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教材2023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梯度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教材2023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梯度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01
    新教材2023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梯度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02
    新教材2023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梯度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达标测试,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素养达标,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单元 第7

    一、素养达标

    1(2022·重庆期末)据东汉《曹全碑》记载,曹氏家族从曹敏至曹全历五代,几乎全以孝廉入仕,从县令起步,逐步高升;曹氏族人或在安定,或处武都,或居陇西,或家敦煌枝叶分布,所在为雄。这一现象反映出( D )

    A.地方割据势力严重威胁皇权 B.门第家世成为选官主要依据

    C.自上而下的选拔机制遭破坏 D.察举制度在实施中弊端显现

    [解析] 根据曹氏家族从曹敏至曹全历五代,几乎全以孝廉入仕,从县令起步,逐步高升可得出察举制逐步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弊端突显,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不是地方势力,排除A项;B项是指九品中正制,排除B项;察举是自下而上,排除C项。

    2(2022·河北期末)九品中正制将举官察吏的标准定在品行情操上,而衡量其高下的唯一尺度是儒学的仁义忠孝。于是家训”“家诫的家学教育便适时而兴盛起来。由此可见( D )

    A.九品中正制全面严格举荐人才 B.曹魏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C.九品中正制导致世族势力扩张 D.九品中正制推动了儒学的发展

    [解析] 九品中正制衡量官吏的唯一标准是儒学的仁义忠孝,由此促家训”“家诫的家学教育兴盛,这有利于儒学的发展,D项正确;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的权力在中正之手,标准相对主观,并不严格,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项;题干并未涉及世家大族势力的扩张,排除C项。

    3(2022·安徽期末)武则天时下诏修订《氏族志》规定皇朝得五品者,皆升士流。安史之乱以后,有不少平民出身的士卒因军功得授五品官以上官职,上升为士族。这反映了( B )

    A.唐朝鼓励士族制度发展 B.封建统治基础得以扩大

    C.科举制满足了平民参政 D.军阀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解析] 唐王朝通过不同方式促进人才流动,平民因军功获得提升的机会,从而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故选B项;隋唐时期是遏制士族制度发展的,故A项错误;士卒因军功得授官职,而不是通过科举制做官,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军阀势力威胁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

    4(2022·广西柳州)唐朝科举不避时政,有价值的答卷相当于政治磋商活动中的种种提案。士人因而特别关心国运,比如白居易和元稹便根据时事一起作了数十篇模拟策试,尔后果然在科举考试中被考官选中。这说明唐朝的科举制( A )

    A.有利于选拔实用人才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D.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解析] 根据材料唐朝科举不避时政,有价值的答卷相当于政治磋商活动中的种种提案”“尔后果然在科举考试中被考官选中及所学知识可得,在唐朝科举制取士制度有利于选取实用性人才,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实用性人才而不是道德水平,排除B项;材料未能体现加强君主个人的权力,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世家子弟没有进入仕途的机会,排除D项。

    5(2022·海南期末)唐太宗时设立政事堂,一切重大政务都由政事堂会议讨论,而政事堂被认为是唐代的决策机构,后来能入政事堂开会的人会被称为宰相唐太宗设立政事堂意在( A )

    A.提高中枢行政效率 B.创新中央决策机构

    C.强化中央集权统治 D.树立宰相尊贵地位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事堂制度是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长官在固定的时间、地点经常性地讨论军国大政、平衡互制、协调共济,最后由皇帝裁定的制度,对于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发挥巨大作用,A项正确;政事堂并非是创新中央决策机构,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加强,非中央集权加强,排除C项;政事堂是强化君主专制的产物,非树立宰相尊贵地位,排除D项。

    6(2022·河南南阳)有人说,唐代的宰相实行委员制。三省之间既分工合作,又互相牵制,共同向皇帝负责。上述举措( C )

    A.密切了中央地方关系 B.开民主决策之先河

    C.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D.导致冗官冗费后果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唐代三省六部制处理政务时,集体开会共同负责,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C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没有体现密切了中央地方关系,排除A项;开民主决策之先河说法错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本质上是君主专制,排除B项;材料主旨体现了上述举措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不会导致冗官冗费,排除D项。

    7(2022·重庆期末)隋朝规定:租庸调中的庸,五十岁以上的人才能以庸代役,而唐朝将此加以推广并制度化,并规定了役期的最高天数。这一规定的变化( B )

    A.加重了农民的赋税和徭役负担 B.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 D.加强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解析] 据材料可知,隋唐关于有不同的规定,尤其是唐朝,将加以推广并制度化,并规定了役期的最高天数,这有利于保证农时,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代役,相对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故A说法不准确,排除;租庸调制的征税标准是人丁为主,排除C项;材料中的代役,相对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D项。

    8(2022·安徽安庆)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它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据此可知两税法( C )

    A.确保了农民能够有地可种 B.简化了税收名目

    C.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加重了百姓负担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意味着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减弱,C项正确;确保了的表述过于绝对,且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税收名目变化,排除B项;材料并不能体现百姓负担变化,排除D项。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摘编自《金石萃编·秦峄山刻石》

    材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之,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摘编自《旧唐书·之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今皇帝推行何种制度使得一家天下,兵不复起。试分析这一制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宰相)祎之反抗敕令的制度依据。皇帝敕令最终执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 (1)制度:郡县制。

    影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制度依据:唐朝中央的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审问刘祎之的敕令未经中书省、门下省同意。

    说明:专制时代,专制的本质决定了官僚制度设置的实际效果是有限的。

    [解析] (1)制度:根据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影响:结合所学,可从加强中央集权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分析回答。(2)制度依据:根据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并结合所学唐朝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的职责和运作程序分析解答。

    说明:皇帝敕令最终执行,说明在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下,官僚制度设置的实际效果是有限的。

    二、能力提升

    10(2022·江苏如皋)汉初,选官的重要途径任子,指的是二千石以上的高官任职三年以上可保举子弟一人为后备官吏。汉武帝时,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命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考核合格者任以官职,并成为制度。这一变化( B )

    A.形成了儒学独尊的思想局面 B.拓宽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C.削弱了诸侯王国的统治力量 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解析] 根据二千石以上的高官任职三年以上可保举子弟一人为后备官吏。汉武帝时,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命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考核合格者任以官职可知,从任子到察举制实行拓宽了人才选拔的范围,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形成了儒学独尊的思想局面,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削弱了诸侯王国的统治力量,排除C项;材料与行政效率的提高无关,排除D项。

    11(2022·吉林期中)贞观三年,唐太宗曾对群臣说:中书、门下是机要部门,责任十分重大,所以我才选择贤才担任其职,诏敕如有不当,则要进行驳正。可是,近来我觉得你们只是顺从和迎合,唯唯诺诺,苟且偷安,没有一句谏正的话,这是什么道理?唐太宗所述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 )

    A.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B.选官制度撕裂社会

    C.三省之间相互制衡 D.门下省封驳权不力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唐太宗认为三省官员大多阿旨顺情,为迎合君主诏教而不敢封驳讲真话,以便保官惜命不得罪皇帝,反映出专制统治的强化,A项正确;材料强调三省制度,没有涉及科举制,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君主专制日益强化,而不是三省之间相互制衡,排除C项;D项只是材料中一部分,排除。

    12(2021·浙江高考)唐初,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式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D )

    A.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

    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权力

    [解析]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并皇帝又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宰相数量增多,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主权力,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属于君主专制问题,不属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级别略低的官员是否是知识分子,排除B项;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君权,C项不是最主要目的,排除。

    13(2022·广东番禺)盖当大乱之后,人口死徙虚耗,岂复承平之旧,其不可转移失陷者,独田亩而。然则视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以定两税之法,虽非经国之远图,乃救弊之良法也该论断认为( C )

    A.两税法的推行导致天下大乱 B.两税法加强国家对农户的控制

    C.两税法适应当时经济的发展 D.两税法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

    [解析] 根据以定两税之法,虽非经国之远图,乃救弊之良法也可知该论断认为两税法虽然不能解决长远问题,但也是挽救时弊的良方,C项正确,排除A项;该论断只是强调两税法有利于挽救时弊,没有体现其加强国家对农户的控制,排除B项;两税法是在均田制崩溃的基础上推行的,排除D项。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进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欲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

    [答案] (1)土地兼并严重,户口不实,贫富两极分化,国家财政紧张。

    (2)简化了税制,扩大纳税面;朝廷收入增加;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税赋负担相对公平。

    [解析] (1)提炼材料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乃厚赋之即可。

    (2)考查材料的分析比较能力。对照两则材料,从征收赋税的标准、征收的对象等方面,结合信息有身则有庸”“根据财产情况定户”“分夏秋两季征收,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财政总收入增加,思考两税法对封建国家和百姓的积极影响。

     

    相关试卷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复习练习题,共8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随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素养达标,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素养达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新教材2023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梯度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