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8年级上学期《诗词五首》知识点复习梳理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8年级上学期《诗词五首》知识点复习梳理01
    202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8年级上学期《诗词五首》知识点复习梳理02
    202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8年级上学期《诗词五首》知识点复习梳理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8年级上学期《诗词五首》知识点复习梳理

    展开
    这是一份202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8年级上学期《诗词五首》知识点复习梳理,共11页。


    品读全文
    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著名田园诗人、散文家。他几次出仕,几次归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隐之路。他共创作《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本诗为酒后即兴之作。
    《饮酒》诗共20首,大约写于诗人辞去彭泽县令归隐田园之后,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
    译文
    我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出来,却不知怎样表达。
    内容梳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记叙)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设置了悬念。
    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议论)自问自答的形式。因为作者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虽居闹市却觉得偏僻安静,这两句体现了作者酷爱田园生活的宁静、自由,厌恶官场的黑暗虚伪。体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追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写)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写)傍晚之际,南山之地,山间的云气缭绕,显得很美。夕阳已经快落山了,美丽的鸟儿呼朋唤友结伴欢快回巢。表现了作者弃官归隐的人生理想。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抒情)“此”指恬淡闲适的生活。“真意”指从 自然景物中领略到的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此情此境中的田园生活含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辨别出来,却忘记了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了。
    实际上,作者的真正意思是:这其中含有生活的真义,又何必去辨别、去用语言表达呢?
    中心思想
    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出他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和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或作者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写作手法
    全诗情味深永,语言朴素自然,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默写考点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物我合一的境界/诗中最为出名的诗句/写景绝妙的诗句/反映诗人的生活志向,表现他闲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诗句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山中傍晚美好景色的句子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
    选择考点
    1注意主旨情感和感情基调。
    2采菊东篱下是实写。
    3“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并不是反映当时社会车水马龙的繁华盛世景象
    理解考点
    常识:“日夕”指傍晚。
    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心远”和“悠然 ”。
    “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如果把“见”改为“望”好不好?为什么?
    “悠然”写出了陶渊明宁静安详、安逸恬淡的心情。
    不好。“见”字的妙处在于无心,无意间偶见,才能与作者悠然自得的心情相融合。而“望”字却是有意为之。
    请用自己的话描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展示的画面。
    示例:秋日里,诗人来到庭院东边的篱笆下,弯下腰一朵一朵地采摘着菊花,菊香飘逸扑鼻,好不惬意。不经意间,诗人抬起头来,远处的南山尽收眼底,多么悠然自得啊!
    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夕阳西下,山上雾霭缭绕,景色优美,鸟儿们叽叽喳喳地叫着,纷纷结伴归巢。
    《春望》同步
    品读全文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创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八月,“安史之乱”,杜甫从鄜(fu)州(今陕西富县)前往灵武 (现在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这首诗作于次年三月。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巩县(今河南巩义)人。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主要作品有"三吏"和"三别"。有《杜工部集》传世。
    译文
    国都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内容梳理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①这是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
    ②在内容上交代了写作背景,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③对比:“国破”的衰败与“城春”的生机作对比,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更抒发了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
    “破”、“深”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答案:“破”字写出触目惊心之景色。“深”字写出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意思是感伤时势,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伤流泪;为别所恨,听到鸟儿的叫声,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此联通过花与鸟这两种事物,来进一步渲染诗人的“感时”与“恨别”之情。花、鸟本是赏心悦目、无限美好的事物,但诗人现在观花反落泪,闻鸟鸣反惊心。这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更突出了诗人感时伤时忧国思家之情是何等深沉。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①意思是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
    ②感情:忧国思家
    ③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战火连绵,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深切感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
    4、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①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参考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5、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出了人忧愁,烦闷的情状,把忧家忧国的感情表现得更加深沉和突出
    中心思想
    《春望》描写了安史之乱时长安令人黯然神伤的萧条零落景象,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的感情,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家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或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沉痛愁苦之情。)
    写作手法
    移情于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自己内心感情的写照,形象动人。
    默写考点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且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手法抒发伤感之情)的诗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偶夸张的手法,写战火连绵,消息隔绝,家书珍贵,表达了对亲人的强烈的思念之情的诗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
    选择考点
    1间接抒情
    2注意主旨情感,首联不是念家悲己,全诗也不是壮志难酬报国无门。
    3国破并不是都是亲眼所见。凄凉破败,不是欣欣向荣。
    4颔联运用拟人和对偶的修辞方法,不是比喻
    理解考点
    常识:“烽火"指安史之乱。“胜”:指的是能承受、禁得住。
    结合全诗内容,说出诗题中“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
    答:“望”有“观望”“希望”“盼望”之意。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希望战火平息;盼望能与亲人团聚。
    诗人“春望”“望” 的是什么?
    (1)望京城长安破败之景;
    (2)望能收到家人来信报平安;
    (3)望能顺利到达灵武,酬报国之志;
    (4)望官军早日收复京城,中兴国运。
    首联中“破”、“深”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山河破碎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雁门太守行》同步
    品读全文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创作背景
    “雁门太守行”系乐府旧题。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伏彼起,发生过重大的战争。如史载,元和四年(809),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援。元和九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了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本诗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的。
    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被誉为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居于福昌(今河南宜阳)之昌谷。一生愁苦病,仅做过奉礼郎,27岁因病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有《李长吉文集》传世。
    译文
    敌军似乌云压进城垣,城垣就要被摧垮。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日光照在铠甲上,闪烁着金光。悲壮的号角,弥漫在深秋的天空中。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为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手操宝剑誓死保卫祖国的边疆!
    内容梳理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敌我双方战前态势,敌人大军压境,我军斗志昂扬。
    “黑云压城城欲摧”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出敌军压境,形势危急。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及守城将士的艰难处境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现在形容反动势力猖獗一时及其所造成的紧张局面。
    “甲光向日金鳞开”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
    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用角声、血色烘托战斗的激烈残酷。
    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我军寡不敌众,撤退遇敌,英勇无畏。
    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人才。
    表现了虽败不屈,愿以死报国的决心。
    中心思想
    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写作手法
    “黑云压城城欲摧”用比喻和夸张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
    默写考点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诗鬼”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或极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诗句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肃杀的氛围的诗句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描写官军出其不意袭击敌人的诗句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
    选择考点
    1角声满天秋色里是侧面描写,从声色(或视觉、听觉)两方面渲染沉重的氛围,不是秀美。
    2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没有比喻的手法。
    3战士们斗志昂扬,报效祖国。
    4“半卷红旗”运用借代写我军趁夜偷袭敌军之状;而并非敌军趁夜偷袭守军之状
    理解考点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磷开。”一句中“压”和 “开”字用的好,历来被人们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何处。
    “压” 是“逼迫”的意思,敌军像黑云一样压向城头,想把城摧毁。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 “开” 写出了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和敌军形成鲜明对比。
    诗中描写了“黑”“金”“紫”“红”“黄”等各种色彩,有何作用?
    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了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
    如:“黑云”之“黑”写出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金”是“甲光向日”之光,写出了将士们严阵以待的气势;“燕脂”“紫”写出了边塞夕阳下的肃穆气氛,也突出了将士们血流成河、染紫泥土的悲壮。
    “易水”“黄金台”各是什么典故?表现了将士什么样的精神风貌?
    “易水”二字使人联想到战国时刺客荆轲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易水悲歌,表现了将士们的无所畏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壮怀激烈的豪情。
    “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所筑,台上置黄金以招贤才,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表现了将士们奋勇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黑云压城城欲摧”一句中“黑云”暗喻什么?“压”字和“开”字有什么表达作用?这一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黑云”暗喻敌军的嚣张气焰。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开”写出了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和敌军形成鲜明对比。
    这一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描绘“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所展示的画面。
    黑云翻滚之下,凶猛的敌军向我孤城扑来,大有城倾郭摧之势;然而,我方将士泰然不惧,整装披甲;在日光照射下,金甲闪金光,气宇轩昂,正准备出击。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描绘了什么景象?有何作用?(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示例: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激战中壮美的边塞风光,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来写战争的激烈和悲壮,渲染了苍凉、悲壮的战地气氛。
    诗中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了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请举例阐述。
    答:黑云之黑写出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甲光向日之光,写出了将士们严阵以待的气势;燕脂紫写出了边塞夕阳下的肃穆气氛,也突出了将士们血流成河、染紫泥土的悲壮。
    《赤壁》同步
    品读全文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创作背景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西北长江南岸。杜牧游赤壁,联想起三国时周瑜赤壁破曹事,遂作此诗,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慨。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唐朝京兆万年人。杜牧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著有《樊川文集》。尤以七言绝句著称。
    常识:大李杜是李白、杜甫
    译文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内容梳理
    1、“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的作用?
    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叙事)
    2、“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①大意: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②赏析巧妙之处: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议论)
    中心思想
    这首诗即物感兴,托物咏史,表达了自身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
    写作手法
    以小见大,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的风云人物。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王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
    默写考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事迹的感叹的句子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中蕴涵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
    选择考点
    1这首诗不是直接正面写出情感的,后两句是议论。
    2本文是咏史诗。诗中的“前朝”,指的是三国时期孙吴联军破曹时期,并非“东汉末年的战乱时代”,没有经过真正的古战场。
    3注意主旨情感。关注的重点不是赤壁之战。
    4注意表达方式。
    理解考点
    常识:历史事件:赤壁之战。周郎指周瑜,二乔分别是孙策、周瑜的妻子大乔、小乔。 “前朝"在这里是指赤壁之战时期。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以折”字写出了前朝战争的残酷,以 “认”字表现出他对前朝故物的兴趣和对历史的思索。
    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说明:从诗句的形象性或感情的含蓄性任一方面答均可。)
    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划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咏史诗。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
    本诗构思别出心裁,请结合诗句内容作具体分析。(最后两句诗的妙处?)
    此诗借一件古物折戟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巧妙自然。
    (2)3、4句,诗人未从正面去评论这次战争胜败的原因,而是提出了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从而抒发了对历史的感慨,角度新颖,思路奇特。
    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两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
    杜牧好谈兵论战,虽有用世之心,却无用武之地。在这首诗歌中,他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功于东风,把周瑜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但赤壁之胜,自然不如杜牧所说的,“出于侥幸”,那么,诗人咏史的真正用意何在呢?
    借周瑜与曹操的故事,表达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告诫统治者不要有侥幸心理。
    《渔家傲》同步
    品读全文
    渔家傲(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创作背景
    李清照南渡后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国破家亡兼夫死,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从此,她只身漂泊江南,孤单寂寞地度过晚年,处于"路长嗟日暮"的困境。但李清照性格爽直,不愿受生活的束缚,所以有时她会乘着想象的翅膀飞向另一个世界,去那里寻求自己的理想。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5),济南(今属山东)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其词风格婉约,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富有生活气息,人称"易安体"。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译文
    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转动,像无数的船只在舞动风帆。梦魂仿佛回天庭,听见天帝在对我说话。他热情而又有诚意的问我要到哪里去。我回报天帝路途还很漫长,现在已是黄昏却还未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仙岛。
    内容梳理
    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头两句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观。把低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展现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2.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词人在梦中飞上了天空,见到天帝,天帝询问自己的去向。“路长”“日暮”写出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谩有惊人句”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词人借回答天帝的问话,表示要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远举,奔向缥缈的仙山去寻求幸福。
    中心思想
    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写作手法
    词人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梦游的方式,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意境壮阔,气势磅礴,想象丰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默写考点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以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似梦似幻的恢弘雄奇境界的句子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明词人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的句子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化用了庄子典故和仙山传说,表达了词人有高飞之志、向往理想境界的诗句。(最能体现豪放)
    选择考点
    1诗人是婉约派代表,但是这首词是豪放派的词。
    2注意主旨情感,没有对现实的眷恋,但也不逃避,感情基调往下。
    3化用了庄子的典故
    理解考点
    本词被评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请结合词中写景的语句,简析本词意境和风格上的特色。.
    开头两句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下阕的“九万里风鹏正举”三句虚实结合,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弘。词作中对于开阔壮美的境界富于浪漫主义的想象,表现出作者内心一种刚健昂扬的气概,词风豪放。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谩”二字值得品味,请根据这两个字的意蕴,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
    “谩”字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怅:一是空有诗情诗才,因知音(丈夫)早逝,而无人能会意;二是慨叹自己身逢乱世,有着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所呈现的画面。
    天上云海茫茫,那一团团的白云相接,就像奔涌的波涛,又和拂晓的晨雾连在一起,越发显得迷离。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那天河好像也在流转,河中似乎漂浮着许多船,风帆舞动,随云涛起伏。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创造了一个似梦似幻、美妙神奇、富有浪漫色彩的境界。
    说说“接”“连”“转”“舞”字的妙处。
    “接”“连”二字将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海、弥漫的晓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景象苍茫。“转”“舞”二字化静为动,生动地描绘出了天河流转,繁星闪烁似船帆舞动起伏的景象,既富有生活的真实,又具有梦境的虚幻性。创造了一个似梦似幻、美妙神奇、富有浪漫色彩的境界。
    体会“路长”“日暮”等字的含义(或妙处)。
    “路长”化用《离骚》诗意 ,谓人生之路漫长修远,“日暮”指夕阳西下,喻人至暮年,表现了词人晚年孤苦无依及空有才华却遭逢不幸的痛苦经历。
    体会“嗟”“谩”等字的含义(或妙处)。
    “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谩”字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懑。
    相关学案

    202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9年级下学期《诗词曲五首》知识点复习梳理: 这是一份202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9年级下学期《诗词曲五首》知识点复习梳理,共11页。

    202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9年级上学期《诗词三首》知识点复习梳理: 这是一份202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9年级上学期《诗词三首》知识点复习梳理,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9年级下学期《词四首》知识点复习梳理: 这是一份202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9年级下学期《词四首》知识点复习梳理,共10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8年级上学期《诗词五首》知识点复习梳理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