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下 古诗词诵读 教学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下 古诗词诵读 教学设计01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下 古诗词诵读 教学设计02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下 古诗词诵读 教学设计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下 古诗词诵读 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古诗词诵读(教案),共7页。

    古诗词诵读7游园不值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理解诗题,借助注释理解诗意。3.体会古诗描绘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受到美的熏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引出诗题。 导语: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或者亲身感受到的春天,或者在书上读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春景的古诗——《游园不值》。(教师板书诗题:游园不值。)2.学生读诗题,理解诗题。(1)学生齐读诗题。(2)借助注释理解“不值”。(值,遇到。不值,没有遇到人。)(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题的意思。示例:游园却没有遇到主人,不能进去观赏。3.引导学生思考:是谁去游园呢?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叶绍翁 生卒年不详,字嗣宗,号清逸,龙泉人,宋代诗人。他作为南宋江湖诗派的一员,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及生活的诗作,其诗长于绝句,写景尤工。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认认真真读两遍。(课件出示)(2)指名读、比赛读、同桌之间检测读。2.借助注释,和同桌交流诗句的意思。3.将学习成果和同学分享,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可补充,也可提出自己的疑惑。三、研读诗句,理解诗意1.学习前两句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1)学生汇报。难理解的字词:[印]本意指痕迹,本诗作动词用,踏坏。[苍苔]绿色的苔藓,丛生于人迹罕至的潮湿处。诗意示例:大概是不想让青苔上留下木屐的痕迹吧,敲了很久也不见有人来开门。(2)教师质疑思考:诗人轻轻地敲着柴门,可很长时间也没有人来开。可能是什么原因呢?预设: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意思,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示例:大概是因为园主人爱惜这里的景物,不想让我木屐下面的齿踏坏了这里的青苔,所以不愿开门迎接我。2.学习后两句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1)学生汇报。诗意示例:可是满园子的春色却不是一道门能够关住的,正有一枝红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来。(2)教师补充解释疑难词语。[红杏]早春二月开花,是一种很美丽的花。(出示相关图片)3.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古诗的意思。4.诗人来游园没有遇到园主人,却遇到了什么?(学生答:青苔和红杏。) 带着这份意外之喜再读一读诗歌吧。四、深入诗境,感悟诗情1.默读全诗,品一品诗中哪些字眼包含了诗人对充满生机的春景的喜爱之情。预设:学会读诗句,找出相关字眼,先与同学交流讨论,再在班级汇报。示例:(1)“怜”。有怜惜、舍不得之意,这里是诗人对园主人的猜想,体现出了诗人对园内春景的喜爱之情。(2)“关、出”。“关”的结果是“关不住”“出墙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春色满园”“春意盎然”,能让人感受到春天里到处生机勃勃的景象。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游园不值的心理变化。预设:诗人满怀喜悦的心情去园中赏景,却因为没有遇到园主人不能进去,此时心情难免有些失望、扫兴;但当诗人无意间抬起头,却发现了“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枝红杏带给了诗人意外的惊喜,使诗人不由得发出感叹。3.理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寓意。(1)学生交流这两句诗在写法上的特点。明确:这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联想,使读者受到启发。(2)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说一说自己受到的启发。(课件出示)示例:“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们必能冲破所有的束缚,蓬勃发展。五、总结全诗,背诵积累1.教师总结。小结:这首诗写诗人春日游园的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景中含情,景中寓理,这是叶绍翁的这首诗能流传至今的原因。2.朗读古诗,读出感情,熟读成诵。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词。2.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词描述的情境,体会词人对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的美好祝愿。3.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词的韵律美,感受诗词的魅力。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创设毕业时离别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送别词的兴趣。2.板书题目,齐读,解题。预设:这是一首宋词,题目由两部分组成,“卜算子”是词牌名,“送鲍浩然之浙东”是题目。(课件出示)明确:在这首词中,词牌名“卜算子”与词的内容没有直接联系。“送鲍浩然之浙东”是词题。鲍浩然,词人的朋友。之,往,去。浙东,浙江的东南部,鲍浩然的家就在那里。题目的意思是“送别好友鲍浩然到浙东”。3.简介作者。王观 生卒年不详,字通叟,如皋(今属江苏)人,宋代词人。其词才思新颖,用语巧妙,不落俗套。其代表作品有《临江仙·离怀》《红芍药》等。二、初读词文,读通读顺1.学生自读诗词,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生难字预设:卜(bǔ)算子 鲍(bào)浩然2.听音频范读,划分节奏。节奏示例: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3.指名读,读流利,读出节奏,师生共同评价。4.齐读,边读边思考词的大意。三、再读词文,理解大意1.学生读词的前两句,借助注释了解词中所写景物的特点。预设:词的上阕描写的景物有“水”和“山”,水的特点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的特点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水和山的优美姿态。2.学生读词的三四句,了解行人的去向。预设:这两句词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交代了行人的去向。理解这两句词的难点在“眉眼盈盈处”,学生可以借助注释来理解。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词的上阕的意思。示例:水就像流动的眼波,山就像聚拢的眉峰,想要问朋友将要去哪里?正是那有山有水的浙东之地。4.学生自由朗读词的下阕,与同桌交流词的意思。预设:词的下阕理解起来较为容易,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自学的形式来理解词意。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的疑难,纠正理解不当之处。5.学生展示交流成果,说说词的下阕的意思。示例:才刚刚送走了春天,现在又要送你走了,如果你到了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可一定要和春天同住啊!四、精读赏析,品悟词情1.“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1)学生齐读词句,根据对词句的理解,想象画面。预设:引导学生用“‘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词中有画,读了这两句我仿佛看到了 。”的句式来说一说自己想象的画面。(2)指名说一说读了这两句词后的感受。示例:词人运用巧妙的比喻把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江南美丽的景色。(3)学生反复朗读,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写景的目的。预设:“一切景语皆情语”,词人写景的目的是抒情。这两句词运用风趣的笔墨,把景语变成情语,把送别时所见的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满含着惜别的情意。 2.“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眉眼盈盈处”。预设:这是理解本首词的一个难点,学生往往会局限于字面的含义,不能结合词句内容来深入理解,教师要重点点拨。明确:“眉眼盈盈处”既是指友人此行的目的地——山水灵秀的浙东,同时也表达了无论朋友走到哪里,自己的目光都会一直追随而去,可谓一语双关,精妙绝伦。(2)体会词人这样写的好处。明确:这样写极富人情味,写送别时的一往情深却又含而不露,巧妙地表达出了惜别深情。3.“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1)这两句所写的内容与上阕有什么不同?明确:这两句由写景转而叙事,正面点明送别。(2)词人送走了春天紧接着又送走朋友,此时,词人内心的感受是怎样的?明确:“才始送”“又送”的递进把词人心中的离别之苦描摹得更加深刻动人。4.“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1)指名读词句,引导学生体会这两句词与下阕的前两句词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预设:这两句词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不写离别的愁苦,而写对远去的友人的美好祝愿与嘱托,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2)理解“和春住”的深刻含义。明确:这是对友人真诚的祝愿,希望友人永远享受幸福和快乐,替代了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忧愁伤悲荡然无存。五、背诵积累,拓展延伸1.学生自主背诵诗词,同桌相互检查。2.引导学生搜集借景抒情的送别诗词,比较朗读,体会其中的深情。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词。2.借助注释,展开想象,读懂诗词,体会诗词描绘的意境。3.感知诗词的内容,体会诗词表达的感情。4.赏析诗词的语言,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写法的妙处,并学会运用。5.学习古诗词,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下 古诗词诵读 教学设计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