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同步训练(word版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同步训练(word版含答案)01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同步训练(word版含答案)02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同步训练(word版含答案)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

    1.唐朝后期出现了一种新体诗——词,到宋代进入鼎盛时期。词的句子长短不等,用来配乐歌唱,一些著名词作也在社会上广为传唱。这一变化原因是(       

    A.文学的时代变化 B.市民阶层的兴起

    C.政府政策的发展 D.适应统治的需要

    2.近代思想家马一浮先生指出:濂(周敦颐)、洛(二程)、关(张载)、闽(朱熹)诸儒,深明义理之学,真是直接孔孟,远过汉唐。在此,论者认为宋代理学

    A.建立了庞大严密的思想体系 B.完成了重建儒家信仰的任务

    C.对先秦孔孟儒学的继承发展 D.代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顶峰

    3.宋朝政府颁布刻书之式,以律令条文规范书籍印刷出版,不按条文出版的书籍视为假货和盗版。南宋罗樾刊刻其师段昌武《从桂毛诗集解》一书,段昌武的侄儿诉状要求严惩。朝廷即发出公文要求当地官府治罪罗樾,并声言再有不守规约者,追版劈毁,断罪施行。南宋政府的这一行为

    A.蕴含着政府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B.规范了雕版印刷业

    C.体现出对文化传播内容的控制 D.加快了儒学的传播

    4.据统计,两宋时期私人藏书家700余人,是周至唐五代千年左右藏书家总和的近3倍,其中藏书万卷以上者达200多人。这一现象说明了两宋时期

    A.造纸术的发明 B.君主专制的加强

    C.崇文风气的增强 D.市民地位的提高

    5.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外传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图所示是哪一发明的外传线路

    A.造纸术 B.火药 C.指南针 D.活字印刷术

    6.中国有记录的最早一部木活字印刷品,也是中国方志史上唯一的木活字印刷品,开木活字印刷术之先河的文献是

    A.《旌德县志》 B.《古今图书集成》 C.《武经总要》 D.《金刚经》

    7.有学者指出:宋代绘画创作者热衷于从现实生活出发对形象,景物进行细致具体的描写,画中宫廷生活及航海,捕鱼、织布、耕作等劳动场景都是当时现实生活的写照,如下图所示北宋王居正所绘之《纺车图卷》。与此特点形成相关的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风俗画走向成熟

    C.市民阶层的形成 D.宋代儒学的转向

    8.程颢诗云: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据此可知程颢

    A.倡导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B.提出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反对物欲追求自然真性 D.主张人们追求富裕生活

    9.朱熹认为:历法恐亦只可略说大概规模,盖欲其详,即须仰观俯察乃可验。今无其器,殆亦难尽究也。他还详细地描述了自己设想的一种可以使人进入其中观看天象的庞大的浑天仪——“假天仪,用以观察日月星辰。据材料可知

    A.朱熹在天文历法方面有众多成就 B.理学提倡格物致知无关实践

    C.儒家三纲五常伦理道德深入人心 D.理学家对自然科学有一定探究欲

    10.北宋时,苏辙出使辽国,发现其兄苏轼在当地如雷贯耳,诗词文章亦广为流传。之后,他在赠友人的诗中写道:“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这表明(       

    A.宋辽实现文化习俗一 B.文学成为民族交流的载体

    C.诗词成为当时文学主流 D.苏轼文学具有独特的魅力

    11.南宋宁宗后期及理宗时期,在朝廷鼓励和部分地方官员的主导下,各地再次出现兴建官药局的潮流。新建官药局的性质发生显著变化,从官营商业机构逐步转化为面向民众的慈善机构。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A.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B.理学思想影响上升

    C.社会保障制度完善 D.政府加强经济监管

    12.北宋某一书籍记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此书籍最有可能是

    A.《肘后备急方》 B.《灵宪》 C.《梦溪笔谈》 D.《四书章句集注》

    13"说话"是宋代瓦肆中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说话"内容丰富,"凡古今之事悉有囊括,庙堂田野具有之"。因其通俗易懂,情节入胜,特别受欢迎。这

    A.真实再现了纷繁复杂的历史 B.有利于促进宋代文化的传播

    C.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D.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

    14.两宋时期,理学兴起。直到朱熹死后,宋理宗为了赢得士大夫的支持,才正式确定了理学为官方的统治思想。宋代理学影响力受到限制的重要原因是

    A.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 B.理学和心学之间互相攻击

    C.两宋实行文化专制的政策 D.少数民族政权的不断进犯

    1512世纪之后,随着武士阶层的崛起,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强调忠君守义、重名轻死的武士道在日本出现。日本武士道出现的思想因素最有可能来自中国的

    A.理学 B.法家 C.佛教 D.道家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佛教信众有通过抄写经文以累积功德的习惯,并且抄写愈多,功德愈厚,而与手抄相比,雕版印经,可谓多快好省,信众自然乐于采用这种便捷的方法来体现尊崇佛祖的心志。这种行为随之很快向基层社会生活其他方面辐射,如印制历书、占梦相宅等书籍。唐朝进士考试偏重诗赋,模拟名进士所做的试赋,成为率先印制的读物。

    ——摘编自辛德勇《中国印刷史研究》

    材料二   十五世纪欧洲人用印刷机印书,使得以拉丁文和各地方言印制的《圣经》迅速普及;选印了经院学者的重要典籍,服务大学里的学生与教师。当时的阅读大众,对于道德短文和劝人向善的故事,也有极高的兴趣,这些书一度以庞大的数量占据着书商的位置,加上牧民历、一般历书,以及用以装饰墙面的通俗诗挂图等,成为印刷品的大宗。另外,堪称科学类著作的书籍,产量业已相当可观,约在三千种之谱,相当于著述总数的十分之一。

    ——摘编自(法)费夫贺、马尔坦《印刷书的诞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早期印刷品类型的共同之处,指出印刷术对中西历史的共同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西方早期印刷品出现的历史背景。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淳祐元年(1241年),理宗亲撰《道统十三赞》,“就赐国子监,宣示诸生”,正式肯定从二程到朱熹是孔孟以来道统的真正继承人,使程朱理学成为继孔孟以来的正统思想和钦定的官方哲学。程朱理学在宋学中取得了独尊地位以后,理学家及其信徒在政治上把持了仕途要津,他们因循守旧,反对任何革新,“以致万事不理,丧身亡国”。程朱理学在思想上取得了垄断地位,朱熹所撰之《四书集注》逐渐成了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不允许士人“务自立说”,从而严重地阻碍了学术思想的发展。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

    材料二 一小部分欧洲人开启了与万历朝士人的对话,并产生了重大影响,但这不是明人信仰发生变化的唯一原因。信仰的动摇来自文化内部的压力:万历、天启年间庙堂之上的道德败坏、急速的商业化、社会等级的松动、边疆的军事危机、环境恶化。在这些条件下,一些人开始对过去确信不疑的东西产生动摇,并努力寻找理解世界的新途径,而这些往往是处江湖之远的思考。李贽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摘编自[加]卜正民主编《哈佛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程朱理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李贽学术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贽学术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沈括(1032- -1096 年),晚年所写的《梦溪笔谈》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的成就,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和工程技术等领域。沈括在写给欧阳修的信中指出“至子技巧器械,大小尺寸,黑黄苍赤,岂能尽出于圣人,百工群有司、市井田野之人莫不预焉!”他在兼管司天监期间,曾破格选拔平民出身的天文历算家卫朴进入司天监任职,主持编修《奉元历》,比当时通行的历法要精密得多。同时,他还提出了彻底改革旧历法的主张:按节气定月,以立春为元旦,不管月亮圆缺,只管时令节气;大月三十一日,小月三十日,大小月相间,不置闰月。700年后,太平天国所颁布的《天历》,以及20世纪30年代英国气象局开始用于农业气候统计的历法《耐普尔.肖历》,都与沈括的“十二气历”大体相同。

    ——摘编 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沈括从事科研活动体现的可贵品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既括比括科学研究成就的影响。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材料二   理学的理欲之辩,本意是想规谏统治者。但事实是统治者顺手接过来,反向一击,理欲之辩由道德修养性的圣贤功夫转化成了政治奴役性的残杀工具。

    ——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

    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李贽《焚书》

    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自可尊。

    ——李贽《续焚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理学的核心主张并说明在社会上的表现。

    (2)材料二中的理欲之辩体现了理学的哪两种功能?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指出其对后世思想的发展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1B

    2C

    3A

    4C

    5C

    6A

    7D

    8C

    9D

    10B

    11B

    12C

    13B

    14A

    15A

    16(1)共同之处:印制宗教作品;印刷民间日用之书;服务于知识分子(教育)。

    共同影响:促进了知识文化的传播;繁荣了文化艺术;有利于历史文献的保存。

    (2)背景:中国:佛教盛行;印刷技术和造纸术的进步;科举制度的推行;中外交流频繁;社会经济繁荣;

    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文艺复兴推动思想的解放;日常生活深受宗教影响。

    17(1)影响:提升了儒家学者的政治影响力;暂时稳固了封建统治秩序;后期导致思想的僵化,阻碍了文化的进步;助长了政治保守的倾向,加大了政治革新的阻力。(答出三点即可)

    (2)特点:挑战正统,倡导个性,追求创新。

    背景:封建统治日趋腐朽;政治危机加剧;商品经济继续发展;程朱理学日趋僵化。(答出两点即可)

    18(1)品质:科研活动持之以恒,科研兴趣广泛;不拘一格,选贤任能;富有开拓创新.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2)影响:有利于农耕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为后世科技进步提供借鉴。

    19(1)核心主张:理是万物本原(理是白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

    表现:“三纲五常"

    (2)功能:道德教化功能(道德修养功能):政治功能(统治工具)。

    积极作用:注重气节品德、责任使命等,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高标准、严要求的修养理念,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体现出一种道德自律。

    消极影响:禁铜人的合理欲求、压抑人性,成为统治者维护封建秩序和统治的工具.

    (3)主张:理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提倡个性自由解放:蔑视权威和教条,挑战传统伦理道德。

    意义:具有启蒙的进步作用。

    相关试卷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同步训练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课时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 辛亥革命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 辛亥革命课后测评,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同步训练(word版含答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