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2文言文阅读-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原卷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12文言文阅读-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原卷版)01
    12文言文阅读-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原卷版)02
    12文言文阅读-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原卷版)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12文言文阅读-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12文言文阅读-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原卷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下列对文章理解有错的一项是,读文赏荷,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言文阅读(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可爱者甚蕃( )
    濯清涟而不妖( )
    亭亭净植 ( )
    陶后鲜有闻(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也称杂说。这种文体一般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给人某种启示或给自己明志。
    B.作者从生长环境、风度气质、体态香气等方面描写莲花,赋予莲君子般的美好品格。
    C.这篇短文,采用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正面衬托莲花,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文章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D.短文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4.读文赏荷:
    赏荷,不但观其形美,更可品其神美。段称莲为“花之君子”,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文言文阅读(二)
    (甲)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王冕僧寺夜读(节选)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①田者。父怒,挞②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④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注释】①溪xī:踩踏,践踏。②挞tà:用鞭子或棍子打。③曷hé:为什么。④恬:安静、平静。
    5.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蒙辞以军中多务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及鲁肃过寻阳
    6.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卿言多务,孰若孤?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卿言多务,孰若孤 冕小儿,恬若不见
    B.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旦辞黄河去
    C.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蒙辞以军中多务
    D.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8.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七 八 岁 时 父 命 牧 牛 陇 上 窃 入 学 舍 听 诸 生 诵 书
    学习中,小楠发现两文从不同描写角度刻画人物,甲文通过鲁肃的惊叹侧面描写出了吕蒙的学有所成。而乙文通过正面描写,刻画了王冕勤奋刻苦的人物形象。小惠同学读四年级的弟弟最近沉迷于手机游戏,白天上课经常打瞌睡。学完本文,小惠会这么劝诫弟弟: (启示)
    文言文阅读(三)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各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花之最不耐开,一开辄尽者,桂与玉兰是也;花之最能持久,愈开愈盛者,山茶、石榴是也。然石榴之久,犹不及山茶;榴叶经霜即脱,山茶戴雪而荣。则是此花也者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历春夏秋冬如一日,殆草木而神仙者乎?又况种类极多,由浅红以至深红,无一不备。其浅也,如粉如脂,如美人之腮,如酒客之面;其深也,如朱如火,如猩猩之血,如鹤顶之珠。可谓极浅深浓淡之致,而无一毫遗憾者矣。得此花一二本,可抵群花数十本。惜乎予园仅同芥子,诸卉种就,不能再纳须弥,仅取盆中小树,植于怪石之旁。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须弥:佛教指须弥山,后泛指大山。
    10.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植于怪石之旁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B.诸卉种就 持就火炀之《活板》
    C.犹不及山茶 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D.而无一毫遗憾者矣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
    1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花之最能持久,愈开愈盛者,山茶、石榴是也。
    ②榴叶经霜即脱,山茶戴雪而荣。
    1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则是此花也者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
    【甲】文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莲花表现作者A 生活态度和B 的厌恶:【乙】文采用对比和比喻手法,突出山茶的C 、D 的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文言文阅读(四)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各小题。
    [甲]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李盛仙《夏日赏荷》)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 ②亭亭净植( )
    ③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 ) ④余以为妙绝 ( )
    (2)翻译下面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3)[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乙]文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 ”,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 ”。(乙文用原文填空)
    (4)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文言文阅读(五)
    【甲】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
    【乙】
    黄子履庄①,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七八岁时。尝背塾师,暗窃匠氏刀锥,凿木人长寸许,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观者异以为神。所制亦多,予不能悉记。……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唯人入户,触机②则立吠③不止。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
    【注释】①黄子履庄:即黄履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人。②机:机关。③吠(fèi):狗叫。
    (节选自张潮《虞初新志•黄履庄传》)
    1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①瞬息可就
    ②持就火炀之
    ③殊不沾污
    ④读书不数过
    ⑤观者异以为神
    1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两个句子。
    ①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
    ②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17. 简要说明甲乙两文是如何分别体现活版印刷制作之“活”和黄履庄的技艺之“奇”的?
    文言文阅读(六)
    【甲】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
    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锟铻之剑,火浣①之布。其剑长尺有八寸,炼钢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火浣之布,浣之必投于火;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疑乎雪。皇子曰:“无此物,传之者妄。”萧叔②曰:“皇子果于自信③,果于诬理哉!”
    (选自《列子·汤问》,有删改)
    【注释】①浣:洗涤。②萧叔:一个很有见识的大臣。③果于自信:过于自信。
    【丙】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8.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加点词。
    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疑乎雪
    B.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疑乎雪
    C.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疑乎雪
    D.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疑乎雪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炼钢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
    ②皇子曰:“无此物,传之者妄。”
    21.小尚和小语对甲乙两则寓言的寓意产生争论,你赞同谁的说法?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说说理由。
    小尚:这两则小故事都是寓言,寓言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我觉得这两则故事蕴含的道理都一样。
    小语:不,才不一样呢!
    文言文阅读(七)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日:”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日”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日:”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的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助|读|链|接
    陈尧咨(970-1034),字嘉谟,谥号康肃,阆州阆中(今属四川)人。北宋官员、书法家。真宗咸平三年进士第一,状元。历官右正言、知制诰,改起居舍人,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陕西缘边安抚使,以尚书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入为翰林学士,拜武信军节度使,又徙天雄军。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除了自己的努力进取之外,还与他母亲的教育分不开。乙文讲述的就是他的母亲对他的鞭策,对我们也有很深的启发。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尝射于家圃
    ②尔安敢轻吾射
    ③陈尧咨善射
    ④及守荆南回
    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尔安敢轻吾射 安能辨我是雄雌
    B.但微颔之 但当涉猎
    C.睨之久而不去 旦辞爷娘去
    D.但手熟尔尔安敢轻吾射
    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岂汝先人志邪?
    25.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
    26.结合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文言文阅读(八)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
    【乙】
    卖蒜叟
    [清]袁枚
    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能以两肩负粮船而起,以此名重一时。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忽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愈怒,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老人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令杨养息三日,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选自《子不语》,有删改)
    2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公亦以此自矜 但微颔之 徐以杓酌油沥之
    2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29.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成语推断法”,联系“负荆请罪”,推测文中“负”字意为“背着”。
    B.通过“偏旁推断法”,“堵”与土有关,推测其意为“墙”,此处形容观者之多。
    C.通过“课内迁移法”,联系“睨之久而不去”推测文中的“睨”意为“斜着眼看”。
    D.字典中的“纵”字有“放开”“竖向”“猛然向前”等义项,通过“语境分析法”,推测文中的“纵”意思是“竖向”。
    3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拔 其 拳 已 夹 入 老 人 腹 中 坚 不 可 出 哀 求 良 久
    你认为卖油翁和卖蒜叟的人物形象有何相同之处?
    文言文阅读(九)
    【甲】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 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节选自沈括《活板》)
    【乙】
    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①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②令相入,谓之“团钢”。此乃伪钢耳暂假③生铁以为坚二三炼则生铁自熟仍是柔铁。然而天下莫以为非者,盖未识真钢耳。凡铁之有钢者,如面中有筋,濯尽柔面,则面筋乃见;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此乃铁之精纯者,其色清明,磨莹之,则黯黯然青且黑,与常铁迥异。
    (节选自《梦溪笔谈•卷三》)
    【注释】①柔铁:熟铁,熟铁比较柔软,所以又称为柔铁。②锻:锻打。③假:借。
    32.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火烧令坚
    ②瞬息可就
    33.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②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
    34. 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用柔铁屈盘之(弯曲)B.濯尽柔面(洗)
    C.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只)D.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劳累)
    35.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此乃伪钢耳暂假生铁以为坚二三炼则生铁自熟仍是柔铁
    【甲】文在介绍“活板”前先介绍“板印书籍”,【乙】文在介绍“百炼钢法”前先介绍“团钢法”。请结合选文分别分析这样写的目的。
    文言文阅读(十)
    【甲】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①。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②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③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央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④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选自袁枚《子不语·卷十四》)
    【注释】①堵:墙。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③取势:摆好姿势。④纵:放开。
    3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徐以杓酌油沥之 惟手熟尔
    3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尔安敢轻吾射!
    ②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3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淫慢则不能励精
    B.观者如堵/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杨故取势于十步外/两狼之并驱如故
    D.但见杨双膝跪地/但当涉猎
    40.用“/”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断成三句。
    垂 死 之 年 能 以 一 死 成 君 之 名 死 亦 何 怨
    【甲】文中的陈康肃和【乙】文中的杨二相公有什么共同特点?从这两人的经历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文言文阅读(十一)
    材料一: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材料二:
    古之学者为己,欲得之于已也;今之学者为人,欲见知于人也。伊川先生谓方道辅日:圣人之道,坦如大路,学者病不得其门①耳。得其门,无远之不到也。求入其门不由经乎?今之治经者亦众矣,然而买椟还珠之蔽,人人皆是。经所以载道也。诵其言辞解其训诂②而不及道,乃无用之糟粕耳。觊足下由经以求道,勉之又勉,异日见卓尔有立于前,然后不知手之舞足之蹈,不加勉而不能自止也。
    (选自朱熹《近思寻》,有删改)
    [注释]①门:比喻事物的关键,门路,途径。②训诂:解释古书文义。
    42.《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 )
    A.纪传体通史B.国别体通史C.编年体通史D.断代体史书
    43.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觊足下由经以求道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欲得之于己也
    C.见往事耳
    欲见知于人也
    D.蒙乃始就学
    乃无用之糟粕耳
    44.对材料二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诵其/言辞解其/训诂而不及道
    B.诵其言辞/解其训诂/而不及道
    C.诵其言/辞解其训诂而不及/道
    D.诵其言辞解/其训诂而/不及道
    4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②求入其门不由经乎?
    请简要概括材料二中”劝学”的观点。它与材料一中”劝学’的观点相同吗?为什么?
    文言文阅读(十二)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 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日:”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日:”信乎其似巢也!”
    (选自陆游(《筑书巢》),有删改)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4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有仙则名( )
    无案牍之劳形( )
    未尝不与书俱( )
    乃引客就观之( )
    48.与”乃引客就观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B.何陋之有
    C.而乱书围之D.无丝竹之乱耳
    4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此非吾所谓巢者耶!
    50.[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 , “;两文中的主人都情趣高雅, 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 , ”来表达。
    文言文阅读(十三)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②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③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④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⑤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⑥之为庭实⑦焉。(白居易《养竹记》(节选))
    【注释】①本:根。②善建不拔: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③中立不倚: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④应用虚受: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⑤砥砺:磨炼。⑥树:栽植。⑦实:充实,充满。
    51.解释下面带点字的意思。
    ①可爱者甚蕃
    ②不蔓不枝
    ③竹性直
    ④夫如是
    5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水陆草木之花
    B.濯清涟而不妖 人不知而不愠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D.固以树德 空以体道
    53.用“/”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54.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文言语句。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竹似贤,何哉?
    55.【甲】文分别描写莲的 、体态、芳香、风度等,既活现了莲的外形,又赞美了莲的君子之风;而【乙】文则从本固、 、 、 等方面来赞美竹子的操守和品行。文言语句
    方法借鉴
    字词释义
    其一犬坐于前
    语境推断法——词类活用

    闻之于宋君

    身亡所寄
    通假字

    其人舍然大喜

    奈何忧崩坠乎?
    一词多义

    奈地坏何?

    其剑长尺有八寸
    课内迁移法: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周穆王大征西戎
    字典查询法:①证验,证明;②表露出来的迹象,现象;③征伐,征讨。
    ⑧ (填文字)
    相关试卷

    (文言文阅读)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文言文阅读)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文言文阅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原卷版docx、文言文阅读统编版七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考点专项】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题12 课外文言文阅读(测试)(原卷+解析): 这是一份【期末考点专项】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题12 课外文言文阅读(测试)(原卷+解析),文件包含期末考点专项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题12课外文言文阅读测试解析版docx、期末考点专项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题12课外文言文阅读测试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9:文言文阅读(原卷版+解析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备考期末总复习(江苏苏州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9:文言文阅读(原卷版+解析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备考期末总复习(江苏苏州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9文言文阅读-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备考期末总复习江苏苏州专用解析版docx、专题09文言文阅读-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备考期末总复习江苏苏州专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12文言文阅读-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原卷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