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3.2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3.2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01
    2.3.2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02
    2.3.2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3.2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同步练习-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 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g)+Y(g)2Z(g)△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min

    2

    4

    7

    9

    n(Y)/mol

    0.12

    0.11

    0.10

    0.10

    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2.0×10-3mol/(L∙min)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慢,逆反应速率加快

    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减小

    2.恒温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ν(H2)=1.5mol·L-1·s-1,则前者反应速率较大

    B.向达到平衡后的容器中加入碳,可促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C.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体积,可促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逆反应速率减小

    D.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充入水蒸气,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3.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A的浓度是原来的60%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B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加了

    Da<b

    4.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压缩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vv不变

    C.达平衡后升温,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D.若向恒容容器中按1∶2再充入CD,重新建立平衡后,vv均增大

    5.用活性炭还原NO2可防止空气污染,其反应原理为在密闭容器中1mol NO2和足量C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内测得NO2的生成速率与N2的生成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维持温度不变,反应相同时间内得NO2的转化率随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的ABC三个点中只有A点的v=v

    B.图2E点的v大于F点的v

    C.图2中平衡常数K(E)=K(G),则NO2的平衡浓度c(E)=c(G)

    D.在恒温恒容下,向图2G点平衡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NO2,与原平衡相比,NO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

    6.在1L真空密闭容器中加入固体,t℃时发生如下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入增大

    B

    C.增大容器体积,减小

    D.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且仅与温度有关

    7.下列说法正确的

    A.同温同压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相同

    B.质量相同的水和重水(D2O)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C2NO2N2O4,增大压强,平衡右移,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

    D.室温下,pH相同的盐酸和硫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8.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2E(g)F(g)+xG(g)H0,若起始时E浓度为amol/LFG浓度均为0,达平衡时E浓度为0.5amol/L;若E的起始浓度改为2amol/LFG浓度仍为0,当达到新的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x=1,容器体积保持不变,新平衡下E的体积分数为50%

    B.升高温度时,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若x=2,容器体积保持不变,新平衡下F的平衡浓度为0.5amol/L

    D.若x=2,容器压强保持不变,新平衡下E的物质的量为amol

    9.用压强传感器可测得反应平衡移动过程中的压强变化。在室温、100kPa条件下,往针筒中充入一定体积的NO2气体后密封并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分别在t1t2时刻迅速移动活塞并保持活塞位置不变,测定针筒内气体压强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点处NO2的转化率为6%

    BB点到D点的过程中,NO2的物质的量浓度先减小后增大

    CBH两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大小为

    D.由E点到F点注射器里颜色加深的主要原因是平衡移动所致

    10.某科研小组研究臭氧氧化-碱吸收法脱除NO工艺,相关反应如下:

    ①NO(g)+O3(g)=NO2(g)+O2(g)ΔH=-200.9 kJ·mol-1

    ②2O3(g)=3O2(g) ΔH=-288.8kJ·mol-1

    ③2NO(g)+O2(g)=2NO2(g) ΔH=akJ·mol-1

    已知反应=kc(NO)·c(O3)=kc(NO2)·c(O2)kk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其它条件不变,每次向反应器中充入0.5molNO1.0molO3,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测得相同时间内,体系中NO的体积分数[φ(NO)]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113

    B.升高温度,kk增大,减小

    C.延长反应时间,可使φ(NO)M点移到N

    D.用碱液吸收、增大反应器的容积均可提高NO的转化率

     

    二、填空题

    11.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按表中实验操作步骤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填写下表: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1 向试管中加入4 mL 0.1 mol·L-1 K2Cr2O7溶液,再滴加数滴1 mol·L-1 NaOH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实验2 将上述溶液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滴加1 mol·L-1 HNO3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并和另一份溶液作对比。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2.如图是反应CO(g)+H2O(g)H2(g)+CO2(g) H0COC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像。若t4时刻通过改变容积的方法将压强增大为原来的2倍,在图中t4t5区间内画出COCO2的浓度变化曲线,并标明物质(假设各物质状态均保持不变)     

    13.温度一定时,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将混合气体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当再次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是原平衡时的1.9倍,试判断:

    (1)压缩体积时平衡向               (正反应逆反应”)方向移动;

    (2)反应再次达到平衡后,C气体的体积分数            (增大”“减小不变”)

    (3)反应再次达到平衡后,A气体的转化率            (增大”“减小不变”)

    (4)            p(“>”“<””=”)

    14.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AnBpC达到平衡,若:

    (1)ABC都是气体,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np的关系是          

    (2)AC是气体,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           态。

    (3)AC是气体,而且mn=p,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移动的方向是          

    15.如图所示,当关闭K时,向A 中充入2molX7molY,向B中充入4molX14molY,起始时VA=VB= a升,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两容器各自发生下列反应:2Xg+2Yg Zg+2WgH0 ,达到平衡VB = 0.9a升,试回答:

    1AWBZ的物质的量: nWA        nZB (填<、>、或=)

    2BX 的转化率αX)是            

    3)打开K,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平衡时,B的体积为             -升?(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连通管中气体体积不计)[写出(2)、(3)的计算过程]

    16.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发展前景广阔。研究表明,加氢可以合成甲醇,反应如下:

    (1)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有利于提高平衡时转化率的措施有           (填字母)

    a.使用催化剂

    b.加压

    c.增大H2的初始投料比

    (3)研究温度对甲醇产率的影响时发现,在210~290℃,保持原料气中H2的投料比不变,得到平衡时甲醇的产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           0(“>”“=”“<”),依据是          

    17.对于以下三个反应,从反应开始进行到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体积不变,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PCl5(g)PCl3(g)+Cl2(g)

    再充入PCl5(g),平衡向    方向移动,达到平衡后,PCl5(g)的转化率    PCl5(g)的百分含量   

    (2)2HI(g)I2(g)+H2(g)

    再充入HI(g),平衡向    方向移动,达到平衡后,HI的分解率    HI的百分含量   

    (3)2NO2(g)N2O4(g)

    再充入NO2(g),平衡向    方向移动,达到平衡后,NO2(g)的转化率    NO2(g)的百分含量   

    18.如图所示为800℃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情况,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2)2 min A的分解速率为      

    (3)达到平衡后,若增大压强,平衡向       方向移动

    (4)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19.将2molSO21molO2混合置于体积可变,压强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  △H0,当反应进行到时间t1点时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1mol.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平衡时,容器体积为aL,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2)反应进行到t1时,SO2的体积分数为              

    3)若在t1时充入一定量的氩气(Ar),SO2的物质的量将        (填增大减小不变);

    4)若在t1时升温,重新达到平衡状态,新平衡混合物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2.1mol(填“=”),简单说明原因:           

    5)若t1达到平衡后,保持容器的体积不再变化。再加入0.2molSO20.1molO21.8molSO3,此时v        v (填“=”)。

    6)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正反应放热),测得反应的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1

    容器2

    容器3

    反应温度T/K

    700

    700

    800

    反应物投入量

    2 mol SO21 mol O2

    4 mol SO3

    2 mol SO21 mol O2

    平衡v(SO2)/ mol·L1·s1

    v1

    v2

    v3

    平衡c(SO3)/mol·L1

    c1

    c2

    c3

    平衡体系总压强p/Pa

    p1

    p2

    p3

    物质的平衡转化率α

    α1(SO2)

    α2(SO3)

    α3(SO2)

    平衡常数K

    K1

    K2

    K3

    “=”填入下列横线上:

    c2      2c1v1      v2K1     K3p2    2p3α1(SO2)     α3(SO2)α2(SO3)α3(SO2)       1

    20.钾是种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通常用金属钠和氯化钾在高温下反应制取。该反应为:Na(l)KCl(l)NaCl(l)K(g)(正反应吸热)

    压强(kPa)

    13.33

    53.32

    101.3

    K的沸点(℃)

    590

    710

    770

    Na的沸点(℃)

    700

    830

    890

    KCl的沸点(℃)

     

     

    1437

    NaCl的沸点(℃)

     

     

    1465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c(K),各物质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见上表。

    (1)在常压下金属钾转变为气态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的最低温度约为       ,而反应的最高温度应低于      

    (2)在制取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3)常压下,当反应温度升高到9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    

     

    三、实验题

    2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回答下列问题:

    I[Cu(NH3)4]SO4·H2O 晶体制备。

    (1)向盛有 4 mL 0.1 mol/L CuSO4溶液的试管里滴加几滴 1 mol/L 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并振荡试管,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写出难溶物与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再向试管中加入极性较           的试剂乙醇(”),并用玻璃棒摩擦试管壁,可以观察到有           色的[Cu(NH3)4]SO4·H2O 晶体析出。

    (2)检验晶体中是否含有 SO的方法是          

    II.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不同温度下分别进行硫代硫酸钠与硫酸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可以通过比较           ,判断该反应进行的快慢。

    III.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如上图所示,用 50 mL 注射器吸入 20 mL NO2N2O4的混合气体(使注射器的活塞位于 I ),将细管端用胶塞封闭。然后把活塞拉到处,观察到管内混合气体的颜色先变           (”),又逐渐变           (”),气体颜色变化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

    1C

    2D

    3B

    4D

    5D

    6D

    7C

    8A

    9D

    10B

    11     实验1中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实验2中加入HNO3的试管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另一份不变色     NaOH溶液使c(H)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NO3溶液使c(H)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2

    13     逆反应     减小     减小     <

    14(1)mn<p

    (2)固或液

    (3)逆反应方向

     

    15          90%     0.35a

    16(1)

    (2)b

    (3)     <

         随着温度升高,甲醇的产率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故正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17(1)     正反应     减小     增大

    (2)     正反应     不变     不变

    (3)     正反应     增大     减小

     

    18(1)2A2B+C

    (2)0.1 mol/(L·min)

    (3)逆反应

    (4)0.225

     

    19     810a     9.52%     增大          正反应放热,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                                  

    20     770℃     890℃     降低压强或移去钾蒸气 适当升高温度     K=

    21(1)     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               深蓝

    (2)取少量晶体于试管中,加稀盐酸溶解,在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晶体中含有 SO

    (3)          乳白色沉淀出现时间的长短

    (4)               容器体积增大,NO2气体浓度迅速降低,颜色变浅;压强减小,2NO2 N2O4平衡逆向移动,NO2浓度增大,颜色有逐渐加深

     

     

    相关试卷

    高中苏教版 (2019)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苏教版 (2019)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课堂检测,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练习: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练习,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课时作业,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0份资料
    • 充值学贝下载 90%的用户选择 本单免费
    • 扫码直接下载
    选择教习网的 4 个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5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开票申请 联系客服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本次下载需要:0学贝 原价:0学贝 账户剩余:0学贝
    了解VIP特权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0元

        扫码支付后直接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资料比扫码直接下载优惠5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了解VIP特权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支持花呗)

        到账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支付宝扫码支付 (支持花呗)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