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2.4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检测)-八年级数学上册 同步章节课时练习(人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12.4全等三角形(单元检测)(原卷版).doc
    • 解析
      12.4全等三角形(单元检测)(解析版).doc
    12.4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检测)-八年级数学上册  同步章节课时练习(人教版)01
    12.4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检测)-八年级数学上册  同步章节课时练习(人教版)02
    12.4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检测)-八年级数学上册  同步章节课时练习(人教版)03
    12.4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检测)-八年级数学上册  同步章节课时练习(人教版)01
    12.4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检测)-八年级数学上册  同步章节课时练习(人教版)02
    12.4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检测)-八年级数学上册  同步章节课时练习(人教版)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1 全等三角形精品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1 全等三角形精品达标测试,文件包含124全等三角形单元检测原卷版doc、124全等三角形单元检测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12.4全等三角形(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共36分)
    1.(本题3分)如图,在中,,,的平分线与的外角的平分线交于E点,连接AE,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作EF⊥AC交CA的延长线于F,EG⊥AB于G,EH⊥BC交CB的延长线于H,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得到AE平分∠FAG,求出∠EAB的度数,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BE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得到答案.
    【详解】作EF⊥AC交CA的延长线于F,EG⊥AB于G,EH⊥BC交CB的延长线于H,
    ∵CE平分∠ACB,BE平分∠ABD,
    ∴EF=EH,EG=EH,
    ∴EF=EF,又EF⊥AC,EG⊥AB,
    ∴AE平分∠FAG,
    ∵∠CAB=40°,
    ∴∠BAF=140°,
    ∴∠EAB=70°,
    ∵∠ACB=90°,∠CAB=40°,
    ∴∠ABC=50°,
    ∴∠ABH=130°,又BE平分∠ABD,
    ∴∠ABE=65°,
    ∴∠AEB=180°−∠EAB−∠ABE=45°,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定义的正确运用.
    2.(本题3分)如图,E是的平分线AD上任意一点,且,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

    A.4对 B.3对 C.2对 D.1对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AB=AC,E是角平分线AD上任意一点,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可知全等的三角形有:△ABD≌△ACD,△ABE≌△ACE,△BDE≌△CDE.
    【详解】∵AD平分∠BAC,
    ∴∠BAD=∠CAD,
    在△ABD和△ACD中,

    ∴△ABD≌△ACD(SAS),
    ∴BD=CD,∠ADB=∠ADC,
    在△BED和△CED中,

    ∴△BDE≌△CDE(SAS),
    在△ABE和△ACE中,

    ∴△ABE≌△ACE(SAS),
    共3对全等三角形,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以及HL.
    3.(本题3分)如图,AD是的中线,E,F分别是AD和AD延长线上的点,且,连结BF,CE.下列说法:①CE=BF;②△ABD和△ACD面积相等;③BF∥CE;④△BDF≌△CDE.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分析】根据“”可证明,则可对④进行判断;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对①进行判断;由于与不能确定相等,则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对②进行判断;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则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可对③进行判断.
    【详解】是的中线,

    ,,
    ,所以④正确;
    ,所以①正确;
    与不能确定相等,
    和面积不一定相等,所以②错误;


    ,所以③正确;
    故选:.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悉全等三角形的5种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4.(本题3分)如图, 是的中线,,分别是和延长线上的点,且,连结,.下列说法:①;②和面积相等;③;④.其中正确的有(  )

    A.个 B.个 C.个 D.个
    【答案】D
    【分析】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可得BD=CD,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BDF和△CDE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CE=BF,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F=∠CED,再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BF∥CE,最后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判断出②正确.
    【详解】∵AD是△ABC的中线,
    ∴BD=CD,
    在△BDF和△CDE中,
    ∴△BDF≌△CDE(SAS),故④正确
    ∴CE=BF,∠F=∠CED,故①正确,
    ∴BF∥CE,故③正确,
    ∵BD=CD,点A到BD、CD的距离相等,
    ∴△ABD和△ACD面积相等,故②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①②③④共4个.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平行线的判定,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5.(本题3分)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B.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
    C.所有正方形都是全等图形
    D.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答案】C
    【解析】
    解:A.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说法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B.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说法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C.所有正方形不一定都是全等图形,说法错误,故本选项正确;
    D.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说法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6.(本题3分)如图,在中,分别是上的点,且,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根据AB=AC,∠A=112°求得∠B=∠C=34°,再证明△BED≌△CDF得到∠BDE=∠CFD,由∠BDE+∠EDF+∠CDF=180°,∠CFD+∠C+∠CDF=180°,推出∠EDF=∠C=34°.
    【详解】∵AB=AC,∠A=112°,
    ∴∠B=∠C=34°,
    ∵,
    ∴△BED≌△CDF,
    ∴∠BDE=∠CFD,
    ∵∠BDE+∠EDF+∠CDF=180°,∠CFD+∠C+∠CDF=180°,
    ∴∠EDF=∠C=34°,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运用.
    7.(本题3分)如图,是上一点,交于点,,,若,,则的长是( )

    A.0.5 B.1 C.1.5 D.2
    【答案】B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出,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根据,,即可求线段的长.
    【详解】∵,
    ∴,,
    在和中,
    ∴,
    ∴,
    ∵,
    ∴.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能判定是解此题的关键.
    8.(本题3分)如图,已知在四边形中,,平分,,,,则四边形的面积是( )

    A.24 B.30 C.36 D.42
    【答案】B
    【分析】过D作DE⊥AB交BA的延长线于E,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E=CD=4,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如图,过D作DE⊥AB交BA的延长线于E,

    ∵BD平分∠ABC,∠BCD=90°,
    ∴DE=CD=4,
    ∴四边形的面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9.(本题3分)如图,△ABC≌△DCB,若∠A=80°,∠ACB=40°,则∠ACD 等于( )

    A.80° B.60° C.40° D.20°
    【答案】D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C的度数,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DCB的度数,计算即可.
    【详解】∵∠A=80°,∠ACB=40°,
    ∴∠ABC=60°,
    ∵△ABC≌△DCB,
    ∴∠DCB=∠ABC=60°,
    ∴∠ACD=∠DCB-∠ACB=60°-40°=20°,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10.(本题3分)平面上有与,其中与相交于点,如图.若,,,,,则的度数为  

    A. B. C. D.
    【答案】C
    【分析】易证,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再根据已知条件和四边形的内角和为,即可求出的度数.
    【详解】在和中,


    ,,

    ,,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整体的数学思想求出.
    11.(本题3分)如图,一种测量工具,点 O是两根钢条AC、BD中点,并能绕点O转动 .由三角形全等可得内槽宽AB与CD相等,其中△OAB≌△OCD的依据是( )

    A.SSS B.ASA C.SAS D.AAS
    【答案】C
    【分析】由O是AC、BD的中点,可得AO=CO,BO=DO,再由∠AOB=∠COD,可以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AS,判定△OAB≌△OCD,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O是AC、BD的中点,∴AO=CO,BO=DO.
    在△OAB和△OCD中,∵AO=CO,∠AOB=∠COD,BO=DO,∴△OAB≌△OCD(SAS),∴AB=CD.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HL,要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必须有对应边相等这一条件.
    12.(本题3分)下列条件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
    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B.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
    C.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 D.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答案】D
    【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
    【详解】、可以利用边角边判定两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可以利用角角边判定两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根据斜边直角边定理判定两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三个角对应相等不能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本题主要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运用好有一对相等的直角这一隐含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12分)
    13.(本题3分)如图10,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三片,现在他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形状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带________去配,这样做的数学依据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③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分析】已知三角形破损部分的边角,得到原来三角形的边角,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即可求解.
    【详解】第一块和第二块只保留了原三角形的一个角和部分边,根据这两块中的任一块均不能配一块与原来完全一样的;
    第三块不仅保留了原来三角形的两个角还保留了一边,则可以根据ASA来配一块一样的玻璃.
    故答案为③;两个角及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要认真观察图形,根据已知选择判定方法.
    14.(本题3分)如图,AB=12,CA⊥AB于A,DB⊥AB于B,且AC=4m,P点从B向A运动,每分钟走1m,Q点从B向D运动,每分钟走2m,P、Q两点同时出发,运动_______分钟后△CAP与△PQB全等.

    【答案】4
    【分析】设运动x分钟后△CAP与△PQB全等;则BP=xm,BQ=2xm,则AP=(12-x)m,分两种情况:①若BP=AC,则x=4,此时AP=BQ,△CAP≌△PBQ;②若BP=AP,则12-x=x,得出x=6,BQ=12≠AC,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CA⊥AB于A,DB⊥AB于B,
    ∴∠A=∠B=90°,
    设运动x分钟后△CAP与△PQB全等;
    则BP=xm,BQ=2xm,则AP=(12-x)m,
    分两种情况:
    ①若BP=AC,则x=4,
    AP=12-4=8,BQ=8,AP=BQ,
    ∴△CAP≌△PBQ;
    ②若BP=AP,则12-x=x,
    解得:x=6,BQ=12≠AC,
    此时△CAP与△PQB不全等;
    综上所述:运动4分钟后△CAP与△PQB全等;
    故答案为:4.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解方程等知识;本题难度适中,需要进行分类讨论.
    15.(本题3分)如图,己知,的延长线过点E且交点F,,,,则_________.

    【答案】35°.
    【分析】由△ABC≌△ADE可得∠B=∠D=50°,再在△ACF和△DEF中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ABC≌△ADE,∴∠B=∠D=50°,
    ∵∠ACB=105°,∴∠ACE=75°,
    在△ACF和△DEF中,∵∠ACE+∠CAF+∠AFC=∠D+∠DEF+∠DFE,∠AFC=∠DFE,
    ∴75°+10°=50°+∠DEF,
    ∴∠DEF=35°.
    故答案为35°.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型,掌握相关性质和定理是关键.
    16.(本题3分)如图,已知△ABC的两条高AD、BE交于F,AE=BE,若要运用“HL”说明△AEF≌△BEC,还需添加条件:_______________.

    【答案】AF=BC
    【解析】
    HL指的是斜边、直角边定理,只能添加两条斜边相等,即AF=BC.

    三、解答题(共72分)
    17.(本题8分)如图,△ABC≌△DBE,点D在边AC上,BC与DE交于点P,已知∠ABE=162°,∠DBC=30°,求∠CDE的度数.

    【答案】∠CDE=66°.
    【分析】先求出∠ABD+∠CBE=132°,再根据三角形全等得到∠ABC=∠DBE,∠C=∠E,进而求出∠ABD=∠CBE=66°,最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得到∠CDE=∠CBE=66°.
    【详解】∵∠ABE=162°,∠DBC=30°,
    ∴∠ABD+∠CBE=132°,
    ∵△ABC≌△DBE,
    ∴∠ABC=∠DBE,∠C=∠E,
    ∴∠ABD=∠CBE=132°÷2=66°,
    ∵∠CPD=∠BPE,
    ∴∠CDE=∠CBE=66°.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根据全等性质证明∠ABD=∠CBE是解题关键.
    18.(本题8分)如图(1),AB=7cm,AC⊥AB,BD⊥AB垂足分别为A、B,AC=5cm.点P在线段AB上以2cm/s的速度由点A向点B运动,同时点Q在射线BD上运动.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s)(当点P运动结束时,点Q运动随之结束).

    (1)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当t=1时,△ACP与△BPQ是否全等,并判断此时线段PC和线段PQ的位置关系,请分别说明理由;
    (2)如图(2),若“AC⊥AB,BD⊥AB”改为“∠CAB=∠DBA”,点Q的运动速度为xcm/s,其它条件不变,当点P、Q运动到何处时有△ACP与△BPQ全等,求出相应的x的值.
    【答案】(1)△ACP≌△BPQ,PC⊥PQ,理由见解析;(2)2或
    【分析】(1)利用AP=BQ=2,BP=AC,可根据“SAS”证明△ACP≌△BPQ;则∠C=∠BPQ,然后证明∠APC+∠BPQ=90°,从而得到PC⊥PQ;
    (2)讨论:若△ACP≌△BPQ,则AC=BP,AP=BQ,即5=7﹣2t,2t=xt;②若△ACP≌△BQP,则AC=BQ,AP=BP,即5=xt,2t=7﹣2t,然后分别求出x即可.
    【详解】(1)△ACP≌△BPQ,PC⊥PQ.
    理由如下:∵AC⊥AB,BD⊥AB,
    ∴∠A=∠B=90°,
    ∵AP=BQ=2,
    ∴BP=5,
    ∴BP=AC,
    ∴△ACP≌△BPQ(SAS);
    ∴∠C=∠BPQ,
    ∵∠C+∠APC=90°,
    ∴∠APC+∠BPQ=90°,
    ∴∠CPQ=90°,
    ∴PC⊥PQ;
    (2)①若△ACP≌△BPQ,
    则AC=BP,AP=BQ,可得:5=7﹣2t,2t=xt
    解得:x=2,t=1;
    ②若△ACP≌△BQP,
    则AC=BQ,AP=BP,可得:5=xt,2t=7﹣2t
    解得:x=,t=.
    综上所述,当△ACP与△BPQ全等时x的值为2或.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SSS、SAS、ASA、AAS和HL)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19.(本题8分)如图,在△ABC中,AB=AC=10cm;BC=6cm,点D为AB的中点.
    (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1cm/s的速度由点B向点C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点C向点A运动.
    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
    (2)若点Q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直接写出经过多少秒后,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那一条边上相遇.

    【答案】(1)①△BPD与△CQP全等,②点Q的运动速度是cm/s.(2)经过30秒后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边BC上相遇.
    【分析】(1)①根据SAS即可判断;②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断出对应边,根据时间.路程、速度之间的关系即可解决问题;(2)求出Q的运动路程,与根据三角形ABC周长的整数倍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相遇点的位置.
    【详解】(1)①△BPD与△CQP全等,
    ∵点P的运动速度是1cm/s,
    ∴点Q的运动速度是1cm/s,
    ∴运动1秒时,BP=CQ=1cm,
    ∵BC=6cm,
    ∴CP=5cm,
    ∵AB=10,D为AB的中点,
    ∴BD=5,
    ∴BD=CP,
    ∵AB=AC,
    ∴∠B=∠C,
    ∴△BPD≌△CQP.
    ②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则BP≠CQ,
    若△BPD与△CQP全等,只能BP=CP=3cm,BD=CQ=5cm,
    此时,点P运动3cm,需3秒,而点Q运动5cm,
    ∴点Q的运动速度是cm/s.
    (2)设经过t秒时,P、Q第一次相遇,
    ∵P的速度是1厘米/秒,Q的速度是厘米/秒,
    ∴10+10+t=t,
    解得:t=30,
    此时点Q的路程=30×=50(厘米),
    ∵50<2×26,
    ∴此时点Q在BC上,
    ∴经过30秒后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边BC上相遇.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解题时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0.(本题8分)如图,一个四边形纸片ABCD,,把纸片按如图所示折叠,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AE是折痕.
    (1)判断与D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果,求的度数.

    【答案】(1)B′E∥DC,理由见解析;(2)65°
    【分析】(1)由于是的折叠后形成的,可得,可得B′E∥DC;
    (2)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求解.
    【详解】(1)由于是的折叠后形成的,


    (2)折叠,
    △,
    ,即,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质;把纸片按如图所示折叠,使点落在边上的点,则△,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求解.
    21.(本题8分)已知和位置如图所示,,,.

    (1)试说明:;
    (2)试说明:.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分析】(1)根据SAS可证明△ADB≌△AEC,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得结论;
    (2)由可得,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推出结论.
    【详解】(1)在△ADB和△AEC中,

    ∴△ADB≌△AEC(SAS),
    ∴BD=CE;
    (2)∵,
    ∴,
    ∵△ADB≌△AEC,
    ∴,
    ∴,
    即.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属于常见题型,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2.(本题10分)(1)如图①,在四边形中,,点是的中点,若是的平分线,试判断,,之间的等量关系.
    解决此问题可以用如下方法: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易证得到,从而把,,转化在一个三角形中即可判断.
    ,,之间的等量关系________;
    (2)问题探究:如图②,在四边形中,,与的延长线交于点,点是的中点,若是的平分线,试探究,,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1);(2),理由详见解析.
    【分析】(1)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证得,再根据AAS证得≌,于是,进一步即得结论;
    (2)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如图②,先根据AAS证明≌,可得,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证得,进而得出结论.
    【详解】(1).
    理由如下:如图①,∵是的平分线,∴
    ∵,∴,∴,∴.
    ∵点是的中点,∴,
    又∵,
    ∴≌(AAS),∴.
    ∴.
    故答案为.
    (2).
    理由如下:如图②,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

    ∵,∴,
    又∵,,
    ∴≌(AAS),∴,
    ∵是的平分线,∴,
    ∵,∴,∴,
    ∵,∴.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和等角对等边等知识,添加恰当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
    23.(本题10分)如图,AB=AC,AD=AE,∠BAC=∠DAE.求证:BE=CD.

    【答案】证明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证明∠BAE=∠CAD,再利用SAS证明△BAE≌△CAD即可.
    试题解析:∵∠BAC=∠DAE,
    ∴∠BAC+∠CAE=∠DAE+∠CAE,
    ∴∠BAE=∠CAD,
    ∵AB=AC,AD=AE,
    ∴△BAE≌△CAD(SAS),
    ∴BE=CD.
    24.(本题12分)在△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1)如图①,若∠BPC=α,则∠A=   ;(用α的代数式表示,请直接写出结论)
    (2)如图②,作△ABC外角∠MBC、∠NC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Q,试探究∠Q与∠BP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③,延长线段CP、QB交于点E,△CQE中,存在一个内角等于另一个内角的2倍,求∠A的度数.
    【答案】(1)2α﹣180°;(2)∠BPC+∠BQC=180°.理由见解析;(3)∠A的度数是90°或60°或120°.
    【分析】(1)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
    (2)证明∠Q=90°-∠A,∠BPC=90°+∠A,可得结论.
    (3)首先证明∠A=2∠E,∠ECQ=90°,再分四种情形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1)如图①中,

    ∵∠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
    ∴∠BPC=180°﹣(∠PBC+∠PCB)
    =180°(∠ABC+∠ACB)
    =180°(180°﹣∠A),
    =90°∠A,
    ∵∠BPC=α,
    ∴∠A=2α﹣180°.
    故答案为2α﹣180°.
    (2)结论:∠BPC+∠BQC=180°.
    理由:如图②中,

    ∵外角∠MBC,∠NCB的角平分线交于点Q,
    ∴∠QBC+∠QCB(∠MBC+∠NCB)
    (360°﹣∠ABC﹣∠ACB)
    (180°+∠A)
    =90°∠A,
    ∴∠Q=180°﹣(90°∠A)=90°∠A,
    ∵∠BPC=90°∠A,
    ∴∠BPC+∠BQC=180°.

    (3)延长CB至F,

    ∵BQ为△ABC的外角∠MBC的角平分线,
    ∴BE是△ABC的外角∠ABF的角平分线,
    ∴∠ABF=2∠EBF,
    ∵CE平分∠ACB,
    ∴∠ACB=2∠ECB,
    ∵∠EBF=∠ECB+∠E,
    ∴2∠EBF=2∠ECB+2∠E,
    即∠ABF=∠ACB+2∠E,
    又∵∠ABF=∠ACB+∠A,
    ∴∠A=2∠E,
    ∵∠ECQ=∠ECB+∠BCQ
    ∠ACB∠NCB
    =90°,
    如果△CQE中,存在一个内角等于另一个内角的2倍,那么分四种情况:
    ①∠ECQ=2∠E=90°,则∠E=45°,∠A=2∠E=90°;
    ②∠ECQ=2∠Q=90°,则∠Q=45°,∠E=45°,∠A=2∠E=90°;
    ③∠Q=2∠E,∵∠Q+∠E=90°,∴∠E=30°,则∠A=2∠E=60°;
    ④∠E=2∠Q,∵∠Q+∠E=90°,∴∠E=60°,则∠A=2∠E=120°.
    综上所述,∠A的度数是90°或60°或120°.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相关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1 全等三角形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1 全等三角形课时作业,文件包含124全等三角形单元检测原卷版doc、124全等三角形单元检测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期末章节拔高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期末章节拔高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证明题,作图题,问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期末章节提升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期末章节提升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12.4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检测)-八年级数学上册 同步章节课时练习(人教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