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课件PPT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课件PPT01
    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课件PPT02
    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课件PPT03
    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课件PPT04
    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课件PPT05
    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课件PPT06
    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课件PPT07
    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课件PPT08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帮,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现当代,古希腊,奥地利,重要文体知识,常见的文化常识,人名称谓,常见称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外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简介 
    文化常识1 常用别称、代称
    1.菡萏:荷花的别称,在《荷叶·母亲》中指红莲含苞未放。2.鸿雁:书信。如《次北固山下》中的“归雁洛阳边”。3.星汉、星河:银河。如《观沧海》中的“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杨花:柳絮。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杨花落尽子规啼”。5.匹夫:平民百姓。如《论语》中的“匹夫不可夺志也”。6.征人、征夫: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如《渔家傲·秋思》中的“将军白发征夫泪”。
    7.红妆:指女子的艳丽装束。如《木兰诗》中的“当户理红妆”。8.烽火、烽烟: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泛指战事。如《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9.胡: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如《木兰诗》中的“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10.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如《陋室铭》中的“往来无白丁”。11.鸿儒:博学的人。如《陋室铭》中的“谈笑有鸿儒”。12.金经:佛经。如《陋室铭》中的“可以调素琴,阅金经”。13.岱宗:泰山。如《望岳》中的“岱宗夫如何”。
    14.鸢:俗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如《与朱元思书》中的“鸢飞戾天者”。15.征蓬: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如《使至塞上》中的“征蓬出汉塞”。16.孤烟:指烽烟。据说古代边关烽火多燃狼粪,因其烟轻直且不易为风吹散。如《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17.暖树:向阳的树。如《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18.玉龙:指宝剑。传说晋代雷焕曾得玉匣,内藏二剑,后入水化为龙。如《雁门太守行》中的“提携玉龙为君死”。19.黄发:老人,旧说是长寿的特征。如《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
    20.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如《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21.三秦:关中地区。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城阙辅三秦”。22.金陵:南京。如朱敦儒《相见欢》中的“金陵城上西楼”。23.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如《沁园春·雪》中的“唐宗宋祖,稍逊风骚”。24.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作者为“骚人”。后泛指文人。如《岳阳楼记》中的“迁客骚人”。25.庙堂:朝廷。如《岳阳楼记》中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6.婵娟:本义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泛指月亮。如《水调歌头》中的“千里共婵娟”。27.桑梓:家乡。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代家乡。如《范进中举》中的“世先生同在桑梓”。28.文庙:孔庙的别称。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所以又称孔庙为文宣王庙。29.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后为信使的代称。如《无题》中的“青鸟殷勤为探看”。30.蛾眉:指女子细长而略弯的眉毛,也可借指女子。如《满江红》中的“苦将侬强派作蛾眉”。
    31.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如《出师表》中的“臣本布衣”。32.兜鍪:古代作战时兵士所戴的头盔,借指士兵。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年少万兜鍪”。33.干戈:干和戈是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如《过零丁洋》中的“干戈寥落四周星”。34.汗青:史册。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所以称之为“汗青”。如《过零丁洋》中的“留取丹心照汗青”。
    35.南冠:俘虏的代称。如《别云间》中的“今日又南冠”。36.社稷:国家。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五谷之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如《陈涉世家》中的“复立楚国之社稷”。37.闾左:贫苦人民。闾,居民聚居处。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如《陈涉世家》中的“发闾左谪戍渔阳”。
    文化常识2 称谓称呼  
    (1)名:古人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自称姓名或名;二是用于介绍或作传;三是称所厌恶、轻视的人。(2)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杜甫为杜子美,称韩愈为韩退之。(3)号:常见的有下面几种。①别号:文人或有身份地位的人以住地或室名为自己取的别称。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苏轼号“东坡居士”等。别号中常见的“居士”“山人”等表明使用者鄙视功名利禄的志趣。也有人以号明志,如周敦颐号“濂溪先生”。②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欧阳修谥号“文忠”,范仲淹谥号“文正”。
    (4)称谓:常用的有以下几种。①称籍贯:出生地。如称柳宗元为“柳河东”。②称官名:如称杜甫为“杜工部”。③称官地:如“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龙标”指王昌龄。《三国演义》中用“豫州”指代当过豫州牧的刘备。(5)斋名:指用斋名或室名来称呼,如称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1)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如孔子。(2)公:对男子的尊称。如陈康肃公。(3)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如《湖心亭看雪》中的“莫说相公痴”。(4)宗师:对一省总管教育的学官的尊称。如《范进中举》中胡屠夫说:“……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
    (5)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如《孙权劝学》中的“卿今当涂掌事”。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作为爱称。(6)甫: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如《核舟记》中的“虞山王毅叔远甫”。(7)孤:古时王侯的自称。如《孙权劝学》中的“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8)臣:古代官吏对君主的自称。如《出师表》中的“臣本布衣”。
    (1)令:令尊(称对方父亲);令堂(称对方母亲);令郎(称对方儿子);令爱(称对方女儿)。(2)惠:惠顾(称他人的光临);惠存(请保存,多用于赠人照片、书籍等时所题的上款);惠赠(称人赠予的敬辞)。(3)垂:垂问(称别人对自己询问);垂询(旧称上对下有所询问);垂念(称对方对自己的关心挂念);垂爱(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
    (4)赐:赐教(给予指教);赐复(敬称人回信的套语)。(5)高:高见(称对方的见解);高论(称对方的言论);高寿(问老人年龄的敬辞);高龄(称老人的年龄);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朋(贵宾);高邻(对邻居的敬称)。(6)贤:贤弟(对年岁较幼之友的敬称);贤侄(对侄辈年轻人的美称)。
    (7)奉:奉送(赠送);奉还(归还);奉劝(劝告);奉陪(陪伴)。(8)其他:久仰(仰慕已久,与人初次见面时的客套话);劳驾(请别人做事或让路时的客套话);赏光(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赏脸(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贵姓(询问他人姓氏);贵庚(问人年龄);大作(称对方的著作);大驾(对他人的尊称)。
    (1)家:家父、家严、家君(对人称说自己的父亲);家母、家慈(对人称说自己的母亲)。(2)舍:舍弟(对别人称自己的弟弟);舍妹(对别人称自己的妹妹)。(3)小:小弟、小儿、小女、小店。(4)愚:愚兄(愚兄(对同辈而年轻于己者的自我谦称);愚见(称自己的意见)。(5)拙:拙作(称自己的作品);拙著(称自己的著作);拙见(称自己的见解)。(6)其他:寒舍(称自己的家);见教(指教我);见谅(请对方谅解)。
    (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2)孩提:二至三岁的儿童。(3)弱子:幼儿,小孩。如《愚公移山》中的“曾不若孀妻弱子”。(4)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如《愚公移山》中的“始龀,跳往助之”。(5)垂髫:垂下来的头发,三四岁至七八岁的儿童。如《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6)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泛指童年。
    (7)豆蔻:女子十三四岁。(8)及笄:女子十五岁。(9)加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既加冠”。(10)而立:指三十岁。出自《论语》中的“三十而立”。(11)不惑:指四十岁。出自《论语》中的“四十而不惑”。
    (12)知天命:指五十岁。出自《论语》中的“五十而知天命”。(13)花甲、耳顺:六十岁。“耳顺”出自《论语》中的“六十而耳顺”。(14)古稀:指七十岁。(15)耄耋:指八九十岁,泛指高寿,老年。(16)期颐:指一百岁。
    文化常识3 科举制度及官职变动   
    (1)科举制度: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度创自隋朝,明清时期逐渐走向僵化,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人才选拔制度。(2)进学:明清科举制度,童生经过县考初试、府考复试,再参加由学政主持的院考(道考),考取的列名府县学籍,叫进学,也就成了秀才。如《范进中举》中的“范进进学回家”。
    (3)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4)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的科举考试,考中的人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范进中举》中范进参加的就是乡试,考中第七名。文中称范进中了亚元,这是明清时对乡试第一名以下的举人的恭维性称呼。
    (5)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的科举考试,由各省举人参加,录取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6)殿试: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大殿上对贡士亲自策问。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7)三甲:殿试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合称“三鼎甲”;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1)左迁:降职。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岳阳楼记》中的“迁客”。(2)谪:贬官。如《岳阳楼记》中的“滕子京谪守巴陵郡”。(3)陟:提拔、晋升。如《出师表》中的“陟罚臧否”。(4)举:选拔、任用。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1)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如《孙权劝学》中的“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可汗: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如《木兰诗》中的“可汗大点兵”。(3)尚书郎:尚书省的官。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如《木兰诗》中的“木兰不用尚书郎”。(4)候骑:负责侦察、巡逻的骑兵。如《使至塞上》中的“萧关逢候骑”。
    (5)都护:官名,汉代始置,唐代边疆设有大都护府,其长官称大都护。在《使至塞上》“都护在燕然”中指前线统帅。(6)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如《周亚夫军细柳》中的“军门都尉”。(7)督:武官名,负责统领都城的警卫部队。如《出师表》中的“众议举宠为督”。
    文化常识4 文学团体     
    1.建安七子:汉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外的文学成就,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2.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文化常识5 史书体裁      
    文化常识6 天文地理      
    (1)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2)文曲星:旧时迷信的说法,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能高中做大官的人,都是文曲星下凡。如《范进中举》中的“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3)星宿:我国古代指星座,共分二十八宿。(4)天狼:星名。传说天狼星“主侵略”。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1)中国:古时指中原地区。(2)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广义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3)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江”即指长江;“河”即指黄河。
    (4)五岳: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5)阴、阳:古人以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如《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汉阳”指汉水的北面,《渔家傲·秋思》“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衡阳”指衡山的南面。
    文化常识7 古代统计单位       
    (1)转:授予勋官时用来衡量功绩的单位,勋位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如《木兰诗》中的“策勋十二转”。(2)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一说七尺)为一寻。如《登飞来峰》中的“飞来山上千寻塔”。(3)方:古代计量面积用语。后面加上表示长度的数字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如《愚公移山》中的“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4)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如《马说》中的“一食或尽粟一石”。
    (5)钟:古代的一种量器,也被当作一种计量单位。如《鱼我所欲也》中的“万钟于我何加焉”。(6)黍:古代一百粒黍排列起来的长度为一尺,因此一个黍粒的长度为一分。如《核舟记》中的“高可二黍许”。(7)贯:旧时用绳穿钱,一千个钱称为一贯。如《智取生辰纲》“那汉子道:‘五贯足钱。’”。(8)锱铢:锱和铢是古代重量单位,六铢等于一锱,四锱等于一两。如《溜索》中的“仿佛再有锱铢之力加在上面”。
    (1)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如《湖心亭看雪》中的“是日更定矣”。(2)亭午:正午。如《三峡》中的“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时辰: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约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是根据十二生肖中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的。(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其中辰时,相当于上午七时至九时,申时相当于下午三时至五时。
    文化常识8 古代生活用品      
    1.金柝: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如《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2.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如《木兰诗》中的“对镜帖花黄”。3.簪缨:代指达官显贵。如朱敦儒《相见欢》中的“中原乱,簪缨散”。簪和缨都是古代贵族的帽饰。簪,一种别住发髻的长条状首饰。如《春望》中的“浑欲不胜簪”。缨,帽带。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戴朱缨宝饰之帽”。
    4.缟素:缟、素都是白色的绢,指白色丧服。在《唐雎不辱使命》“天下缟素”中用作动词,指穿白色丧服。5.冠玉:原指装饰帽子的美玉,在《三顾茅庐》中形容男子貌美。6.丝、竹: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泛指音乐。如《陋室铭》中的“无丝竹之乱耳”;《醉翁亭记》中的“非丝非竹”。7.珮、环:玉饰。如《小石潭记》中的“如鸣珮环”。8.牺牲: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如《曹刿论战》中的“牺牲玉帛”。
    9.玉帛:祭祀用的玉和丝织品。如《曹刿论战》中的“牺牲玉帛”。10.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如《湖心亭看雪》中的“余强饮三大白而别”。11.樽:盛酒的器具。如《行路难》(其一)中的“金樽清酒斗十千”。12.箪:古代盛饭用的一种圆形竹器。如《鱼我所欲也》中的“一箪食”。13.豆: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如《鱼我所欲也》中的“一豆羹”。
    文化常识9 房屋建筑     
    1.斋:书屋名。如蒲松龄书屋“聊斋”。2.堂:高大的房子。旧时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也被称作堂,如《木兰诗》中的“天子坐明堂”。“正堂”则指官府治事的大堂,如《灯笼》中的“某某县正堂”。3.宇:房屋。如《梁甫行》中的“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4.轩榭:轩,有窗户的廊子或小屋。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
    文化常识10 古代休闲方式      
    1.射: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投向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按照规定的杯数喝酒。如《醉翁亭记》中的“射者中”。2.弈:下棋。如《醉翁亭记》中的“弈者胜”。
    文化常识11 古代纪年法      
    1.年号纪年法:从汉代起,古代的皇帝开始使用自己的年号纪年。如《桃花源记》中“晋太元中”的“太元”是东晋孝武帝的年号;《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的“庆历”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记承天寺夜游》中“元丰六年”的“元丰”是宋神宗的年号;《湖心亭看雪》中“崇祯五年十二月”的“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核舟记》中的“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
    2.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曹刿论战》中“十年春,齐师伐我”的“十年”指的是“鲁庄公十年”。3.干支纪年法:利用天干地支纪年。如《水调歌头》中“丙辰中秋,欢饮达旦”的“丙辰”指宋神宗熙宁九年;《己亥杂诗》中的“己亥”指清道光十九年。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文化常识12 戏曲人物        
    1.老生:扮演中年以上男子。2.小旦:扮演年轻女子。3.小生:扮演年轻男子。4.小丑:扮演滑稽人物。5.老旦:扮演年老的妇女。
    文化常识13 传统节日及习俗         
    文化常识14 二十四节气           
    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以反映季节、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文化常识15 其他             
    1.矜:同“鳏”,老而无妻。2.寡:老而无夫。3.孤:幼而无父。4.独:老而无子。5.废疾:有残疾而不能做事。
    相关课件

    文学文化常识-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文学文化常识-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课件PPT,共60页。

    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课件06专题六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课件06专题六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含答案),共60页。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含答案),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简·爱,猪八戒猪悟能,鲁达鲁智深,鲁滨逊,小福子,考点突破,题型突破,对点训练,名著阅读,题型一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