlO2
    【答案】D
    【解析】
    19.100 mL 2 mol/L的稀盐酸与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锌全部溶解,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 L,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100 mL,则反应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 )
    A. 1.5mol/L B. 1mol/L C. 0.5mol/L D. 0.25mol/L
    【答案】B
    【详解】金属锌和盐酸反应生成1.12L,其物质的量为n(H2)=;根据氢元素守恒,剩余H+物质的量为0.1L×2mol/L-0.05mol×2=0.1mol,则反应后溶液中H+物质的量浓度为c(H+)=,故合理选项是B。
    20.下列关于水泥和普通玻璃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产品都是硅酸盐 ②反应条件都是高温 ③都用含有硅的物质作原料 ④反应原理都是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分析水泥、玻璃的原料、生产条件和产品的组成可知D正确。
    21.把二氧化硫通入硝酸铁溶液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黄色,此时若滴入氯化钡溶液,则会产生白色沉淀。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 )
    A. SO2 B. NO3- C. Fe3+ D. Fe2+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将适量的SO2通过入Fe(NO3)3溶液中,溶液呈酸性,Fe3+具有氧化性,能将SO2氧化成硫酸,自身被还原为Fe2+,故溶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黄色,说明又被氧化为Fe3+,则可知溶液中的硝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把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起氧化性的是硝酸,被还原的是硝酸根,答案选B。
    22.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熔点:金属钠<钠钾合金 B. 导电性:银<铜
    C. 硬度:硬铝<铝 D. 延展性:生铁<纯金
    【答案】D
    【详解】A.合金的熔点低于其成分金属,所以钠的熔点比钠钾合金的高,A错误;
    B.银的导电性强于铜的导电性,B错误;
    C.合金的硬度大于其成分金属,故硬铝的硬度比铝的硬度大,C错误;
    D.金的延展性比生铁强,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23.关于氨的喷泉实验形成的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
    A. 氨水呈碱性 B. 氨气极易溶于水,烧瓶内外形成压强差
    C. 氨气易液化 D. 氨气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易挥发
    【答案】B
    【详解】A.氨水呈碱性与能否形成喷泉无关系,故A错误;
    B.极易溶于水的气体能形成压强差而产生喷泉实验,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氨气能形成喷泉实验,故B正确;
    C.氨气易液化说明氨气的沸点低,氨气易液化与能否形成喷泉无关系,故C错误;
    D.氨气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易挥发是氨水的性质,与能否形成喷泉无关系,故D错误;
    答案选B。
    24.对于下列金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点燃镁、铝之前,应先用砂纸打磨,除去表面的氧化膜
    B. 用砂纸打磨的铝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铝会滴落下来
    C.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
    D. 金属单质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因为它们大多有较强的还原性
    【答案】B
    【详解】A.金属镁和铝易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所以在点燃Mg、Al之前,应先用砂纸打磨,除去表面的氧化膜,A正确;
    B.用砂纸打磨的铝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这样金属铝在氧气中加热,继续会在表面形成氧化膜,氧化铝的熔点很高,所以不会滴落,B错误;
    C.金属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C正确;
    D.大多数金属单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自然界以化合态形式存在,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25.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则图③的试管中的现象是( )

    A. 无明显现象,因稀硫酸不与铜反应
    B. 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不变色
    C. 铜片溶解,放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在试管口变为红棕色
    【答案】D
    【详解】稀硝酸中加铜发生的反应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图②溶液的溶质是Cu(NO3)2,图③溶液中的Cu(NO3)2在H2SO4的酸性条件下相当于又有了稀HNO3,发生的离子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所以铜片会继续溶解产生无色NO气体,在试管口NO遇到空气,又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NO2气体:2NO+O2=2NO2,答案选D。
    26.生活中常用来固定房门的“门吸”,它由磁铁和金属块两部分组成。该金属块能被磁铁所吸引,是因为可能含有以下材料中的( )
    A. 银 B. 铁 C. 铝 D. 锌
    【答案】B
    【详解】铁、钴、镍等物质容易被磁铁吸引。而银、铝和锌都不会被磁铁吸引。因此只有铁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B。
    27.在炼钢、制玻璃、制水泥三种工业生产中,都需要的原料是( )
    A. 纯碱 B. 石灰石 C. 石英 D. 黏土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可以用于建筑材料和硅酸盐工业,用于生成水泥和玻璃等,同时,石灰石还是炼铁的一种造渣材料;选B。
    28.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B. 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C. 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 D. 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甲是碳,丁是氧气,则乙是CO,丙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CO,A正确;B、甲是二氧化硫,丁是氨水,则乙是亚硫酸氢铵,丙是亚硫酸铵,亚硫酸铵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铵,B正确;C、甲是铁,丁若是盐酸,则乙只能是氯化亚铁,而氯化亚铁与盐酸不再反应,C错误;D、甲是氢氧化钠,丁是二氧化碳,则乙是碳酸钠,丙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D正确,答案选C。
    29.实验室用密度为1.84 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的硫酸,配制25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6 mol/L的硫酸。
    (1)98 %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
    (2)现有下列几种规格的量筒,应选用______(填序号)。
    ①5 mL量筒 ②10 mL量筒 ③50 mL量筒 ④100 mL量筒
    (3)实验需要以下步骤:
    ①定容②量取③摇匀④洗涤⑤转移⑥冷却⑦计算⑧装瓶⑨稀释进行顺序为_______。
    (4)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
    A.往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B.未洗涤稀释浓H2SO4的小烧杯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洗净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E.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答案】(1). 18.4 mol/L (2). ② (3). ⑦②⑨⑥⑤④①③⑧ (4). C
    【解析】
    【分析】(1)依据c=,计算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依据浓硫酸体积选择合适的量筒;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一般步骤: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据此排序;
    (4)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体积V的影响,依据c=进行分析,凡是使n偏大,或者使V偏小的操作,都会使溶液浓度偏高,反之,溶液浓度就偏低。
    【详解】(1)密度为1.84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物质的量浓度c==18.4mol/L;
    (2)配制25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6mol/L的硫酸,设需要浓硫酸体积为V,则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得:18.4mol/L×V=0.46mol/L×250mL,解得V=6.3mL,所以应选择10mL量筒,答案为②;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一般步骤: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⑦②⑨⑥⑤④①③⑧
    (4)A.往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导致部分溶质损耗,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A错误;
    B.未洗涤稀释浓H2SO4的小烧杯,导致部分溶质损耗,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B错误;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C正确;
    D.洗净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会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D错误;
    E.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不到刻度线,若再加水至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E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30.(1)等温、等压下,等体积的O2和O3所含分子个数比______,质量比为_______。
    (2)已知16 g A和20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 mol C和31.76 g D,则C的摩尔质量为_____。
    (3)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分别用p(Ne)、p(H2)、p(O2)表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答案】(1). 1∶1 (2). 2∶3 (3). 106 g·mol-1 (4). p(H2)>p(Ne)>p(O2)
    【解析】
    【分析】(1)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O2和O3的物质的量相同,根据n=计算分子数的比,根据n=计算质量比;
    (2)根据质量守恒计算C物质的质量,再根据M=计算C的摩尔质量;
    (3)在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条件下,如体积相同,则质量相同,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压强越大,压强与摩尔质量成反比。
    【详解】(1)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O2和O3的物质的量相同,设物质的量均为n,根据n=可知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二者的分子数之比为1:1;根据n=可知二者的质量比为32n:48n=2:3;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C的质量=(16+20-31.76)g=4.24g,C的摩尔质量M==;
    (3)Ne的摩尔质量是20g/mol,氢气的摩尔质量是2g/mol,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g/mol,根据可知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由n=可知: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多,压强就越大。即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摩尔质量成反比。气体摩尔质量大小关系:M(O2)>M(Ne)>M(H2),所以其压强大小顺序是P(H2)>P(Ne)>P(O2)。
    31.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2). Cl2+2Br-===Br2+2Cl- (3). 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4). 保证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解析】
    【分析】A中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生成的氯气通入B和C中与溴化钠反应生成溴,溶液变为棕红色,说明氯气置换出了溴;要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只需要将C中的溴放入D中观察现象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1)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说明有单质碘生成,也说明氯气氧化性强于单质碘,故答案为: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2)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将氯气通入NaBr溶液中会有单质溴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Br2+2Cl-,故答案为:Cl2+2Br-═Br2+2Cl-;
    (3)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应将分液漏斗C中生成的溴加入到盛有KI溶液的D中,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故答案为: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震荡,静至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实验时应避免氯气的干扰,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说明有大量的溴生成,此时应关闭活塞a,否则氯气过量,影响实验结论,故答案为:保证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32.有M、N两种溶液,经测定这两种溶液中含有下列12种离子:Al3+、Cl-、Na+、K+、NO3-、OH-、Fe2+、AlO2-、CO32-、NH4+、SO42-、H+。
    (1)完成下列表格中实验①的结论和实验②的实验内容以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1)中的实验回答:
    NO3-存在于________溶液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l-存在于________溶液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1)中的实验确定,M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N溶液中不含CO32-、SO42-(或M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SO42-) (2). 取M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焰色为黄色,再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不呈紫色 (3). M  (4). N溶液中含有H+、Fe2+、Al3+、NH4+、K+,由于N溶液为酸性,又含有Fe2+,所以N溶液中不含NO3-  (5). N (6). 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则,可以确定Cl-存在于N溶液中 (7). OH-、AlO2-、CO32-、SO42-、Na+、NO3-
    【解析】
    【分析】取少量的N溶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无沉淀,则溶液不含CO32-、SO42-,则M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SO42-。我们可以把12中离子分成2类,即与CO32-、SO42-,反应的为一类(N溶液),Al3+、NH4+,溶液中不可能没有阴离子,则只能是Cl-。另一类为CO32-、SO42-、OH-、AlO2-、NO3-、必须有阳离子,题目给定M含Na+,不含K+,则K+在N溶液中。
    【详解】(1)取少量的N溶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无沉淀,则溶液不含CO32-、SO42-,则M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SO42-,故答案为:N溶液中不含CO32-、SO42-(或M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SO42-);通过焰色反应可确定Na、K元素的存在,答案为:取M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焰色为黄色,再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不呈紫色;
    (2)存在于M溶液中,理由是NO3、H+、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可共存,答案为:N溶液中含有H+、Fe2+、Al3+、NH4+、K+,由于N溶液为酸性,又含有Fe2+,所以N溶液中不含NO3-;Cl-存在于N溶液中,理由是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则,可以确定Cl-存在于N溶液中;
    (3)根据(1)中的实验确定,M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OH-、AlO2-、CO32-、SO42-、Na+、NO3-
    33.某化学课外小组所做实验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表示气体流向, M是一种纯净而干燥的气体,Y为另一种气体,E内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实验所用物质只能由下列物质中选取:Na2CO3、Na2O2、NaCl、Na2O、CaCl2、(NH4)2CO3、碱石灰等固体及蒸馏水。据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A中所用装置的主要仪器和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所选的干燥剂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取Y气体的D装置所用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取Y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带铁圈的铁架台、试管、酒精灯、导管、单孔塞、(NH4)2CO3 (2). 碱石灰 (3). 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4). 4NH3+5O24NO+6H2O (5). 锥形瓶、分液漏斗、双孔塞、导气管 (6). 2Na2O2+2H2O=4NaOH+O2↑ (7). 3NO2+H2O=2HNO3+NO
    【解析】
    【分析】“E内有棕色气体产生”是解答此题的突破点,纯净干燥的气体M和Y气在C中通过灼热铂丝后,得红棕色气体,是一个很明显的现象,中学学过的所有气体中,只有NO2是红棕色气体,从本题所限定的反应物中,只能设法从(NH4)2CO3固体获取NO2,由此可以判断C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是氨的铂催化氧化产生的NO继续被氧化,在E中得到棕色NO2气体,所以M和Y两种气体中有一种是NH3,另一种是O2,因为M是固态碳酸盐热分解产生的,而固态碳酸盐热分解不可能生成O2,因此可以得出:M是NH3,Y是O2的结论,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碳酸盐分解干燥后M是一种纯净而干燥的气体,只有(NH4)2CO3分解,M只能氨气,B为碱石灰,Y为另一种气体,当与M气体反应时Y气体过量,E内有棕色气体产生,则C中生成NO,D为氧气,E为NO2,F中含有水,通入二氧化氮生成硝酸,则
    (1)A中加热分解(NH4)2CO3产生氨气,所需要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试管、酒精灯、导管、单孔塞;
    (2)碳酸铵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由上述分析可知,B中所选的干燥剂是碱石灰,作用为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3)C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是氨的铂催化氧化产生的NO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4)Y为氧气,Na2O2和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氧气,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所用的主要仪器是锥形瓶、分液漏斗、双孔塞、导气管;
    (5)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和NO,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
    34.实验室制取氨气通常有两种方法:
    ①用固体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共热;
    ②在常温下用固体氢氧化钠与浓氨水反应。

    (1)上面的制取装置图中,方法①应选用装置__________(填“A”或“B”,下同);方法②应选用装置__________。
    (2)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混合物制取氨气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制取后,如果要干燥氨气,应选用的干燥剂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浓硫酸   B.碱石灰   C.五氧化二磷
    (4)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氨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A (2). B (3).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4). B (5).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氨气已集满
    【解析】
    【分析】(1)用固体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共热制备氨气,是固体和固体加热制备气体的反应,在常温下用固体氢氧化钠与浓氨水反应是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备气体;
    (2)制取NH3的反应为加热NH4Cl和Ca(OH)2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
    (3)氨气是碱性气体,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干燥,应用碱性干燥剂;
    (4)氨气是碱性气体,遇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详解】(1)用固体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共热制备氨气,是固体和固体加热制备气体的反应,应选择A装置,在常温下用固体氢氧化钠与浓氨水反应是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备气体,应选择B装置;
    (2)制取NH3的反应为加热NH4Cl和Ca(OH)2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3)A.浓硫酸和氨气会反应生成硫酸铵,不能干燥氨气,A错误;
    B.固体氢氧化钠具有吸湿性,可以干燥氨气,B正确;
    C.五氧化二磷和氨气发生反应,不能干燥氨气,C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4)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瓶口,如果试纸变蓝,则证明是氨气已经收集满。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