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第2课时)教案-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第2课时)教案-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01
    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第2课时)教案-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02
    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第2课时)教案-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综合探究二 从地球仪上看世界综合与测试第2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综合探究二 从地球仪上看世界综合与测试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7页。

       题:   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地球上低、中、高纬度的划分,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特点和确定事物的方向。利用经纬网分析中国的地理位置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堂中共同观察、相互交流,体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会恰当地展示自己,关爱他人,与人合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特点确定事物的方向。利用经纬网分析中国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特点确定事物的方向。

    教学方法

    展示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课前准备

    1.地球仪、世界地形图。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新课

    出示地球仪:引导学生复习回顾经线、纬线和经度、纬度等有关知识,然后提问:利用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可以确定世界上任何地点的地理位置。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

    有一渔轮在海洋里遇难,他们向我们发出了救援信息,说是在经度30°纬度45°的地方出事,我们凭借此信息能及时有效地给予救助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出事的地点没有交代清楚,这样的地方会有4个。

    A1(东经30°北纬45°)

    A2(东经30°南纬45°)

    A3(西经30°北纬45°)

    A4(西经30°南纬45°)

    提示:在确定地理位置时要讲清东经西经、南纬北纬,这样才能准确确定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

    练一练:在经纬网上找到相应的地点

    读出经纬网上红点的经纬度

    找一找:台州市的经纬度

    2、利用经纬网地图确定事物的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练一练:(见右图)

     

    3、利用经纬网分析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见图1)

    4、地球上低、中、高纬度的划分(见图2)

     

     

     

     

     

     

     

    (见图1)                (见图2)                  (见图3)

    5、地球上五带的划分(见图3)

    北寒带

    66.5 °N 90 °N

    北温带

    23.5 °N 66.5 °N

    热带

    23.5 °N 23.5 °S

    南温带

    23.5 °S 66.5 °S

    南寒带

    66.5 °S 90 °S

    根据所学的低、中、高纬度以及五带的划分,请描述下列四个城市的位置。

    北京( 40ON 、116OE   中纬度、温带 

    宁波( 29ON 、121OE   低纬度、温带 

    香港( 22ON 、114OE   低纬度、热带 

    6、利用经纬网分析中国的地理位置

    按照低中高纬划分,中国的纬度位置怎样?

    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少数地区位于低纬度。

    按照温度带划分,中国位于哪一温度带?

    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所以总是由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当我们已是早上了,美国却还是夜晚。因此,在不同的地方形成了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

    7、利用经纬网分析中国的地理位置

    看看中国大约跨越多少经度。根据经度相差15°,时间即相差1小时计算,中国最东端和最西端相差几个小时?

    135°-73°=62°≈60°

    东西大约跨越60º

    60÷15=4 (小时)

    大约相差4小时。

    教师提示:

    1.竖的是经线(半圆) ,横的是纬线(圆) 。

    2.判断经纬度:

    度数向北增加是北纬N,向南增加是南纬S。

    度数向东增加是东经E,向西增加是西经W。3.判断半球位置:

    赤道是南、北半球分界线   0o~90oN北半球

    0o~90oS南半球

    20oW,160oE这两条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

    0o~20oW,   0o~160oE 东半球

    20o~180oW,  160oE~180o 西半球

    找一找:(见右下图规律)

    练一练:(见右图)

    本课小结:

    归纳课本P54-55,说说地球仪的作用?

    ①地球仪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工具

    ②从地球仪上看世界,可以了解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山脉和河流、国家和地区的分布状况

    ③利用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可以确定世界上任何地点的位置

    ④利用经纬网,还可以分析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特点

    确定位置、方向

    (怎么用)

    使用地球仪

     

    划分纬度带、温度带

    当堂检测:

    1、某地北侧是中纬度,南侧是低纬度,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该地地理位置是(   

    A、北纬30º、东经160º               B、南纬30º、东经160º

    C、北纬30º、西经20º                D、南纬30º、西经20º

    2、有一艘轮船航行到这样一个地方,它的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南侧是南半球,北侧是北半球,问这个地点是(  

    A、东经20°赤道                B、西经20° 赤道

    C、东经160° 赤道              D、西经160° 赤道

    3、右图为地球仪局部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丁在乙的东北方           B、甲在乙的西南方

    C、丙在乙的西南方           D、丁在丙的东北方

    4、读图,回答问题:

    (1)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是        

    (2)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3)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5、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图中ABC三地的地理位置。

    A地纬度___________、经度____________

    B地纬度___________、经度____________

    C地纬度___________、经度____________

    (2)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____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_地,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___地。

    (3)A地位于C地的__________方向。

     

    布置作业

    课题探究:地球是椭球体

    完成作业本和图册相应练习;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人教版 (人文地理)上册第一框 观察地球仪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人文地理)上册第一框 观察地球仪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球仪,使用地球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5课 干旱的宝地第2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5课 干旱的宝地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农业小国——缺水少耕地,农业大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3课 傍水而居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3课 傍水而居第2课时教案,共5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第2课时)教案-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