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含解析)01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含解析)02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含解析)03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含解析),共18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
    《孙权劝学》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警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土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比起我来怎么样?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オ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拭目相看,长兄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呢!”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课下注解】
    〔但〕只,只是〔涉猎〕粗略地阅读。〔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及〕到,等到。〔才略〕才干和谋略。
    〔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非复〕不再是。〔吴下〕指吴县,今江苏苏州。
    〔当涂〕当道,当权。〔辞〕推托。
    〔阿蒙〕吕蒙的小名。阿,名词词头。〔务〕事务。
    〔更〕重新。〔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擦拭。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见事〕知晓事情
    【文学常识】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将其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取得成就后受到鲁肃赞许的故事,表现了孙权善于现身说法来达到劝学的目的,也表现了吕蒙就学的惊人长进,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有所长进的道理。
    【写作特点】
    (1)详略得当的叙述安排。文章详写了孙权劝学的过程及劝学的结果,略写了吕蒙的具体学习过程,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2)运用侧面烘托和对比手法表现人物。吕蒙读书的功效正是通过鲁肃的话侧面展示出来的,鲁肃的惊叹衬托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鲁肃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现在与过去进行了纵向的对比,突出了吕蒙的“变”,从而写出孙权劝学和吕蒙就学的效果。
    (3)言简意丰的语言描写。白描式的语言描写,既表现出人物的态度、性格、心理,又交代故事的起因、结果。
    【文言知识】
    一词多义
    当:卿今当涂掌事(动词,掌管) 但当涉猎(动词,应当)
    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与“为”一起构成动词,认为)
    见:见往事耳(动词,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知晓)
    就:蒙乃始就学(动词,从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动词,完成)
    古今异义
    1.蒙辞以军中多务(古义:推托。今义:告别;文辞;言辞。)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今义:单独,孤单,孤独。)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古义:研究。今义:治理。)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古义: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名称。)
    5.见往事耳(古义:知晓。今义:看到,看见)(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
    6.但当涉猎(古义:只,只是。今义:转折连词,但是。)(古义:粗略地阅读。今义:接触,涉及)
    7.自以为大有所益(古义:很;今义:指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8.蒙乃始就学(古义:从事。今义:表示在很短的时间以内。)
    9.及鲁肃过寻阳(古义:到,等到。今义:达到;连词,以及。)
    10.即更刮目相待(古义:另,另外。今义:更加。)
    通假字
    1.卿今当涂掌事(“涂”同“途”,道路)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同“耶”,语气词,吗)
    特殊句式
    〖倒装句〗蒙辞以军中多务(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见事”是宾语前置,应为“大兄见事何之晚乎”)
    成语积累
    吴下阿蒙:阿蒙,指吕蒙。吴下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后泛指学识浅陋的人。
    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刮,擦拭。
    名句默写
    1.孙权向吕蒙指出的读书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表现吕蒙才干有惊人长进的语句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吕蒙表明自己今非昔比的句子是: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木兰诗》
    【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参考译文】
    叹息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对着门织布。(不知怎的)听不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到木兰声声的叹息。
    问木兰想的是什么,问木兰思念的是什么。木兰我也没想什么,木兰我也没思念什么。昨夜看见军中的文告,可汗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哥哥,愿意为此买马和马具,从此代替父亲出征。
    到东边集市买骏马,到西边集市买马鞍和坐垫,到南边集市买马嚼子和缰绳,到北边集市买长鞭。早晨告别父母离开,晚上住宿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流水的声响。早晨告别黄河离离开,晚上到达黑山边, 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胡马的嘶叫声。
    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北方的寒气传来了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照着铠甲。将士们多年来身经百战,有的牺牲了,有的胜利归来。
    回来拜见可汗,可汗坐在朝堂上,(给木兰)记最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务,可汗问(木兰)有什么要求,木兰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送我回到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互相搀扶着出城;姐姐听说妹妹回来,对着门梳洗打扮;小弟听说姐姐回来,霍霍磨刀杀猪宰羊。打开我东屋的闰门,坐在我西厢房的床上。脱掉我作战时的战袍,穿上我往日的衣裙,对着窗户梳理美丽的鬓发,照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出门去看同伍的士兵,同伴们都很惊异:同行作战十几年,(竟)不知木兰是女子。
    雄兔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眼时常眯着;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么能分辨出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课下注解】
    〔唧唧〕叹息声。〔当户织〕对着门织布。
    〔机杼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杼,织布的梭子。
    〔唯〕只。〔何所思〕想什么。〔忆〕〕思念。
    〔军帖〕军中的文告。〔可汗大点兵〕可汗大规模地征兵;可汗,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军书,这里指征兵的名册。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下文的
    的“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爷〕和下文的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
    〔愿为市鞍马〕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为,介词,为了,其后宾语省略。市,买。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鞯〕马鞍下的垫子。〔辔头〕驾驭牲口用用的嚼子和缰绳。
    〔旦〕早晨。〔溅溅〕水流声。
    〔胡骑〕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
    〔啾啾〕马叫的声音。〔万里赴戎机〕远行万里,投身战事。戎机,战事。
    〔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度,越过。
    〔朔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北方。
    〔铁衣〕铠甲,古代军人穿的护身服装。
    〔天子〕指上文的“可汗”
    〔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
    〔策勋十二转〕记最大的功。策勋,记功。
    〔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的财物。强,有余。
    〔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尚书郎〕尚书省的官。
    〔愿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驰,赶马快跑。
    〔郭〕外城。〔扶将〕扶持。〔红妆〕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霍霍〕磨刀的声音。〔著〕穿
    〔云鬓〕像云那样的鬃发,形容好看的头发。〔帖〕〕同“贴”。
    〔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火伴〕同伍的士兵。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傍,靠近、临近。走,跑。

    【文言知识】
    一词多义
    机:不闻机杼声(名词,织布机)    万里赴戎机(名词,重要事务)
    帖:昨夜见军帖(名词,文告,文书)  对镜帖花黄(动词,同“贴”,粘贴,贴上)
    市:愿为市鞍马(动词,买)      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市场)
    将:将军百战死(名词,将领)     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 扶助,搀扶)
    古今异义
    1.卷卷有爷名(古义:父亲。今义:爷爷,祖父。)  
    2.木兰当户织(古义:门。今义:窗户。)
    3.军书十二卷(古义:表示多数,不是确指。今义:数词,十二。)
    4.愿为市鞍马(古义:买。今义:城市。)
    5.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副词,只。今义:常用来表示转折,但是。)
    6.策勋十二转(古义:勋位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今义:改换方向、位置、形势、情况等。)
    7.赏赐百千强(古义:有余。今义:力量大,势力大。)
    8.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9.雌兔眼迷离(古义: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10.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步行,行走。)
    11.木兰不用尚书郎(古义:不愿做。今义:没有必要。)
    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帖”同“贴”,粘贴,贴上)
    词类活用
    1.愿为市鞍马(“市”,名词用作动词,买)  
    2.策勋十二转(“策”,名词用作动词,记,登记)
    3.当窗理云鬓(“云”,名词活用作状语,像云那样的)
    特殊句式
    〖倒装句〗问女何所思(宾语前置,应为“问女所思何”)
    〖省略句〗(木兰)愿为(之)市鞍马(“愿”前面省略了“木兰”,“为”后面省略宾语“之”)
    〖互文〗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成语积累
    磨刀霍霍:诗中指磨刀(的动作和声音)。现用以形容敌人在加紧准备杀人或发动战争。
    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名句默写
    1.《木兰诗》中表现军情紧急、将土们奔赴战场行军急促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描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表现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4.一家人喜迎木兰归来的诗句是: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5.运用比喻的修辞赞颂木兰的诗句是: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主要内容:
    选自《乐府诗集》(北宋郭茂倩编),是南北朝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诗中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以及端庄从容的风姿。


    《卖油翁》
    【原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与之媲美,他也因此而自夸,曾经有一次,陈尧咨在自家园子射箭,有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睛看他射箭,很久不离开。老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此微微点点头。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于是老翁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将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然后)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芦,油从铜钱的方孔注入,而铜钱没有被沾湿。于是老翁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让他走了。
    【课下注解】
    〔公〕对男子的尊称〔善射〕长射箭〔自矜〕自夸。〔圃〕园子。
    〔释担〕放下担子。释,放下。〔睨〕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但微颔之〕只是对此微微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但,只。颔,点头。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但手熟尔〕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熟,熟练。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忿然〕气愤的样子。然,表示…的样子”〔安〕怎么。
    〔轻吾射〕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轻,轻视。
    〔以我酌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以,凭、靠。酌,舀取,这里指倒入。之,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覆〕盖。〔徐〕慢慢地。〔杓〕同“勺”。〔遣之〕让他走。遣,打发。
    【重点句子翻译】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3.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4.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5.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文学常识】
    选自《归田录》卷一(中华书局1981年版)。有删节。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写卖油翁以娴熟高超的酌油技艺告诫因“善射”而自矜的陈尧咨的故事,阐明了技艺专长全在于熟能生巧、精益求精,而不应恃技而骄的道理。
    【写作特点】
    (1)详略得当,主题突出。整篇文章篇幅短小,不足200字,但情节完整,重点突出。开头虽然赞扬陈尧咨的射技,却没有渲染他的射技如何高超,仅用“十中八九”一笔带过。大量的笔墨都在描述卖油翁酌油的过程,“取”“置”“覆”“酌”“沥”等动词的运用,准确生动地展示了他精湛的酌油技艺,充分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2)运用对比,形象鲜明。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使得人物形象鲜明突出。陈尧咨善射但骄傲自矜,不可一世;卖油翁技高一筹,沉着、冷静、自信,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智者风范。
    【文言知识】
    一词多义
    其: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代词,代陈尧咨) 以钱覆其口(代词,代葫芦,译为“它的”)
    射: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      尔安敢轻吾射(名词,射箭的本领)
    尔:尔安敢轻吾射(你)         惟手熟尔(同“耳”,罢了)
    古今异义
    尔安敢轻吾射(古义:疑问代词,怎么。今义:平安,安全。)
    但手熟尔(古义:只,只是。今义:表示转折,但是。)
    睨之久而不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通假字
    1.但手熟尔(“尔”同“耳”,罢了)  2.徐以杓酌油沥之(“杓”同“勺”,勺子)
    词类活用
    1.吾射不亦精乎(“射”,动词作名词,射箭的本领
    2尔安敢轻吾射(“轻”,形容词作动词,看轻)
    3.康肃笑而遣之(“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走,打发)
    4.陈康肃公善射(“善”,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
    特殊句式
    〖倒装句〗射于家圃(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尝于家圃射”)
    〖省略句〗(油)自钱孔入(句首省略了主语“油”)
    文言虚词
    之:睨之久而不去(代词,代陈尧咨)  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徐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油)
    康隶笑而遣之(代词,代卖油翁,译为“他”)
    以: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靠)     以钱覆其口(介词,用)
    公亦以此自矜(介词,凭借或“因”)
    而:释担而立(连词,表顺接关系)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连词,表转折关系)
      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修饰关系)
    名句默写
    1.《卖油翁》中,揭示全文中心的一句是:我亦无他,惟手熟耳。
    2.《卖油翁》中,表现陈尧咨傲慢无礼的句子是: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
    3.《卖油翁》中,表现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的本领表示赞许的句子是:但微颔之。
    4.《卖油翁》中,表现卖油翁高超的酌油技艺的句子是: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陋室铭》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参考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灵验。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主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读书人一般有功名)。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草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课下注解】
    〔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名〕出名,有名〔灵〕灵验。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
    〔就不感到简陋了〕。斯,这。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鸿儒〕博学的人。鸿,大。
    〔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调素琴〕弹琴。调,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无丝竹之乱耳〕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案牍,指官府文书。形,形体、躯体
    〔南阳诸葛庐〕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
    〔西蜀子云亭〕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
    【文学常识】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一般用韵。
    【主旨归纳】
    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着从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方面着笔,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并引古代俊彦之居,古代圣人之言强化文意,以反问作结,余韵悠长。
    【写作特点】
    (1)托物言志,彰显主题。本文借“陋室”,抒发了作者的情怀和志趣。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也具有“名”和“灵”的性质,自然引出本文的主旨句“惟吾德馨”。接下来作者分别从居室的环境、主人的交往情况及日常生 活,鲜明地展示了“陋室”主人的精神生活风貌。最后作者又用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在更高境界上表现了“惟吾德馨”。
    (2)反向立意,不落俗套。文章一开始便运用反向立意的手法,只字不提“陋室”如何“陋”,却从“陋”的反面“不陋”来立意,极力表现“陋室”不“陋” 。
    【文言知识】
    重点字音
    诸葛(gě) 案牍(dú) 鸿儒(rú) 德馨(xīn)
    词语活用
    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出名,有名)
    苔痕上阶绿(名词作动词,长到,蔓延到)
    无案牍之劳形(使动用法,使……劳累)
    古今异义
    素琴 古义:不加装饰的 今义:与“荤”相对
    一字多义
    之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助词)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重点字词解释
    斯(指示代词,此,这)是陋室 有龙则灵(灵验)
    惟吾德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文中指德行美好) 鸿儒(大儒,博学的人)
    白丁(平民,没有功名的人) 调(调弄)素琴 阅金经(指佛经)
    丝竹(文中指奏乐的声音) 案牍(官府文书)
    重点句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它简陋了)。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3.何陋之有?
    有什么简陋的呢?
    内容理解
    (1)
    ①陋室的主人热爱自己的居室,自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他与情趣高雅的朋友谈笑风生,文中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来表达。 
    ②文中表现作者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③文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④《陋室铭》中作者拿其“陋室”与古代贤人相类比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⑤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⑥文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⑦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⑧文中展示陋室主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风貌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⑨文中以比喻起兴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⑩文中“惟吾德馨”一句提挈了全文。
    (2)试分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
    作者并不是不喜欢音乐,在此“丝竹”暗指官场上聚会、酬宴时助兴的音乐,而“无丝竹之乱耳”与下句“无案牍之劳形”相互对照,表达了作者对官僚们寻欢作乐的生活态度的批判和对官府公事的厌倦,表现了作者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以及安贫乐道的品质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3)结合现代社会的现实情况,评价一下刘禹锡的思想。
    示例一:我认为即便在现代社会,刘禹锡仍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陋室铭》表现了尽管居室简陋,但只要居室的主人品德高尚,情趣高雅,就不会觉得简陋,而是处处见雅趣的思想。在当今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更要追求高尚的品德和高雅的情趣。
    示例二:我认为刘禹锡在文中流露出的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他逃避世俗,远离大众,缺少社会担当精神。这种不与时俱进、不参与竞争的人,在现代社会中是不容易生存的。

    《爱莲说》
    【文学常识】
    说,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主旨归纳】
    本文以“莲”自喻,通过对莲可贵品格的赞美,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而是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写作特点】
    (1)托物言志,立意高远。作者借赞美莲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了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2)巧用衬托手法。本文先后用菊、牡丹衬托莲:第一次衬托,表现自己爱好的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出了莲的品格高于百花;第三次衬托,以牡丹反衬,以菊陪衬,突出了莲的美好形象。
    【文言知识】
    重点字音
    甚蕃(fán) 淤(yū)泥 濯(zhuó)清涟(lián) 亵(xiè)玩 噫(yì) 陶后鲜(xiǎn)有闻
    词语活用
    出淤泥而不染(被动用法,被沾染)
    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横生藤蔓;旁生枝茎)
    香远益清(形容词作动词,散得很远)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形容词作状语,从远处)
    一字多义

    水陆草木之花/花之隐逸者也/花之富贵者也/花之君子者也(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宾语前置的标志)

    可爱者甚蕃(指前面说的各种花)
    花之隐逸者也/花之富贵者也/花之君子者也/同予者何人(……的人)
    重点字词解释
    独(只)爱菊 甚蕃(多) 自(从,自从)李唐来
    而不染/而不妖/而(却)不可亵玩 濯(洗)清涟(水波)而不妖(过分艳丽)
    亭亭(耸立的样子)净植(竖立) 予谓(以为,认为)菊
    亵玩(靠近玩弄) 花之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隐逸(隐居避世) 宜(应当)乎众矣
    陶后鲜(少)有闻
    重点句翻译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2.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裹玩焉。
    (莲)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越清当,洁净地挺立,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靠近赏弄。
    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牡丹的爱,人应当很多了!
    内容理解
    (1)
    ①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全文的中心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香远益清 。 
    ④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⑤文中用来比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君子品格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
    ⑥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清高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不敢轻易侮辱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⑦文中“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照应了文中的“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2)《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隐居避世;爱莲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
    (3)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
    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傲岸的高尚情操。

    《活板》
    【作者简介】
    沈括,历史人物名,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外交家。
    《梦溪笔谈》
    是北宋的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大约成书于1086年-1093年,收录了沈括一生的所见所闻和见解。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本书已有多种外语译本,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文言知识】
    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活板(“板”通“版”)
    (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已”,通“以”,“已”和“后”连用,表示时间,以后。)
    (3)若止印三二本(“止”,通“只”)
    2.词类活用
    (1)板印书籍(板:名词作状语,用雕版
    (2)以纸帖之(帖:名词作动词,用标签标出)
    (3)林格贮之(名词作状语,用木格)
    (4)火烧令坚(名词作状语,用火)
    (5)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名词作动词,用火烤)
    3.解释下列多义词。
    【火】
    ①火烧令坚(名词作状语,用火)
    ②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名词作动词,用火烤)
    【印】
    ①五代时始印五经(用雕板印刷,谓语,动词。)
    ②此印者才毕(印刷)
    ③每一字皆有数印(印模。宾语,名词。)
    ④其印自落( 印模。 主语,名词。)
    【为】
    ①唐人尚未盛为之(使用、采用,动词。)
    ②满铁范为一板(成为,动词。)
    ③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被介词。)
    ④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算是、认为是,动词。)
    ⑤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算是)
    ⑥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动词,是)
    ⑦每字为一印(动词,制成,刻)
    ⑧又为活板(发明,动词)
    【自】
    ①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另外)
    ②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自然、自动)
    ③同志们自己动手(本人,己身)
    ④自动机器(不用人力而用机械装置直接操作的)
    ⑤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以】
    ①不以木为之者(“以”和后面的“木”,构成介词短语,用来修饰动词“为”,“以”,介词,用。)②以备一板内重复者(上文是“……每字有二十余印”,两句是目的关系,“以”是表示目的的连词,解为“来、用来”。)
    【就】
    ①瞬息可就(完成,动词。)
    ②持就火炀之( 靠近, 动词。)
    【帖】
    ①则以纸帖之(动词,用标签标出)
    ②每韵为一帖(名词标签)
    【若】
    ①不若燔土(如、像)
    ②若止印三二本(如果)
    【之】
    ①唐人尚未盛为之(代词,代雕版印刷)
    ②持就火炀之(代词代铁板)
    ③木格贮之(代词,代它们,即字印) 
    ④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无实义)
    ⑤马之千里者(助词,定语后置的标记)  
    ⑥无丝竹之乱耳(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⑦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⑧如“之”“也”等字(名词)
    【其】
    ①其法:用胶泥刻字(代词,代活版印刷的)
    ②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代词,代他的,指毕昇的)③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代词,代它的,反映铁板)
    【板】
    ①已后典籍皆为板本(用雕版印刷的)
    ②先设一铁板(此处指较硬的物体)
    ③第二板已具(用“版”作印刷用的底板)
    4.古今意义。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古义:蒙、盖;今义:冒出)
    (2)药稍熔(古义:文中指“松脂、蜡和纸灰”;今义:治病的药品)
    (3)有布衣毕昇(古义:平民;今义:衣服的一种)
    (4)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古义:框子;今义:用作名词如规范等)
    (5)薄如钱唇(古义:边缘;今义:人或某些动物中的周围的肌肉组织,通称嘴唇)
    【重点字词解释】
    1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板:同“版”,名词作状语,用雕版;尚:还;盛:大规模;为:做。
    2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始:才;已:同“以”;为:是。
    3又为活版。为:发明。
    4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为:刻;火:名次作状语,用火;令:使。
    5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以:用;和:混合;之类:这;冒:蒙、盖;之:代词,代铁板。
    6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乃:于是、就;为:成为;就:靠近;炀:烤。
    7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如果;止:同“只”,仅;为:算是。
    8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已:已经;自:另外。
    9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毕:完成;具:准备好;更互:交替、轮流;就:完成。
    10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以:用;帖:用标签标出;为:做;帖:标签;贮:贮存。
    11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奇字:生僻、不常用的字;素:平时;旋:随即;成:完成,成功。
    12不以木为之者。以:用;为:刻;者:……的原因。
    13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若:像;讫:终了、完毕;火:名词做动词,用火烧。
    14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殊不:一点也不。
    15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为:被;
    【重点句子翻译】
    1、板印书籍, 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翻译: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五代的时候才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2、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翻译: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
    3、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翻译: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一类东西覆盖好。
    4、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翻译:便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
    5、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翻译:如果只印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
    6、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翻译: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
    7、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翻译: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她们作标志,每一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
    8、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翻译: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功。
    9、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翻译:不用木料制作字模的原因,是因为木料的纹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木刻的字会和药物粘在一起,拆板时拿不下来。
    10、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翻译: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模,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一弹,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课文内容理解】
    1、分别概括各段内容
    第一段:介绍雕版印刷发展的情况;
    第二段:具体说明活版印刷的发明、制作、功效、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三段:交代活版的下落。
    2、中心意思: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毕升发明的活版印刷术的方法和优越性,赞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
    3、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活版印刷的步骤是怎样的?
    答:程序顺序(时间顺序),刻字——制版(排版)——印刷——拆版
    4、活版印刷如何制版?
    制字(刻字)——设版——排字——炀版——平字
    5、全文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即时间顺序来写,其中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按照工作程序的顺序即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突出活版的主要特征“活”字。本文抓住活版印刷的什么特征来说明的?文章的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个特征?
    答:特征:活;
    (1)字是活的:“又为活版,每字为一印”;
    (2) 排版是活的:“密布字印”;
    (3) 印刷是活的:“一板……一板……”“更互用之”;
    (4)字印数目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
    (5)做法是活的:奇字无备,旋刻急用。
    6、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1)打比方:”薄如钱唇”生动形象的说明刻字的厚度。“字平如砥” 生动形象的说明板上字模的平整,突现制版技术的精妙。
    (2)作比较、列数字:“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突出强调活版印刷的优越性,即印的越多越快。
    (3)举例子:“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
    (4)作比较:“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突出强调用燔土刻字的好处。
    (5)作诠释:“其法……”“不以木为之者……”
    7、“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始”字说明五代是雕版印刷开始推广应用的时间;“皆”字说明应用的广泛;“已后”点明普遍应用的时间。
    8、在介绍活版印刷之前,为什么还要介绍雕版印刷?
    答: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既表明活版印刷对于雕版印刷的继承发展关系,也为下文重点介绍前所未有的活版印刷作铺垫。
    9、交代发明者毕升的身份为平民,有何作用?
    答:突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10、“其法”在文中有何作用?
    “其法”一语总领全段,引出活版的制作、功效和用法的叙述,构成文章的主题部分。
    11、活版使用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1)一字多印(2)奇字旋刻(3)分类贮存
    12、活板印刷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有哪两条?请你用原文中最关键的两句话回答。(1)更互用之(2)每一字皆有数印
    【原文语句回答】
    (1)用胶泥刻的字的特征是:薄如钱唇。
    (2)烧后的字印的特征是:字平如砥。
    (3)活字印刷的特征是:极为神速。
    (4)活版的主要特征和优点是:活。

    相关试卷

    期末复习专项之文言文复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专项之文言文复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与其他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比阅读,课内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专项梳理】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知识梳理-文言文复习: 这是一份【期末专项梳理】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知识梳理-文言文复习,文件包含期末专项梳理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知识梳理-文言文复习解析版docx、期末专项梳理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知识梳理-文言文复习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