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习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习题含答案0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习题含答案02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习题含答案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历史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浙江高考·7)有学者认为,[历史——选修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9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1.(2020全国·26)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可知宋太祖明确了殿试的程序,强化了殿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了科举考试录取程序,故选C项;隋唐开科取士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否定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最高一级,由皇帝亲自负责的殿试,而非省试考试,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科举考试的程序而非具体的内容,不能得出人才选拔标准提高的结论,排除D项。

    2.(2019.4·浙江高考·7有学者认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下列项中属于相权调整的举措是(  )

    A.建立世官制  B.增设参知政事C.强化外朝     D.实行察举制

    【答案】B

    【解析】宋代,参知政事正式作为宰相官名,目的是通过分割相权,削弱相权,故选B项;世官制是指世代为官,官吏具有世袭的特权,排除A项;汉代逐渐形成以皇帝为中心的中朝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通过强化中朝来加强皇权,排除C项;察举制是汉代以道德标准来选拔官吏的制度,排除D项。

    3.2019·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6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答案】A

    【解析】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可见养活这么庞大的军队需要巨额的财政支出,故选A项;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与军队战斗力无关,排除B项;北宋实行募兵制是中央集权之下的军事制度,形成守内虚外的格局加强对地方控制,排除C项;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与社会的贫富分化无关联,宋代贫富分化的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政府不抑兼并,土地高度集中造成的,排除D项。

    4.2018·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5

    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答案】B

    【解析】材料中从北宋到南宋,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的宰相人数在减少,世家大族影响削弱,故A项错误;随着宋代科举制的发展,材料中无官职记录的平民子弟担任宰相的人数增加,从而跻身于社会上层,加强社会阶层流动,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宰相的来源,与其权力变化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宋代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功能加强,而不是弱化,故D项错误。

    5.(2016·江苏单科·4)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答案】A

    【解析】材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说明采用密封考试形式,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性,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提及科举考试的形式更加公平,没有提及取士科目数量减少,故B项错误;材料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是对进士科的重视,不是尊贵,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提及科举考试的形式更加公平,没有涉及录取人数的变化,故D项错误。

    6.(2016·浙江文综·16)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采取弱化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上大体相当的一组是(  )

    A.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              B.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

    C.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          D.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

    【答案】B

    【解析】东周诸侯国独立性很强,元朝行省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二者地位和职权区别较大,故A项错误;唐朝在门下省设政事堂,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等同宰相,宋朝的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行政长官职务相当于宰相,因而二者地位和职权大体相当,故B项正确;西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政治,明朝监察御史监察地方,大事奏裁,小事主断,官位虽不高,但权势颇重,因而二者地位和职权大体不相当,故C项错误;宋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明通政司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因而二者地位和职权不相当,故D项错误。

    7.(2015·山东文综·14)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  )

    A.瓦解宗法体系      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        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答案】B

    【解析】宗法体系在中国古代一直存在,而且占有重要地位,且与题干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避亲,可知,避亲就是防止形成家族势力,进而造成地方割据,因此是为了防止地方势力膨胀,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地方机构的设置问题,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并没有强调完善监察制度,故D项错误。

    8.2014·北京文综·14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

    A.文官任知州    B.设三司使        C.设枢密院       D.施行将兵法

    【答案】A

    【解析】为扭转这一局面即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宋初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有利于改变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宋初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君主专制加强,故B项错误;设枢密院,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君主专制加强,故C项错误;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施行将兵法,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9.2013·北京文综·13读图7,判断下列各项

    表述正确的是(  )

    A.汉武帝在颁布推恩令

    B.北魏孝文帝从迁都到

    C.先后是两宋的都城

    D.明太祖在废除了丞相制度                   

     

    图7  中国古代部分都城示意图作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图片题,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根据选项提到的四个朝代。依据所学知识,结合地图判断图中四个地名分别是长安(西汉都城)、开封(北宋都城)、平城(北魏初都城),杭州(南宋都城)。西汉的都城在长安,A项说法错误;孝文帝迁都是从平成迁至洛阳,B项错误;明朝建国之初都城在南京,D错误。因此正确答案选C

    10.(2013·上海单科·7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

    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

    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

    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其中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  )

    A.甲说、乙说                       B.甲说、丙说

    C.甲说、丁说                       D.乙说、丙说

    【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注意题目的时间宋代。宋代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从钱、权、兵等方面削弱地方与中央官制,所以甲、乙的说法符合题目要求。丙说的中书省”“行省是元代的;丁说的军机房是清朝的。故选A

    11.(2012·海南单科·5)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答案】C

    【解析】题干主要反映宋代御史与宰相的关系变化,以此说明相权的削弱,皇权的加强,说明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御史掌握的是监察权,A项题干无从反映, D项不符史实;宋代以前的历代统治者为了加强皇权,致力于削弱相权,如汉代的“中朝”和“外朝”制度、唐代的三省六部制,B项排除。

    12.(2011·北京文综·13)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西汉时期通过建立中朝,以削弱和对抗以丞相为首的外钞的权力。北魏实行三长制是为了削弱地方势力。从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故清朝没有丞相与皇权的斗争。

    13.(2020·新课标全国II卷·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熙宁二年(1069年),宋廷开始精简军队,压缩编制,到元丰八年(1085年)禁、厢军总数减为80万左右,比原先减少30多万。熙宁七年,开始实行将兵法,把当地各部分禁军以及有战斗力的厢兵、蕃兵、乡兵等,混合编组为,下设指挥。每2 000多人至1万多人不等,通常为5 000人左右,设正、副将为长官,选择有作战经验和才能的人担任。诸将长官统领并训练本将士兵,以达到将知兵、兵知将的目的。将兵多数戍守本路,在本路辖区内更戍,但也有一部分将兵到指定的别路更戍。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实行将兵法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将兵法改革。(9分)

    【答案】(1)冗兵众多,老弱兵士多;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战斗力下降,积贫积弱。

    (2)改变了宋军的编制,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减少军费开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压力;未从根本上解决北宋的社会危机。

    【解析】(1)由材料宋廷开始精简军队,压缩编制,到元丰八年禁、厢军总数减为80万左右,比原先减少30多万得出冗兵众多,老弱兵士多;由材料诸将长官统领并训练本将士兵,以达到将知兵,兵知将的目的得出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由材料熙宁二年1069年结合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得出战斗力低下,积贫积弱。

    (2)由材料把当地各部分禁军以及有战斗力的厢兵、蕃兵、乡兵等,混合编组为将,下设指挥,每将自2000多人至1万多人不等得出改变了宋军的编制,提高了军队战

    斗力;由材料精简军队,压缩编制禁、厢军总数减为80万左右,比原先减少30多万得出减少军费开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压力;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得出未从根本上解决北宋的社会危机。

    14.(2019·江苏高考·24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清末民国时期,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学界和政界纷纷讨论王安石变法。梁启超和孙中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两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元祜以降,指凡公(王安石)所变之法,皆曰恶法,其为意气偏激,固无待言……吾常谓天下有绝对的恶政治,而无绝对的良政治。苟其施政之本意,而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也已。

      ——梁启超《王安石传》

        材料二  王安石所行的新法,都是民生主义的事实。(《孙中山全集》)……清末民国时期,很多学界政界人士积极主张学习西方,但很快发现西方文化也存在巨大问题与缺陷,需要在中华文化中寻找智慧加以补充改进。

        ——姜锡东、周一星《略论王安石变法的现代影响》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梁启超与前人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4分)

    (2)王安石新法中民生主义的事实历历可知。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免役法为例,指出王安石是如何进行政策设计的,并说明其积极效果。(4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国时期学界和政界关注王安石变法的主客观原因。(2分)

    【答案】(1)态度:梁启超褒;前人贬。原因:梁启超强调王安石变法的善良本意(谋求国利民福);前人意气用事,认识偏激。

    (2)政策设计:政府收取免役钱;募人充役。积极效果: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发展生产。

    (3)原因:主观: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变革依据。客观:近代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革。

    【解析】(1)第一小问(态度),据材料一指凡公(王安石)所变之法,皆曰恶法固无待言”“苟其施政之本意,而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也已得出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持赞赏态度,前人持贬斥态度。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也已得出梁启超持赞赏态度的原因是王安石变法是为国为民。根据其为意气偏激,固无待言可得出前人持反对态度的原因是认为王安石变法是意气用事,认识偏激。

    2第一小问(政策设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的是免疫法的内容:政府收取免役钱,募人充役。第二小问(积极效果),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免役法的施行有利于保证农业生产时间,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3)第一小问(主观原因),据材料二清末民国时期积极学习西方发现西方文化也存在巨大问题与缺陷,需要在中华文化中寻找智慧加以补充改进。得出主观上从传统文化寻找依据。第二小问(客观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近代社会形势进行回答

    15.(2015·福建文综·41)(16分)历史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

    ——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

    材料二  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变……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

    ——摘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

    (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法令?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6分)

    (2)材料二中的社会转型在经济上有何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改革成败得失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10分)

    【答案】(1)法令:方田均税法。(2分)

    目的:均摊赋税;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答对其中2点即可,4分)

    (2)表现:旧田制瓦解,租佃经济确立。(4分)

        简析:长期以来遗留的弊端延续到北宋中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王安石试图扭转积贫积弱局面,契合时代要求;应将王安石变法成败得失置于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答对其中2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6分)

    【解析】(1)第一小问法令,根据材料一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结合王安石变法内容可知是方田均税法。第二小问目的,根据材料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结合所学,从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均摊赋税等角度回答。

    2)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二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归纳为旧田制瓦解,租佃经济确立。第二小问简析,从王安石变法背景,即积贫积弱和社会矛盾等角度来回答。

    16.(2013·山东文综·35)(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1)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6分)

    (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4分)

    【答案】(1)免疫法等新法加重了人民负担;用人不当,出现了官吏扰民现象;新法引起了民间不满。

    2)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史料价值;话本属于文学作品,有艺术加工成分,须用其他史料印证。

    【解析】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对材料的阅读分析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第一问要求依据材料概括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第二问是对史学研究方法的考查,

    17.(2013·全国新课标卷文综·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个皇帝逝去后,要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陪祀其庙庭。功臣配享皇帝,是朝廷对该大臣的最高评价。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主导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哲宗绍圣初年,诏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庙庭。南宋建炎初,有人提出自绍圣以来,学术政事败坏残酷,致祸社稷,其源实出于安石。于是,罢安石配飨神宗庙庭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宋史》记熙丰(宋神宗年号熙宁、元丰)事实者,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而元人因而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征信。今于其污蔑荆公(王安石)处,皆一一详辩之……荆公不仅为中国大政治家,亦为中国大文学家。

                      ——摘自梁启超《王荆公》(1908年)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两宋对王安石的评价及其主要理由。(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重新评价王安石的目的及采用的方法。(9分)

    【答案】(1)北宋褒扬王安石,认为王安石变法对朝廷有功;南宋贬斥王安石,认为北宋灭亡根源于王安石变法。(6分)

    (2)目的:弘扬历史上的改革精神;推进改革,挽救民族危亡。(4分)方法:重视历史记录者的态度;考订历史材料的真伪。(5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归纳材料以及通过历史现象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第(1)题从材料中得出北宋褒扬、南宋贬斥的评价,并结合材料相关信息找到其评价理由;第(2)题可结合梁启超的阶级属性以及时代背景,提炼解读材料有效信息,分析梁启超重新评价王安石的目的。利用材料信息而元人因而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征信。判断其采用的方法是重视重视历史记录者的态度;考订历史材料的真伪。

     

    相关试卷

    历史人教统编版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统编版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堂检测,共8页。

    历史人教统编版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统编版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后作业题,共10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随堂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元初,中书省“省规”,从便区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习题含答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