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7.《呐喊》自序_教案3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7.《呐喊》自序_教案301
    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7.《呐喊》自序_教案302
    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7.《呐喊》自序_教案30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一第三单元 往事悠悠7 《呐喊》自序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一第三单元 往事悠悠7 《呐喊》自序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概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概述】
    《呐喊》是鲁迅先生1918年到1922年短篇小说的结集,也是他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自序》则是鲁迅先生为这部短篇小说集写的一篇序文。文中作者概述了自己心路的历程,同时对游荡在当时背景下的自我灵魂进行了深人的剖析,说明了写作《呐喊》的缘由及意图。
    叙述过去的事情,有些文章往往失之零散,而鲁迅先生则从为父病四处忙写起,依时间顺序有条不紊地叙述了在南京求新知,开眼界;在仙台攻医学,欲救民;在东京搞文艺,唤民众;在北京抄古碑,泄忧闷,应索稿,挥战笔的生活经历。从关注身体的病痛到关注精神的病痛,展示他思想发展的进程。文笔朴素、简括、沉郁,给读者以强大的感召力。
    鲁迅先生对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深刻、清醒的认识,因此对自我灵魂的剖析十分透彻,再加之鲁迅先生的作品,语言精辟,与现代汉语有一定的距离,阅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如何引导学生读懂这篇序言,深刻感悟作者忧愤深广的思想是本课教学的关键问题。鉴于此。我们把“在反复阅读中了解鲁迅先生的自身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作为教学的重点,把“捕捉《<呐喊>自序》的'道',即贯穿鲁迅先生思想脉络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教学的难点。采用研读教学法,指导学生借助相关资料反复阅读、理解课文,变学生被动地听讲为学生主动地参与、研究。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和把握“序言”这种文体。
    2.理解和掌握“寂寞、川资、格致、不名一钱、慰藉、侥幸、悬揣”等词语。
    二、能力目标
    1.了解和概括鲁迅先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2.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三、德育目标
    学习鲁迅先生严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
    在反复阅读中了解鲁迅先生自身经历与思想发展的历程。
    【教学难点】
    捕捉《〈呐喊〉自序》的“道”,即贯穿鲁迅先生思想脉络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1.研读教学法。“研读”指研究性阅读。具体地说就是指导学生借助相关资料反复阅读和理解课文,变学生被动地听讲为学生主动地参与、研究。
    2.提问、讨论和点拨相结合。为了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鼓励学生质疑、讨论、发表看法,教师在疑难处给予点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1.回忆初中阶段学过的鲁迅先生的文章,尤其是小说,进一步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及思想发展。
    2.本文叙述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与《呐喊》的写作有什么关系?
    3.认真阅读课文,将难懂的语句画出来。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1. 自题小像
    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这首诗写于1903年。鲁迅先生在矿路学堂毕业后,考取官费留学,于1902年东渡日本,日本留学期间,他积极参加反清爱国运动,并毅然剪掉象征清朝统治的辫子,并在断发照片上留下了这首明志诗,“风雨如磐暗故园,我以我血荐轩辕”,从诗中可看到二十一岁的他便有以身许国的志向。忧国忧民、救国救民的思想精神贯穿鲁迅先生的一生,无论是苦闷彷徨时,还是战斗呐喊时。今天,我们就学习鲁迅先生的《〈呐喊〉自序》一文。
    2.中国现代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作品,在初中阶段我们已学过不少篇目,同学们回忆一下,小说作品有哪些?(学生回答:《故乡》《社戏》《孔乙己》)这些小说选自哪一部小说集?(学生回答:《呐喊》)回答得非常正确。《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1922年12月,鲁迅先生为自己的这个集写了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呐喊〉自序》一文。
    二、了解“序”这种文体
    序言,简称序,是写在著作正文前的文章。“序”这种文体,分为两种形式,一种叫自序,一种叫代序。自序是作者在自己著作正文前写的文章,一般说明自己书写的宗旨和经过;代序是代为别人的著作写序言。多介绍作者或评论书的内容,也可把与本书相关的文章放在书前来代替序言。序言内容广泛,形式自由,感情色彩较浓厚。
    三、学生借助相关资料,对《〈呐喊〉自序》进行研究性阅读(把本课时余下的时间全部交给学生,可分组抽取相应课题有针对性进行,充分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
    1.应重点解决的问题(供学生参考,可用多媒体显示):
    (1)了解和概括鲁迅先生生活和思想发展的历程。
    (2)能够较完整地概括出鲁迅先生创作小说并结集命名为《呐喊》的来由。
    (3)鲁迅先生陷入无边寂寞的原因何在?如何理解这种寂寞?
    (4)体味《〈呐喊〉自序》一文精妙的结构布局。
    2.将打印好的相关资料发放给学生,供其参考。
    (1)鲁迅先生诗五首
    别诸弟
    (1900年)
    还家未久又离家,日暮新愁分外加。
    夹道万株杨柳树,望中都化断肠花①。
    注:断肠花:《广群芳谱》卷三十六秋海棠,引《采兰杂志》:“昔有妇人怀人不见,恒洒泪于北墙之下。后洒处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妇面,其叶正绿反红,秋开,名曰断肠花,即今秋海棠也。”
    自题小像
    (1903年)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①,我以我血荐轩辕。
    注:寒星:宋玉《九辩》:“愿寄言夫流星兮”。荃不察:屈原《离骚》:“荃不察余之衷情兮”。
    自嘲
    (1932年)
    远交华盖欲何求①?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②。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③。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注:①鲁迅《华盖集·题记》:“这运(指华盖运),在和尚是好运:顶有华盖,自然是成佛作祖之兆,但俗人可不行,华盖在上,就要给罩住了,只好碰钉子。”
    ②《吴子·治兵》:“如坐漏船之中。”《晋书·华卓传》,华卓说:“得洒满数百斛船……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③《左传》哀公六年:“鲍子曰:‘汝忘君(齐景公)之为儒子牛而折其齿乎?'”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引钱李重作的柱帖:“酒酣或化庄生蝶,饭饱甘为儒子牛。”
    题《呐喊》
    (1933年)
    弄文罹文网,抗世违世情。
    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声。
    题《彷徨》
    (1933年)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2)与《〈呐喊〉自序》一文相关的资料。
    ①鲁迅出生时,他家已由“购地建屋,设肆营商,广置良田”的“大户”,变成一个只有四五十亩水田的“小康”之家。(据观鱼《回忆鲁迅房族和社会环境35年间(1902-1936)的演变》)十六岁时,父亲去世。在父亲去世前几个月,那一个向来周家诊治的“名医”,于病情“危急时候,便荐一个生手自代,和自己完全脱了干系。”这个“生手”也是“本城的名医”,他的诊金同样昂贵,开的药方上“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个“名医”后见用药无效,竟推说鲁迅的父亲也许在“前世”有什么“冤愆”。最后一次,家里花了“大洋十元”的“特拨”费请他来时,他却“仍旧泰然地开了一张方”,但在当天鲁迅的父亲就去世了。(据《朝花夕拾·父亲的病》)由此鲁迅看透了这类“名医”只不过是“骗子”。
    ②父亲去世后,鲁迅遭到了本家长辈的欺压和侮辱。有一次族人会商事情,议事内容有损于一房的利益,鲁迅说要请示祖父,当时一个叔祖就声色俱厉地逼他画押,鲁迅非常气愤,终未签字(据周遐寿《鲁迅的故家》)。又有一次,叔祖母衍太太知道鲁迅手头拮据,就挑唆他搜寻家里的首饰拿出来变卖,鲁迅觉得她不正派,就不再和她来往;而他竟放出“流言”,污蔑鲁迅已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使他“觉得有如掉在冷水里”。(据《朝花夕拾·琐记》)这类事对鲁迅刺激很深,使他看透了上流社会的腐朽和堕落。
    ③鲁迅在南京求学期间,一方面对西方的新知识、新思想感到“非常新鲜”,另一方面对封建专制的腐败和洋务的“乌烟瘴气”很反感。到毕业时,不配做半个水兵,亦不能下洞挖矿,“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朝花夕拾·琐记》)
    ④鲁迅到日本后,与许寿裳结为至交,时常相聚。“有一天,谈到历史上中国人的生命太不值钱,尤其是做异族奴隶的时候,我们相对凄然。从此以后,我们就更加接近,见面时每每谈中国民族性的缺点。因为身在异国,刺激多端……我们又常常谈着三个相联的问题:(一)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二)中国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当时觉得对于祖国“惟一的救济方法是革命”(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鲁迅在弘文学院江南班第一个剪掉辫子,拍“断发小照”后又作旧体诗《自题小像》。诗云:“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如许寿裳分析:“首句说留学外邦所受刺激之深,次写遥望故国风雨飘摇之状,三述同胞未醒,不胜寂寞之感,末了直抒怀抱,是一句毕生实践的格言。”(《我所认识的鲁迅》)这首诗是革命的誓辞,充分表现了鲁迅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献身的宏愿。在此前后,鲁迅与厉绥之等同学常在路上遭某些日本人的讥笑和辱骂,鲁迅非常愤怒,有一次竟跟这些家伙“冲突起来”。他对厉绥之说:“这种辱骂,倒可以编在我们的民族歌曲里,鞭策我们发愤图强。”(见厉绥之《五十年前的学友--鲁迅先生》)。1904年6月,鲁迅不顾清政府指定入东京帝大工科所属采矿冶金科深造的规定,也无视当时清朝驻日公使和留学生监督的不满,毅然决定学医。关于学医的动机,他后来追述道:“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的维新有很大的助力。”(《集外集·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那时他还劝同学厉绥之也学医,说:“做医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劳苦同胞治病出力。清政府以民脂民膏给我们出国留学,我们应报答劳苦大众。”(厉绥之《五十年前的学友--鲁迅先生》)。
    ⑤鲁迅学医很刻苦,曾解剖过二十几具尸体。(据肖红《回忆鲁迅先生》)通过解剖,他了解了“胎儿在母体中的如何巧妙,矿工的炭肺如何墨黑,两亲花柳病的贻害于小儿如何残酷”,以及悟到缠足后的女子“已断筋骨没有法子可想”,更激起了他对残酷摧残中国妇女的封建势力的无比痛恨(据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后因“电影事件”和“漏题风波”,鲁迅放弃了学医,觉得中国“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鲁迅自传〉手稿》),于是便决心从事文艺运动,“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⑥鲁迅开始创作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他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此文一九三三年作--引者),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人生。我深恶先前的称小说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的艺术”看做不过是“消闲”的新式的别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⑦由于十月革命曙光的照耀,使得经历了长期寂寞痛苦和探索的鲁迅,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文化运动中,看到了摧毁中国这个封建“铁屋子”的希望,于是开始了他的创作活动。他后来把自己这些作品称之为“遵命文学”,并且说“不过我所尊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意尊奉的命令,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可见鲁迅从开始创作,他的自觉地使文艺为政治服务,为人民革命服务的目的就是十分明确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和把握“序言”这种文体。
    2.理解和掌握“寂寞、川资、格致、不名一钱、慰藉、侥幸、悬揣”等词语。
    能力目标
    1.了解和概括鲁迅先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2.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德育目标
    学习鲁迅先生严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
    在反复阅读中了解鲁迅先生自身经历与思想发展的历程。
    【教学难点】
    捕捉《〈呐喊〉自序》的“道”,即贯穿鲁迅先生思想脉络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检查回顾
    1.《呐喊》共收集鲁迅先生在年间写的十四篇小说。《 》、《 》、《 》是同学们在初中阶段学过的。
    2.序言,简称 ,是写在的文章。序言有 和 。
    两种,一般说明自己写书的宗旨和经过的为 ;介绍作者或评论书的内容的为 。
    3.以抽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寂寞、川资、格致、不名一钱、慰藉、侥幸、悬揣”等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附答案:1.一九一八至一九二二一件小事故乡社戏
    2.序著作正文前的文章自序他序自序他序
    3.略
    二、学生展示研读成果
    上一课时与自习时间同学们借助相关资料阅读和研究了课文,下面请各研究小组展示研究成果。
    (研究小组选出的代表登上讲台向全班同学汇报,教师可随机点拨)
    1.第一组,研究课题:鲁迅先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我们小组在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查阅了与鲁迅身世相关的文章,进一步了解了鲁迅,理解了鲁迅的“呐喊”。
    鲁迅先生1881年出生于浙江绍兴一大户人家,祖父周福清才华横溢,在朝廷任内阁中书。其父周伯宜是一个秀才,母亲鲁瑞出身于官宦之家,虽没有正式上过学,但通过自修,通晓古典文学,知识丰富,性格开朗,鲁迅的成长与他母亲的影响极有关系。以“鲁迅”为笔名,据考证与其母有关。鲁迅家庭衰落的直接原因是祖父周福清考场作弊。鲁迅的父亲周伯宜屡试不中,周福清想通过关系通融一下,却被告发打入死牢,周家变卖了家产,才换来周福清的一条命,周伯宜也被革掉了秀才,周家从此衰败。其父一蹶不振,1894年得重病,1897年亡故,这件事在鲁迅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时的鲁迅,再也不想在本地读书,走父辈之路了。他只带了八块钱到了南京,寄居在叔父家中。在叔父的激励下,1898年,他考入洋务派开办的“江南水师学堂”,但此学堂陈旧腐败,所以1899年,他又考入矿务铁路学堂。在此,他接触了物理、化学、数学、医学,接触到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思想和文化,尤其是进化论。这一切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并从家庭遭遇和封建教育思想中解脱了出来。而父病也为他道路的选择奠定了基础。1921年1月他从矿务学堂毕业,被公费派到日本留学。
    在日本,鲁迅先生怀着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到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和理科课程,并遇到孙中山和章太炎,接受了先进思想,并坚定了学医报国的决心。后他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并碰到藤野先生。但由于幻灯事件的刺激,鲁迅先生意识到以医报国思想的幼稚,决定弃医从文。
    这之后他从仙台来到东京,并投入到新文化运动的倡导活动之中,发表过许多论文,翻译过许多进步作品,非常崇拜雪莱、普希金、莱蒙托夫,这实际上标志着他已走上文学创作之路。但《新生》的流产,使他备感思想启蒙无望。
    回国后,辛亥革命的失败,中国的黑暗、混乱,使他处于苦闷、彷徨之中,他身居简出,以抄古碑为消遣,但却从未放弃过追求,《新青年》问世后,鲁迅先生毅然应索稿,作文呐喊。
    教师:第一小组的成果展示,令我非常欣慰,同学们不仅读懂了文章,而且有所扩展、延伸。《〈呐喊〉自序》一文也正是以鲁迅思想发展的历程为序说明著书缘由的。
    2.第二小组,研究课题:鲁迅先生创作小说并结集为《呐喊》的缘由。
    鲁迅先生在《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写到:“在中国,小说不算是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路上出世。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到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呐喊〉自序》一文也印证了此点。所以他创作小说始于“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更重要的是“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为其呐喊助阵,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
    教师:第二小组的同学分析得也非常透彻。鲁迅先生创作小说的目的非常明确:慰藉猛士,唤醒民众。
    板书:创作动机慰藉猛士
    唤醒民众
    3.第三小组,研究课题:鲁迅先生陷入无边寂寞的原因何在呢?如何理解这种寂寞?
    文章出现“寂寞”一词的地方达九处之多。鲁迅先生的这种“寂寞”之感是出现在弃医从文之后的。所以我们认为:作者年轻时梦想的相继破灭是他陷入无边寂寞的主要原因。鲁迅先生想通过学洋务救国,学医救国,搞文艺救国,而这些理想之梦一个一个破灭,使他陷入寂寞。因此这种寂寞并非真的无聊,更不是无事可做,而是一种“不特没有人来赞同,也还没有人来反对”的孤独,是爱国者报国无门的忧愁,是先行者曲高和寡的悲哀。正如他在《题〈彷徨〉》一诗中所写“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是金心异的来访使寂寞中的作者看到希望,于是振笔呐喊。
    教师:非常正确。这种寂寞是对黑暗统治的极度不满,是忧国忧民思想的具体体现。下面请第四组同学对文章精妙的结构布局作些分析。
    学生:鲁迅先生自始至终紧扣《呐喊》来由这一中心着笔。第1自然段以“梦”为文眼,统帅全篇,交待了结集《呐喊》的来由。接着将绍兴侍疾、南京求学、仙台学医、东京治文、北京蛰居等一系列生活经历按时间顺序叙述,最后表明创作动机。文章有条不紊,层次清晰,环环相扣。
    教师:好。第四组同学的分析也相当出色。我祝贺同学们圆满地完成了研究性阅读的任务。也希望大家学习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好好学习,报效祖国,面对21世纪,奋然前行。
    为了深刻透彻地理解文章,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将还有疑问的语句画出。
    三、质疑释难,探究提高
    学生提问:在东京,鲁迅为搞文艺从事了许多工作,文中为何主要叙述创办杂志《新生》一事呢?
    教师回答:《新生》的失败,给鲁迅以沉重的打击,鲁迅先生置身于毫无边际的荒原。这一经历不仅破灭了他的治文之梦,而且使他感到思想启蒙无望:“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同时鲁迅先生也作了深刻的自省,认识到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克服了思想不切合实际的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为他以后的战斗奠定了基础。
    学生提问:鲁迅先生为何“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又为何感到深深的“悲哀”和“寂寞”呢?
    教师回答:因为鲁迅先生感觉到社会和国民如同一潭死水,投入一块石子,也激不起半点涟漪,他为此感到深深的“悲哀”和“寂寞”。
    学生提问:鲁迅先生在北京有五、六年时间深居简出,闭门蛰居,为何只写了“钞古碑”一事呢?
    教师回答:这是因为与其他麻醉法相比,没有什么能比研究古代的造像和墓志等金石拓本更能使他“回到古代去”,更能“麻醉自己的灵魂”了。鲁迅先生以此种形式消磨时光使我们深深感到他内心的苦闷、寂寞。鲁迅先生此时的苦闷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所带来的时代的苦闷;鲁迅先生此时的寂寞,正是他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时期所作的艰苦思考和探索的体现。
    学生提问:对S会馆夏夜纳凉时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教师回答:我认为将鲁迅先生寂寞苦闷的心情衬托得更加强烈而浓重。这貌似的悠闲,使生命暗暗消去,是不得不如此的无可奈何之举。因此蛰居并非遁世,寂寞并非消极悲观,苦闷乃一时找不到出路。所以后来一旦有朋友索稿,鲁迅先生便“答应他也做文章了”。
    学生提问:“这样说来,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也就可想而知了”这句话有何深刻含义?
    教师回答:鲁迅先生写小说的目的就是为了慰藉猛士,唤醒民众,就是忧国忧民,救国救民,并非想把小说抬进“文苑”,因此他说“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也就可想而知了。”
    小结:通过上述探究,我们看到社会的黑暗和现实的冷酷使鲁迅先生一个又一个的“梦”破灭了,但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贯穿于“梦”中的那种不断追求真理、探求救国救民之路的精神。鲁迅先生“苦于不能全忘却”的就是此点。
    四、课堂小结
    我们用两个课时研究性地阅读了《〈呐喊〉自序》一文。了解了鲁迅先生的思想发展历程,领会了他写作《呐喊》的缘由。与此同时,我们也领略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掌握了自序的基本写法。同学们,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进一步走进鲁迅,读懂鲁迅,学习鲁迅。
    【作业布置】
    反复阅读课文
    【课外延伸】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秋夜
    鲁迅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是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眨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被别人打剩下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了,然后脱了当初满树都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压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鬼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着许多蛊惑的眼睛。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
    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周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半夜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落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五日
    注:当时鲁迅正处于思想情感和生活都充满着矛盾、苦闷、彷徨的时期,但他仍在不断地探索,不懈地战斗。
    1.首段画线部分运用的是什么手法?作品主体形象是“枣树”,试分析“枣树”的深刻寓意。(答案限50字内)
    2.分别简析作者对“小粉红花”和“小青虫(小飞虫)”的态度。(答案各限40字内)
    3.篇中“夜空”“繁霜”“月亮”“恶鸟”一组形象象征着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限40字内)
    4.下列对这篇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秋夜》写作者在秋天的夜晚的所见所感。作者对秋夜景色的描绘既是形神毕肖的,又带有浓厚的主观想象成分。
    B.象征手法贯穿全文,构成了一个整体,含蓄而又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C.作品通过具体细致的描写、淋漓尽致的议论和深沉独特的抒情,体现作者写作意图。
    D.篇中拟人手法的运用十分突出,一些原本没有生命的自然物,通过作者拟人手法,注入了情绪感受,而成为人化的自然。
    E.篇末表明作者认识到革命的艰巨性,也认清了革命的目标。
    参考答案:
    1.运用的是反复重叠手法。作品突出表现枣树伟岸不屈的孤独战斗者的形象,深刻地富含着作者“韧”的战斗精神。
    2.作者反对“小粉红花”一味沉浸在对明媚春光的畅想中而忘却了与凛秋、严冬的抗争作者赞赏小青虫(小飞虫)追求光明的精神,不赞成它“乱撞”而无谓牺牲
    3.象征着各种各样反动、腐朽、黑暗的势力。表达了作者对其憎恶、愤懑的思想感情。
    4.C E
    二、鲁迅先生创作小说,振笔呐喊的缘由在于对理想之梦的执著追求,你有过梦想吗?有过什么梦想呢?你会如何为梦的实现而奋斗?请以“我的梦”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相关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一7 《呐喊》自序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必修一7 《呐喊》自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一相信未来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一相信未来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思路,课时安排,背景简介,教学过程,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必修一第三单元 往事悠悠7 《呐喊》自序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必修一第三单元 往事悠悠7 《呐喊》自序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背景简介,教学目标,教学思路,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