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01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02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测试题,共8页。

    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id:2147502827;FounderCES

    【基础巩固】

    读地貌景观图,完成1~2题。

    id:2147501168;FounderCESid:2147501175;FounderCES

    id:2147501182;FounderCESid:2147501189;FounderCES

    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2.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  )

    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

    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

    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

    解析:第1题,图甲是岩浆活动造成的,图丙是地壳运动造成的,都属于内力作用的表现。第2题,图乙为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造成的,图丁为流水的机械侵蚀作用造成的。

    答案:1.D 2.C

    3.下列地理事物不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是(  )

    A.东非大裂谷                B.富士山

    C.喜马拉雅山脉                D.马里亚纳海沟

    解析:东非大裂谷主要是板块张裂导致岩层断裂并分离而形成的;喜马拉雅山脉主要是板块碰撞运动导致岩层褶皱隆起而形成的;马里亚纳海沟主要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在俯冲交界处形成的。以上三种地理事物均是地壳运动的结果,而富士山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形成的火山,是岩浆活动的结果。

    答案:B

      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在已经发行的数套人民币中,我国一些著名的风景相继被印在了它们的背面。读图,完成4~5题。

    id:2147501196;FounderCES    id:2147501203;FounderCES

    甲(南天一柱)             乙(桂林山水)

    id:2147501210;FounderCES    id:2147501217;FounderCES

    丙(巫峡)                丁(珠穆朗玛峰)

    4.图示四个景观中,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图丙中雄伟壮丽的景观是由(  )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而成的

    B.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

    C.地壳运动和风力侵蚀作用共同形成的

    D.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

    解析:图甲是海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海蚀柱。图乙为广西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由流水溶蚀作用而成。图丙是地壳抬升与流水向下侵蚀共同作用形成的峡谷,即由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图丁是珠穆朗玛峰,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

    答案:4.B 5.B

      下图中,图甲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乙为五种外力作用相互联系示意图,其中a为风化作用。读图,完成6~7题。

    id:2147501224;FounderCES

    id:2147501231;FounderCES

          

    6.下列四种地貌中,由类岩石经a、b作用形成的是(  )

    id:2147501238;FounderCES    id:2147501245;FounderCES

    A                     B

    id:2147501252;FounderCES    id:2147501259;FounderCES

    C                      D

    7.黄土高原及其地表形态的形成,分别与图乙中的哪个作用有关 (  )

    A.d、b          B.a、b          C.d、c          D.b、d

    解析:根据图甲可知,为岩浆岩,为沉积岩或变质岩,为变质岩或沉积岩,为岩浆。根据图乙可知,a为风化,b为侵蚀,c为搬运,d为堆积,e为压实、固结。第6题,图甲中的为岩浆岩,图乙中的a、b分别为风化和侵蚀对岩石的破坏作用,选项C中的花岗岩风化地貌主要是由风化、侵蚀作用而形成的。第7题,黄土高原是由风力的堆积作用形成的,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主要是由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二者分别对应于图乙中的d和b。

    答案:6.C 7.A

     

     

    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id:2147501266;FounderCES

    (1)图中A处地貌主要是由        作用形成的,该地貌在我国

         地区分布较广。 

    (2)图中C为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而形成的花岗岩,图中的D层在E处产生的断裂是C(岩浆)的侵入造成的,那么B、C、D代表的三种岩石由老到新的顺序是     ,可能含有化石的有      

    (3)若图中F处为流动沙丘,请在F处的短线上画出风向。下面沙丘剖面结构示意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id:2147501273;FounderCES

                          

    (4)该图示反映了哪些地质作用?

    解析:第(1)题,A处地貌为风蚀蘑菇, 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风蚀地貌, 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较广。第(2)题,由图可知,岩层B、D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且岩层B覆盖在岩层D上, 故岩层B比岩层D新,图中的D层在E处产生的断裂是C(岩浆)的侵入造成的,断层两侧均有岩层B和D,而右侧没有C,说明C形成在岩层B、D之后。含有化石的岩层是具有层理结构的沉积岩, 即图中的岩层B和D。第(3)题,流动沙丘的迎风坡为缓坡。因沙丘产生移动,在其剖面结构示意图中常用斜层理表示。第(4)题,图中反映的地质作用既有岩浆活动等内力作用, 又有风力侵蚀、风力堆积、风化作用等外力作用。

    答案:(1)风力侵蚀 西北

    (2)D、 B、 C B、D

    (3)画图略(从图的右侧指向左侧)  

    (4)岩浆活动、风力侵蚀、风力堆积、风化作用等。

    【拓展提高】

    抛物线形沙丘分布于半荒漠边缘地区或海岸带,主要是由移动沙丘或沙垄受不连续的植物灌丛阻挡而形成。两翼(丘臂)向上风向延伸,迎风坡平缓而凹进、背风坡陡峭而凸出,风力较大时,丘顶会继续向前移动把两个丘臂拉长。下图为我国某抛物线形沙丘(44°35N,

    83°13E)的剖面图。据此完成9~11题。

    id:2147501280;FounderCES

    9.该沙丘位于(  )

    A.柴达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东南沿海

    10.该沙丘俯视图为(  )

    id:2147501287;FounderCES id:2147501294;FounderCES id:2147501301;FounderCES id:2147501308;FounderCES

    A         B            C      D

    11.该沙丘(  )

    A.丘顶可能向西北移动

    B.落沙坡较迎风坡颗粒物体积大

    C.因含水多而较为高大

    D.两臂植被覆盖率高于臂间平地

    解析:第 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迎风坡盛行西北风,结合选项及经纬度信息应该是准噶尔盆地,B项正确。第10题,据材料抛物线形沙丘两翼(丘臂)向上风向延伸,迎风坡平缓而凹进、背风坡陡峭而凸出可知,该沙丘应是东南坡(背风坡)陡而凸出,B项正确。第11题,由图及上题可知,该地风向主要为西北风,丘顶可能向东南移动,A项错误。落沙坡风速较小,颗粒物体积应较小,B项错误。从经纬度位置可以看出此地不在东南沿海,含水不多,C项错误。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此抛物线形沙丘是在两臂植被覆盖率高于臂间平地时形成,D项正确。

    答案:9.B 10.B 11.D

      在极干旱地区,干涸的湖底常因干缩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越来越大,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形成典型的雅丹地貌。图甲和图乙分别为平顶山状雅丹和鲸背状雅丹。据此完12~13题。

    id:2147501315;FounderCES

    甲            

    12.关于上图的雅丹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地貌顶部平坦主要原因是风力堆积

    B.图甲地貌顶部平坦主要原因是流水堆积

    C.图乙地貌中缓坡的成因主要是迎风坡侵蚀

    D.图甲地貌区域的风力大于图乙区域

    13.推测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  )

    A.流水堆积地壳抬升风力侵蚀

    B.地壳下沉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D.流水堆积地壳下沉风力侵蚀

    解析:第12题,根据材料可知,雅丹地貌是一种风蚀地貌,它是在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上形成的。因此,图甲中平顶山状雅丹地貌,其顶部平坦应该是早期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B项正确,A项错误。鲸背状雅丹地貌多出现在常年风速较大的地方,受大风的长期吹拂,迎风坡的岩石侵蚀比较严重,逐渐形成了陡坡,另一侧属于背风坡,风力较小,侵蚀作用较弱,形成缓坡,C项错误。图乙中的鲸背状雅丹,迎风坡、背风坡差异明显,顶部失去平坦形状,说明风力侵蚀更严重,比图甲地貌区域风力大,D项错误。第13题,结合材料分析,雅丹地貌是在河湖相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上形成的,其形成过程为先由流水沉积形成水平岩层,再经过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再由风力沿着裂隙侵蚀形成。所以B、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本题选A项。

    答案:12.B 13.A

    【挑战创新】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雨花石是一种天然玛瑙石,也称文石、观赏石、幸运石,美丽的雨花石中常呈现各种山水、人物、鸟兽、树木等景象,使人遐想联翩。雨花石主要产于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及仪征市月塘镇一带。

    id:2147501322;FounderCES

    材料二 一般认为雨花石是由岩浆的残余热液,填充在火山岩(如玄武岩、流纹岩)的空隙中,因空隙的形状不同,或成玛瑙球,或成玛瑙脉,后经过外力作用,原生玛瑙脱落而出,再经过山洪冲击,流水搬运,磨成卵石状。

    (1)结合材料二可知,雨花石属于三大类岩石中   中的      

    (2)材料一中美丽的雨花石是在哪些地质作用下形成的?

    (3)随着历史的发展,暴露在户外的雨花石,数万年后还会保持现在的美丽外表吗?为什么?

    解析:本题结合雨花石考查岩石的类型及其形成过程。据材料可知,雨花石属于岩浆岩中的喷出型岩浆岩,其形成过程与内力作用中的岩浆活动,外力作用中的风化、流水侵蚀和搬运作用有关。暴露在户外的岩石都会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化,雨花石也不例外。

    答案:(1)岩浆岩 喷出型岩浆岩 (2)内力作用中的岩浆活动,外力作用中的风化、流水侵蚀和搬运作用。 (3)不会。 暴露在户外的雨花石会受到各种外力作用而发生变化。

     

    相关试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三爿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是,太湖石属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当堂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形成大理岩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图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该地岩石主要由,形成该石林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崖壁下部洞穴的成因最有可能是,峡谷中的主要岩石类型属于图中的,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数码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新教材2023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同步测试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