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篇目一论语十二章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篇目一论语十二章学案01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篇目一论语十二章学案02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篇目一论语十二章学案0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4.1《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4.1《论语》十二章导学案,共21页。

    第5课 篇目(一)
    学习任务群
    人文主题
    语文素养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百家争鸣: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领略先秦诸子的思想魅力,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1.集中学习先秦诸子散文,加深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
    2.注意领会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思考其思想学说对立德树人、修身养性的现实意义。
    3.感受先秦诸子或雍容或犀利或雄奇或朴拙的论说风格,理解各家的论说方法,体会其妙处。
    4.学会准确审题,发散思考,提炼观点,确定作文立意,撰写文章。
    [单元寄语]
    先秦思想的价值
    先秦诸子之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源头,其中尤以儒家、道家、法家、墨家思想对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知识分子的影响更大,在某种意义上,它们为中国社会结构提供了思想基础,同时,也为传统知识分子人格与生存方式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对诸子百家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对中国传统社会和思想的把握。
    在社会理想方面,儒家认为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与现代社会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墨家提倡节用、兼爱,国家提倡的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政策也同样体现了墨家的思想;法家的主旨是以法为本、以法为教,社会主义中国提出构建法治社会,依法治国,这些都体现着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
    在人与社会,即个人与群体关系方面,儒家提倡入世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道家提倡无为观,注重追求个人精神自由;墨家强调对社会的义务,提倡兼爱,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无不体现着他们的思想。通过个体价值的实现,将个人与社会、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建设个人道德准则,以个体价值的实现推动社会稳步向前。
    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更是深刻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和为贵”,“和”具有最高的价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们在与人相处时相互忍让,保持克制,与人为善,推己及人。这些思想已经深刻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基因里,时时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诸子百家的思想已经深入到中华民族的骨血里,现代社会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时都充分运用了他们的思想。先秦诸子的文化精神深刻影响中国社会发展并对其发展模式起决定性作用。

    第5课篇目(一)__《论语》十二章
    课文导入
    素养任务
      孔子的一生都在追寻,追寻那个可以理解他主张的君主,他就像一个推销员,在推销早已过时的产品。然而,他依然努力前行,就像一个蜡烛,试图用他那微弱的“仁”“爱”之光来照亮这个黑暗的世界;就像一艘航船,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扬帆远航!
    1.了解儒家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4.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培养把所学知识、道理付诸实践的意识。


    [资讯概览]
    一、作者介绍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以“仁”的学说、“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来教育学生。被后人尊称为“圣人”。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被尊为“亚圣”。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灵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二、典型事迹
    孔子相师
    《史记》记载,一日孔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
    那孩子回答:“人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因为自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
    孔子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项橐。”孔子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连串问题来为难项橐,但是都被项橐巧妙地化解了。
    孔子觉得这孩子知识渊博,连自己也辩不过他,只得长叹一声,俯下身子和蔼地对项橐说:“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回头对弟子们讲:“三人行必有我师,要不耻下问。”
    三、孔子思想
    1.道德学说
    孔子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他创立了以性善论为基础,以立人极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整思想体系。
    2.政治学说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3.经济学说
    孔子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4.教育思想
    孔子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
    [情境活动]
    有人说,孔子不但是中国古代的圣人,而且是穿越时空的英雄。请你根据对孔子的了解,以“孔子是英雄”为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精彩文字,谈谈你对这位“英雄”的看法。
    答:                                    
                                        
                                        
                                        
                                        
    参考答案:
    孔子是英雄
    孔子,你虽为一介布衣,却成就了一段亘古未有的人生传奇,使得儒家经典流传千年。你是我心中真正的英雄!
    “英雄”这两个字不仅仅是指在战场上战死或是为国牺牲一切的人。“英雄”真正的定义应是推动历史进程的人。孔子,你无愧于“英雄”这两个字!你推崇的仁爱仁义的思想,以仁爱化解万物的力量使中国度过了多少苦难,走过了多少沧桑,锤炼出了多少流传至今的中华美德与道德准则。在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创文明城市,做礼貌市民”,不仍是你仁爱礼义主张催生的精神文明的亮丽之花吗?

    [资讯概览]
    一、背景介绍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面对这样的乱世,知识分子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他们各持己见各有其侧重点,于是形成了不同的学说流派。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还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的流派。这些流派之间思想交流碰撞,展开了激动人心的“百家争鸣”局面。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学术流派之一。
    二、时代大事
    1.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形成了以儒家、墨家、道家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至战国时期,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2.周游列国
    公元前497年,孔子因与“三桓”长期以来的矛盾,被迫离开鲁国,带领学生到其他国家谋求生路。史称“周游列国”。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叶国等国家。孔子周游列国前后共14年,主要从事讲学、著述、做官、定《春秋》、赞《易》等。
    [情境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崇尚武力的时代,各诸侯相互征伐,逐鹿天下。孔子以仁爱治天下的主张很难在诸侯国那里得到很好地推行。孔子对此也心知肚明,但他仍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结果,周游列国14年,终以失败而告终。对于孔子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你是怎样看待的?
    答:                                    
                                        
                                        
                                        
                                        
                                        
    参考答案:“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处事态度在任何社会都是应该秉承的。孔子所处的年代,政治不清明,天下无道,举世皆浊,隐者隐遁山林与鸟兽同居。但孔子却认为人与鸟兽不同,即使世事艰难,也应挺身而出,扭转大局,只要是有利于人民、合乎义理的,没有不尽力为之奋斗的。当今社会,政治清明,时局稳定,但也存在一些不良社会现象,我们应始终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精神,参与变革,慨然担当起社会的责任。

    一、文学常识
    《论语》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论语》各章独立成篇,其排列次序在内容上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大致的归类,每一章只有三言两语,简单明了,接近口语,后人称这种简短的形式为语录体。
    二、文化常识
    1.“六经”
    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事业,修《诗》《书》《礼》《乐》,序《易》,撰《春秋》。后人将这六部古籍合称为“六经”。
    2.《春秋》及“春秋三传”
    《春秋》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据传是由孔子修订而成。它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由于《春秋》只是提纲式史书,极为简练,后来就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作品,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被称为“春秋三传”的《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

    [文白对译]





    [文言积累]
    一、重点字音(请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1.文质彬彬(bīn)    2.弘毅(hóng)
    3.自省(xǐng) 4.譬如(pì)
    5.一篑(kuì) 6.迩之事父(ěr)
    二、通假字(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可谓好学也已     “已”同“矣”,句末语气词,不译
    2.知者不惑 “知”同“智”,聪明

    如何辨析通假字
    含义
    “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通假字大致有通用字、假借字、古今字三类。

    通用字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知”就是“智”的意思,“知”和“智”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用的,“知”同“智”。
    假借字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中的“蚤”,本义是“跳蚤”,因为它和“早晨”的“早”读音相同,被借用了“早”的意义。“早”是本字,是“蚤”的假借义;“蚤”是“早”的假借字,“蚤”同“早”。
    古今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中的“受”是古字,“授”是今字,古今字在意义上一般是有联系的,通假字在意义上一般是没有联系的,为了方便起见,课文中对于通假字和古今字,都用“同”表示。
    由于通假字的构成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对它的辨析和判断,也是有一定技巧的。
    字义分析法
    通假字与被通假字(本字)在字义上一般没有关系。如果用A来解释,A的词义与句子的意思有矛盾,而换成本字B来解释就通顺,那么可以考虑“A”同“B”。如《过秦论》“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中“景”如果理解成“景物”“景色”等,句子意思都不通顺,那么,可以考虑“景”可能是通假字。“景”同“影”。
    字音分析法
    同音、近音通假的情况比较多,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中“反”同“返”,读音相同。再如“河曲智叟亡以应”中“亡”同“无”,属于近音通假。再有就是变音通假,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中“被”同“披”就属于变音通假。从字音角度分析,可以迅速辨别通假字。
    字形分析法
    有的通假字与本字有着共同的声符,或是本字的声符,或是通假字的声符。如《马说》“食之不能尽其材”中的“材”同“才”,本字“才”是通假字“材”的声符。
    三、古今异义(请解释下列古今异义中的古义)
    1.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古义: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
    今义:形容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
    2.小子何莫学夫《诗》
    古义: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今义:年幼的人。
    四、词类活用(根据提示解释词义)
    (一)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1)朝闻道,夕死可矣       朝、夕:在早上,在晚上
    (2)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内:在内心
    2.名词作动词
    请事斯语矣 事:从事,实践
    (二)动词活用
    朝闻道,夕死可矣 死:为……而死
    (三)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见贤思齐焉 贤:贤能的人
    2.形容词作动词
    就有道而正焉 正:匡正
    五、重点实虚词(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喻
    (1)君子喻于义 知晓,明白
    (2)故作书以喻意(《淮南子》) 告诉,使人知道
    2.质
    (1)质胜文则野 朴实,质朴
    (2)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质地,底子
    (3)黯数质责汤于上前(《史记·汲郑列传》)
    质问,问
    (4)燕太子丹质于秦(《战国策》) 作人质
    3.文
    (1)文胜质则史 华美,文采
    (2)蝮蛇多文(《论衡·言毒》) 线条交错的图形,花纹。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纹”
    (3)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论语·子罕》)
    文化,包括礼乐典章制度
    (4)为情而造文(《文心雕龙》) 文章
    (5)文过饰非(《史通》) 文饰,掩饰
    4.事
    (1)敏于事而慎于言 事情
    (2)天下当无事则已(《书洛阳名园记后》)
    事故,变故
    (3)龙蟠事躬耕(《邺中赠王大》) 从事,做
    (4)寡人不佞,不能事父兄(《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侍奉
    5.而
    (1)就有道而正焉 连词,表顺承
    (2)人而不仁,如礼何 连词,表假设
    (3)任重而道远 连词,表并列
    (4)而由人乎哉 连词,表转折
    6.其
    (1)其“恕”乎 副词,大概
    (2)请问其目 代词,它的
    六、文言句式(请根据提示翻译下面的句子)
    1.判断句
    (1)可谓好学也已。(“谓”可以译成“是”)
    译文:这就算得上是好学了。
    (2)克己复礼为仁。(“为”表判断,译为“是”)
    译文:克制自己的私欲归复到礼就是仁。
    (3)止,吾止也。(“也”表判断)
    译文:然而停止了,那是我自己停下来的。
    (4)进,吾往也。(“也”表判断)
    译文:继续堆下去,那是我自己在往前努力。
    2.宾语前置句
    仁以为己任。(“以”的宾语“仁”前置)
    译文:把实现仁道作为自己的责任。
    3.固定句式
    人而不仁,如礼(乐)何?(“如……何”“奈……何”等,怎么办、怎样对待)
    译文: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样对待礼(音乐)呢?
    七、典型名句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朝闻道,夕死可矣。
    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NO.1文本初读]
    阅读课文,填写框图空缺处,整体感知文意。(可用原文语句填空)

    答:                                    
    参考答案:①朝闻夕死 ②见贤思齐 ③克己复礼
    [NO.2文本精读]
    任务驱动一 文段理解和分析
    (一)阅读《〈论语〉十二章》中的第一至四章,完成以下问题。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敏于事而慎于言   敏:敏捷
    B.君子喻于义 喻:知晓,明白
    C.人而不仁 而:如果
    D.就有道而正焉 正:匡正
    解析:选A 敏:勤勉。
    2.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君子要善于抵制物欲,就要完全把精力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
    B.在第二章中,孔子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对待礼、乐的问题。
    C.“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的内涵表明了孔子的道德价值观。
    D.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价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晓以大义,而品质低劣者只能动之以利害。
    解析:选A “就要完全”表述绝对,应为“要尽可能地”。
    3.结合第二章,谈谈我们怎样理解“礼”“乐”和“仁”的关系。
    答:                                    
                                        
                                        
    参考答案: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
    4.如何理解“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
    答:                                    
                                        
                                        
    参考答案:“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事理”,而是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
    (二)阅读《〈论语〉十二章》中的第五至八章,完成以下问题。
    5.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胜质则史      文:文章
    B.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毅:志向远大,意志坚强
    C.质胜文则野 野:粗野,鄙俗
    D.未成一篑 篑:盛土的竹筐
    解析:选A 文:华美,文采。
    6.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要严格要求自己,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
    B.“文质彬彬”就是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C.“士不可以不弘毅”中的“士”指的就是一般的读书人,是以实现仁为己任、死而后已的人,推而广之,是有抱负、有作为的人,故其任重而道远。
    D.孔子认为进退成败都在自己,不要把进退成败的原因归于外因,而要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解析:选C “士不可以不弘毅”中的“士”不是指一般的读书人。
    7.第五章在如何对待交友方面对我们有何启示?
    答:                                    
                                        
                                        
                                        
    参考答案:此章可作为交朋友的圭臬,朋友有贤与不贤之分,但都为我们交友处世打开了一扇窗,而“思齐”与“内自省”,就是自我不断进步的动力。
    8.结合第八章内容,谈谈认识“积累”与“坚持”的重要性。
    答:                                    
                                        
                                        
                                        
                                        
    参考答案:做成任何一件大事,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不管是学习、修养,还是追求成功,除了有明确的目标以外,还要懂得坚持。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积土成山,最终取得成功。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三)阅读《〈论语〉十二章》中的第九至十二章,完成以下问题。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归仁焉 归:称赞,称许
    B.请问其目 目:条目,细则
    C.请事斯语矣 事:实践,从事
    D.可以群,可以怨 怨:怨恨
    解析:选D 怨:指讽刺时政。
    10.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智”“勇”是孔子所推崇的善的道德品质,这些都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孔子这么说,一则自勉,二则勉人。
    B.要在生活中行“仁”,按孔子的说法,就要克己复礼,加强自我约束。也就是说,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净化自己的心灵,约束自己的行为。
    C.孔子说,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该观点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封建制度。
    D.第十二章孔子谈了诗歌的教化作用,就是希望通过文学作品来涵养人的心灵,提高人的修养。
    解析:选C “出发点是维护封建制度”错,应为“出发点是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11.结合《论语》以及自己的理解,你认为“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原因是什么?
    答:                                    
                                        
                                        
                                        
    参考答案:智慧者不迷惑,是因为智慧者明于事理,洞达因果,所以才能够不迷惑;仁者不忧虑,是因为仁者乐天知命,内省不疚,所以才能无忧无虑;勇毅者不畏惧,是因为勇毅者折冲御侮,一往直前,所以才能够不畏不惧。
    12.结合第十一章,谈谈怎样认识孔子的“忠恕之道”。
    答:                                    
                                        
                                        
                                        
                                        
    参考答案:“忠恕之道”可以说是孔子所创,对后代影响很大。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准则,这也是儒家伦理的一个特色。宽厚待人,可以消除别人对自己的怨恨,缓和人际关系,从而也得到他人的尊重与信任。
    13.怎样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答:                                    
                                        
                                        
                                        
    参考答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那么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这句话表明了孔子“仁”的主张,反映了孔子“仁”的学说的一个方面,也是谈思想品德修养,强调“修己”。
    任务驱动二 综合理解和分析
    (四)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以下问题。
    14.孔子在这里谈到的关于“仁”的学说蕴含着哪些值得现代人弘扬的思想精华?
    答:                                    
                                        
                                        
                                        
    参考答案: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精神在现代仍具有重要意义。这句话揭示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对待他人。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还应关注他人的存在。②“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对现代人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人是社会性动物,必须考虑他人的存在、社群的秩序,也必须对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加以规范。孔子宣扬的“礼”中蕴含的严于律己的基本精神在今天仍值得我们继承、发扬。
    15.结合本课所选章节,谈谈孔子的义利观。
    答:                                    
                                        
                                        
                                        
    参考答案:义利问题是中国古代道德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对国家的政治、经济、伦理及社会风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孔子提出了“重义轻利”(或者说“先义后利”)的主张。孔子认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不应是君子的最高追求,道义的实行比谋取富贵更加重要,因而君子行事应以“义”而非“利”为标准,即“君子喻于义”。在物质利益面前,孔子保持了超然、独立、高尚的人格,保持了精神的旷达与完满。
    16.(素养提升)“克己复礼”在我们日常交往中有哪些指导意义?
    答:                                    
                                        
                                        
                                        
    参考答案:克己复礼,自我约束,不仅表现在大事情上,在小事上也是同样。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或争端,但总不能粗暴地用武力处理问题。那样的话,纵然得到发泄,却无法解决问题,还会让别人质疑你的修养。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学会约束自己,冷静面对不如意。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互相谦让,互相尊重,讲究礼仪,从而激发出人性的光辉。从“礼”出发,就能至“仁”。
    [NO.3思维拓展]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材料二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材料三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
    三则材料都谈了《诗经》这部不朽著作。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诗经》的作用的理解。
    答:                                    
                                        
                                        
                                        
    参考答案:《诗经》的功能很多,可以兴发感情、提高观察力、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讽刺时政;可以运用《诗经》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服侍君上;也可以借助《诗经》认识鸟兽草木。学《诗经》可以预知未来的事物的发展,应注重与道德修养和政治活动相结合,注重《诗经》的实用性。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孔子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经》呢?《诗经》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广交朋友,可以讽刺时政。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材料二
    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子贡,我可以开始同你谈论《诗经》了,告诉你过去的事便知道将来的事。”
    材料三
    孔子说:“把《诗经》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交涉;即使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类文赏读]

    学习儒家立身处世的规范性原则,体会儒家“仁”“礼”“义”的思想核心,阅读经典,修身养性,是成为谦谦君子的重要途径。  
    一、古诗文经典赏析
    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为政》)
    [译文] 孔子说:“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横木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杠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它靠什么行走呢?”
    [赏析] 和虽都是车子上一个很小的部件,却起着很大的作用,孔子以和来比喻“信”,说明“信”对一个人的影响和作用。车子没有、无法行走,做为一个人,不讲信誉,那也是不可以的。
    2.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
    [译文] 孔子的弟子子夏在鲁国做了官,有一天回来向孔子请教。孔子对他说:“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见眼前小利。如果只图快,结果反倒达不到目的;只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赏析] “欲速则不达”,贯穿着深刻的辩证思想,说明对立着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办任何事都不要急功近利,否则就无法达到高远的目的;不要贪求小利,否则就做不成大事。
    3.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译文] 孔子说:“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苛求别人。”
    [赏析] 君子遇事会依靠自己做出判断和选择,靠自己努力,结果也由自己承担;而小人则依赖别人,遇到问题也会怨天尤人。
    4.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
    [译文] 孔子说:“一味恭敬而不懂礼法就会烦劳、忧愁,过于谨慎而不懂礼法就会显得胆小怕事,只知道勇敢而不懂得礼法的人就会鲁莽惹祸,心直口快的人不懂得礼法就会伤害人。”
    [赏析] 恭敬、谨慎、勇敢、直率,如果不讲礼貌,不受礼约束,就会变得不文明,甚至不道德,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礼”具有约束的功能。
    二、思辨阅读
    君子之道
    君子还有第三个标准,就是“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就是说:君子是合群的,虽然他内心里庄重、庄严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里头却从来不争。同时,他也决不拉帮结派,谋取私利。
    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
    举个例子,许多人在一起,大家的观点肯定会不完全一样,当各自说出自己的观点时,一个真君子是会认真倾听的,他能够理解和尊重每一个人观点的合理性,同时又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这样就既保证了整体的和谐,又保留了不同的声音。我们常说要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每一个人的不同的声音和谐地融入大的集体的声音中。
    小人则刚好相反,他是“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生活中经常会看见这样的场面:大家讨论一件事情的时候,领导的话还没说完,马上就会有人跳出来说,对对对,领导说得真好,什么高屋建瓴、深谋远虑之类的溢美之词说了一大箩筐;可是到会后他转脸就会对别人说,哎,这个领导说的都是什么啊?我一点都不同意他的观点!
    关于君子和小人行事的不同,孔子还有一个表述,叫作“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周”就是能够团结照顾到很多人,他以道义为准则与人交往,所以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真君子不管他有多少朋友,他都会像空气里的氧气一样,让朋友们感觉到很欢欣,感觉受到照应。
    “比”这个字形,像两个人紧挨着站在一起,意思是说,小人喜欢结成小圈子,他不会融入大集体。
    比如说开一个Party,一个君子会让这里面远近亲疏所有人都觉得很舒服;但是小人呢,他会和他最要好的人躲到一个角落去嘀嘀咕咕,好像他们两个人好得不得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还是因为君子和小人的道德境界不同。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小人之所以喜欢互相勾结,是因为他的心里有鬼,想通过这种勾结谋取私利和维护既得利益。所谓“结党营私”,正是这个意思。而君子则胸怀坦荡,因为他坦然无私,所以能够平和,能够以善意跟所有人走到一起。
    中国一直以和谐为美,而真正的和谐是什么?就是在坚持不同声音、不同观点的前提下,对于他人的一种宽容,一种融入。其实这就是君子之道。
    因为君子和小人有着许多不同,因而同君子相处和同小人相处,情形会很不一样。
    孔夫子说:“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
    《论语》的叙事方式特别容易懂,就是因为它老把君子和小人放在一起比较。
    说,同“悦”,高兴。一个君子你很容易与他相处,但是你又难以取悦他。假如你想以不正当的手段取悦他,他反而会不高兴。绝不会说你给他一个小恩小惠,他就给你大开绿灯、大开后门。等到他真正用你的时候,他会根据你的才干,给你安排一个合适的位子。这就叫“器之”。
    小人的特点是你很容易取悦他,但是你很难与他相处。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比如说你给他施一点小恩小惠,帮他一个小忙,甚至你请他喝一顿酒,这个人就会很高兴了。即便你取悦他的方式是不合乎道义的,是不正当的,他也还是会很高兴。但这样的人又是很不容易共事的。你千万不要以为取得了他一时的欢心,他以后就会非常忠诚地一路给你开绿灯,虽然你费了很多力气,花了很多钱财,打通了关节,但等到他真要用人的时候,他不会根据你的才干给你安排工作。而是求全责备,觉得你这儿也不够格,那儿也不达标,你以前所做的一切都算白费。他会想法刁难你,让你觉得很尴尬。所以这样的人你很难与他相处。
    这就是小人和君子的区别。
    《论语》中为我们描述的君子,除了要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说话和做事的标准。
    一个君子的言行,应该是怎样的呢?
    一个君子不会把自己要做的事、要达到的目标先说出来;而往往是等把事都做完了,目标达到了,才淡淡地说出来。这叫“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
    孔子十分讨厌那些夸夸其谈的人,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他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表面上可能是木讷的,少言寡语,但他的内心无比坚定、刚毅。

    君子和小人的区别表现在诸多方面,但在为人做事上“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是其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你认为在当代社会中,怎样才能做一个这样的君子?
    答:                                    
                                        
                                        
                                        
    参考答案:我认为做一个当代的君子应该对人对事态度庄重,做事谨慎,内心有正义、公平的主张而又不与别人争强斗胜,而是充满善意、坚持原则、团结他人,以平等心对待所有的人,不谀上欺下,不畏强凌弱,不结党营私、拉帮结派,不搞小团体主义。以公心示天下,以善心待他人,以忠心效家国,洁身自好,积极做好自己的工作,为构建和谐文明、公平正义的社会生活和工作环境而努力。

    相关学案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学案设计,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新课,导学基础知识,总体感知,导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4.1《论语》十二章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篇目一论语十二章学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