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八 文化文学常识——2024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进阶课件【人教部编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八 文化文学常识——2024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进阶课件【人教部编版】01
    专题八 文化文学常识——2024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进阶课件【人教部编版】02
    专题八 文化文学常识——2024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进阶课件【人教部编版】03
    专题八 文化文学常识——2024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进阶课件【人教部编版】04
    专题八 文化文学常识——2024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进阶课件【人教部编版】05
    专题八 文化文学常识——2024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进阶课件【人教部编版】06
    专题八 文化文学常识——2024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进阶课件【人教部编版】07
    专题八 文化文学常识——2024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进阶课件【人教部编版】08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八 文化文学常识——2024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进阶课件【人教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八 文化文学常识——2024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进阶课件【人教部编版】,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考考情分析,基础知识复习,基本方法与技能,经典例题复习,知识清单,方法清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行业PPT模板http: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对文化文学常识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种题型:一是选择题,二是填空解说题,三是以排序的形式考查考生对作家、作品、时代背景的了解情况。本部分内容重在平时的积累,学习过程中可按作者朝代、作品体裁风格等进行分类整理,注意掌握重要作家、作品,注意积累风土人情知识。
    知识1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知识2 中国古代文学风格与流派知识3 中国古代作家并称集录
    1.天干地支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1)纪年法①年次纪年法《曹刿论战》中“十年春”的“十年”,指鲁庄公十年(前 684),鲁庄公继位的第十年。②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等。
    ③干支纪年法 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丙寅”指公元 1626 年,近代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庚子赔款”等。④年号、干支兼用法 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shè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壬戍”是干支纪年。
    (2)纪月法①地支纪月法 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杜甫《草堂即事》诗:“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按周朝纪月法指夏历十一月。庾信《哀江南赋》:“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金陵瓦解。”“建亥”即夏历十月。
    ②干支纪月法 以每月固定的纪月地支配上天干,五年为一周,周而复始。如以甲子年开始,正月地支是寅(十二支中序三),月的天干便是十干中序三的丙,即为丙寅,二月为丁卯,排列下去,十二月为丁丑。
    ③序数纪月法 如一月、二月、三月等。如《采草药》:“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3)纪日法①干支纪日法 如《殽之战》“夏四月辛已,败秦师于殽”,“四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中“六月丁丑”,即农历六月九日。
    ②月相纪日法 指用“朔、朏(fěi)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农历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③干支月相兼用法 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④序数纪日法 如《梅花岭记》;“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
    (4)纪时法①天色纪时法 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日中、日昳(dié)、哺(bū)时、日入、黄昏、人定。②地支纪时法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古代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天的序数纪时对应关系见下表
    2.历法天象(1)二十八星宿 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星宿包含若干颗恒星。
    (2)星宿 宿(xiù),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范进中举》:“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说法。
    (3)北斗 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勺形)的七颗亮星。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排列如斗勺,故称“北斗”。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屈原《九歌·东君》:“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古诗十九首》:“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玉衡”是北斗星中的第五星。
    (4)五更 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gēng)、五鼓,或称五夜,如《孔雀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群英会蒋干中计》:“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
    (5)月亮的别称 古诗文中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描写对象要数月亮了。它的别称可分为几下以种。①因初月如钩,月亮又称:银钩、玉钩。②因弦月如弓,月亮又称:玉弓、弓月。③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月亮又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④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赊,月亮又称:玉兔、金蟾、银蟾、蟾宫。⑤传说月中有桂树,月亮又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⑥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月亮又称:广寒宫、清虚宫。
    ⑦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叫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⑧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⑨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6)二十四节气 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 365日平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 、谷雨等二十四个节气,以反映四季 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季节的经验总结,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贡献很大。二十四节气系统是我国旧历特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方便记忆,人们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3.山川地理(1)中国 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司马光《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2)中华 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3)中原 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和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中原”是指整个黄河流域。
    (4)海内 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司马光《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
    (5)四海 参见“海内”条。指天下、全国。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赤壁之战》:“遂破荆州,威震四海。”《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五人墓碑记》:“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6)九州 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4.称谓名号(1)直称姓名 大致有三种情况:①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②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③称所厌恶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2)称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3)称号 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两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
    (4)称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5)称官名 即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江州司马”指白居易,因其曾任江州司马而得名。(6)称爵名 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10)称官地 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称“刘豫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11)贱称 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如《荆轲刺秦王》:“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14)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四种:①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②职业的称谓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字,“庖”是厨师,表明职业。
    ③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④年龄的称谓垂髫(tiá)是三四发至八九发的儿童(髫,古代孩子头上垂下的头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儿童(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豆蔻是女子十三四岁(豆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女时代为“豆蔻年华”)。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到壮年,故称“弱冠”)。而立是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是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耋(mà)(dié)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5.官职爵位(1)中央官职 皇帝下设有丞相(或称宰相)佐理国政,统领百官。隋朝以后中央一般设六部分管政务,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为侍郎。(2)地方官职大政区称郡、州或省,长官分别称郡守、太守(或刺史)、巡抚。基层政权称县,县官称县令或知县。
    (3)皇帝 中国古代最早所称的“皇帝”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便将“皇”“帝”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作为自己的帝号,从此天子称为皇帝。(4)三公 古代朝廷里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秦统一中国以后,设三公九卿。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汉代,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5)九卿 秦汉通常以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为九卿,是中央各机关的总称。奉常,掌宗庙礼仪。
    (6)三省 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7)六部 特指中央行政机构中直接对皇帝负责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及工部。
    (8)官职的任免升降 “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任免升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①拜 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示相的印信,不去就职。②除 拜官授职,如《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③擢 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④迁 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右迁,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⑤谪 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⑥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⑦去 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⑧乞骸骨 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6.科举选拔(1)科举 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3)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季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4)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闹。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考官,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5)殿试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大殿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6)甲骨文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都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7.文化典籍(1)四书 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 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之后各朝皆以“四书”为科举考试范围,因而造就“四书”独特的地位。甚至宋朝以后“四书”已凌驾于“五经”之上。
    (2)五经 儒家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编辑或修改。它们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是封建教育的必读书目,也是统治阶级宣扬宗法封建思想的理论基础。
    (3)二十四史 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除《史记》是通史且为私修外,其余都是断代史,且大多为官修。这套史书,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止,前后历时 4000 多年,可以说是中国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编年大史”。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4)《四库全书》 丛书名。清乾隆 1772 年开始编纂,费时十三年编成,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该书共收录古籍 3503 种,79337 卷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5)《说文解字》 简称《说文》,是首部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 540 个部首,收字9353 个。每字先解字义,再按六书解说形体构造,再注明读音。
    中国古代文学风格与流派
    1.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它是文艺家按照现实生活的具体状貌及本来特征,通过形象的真实描写,注重揭示现实生活内在特征的一种创作。方法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揭示真实的现实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它是与文艺同生的,即文艺产生以后,它就出现了。
    2.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在文学艺术史上,它在反映现实上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列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神奇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各国文学艺术创作自始至终就有这种特色。如我国文学中,屈原、李白的诗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等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3.骚体起源于战国时期楚国的诗歌楚辞。当时楚国的诗人屈原有篇名叫《离骚》的诗作,于是后人便把楚辞直接称为“骚”。骚体诗的形式有几个特点:一是句式不整齐,每句字数可长可短;二是每首诗的句数不受限制,可多可少;三是用韵不严格,既可用韵也可不用韵,而一篇诗中既有用韵的句子,又允许另一些句子没有韵;四是句中或句末加语助词“兮”。
    4.唐宋古文运动唐宋时期的文学革新运动,其目的主要是复兴儒学,其形式就是反对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辞藻等,提倡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被后世称为“唐宋八大家”。
    5.婉约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婉约,是委婉含蓄之意。此词始见于先秦,魏晋六朝人已用它形容文学辞章,在词史上婉转柔美的风调相沿成习,由来已久。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婉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其代表词人有李煜、柳永、周邦彦等。
    6.豪放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苏轼词气度超拔,不受拘束,气象恢宏,首开风气,为豪放派代表。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宏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泥音律,然而有时失于粗疏平直,甚或涉于狂怪叫嚣。北宋黄庭坚、晁补之、贺铸等人都有这类风格的作品。
    屈宋 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和宋玉。两司马 指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迁。两人在文学史上都很有影响,后人有“文章西汉两司马”之称。班马 也叫“马班”,汉代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和班固的并称。
    班张 指东汉的班固和张衡。二人都擅长辞赋。班固著有《两都赋》,张衡著有《二京赋》,这两篇文章都是描写京都的大赋。汉赋四大家 指西汉的司马相如、扬雄、东汉的班固、张衡。三曹 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
    建安七子 指建安时期的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隅、应玚和刘桢七位作家。竹林七贤 指魏晋时期七位文学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二陆 指西晋时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二人。 陶谢 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和南朝宋诗人谢灵运。
    元嘉三大家 南朝宋时期诗人谢灵运、颜延之、鲍照三人的合称。初唐四杰 指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人以文章齐名,被称为“王杨卢骆”号为“四杰”王孟 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的并称。高岑 唐代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的并称。李杜 指唐代诗人李白、杜甫。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被后人称为“小李杜”
    刘柳 指唐代诗人刘禹锡和柳宗元。韩柳 唐代诗人韩愈、孟郊的并称。韩孟 唐代散文家韩愈、柳宗元的并称。元白 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的并称,二人时有唱和。温李 指唐代诗人温庭筠和李商隐。皮陆 指晚唐文学家皮日休与陆龟蒙。
    唐宋八大家 指唐宋两代八大散文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泡、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三苏 指北宋文学家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苏洵称老苏,苏轼称大苏,苏辙称小苏。苏黄 指北宋诗人及书法家苏轼、黄庭坚苏辛 指宋代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二安 指宋代词人李清照和辛弃疾。因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故名。
    周柳 宋代词人周邦彦、柳永的并称。周姜 宋代词人周邦彦、姜夔的并称。晏欧 指北宋词人晏殊和欧阳修。二晏 指北宋词人晏殊与其子晏几道。苏门四学士 指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南宋四大家 指南宋诗人杨万里、尤袤、范成大、陆游。
    方法1 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方法方法2 记忆文学常识三法
    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方法
    1.增强专注力“记忆源于注意!”切记这句话。即使知道各种增强记忆的方法,如果缺乏注意力,仍然无济于事。2.理解记忆法把知识点和相关的作品、事件现象结合起来进行思维加工。3.口诀记忆法把互不关联的记忆对象编成歌诀,有利于记忆。4.特征记忆法找到记忆对象的特点,辨别出其有助于记忆的特征。
    1.点——突破重点,点点到位首先,要牢牢抓住现行初中语文课本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在此基础上适当向课外拓展。其次,要抓住典型的文学样式和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展开复习。
    2.线——梳理成线,线线清晰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作家、作品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要从宏观上分门别类地加以梳理,概要识记可以让时间、朝代(国别)体裁穿针引线。
    3.面——划分成块,面面俱到我们可将文学常识分成几块,形成小的系统来复习。如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文学体裁分类,形成四个小系统,掌握这几块知识。另外,也可以将每个作家生活的时代、代表作构成“面”,进行复习。
    1.【节气文化品古诗】找出诗句与节气搭配不当的一项。(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B.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惊蛰C.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立春D.夏衣临晓薄,秋影入檐长——处暑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和对节气知识的把握。C项,诗句的意思是“家家户户吃着麦粒和豆煮的饭,处处都飘荡着采菱女采菱的歌声”,展现了芒种时节的生活场景。据此可判断此处对应的节气是芒种。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B.《资治通鉴》,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C.古人常用“阴”“阳”表示地理方位,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D.“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的识记。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因此B项“南宋司马光”“纪传体”表述不正确;故选B。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原指《诗经》里的《国风》;“骚”原指《楚辞》里《离骚》,后来泛指文采。B.余光中,台湾诗人、散文家,被誉为文坛的“乡愁诗人”。C.艾青的成名作是《黎明的通知》。作为画家出身的艾青,他的诗歌创作还明显地体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D.林徽因是新月派诗人之一,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
    3.答案:B解析:艾青的成名作是《大堰河——我的保姆》。
    4.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历史剧《屈原》和现代诗歌《天上的街市》都是郭沫若先生的作品。B.《变色龙》是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俄国作家契诃夫写的讽刺小说。C.《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代文学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山坡羊,曲牌名。D.《左传》又称《左氏春秋》,道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项,《左传》是儒家经典。
    相关课件

    专题八 文化文学常识——2024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进阶课件【人教部编版】: 这是一份专题八 文化文学常识——2024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进阶课件【人教部编版】,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考考情分析,基础知识复习,基本方法与技能,经典例题复习,知识清单,方法清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学文化常识》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学文化常识》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学常识,文化常识,并非“四书”之一,常用谦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学文化常识-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文学文化常识-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课件PPT,共60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